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板墙面施工方案:期刊看点(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0:36:36
期刊看点 (1) 

  高等教育社会投入的比重趋势

  刘红宇、马陆亭在《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1998-2008年我国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高等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总量占GDP比重均呈上升趋势,但来源结构变化存在差异。我国学杂费大幅激增,2008年为1998年的5倍,而学杂费以外的其他社会投入曾经稍有增长但又出现下降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高等教育强国除英国学费在2005年开始成倍骤增外,学杂费缓慢增长,部分国家甚至出现学杂费比重下降情况,但其他社会投入比重则一直上升。要促进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我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重点:一是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二是高校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使企业在高校的合作投入成为一个重要增长点;三是完善学杂费分类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教授治校”的现代变革

  彭阳红在《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二十世纪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大学传统的“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逐渐朝向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校的航向演进。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介入到大学的运营,“专业管理者”管理大学的模式开始盛行,以及社会参与型文化氛围的日趋浓烈。尽管学者在大学管理中的权力深度和广度都有所降低,但“教授治校”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位移,仍然适应现代大学的管理。

  高等教育的责任与自主性

  陈露茜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撰文指出,高等教育的自主性是以自由的大学精神为根本,以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为基础,倡导大学在教学和研究上的自主权,它要求大学必须在招生分配、课程开发、办学体制、办学资金、人员聘用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这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大学的理念,保证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另一方面能巩固高等教育系统的地位,维护学术权力,制衡政府与市场的干预。高等教育的自主性是制衡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维护高等教育系统在全社会中地位的根本;而高等教育的责任意识是实现大学的理念、保证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的必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杨广金在《教育探索》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大问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机制体制障碍,高等教育服务供应组织缺乏提高质量的动力、压力,高等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管理评价机制。为此,要进行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体制;要通过机制建设,保障顾客在高等教育购买过程中的应有权利;要引入IS9000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廖言 摘)

2011年8月23日《中国教育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