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妓蔡卓妍无减版下载:怎样读管理书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3:31:02

怎样读管理书

黄铁鹰

 
      什么是管理类书籍?“李嘉诚发家史”算不算管理书?“巴菲特的投资诀窍”又算不算?如果不算,管理类的书籍就只剩下“营销与销售的区别”“会计与管理会计”“战略与执行”“ERP”和“平衡记分卡”这类纯学术性的书籍;如果算,那么教人发财的书就都应该算。

      我倾向于把教人发财的书都归为管理类的书籍,因为现代社会赚大钱的人几乎都是做企业的,而绝大多数企业家做企业的目就是要赚钱。

       于是,第二个问题又出来了,目前中国管理类的图书太多了,任何城市的大书店中,摆在当眼的那一摞摞、一架架的书都是管理书。不仅如此,四仰八叉躺着卖的大都是管理书,而侧身立着的大都是什么“如何吃得健康”“医学小常识”“汽车修理”“如何弹吉他”“道德与修养”“家春秋”“红与黑”等等教人干活、生活和思考的书,因此,进了书店闻不到钱味的人必是得了鼻炎。

      这个现象在现代西方社会的书店可看不到,可能那些老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早已形成,绝大多数人从爷爷那辈就已经认命了——知道发不了大财,所以那些教别人发财的书也就没有在中国目前这样风光的地位。于是,那里的人到书店挑管理书就比我们容易,因为选择少。

      作为我这样以兜售管理知识为生的人,不能告诉大家哪本管理书好,但能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管理书别读。

       首先,最不值得读的一类管理书是:介绍别人企业管理经验的书,比如“洛克菲勒的发家史”“沃尔玛的成功”“西南航空的战略”“丰田文化”等等。注意,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企业外部人——管理专家或专业写手写的,因此,这些人同他们书中的主人翁始终是观众和演员的关系,不论他在企业搞了多少次访谈,调研,甚至工作过,只要他不是企业的主要决策者,他们最多是近台看戏!

      然而,看戏和演戏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感同身受在企业管理中不管用。如果不信?你把房子卖掉,把钱投到股市中试试,你就会知道看戏和演戏的区别了。因此,哪怕是再有名望的管理学者写的别人的故事、管理经验、案例、方法等,都是嚼别人嚼过的馍,滋味不同了。
       不过,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自己写的传记或案例则另当别论,比如:王石、韦尔奇写的回忆录。当事人写的书会把原汁原味带出来,他们不会对读者装圣人,因为他们知道企业管理没有先知先觉,读者会从他们作品中体会到成功的偶然和失败的无奈,从而知道真实的商场一定有人不可控制的因素。

      其次,时髦的管理书你别看。什么是时髦的管理书?“穷爸爸”“奶酪”“蓝海”“重在执行”“加西亚”等等,越是畅销的管理书,越不能看。为什么?人类自从创造了货币,就开始见钱眼开,绝大多数人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赚钱,因此,每个能赚钱的犄角旮旯都被前人和现代人挖得干干净净,绝不会再有一个谁都没想到,单单被畅销书作者发现的赚钱的机会,这就是所谓,“太阳底下无新意。”
      但,话也不能说的过绝,商场上总是有新的英雄出现,商业传奇都是建立在一个个“新意”基础上,比如丰田、宜家、华为、万科、分众、腾讯、携程这些让人眼热的企业。可惜,当这些“新意”被写成书时,丰田车已经开到你家门口了,你在电梯里已看到了分众广告……!因为那些真有“新意”的人,个个都像比尔盖茨创业时,整天钻在车房里去实践他们的“新意”,根本没工夫写书去介绍自己的 “新意”。
      因此,凡是能一下子使上百万人茅塞顿开的管理书,永远是管理学者和写手们的“新瓶装旧酒”,以满足一代代新人类越来越不耐烦的发财之梦。
       第三,看不明白的管理书,不看。现代中国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思想显然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泰勒、法约尔、伯纳德、西蒙、德鲁克、波特、卡普兰这些管理大师的方法和著作,已被中国学者用很多方式翻译过来。但,由于翻译水平有限,加之很多译者对企业管理问题知之甚少,所以大多数西方管理书籍的中译本,让中国人读起来感到很外国,很晦涩;也正因为如此又显得很深奥,就像佛经似的,词用得很大,话绕来绕去地说,让人总觉得里面有大乾坤。
      其实企业管理最忌讳复杂,任何企业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工作无非是产供销,再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果不能用母语把它们说明白,那才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因此,当你不幸碰到满篇尽是“ERP 、愿景 、SWOT 、执行力、流程审计、文化创新”等等新名词的书, 赶快把它扔了。
      当把上面这三类管理书删除后,你就会发现管理书架子空了很多。但是,慢着!仍然不要先急着读书。因为管理是实践的艺术,“做”永远在“知”之前。没有人通过读钢琴演奏法学会弹钢琴;也没有人通过读管理书就会管理。管理有点像谈恋爱,看多少言情小说和爱情大片,也顶不上“实战”一次。
      因此,读管理书的最好方式是林彪学毛主席著作的方法:“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你的会计知识不够,那就找一本有关会计的书看一看;如果你的销售知识不足,那就找一本市场学读一读;如果你的企业库存过大,就看看生产控制和库存管理的书,如果你的企业战略不清楚,那就看看同行是怎么做的。总之,你必须带着问题去找管理书,这样你就不会被管理图书的海洋淹死。
      最后,我认为向别人推荐好的管理书这一命题就有问题,因为,每个管理者和每个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不一样,读的书就应该不同。
      有人可能说:“管理有没有共性的问题?”有,管理的共性问题永远是人的问题。然而,人的问题更不是那本管理书能教会你的,它需要在每天跟人的交往中去自己悟。



工商管理学的族谱

Michael Chen

       工商管理之目的,为使公司赚钱。而一切工商管理学知识,都以公司为基本组织起点,探讨如何使组织更有效率地完成生产、流通的问题,更直接点说,工商管理学,研究的是在市场中赚钱的技能,所以,投资学也在MBA课程中被教授,尽管在最简单的层面上,一个普通的散户在市场中的炒卖也属于投资行为而不涉及明确的对人群的组织管理问题。
      在一个机会平等、自由进入的市场中,竞争的作用,会使得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利润降低下来。也即是说,长远上,自由竞争情况下,企业家试图获取超越平均的利润,几乎是一种缘木求鱼。幸运的是,我们并不完全生活在一个标准的经济学假设世界中,人的天赋不同、资源分布的环境不同、市场半径不同、初始资金积累不同、技术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信息不同、知识运用能力不同、组织管理文化不同,种种的差异,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表现出千差万别的面目,这除了使市场中的消费者多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之外,也使企业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并继续生存下去,尽管其寿命或长或短。
      竞争对企业的真正影响,尽管工商业同仁都感同身受,但是,真正考察并表述出来的,是迈克尔·波特在80年代末的作品《竞争优势》及其随后的《竞争战略》。波特明确说明,在竞争的前提下,一个企业要在行业中生存,要么采取低成本战略,要么采取差异化战略。也即是说,公司要赚钱,要么产品比别人便宜,要么产品比别人好,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这是工商管理学中第一次明确揭示竞争对于单一企业的基本约束。波特带出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获得比其他竞争者更低的制造、流通成本,又如何使得一个特定的企业显得与其他企业不同?
      前一问题,与一系列后来的管理理论相关,比如流程改造(Process improvement)、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关键路线分析(Critical path analysis)、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等。与成本这一话题相关的文献,还包括各种管理方式的探讨,比如成本-收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组织形式变革以获得更高效率,比如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管理层削减(Delayering)、绩效报酬(Performance related pay)领导力等等。
       后一问题则包括企业品牌的营造(Branding)、采用自食生存的模式竞争(Cannibalisation)、关系营销(CRM)来维持一种客户对于企业和产品的情感,又或通过质量提升,比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及Six Sigma等来使产品和其他竞争者不同,并且在这些策略之上,构造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形象(Culture),并引导企业追求卓越(Excellence)。
      通过以上种种的努力,使某一个特定企业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企业,而令其他企业很难模仿,从而获得超越其他企业的利润,这样一些关键要素,被称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另外,企业不应该只保持目前的产品和状态,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昂的利润,还得分析目前产品的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为后来的企业设置进入障碍( Barrier to entry)、追求创新(innovation)并捍卫创新(Championing)。甚至需要去研究社会未来的趋势变化,比如理解全球化(Globlisation)和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以洞识先机。
      这样一些理念和术语,构成了绝大部分企业研究的主要核心话题。几乎大部分的当代管理思想史,都可以沿着这个纲要寻找到与之相关的知识联系,新的知识也可以在这个纲要中寻找到相应的谱系或定位。这些理念和术语,实际上大部分都出现在最近20年间,并介乎感知和解释之间。多数的术语,仍然停留于对工商业现象的描述,而未足以形成一个足够抽象严密的体系来解释大部分的商业现象,或者预测企业的未来走向。这和经济学所形成的严谨抽象体系完全不同。
      从叙事形式来看,经济学数学化之后,基本的叙事形式是采用数学语言及形式逻辑,试图勾勒基本的规律,以推断出一个结论。对于绝大部分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来说,结论在实际应用上的对错,远没有形式逻辑证明来得重要。而工商管理学采用的叙事形式,多是故事叙事或者案例考察,并多以畅销书的面目出现。出现这一区别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事例以及一个稳定的核心参照系,来将各种各样的企业行为统合在一个框架下解释,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因素过于广泛,以至于很难实际上分离出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定量考察。从而,管理思想表现成为一种针对不同案例的成败碎片或者不同企业的传奇故事,非常适用于一个企业的管理方法,可能完全不适用于另一个企业。如果不恰当地运用,更可能会造成致命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会被认为是一个及其不严谨的命题,为什么是第五项修炼,而不是第六项?德鲁克的《公司的概念》只研究通用汽车,只能被看成一个个案而没有被证明能够在其他公司中适用。工商管理学和经济学这种区别,使得当经济学追求严谨而力图将自己打扮成一门科学时,却适得其反地表现为自言自语的形式逻辑体系。而工商管理学在努力考察某些具体的事例时,却常不自觉表现出一种泛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以至于成为不断制造各种新奇名词及畅销书的大杂烩,或者为探求企业赚钱奥秘者提供灵感,或者为夸夸其谈的咨询师或管理顾问提供各种装饰其话语的新奇名词。
      尽管其中一些非常有教益的思想和内容,已经成为各种工商管理学生的教材,比如约翰·科特的营销学著作。但另外一些仍然以野狐禅的形式,成为市面的畅销书,比如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或者肯·布兰查的《1分钟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