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盆景几月份修剪:裁判茅奖作品不能只由权力认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9:15

裁判茅奖作品不能只由权力认证

(2011-08-21 22:19:53)转载 标签:

杂谈

                  茅奖评选让中国文学走向“高大全长”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5部获奖作品日前揭晓,莫言《蛙》、毕飞宇《推拿》、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张炜《你在高原》、刘醒龙《天行者》最终获奖。票数最高的《你在高原》共有450万字,相当于6部120回的《红楼梦》,为此很多读者质疑这部作品是以“长”取胜。(据8月21日《京华时报》)

  很多事情质疑是正常的,没有质疑则很可怕。茅奖是中国最高荣誉的“国家文学奖”,如果评奖不能满足公正期待,没有公信力,最后就只能是浪费纳税人钱的文化形象工程。本届茅奖评选启动以来,争议风潮一浪高过一浪,现在尘埃落定,质疑声音不但没有止息,反而越发高涨,这本身表明,茅奖评选作为一场公共文化事件,到目前为止并未能让读者感受到足够的“程序正义”。

  焦点之所以聚集在《你在高原》之上,是因为这部450万字的浩浩荡荡“神作”,前无古人,后面也很难有来者。但依照常识判断,实在不是普通读者能“消受”的。茅奖作品价值应体现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即作品到底能为时代提供怎样的价值元素。这就注定,作品必须体现公共性,具有一定的公共影响,而不是小圈子自我欣赏把玩的物件。更何况,像《你在高原》这样读者极其稀薄的“雄文”,连那些评委在短短时间也很难认真通读,最后竟然成为此届茅奖“状元”作品,岂不怪哉?

  诚如《收获》杂志执行主编、作家程永新日前强调,《你在高原》只有十几个评委通读过,却得到58票(评委共61人),“这是褒奖作家的过往还是在评具体的作品?这是严肃的评奖吗?” 倒也不是非要以作品缺少读者,甚至评委也没通读就彻底否定其文学价值。但是,作为一项要耗费纳税人钱的文学评奖,如果不能通过充分阅读来认证其中价值,又如何来证明评奖本身的公正性呢?这就是为什么大量读者质疑这部作品以“长”取胜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种质疑很符合中国国家。茅盾文学奖早就被视为中国文学的GDP。当然,文学不好比拼“速度”的,但“长度”可以成为种衡量的落点。面对公众质疑,作家出版社社长、《你在高原》一书总策划何建明就回应称,“《你在高原》在当下中国文学界具有不可超越的意义。《你在高原》仅在完成形式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上的不可超越性,就让绝大多数人止步……”这样的说法真是令人无语。看来,“不可超越”的这部作品在创造一个中国文化奇迹,这部让读者都无力读完的“加长小说”,是对有着“高大全”形象传统的中国文学一次形象补充,加上了“长”特征,中国文学形象从此在“高大全长”中变得更加“丰满”了。

  形象工程背后总有复杂的利益驱动,而拿到茅盾文学奖,也绝不只是让作家头上罩上一道荣誉光环,挤身“一流巨星”行列。获奖背后同样包裹着极大的利益驱动。上届茅奖获得者、本届茅奖评委麦家就说,“据我所知本届茅奖奖金是50万,按杭州市的相关政策,谁得了奖最多能得500万奖励。文学还能搅动这么大蛋糕。”懂得中国文学国情的人们都明白,得到这样的国家文学奖,还不止于荣耀与利益的驱动,还会为将来拥有更高的文学权力作下最好的铺垫。此次茅奖获得者的身份,无一例外是“作协要员”,本身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文学与权力之间已经形成有效“互动”。

  “我们在裁判作品,社会在裁判我们”,面对公众质疑,中国作协一再如此这样回应。我想说的是,真正能够裁判作品,只能是更为广泛的读者,而不能只由权力认证。作品才是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家到底有没有才情、良知、勇气、担当,最后都得靠作品来说话。那种小圈子内部几个人自说自话的作品,不可能让公众感知到其中包裹着怎样的文学价值。没有公共性的价值保证,作品就算再过“高大全长”,也不过是少数人打造的文化形象工程,最后豢养出一些文化领域的既得利益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