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点菜柜1.4的多少钱:西风:市长与民众“交心”怎能藏着掖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04:43
 24日,是媒体的一次“盛宴”。

  作为渴望得到政务信息的媒体来说,能够与一个城市的行政主官做一次面对面的访谈,而且,整个访谈的话题又是受众百姓普遍关切,同时又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城市的热点焦点,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把24日南京市长季建业接受众媒体采访称作新闻盛宴,代表着我们的一种赞赏。

  当然,赞赏的还不仅是媒体人。南京市民的反映也相当良好。

  据了解,这次政务访谈,是南京市政府的一次主动邀约。包括央媒和江苏、南京媒体在内的几十家新闻单位,采访的话题没有禁忌,季建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主动回应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敞开心扉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既没有回避矛盾,也没做选择性答复,更没有耍官腔踢皮球,搞“无可奉告”这类的发言秀。可以说,这是一次最大限度实现政务公开的尝试,是积极按照中央精神,及时真诚回应群众关切的务实举动。

  我们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推进政务公开、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关系,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主旋律之一。但在以什么方式、抱着什么心态、实现什么目的方面,各个地方政府与媒体和群众的“互动”,却存在不同的“版本”。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一是倒逼型“互动”。往往是因为一件政务方面的事情引起公众的广泛质疑,或者因为地方上的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在网络上被围观、发酵,给地方政府产生了负面影响,有可能导致问责,领导坐不住了,不得不赶紧出面应对媒体和公众。由于是被动的带有“灭火”的动机,因而这类“互动”往往是互而不动,缺乏政务公开的勇气和诚意,发布的信息不但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监督条件,而且还有欲盖弥彰、蒙混过关的嫌疑,“互动”的效果差。

  二是宣传型“互动”。这种情形多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宣传政绩的需要,预先设置好话题,做一场排演式的采访会或者发布会。这种政务公开的目的性很强,选择性也很强,不但内容难以突破,媒体的类型也会非常有针对性。由于这类信息只报喜不报忧,媒体难以得到全面、客观的考证,因而提供给大众的,只能是符合政府需要的片面信息,而百姓关切的一些攸关切身利益的热点根本不会触及。政务公开只能说开了一小扇门。

  三是作秀型“互动”。这种行政机关与社会的“互动”在形式上的确已经克服了呆板、陈旧的弊端,会搞得很热闹、很有“看点”。但是媒体透过热闹的场面并未得到多少有用的、真正符合百姓口味的政务信息。特别是一些可能属于敏感话题的社会热点,常常被礼貌地拒之门外或只能得到只言片语的搪塞,老百姓通过这样的报道,除了炫目的政府形象之外,仍然看不清自己城市的“家底子”。

  最后一种是互信型“互动”。这需要期盼与公众互动的地方政府具备足够的自信,同时对媒体、公众的态度是真诚、负责任的。首先,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对自己的工作不但要敢于担当,不怕挑刺,而且还怀有问计于民、顺应民意的真诚和敬畏。其次,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充分相信媒体和公众的建言具有善意,对地方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在此前提下,这样的“互动”一定各取所需、沟通顺畅,让双方都满意。

  如果按上述类型划分,我们不难发现24日南京市长季建业与众媒的“互动”,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在互信基础上,顺民意、得人心的政务交流,一次通过媒体平台,地方政府与市民“交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一定达到了尽善尽美,但它的坦诚、务实、无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刷屋顶、移行道树、出行难停车难、择校乱收费、地铁二号线故障、化工污染、大桥堵车现象、保障房不足、弱势群体的诉求问题以及信访问题等等,哪一件不是让领导头痛、百姓怨声载道的敏感话题?哪一样不是费尽心机也难一下子解决到位的难点?但是季建业没有回避,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答复。当然,一时有困难做不到的,或者正在解决需要市民耐心、理解、支持的,季建业也诉说了苦衷,道出了请求。

  政务公开真诚不真诚、回应热点逃避不逃避,从这些话题中一看便知,百姓们不傻。

  城市发展是不是为了民众幸福,行政首长是不是把民生挂在心头,从这些话题中也能感受匪浅,百姓们实诚。

  一个城市的首长,能够把心亮出来交给群众;一个城市,能够把家底亮出来让市民评判、鉴定,那么,这个城市就一定能够减少冲突,消弭矛盾,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来。这不仅仅反映一个市长的执政观,而且是一个社会应该追求的善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