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墙面哪家强:新课改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3:53:24

新课改资料

作者:高炜   出自:高炜书房 浏览/评论:2,951/3   日期:2004年10月19日 07:12

“新课改”三思


○ 张菊荣


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界正在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几乎所有领域,但由于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曲折与磨炼,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存在着一些误区,引发了一些困惑。本文试就笔者的所见所感谈对三个问题的思考。


“课程改革是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

――新课程需要历史理解

新课程标准刚刚问世,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刚刚开展,关于课改的“经验”就已经一大堆。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教育报刊都在大篇幅地报道新课程改革带给今天教育的种种好处。而且在这样的篇目中,新课程常常以万能的形象出现,它好像是灵丹妙药一样,让我们的教育病“一吃就灵”。前几年,人们将所有的成果急切地套上“素质教育”四个字,引来了“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的说法;今天,又出现了“课程改革是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的批评。

诚然,新课程的理念不是外来的飞碟。对于教育界动辄“全新理念”的说法,我持保留的态度,先进的理念总是有其渊源的。就像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等的思想基础之上一样,新课程的理念也是建立在国内外优秀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全新”呢?我们在宣传新课程的种种成绩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以新的视点反思我们的教育。

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警惕新课程推进中的一种不良倾向: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今天的课程改革,课改对传统的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都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认识。在我看来,新课程从历史中走来,特别是在我国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的观念以来,它是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形成的;新课程又面向未来,其产生的宏观背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新课程为中国的教育勾画出一幅蓝图,而实施这个工程,则需要不断地努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新课程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抓就灵”,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丰富,所以,“装筐”既不科学也没必要。教育其实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教育的业绩总是在寂寞中创造的。顾泠沅如果没有在青浦扎根多年的寂寞,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博大精深。国外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在一两年间就取得“辉煌成果”的。历史需要时间的积淀,教育的寂寞就是教育的务实。


“都是课改惹的祸”

――新课改需要辩证思维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人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在课改实验区普遍出现了一些走偏、走调的现象。

反响最强烈的是课堂教学。比如说,新课程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怎样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我们看到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哄哄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变来变去的手法奥妙无穷,却明显忽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我每次听这样的课就想:这样的课,学生高兴是高兴了,快乐是快乐了,但是没有用,教师在课后还得用更多的时间来补课,因为学生在课上并没有掌握什么啊!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民主,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有些教师就认为现在的课只要“放”就是好课,却忽略了课堂的秩序――秩序的重构不是先打破了再重构,而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发展。

凡此种种,很多人就把所有的责任推到“新课改”身上:“都是课改惹的祸!”好像没有课改,就不会有这些情况的发生。但在我看来,这些不是新课程本身带来的,比如说知识与能力,在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第一条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它只是反对一维的目标,不是要我们撇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比如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小组中,有学习的目标,有成员的分工,有规则与流程,而不是用来“作秀”的花拳绣腿……“辩护”不是我在这篇小文中想做的,我只是想说:就像不必将所有的好事都往“课改”筐里装一样,那种种的不是也并非课改惹的祸!

新课程因此特别需要辩证思维,很多专家提出要“追求平衡”―― 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辩证的平衡。在新课改进行中,我们要把握课改理念的“神”与教学实践的“形”之间的统一,要把握实质开展研究。比如教育中的创新与求真的问题(求真是目的,创新是手段,教育是在创新中求真),课堂中“自由与控制”的问题(教育无论走到什么时候,都是“自由与控制”的统一),课程的破坏与重构的问题(立足重构,在建设中超越)。如果我们能运用辩证思维,从哲学的高度来看课改,我们不必因为害怕走弯路而驻足不前,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激进而影响孩子童年生活的质量――要知道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唯一的!


“我们不是课改年级”

――新课程理念需要深度传播

翻开教育报刊,在任一种的任一期,都会看到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报道;翻开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学校的工作打算,都将“推进新课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可是,我们到教师中走走吧,老师们说:“我也不知道课改是做什么的。我们不是课改年级,他们一、二年级是搞课改的。”――在课改实验地区尚且如此啊!课改是不是有一点上边(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热,越到下面越冷呢?政界热(新课改几乎成为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工程)而民间冷(社会关注少,家长仍一如既往地关注考分);在学校,也是课改实验年级圈内热,其余年级了解甚少;在课改年级,也是就“新教材”做“新课程”的多,对于整个课改的理念还是知之甚少。当然,新课改的实验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但是,每每看着人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种种误解与冷漠,就在想,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每所中小学,已经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行新课程改革,但为什么理念的传播仍不能让人动心,仍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新课程、践行新课程呢?

理念需要传播,新课程理念需要深度传播。所谓深度传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深入到更广大的受众,要深入传播到学校、家庭,要深入传播到每一位教师(是每一位,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课改年级”,有些学校与地区,在培训教师的时候将“非课改年级”教师排除在外,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要深入到心中,特别在教师中,要通过开展研究性的实践,让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育的行动,行动的实践才是深度的实践,课改理念要真正走进每一位教师,只有通过践行,而不仅仅是几个理念的背诵。所以,课改理念在教师中的深度传播要表现在课堂的组织、作业的设计、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评价等方面,深刻地影响教师的生活。从深度与广度两方面着手,推进新课程理念的深度传播,在今天显得十分紧迫。□


新课改的总结与反思 
[ 作者:雷一帆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初一年级语文开始使用新教材,新课改带来的变化--表现在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及教学教育理念等几个方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及我们语文教研组的理论总结,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是基础,也是课标的内容体现。新教材的编排组材上兼容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关注人生、注重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及体现实践能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教材选文注重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选文的体裁多样性,篇幅短小,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全面素养的提高。正是因为教材编排组材上的改革,因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并且具有了较强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和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的贯彻落实,使学生对语文课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和学法。
第一,兴趣增强,这源于教材的生动性、时代性、趣味性及文学性是产生吸引力和增强其兴趣的关键。
第二,性积极、主动性提高,实践内容的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增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广阔的时空。他们在学习中初步掌握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意识,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理解感悟能力的增强。新教材在组材上注重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知识与文学的统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因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生能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结合,“物”、“我”两化--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求是、创新精的开发。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再是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不断地鼓励创新,另辟溪径,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允许不同观点并存--求同存异、百家争鸣。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以上上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虽然新课标新教材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使语文学习和教学两方面有了较为好的改变,但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教材的编排组材上缺乏知识的连贯性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初一的学生应该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能熟练正确地拼写汉语拼音,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快速地阅读,能初步分析理解概括能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000字左右的记叙文等。基础知识和技能现实情况很让人失望。学生无论在识字、写字、拼音、阅读、写作等方面表现都很差,觉得小学语文与初中脱节,给初中语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教学中应强调基础拼音、写字、解词、到品味词语,写作训练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另外应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段间衔接。
第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与实际不相符

教学进度难以完成。由于课堂上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教学进度就被拉下来,略读课只安排一个课时,但实际上安排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综合性学习课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第三单元“走进大自然”就无法按书中的要求带领学生或学生自主结合走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语言,欣赏自然美进)也就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开展活动。学生有时就会有应付的做法。
第三、全面教育与因材施教有矛盾

单个学生的发展与面向全体难以兼顾,由于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没有更多的时间顾及个别学生的发展,致使个别学生的长处难以发展,个别差生难以赶上,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教师利用课外的时间个别辅导。
第四、知识性与文学性不好协调

选文方面,依然感觉有个别篇目不太适合教与学。例如:《理想》本是一首琅琅上口,语言优美的诗歌,但其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脱节。“文革十年”对学生来讲难以理解,这首诗的政治意味又较浓,因而无论是教和学都有一定的难度。《化石吟》虽是一首诗歌,但它只注重了与自然科学的联系,文学性较弱,学生对它难以产生兴趣。
以上是本人对新课改的一些认识。我们有理由确信新课改的推行将会为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完善添上更为完美的一笔,我们也确信目前的种种不足只是即时的可以解决的。





浅淡新课标、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出处:深圳市上步中学作者:李岩青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吹进了一股春风,给语文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和思考。两个多月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我们对“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新名词有了新的理解,对新课程正在由当初的等待、观望、困惑逐步走向适应。
一、转变观念
通过学习和实践,大家逐步树立了这样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是要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搞宝塔式培优,不搞畸形应试能力的发展;二是要提高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习热爱祖国语言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以及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趣感。可以这么说,“素养”涵盖了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认为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我们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文性的内容会在不同的学生大脑里产生不同的内容反应,所以教育者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独特感受。母语课程,实践的对象不止限于书本,还应包括丰富的学习资源,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另外,汉语书写形式、语法结构、思想模式、内容涵义等极为丰富的民族性特点,也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实际是改变一种学习习惯,是语文教育领域中的“移风易俗”。要一改过去的传授性学习模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就应在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来构建课堂教学主题,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来整合课程。不断地优化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学习主体。综合性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且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综合性学习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开学以来,我们都在着力改变于注重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在尝试使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如赏析式(着眼于主体人格发展,常见于文学艺术欣赏,重在品味、评析)、竞赛式(着眼于内容广度、深度,如演讲、朗诵、课本剧等)、合作式(着眼于参加者作完成创造性活动,如质疑难解,文本研究等)、探究式(着眼于学生探求未知区域,如环保调查,剪辑艺术等)和感悟性(着眼于学生整体解读文本,突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如文理分析,语言品味)等等,最直接的感觉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和内容大幅度减少,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只起一个点拨、引导作用。教师走下了讲台,能与学生一起讨论甚至辩论,课堂上常常响起爽朗的笑声,学生敢说话,也敢与老师接近。师生成为了朋友,可谓“教学相长”。教学着眼点从关心老师怎么往会教到关心怎么让学生会学,怎么让学生自己去“悟”,而且“悟”的过程往往比结果还重要。
三、语文的学习范围明显扩大
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背诵量大大增加,以前做练习,背答案的时间都转移到了课外读写上,学生阅读的作文类书大量减少,经典名著上了书桌。其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将语文学习的视野扩大到社会、自然等更广阔的空间。教师用组织、合作、讨论、协商、设计、分工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如:
1、讨论探究,以同桌、四人小组的形式讲故事,谈经历、体验、感受等等。如学了《短文两篇》,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的第一次,学了《童趣》让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物外之物”等等。
2、撰写调查报告,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语文,分小组,走上街头、走近荧屏、走到图书馆、走进网络,搜集资料,筛选、分类、偏排、装帧设计,装订成册,互相交流。
3、办手抄报,交流评价。
4、互相传阅剪报,每周一次,剪贴报刊、杂志有关内容,谈感想。学生的剪报,图文并茂,通过传阅,互相借鉴,不断提高。
5、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主张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汇报会上谈读书心得,交流思想,推荐佳作。
6、主张户外活动,回归自然,关注社会。学生可以三五成群到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旅游胜地,所有这些都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7、上网查阅,收集和筛选信息,通过教育后面开设的“语文角”共同分享。
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交流、沟通、互助、分享,培养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从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的学习意识越来越强
面对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无数次质疑和辩论,随时都有可能将教师挂在黑板上。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压力之下,大家开始重视积累原始资料,反思、心得比过去大大增加,研究习惯正养成。备课组的同事们还加强集体备课,集众所长,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教研气氛日益浓厚。
但是,在惊喜之余,我们心中仍有一些矛盾或困惑,诸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进度之间的矛盾,教学评价如何具体操作,如何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等等,亟待进一步探讨。




与新课程同行--谈课改实验带来的新变化 
  

山东省济南市张店区教研室高思辉

济南市张店区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已经探索了一年之久。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师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参与者,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变化的情况。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 

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难,就是因为教师们已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让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上去共同参与研究,不少教师还是不太容易接受,他们认为“我一桶水怎能跟一杯水的学生相提并论”?我曾问一位教师:“你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总是讲得面面俱到才放手于学生?”这位教师爽快地说:“学生嘛,你不讲,他不会,把时间留给他是一种浪费,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这样的课就算不错了。”如今教师们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位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教学‘9加几’,学生在摆小棒时想出了好多方法,如‘合在一起全数’,‘接着一堆往下数另一堆’,还有的采用‘凑十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可不要小瞧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可不一般。”另一位教师插嘴说:“对,在认识时间时我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一节数学课40分钟,再过多长时间是1小时,结果有这样一位学生答道:再过20分钟是1小时,并作了这样的解释:同学们先在表上拨好8:00,上完一节课是8:40,再过20分钟就到9:00,从8:00到9:00正好1小时,所以要再过20分钟就是1小时。这个学生的解释出乎我的意料,既清楚又简明,真是了不起!”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教师的讲授式变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式,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在我的记忆中,过去学生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稍有不从,就认为是出风头,做作业不按老师要求去做,不管合理与否一律重做。如今,一位年长教师自豪地说:“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有好多想法还需要我们跟他们学呢?如‘认识人民币’一节,我班就有一位学生讲起了人民币的发展史,全班的学生可爱听了,这在我备课过程中是没有想到的,收到的效果非常好,没想到我们的学生有这样广博的知识。”从教师的言谈中可知,今天的课堂开放了,学习方式也自主了。 

三、课程观念的转变 

过去教材有什么,教师教什么,对教材的使用过死,很多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现在教师们意识到,教材只是传授某一知识的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但并不是惟一形式。要达到灵活,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分类”,有很多教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作了适当调整,收到的效果非常好,比如:对水果分类,乡村教师还对粮食作物分类,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了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一位教师在教学减法时,重点改变了教材上的教学模式,采用抢椅子的活动方式,让几个学生上台表演,由于人多,椅子少,必然每次都有抢不到椅子的现象,抢不到者退下。两轮过后,计算剩余人数,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减法的意义。这说明我们的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另外,教师们有了课程开发的意识。现在的教材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去开发、去构建,这与原来教材相比,有着很大差异,教师们改变了以本靠本,以纲为纲的做法,在课程开发方面也有了较大突破。从每位教师的课堂设计上看这方面比较明显。 

四、评价方式的转变 

过去重视终结性评价,现在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由教师的单一评价已转向多样化互动评价,尊重个性差异有了新举措,注重了反馈、激励功能,更关注学生整体发展,评价具有了全面性,由甄别好坏转向激励、提高。有的教师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公正评价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有的教师采用家长、学校、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改变了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做法。有位教师真诚地说:“我校每年要搞一次争星活动,在十多个争星项目中,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挥,创造了成功机遇,促进了孩子的成功感。我想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吗?” 

五、社会各界对课改的关注 

在一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们不断宣传,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在调研中,社会各方人士对我们课改比较满意。一位家长高兴地说:“现在孩子们用的书太好了,许多插图也很吸引孩子,孩子的学习方法也与我们过去的不一样了,有摆呀!说呀!现在当家长的对孩子的学习是想帮帮不好,看来不培训不行了。”我们搞课改实验已经有部分家长参与进来,有的学校在家长会上还专门安排个别家长作了典型发言,他们从管理到教育谈得很深刻,引起了家长的共鸣。可以说,今天的课改,已经深入人心,得到许多人的支持,我们坚信,课改工作一定会越搞越好。 

 


 新课改带来七大变化 

走进河北新课改(之三) 

  本报讯(记者 杨占苍)记者近日深入河北新课改第一线,发现整个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教研方式、教育管理、家长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育观念在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的教师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观;学生是发展的主题,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学生观;学科教育之间整合的课程观”等开始被他们所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实际教学。 

  教师队伍在变化。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们课余时间主动钻研课程标准和相关教育理论,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动手制作教具,并积极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交流、讨论教学方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研究热情。教师的这些变化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自我更新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学生在变化。在学习中,他们敢于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超越教材、超越教师。各实验区初中生辍学率普遍下降。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并能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一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设计十几种方案;一个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一份学生档案中可以有多份不同形式的记录。 

  课堂教学在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在从主导型角色向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学习者、研究者转变;在评价学生时有意识地减少了定性评价,增加了发展性评价;减少了批评与否定,增加了鼓励与表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了学生自由表达与质疑的勇气。学生的学习方式正逐步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习惯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质疑同学、老师的解答方法,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欣赏鼓励、评价帮助也越来越多。 

  教研方式在变化。在新课程实验中,没有居高临下的教研,教研员成为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和促进者。通过组织对比教研、互动式教研、联合式教研等活动,支持和帮助学校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借助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教师的能力,新的教研制度正逐步形成。 

  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模式在变化。激励性管理、情感管理、开放式管理等以人为本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得到广泛重视和采纳。学校内部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在形成。教师从课改角度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主动提出建议,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大为增强。 

  家长对课改的反应在变化。学校通过“课改开放日”、“与课改同行”等活动,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家长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看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主动性在增强,开始认可并支持课程改革实验。 

  这些令人振奋的变化表明,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并为下一步的实验推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7日第2版 


课改引发的新变化
延庆县第三小学 郭丽萍

回顾本世纪科学教育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以人为本”的当代科学教育应致力于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和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在经历了一年的教学实践之后,假期中又投入到课程改革培训的行列中,边学习、边讨论、边总结,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形式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串串可喜的变化。
一 教育观念日益更新
“传道、授业、解惑”曾是多年来教师要履行的神圣职责,而现在参加到课改中的教师都知道,教师的身份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已经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同甘苦共欢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能够尊重学生,注重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并加以积极的引导,适时的点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主动与学生交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评价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具有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正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带动了教学策略的转变。
二 教学策略灵活多样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已经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让自主探究性学习启迪学生智慧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求异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之花的迸放.
2、让合作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能力
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不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现实的课堂教学,都有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真正回归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使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再是空话,把切实提高学生能力落到了实处。
3、让动手实践成为课内外的动听旋律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有聪明的脑又要有灵巧的手. “灵巧的手”主要是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学生要具有一双会学习,会劳动,会制作,会表演,会创造的手。因此,动手实践就成为了课内外的动听旋律。课堂上,有同学们动手拼摆、实际操作的身影;校内外,留下了同学们实际测量、亲身考察的足迹。
4、让生动有趣评价方式为学生成长扬帆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写个“优”,我就很高兴了。而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采,他们所接触的东西,所感兴趣的事物是紧随着时代的步伐的。我们原来的“优”已经落伍了。赏识教育告诉我们对孩子们要多肯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从赏识教育的标志--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形象中,我受到启发,刻了一个大拇指的印章。当孩子进步时,“大拇指”会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此后,我又设计了一个“百灵鸟”的印章。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百灵鸟”会带着老师的祝福飞进学生的心田。为了使评价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我用“即时贴”做了很多“苹果”,当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班级竞赛中胜出时,红苹果会映红他们成功的笑脸。走进教室,你可以看到一棵棵“成长树”贴满了红苹果,这都是孩子们硕果的展示。连批改作业的形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孩子本上的错题我没有画“大叉子”,而是在旁边画了一个“○”。当他们把错题改正之后,我提起笔,在这个圆里面添上眼睛和嘴巴,使它变成一个可爱的笑脸人了。并微笑着对他说:“你看,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作业写好了,它在对你笑呢。”孩子也满意的笑了。这样既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又促使他们主动的去思考自己的错误原因,迅速改正。使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学习的尽头就更足了。 
三 教研方式丰富多彩
回忆起过去的教研方式,那很简单,就是整天的坐在下面,听听教研员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或看几节其他老师上的课,几天下来,老师们累的叫苦连天,也感觉收效甚微。而课改以来的教研活动方式丰富多彩,把我们每个教师都变成了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几天下来都学有所得。
合作交流共备课
备课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因此,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阵地。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单兵作战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备课,即先由一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大家听,再由大家进行评议并提议,然后完善成稿。供集体参考使用。而使用这一教案的教师要在教案上写上批注,在教后写上后记。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实用的“活”教案。
2 、教研科研一起抓
教研活动已不是停留在如何备课上课的层面,而是逐渐注重科研了。教师们充分利用自身教学之长,合理地划分了课题,为展示自我搭建了一个“舞台”,同时也为越小的教学工作添出了自己最大的才力。在活动中,有竞争的意识,人人都想争先,人人都想把自己的精品奉献给大家。因此,校内、家内出现了伏案写作的身影;书店、网上出现了广收资料的探寻足迹……学校内教科研氛围格外浓厚。在活动中,更有合作的“镜头”。你看,“师徒对子”“正在互帮互学,“中坚”“新秀”正在切嗟交流,“语数联姻”、各学科渗透,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们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张力、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教育这方沃土,让教师焕发了新的生命,让学生得到了新的发展。课改中的学生是幸福的,课改中的教师是幸运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课改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娇艳,更加动人,更加另人欣喜。


 
 
   
 课改实验带来全新变化 
本报记者 赵小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示范阶段,全国38个县市成为先行实验地区。为了解课程改革在实验区的实施状况,日前,教育部组织了评估小组,对实验区启动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抽查评估。在实验区记者看到--

  “课程改革实验已经使学校、教师、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下一代真正会成为有希望的一代。”这是厦门市初等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杜振标在谈到新课程改革时的感叹。

  在厦门市和长沙市开福区,记者看到,来自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领导和政策保障,来自教研和科研部门的业务研究和指导,对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及实验校的校长和教师的各种类型培训工作的广泛开展,使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观念的转变已经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课程改革给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教育观念转变大

  厦门市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委主任邓渊源在谈到课改时说,新的教材以其深刻的内涵及崭新的呈现方式普遍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正使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尽管实验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实践已经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坚定了改革的方向。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实验区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建章立制、组织和领导保障、科学的方案和合理的工作计划、各种层次的培训工作、经费的保障等等。为了克服忙乱现象,厦门市理出了课改实验的10大任务,即师资培训,教学实施,评价改革,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育科研,验证和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形成家长、社区支持系统,成果经验的展现与推广。在工作中他们坚持了“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的思路,培训被放到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

  在长沙市开福区,为了保证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在秋季开学初,调整了10多所学校的领导班子,优化了管理队伍。在实验学校专门设立了教科室,负责课改工作。为课改作师资准备,面向社会招聘了普遍短缺的英语、艺术、体育、计算机等学科的30名专业教师,并且按照“自主申报、择优选聘、以校为本、全区调配”的原则,使一批骨干教师参与实验,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也为下一步推广积累成功经验。同时,此举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开福区主管教育的副区长李豪介绍说,许多家长支持课改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骨干教师。

  为把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实验区都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强教科研,并以课题带动的形式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厦门市建立了课程改革基地校,以起到它们在课程实验过程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同时,全市建立了三级教研网络,即以市级教研室牵头的全市性教研、重点校和基地校为核心的片区教研以及学校教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集体备课、不同课型的研讨、大型的示范课、沙龙式的教研活动、对评价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等,制定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案等许多有效的方式,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

  家长与课改同行

  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宣传,有的还采取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在厦师二附小还开展了“家长与课改同行”的活动,把家长请进课堂,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

  在厦门市召开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座谈会上,记者感到,家长对新课程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家长与新课程改革已经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一位家长介绍说,有一次学校发了一个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道题是你最喜欢哪一门课,孩子说都喜欢,他说,作为家长他觉得孩子对每一门课都有兴趣要比孩子每门课都考100分重要,他认为这是课改以后发生的变化使然。一位家长说,作为家长他已经感到来自孩子的变化,动手制作、小组学习、综合实践课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也懂得了方法,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合作精神。一位家长激动地说,一开学,看到孩子的课本就眼前一亮,与以往的课本相比变化很大,印刷很漂亮,图文并茂。同时,课堂已经不是被动式的传授了,评价也与以前的不同了,除了卷面分还有课堂分、表现分等等,这样可以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除了肯定,家长们也有担心,最大的担心就是课程改了,中考、高考改不改。有一位家长说,如果考试不改,那我们的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会吃亏。许多家长还担心,目前的教学要求会降低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说写字,一位孩子的外婆认为,目前学校对孩子的写字要求不够,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写好中国字,所以每天回家都要求孩子写半个小时的字。

  一方面,课改加强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另一方面,课改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有的家长认为,许多家长由于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协助准备,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家长的参与度怎样才是合适的,也是许多家长提出的问题。

  教师有压力更有动力

  在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上,教师们谈的最多的是课改以后,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不适应课改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某校初中一年级历史老师说,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上网、去图书馆、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备课量大了,工作压力大了,几乎是所有参加座谈教师的共同感受。但教师们同时也谈到,虽然比以前累,但却感觉比以前的上课方式更有创造性,新课程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提供了平台。同时,老师们也有困惑,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相应的评价,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一位地理教师说,现在的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开放,但是,在收和放之间如何把握,却掌握不好。她举例说,在学人口一课时,她采取了小组辩论的方式,对人口多和少的利弊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一方说人口少可以节约资源,另一方却说人多力量大,比如说打仗,5个人打1个人就是打得赢。这位教师觉得,类似的辩论有时会演变成像是不择语言的吵架,她不知该如何引导类似的课堂。还有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说,在她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为了说的话能够被注意,会爬到桌子上面,这在以前的课堂上都是没有的。

  课程资源及教师辅导用书缺乏,使他们觉得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因为大多数教师都要同时带几个班的课,周课时排得很满,有的还担任班主任,去查阅更多资料的时间确实难以保证,这样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所以,教师用书的配套跟进十分必要。

  教师处在课改最前线,他们是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对接者,教师们在对课改充满信心、以极大热情投入的同时,他们的担心和困惑也正是实验的意义所在,比如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矛盾,担心基础知识的缺失与教材体系的不尽完善等等。同时,教师们创造性的工作,为新课程的更加完善和丰富提供了经验、方法和内容。

  学生,我们喜欢这样的课堂

  在厦门和长沙市开福区,在有中小学生参加的座谈会上,一年级学生座谈会气氛十分热烈。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谈到是不是喜欢上小学时,回答是异口同声的喜欢,那种生动活泼的精神面貌应是课堂的一种写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则认为,现在的课堂与以往相比,让他们自己说话和思考的机会更多了,小组学习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方法与以前不同,学的内容则离自己的生活更近了,学起来也更有兴趣了。如果选择,他们宁愿选择现在的课堂。

课改两年,课堂在变化

2003-7-28 17:14:22 本报记者 赵小雅

  课程改革进入实验区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新课程给实验区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是什么,同时,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组的有关专家,本专刊将分变化和问题两个部分刊发,本期关注的是新课程引起的课堂教学的变化。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学生、课堂教学和教师等方面。在实验区,记者通过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的座谈,进入课堂听课,充分地感受到了来自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新课程专业支持工作组项目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余文森教授。
学生变了
  经过近两年的实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实验班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
  记者通过对实验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接触与访谈中感受到,学生明显喜欢学校,变得爱学习了,一些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还认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
  学生为什么变得爱学习,喜欢学习了?福建师范大学生课程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主要是新课程本身的变化带来的。他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对学生来说,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甚至是痛恨的,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是幸福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课程下,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同时,教材的编写也从“童心”、“童趣”出发,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教材中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了,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有亲近感。同时,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的变化。以前的课堂总是力求整齐划一,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而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提倡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如此,新课程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如今,在实验班的课堂上,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十种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观点;一个实验,学生们可以设计出十几种不同的方案;一份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这说明学习已经充分体现出个性化。另外,评价的变化也带来了学生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和实行的学习评价方式。余文森教授说,孩子变得爱学习了,原因就在于他学得会。因为,在实验区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哪怕是极其细微的进步,都会被我们的实验老师所察觉、所发现、所赞赏,学生变得自信起来。
  通过实验,教师们反映,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了进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大。学生不仅从书本中识字,也从生活中,从各种学习资源中识字,并初步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量提高直接促进了学生的阅读。
  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发现,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学生会收集到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了,而是拓展、延伸到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学生也不再只是听讲与做习题,他们学会了剪报贴画,搜集各种资料,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
  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的话、自己的话。实验教师反映:“实验班学生‘说’的能力普遍提高了。”
  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得到了培养。用实验教师的话来说:“现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学生真了不起。”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新课程不仅专门开设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每门课程教学中,都积极创造条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变了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
  实验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变化体会是最深刻的,虽然他们仍然存在着一些疑惑,但课堂上已经开始了有意识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目标变了。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关于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余文森教授说,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教师都能在课堂上有机地实现了三者的整合,有的教师整合得还很形式、很机械、很呆板,但是,可贵的是,教师们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实验区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
  其次,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之所以活起来了,余文森教授认为是因为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了,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支配、束缚、控制、压抑、规定,因而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俯首贴耳,盲从依附。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过程”开放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时空”开放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课堂的“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
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新课程首当其冲地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给教师带来的变化也是明显的,虽然我们也听到他们的一些困惑,但更多的是在逐渐地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方向变化。
  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广大教师已经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这些新的观念具体体现在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上。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首先是学生本位意识。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这与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第三是学生个性意识。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已经成为实验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课程观上,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做讲授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他们有了课程意识,很多教师都能自觉地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十分注意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创建与开发的过程。
  在教学观上,教师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唱独脚戏的现象少了,而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
  余文森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地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新变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新课程把“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议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实际上,在新课程实施的两年中,广大实验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的决策、开发以及评价等诸多环节是没有发言权的,处于从属地位,新课程改变了教师课程从属者的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首先表现在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上。实验区教师努力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可以说,实验区的教学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教教材”的状况。其次表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实验区教师有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同时有了课程资源的需求,他们已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效果。在实验区,我们发现,教师一方面为课程资源欠缺而发愁,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主动地开发各种可用资源,从而使教学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余文森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历史性变化,每位实验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事实上,实验区教师正在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他们所做的努力也是令人感动的。
  《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16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