雪纺搭配呢子大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根本——家道的承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01:15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根本——家道的承传

教授與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領導談話紀要

                  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三日

 

   杭州歸來,途經婺源,看到鄉村人家,一個村莊即是一家人。古老的家,青壯年已經離開,遺址依然可觀,令人回憶當年。

中國從前的家,我們廬江地區也有,但是現在沒有了。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家庭,五代同堂。你看我們家譜,一行五代,就是一個家。大家庭,人口少的也有七八十人,如果家族人丁興旺,也有兩三百人。很多人讀過《紅樓夢》。《紅樓夢》就是這樣的家庭。

中國從前的家庭是溫暖的。所以家是一個人精神、物質的終身寄託與保障。無論你做什麽行業,家庭支持你,家庭給你做靠山,稱之為老家。無論你在哪裏,無論你幹什麽事業,精神物質上只有一個決定靠得住的老家。

人活在世間為什麽?現在人活在世間沒有目標,所以他真的是惶恐不安。從前的人活在世間都是爲了家庭,為我的父母,為我的家族,為我的祖先;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一生有方向,有目標。

今天,家沒有了。我們在婺源看到的,老家的外

殼存在,內容沒有了,人都離走了,但是還看得到那個樣子。所以現在我們講到《齊家》是很難講,講了沒有人懂。人們讀過《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什麽?什麽叫做家?概念沒有了。

從前的家就是社會啊。你能治家就能治國,家政類似國政。一個家上下兩三百人,怎樣教他們和睦相處,這是大事。所以小孩一出生,就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一有自私自利,家就不和了。因此,從小就必須培養他這個觀念,人生應知,一切皆為這個家。

你是這個家的每一份子,大家庭裏,個人賺錢都

要歸公保管。你看《紅樓夢》的管家王熙鳳就明白了,她就是管家。家裏任何人生活費用完全由家庭負責,零用錢每個月像發工資一樣,按照等級發給,特殊的用途都是統籌處理。

家是一個社會。你能治家,當然就能治國,所以治家跟治國沒兩樣。懂得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你若是身不修,你的家就不能齊。身是什麽,起心動念是為整個家族,而不能為個人。為個人這個家就麻煩了,大家就會有爭執,就不和了。所以「家和萬事興」!

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世代承傳,所以說《無後爲大》。家道、有人承傳;家規、有人承傳;家學、家業、有人承傳,而不只是子孫多。子孫雖多,如果沒有教育,沒有德行能力承傳,家就敗了。家道、家學、家規、家業的世代不絕,真的是要靠讀書,不讀書不行。家裏子弟有天賦的,好好地培養他,他要承傳這個道統。規矩是人人要遵守,沒有規矩,就無秩序,就像國家的國法一樣,憲法一樣。

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處。小家庭比較自由,但是小家庭的缺陷太多了。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一個人能夠在一生中,幼少培福,青壯造福,老年享福,兒孫遶膝的天倫之樂,這樣的天倫之樂,在外國人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你給他講,他沒有概念。而在中國傳了五千年,民國初年還存在,只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家庭逐漸衰微沒落了。

我在童年時代,我們家鄉農村的居民,一個村就一個姓,家中人人都關心族人,人人都能照顧族人。他能照顧家人,自然也樂於照顧別的人,常見的往來旅客,都能跟家人一樣地關懷照顧。

今天我看到了,婺源鄉村還有這麼多的大家庭遺址,我知道這是中國五千年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現在,我想再也不可能恢復了。但是家的精神與功能對人生實在是太重要了!人是社會動物。家是社會生活的搖籃、教育養成的場所。

今天要用什麽方法來代替?所以我就想到企業《家》。從前的家族基礎是血緣,是血統關係,現在用企業集團來代替,繼承古代家庭的精神與功能,應該是以《仁義、道義》的關係為基礎。因為他們不是血緣結合,他要有道義。孟子所說的仁義就行了。仁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義是合理、合法、合情。能培養這種觀念,使人起心動念不違仁義。使我們五千年優良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有所繼承。讓養老育幼《老人的樂園,兒童的天堂》都能得到落實。

古代大家庭的兒童教育,主要的是父母。除父母之外,所有的大人在嬰兒面前都要做到良好的示範。嬰孩出生,眼能見,耳能聞,身能觸知,他已經開始學習,所以不能讓他看到負面的,不能聽到負面的,不能接觸到負面的。他所接觸到的,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父母和家中大人必須在他面前演出,就是身教、意教。

從出生到三歲的一千天,嬰兒在這一千天學到了最好的為人處世的紮根教育,所以他在童年就已經養成端正身心。六七歲時父母送他進家學,家學就是私塾,私塾就是一個家族的子弟學校。家教由塾師來執行。私塾裏的老師,有時候是自己家人承當,也有聘請賢良的秀才來擔任,這是家學。

家長是大家長,一家人都得聽他的。他必定是輩分高、具足德智才能、年歲大的,承擔重任。家學由他來考核。家人有糾紛時,他來決斷。違犯家規者,由他來處分。處分多在祠堂,面對祖宗執行。

今天這樣的家已經不存在了。社會不安,其來有自。因此,令我聯想起來,日本的企業確實有一點中國家的味道,所以他們的企業能做得好,員工、老闆能團結,道理就在此地。他們真的像是一家人。你進入他們的企業,等於說是你全家都有了保障,他都照顧你。你的兒女由企業所辦的學校培育,你家有老人,企業有養老的機構,企業有醫療的機構,他樣樣都全。所以你進入企業,自然就忠於企業。企業家依靠你,真照顧你,養老育幼,統統做到了,所以家的精神與功能,企業全具足了。

所以在日本企業,員工對老闆措施有意見時,沒有罷工的,工作照做,頭上紮一白布條,表示不滿。老闆一看到就召見,談話解決問題。不像外國,外國勞資雙方不和,就常常罷工,罷工是雙方都受損害。日本的公司從來沒罷工過。所以歐美人士對日本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麽工人不肯罷工?原因是日本公司老闆保障了所有員工家庭的幸福,包括員工本人退休養老。

公司是一個大家庭,它供給你一生所需。這是在外國公司所沒有的。外國工人老了,只好進入養老院,養老院有國家辦的,也有私人辦的,它不是人們的老家。

我想到這裡,寺院豈不是修行者的老家嗎。我們知道古大德多有數十年不離道場,如慧遠大師等一百二十三人,三十多年不出山門。今天寺院裏所有的弘護工作人員同樣是一家人,所以寺院也應該辦學校,教養寺院四眾及信徒的子弟;辦老人樂園,令老有所終。這就是所有同修的大家庭。我們真的將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四個根都落實,在我們的道場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說這個團體,不就是六和敬的團體嗎!

這樣的人生,他為社會作出典型模範,這裡的大眾皆是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幸福之中。他們真的得到了人生的樂趣、意義、和價值,他們自然地發揮自己的專長,主動、義務地服務、傳授、培訓下一代。

古代寺院的經濟,主要來源是依靠收租。有很多大富長者供養寺院的是田地、山林。寺院將田地山林租給農民種植,農民每年將收入的一部分供養寺院。這些糧食足夠生活所需,所以寺院經濟穩定、正常,他不依靠信徒捐獻,也不必化募,所以那時候的修道人,心是定的。遊客來到寺院,由知客接待,其他的人即使見面也不打招呼,所以修行的心是定的,真能成就。現在的修行,總是攀緣信徒,心不在道。成就自然比不上古大德。

所以我希望下次與侯總見面時,要好好地跟他談談這個問題,希望他能將企業向中國古代大家庭的模式去發展,就是繼承大家庭的道風、德行、學術,把《家》對人生社會的一切功能,重新展現在現代企業裡,為人生再創幸福,為和諧世界社會重奠根基。

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有意義。他現在的企業已有相當基礎,再向這個意念往上提升境界,視企業公司的員工都是自己家人,這個團體就是一家人,這樣做一個典型,做一個模範。這是什麽?這才是社會安定、和諧世界真正落實的示範,所以才稱「家和萬事興」。從前的帝王垂拱而治,享福受樂。哪有像現在這麼亂。現在做官多辛苦,一天到晚忙得連一分鐘時間都找不到。

《建君民,教學為先》,倫理道德的教育比什麽都重要。事業越大,家庭也就越大。家大沒關係,只要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共同奮鬥的目標,最重要的,不以利合。利合必然弊病叢生。要以仁義、道義合眾。事業是為社會服務,不是為賺錢。利潤取之以道,利潤只需養這個家(企業公司)。

公司事業的繼承,不一定是自己的兒女,員工裏優秀的人才,可以培養他擔任未來的董事長,或是總經理。大家有一共同認知,「選賢與能」,來主持這個家業。所以現在把企業家的「家」的意義,重新建立起來,承傳了古代大家庭的傳統優秀的功能與精神。譬如侯總的企業公司既是一個大家庭,他的員工皆是這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一個人進入公司之後,經過嚴格地訓練考核,要求他落實三個根的學習,認真服務,確有成績,這個員工的家人一生的養老育幼大事,統統由公司負責承擔,公司有老人樂園,有學校及各種培訓班。

養老及育幼是要有最安全的生活環境。在中國,我覺得養老育幼的良好環境還是雲南。雲南雞足山鎮只有三千居民,安徽湯池小鎮有四萬八千人。三千人真的人人都能教得好,非常好教。從這個地方奠定基礎,做一個試驗模範村。甚至這三千人就變成一個大家族了。試驗成功之後,由政府來推廣,用這個基礎來奠定和諧社會、和諧世界。

 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是人類共同的願望。通過成功的實驗(湯池小鎮、慶雲示範縣),必須要依靠傳統的教育,才可能落實。我們最重要的是有共同的願望,就是見和同解。在這個基礎上,將企業建築成現代的大家庭。將來的慶雲書院,湯池的文化中心,雞足山莊的養老樂園,這些機構都是一家人。

   山莊公寓旁邊是醫院,是學校,有小學、初中。高中年齡大一些的學生可以遷至別的地方去。初中、小學、幼稚園的小朋友,可以常常親近老人,讓他知道敬老,他在這裏學。

老人愛護小孩。老人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傳授給小孩。聽老人講故事,老人喜歡講故事,他生活就快樂。不至於像外國的老人院,沒人給他講話。老人院全是老人,精神生活很苦悶。有的老人年歲太大了,身體又不好,癡癡呆呆的,真的是坐吃等死。所以陸克雷先生告訴我,澳洲人並不願意進養老院,要進住是真的沒有辦法,沒有人照顧,又沒有能力雇人,澳洲的人工太貴,雇不起啊。老人院裡還有些護理的人員照顧,服務員照顧,這真是逼不得已。

老人如果天天有緣跟孩童在一起,同樣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兒童學習我總覺得是要住校。幼稚園的學童太小,可以回家,父母必須照顧,父親工作,母親必須要教導(落實弟子規)。小學生應當住校。由老師教導學習自己照顧自己。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應由老師照顧教導。

學校也是一個大家庭,孩童自幼即過團體生活,有好處,他們起心動念言語行為自然以團體規範,養成守紀守法的性格。他會顧及團體,關懷同學,他不會自私自利,他有愛心與別人互助合作,懂得孝養父母,尊敬師長和老人。每天有機會跟老人接觸,老人看孩童也很快樂,都像自己兒孫一樣。我們希望造成這樣的氛圍。

同時,山莊也是一所老人大學。老人也是天天上課,所以我們要有十幾間教室。老人想學什麽,應當儘量滿足他。文藝演出一星期至少有一場。必要的時候,團體多了,我們可以辦學校,培養演藝人才,像是戲劇學校,這也是將傳統的藝術延續傳之久遠。現在沒有人學了,也沒有人聽了,社會不要他們了。如果各地有許多老人院,藝術表演,在山莊樂園到處表演,傳播中華倫理道德因果的文藝教育。每場表演都可以在衛星網路上轉播,讓社會大眾看看中國老人晚年的幸福快樂生活實況。很多人會聯想到,自己將來年歲大了也應該到這裡來養老。自然就產生社會效應。

我們還要有電視傳播公司,網際網路,將山莊老人的活動透明化。

中國古代的文藝演出,總是守住一個大原則 《思無邪》。演出的節目內容讓人看了、聽了、接觸到了,決定不會生起邪知邪見,這就是好的社會教育(寓教於樂)。幾千年都是這個樣子。現在都完全弄反了。現在的人心唯恐你不邪。主導的人也疏忽了,沒有重視古人的理念,所以造成今天社會的動亂。

國湯恩比教授跟日本池田談話時談到,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世界要避免戰爭,世界就要統一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就不打仗。一個國家由誰來統一呢?他們想來想去只有中國。中國人有統一的智慧、有統一的經驗。中國人自秦漢統一至今兩千多年了,他有方法,有智慧,有效果,其他國家沒有這種經驗。中國統一沒有別的,就是儒、釋、道三家的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的落實,就是「家」。 

中國幾千年來就靠這個「家」。家才是社會組織的細胞,細胞健全,身體健康;細胞壞掉,麻煩大了,所以現在社會搞成這個樣子。

從前細胞的基礎是血統,現在是用道義,你不走這一條路,希望達到社會安定、和諧世界是不可能的。

這個理想,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而且是非常有意義,對於國家民族有大利益。

我們應該學習古人。古人的心是定的,定生慧。古人教學的總綱領是「教之道,貴以專」。我們就是想做這個實驗,比如說,小學六年的功課,有語文、歷史、數學、科學,還有其它的課目:美術、體育、音樂,主科就是四個,語文、歷史、數學、科學。

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必須遵守,課程也必須全部教完。只是課程授與的排列可以用傳統的指導原則《教之道,貴以專》,做個試驗,然後與現行的教學法比較一下,看那一樣效果好。我們可以將九年所學的語文科,在三年內全部學完,後二年專學歷史,最後四年專攻數學與科學。一個學生三年專攻語文的成就,會比現行課程編排下學習得更好。試驗成功,就值得一般學校教學參考。到畢業的時候,他們每一門功課都超出一般制度學習的學生很多,你就曉得「教之道,貴以專」是有道理的。

現行的授課編排是雜,前一堂上的課還沒有完全吸收,第二堂就換為另一課目,學習思考不能集中,效果自然不好。從前私塾教學絕不許學生同時學習兩門功課,所以學生的心是定的,心是專一的。

孩童修定最好的方法是寫毛筆字,那是在學一心不亂。心不定就寫不好,所以學習書法、國畫的好處太多了,怎麼會有心浮氣躁呢?早晨用一個小時來寫毛筆字,心定之後,上午的語文學習,才能領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樂趣。心定才能全部吸收。所以早晨早起寫字大有好處。

讀誦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戒是訓練兒童守法守紀律,定是訓練一心專注,自然開智慧,他對所學的課程才能明瞭。

我從倫敦訪問了牛津、劍橋、及倫敦三校之後,就在想建一個書院,協助十至二十位有志於專攻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朋友們,我們發願十年專攻一門經論,專攻論語、或孟子、或老子,或佛經(限一部),十年專攻一門。十年之後,必定有非常的成就,這是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育英才的大好事。

這些研習者,十年之後,他們是三教中德學優異的學者教授。這樁事我們一定要做,不能疏忽。譬如學習《論語》,不要說十年,三年專攻就有出類拔萃的成績表現。三年的成績可以超過大學研究所的成就,再加上七年的功夫,那還了得。

我們幫助他,給他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專攻。這裏就有「戒、定、慧」。在我們想像當中,三年,在佛法講就得三昧。學《論語》就得《論語》三昧。六、七年時開悟了,一悟之後觸類旁通,沒有學過的不必要學,一接觸就能貫通,所謂的一聞千悟。任何學術,科學、哲學,他一聽就懂。這就是「戒、定、慧」起了作用,自性現前了。所以這個實驗成功之後會影響全世界的教學方式。他不能不改,他不改就落後,他永遠不能跟《貴以專》相比。這樣,我們一生中就做了一樁最大的好事。這不僅是爲國家、民族,而是爲全世界做了一樁最大的好事。

一門深入有味道,不用想起心動念。講一部書時遍遍不一樣。譬如《論語》,一天講半個小時,四個月講一部,講完再講第二遍,二遍講完講第三遍,一年講三遍,十年講三十遍,遍遍不相同。我們把它錄音錄相存檔,你就看到他的進步,看到他境界的提升。

但是必須有三個根,沒有三個根就不行。沒有三個根,一輩子學習都不踏實,所以紥根很重要。沒有根不能成功。紥根的教育比什麽都重要。紥根尤其在第一年,第一年紥根總要占一半的時間,第二年的時候可以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一直上去,每一天像這些紥根的課程都要念一遍,反省、改過自新。就像佛法裏面修懺悔法一樣,每天對照一下我有沒有做到。這是一生都不能缺失的,天天要反省,天天要改過。

大學問就在「謙敬」。如果有一點傲慢習氣就壞了。夫子說:「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矣」。眞正的聖賢、佛菩薩對一切衆生都是那樣地謙卑。那是性德。性德是自然的,眞正明心見性,他就是這個樣子。你看壇經,慧能對人的謙卑,對事的恭敬。你看釋迦牟尼佛,再看孔子,都是這樣的。他不是裝的,是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現在還有煩惱習氣,還是煩惱當家作主,還是沒有見性。眞正見性的,對犯罪作奸犯科的人都是一樣的恭敬,他才能感化人。

歸根到底,現在這麼多的社會問題,根本原因是,人們已經喪失了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人們已經沒有了家。所以,人人都是為自己,不再為家,不再為別人。自私自利就導致了爭、奪,導致了這麼多嚴重的社會問題。

我們認識到了問題的根源,就應該從一個企業做起,從一個團體做起,培養新形式的家,把這個新家辦成學校,學習中國傳統的方式,首先是父母接受教育,以身作則,然後表演給孩子,教育孩子,真正做到,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實現社會的大同,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自然就現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