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豆瓣:陈光标被索捐验证个人慈善易陷道德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46:15

发展社会慈善组织才能解决个人慈善的道德困境

徐州睢宁的孙伯聪夫妇,这两天一直在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公司门口长跪不起,原来竟是特意前来筹集女儿50万的骨髓移植费用。在陈光标的协调下,该公司工作人员给了夫妇俩七千元应急,但夫妇俩希望陈光标一次性解决50万的手术费,这架势让工作人员不知所措。(825日《江苏卫视》)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1-08/25/c_121910504.htm

为了慈善,陈光标不止一次地在公众面前垒起用钱堆起的钱墙,虽然据他本人说,这不是炫耀,而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唤起更多人投身慈善,但在普通人看来,这大概跟传说中的“金山”、“银山”并不多,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财富。拥有这些财富的人,是一位以高调慈善而闻名的人——有钱,而且有足够的善心,这样的大善人,恐怕不得不让一些陷于困境、急需用钱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向其求助。

给,还是不给,这是个问题。施助,就会引来更多求助者,自己能否一一救助,也是个问题;不施助,又不忍心看着对方继续在困境中挣扎,甚至还要面临着求助者的指责,这种境况,很容易使个人慈善家限于道德的自责与谴责中。

陈光标面临的困境,其实是所有以个人之力从事慈善的人的困境。陈光标的实力比较大,相对来说,他的感受或许会轻一些,而对于其他普通的慈善家来说,有限的个人能力与近乎无限的求助者之间的矛盾,只会使他们应接不暇,疲于应付。

这种个人慈善陷入困境的先例,很容易让其他有志于慈善的人知难而退,压抑其投身慈善的热情。实际上,专门从事慈善的社会组织之所以出现并一直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避免使个人陷入类似的道德困境。任何一个有志于慈善的人,无论其能力大小,都可能通过向慈善组织捐款捐物的形式,由慈善组织代表自己将善款、善物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夫妇的举动反映出的是对我国现有的社会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个人的道德、善心,比现有的慈善组织更值得信任,在他们看来,从个人慈善家那里获得资助的可能性要大于现有的社会慈善组织。据陈光标公司的工作人员讲,像这对夫妇一样的求助者,每天约有二三十人,这种状况,不能不说是对现有社会慈善组织的极大讽刺。

从理论上讲,社会组织的慈善比个人慈善更有效率,慈善的组织化、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以,从长远来看,像陈光标一样的“及时雨”式的个人慈善必将势微,而组织化的慈善必然得到极大的发展。问题在于,我国目前的慈善组织大都或多或少具有官方性质,其运行机制也呈现出官僚化的性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排斥穷困者的现象。这是极端不正常的。

避免使个人慈善陷入道德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会慈善组织,不仅要对现有的慈善组织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把慈善当作自己的使命,更要向民间慈善组织开放慈善领域,激发慈善领域的活力,让陷入困境的人们能够顺利地在慈善组织中获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