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mk迷彩60运动风:殡葬业蝉联十大暴利行业 "死不起"成未亡人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9:11
编辑怡爽文/
殡葬业蝉联十大暴利行业 "死不起"成未亡人隐忧
www.stockstar.com 2010-4-6 19:58:39成效伟 沈兰中国新闻网
王亚伟领衔华夏系倾巢出动 近6亿元“满仓”1股 速查!
赢黄金白银 来炒股登峰
[字体:大中小]收藏订阅RSS分享打印 [网友评论2条] [ 手机也能看]
早前有媒体报道称,从2003年开始,中国内地殡葬业已连续数次入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据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内每年丧葬费市场有约164亿的规模,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
中新网杭州4月6日电 早前有媒体报道称,从2003年开始,中国内地殡葬业已连续数次入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记者粗略计算,在浙江省从火化到埋葬,即使是条件不好的家庭,简单的办理下也需要近万元。
“清明时节雨纷纷,丧葬之人欲断魂。”网上流传的这段顺口溜是人们对殡葬业暴利积怨的一种写照。有网友在网上发帖感叹:“生买不起房,死买不起墓!”
百元成本的骨灰盒成“摇钱树”
记者在杭州殡仪馆大厅骨灰盒展柜前看到,展柜分为三组,骨灰盒的价钱从低到高不等排列,价格也不等,骨灰盒用料上也分紫檀、花梨、玉石、树脂等。
“我们这的骨灰盒材质最好的要算紫檀木、红木,外面全部是手工雕花,质量很好,价格至少在十万以上。”杭州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殡仪馆内有规定,如果死者不在此购买骨灰盒那么就不可以在此进行骨灰安放。处于悲痛中的人们,多数人会花费几千元来放置亲人的骨灰。而实际上,这些高价骨灰盒其成本价不过200元,然后市场调控形成现有市场的价格。
2008年杭州一媒体报道的《孩子,请你原谅爸妈,我们买不起骨灰盒留下你》,一文报道后引起了无数杭州市民的同情。该报道称,贵州籍来杭务工者罗玉乾的小孩病死于浙江省人民医院,但该医院要求必须购置两三千元的骨灰盒才能把孩子的骨灰带走,罗玉乾无奈只能舍弃小孩的骨灰。
电影版“高尚社区”正在疯狂上演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后花园。按均价仅售人民币3万元整,值得一生典藏。”电影《疯狂的赛车》里一位墓地推销员的表演让人发笑。如今,人们发现疯狂墓地的背后正已逐渐上演现实版。
记者在杭州余杭区凤凰花山公墓销售处了解到,最便宜的八号墓2720元,工艺上乘的艺术墓价位在29500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墓园靠近半山坡,周边因为没有水流,在风水学有遗憾,所以价格也不算高。
据了解,现在墓园的价格主要是根据在陵园的方位而定,比如,半山腰的就比较便宜,而如果靠近湖边的、依山傍水的墓地,价格就要贵很多。墓穴存量目前普遍不足,特别是杭州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墓穴,已凤毛麟角。
市民陈先生为了为母亲寻一处安息之地“长眠”,在寻觅杭州多处之后,最后将母亲安葬在杭州桐庐县的一公墓,花费了几万元。“去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到杭州一家陵园去问了,一个墓地不超过一平方米的墓地加上周围的绿化售价在10万元以上。”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房地产市场节节攀升,公墓的价格在一些开发商的热炒中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各地百万元精装修高档墓,纷纷浮出水面。有记者发现厦门墓地也有“地王”出现,一块273平方米的墓地要卖到1065万元。
民俗“体面死”助推殡葬业膨胀
从民俗心理来说,为父母生前尽孝的“养生”与为父母死后安葬守孝的“丧死”,在中国人眼中分量都是一样重要。丧礼与安葬地是否“体面”,事关死者生前是“泰山”还是“鸿毛”的尊严,更关乎子女是否尽孝的伦理道德考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殡葬业的无限膨胀发展。
记者随机采访得知,约有九成的民众还存在“入土为安”、“人死为大”的观念。“尽孝心不能打折。”一句具有杀伤力的话,让无数想在骨灰盒、墓地等价格上砍价的子女,纷纷不惜重金。
一位杭州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提倡“厚养薄葬”,但还是无法抵御几千延续而来的传统民俗。
据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内每年丧葬费市场有约164亿的规模,基本殡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该部分主要由民政部门下的殡仪馆垄断经营,价格由国家统一厘定。墓地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价格公开,由丧户自愿选择。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将墓地的销售收入也计算在内,殡葬业每年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而相关产品的利润率超过300%。
一方面,殡葬服务市场需求巨大,但另一方面,殡葬业屡被爆出“暴利”,广受诟病。另外,近年来各地均相继被爆出“炒墓”“捂墓”等现象。“我们不能不说从火化到埋葬,随处都充斥着殡葬行业的商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上述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还称,“殡葬业的利润率甚至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收益最高会是成本的10倍到20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金祥荣认为,殡葬业出现暴利的关键是在中国该行业属于垄断行业,也是特殊行业。“一方面一般人不愿意与死人打交道,其次也说明中国体制有问题,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监管有待加强。在土地资源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中国更应该向日本殡葬行业学习。” 深圳基本殡葬年内免费 民政局长承诺改变死不起
 
“深圳年内铁定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并最大限度地对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实施明码标价,同时在采购殡葬用品过程中,全程接受市民的监督!”昨日(17日),深圳市民政局组织“殡葬网络问政座谈会”,邀请多名网友、专家、人大代表为深圳的殡葬改革建言献策。民政局长刘润华表示,之所以采访网络问政的方式收集意见和建议,正是想表明深圳想改变“死不起”怪现象的决心。网友们的建议和意见,将被政府吸纳并写进相关政策。他承诺:“一定将殡葬改革这一难题进行到底!”
年内铁定实施基本殡葬免费
据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介绍,深圳将在年内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包括:尸体的运输、储存、火化、以及骨灰保存1年时间。目前,实施基本殡葬服务的具体意见已经成文,正在走相关程序以及开展各部门间的沟通工作,但可以肯定在今年内一定能够实现。
刘润华介绍说,对一具尸体提供基本殡葬服务的成本为2738元,但是深圳长期以来都对基本殡葬服务实施惠民政策,只收取400元的服务费用。也就是说,每为一具尸体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则会亏本2338元。深圳每年大约有1.2万人死亡,也就意味着在基本殡葬服务这部分,深圳每年要亏损2800万元,还不包括无名尸体和特困全免户尸体的服务。“一旦实施,免费基本殡葬服务,这个亏损数额会进一步扩大!”
“大家提到殡葬业,给出的评价往往是暴利、垄断等字眼。在此,我承认与暴利、垄断相关的现象的确存在!”刘润华认为之所以造成“暴利”的原因之一正是,殡葬服务可以分为一亏一盈两部分。基本殡葬服务部分,属于纯亏损的部分,而殡仪服务部分则属于盈利部分。之前,为了弥补年亏损高达2800万的漏洞,殡葬管理部门往往用殡仪服务的盈利部分来堵,这也是造成殡仪服务贵,给市民“暴利”印象的原因之一。
他认为,实施免费基本殡葬服务的前提是,2738元/具的成本由政府来提供,不用再找补差的途径,完全与殡仪服务的盈利分离。这样,就能真正有效地将殡仪服务的高价降下来。“也就是将基本殡葬服务与个性殡葬服务彻底分离!”
网友受聘殡葬监督员
“我们将成立殡葬用品招标采购小组,由专家、网民和深圳市殡管所代表组成,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采用低价中标的形式确定丧葬用品的供应商。”在昨日的“殡葬改革网上问政座谈会”上,深圳的五名网友:邱绪汉、邹涛、罗林虎、陈秋男、崔从政;以及人大代表吴立民、长沙民政学院殡仪系主任王夫子教授等7人被聘为殡葬服务首批义务监督员,他们将代表深圳市民全程参与到丧葬用品的政府采购中来。
刘润华介绍说,要把殡葬“暴利”消除,除了要把基本殡葬服务与个性殡葬服务彻底分离,还要把管理部门与服务部门彻底分离,就是大家常说的不能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应该让提供服务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引入健康的竞争机制。“最理想的状态是,民政部门只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并对殡仪服务部分进行监督和管理,却并不参与殡仪服务。”
据介绍,深圳承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明码标价,将殡葬用品采购成本公开,并要求售卖价格不得超过采购成本的30%。等市场逐渐适应后,这个数字还将降低。供应商和产品的选择过程也将公开,请市民、网友、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和见证这个采购过程,真正实现“同一价位,谁好选谁;同一产品,谁便宜选谁”的标准。
网友建议
建议一:
关外再造一个殡议馆
网友夏墨夫是一位殡葬从业人员,他建议在深圳关外,比如宝安区,另新建一个殡仪馆。他认为,深圳市人口数量比较多,尽管目前属于年轻城市,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三,但长远来看,一家殡仪馆远远不够。“在关外另建一个殡仪馆,可以缓解沙湾殡仪馆火化压力的同时,也给群众多了一个服务选择。”
同时,他还建议政府给民营殡葬企业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地参与政府殡葬服务这块的市场竞争。他认为,如果有民营企业渗入的话,无论从服务质量、还是价格方面,都会有所改观。“深圳就一家殡仪馆,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垄断的行业。如果说能够吸取更多有合法资格的民营企业加入我们的殡葬行业市场竞争,我觉得这是有所必要。”
建议二:
善待殡葬一线员工
“他们找对象很困难,走亲戚不受欢迎,办事开发票不敢开殡仪馆,甚至上餐馆吃工作餐也不敢以单位的名义。”王夫子教授介绍说,殡葬工作一线的员工,除了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外,还要承受非常沉重的社会压力。有次参与深圳殡仪馆的元旦聚餐,一进餐厅就被同行的人告知千万不要说自己是搞殡葬的,后来开发票还只能写“民政二公司”。与人交往,他们要不就“隐姓埋名”,要不就受人歧视。殡仪馆里的年轻人找对象更难,对方一听说是从事殡葬工作的,赶紧吓跑了。很多旧的观念,造成了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的不受尊重。
“应该从心理和物质上,都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王夫子教授认为,殡葬一线职工拿到当地平均工资三四倍甚至更多,都是应该的。
建议三:
公务员带头提倡节俭办丧
人大代表吴立民建议,在殡葬改革当中,公务员要起到一种带头作用,带头提倡节俭办丧事。“不能把排场摆得很大,一花就是几万、几十万。”
网友陈秋男也表示,应积极提倡节俭办丧事。他认为,在殡葬改革里面,提供的服务档次不应该分那么多层次,人为造成贫富悬殊或者攀比的局面,不利于构建社会和谐。基本上我就谈这两点看法。“应该向小平同志学习,他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他死后也是把骨灰撒到大海里。”(刘丽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民政部今年将加强殡葬规范化管理 推行绿色殡葬
 
3月31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殡葬绿皮书》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推行绿色殡葬和殡葬服务标准化是2010年我国殡葬改革的三大重点内容
《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我国殡葬事业化挑战为机遇,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墓管理实现新突破,平安清明取得新成就,行风建设有了新举措,绿色殡葬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本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适应、市场化服务不规范、用品销售市场监管不健全等问题。2010年,殡葬事业将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下,以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在建立殡葬基本服务补贴制度、完善依法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加大政府对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加快殡葬服务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殡葬事业单位建设和殡葬技能人才培养、巩固公墓清理整顿和行风建设成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报告强调,2010年,我国殡葬业要在以下三大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第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加大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力度。2010年,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是全国殡葬改革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各地应当把制定和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作为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重点。
原因在于:一是实施殡葬惠民政策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迫切愿望。长期以来,我国只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丧葬费补贴,广大农民和无单位人员不享有这一待遇。这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必须加以改革。同时,随着殡葬服务费用的增长,困难群众的丧葬费用负担加重,迫切需要予以必要的减免。第二,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2010年各级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在事关民生的领域加大投入。以此为契机,把惠民殡葬政策列入当地的“民生工程”,摆上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既丰富了保障民生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惠民殡葬政策的落实提供了财力保证。第三,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为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使更多的民众得到政策的实惠,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基本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政府为辖区居民的基本殡葬服务买单的相关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绿色安葬方式。在土葬区,要大力推广安徽省土葬改革的经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将土葬改革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大土葬改革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倡遗体深埋,不留坟头,不占用耕地,着力治理乱埋乱葬现象,确保土葬改革健康有序推进。在农村火化区,要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依法治理“装棺二次葬”。推行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绿色葬法,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由传统墓葬向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环保葬法转变。在我国,上述新葬法还不为人们所接受,处在试验推介阶段。2010年,要研究制定倡导、鼓励、扶持新葬法的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少占地或不占地的新葬法。
第三,探索建立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含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来规范和制约。目前,我国殡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情况是:标准的制定取得了较大进展,标准的实施进展缓慢,标准的宣传贯彻监督机制尚未建立。由此造成殡葬行业执行标准不力甚至有标准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直接制约了殡葬行业的科技进步。2010年,要着重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建立这一机制的对策建议,为建立殡葬行业标准宣贯监督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我国殡葬专业教育培训 促进从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绿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职工总数达7万多人。随着我国殡仪服务市场的放开,民政系统外直接或间接从事殡仪服务以及殡葬用品生产、销售的人员必然逐步增多,殡葬从业人员队伍还将继续壮大。
目前我国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4所民政类高职院校和江西、福建、河南、辽宁省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2008年开始,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教育性质的“殡葬管理和服务”专业证书班,具体分为行政管理、殡仪服务、墓地管理三个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通过两年的学习,学员将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相关法律知识、殡葬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员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和应急管理水平都将有所提高,并获得系统内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
绿皮书还指出,加强殡葬人力资源建设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殡葬从业者主动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开展殡葬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实施殡葬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殡葬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殡葬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殡葬技能人才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
公墓建设管理的四大新生长点
绿皮书指出,针对目前存在的“公墓价格过高”、“选择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采取扩大公益性骨灰寄存服务供给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安葬需求,更好地解决群众“死有所葬”问题,进一步维护和改善民生。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入,新建和改建一批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扩大公共服务保障范围,采取低价或政府补贴的方式满足群众基本的安葬需求,积极对城乡困难群众给予费用减免。对骨灰寄存、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安葬方式要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通过宣传发动、费用奖补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群众自愿选择节地葬法,降低占地式公墓的安葬比例。
此外,绿皮书还指出我国公墓管理未来发展的四大新生长点:
第一,减少占地式发展方式。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预示着公墓的发展应当从单纯依靠土地消耗、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向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增长方式转化,达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存量,延长开发周期的目的。公墓单位要积极应对和化解“死墓危机”,一方面做好护墓管理费提取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预防因公墓单位破产倒闭引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必须从提供各类节地葬式上寻找出路,积极探索公墓循环使用途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第二,体现人文关怀色彩。公墓作为重要的殡葬服务场所,其所提供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骨灰安葬方面的需要,更要满足人们精神心理方面的需要。公墓单位要从树立人文意识入手,积极传播现代殡葬文化,充分发掘尊重生命价值、传承民族精神的内涵,实现公墓独特的纪念、追思、教育等外延功能。
第三,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墓单位应以绿色环保为理念,以慎终追远为导向,引导群众改革丧葬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使由浪费资源、劣化环境的传统公墓向节约资源、优化环境的现代公墓过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四,创立新型公墓形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建立立体公墓、生态公墓、循环再生公墓、虚拟公墓、空间公墓、基因公墓等新型态公墓,不断开发和拓展公墓祭扫、纪念和传承的多元功能,不断引领和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推行绿色生态殡葬
绿皮书指出,清明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各殡葬服务单位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完善清明节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规范殡葬公共服务,强化行业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更好地维护和发展群众合法殡葬权益,使清明节成为促进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建设文明平安的清明节,就要关注以下几各方面的问题:
第一,继续加强殡葬改革宣传引导。革除殡葬陋习、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非朝夕之功,需要各地各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今后还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引导工作,并通过开展殡葬改革示范活动,对生态、环保、文明、节俭的葬式葬法和祭扫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不断探索文明的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愚昧落后的祭扫习俗。
第二,努力提升殡葬公共服务水平。以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建立健全殡葬救助保障制度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基本殡葬服务公共属性,积极争取公共财政投入,力争把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公共产品,切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同时积极争取将基层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国家专项建设规划,先行对殡葬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省份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扩大资助覆盖范围,完善殡葬服务网络,不断满足群众清明祭扫和其他殡葬服务需求。
第三,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收费问题。清明节期间暴露出的殡葬改革不到位、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是困扰殡葬事业发展和殡葬改革进程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殡葬行风建设,通过开展“殡仪优质服务月”等活动,将清理殡葬服务价格作为突破口点,全面开展殡葬服务价格专项治理,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丧难、治丧贵的问题。
第四,创新绿色生态殡葬实现途径。鉴于植树节与清明节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内涵上相互关联,可以考虑将植树节与清明节结合起来,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与生态殡葬文化习俗嫁接整合,使植树与清明联姻,将植树节日活动合理延伸并与清明节日活动内容达到高度统一,通过广泛宣传和大量推出树葬、植树祭扫等生态文明殡葬方式,实现祭扫、踏青、植树有机结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真正打造绿色、人文、和谐殡葬。(民政部网站)
多地炒墓现象严重 官员称基本殡葬服务亏损
近年来,各地殡葬价格“水涨船高”。4月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福田公墓。价目表显示,公墓价格在7万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5.5万元,面积0.5平方米。最贵的11万元,面积1平方米。价目表最后几页还附有豪华墓穴的介绍,但价格面议,工作人员称该业务已停办。
据了解,5.5万元的价格只包括墓碑、墓地20年的租赁费、管理费,刻字、绿化、花瓶等费用还需另外交纳,最终下葬总共需要6万元左右。一名前来扫墓的北京市民告诉记者:“她父亲几年前过世,当时墓地才8000元,现在涨了很多倍。”
记者又来到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那里目前仅能办理老墓改造业务,新墓都已售完。“下次‘开盘’可能在五六月,但至少要七八万元!”一名业务员说。
公墓价格年年上涨,增加了百姓负担。在甘肃兰州,因为墓穴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一些市民违规修建土坟。
记者调查还发现,与墓穴价格上涨相似,殡葬用品价格也在攀升。在深圳市殡仪馆,绝大多数骨灰盒价位都在1000元以上,高的超过了4000元。在成都酱园公所街,一家殡葬用品商店主人指着两个黑檀木骨灰盒说:“我们只卖2000元,同样的骨灰盒在殡仪馆里要卖到6000元。”
一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墓产商‘捂盘’及炒墓现象,殡葬价格上涨是显而易见的。”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说,墓地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三个因素,一是面积,二是风水,三是装饰。土地面积可以测算,但风水却无法用价格来度量。“墓穴是亲属表达追思的地方,价格高一些,也只能接受。”
“几十元成本的骨灰盒能卖到几百元,有的甚至数千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这与殡葬行业主要由政府部门经营和管理有关,其垄断属性决定了他们拥有定价权。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殡仪服务单位3754个,其中殡仪馆1692个,民办机构不足两成;而民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公墓1209个,殡葬管理单位853个。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表示,殡葬行业确实存在某些垄断现象及暴利行为。虽有民营资本进入殡葬行业,但这个行业管办不分的格局仍未彻底打破。由于行业竞争不足,难免会带来服务和价格方面的问题。
刘润华表示,一些人认为殡葬行业价格虚高,是因为只看到殡仪服务盈利的部分,没有看到基本殡葬服务亏损的部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基本殡葬服务中,平均每具遗体处理费用为2738元,其中包括柴油、水电费等,实际收费400元,政府要亏2300多元。深圳一年大概有1.2万具遗体,一年亏损2800万元。怎么弥补亏损?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殡仪服务收费。
民政部近日下文,要求各地以减轻群众负担为出发点,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有关专家认为,要减少殡葬支出,需要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通过完善立法,打破行业垄断,提倡绿色殡葬,促进行业回归公益。
刘润华说,消除殡葬暴利,打破行业垄断,必须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大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行业竞争,推进行业多元化发展。“最好是民政部门只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并对殡仪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却并不参与殡仪服务。”
“正在修订中的《殡葬管理条例》值得期待。”周伟认为,只有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在殡葬行业中的职责,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惩罚,才能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暴利行为。
针对“炒墓”“捂墓”等现象,甘肃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智俊建议,引入社会监督,促进殡葬行业信息公开透明。公墓经营者拿地审批手续、价格等关键信息以及公墓的买卖状况都应及时分开,以压缩经营单位的报价“水分”。
刘润华说:“殡葬既是服务,也是消费。行业回归公益,一方面经济条件好的群众的需求要满足。另一方面,对困难群众要提供免费的殡葬服务,解决他们的亲人殡葬难问题。”(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仅三分之一殡仪馆盈利 殡葬暴利背后的秘密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16时48分报道,我国只有三分之一殡仪馆盈利,殡葬暴利究竟暴利在哪里?清明将至,多年来广受诟病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等问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从2003年开始,殡葬业已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有媒体称,殡葬业的利润率甚至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收益最高的会是成本的10倍到20倍。
然而,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殡仪馆盈利,这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似乎完全相反。那么,殡葬服务从医院到殡仪馆再到墓地,究竟暴利在哪些环节?又是怎样的原因造成的?来听中央台记者刘黎的报道。
“殡葬暴利”广遭公众诟病,民政部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却说,我国只有三分之一的殡仪馆能赚到钱。
杨文涛:“我们国家大约有30%的殡仪馆是盈利的,30%基本做到盈亏持平,还有30%甚至更多是亏损的。”
殡葬学家鲍元从1983年起开始殡葬研究,全国共有1692家殡仪馆,他自费到访过1200多家。记者向他求证,我国殡仪馆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他说,殡仪馆的盈利状况和平时老百姓对它的认识确实差距很大,处于亏损状态的殡仪馆大量存在。
鲍元:“外界传说的殡葬暴利没有区分殡仪馆的消费和在社会上的消费,这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殡葬服务是从医院到殡仪馆再到墓地的完整链条,鲍元介绍,殡仪馆服务的上游,也就是从医院太平间到殡仪馆,这一过程的服务,殡仪馆通常插不上手,原因在于,目前全国百分之七八十医院的太平间已经承包给了个人。
鲍元:“要按正常来讲,去世以后,客户直接跟殡仪馆联系,但是现在医院的太平间都被承包了,人还没有死亡,承包太平间的人已经把这个信息给了中介一条龙服务的人,殡仪馆得不到一手信息,那些个体的民营的中介组织他可以把回扣大把大把地送给太平间的人,尽早地得到信息。”
这些中介组织直接对死者家属开价,比如遗体接运费,全国的平均价格在每具遗体248元,经过中介组织加价,就可能翻上好几倍。殡仪馆服务上游的“殡葬暴利”主要就由这部分人操控,大笔的收入也进了他们的口袋。
殡仪馆的五项基本服务: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1年骨灰寄存和提供普通材质的骨灰盒,都由政府统一定价。选择性消费,比如遗体整容、提供告别厅等,物价部门已经明确规定,加价比例不能超过30%。
鲍元:“衍生服务有时候成本也很高,10年前,衍生服务占殡仪馆整个收入的70%左右,现在只有30%左右。”
民政部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介绍,国内殡仪馆中不到三分之一是民营性质,其余的都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殡葬学家鲍元说,这些国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只是享受事业编制,除了浙江、江苏、福建等少数地区,地方财政对殡仪馆有所投入外,其他绝大多数地区的殡仪馆都是自负盈亏,而且所有收入都要先上缴地方财政。
鲍元:“国有的殡仪馆都是收支两条线,收的钱要全部打到地方财政的账户,然后按照你的需要返还。殡仪馆总收入的5%、10%,最高的15%左右要留在地方财政。”
殡仪馆能拿到总收入的85%到90%维持正常运营,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包括在内。殡仪馆一年究竟能收入多少?既和当地的人口密度有关,也和殡仪馆的规模大小挂钩。上海益善殡仪馆一年能火化4万9千具遗体,而全国殡仪馆平均每年只能火化不到2700具遗体,殡仪馆维护运营的费用却相差不大,收入状况自然有很大差异。
民政部殡葬管理处处长杨文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者人口集中度高的地区,殡仪馆的业务量相对是比较大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是比较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殡仪馆的运营成本不变,但是业务量要少得多,亏损是非常普遍的。”
殡仪馆服务的下游——墓地也是“殡葬暴利”的重要环节。鲍元介绍,全国只有不到50%的公墓由民政部门批准,受民政部门管理,其余的公墓身份复杂。
鲍元:“这些非民政部门搞的公墓,绝大部分是私人经营的,也有少部分是政府职能部门经营的,比如说林业方面的、园林方面的、慈善总会的等等。”
频频爆出的“天价墓地”正是由于墓地审批程序不统一,管理不完善造成的。虽说民政部门旗下的公墓也有乱收费的情况,但那些非民政部门审批的公墓,更是无人监管的盲区,给投机者漫天要价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虽说墓地属于选择性消费,但监管漏洞确实让“天价墓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买单,但如何才能真正终结殡葬业的种种乱象,终结百姓“葬不起”的民生悲情?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