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采购管理流程:阴虚湿停同病论 (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25:34
阴虚湿停同病论 (转)  
祖国医学认为:“阴虚”,即营养人体所需的精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干咳无痰,口咽干燥,大便燥结等症关。“湿停”即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的湿浊停聚,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喘痰多,口淡不渴.大便溏泻等症状。从二者的临床症状看,一则以津气干燥为特征,一则以湿盛秽浊为特点。所以,有学者认为:二者在症状表现上既然燥湿各异,那么在临床上阴虚与湿停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不会同时发病,故不可相提并论。由于这一认识必然导致在治疗上将滋阴与祛湿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以致贻误病情,屡见不鲜。所以,为澄清认识,正确处理好阴虚与湿停 滋阴与祛湿的关系以供参考。
本人谈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理论上来谈
“阴虚湿停同病”的论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 首先从邪正的关系来说:“湿”为六淫之一,为致病因素,属“病邪”范畴;“阴”为濡养人体的物质之一,为生理产物,属“正气”范畴。
故阴虚与湿停,一正一邪,一虚一实,二者只有并见之机,绝对峙之情。其次.从阴液的生成来讲,饮人胃中之津液,归宿有二:若为人体所用,输布全身谓之阴;若非人体所用,停聚体内谓之湿。故阴与湿为同源异流。从这个意义上讲,饮人之水.化为阴则无湿停,化为湿则阴必虚。“是以水饮停蓄愈多,则正常之阴液愈少。”l1 故湿停者多阴亏,阴虚者多湿停。“湿邪盛一分,真阴亏一分,”62]二者如影伴形,斯须不离,医者当悟此理。第三,从水湿的排泄来谈,人体代谢后的水液,是以小便为主要排出途径。所以,水液能否排泄的主要标志取决于小便的通利与否,而小便的通利与否取决于肾阳的气化作用。而肾阳的化生,必以肾阴为物质基础 故肾阴充足,阴能化阳则肾阳旺盛,肾之气化正常,小便自当通利,则无湿停之患。若肾阴不足,“无阴则阳无以化。”¨J以致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水湿内停,“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诸类湿证蜂起。从而形成阴虚与湿停同时并见之证。总之,以上三个方面均从理论上阐述了“阴虚湿停同病”的机理及内在的联系。

2 从临床上来看

“阴虚湿停同病”的证候亦颇为常见。如肝肾阴虚,“无阴则阳无以化”,以导致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腹中的水鼓病。在临床表现上既有腹部胀大如鼓,小便不利的水湿内停证,同时又可见四肢枯瘦,虚热不退,舌光绛如镜,脉细数之肝肾阴虚证。再如,肾阴不足,一则使肝之疏泄力减,二则阴不化阳。下焦阳衰,两者均可使膀肮气化不利,以致小便不通。水湿内停,外溢肌肤,从而形成水肿病。临床表现既有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的水湿内停证;又可伴日脯潮热,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的肾阴不足证。再如,湿浊内盛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或气血塞滞,化为脓血而病呕吐、泄泻、痢疾者。若湿从热化,或过用温燥,或呕吐、泻痢太过,均可化燥伤阴。在临床上既见吐、泻、痢之湿浊内停证,同时并见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心烦不眠,舌红绛乏津,脉细数等阴液亏虚证。以上三例不仅说明在临床上阴虚与湿停可同时发病,而且常存在有因果联系 如上述前两例体现了“因虚致湿 ,后一
倒体现了“因湿致虚”
3 从方药上来讲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创立了一系列滋阴祛湿的代表方剂,用于治疗“阴虚湿停同病”者。如张锡纯对肾阴不足,阴不化阳.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小便不利,水湿的内停之癃闭证创立的济阴汤。H 方中重用熟地填补真阴;巧配芍药,一则合熟地以滋阴,二则通利小便,疏通尿闭;三则借其利水之功,以“行熟地之滞 J。”确有一举三得之妙。更配龟板以滋润,地肤子为向导。四药合用,既滋肾阴,又善利水,使阴液复,小便利而癃闭通。再如,张景岳对“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13 J,,者,创立了化阴煎 J。方中生、熟地滋补肾阴;猪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更有牛膝,绿豆既可滋阴,又善利水;再人知母、黄柏、龙胆草以泻相火而存真阴。诸药合用 滋阴利水,兼退虚热,使真阴复,相火降,水道通,癃闭及愈 又如:张仲景对“伤寒之邪,传人阳明或少阴,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邪热伤阴,小便不利”_6一之水湿内停证,创立了猪苓汤_1 J 方以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滑石清热利水通淋;阿胶甘成,滋阴润燥。诸药合用,渗利与养
阴清热并举,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助湿“是滋养无形而行有形也”。 使阴液复,水湿祛.邪热清,本证可愈。以上三方虽出自不同医家,不同时代,不同方书,选用不同药物,但其在配伍原则上是一脉相承的,均是以滋阴养液与淡渗利湿的药物合用,并做为方剂的主要成分,体现了滋阴与利湿并举的基本治疗方法,达到滋阴不助湿,利湿不伤阴,诚为医治“阴虚湿停同病”之要方也。
4 从治法上来论
对于“阴虚湿停同病”之证,在治疗时绝不可执一而论。若单与滋阴,则助其湿而邪更甚,纯与祛湿,则伤其正而阴更虚。徒执一端,必生偏弊,为医之大忌。然从以上三首方剂的配伍规律来看。足以体现前人对本病的治疗,严格强调滋阴与祛湿、扶正与祛邪并举的基本治法。只有这样,方能使阴液复,湿邪祛则此证可愈。更有润燥相兼、补泻相伍、滋阴而不助湿,祛湿而不伤阴之妙.两者合用,互补之功, 绝无对峙之情,诫为愈“阴虚湿停同病”之万全之策。然在具体应用时,还应根据阴虚与湿停的偏重不同,妥善地处理好滋阴与祛湿的主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