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化学2016校园招聘:英国有一座马克思主义小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20:41:54

英国有一座马克思主义小镇  

欧洲红色旅游最佳去处

《资本论》诞生在此,马克思也葬在此地

特约记者 | 纪双城(发自英国)


                                                                                   位于汉普斯泰德丘陵高处的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

去伦敦旅行,哪里是你首选的参观目的地?大本钟还是白金汉宫?如果时间充裕,我建议可以花上一天时间,前往伦敦北部的小镇汉普斯泰德徒步游览。

说到这里的特色,当地人会异口同声给出答案:“我们这里可是马克思主义小镇啊,和你们中国人大有渊源。”

这的确不是托大之词。从19世纪末开始,在这座小镇里居住过的有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还有英国本土最负盛名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代表拉尔夫·米利班德。

如今,这座小镇处处留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气息,而每当说到这些时,当地人都会告诉我,他们“很自豪”。

《资本论》的诞生地

汉普斯泰德是依托伦敦北部丘陵地形建起的一座小镇,从公元986年被写进英格兰的历史后,这里一直都是以“宁静”著称,远离伦敦市区的喧嚣。直到1850年,这里搬来了一位外国人,让小镇变得越来越有人气,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在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从欧洲大陆搬到了伦敦。在伦敦市中心的索霍区,也就是今天唐人街的所在地住了一段时间之后,马克思还是决定带着妻儿搬到北部宁静的汉普斯泰德镇。

镇中心格拉夫特阳台路46号就是马克思一家落脚的第一站。当时他居住的老房子如今依旧住着人家。这里是英格兰典型的维多利亚式生活住宅区——四处是葱郁的树木,连排的两层洋房被统一地设计了三角形山墙,房顶高耸,屋檐突出,轴轮状或扇形斗拱,还有必不可少的带门廊柱的阳台。6年后,因为个人原因,马克思一家又搬到附近不远处的麦特兰德公园路41号,但这个地方今天已经被一栋现代化的三层公寓楼抹去了原貌。

当时这里就是伦敦的高档住宅区。居住在格拉夫特阳台路的当地人马斯特斯对“老邻居”马克思曾经做过一番研究。

“马克思能够在这里安家离不开恩格斯的经济资助。虽然当时马克思从去世的母亲那里获得了600英镑的遗产,但能够让他在汉普斯泰德安心住下去,关键还是靠当时在曼彻斯特从事投资生意的恩格斯每年给他提供的350英镑,这相当于今天的3.5万英镑(1英镑约合10.5元人民币),”马斯特斯说:“稳定的生活没有让马克思安逸地过起小日子,相反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写《资本论》。”

这一年,马克思最小的女儿爱琳娜刚刚开始学会走路。在麦特兰德公园路附近的小商店里,印有马克思当年写作《资本论》图像的明信片和咖啡杯仍然是最畅销的旅游纪念品。从明信片上可以看到:马克思的脸上展露出容光焕发的神采,妻子燕妮不知道遇到了什么喜事,从丈夫的口中才知道,马克思一生中准备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多的一部作品终于诞生了。

在麦特兰德公园路41号,马克思也会利用写作的闲暇时间和妻儿还有一帮朋友“穷开心”。马克思最喜欢附近丘陵起伏的汉普斯泰德荒阜,每当星期日天气晴朗的时候,马克思总是带全家郊游,因为他很喜欢从这里俯瞰全伦敦的景色。

如果恰好有来访的朋友或者路过的流亡者,他也约着他们一道去。他的女儿们总是眼巴巴地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父亲会带着她们郊游,讲自己编的故事。马克思按路程计算着讲故事,好让孩子们忘记疲劳。不过这样的美好时光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有限,尤其是恩格斯搬来汉普斯泰德居住之后。


                                                                                        以宁静著称的汉普斯泰德镇是伦敦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小镇特有的人气

在汉普斯泰德南区的普利姆罗斯山,摄政花园路122号,现在已经被一片红砖白顶的现代化公寓楼所占据。但是走到居民楼入口处,仍然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款英国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订制的蓝底白字铜牌,上面写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生于1820年,卒于1895年,政治哲学家,曾于1870~1894年在此居住”。

恩格斯曾经长期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城市曼彻斯特,在那里经营着自己的家族工厂。但在1870年,他还是决定搬到汉普斯泰德来和马克思做邻居了。从普利姆罗斯山当地图书馆的史志里可以找到恩格斯当年搬家的原因:“他对1868年的英国大选结果大失所望,尤其是曼彻斯特周边的无产阶级选民居然仅仅是不屑与爱尔兰裔的无产阶级者为伍,就把选票投给了代表资产阶级的保守党。”

英国《每日电讯报》在谈到汉普斯泰德这段历史时,形容说:“恩格斯的到来,带活了小镇的人气。”因为他在摄政花园路安家之后不久,就创办了共产主义报刊,吸引来更多在伦敦居住的志同道合者。“当时摄政花园路122号的门总是开着的,因为常有人来,尤其是星期日,”当地人沃尔夫说,这是他们家族代代相传的一段地方史。

“当时创立《社会民主报》的一帮编辑们是恩格斯家的常客,”77岁的沃尔夫说:“大家在周末会坐在花园里喝啤酒,吃烧烤,但口中谈论的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体会。谈笑间发出的声音,隔街的邻居们都可以听得到。”老人说,当时附近的一家名叫“皇后”的酒吧也是这帮好朋友聚集的常地,这甚至引起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注意,安排便衣警察在酒吧里监视他们,但是又拿这些“来喝一杯”的热血中年人无可奈何。

沃尔夫说,这些人当年的行为作风对后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每到周末天气晴好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当地人在公园或是自家的后花园里聚集,谈论对国家大事、社会民生的看法。他们都不相信金钱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更坚信英国社会需要更有力的革命推动。而在汉普斯泰德,当地的报纸也同其他地方看起来不一样,很少报道凶杀偷盗的新闻,而常常登载当地人互助合作建立新的幼儿园或是帮助年轻人就业。

当然,恩格斯当年最常访问的老友还是马克思。今天的汉普斯泰德还留有恩格斯走访马克思的路线。从摄政花园路122号出门之后,恩格斯会沿着附近的铁路线,穿过另一片名叫查克农场的居民区,步行20分钟就来到马克思居住的麦特兰德公园路41号。

当地人告诉我,几乎每天下午一点左右,恩格斯都会到马克思家里去,如果天气晴朗、马克思的兴致又很好的话,他们就一起到汉普斯泰德郊外去散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出外散步,他们便在马克思的工作室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线走来走去,接连谈上一两个小时。

当地人告诉我,一般来说都是恩格斯来找马克思,因为后者总是在家里忙着写《资本论》。虽然两个人在一起谈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马克思1883年去世后,恩格斯显然是最悲伤的知己。但他没有因为马克思的去世而搬回曼彻斯特做生意,而是接手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完成了第二、三卷的编撰。

不仅如此,他还在这里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这也是恩格斯在去世前完成的一部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

最受青睐的居住地

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辞世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汉普斯泰德丘陵高处的海格特公墓。这座公墓占地约15万平方米,大约有5万多座墓碑。但在大约16万多名长眠于此的故人中,马克思成为最受敬仰的一位,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到此凭吊。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驱逐马克思出国的联邦德国特利尔议会,近年来一直在要求英国当局归还安葬在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遗骨,并想把他安葬在特利尔市的马克思故居附近,让那里成为国际红色游观光游览胜地。不过,英国至今也没有同意。

而山下的汉普斯泰德小镇,现在则成了伦敦高品质生活的代名词,能在这里居住的人必须要承受其动辄数百万英镑的房价。这里生活花费之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人都喜欢这里的人文环境。这里有伦敦最好的高中,最具品质的文化艺术中心,即便是连排建有商店超市的商业街道也远比伦敦市区腹地要安静很多。

当地人承认,历史的影响让社会主义人生观在当地已经生根发芽,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而又有别于本土资本主义生活理念的另一种生活模式——路不拾遗,互帮互助,控制失业率。不少大银行家住在这里,但他们同时是社区建设捐助的热心人。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汉普斯泰德概念”正在影响伦敦市区版图的划分。原来汉普斯泰德小镇里的居民最近五六十年开始集体向伦敦东部迁移,将汉普斯泰德的社会主义气息通过社区活动在其他地区复制。这也让很多伦敦人都自称“来自汉普斯泰德”,但一细问却并不是来自那片丘陵山地。

汉普斯泰德并不是英国的“乌托邦”。居住在这里的很多英国人文学者们一直都在积极地将自己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理念付诸实现。他们当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拉尔夫·米利班德。这位和恩格斯当年一样住在普利姆罗斯山的英国学者一直被看作是英国工党的精神导师,而英国在过去十多年,由工党政府倡导的增加公共福利,帮助底层人民接受更好教育等理念,很多都出自这位学者的想法。

米利班德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英国前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和现任工党党魁艾德·米利班德,两个同年在这个马克思主义小镇出生的年轻人,显然已经继承了先辈们的衣钵,延续着这个小镇的独特历史。


                                                                                                           摄政花园路122号的恩格斯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