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宿舍图片:白毛藤|白毛藤功效|白毛藤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5:31
药材名:白毛藤拼音名:Baimaoteng英文名:Bittersweet Herb(白英)拉丁名:Herba Solani Lyrati(药材白英)别名: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 【名称考证】白毛藤 (《百草镜》) ,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草拾遗》)、鬼目菜(《吴志》)、天灯笼、和尚头草(《纲目拾遗》)、望冬红、酸尖菜(《植物名实图考》)、排风藤(《分类草药性》)、土防风、耳坠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福建民间草药》)、毛风藤(《江西民间草药》)、毛老人(《江西中药》)、红道士、毛和尚(《浙江民间草药》)、野猫耳朵(《四川中药志》)、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闽东本草》)【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药用部位】白英的全草。本植物的根(白毛藤根)、果实(鬼目)亦供药用。【性味归经】甘苦,寒。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别录》:“无毒。”③《福建民间草药》:“微苦涩,平。”入肝、脾二经。【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捣汁涂。【用药忌宜】《闽东本草》:“体虚无湿热者忌用。”【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材鉴定】干燥的茎,类圆柱形,直径约2~7毫米,外表黄绿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的毛茸,在较粗的茎上,毛茸极少或无,具纵皱纹,且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淡绿色,纤维性,中央形成空洞。叶皱缩卷曲,密被毛茸,叶柄长约1~2厘米。有的带有淡黄色至暗红色的果实。以干燥、肥嫩、叶绿、无子、无杂草者为佳。【古籍考证】出自《百草镜》;①《尔雅》郭璞注:“今江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员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丛生。”②《别录》:“白英、生益州山谷。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③ 《唐本草》:“白英,鬼目草也,蔓生,叶似王瓜,小长而五桠,实圆若龙葵子,生青熟紫黑,东人谓之白草。”④《纲目》:”“白英,俗名排风子是也。正月生苗,白色,可食;秋开小白花,子如龙葵子,熟时紫赤色。《吴志》云:孙皓时有鬼目菜,缘枣树长丈余,叶广四寸,厚三分,人皆异之。即此物也。”张寿颐:“白宅藤,以效力而言,似亦温和性质,然采而尝之,略如青草气,不含辛辣及恶劣等味,盖蔓延走窜之性即其全体大用,不在乎气味之寒热温凉者。惟以赵(学敏)氏所治诸症,绎其大旨,类皆湿热为病居其多数,而气味颇清,盖清热理湿,而通水道,利关节,兼能消痰去瘀,理气解结者也。”【化学成分】白英全草含生物碱,千年不烂心茎中含甾体生物碱,有番茄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碱等。叶中还有含量较多的α苦茄碱和β-苦茄碱、较少的澳洲茄碱以及痕量的澳洲茄边碱。这些生物碱中主要的是蜀羊泉碱或番茄烯胺;β-苦茄碱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另据报道,叶中分离到一个甾体生物碱糖甙,水解后除得到番茄烯胺外,还有它的脱氢化合物番茄-3,5-二烯胺和小量的雅姆皂甙元。叶中又含维生索C149.4~173.2毫克%。花序中含较多的甾体皂甙,主要是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两者均有抗真菌的作用。此外,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还发现有α-,β-和γ-蜀羊泉胺、γ-苦茄碱、替告皂甙元。根中含15α-羟基蜀羊泉碱、15α-羟基澳洲茄胺、15α-羟基番茄胺和15α-羟基番茄烯胺。【相关选方】①治黄疸初起:白毛藤、神仙对坐草、大茵陈、三白草、车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百草镜》) ②治肝硬化初期:鲜白英一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风痛:桑黄二两,白毛藤二两。切碎,用绍兴原坛酒六斤,煎三炷香。每日服一饭碗。(《杨春涯经验方》) ④治风湿关节痛:排风藤一两,忍冬一两,五加皮一两。好酒一斤泡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妇女白带:白毛藤煎汁,烧小公鸡或桂圆,连汁食。(《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小儿肝热:鲜白英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风火赤眼:白英鲜叶捣烂,调入乳外敷眼险。(《福建中草药》) ⑧治疗疮肿毒:鲜白毛藤全草四两,炖服。另以鲜叶捣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⑨治疥疮:白毛藤全草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和肥猪肉六两,酌加水煎,分两次吃下。(《福建民间草药》)【原生形态】白英多年生蔓性半灌木。茎长达5米,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具细毛。叶互生;上部的叶多作戟状3裂或羽状多裂;下部的叶长方形或卵状长方形,基部心脏形,先端尖,全缘,长4~9厘米,阔2~5厘米,上面鲜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均有细毛散生,沿叶脉较密;叶柄长2~3.5厘米,有细毛。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侧生与叶对生;枝梗、花柄及花均密被长柔毛,花柄细长;花萼漏斗形,萼片5,卵形;花冠白色,裂片5,自基部向下反折,长5~6毫米,卵状或长方状披针形,顶端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口,花丝短而扁。基部合生;雌蕊1,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半球形。浆果卵形成球形,初绿色,后变红色至黑色,直径6~10毫米。种子白色,扁圆。花期9~10月。果期11月。野生于路边、山野或灌木丛中。【参考出处】《百草镜》,《尔雅》,《别录》,《唐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