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宏知道莉娜是人鱼吗:致校长的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2:04:15

尊敬的王校长:

 

您好,我是1036***班学生***。一年过去了,我和许多同学一样,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学校,也看到了许多值得学生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贸然写信,向您谈一下我们学校的美中不足。

 

“软硬兼施”,打造一流学府

学校的校园规模和硬件环境缺少老牌名校风采,让不少人失望。“人靠衣装”,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学校的建筑过于朴实单调。面对“娇小”的校园、缺乏特点的教学楼与学生公寓,大家仿佛还置身高中校园,因而普遍对工大建筑系师生的能力深表怀疑。因此,我们希望学校在校园环境和建筑风格等方面提高档次。建设更现代化的、更有美感的房屋。达到世界一流学校的硬件水平。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感染和影响莘莘学子,造就栋梁之才。尽管学校利用网站、报纸等做了不少宣传,但远远不够。在高校,院士、长江学者标志着学校的实力,科研经费与成果代表着学校的影响力与贡献,我校的确优秀。但是一年来,新生基本上感觉不到院士的存在,更谈不上受到其激励与鞭策。学生们对学校的科研情况知之甚少,因此也不太关心自己的专业有多优秀。所以,宣传学校,扩大社会影响,用文化来教育和激励广大学生,不仅仅是校领导,也是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对此我有三点建议。一是有计划地丰富现有的名师讲座,安排本校名师现身说法(上学期基础学部组织的党课效果十分出色,望予推广),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二是在年度宣传计划(对内、对外)中明确宣传重点与方式,并贯彻到全体教职员工。三是采取编写《哈工大不完全手册》等多种形式,传播历史,增强人文影响。

 

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作为实验学院学生,在学校的悉心关照下,我们较早地接触到博士生学长、导师和专业知识。虽然有与学长的多次交流会,还有博士生授课,但我们对本专业的未来还是知之甚少,此乃问题之一。部分课程收效甚微,比如英语课,学分少,教材与授课效果缺乏策划,难以调动同学们的热情,此乃问题之二。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如实验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专业还要学习大学化学、工程制图、金工实习等等,增大了学习压力,且看不出有何必要。此乃问题之三。对这些问题,我的想法是:

1、各专业开设专业介绍课程,讲述学习内容、发展方向、老师和教学特点、科研成果与科研状况。由博士生担任授课教师,一学期两三次足矣,(据亲身体验,课堂效果与听课人数成反比)。

2、把英语课与托福、雅思培训相结合。增加英语学分,并在评定奖学金时加入相应的英语成绩与考级成绩条件。建立教学评比制度,部分课程可安排多个老师授课,学生自主择班,把听课人数与教师薪水挂钩。

3、根据学生反映的意见,减少不必要的课程,把时间用于第一条。

 

鼓励学生、点燃信心、提升聚力

就读于哈工大实验学院正和我意。但据我所知,有不少同学消极悲观,他们多数是自视较高,少数是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失之交臂,二者均认为哈工大委屈了自己。我校是国内一流学校,除了地域偏僻外,能提供与清华几乎一样的成才机会。招收到优秀的学生,是学校实力与努力的结果,但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充分考虑提高他们的归属感的措施。如前所述,如果他们第一眼就觉得哈工大是国内顶尖学府,那么,他们的失望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学校不应吝啬精神鼓舞,要注重奖励表彰优秀学生(目前的表彰太少),注重宣传的有效性,以典型宣传引导学生。

 

保护学生隐私——贯彻到个人,落实到行动

无论是在家庭条件还是学习成绩方面,学生之间都有着极大的差距。有的同学腰缠万贯而有的囊中羞涩,有的同学名列前茅而有的科科见红。讲面子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要尊重并保护劣势同学的隐私,而我们学校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得并不好。

例如,贫困生和特困生申请助学贷款,除了老师和主要学生干部,其他同学是不应该了解的。但我发现反映相关内容的各种表格经常出现在辅导员的办公桌上、电脑上,甚至学院和班级的公共邮箱上。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去年中秋,学校单独给贫困生发月饼,这本来是一种关怀,但弄巧成拙。有些同学本来未把家境当回事,但此类行为会让他陷入窘境,造成伤害。后来学校给贫困生发冬装也是一样。其实,学校可以直接将钱汇到学生的银行卡里,或者通过短信等方式告知本人领取。

 

我知道,学校其实为学生付出了许多,我的父母就是因学校几次到重点生源基地宣传推介而感动,最终建议我选择哈工大。但是我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同学并不了解学校的付出,更不了解校领导的高瞻远瞩。所以我想,应该让更多的师生知道学校要干什么、在干什么,要用具体的事例去感动、去影响每一个人的价值观,这就需要学校的宣传更给力。而不仅是简单的重复“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已经进入大二了,我对我的未来和学校的发展充满着希望。愿我们的学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名校!祝愿校长先生身体健康,工作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