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依利官网:修行心语 郭长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55:59

 

 

一、轉化心識的靜

(一)、靜的基礎

1、留住平衡狀態的靜

人的身體與能量有關。身體是物質,此物質即是一個人的全部物質,以大的格局看就是指實虛物質。實虛物質之間的狀態如何,其與身靜的關係如何?從物質生化看,實虛物質在交參的過程中,即已經進行了變化,而發生變化的交參在物質之間是不可能實現靜的,因為物質之間表現了相互作用的動,並且相互制約。但是,只有在平衡狀態中進行的交參,才能產生最高境界的靜,才是在身體上表現出來並反饋於心的靜。這種交參過程及交參的結果,為一個整體性的平衡,平衡本身就是一種靜。不管這個平衡是大是小,都是一個絕對性的靜。因此,交參過程必須趨於平衡,使其時刻都不離平衡。那麼,又如何實現「守住平衡狀態」呢?

一切物質現象之間的運動本身,都是由一定的物質規律的自然屬性支配的;而這種規律與其自身有關,即在自主地運化時,永遠是屬於一種平衡性狀態。沒有外在強大之力的制約,它永遠是趨向平衡並且按平衡規律與準則去運動。這是最基本的能量運化規律。只有在自然狀態之中,才能符合物性自我的規律性變化,才能實現外在平衡狀態。而自然就是不加外在制約,順乎其本來的狀態。而這個外在制約恰恰是來自於人的心,想要實現能量的自然交參運化,就不能人為地、主動地用心去制約身上的東西。應該使自己的心不去管它,就像與自己無關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使身上的物質能量進行自然性的運化,才能趨向平衡性的交參。此時身體還是屬於動態,但這種動是屬於平衡狀態中的動,可以說是一種相應狀態的靜。這樣,身上的靜反饋於心,使心不動,即實現一種平衡動態中的靜。

實虛物質交參而趨於平衡,這個狀態是時刻都存在的,主要在交參的瞬間。只要有交參就勢必有結果,而這個結果不可能是整體上的,只是某個點上的交參。實虛物質轉化以後,就是無實虛的非物質態。如果實虛物質名之為有,那麼這個非(反)物質狀態也就是一種無,它能對自己的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才能實現靜的狀態。

2、靜與人的心念

一般來說,靜是在一個念頭之後,下一個念頭尚未促成之前的過程中的那個狀態。其實,一個念頭一旦過去,下一個念頭緊接著就會產生。因此要守住二者間的狀態就要抑制下一個念頭的出現。這樣做雖然也可以進入一種靜的狀態,但這種抑制是自己心動的抑制,來自於心。而在守靜於這個狀態時身體能量卻會發生變化,這樣就違背了物質方面的運化規律。由心動去求靜的本身就是相互矛盾,因而這種方式並不可取。

往往講入靜的前提都是心不動。而人們在求靜的本身時,就已經開始動,即人在修煉時常用自己的心加點東西而求得一種靜。這種「加」的關鍵在形式的適應,即應該趨於一種平衡態而使身上的能量進行自然轉化。但是,往往懂得靜的人都不容易入靜,這是因為他會有意這樣那樣地去做、去追求。而有的不懂修煉的人或普通人卻能在某一時刻進入一種混沌狀態,也可能他根本不知道靜的概念。質樸見真知,一般思想純的人容易入靜,由於他沒有用心去追求什麼靜,也就沒有外加的制約,這樣對他來說就是自然性的運化,也就實現了靜態。如平時盤坐,這本身就是抑制身上的氣血進行自然性交參的行為,從而發生瘀積,使自身無法平衡,因此有很多人會在雙盤時產生難熬的痛苦,出現煩躁噁心等。這樣反饋到自己身上的大動,位身不靜。這是靜態之中產生的不靜,亦不可取。

3、在修煉中找到守靜的途徑

從身上找出一條守住靜的狀態的途徑。人在靜態時,身體能量方面是趨向於一種無物質性,就是無。它只能烘托,不具有作用性,只能起到趨向於靜的作用,而不能抑制靜。人也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靜態。就像一瓶墨水倒入小的容器中,一定能分辨出黑色,但當把它倒入大海中,那麼由於它散到接近於極限,也就不能表現出黑色了。而自己的心,在身體出現無的狀態時,放在無裡面,那這顆心就算是墨水,這個無是比大海還要大的啊!大海還是有形的呢,這樣你的心就會感到不受什麼左右,空空曠曠的無所依託,沒有地方放。因此,人也就自然地處於一種高級靜態。人在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即最佳狀態,它與身體無關),即使自己不管它,這種狀態還是存在的,要守住這種靜態。在守靜態時並不是守著怎麼進行交參和怎麼啟動,那樣就是執著於某一點。而是守住交參之後的那種無實虛狀態,它本身是清清澈澈的狀態,心裡是透亮的。我們所守的,要走到這個位置去做,而這個位置也是極容易把持的。

從淵海明靈修持法上講,在煉哪一個式子時都有這個位置,而且能在每個式子當中絕對地找到這個東西。即在其間稍微靜默片刻之時,一停止的瞬間,外在的意念對它不加以干涉,自己當時就靜了。此時,身體上的能量就自然地發生交參,出現一種鴻蒙狀態,類似於「混沌」。從第一式到收式,片刻之中就能把持這種狀態,甚至於根本不必要把持,只要當時片刻不動,心稍微什麼都不管,鴻蒙狀態一下就出現,這也即是一種「靜態」。當然,不是持續這種狀態的時間越長越好,靜和動本身是交替進行的。我們所言的靜是一種相對的靜態。

4、從身心交參過程看靜態

從身心交參過程看,靜並不神秘。它包括修持的一切,時刻都存在,而關鍵是看自己如何去發現自身的能量、智慧和一切好的東西。如果人的心和身都是居於一個空的狀態,人在此時即是處於修持的最高境界,在一瞬之間,只要片刻的靜就能幫助自身了。

通過做這種方式而想使自己的能量提高。在出現靜態之前,如果以自己這樣有序模式的修煉狀態,那麼,就會影響到身體及外在場態的變化,雖然在把持片時之靜的過程中已經忘了,但還是能夠以能量存在的形式使能量級提高。這即是先使自己的心動,讓它進行某一種特定的交參狀態。如「修持法」中的手勢,氣機膨脹,兩腎發熱,內心一坦然,放鬆了想法,雖制約了自身空定,但幾秒中又出現靜的「鴻蒙狀態」。這種狀態的強弱決定自己靜態,這種無的本身,即是實虛物質交參之後產生的,使人在心上、身上、能量上已經進入了一種靜態的格局。這些道理在「物質生化基源」中有所體現,但也與人的修煉有關。在認真修煉之中,進入身心交參狀態,才能出現一種真正的靜。

5、身心合一的作用

人的心態、心志如何,受到在修煉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以及其自身實虛物質變參運化程度的影響。命法修持對心理狀態起決定性的作用,人的能力越高,這種作用性就越強。人在能力級提高時,定力也會相應提高,人也容易入靜。在身上修持所體現出來的心理的靜,在生活上可以時刻用上,如果自身浮躁,只想著自身的事難,那麼接受外界能力就差,並且也不會給自己留下時間去找解決事情的辦法。

心靜方為空,為空時才能容納一切。如果心動則為不空,不空則不能容納。心的靜態如何,對自己的一切方面都有影響。而修心狀態之如何,又完全取決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因而,身和心永遠是分不開的,即身心合一。而談到人的心時,定與身有關,能量的多少也與靜態有關,靜態高,外在的東西才能往裡進,兩者缺一不可。

(二)、靜的內容

1、從心上去講心和靜

從心去談靜,一念不起為靜。有想法則為不淨,乾淨之後為空、為無,就是靜。何為一念?即一個人的心理活動,我希望從心上去講心。可是怎麼講,你心裡什麼都不想,不就是靜嗎?而如果你又認為:「念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想法」的時候,你在概念之中還存在著這句話,這本身就又是不靜。要使人真正地進入靜的狀態,不可以用這種方法。而不用這種方法就又有矛盾了,那麼我連這個想法都不要,也不去管靜與不靜,這就對了。

因為靜本身不是你管與不管的事,不需要什麼東西對它有所影響。而真正想要進入這種狀態,連這個靜都不懂最好。但我們不是白痴,聽過並認識這個字,因此知道這個靜,其對實現生命的修煉具有無窮的威力,所以我們才去執著於它。但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們既然不是白痴,就應該有一些別的想法。不知道這個概念,也就不會用它去實現靜,做了也實現不通。但你既然比白痴強,就不會在這種狀態之中,所以我們想實現心靜就裝一回白痴,讓自然之道去實現靜。

不靜自靜為真靜。沒有靜的概念,沒有靜的所求,沒有靜的執著而出的靜,才是真正應去追求的靜。不靜自靜就是希望對一切念頭都沒有,包括想自己在修煉的念頭。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不追求靜,包括不追求任何狀態,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靜,也包括不執著於一切想法。不執於這個靜是因為都知道這個字。

平時或盤坐的時候,只要把腿搬上,或是擺成什麼姿式,或連擺都不擺,然後就該幹什麼幹什麼,不就把這件事忘了嗎?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現在想睡覺,你就說「我想睡覺」,當說的時候你並沒有睡,如果真正地睡著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不知道睡覺的概念。入靜也如此。按照某種方式去求入靜,這本身就是一種執著,很難實現靜。當不知道靜的概念時,不知道什麼是靜的狀態,但是人卻已經進入了靜的狀態。那麼,當人知道靜的概念時,還按不知道時那麼做,同樣能實現靜。所以,當你執著於自己為什麼靜不下來時,就別管它,自自然然,大大方方的。比如要走進房子裡,走方步還是走碎步,還是蹦蹦跳跳,這沒什麼關係,只要能走進去就行了,何必還要學什麼具體的固定的方法呢?你並沒有想下一步該怎麼邁,但你的腳卻邁出去了。所以說,想真正實現靜的時候,不需要什麼方法,還是按人原先所走的一切去走,能夠實現就行了。

不執著的本身就是一個順自然的狀態。原先的自然性是屬於以往的;現在這個自然性,可以隨便去幹什麼,也可以想靜,只是不要執著,那就能靜下來,否則就違背了自然。不執著於現在的方式,不執著於任何東西,就會順其自然而入靜。

2、靜能容納一切

心靜了,靜到好的狀態,那就是定,靜本身是一種形式。可以說,入靜後即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如果用物質方面的概念來說,這個靜對應的不靜即為動。心動就是有,是實實在在的心。平時講入靜都屬於有形而無質的事,就是因為人知道這個靜的狀態。如某人入坐時,兩小時後醒來,在時間概念上,表針卻是兩小時,但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沒有什麼形式,這叫有形無質,這叫靜。靜沒有質,沒有一切東西,靜也容納一切東西。在如此修為時,當時即能在層次、能量級上,提高很快,因為沒有那個東西,才能容納這一切。

當然,並不是在那個時候,

自己連肉體都不存在;而是那種東西轉化到一種狀態,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跟沒有是一樣的。沒有的存在地就叫無。以無這種狀態出現的時候,能容納一切有,包括無本身,所以人才能進入能量的境界,進入智慧的境界,進入大靜之後的靜;在人身上體現的定,可以說就是這種狀態。定就是入定,靜就是一種狀態。定是無形有質的,先聖大德們所認為的很深,「定中生慧」,定後就是大智大慧,入定一次,就算是成正覺,這就是說的有質。入靜能是十幾分鐘或幾小時,而定都是片刻的。這就是人在入靜後的外在的身體的表現。

3、無意間就產生了靜

靜在任何時候、任何人身上都出現,無意間產生的靜才是真正的靜。如人在站樁或盤坐時,心中無所求,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意在何方時,這樣就可以說:「今天我真靜」,這是較容易實現的。而當一個人的心裡有大悲痛時,或晚上跟別人吵架後,在哪兒一站,呆呆地望天空的星星,當時就已經忘記看什麼了,只是在那看而已。過了很長時間,才醒悟自己該回家了,也許人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還有在大的高興時,會忘了自己該幹什麼,更不知道想其他別的事了,因為當時的自己已經在精神上完全放鬆了。這種靜在人的任何生活形式中都能無意間捕捉得到,有修持基礎的人,如果善於把握生活中的靜,才是修煉中的得意者。

4、入靜與定的關係

或許很多人都問過:「為什麼自己入靜很難呢?」因為人在修煉時執著於靜字,已經背離了一種自然的規律性,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靜的狀態。而有時人忘了靜的概念時,連神兒都沒有,傻傻的,那種狀態,卻恰恰是一種高層次的靜態。人要想實現靜,就應該把什麼都忘記,不能執著於一個靜。靜是普遍存在的,而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發現了,若發現後,才能把持住它,但在把持的同時,又違背了這個靜字。這就要求人在修煉或聽課時的最好狀態即是放鬆和自然。

在修煉過程中又會遇到入定問題。入定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入定也與形式無關。雖然人體能量的運化因不同形式而有不同的運化,但決定人狀態這方面的東西,只有心裡放下一切時,無所有,才能靜下來,才能實現入定。入定時間的長短也因本人的能力而定,它也可以是隨意的。在烹煉時,必須有元神狀態,道家修持到元神出關就能夠入定。

在這個狀態適用的東西不一定在其它狀態中也適用,就如入定對不同人也不同一樣。如八卦中的一個艮位或是離位,這兩個封位狀態的時空角度、物質的實虛比例、實虛的結構形式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用兩卦來表示時空轉化,前者艮卦屬性的實物質多,而後者離卦屬性的實物質少,虛性物質多;前者密度大,艱難性大;後者容易,能力高。這就是說實性物質多時,對實物質的約束力大,虛性物質多時,約束力小。修持者入定就是由他本身所處的狀態,虛性物質遠大於實性物質,那麼在他身上所體現的時間性就不同於常人了。古語說:「洞中方一日,世上己千年」。就是說原先世上規定的量度,在洞中進入另一種狀態(時空道),背離於原先。眾人修持進入那種狀態之後,反過來就有大智大慧的形成。一切言行和舉動與原先不同,本事大得多,能解決的問題也更多,因而成名。這種高級的定態是人在修持當中很重要的狀態。

5、空、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

在修持過程中開始入靜與入定,接著入空和入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道包括一切,但當人為而用之的時候,就不可能實現無的狀態,所以,道指心態為空的狀態。一進入這種狀態,修持人就可以隨意站位於一個位置,去無中生有。有是指片面的東西,空不是指一直絕對的空下去,而是指某種狀態的空,其表徵現象為無形無質。如一個人坐在那不動,而他自己的感覺是一瞬間,這即是無形無質,無內容,在那一瞬間內是一片空,沒有時空的一切東西。而人進入這種無形、無質、無內容、無時間,為空、為道,這是人心靜的最高境界。雖然任何人都有可能進入這種狀態,但並不常存,只偶然出現,這個方面的把持也很難。只要出現一次這種狀態,即是以門外形式修煉百年也是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此種狀態時,修持者具有與他人不同本質的層次性。空往下走,無才是真正的合於道。要想真正的進入空無,還是需要有能量進入鴻蒙,通過真正的修煉才能合於天地之道。

(三)、實現靜的簡易方法

修煉者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實現靜、空、無呢?如何走才能達到真靜呢?」應找出一些符合現實的、不用意念、不用形式上的意念的入靜之法。現在人們所用的,多是引著自己入靜,其本身就是去動,無機會靜,這樣即使進入狀態也守不住,這種有意念的方式不可取。而任何人都有意念,目標又是使自己趨向於無意念,如果站位於有意念,但卻以意念引著、領著去修煉,這樣就不如隨著或順著,即是不排除意念,也不排除雜念。道理很簡單,牽著繩一直緊張,為動,一念代萬念不行;隨著繩本身的曲度,就不會很僵直,因為順著走,就必須有柔勁才行。繩子繃得不緊為相對靜止,即順著走。

有的人欲入靜時,總用壓制的方法,這樣就會有矛盾。人的意念總會有不動之時,等到意念不領著自己的時候就更靜了。如沒有繩子,雜念不排除而自無,想法不壓制也自無,就算入靜了。只有在自然狀態下才能進入真正的靜態。往往越簡單的越具有高深的道理。人在不明了道理時才躁,大道寓於簡,誰都有這個機會,明者亦易,愚者亦難。隨是被動的,順是主動的,不矛盾,它們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靜態。因此,不用去管靜與不靜,有可能在某種狀態下就會自然順著那種氣氛去發展自己的想法,順著就能實現一種相對的靜,這就是方法。

一切東西的現象都是物質發生變化,是能量的交參,而這種交參變化可以說是時空轉換的格局。靜本身就是一種時空的轉化狀態。

 

二、

人欲修行,僅靠個人盲修,一般難以成功,只有明師才能給人帶來「覺」,喚醒昏昧的元神,澆醒善性。醒後,把持住本性,使自身整體融合在一起修煉,才能提高生命質量。所以,生命修持的真正途徑就是一句話:「跟師父模仿學,要本神自己煉」。

(一)、真法難授

修煉界自古以來即講根基問題。不可否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心識氣血也都各自不同,但是,當一個真實的修煉法門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只要去修,人人都會修成正果。遺憾的是,由於素質問題,心識不開的人,認識不到真法,儘管有明師費盡口舌也是徒勞。而教些粗淺或旁末的方法,大多數人卻認為這個好,反而會認真地練下去。

在跟同道朋友聊天時,他們也深有同感。真法講出,學者茫然,卻自認為「如此平常之理誰人不知,這還算道法?」最後還得懇求老師再教些所謂的真東西,似乎越神秘越是真法寶。使得師們都不知要教什麼了!把一個至簡至易的大道放在眼前而不知,就是沒有心識相應的緣故。

對眾多求法者,春秋時期的老子有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一句「不笑不足以為道」是說道之珍貴而下士不明,還是不被下士所嘲笑冷待的就不是真道?

幾千年以來的求道法者如此,現代社會的許多修煉者也是如此。多年來,為了修行,為了人人修行,我站在講堂上認認真真。為了真東西,沒用處的也得講,只為了讓修者能夠接受,可到頭來,真的被省略。他們紅光滿面、神采飛揚地倡言老師「聖賢」,病好了,心情好了,功夫又長了等等「謝謝」的原因。而默默聽著的我,只有回家途中,望著夜空繁星,獨自流淚。

每次講習班結束,都下狠心對自己說不再教人。但還得教,看不下那眾多修煉者的赤誠求道之心。而教又是真的無興趣,「假」的才認真學練。人太務實了,只求今天的變化、明天的收穫,而真法是融入生命根處,在「活」的過程中自行完善的法,她不是人們只為了表面慾望而有的玩具!她真的是永遠滿足不了執於眼前結果而修法的人。

(二)、平等心得道

對那些能夠去求真法的人,師又都能去教嗎?修行講根基,不是說根基差就修不成正法,真正的道法是不擇人的。善人可修成,惡人亦可,富人能修成,乞丐亦能。法無外,皆在心識之變,神炁之化,心神之自修。但根基差的存惡之人卻求不得正法,不會有師去教,師也不敢去教他正法。不是師之保守,而是心性德行不善者為下等根基,無論哪宗修煉的方法,是先性後命、還是先命後性與性命同修,修到一定階段都是神炁相融、心識煉化的過程。心根差者則無法以平等心過關,心魔必起。此火候乃自性之為,師亦不能代修。如教真法,師則害人誤己矣。

所以真法不會輕易示人。修行難,難在自己是否有一顆純正善良的心去感悟明師,求得正法。古來入門苦修,勤儉雜役,師者考驗修者心勝,磨煉心根,確實心地純正,又能勤苦修為的人,才能傳授正法。昔時,長春真人入門也是艱難重重,才致終有成就,開龍門宗法。擇徒而授法,這也是為師之道。

(三)、顯心識,性命同修

近日,有位修煉近二十年道法者來問,他這一生修成有望否?現在層次怎樣?我說:「你修得挺好,已經入道了,以後的路還需要自己去把持了」

修成與否,首先是入沒入道。此人現在心識已經出現,這是人道的根據,也是修持的關鍵。談修煉,乃人體精、氣、神自我圓通之道,一是煉氣,二是煉神。煉氣之道是強經脈,壯臟腑,足真炁,化金丹的過程,能實現健身養生,出六通,延年益壽,但不能了脫生死。只有煉神之道才是修行的根本。一旦神顯化出來,就會知道自己是誰,抱定主人翁,靠神自己去煉而使其圓滿,才能成就生命完善的身心同一之道,超凡入聖。

而關於心識顯發以後,應如何去修持時,我告訴他的是:應該注意修煉氣脈。雖然現在已經顯發心識,以此繼續修持下去,也可以。但對神卻不容易把持得住,無神也不容易顯發,修起來很難,也容易誤使陰神離體。因為氣脈不強,以原方法只有一途,在有朝一日能打破自識之關,去悟得天地自然皆為性體的時候,才能實現內外的真正溝通,氣脈被淨化,進入神顯與修神的階段。

雖然煉氣之道乃常人之修,不像煉神之道為超脫之法,而且氣也永遠不能化成神,但氣脈的變化、充足、純淨,才能使神出現。人人都知道,一個新生嬰兒,沒有飲食營養與父母呵護,將如何長大成才?氣不足則神不寧,金丹不成則煉神無望。所以,性根顯發之後,還是要修煉命法的。

路在腳下,在心中,它需要修煉者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以「修海無涯苦作舟」的願力去實踐自己的修煉目的,志者為王。

 

三、修行心語

(一)

修行——人,生命完善。

內養自煉之道是生命完善的根本。

真正的修煉是身心的交融。

人的行為符合生命規律即是修行。

修行也是完成自我對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與消化。

修行也無外乎更好地把持人與大自然的交流。

(二)

修行之事即性命之事。

真正的修行與現實是不相通的,與生活是不相容的,這是站在生命角度看。從現實角度說,修行就是生活。

修行之事與常人一樣,只不過心裡環境不同。

要想修行,就必須在心神上用功夫。任何途徑的修持,都離不開心神的變化。

身體變化取決於心理變化。心中清明,自身氣血也自清明。

心有所生,元炁隨之而動,身體則隨之變化。

心的存在必以身為基礎,所以修行要身心並重。

對本神的把握是真正的修煉。

修持煉的是主我,不是動作。而動作感覺,卻是修持中的內容。

不同的姿式有不同的場態存在與變化,也就有不同的修煉內容和精進程度。

(三)

修行是無時不刻的,生命中的每一瞬間都是修,都要保持中正與清靜。

修煉要注意捕捉身體一瞬間的微小變化,並要認真體會,找出其中規律,才能精進。

修行不是無心之事,而是真心之事。

要想修行有結果,就應有發自內心的對修行的執著,而不是遲遲的等待。

修行要身體力行,實實在在地去做。

修行不只是站樁,在平時生活中的一切事也要心沉。而心沉不等於懶,要多學,多思,多體味。

對於修行之事,不要耍花樣,不要干耗,而應做到潤,潤即是身心交融。反之則是耗生命之油,可惜哉。

(四)

修行之事也是整體之事。

修持不照顧整體就是執著。

心中執著,身中氣血便有執力。

平時生活中保持純純然的心,有明朗。在心性上,不要故意磨煉,在身體上也不要過於勞累或做激烈的動作,應融和一片。

修持是以神閒氣和為本:以神煉氣,以炁明神為用。

心平氣和是修,自然溫養身心;氣和心平是用,方便平時待事。

(五)

天人合一是內修,人天合一是外用。

通過大自然的氣魄來烘托出人的氣魄,這是一種境界上的反參。

注意感覺大自然的情感,也是修煉。

(六)

修行要修境界。境界是從裡到外,從心身神氣等無分別地透出清清澈澈的感覺,是形神兼備和身心融一之後的自我體現。

修行者於人、於物、於自然都要容身親善。

能控制自己的性格,就能調整自己的心神。

想修行,於內於外皆行方便之事,少給自己製造障礙。

修行不要過於和現實生活相衝突。

修行本無戒,守之在門外。

不在其位,難謀其事,是立身於修行?還是原地於現實?

每次修習都要從零開始。

(七)

修持是生命的覺悟,是一個人發自生命之心底的對生命的渴求,是用人的全部行為體現出來的對生命的溫和。

每一修行者,都要以一顆坦誠、赤熱而又平和的心,去面對自己的每一次修煉。

 

四、三重人生結構之修行

人立大地之間,秉氣而生,運氣而長,使內外合和而善。善者生而有義,福幸綿長;不善之人徒活一世,為人何益?

一善者,清心平淡,元炁調和,內孕生命於身心,修之養之,而為上真之人:復歷行人間,修善於眾生。此內修至善,外行小善,待功德圓滿,以了人世。涵虛人生於此,隱淡修道者是之。

一善者,精勵圖治,智勇兼才,上以安邦定國,下以治世民和,積善於世人,以享太平。此外積之大善,天地共鑑矣,福幸長存。弘志人生於此,帝王、將相、賢士是之。功滿而回,行涵虛人生,惰性養身,復修內善,化而道成,全聖之人是也。

一善者,持清靜法,修圓融之身,慧力相加,心神俱明;兼而行世於祥和,天人如一,感之而遂通。此內聖外王之人生,大同於天下也,大通於天地之間也。行之,全真之人是也。

 

五、大通天下之太和境界-----灑向世界的真愛

生活中,人們時刻都在為生命的存在而服務自己的人生行為,好像生存本身即構成了人之活的全部意義與希望。然而,亙古久遠的生命卻從最底層裡爆發出了對生活自由的追求。醒來的生命精神,伴同自然的人性,以自己赤裸的熱情在渴望心靈的解脫與潤澤。

(一)、超越生存的愛

1、世界意義

生命-----春秋時期的李聘曾說:「天長地久,大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在《道德經》中不自生的大地能夠久長地存在,而生於父母之身的人類呢?在「生命」問題面前力不從心的我們,只有把生命的希望寄託於天地久長之夢憶;也由此,而於自然狀態中本能地融入到廣漠的宇宙精神裡面,尋求著人的生存本質。靜下心來,落到了原來地方,還是生命二字。歸根結底,生命是自然的,在動靜相濟之間展示著她的軌跡與靈光。

天然的生命自然有治理內部環境的能力,她融化自己每一個細胞,直到自律的生命肌體重新出現。同時,她也變化著與其他環境之間的生存狀態,相互交流著井最終走向和諧。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用自己的行為告示了她的存在境界。

社會-----人們希望自己以及他人,都能生活在和景昇平的環境裡。喜歡自己的社會充滿著平等意識,是自由之集結地,於有序中顯示其和諧的組織性能。在每一個生命者面前自豪地展示出她那樣和境界的豐貌,為人類的生活創造一個美好的生存空間。這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

事業-----《易經》說:「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一個中正而至美的生存境界,暢發到人生的各個方面,才能使人的生存行為,體現在合乎節律的事業之中。這就是生命的事業。有融乃大,行運於均衡勢力下的大業,必將充滿著誘人的青春機遇,去溝通那個必須的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與默契。

2、人性存在

人性的存在出於自然,天然之性又如何有善惡之辨哉!人性本自然,其用也中和,一切因果只不過是在緣其事的時候,表現出心生有別罷了。最自然的生命屬性,人性,在任何事物中都顯發出她的悟性,同時,其也作用在生存內環境的自覺上面,並最終實現自覺而明的狀態。健康的人性向整個宇宙,也向每一個生命者舞蹈著她的自由,以及自由而和的境界。

真-----乃人性的根,樸實的心靈。掌握它的人會以自然為準則,去尊重物性本有的自由規律,並以此去協調自己的人生行為,處處有著人的樸實與坦率,還有一份持人時候的真誠。

善-----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在社會關係和大自然中進行的。為了不帶有任何障礙,用自由的人性去參與這份關係將是最樸素的善。善是生命的溫和,她是清的、也是靜的存在。自覺者善,行規律者善。大徹己心的我們,去擁有符合規律的行為,和擁有並超越那本該純樸的道德規範的行為。我們在人性與自然之性的統一中,共同構成一幅人生中至善的社會境界。

美-----其具有融於一切與和諧一切的能力,可以說,美是通的人生行為。由於她在人的生命境界裡,反映出人性質樸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之精神,所以,美就佔有了人性的中和精神,使本來自然的人行於大自在的生命境界。存在著的,就是自然的,在自然中昇華著真。善、美的人性,將是純潔的。愛因斯坦說:「我的理想就是真、善、美,如果我不是孜孜不倦地為真、善、美而努力的話,生活對我來說就毫無意義」。

3、生命行為

道-----認識規律,為一個生命行為的根本思想。人在生命活動中需要不斷地學習,只有認清規律的本體,才能遵循整體的原則去分析變化著的萬千事物,從而才能明曉衍化即是道之精神的內涵。思想也就誕生了。

愛-----對生命情懷爆發出的力量就是愛,她洋溢著熱情的活力,所以才說,愛,是生命行為中的源泉。因為有了她,生存中的人才能夠直近本來,免去物和情的距離,活得坦然,多了情緣的理解。一切罣礙,在愛的心聲中消解。以生命之本來精神兼愛天下,成為一個和平使者。

通-----《易經》曾經說過:「大地交而萬物通」,它告訴了後來者一個理解,變化著的是永恆的自然。在天與地的交融裡,我們感應著永恆的存在,也體驗著人與物交流的境界。在生命的內核裡蘊化著人生最終極的目標,那是生命本身的和諧,那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統一。內健而外順的大通境界,歌唱著人對生命自由意志的純潔詮釋,在每一瞬的生命中,實現著和諧而通達於志的精神追求。

(二)、超越心靈的愛

1、人的意義

淡然自若的眾生本性,無需任何戒的執守,也無需一絲概念的幫助,在自然心靈的召示中,有著對自我生命永恆的渴望。

我們渴求著對生命境界的體受,回顧著,溫養著。在生命本體融合的境界裡,我們也同時會影響外界生存環境的協調。假如人人都有善之行為,祥和的宇宙環境便會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之中,她和諧著,自然著,相通著。在這生存的內外環境統一的清和境界中,我們就已經完善了人類自己的生命行為。這是內聖和外王的終極境界,是追求永恆,渴求善行為之生命本來的地方。

2、人和自然

大自然賦予了人美好的生活空間,更賦予了人生命的延續。生命存在的本身即已意味著與大自然的交流。我們可以說:人生,是人和自然的一種默契之情,其在默默的交流中互誼著,融合著……

然而,自然界的變化也就是一切物體的變化,一個不和諧的大自然的變化,也同樣影響著人類日需物資的危機,影響著人與人親情關係的危機。人離不開大自然。在人與自然本源同一的時候,面對自己就是面對大自然。我們在渴求一切都有善行為的時候,我們是清淨的。人潔而靜,靜而生慧,慧能生力,力而動,動則變,變自然於善。

和諧的我們,融和著大自然。人和自然的相互統一而有超然的大自在。為了一切,人應該有善的生命行為。

3、人生修行

修持是生命的覺悟,是發自生命心底的對生命永恆的渴求,是用人的全部行為來體現出的對生命本體的溫和與完善。

靜下心來的時候,我們內聚生命,同修性命(精氣神),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在無我的寂靜中冥合身心。當我們去以自然為終極境界的渴望中,便已消解了人在修行中的執著和界限,大徹己心的我們,在人性和自然之性的統一中,在天與地的交融裡感應著生命永恆的存在,也體驗著人與物交融的境界。

清清靜靜,同修身心,返俗歸真,去進入和諧自然的生命境界。天心即我心。默默地,道法自然。以我心合人天如一精神,化成我身即宇宙之身的生命終極境界,大通在天地本性之中,方便自在,行世而祥和。

在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可以從行為上入手,調節好生活中動與靜的關係,讓動則合理,靜則適度,保持適中、得中的行為準則。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漸地做到和諧,在整體之間能夠相互協調,不再產生執意與執力,這樣,就會實現身體上的平衡了。

通過均衡的行為,漸漸地調節全身氣血,使之融合,改變身體的健康情況,以通為暢。慢慢地,人的精神和肉體便會自然調和在一體,這是神與炁的交融,她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滋潤,受到甘淳。如此,修行到身心如一狀態時,在人的生命行為裡便體現出了祥和的境界。這祥和,為人完美至善的果實,為一個真實的人的境界。得之者,善莫大焉。

(三)、我們要具有人的精神

在世紀末生活的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明天和今天?

當我們在回顧自己人生軌跡的時候,我們是否在為了孕育未來的同時也在順應著今日的潮流呢?順自然是為了合乎規律,合乎回歸生命本體完善的規律。順勢而導,為了明天的宇宙環境能更加適合生命的存在與提高而盡一份我們自己的力。

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信念,有那樸實無華而又久遠流長的自尊、自愛、自強的信念。在自尊的信念中,恢復自己的本性,即恢復我們成之為人的根本天性,找到自我,真識自我,也珍視自我。在自愛的信念中,要敢對自己的行為大聲喊出:「身對蒼天而無愧,心對自我而無悔」,行得堂堂正正,這是我們人生的責任。在自強的信念中,要有「長我浩然正氣,人定勝天」的氣勢,我們要具有人的精神。

亙古的生命渴望,在生生不息的衍化精神中,無限真情化為一滴滴純樸的愛,讓一顆顆赤熱而善良的心去撫育生命的永恆,去承受自然宇宙的潤育,去奔向生命永恆的家園!讓我們生命意識下的和平精神,引導我們走向祥和,把真愛灑向世界,至善人間。

 

六、結束語-----修煉一個生命的真實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象《生命是一塊好田》的讀者來信說,他在沒有看典籍之前,還是有一個純真之心去面對世界,安心修煉,不看則已,一看並認真之後,卻再也沒有了那份清靜,只好在雜念紛紛中硬去堅守每日的修煉計劃與生活。我對此深有同感。歲月能改變一切,只要有一份發自生命心底的修行信念,並為之努力,雖然暫時困惑仍在,但我心已經坦然。隨著修行的精進,終會『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天地一循環,人體一循環。人天合一之時,化為千般妙境,以顯生命之覺醒與完善,而實現人的自我精神,去自主生命、自主宇宙時間。在最後,我想說的就只有這樣一句話:

舉足落足,皆從道場來

法心道心,還回如來去

天地一人間,任我們同行!

讓我們為求證人類普遍的法身境界而共同修煉!

讓我們為實現大通天下的生命家園而共同修行!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

於北京靜虛齋

 

(註:此文根據1993年「長白山身心修持夏令營」講課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