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泡沫常用刀:关于心灵现象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9:43
  关于心灵现象的思考
  
  只要人类存在着,这就是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话题。它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人类精神所必需面对的主题。事实上,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心灵,然而又是如此的相互不同。关于它,我们知之几何?人的心灵之间究竟在交流和传递着什么?心灵现象的基础是什么?它的运动机制又是什么?我们了解它的唯一手段仅仅是实证吗?初生婴儿,其心灵是“空白”的?还是已经充满了什么?它是无序的?还是模化的?又是谁预置了他的“心模“?心灵究竟是天成?还是人造?……
  
  人本无心,心乃人做?
  
  我想这是由于绝大多数人长期第习惯于做“局外”观察并得出观察结果;然而一旦其自身也成为观察对象时——被“局内”化时,往往就因之观察条件的重大变更而导致其传统性(习惯性)观察方法的逻辑性混乱(失序)及其相应结果的确定性危机。
  
  换言之:本能条件下的心灵不可解析心灵条件下的本能。
  
  心灵本能对应于其实在性构造的自然性质。没有事物的自在构造,就没有事物的关联基础。没有事物间的关联,就没有事物的功能功效。功能,本质上仅仅是人们对事物间关联性状的表征性描述。
  
  任何心灵如若没有丝毫的外部关联就不可能体现其功能。一切心灵(精神)事实本质上都是以心灵实在性构造为基础的关联性结果的整合。心灵——就是这个相应的自然构造及其关联作用的一个集合性概念。
  
  涉及到了若干个不同的领域和深层面上的问题,似乎交织成了一个死结,是否死结本身就是解结的钥匙呢?简单的类分一下,便于一一解析讨论。
  
  让我们从“真实”性的问题递次谈开吧。
  
  事实上,除了“我思”以外什么都是相对确定的。恰恰“我思”是随机和动态特性的,本性上是不确定的和任意的;也正是心灵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这里有一个次序问题:“我思”于后,而“使我思”于前。就是说,关联给出了种种的“我思”之结果(散离态的心理事件),这些结果的自组织化倾向就凝聚成了心理实在。对这些离散的心理事件进行统合时(这是一种生物本能性能力——簇化),那个起着核心作用的统合因素(本质上也是某个单一的心理事件)就上升成为了“我思”世界的组织原则和序化依据(世界观),渐积而成个体性的心理体系。在这里,核心性的心理事件起着能阶(能动性)的作用,这一过程是自发和原始性质的。犹如散乱的一群电子被场作用所序化了一样。这是因为任何系统事件都具有一种最低能级化(稳定)的自然趋势。如同水向低处流(低能趋性),人往高处走(减轻生存压力)。有目的性的对这种原始自发的统合状态进行再处理或重塑,就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本质上,心理学就是一门特定的教育学。
  
  自发性的或者训练过的心理体系,构成了有关自然外在的精神图景——存在,这个图景是由许许多多的心理事件——“精神事实”所组织而成的。事实上,这个内在“现实”与现实外在不是同时性质的,而是静态性质和历史性质的。直白的讲,我们的内在“现实”都是些动态的外在现实的镜像静态“现实”。
  
  人类的自然本性是电态的,是能阶的过渡态,能阶存在就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和生命的原动力。我们的永恒运动性质,决定了我们关于真实外在的信息都是“扫描”性质的,一切精神事实在心理世界的衡稳“存在”,依赖于这种扫描的不间断继续(关联)。我们的心理“现实”,除了其可靠的关联作用外,本质上是一个滞后的非真实性的现实。真实外在世界的相对稳定性通过关联在规定和制约着我们心理世界的真实性(关联结果)。心理现实是从属和被动的,非真实性的。
  
  “真实”的确实是心(人)造品。
  
  外部世界的相对稳定性,使得原本“虚”性质的心理现实通过关联作用而得以复制(可重复性),使得我们以为它仍旧“在”那里。事实上,我们虽然踏入了一条河,早已不是同一条河了,而是同样的关联作用及其类似的关联结果。于是,我们信以为真了。
  
  任意的心灵个体,都是独立的。这种独立性对应于其物质实在(肉体)。心灵关联对象(生存环境)的相对确定性(稳定性)是不同心灵个体之间的经验(关联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唯一基本的背景条件。
  
  自发性的或者训练过的心理体系,都是各自相异的,并且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无关。这是由于他们有着共同的关联作用方式,其关联结果是独占性的,不可共享。任意的单一心理体系本质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叠加体系。打个比方:人人都有一个共性化的“饭碗”,但具体装载了些什么“食物”则是完全个性化的——人人有心,心心不一。
  
  用个简图总结如下:
  
  人性中,特别是精神状态的惯性对人格属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精神系统的惯性状态一方面有利于维护人格的独立性(个体性)、完整性、稳定性以抵抗系统的崩溃倾向;但在另一方面,也将会影响到人格的兼容性、重建性、可塑性,进而削弱了其社会和本能两方面的能动性。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惯性特征是经由其系统形态而呈现出来的,并只与该系统基础(本能)相关,而与系统内容(心理事件)不相关。精神系统的状态惯性,被深深的植根于机体的物质本性之中,无论于其内装填了什么样的经验和知识等“物品”,惯性(本能性的自我保护功能)始终是“抗拒”外来作用的力量源泉。
  
  人们的精神交流在原则上是不可以忽略关联因子而进行比较的。任何关联都将导致一个新的精神事件,无论这个新的精神事件是否具有实际上的作用和意义。人们在忽略关联因子的时候,事实上是忽略了“平权”性问题。举例而言,一个孩子与一个老人,虽然在人格独立性方面是平权的,但在知识水平和智能状态方面却不能被视为是平权的,如果一定要坚持平权原则的话,就变成“大人欺负小孩儿”了。再举一个例子:一位先天性全色盲的患者,无论如何也很难理解正常色觉条件下的观看放焰火时人们的色觉情绪。假如这位患者正巧是习惯了上述第一种比较方式,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视觉与正常人有所不同,而认为大家伙儿都是“一样”的话(相互平权),他就可能会以自身的亲身体会为依据,十分确定的认为色觉情绪是件过分夸张的事,“不就是一些灰阶[注]变化嘛,至于如此兴高采烈的样子吗?”这都是由于平权条件被忽略的缘故所导致的。
  
  这种忽略有着多方面的成因和表现方式,可划分为两大主要类别:意识性忽略和无意识性忽略。这种忽略,常常导致关联的障碍。举例说明,人们在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时,不仅仅是在传递着某一信息的主体内容,而是连带着这个信息主题“背后”的关联条件。这些背后的关联条件在起着对该信息主体的“界定”作用。没有这些界定,就可能致使交流双方在判读“比较”结果时出现彼此不同的感受——偏差,从而产生歧义。日常生活里,由于关联因子的忽略而伴发的歧义比比皆是,举不胜举。顺便说一句,交流的艺术本质上就是消除歧义的策略与方法。
  
  任何“比较”,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可比性。而可比性的背后,是统一的关联基础条件,或说平权条件。
  
  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不仅因源于基因组合及其信息功能,还与基因自身的“历史”积淀及其功能“发挥”时的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生物基因的核苷酸(Nucleotide)同源特性十分明确地在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某种统一性“平权”基础因素的作用存在。这里,生物基因中核苷酸的广泛性(全域性),在事实上已经将原本是一切人性所共同植根于的统一性关联基础,扩展到了其“背后”——整个生物界。
  
  但是鉴于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发展的以及个体性的等各个方面之综合性的局限性原因,习惯中的比对方式总是建立在对全域关联线索(可能未知、已知或部分了解)进行“截取”后(局域的)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设问:假如生物界有着某些共同的关联因素的话,那么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乃至整个物质世界,是否也有着某些共性的关联因子(平权基础)呢?如果没有,何以同存共在?何以平权比较?如果有,它将必定是如此重要的一条贯穿物质全域的关联纽带,它在维系着物质世界内部所有事物间的连续性的同时,也使得他们有可能在一个共同的平权基础上进行对比。也即:就人性而言,有着多层次的平权基础,何者是其最为本底层面的平权基础?在人性所置身的物质领域,物质事物的最为本底的平权基础又是何者?人性的和物质的平权基础是共享而一的吗?回答不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就无从彻底的了解物质领域、生物领域、心理领域中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体上的关联统一,也就不可能进而建立起一个客观、真实和完整的具有实在性基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框架。
  
  诚然,寻找终极答案的确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人类精神进程。虽然人类通过大量实证的方式已经在广泛的领域以及几乎各个物质层面上对繁杂的物质事物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距离找出这个终极性的答案,如果仅仅通过实证,还需有极其漫长的道路要走,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类没有可能对宇宙中的所有事物进行实证性比较。
  
  出路何在?人类在通过部分性的实证来找寻着物质世界总关联的这一事实本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物质世界中那个原在性质的普遍关联就是人们获得它的唯一立足点。对立不是出路,关联才是门道。这里,人的思辨逻辑功能再次发挥了它本来的自然功用——关联。通过在已知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某个合理的、关联的逻辑运行模式(思维模式),就有可能功半事倍的认识事物了。这里所涉及的就是哲学——关联的技巧——精神自身的关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