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板制作工序:纵横当有凌云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2:07

纵横当有凌云笔

——浙江大学启真实践团见闻

  当李雯婷走出火车站,仰望四周山峰时,仿佛在向一位老同学打招呼。这是她第三次踏上重庆彭水这块热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此间,她的身份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浙江大学启真人才学院的学员到副班主任,从社会实践队员到带队老师。连续三年盛夏,她在同一片土地上,延续着同一个实践理想。她说:“重庆彭水与我们启真有着不解之缘,每一个实践团员,都不会忘记这里美丽的山水,热情的人民。”

    2011年7月下旬,浙江大学启真人才学院赴彭水社会实践团从杭州出发。一支队伍,18名成员,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并肩同行。两天一夜,2000多公里,只谈奉献,挥洒青春。

    青春·燃志

    刚在彭水安顿下来,实践团立即召开了工作会议,准备第二天在彭水一中给孩子们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冯中专业细致地讲解了每一个拓展项目,并分派好每个“素拓师”的任务。

    第二天,第一次见到120多个孩子时,实践团员们满怀兴奋与期待。山里的孩子,黝黑瘦小,举手投足间有着挡不住的朝气。他们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一见到我们,或活泼或腼腆地喊着,“哥哥!姐姐!”

    英语系大二女生张岩是“爱心小信箱”的倡立者,她受小学经历的启发,希望彭水的孩子们“能像当年的我一样获得大哥哥大姐姐一对一的帮助和启迪”。她设计的墨绿色信箱挂在初一(五)班教室外墙上,简约而可爱。孩子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投入信箱里,与队员们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一天早晨,队员满怀期待打开信箱,取出一叠叠孩子们的信,又在每一个夜晚,一一展开,细细回复。

    据了解,彭水一中约有45%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很大部分孩子来自贫困家庭。实践团在让孩子们增长知识、增强体魄之外,更注重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帮助他们克服重重心理障碍,学会自信快乐地成长。

    红色·寻光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启真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彭水一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活动。

    7月23,日实践团在彭水一中带领孩子们读党史的活动中,主讲周嫣然侃侃而谈,细细回顾党成立90年来的辉煌历史,她活泼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此外,通过党史竞答比赛、诗朗诵等环节,同学们在启真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加深了对党的了解,并切身感受到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党的创建与发展艰苦奋斗的卓越品格。课后,同学们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五星红旗》等红色歌曲,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和朝气。

    红色寻访活动让启真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重庆是全国知名的红色基地,这里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红岩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来自浙江东阳的大二学生卢意圆说道。

    文化·思魂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彭水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也是苗族、土家族、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拥有着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如今,彭水还留存着哪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放眼未来,其民族文化之脉将流向何方?实践团成员们带着这些疑惑,开始了主题调研活动。

    彭水文化界名人辈出,团员们首先拜访了原彭水县文化局副局长蔡盛炽老先生。蔡老对彭水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人动容,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快八十了,希望你们青年人更多地关心彭水文化,更多地了解历史,把黔中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广大。”作为老一辈文化历史研究学者,蔡老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传承文化的信念深深地打动了大家。

    与彭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廖元德的交流,则使团员们多层次、多领域地探析了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彭水的文化之旅,令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团员们希望能对彭水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探索,制作完善电子书、电子文化地图等成果,将彭水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结合到城市的外宣活动中,让世人领略到彭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载·忆行

    经过10余天的行程,完成青年、红色、文化三大主题活动之后,浙大启真实践团的彭水之行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浙大启真实践团在彭水的三年之行,是在重庆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在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直接落实下展开的。彭水县委组织部、彭水县教委和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重庆彭水“浙江大学启真人才学院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合作,通过推动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在彭水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浙江大学优秀学生骨干服务重庆、投身西部建设。

    2009年,以“志存高远,厚德载物”为院训的浙江大学启真人才学院开始了第一次彭水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行动付诸中西部地区,这也成为了此后三次实践的开端之行。

    2010年,来自浙大的年轻学子们开展的“关心西部、关注文化、关爱青年”实践活动卓有成效。而在今年,启真学员通过对彭水一中同学们的关爱沟通、发掘红色年代背后的沧桑印记、探寻彭水文化旅游资源的足印三大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彭水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为彭水设计制作出一份具有传统识别功能又更具创新的彭水文化地图。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启真人才学院的学员们知道,要想真正成长为浙大竺可桢老校长所期望的“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袖人才,需要走出象牙塔,深入体验社会。回顾三年的彭水实践,学子们通过筹备、调研、访谈、座谈、探讨、行动、思考、总结等过程,亲身服务于并深刻感受到彭水的发展。浙大启真人并不只是满足于去彭水看一看,走一走,而是在实践中磨砺品性,在调研中增长阅历,在奉献中成就理想。(本报通讯员 朱 怡)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25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