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杨子晴:中国经济报告--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57:01
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2007-02-05  来源:  

主报告

 

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进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也将给地方经济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面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本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赣州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之一,尤其肩负着振兴地区经济,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使命。因此,在“十一五”开局之际,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客观估计未来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条件、科学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对于促进赣州市“十一五”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赣州市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紧紧围绕赣州市发展规划制定的战略需要,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以下关于赣州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

 

一、赣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赣州市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以“十大体系”建设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所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主要任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双丰收。

(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2%,比“九五”时期提高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比“九五”提高10.7个百分点。。从期末水平来看,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3亿元,是2000年的1.9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130元,是2000年的1.8倍;财政总收入完成46.7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地方财政收入25.9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全市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7.7%提高到9.3%。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4.6:29.4:36提升为2005年的25.9:35.1:39,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从第三位升至第二位。与此同时,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经济所占比重五年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十五”期末,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2%,比“九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6.6亿元,是2000年的3.5倍,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58.4%,比2000年提高了22.4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模式由传统的松散式、粗放型向土地集约化经营、企业集群化组合、产业链条延伸的方向转变,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五年全市累计建成章贡区沙河工业园、赣县工业园、信丰县工业园等16个工业园区,开发面积32.9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393户,投产企业1091户,从业人员达28.4万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近一半来自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工业经济效益快速提升。“十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累计达28.4亿元,比“九五”增加31.17亿元。其中,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9亿元,实现税收17.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12.2倍和3.5倍。

工业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呈现项目大型化、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和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建项目累计1640项,累计完成投资额114.64亿元,与“九五”时期相比,增加4.46倍;竣工投资项目达1000项,比“九五”期间增加510项。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卓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条件极大改善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2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9倍。其中,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突破了“瓶颈”制约,五年投资达到166亿元,超过建国以来至2000年的总和,成为自建国以来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最多且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198公里;新增铁路132公里;改造国省道1216公里、县乡公路7990公里。实现了县县之间通二级路,县至乡基本通水泥(油)路。覆盖全市的农村电网和7个县(市、区)城网得到改造,赣州电网可供最大负荷由50万千瓦提高至80万千瓦;全市供电量由2000年的19.35亿千瓦时增至2005年的39.6亿千瓦时。 固定电话装机达1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互联网用户超过20万户,分别是2000年的2.8倍、5.8倍和7.1倍,宽带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点。

(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十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国有企业改制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比重由2000年的57.2%下降至2005年的27.6%,多数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更加规范,机制更加灵活,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有序展开,金融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卫生、药品、粮食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都取得明显进展。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超500亿元,分别是“九五”的3.6倍和7.6倍。外贸出口年均增长44.8%,比“九五”期间年均增速高41.1个百分点。新设龙南海关,龙南、瑞金外汇管理支局,赣州公路货物查验场,公共保税仓库等涉外服务机构,口岸建设更加完善。

(五)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赣州经验”倍受关注

“十五”后期,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赣州市就提出了开展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即“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经济与社会事业都有了新进步。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戴和积极响应,也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赣州经验”对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六)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05年,赣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9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0元,分别是2000年的1.7倍和1.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378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2%、47.17%,比2000年各下降了6.29和6.1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基本得到落实,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五年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保持基本稳定,年均上涨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

“十五”期间,全市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17项;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提高18个百分点,市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人口保持较低增长,自然增长率为8.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74.2%;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二、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国内比较

 

和全国经济增长水平及其结构相比,赣州市的经济增长趋势和结构变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90年代以来赣州市的GDP增长趋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以后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快

长期以来,赣州市的经济增长波动趋势与全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基本一致,但是从剔除短期波动因素的趋势值来看,赣州市与全国平均增长趋势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1980-1989年期间,赣州市GDP增长率的趋势值始终低于全国水平。但1990年以后,赣州市GDP增长率的趋势值开始高于全国水平,尤其是2000年以后二者之间的差距迅速扩大,2005年已经上升到1.69个百分点。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赣州市经济相对于全国而言,增长趋势明显加快,后发趋势逐渐显现,未来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

(二)从产业结构来看,赣州市与全国存在较大差异,第一产业实力较强、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赣州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赣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仍达到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4个百分点。其次,赣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1997年期间,这一比重平均比全国水平低17.13个百分点;2005年虽然赣州市的比重提高到了35.1%的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全国的差距仍然有12.18个百分点。此外,如果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反映工业化程度,1983~2005年期间赣州市的工业化程度平均比全国水平低20.95个百分点,2005年赣州市工业化程度提高到26.23%,仍比全国低15.5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赣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赣州市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1994年的9.6个百分点逐步缩小到2005年的1.3个百分点。

(三)赣州市人均GDP水平与全国的差距持续扩大,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差异和GDP名义增长速度偏低

虽然从90年代以来,赣州市的经济增长趋势明显加快,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赣州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格局。按照各年度统计计算,1980~1990年,赣州市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3%;1991~2000年期间下降到44.8%; 2004年进一步降低到39.4%。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修正结果,2004年赣州市人均GDP达到5227元,相当于全国水平的42.4%,比年度统计的结果略有提高,但仍然低于1980——1993年期间的各年度水平。赣州市人均GDP增长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主要是由于GDP名义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增长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比重较高所造成的。根据可比价计算,90年代以来赣州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如果按照当年价格计算,赣州市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4.9%,低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水平1.6个百分点。分第一、二、三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名义增长率最低,而且三个产业同期的名义增长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人均GDP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因此,从人均水平来看,赣州市的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赣州市利用外资形势与特点

 

近年来赣州市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国际标准规范和改善投资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方式,使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外资的进入不仅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拉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也对赣州市工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赣州市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根据赣州市利用外资统计,1986—1990年期间,赣州市外商实际投资金额累计为447万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9.3%。1991~1995年期间,赣州市累计吸收的外商实际投资金额上升到1.36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06.7%。1996~2000年期间,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赣州市实际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仍然达到5.4亿美元,保持了年均增长7.8%的较好水平。“十五”时期,赣州市利用外资恢复了快速增长势头,5年累计吸收外商实际投资进一步提高到19.7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上升到45.6%。

二是外商投资主要向制造业集中。2005年赣州市制造业实际吸收外商投资近4亿美元,占当年吸收外资总额的64.5%,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电子设备、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赣州市利用外资产业结构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是农业部门外商投资的集中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0.3%。

三是港台企业投资是赣州市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80年代以来,进入赣州市投资的境外企业多数来自香港和台湾,这两个地区的投资占据了近年赣州市实际吸收外资的四分之三。在2005年新批准的246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来自香港的达145个,在所有投资来源地区中居第一位;来自台湾的项目是48个,名列第二。从实际投入资金来看,来自香港的金额达4亿美元,占全部实际到位资金的65.3%;来自台湾企业的实际投资为0.6亿美元,占比达9.7%。

四是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明显提高。80年代以来,全市利用外资项目的平均规模持续上升,“十五”时期已经提高到269万美元,相当于“七五”时期的3.2倍;实际到位资金与合同金额之比也由“七五”时期的38.5%提高到了87.9%,说明20多年来赣州市利用外资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是现有外资企业中大多数属于2001年以后批准建立,独资企业的比重明显上升。根据企业年检结果,在赣州市现有的全部33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2001年以前批准成立的仅占37.7%,其余62.3%是2001年以后新建立的企业。按照投资方式划分,2001年以后增长最多的是独资企业,从企业数量看,独资企业占全部外资的84.3%;从实际投资额来看,独资企业投资额占全部利用外资额的81.2%。

六是赣州市是江西省内外资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工商等部门联合年检统计,2004年江西省的1610家受检外资企业中,赣州市有337家,占21%,仅次于南昌市和省直部门,居全省第三。

(二)利用外资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进入赣州市投资的外资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当地就业的贡献十分突出。2005年全市外资企业吸收就业人口达到76444人,比2004年增加10749人。分行业来看,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 2004年赣州市全部3987家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外资企业共有281家。占全部企业数的7%,但是这些外资企业吸收的就业人员为65636人,占全市工业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27.3%。

二是利用外资对促进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赣州市外资企业产品出口的比重平均达到20%以上,对带动当地出口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全市外资企业出口达2253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近六成,成为赣州市出口贸易的主要增长因素。

三是赣州市多数外资企业集中在工业部门,对全市工业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2005年赣州市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5.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也就是说,2005年赣州市新增的工业增加值中近一半左右来自外资企业的贡献。

(三)赣州市利用外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赣州市利用外资形势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与相邻地区相比,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较小,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含量不够高;二是投资来源过于集中,来自欧美、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投资相对较少,不利于分散风险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三是独资企业比重过高,本地企业缺少与外商合资或合作的机会;四是单位销售收入交纳税金的比例低于江西省平均水平,对当地税收的贡献相对较小;五是企业产出规模(销售收入)有限,平均的资本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六是投资领域主要向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性行业集中,作为现代制造业的电子通信设备、生物制药等所占比例偏低;七是适应宏观调控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形势需要的投资促进政策和执行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赣州市从2004年9月开始,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厕)为切入点,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以“三民”(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 成功塑造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赣州经验”。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统筹安排,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

赣州市委、政府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全面谋划建设内容、充分整合内外资源,精心搭配各项措施,把握往了方向,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第一,根据赣州实际,前瞻性地提出系统而具体的建设思路。赣州市政府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五好一新”新农村建设方针。

第二,及时建立系统性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赣州市及各县(市、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划和具体操作政策,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一个层次分明,长短结合、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支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建立了“统一扶持政策,群众自愿申报,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物代资,农民自主建设”的基本模式。

第三,设立综合性的协调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内外资源。赣州在市、县、乡,建立了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整个建设工作。在整合组织与机构的基础上,赣州市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约投放。赣州市还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建设社会以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深厚氛围。

(二) 将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内容

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一中心内容把握建设方向、设计建设策略,创造出许多有益的经验。

第一,以村镇建设规划作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赣州市在村庄建设中坚持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对村庄内的废弃旧房、一户多宅等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采取全面整治“空心房”、村庄整体改造、折旧建新式的村庄整体改造,和建设农民社区新村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村庄改造。不仅缓解了耕地紧张的局面,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的支持。

第二,以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地政府根据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道路,建立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投入、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能发挥调控功能的政府管理、协调、指导机构。通过产业化经营,赣州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第三.以农民知识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支撑。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赣州市建立了完善的农民培训体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以及科技专家到全市巡回授课等方式,全市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已培训农民76.3万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23万人;农民知识化工程,有力地配合了农业产业化的工作,使农民收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第四,以新经济组织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组织保障。为强化农户与市场的联接纽带,扩展销售渠道,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赣州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新经济组织的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分散了市场风险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冲击。

(三)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第一,以村镇规划和建设作为启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赣州市政府将村镇规划摆到了重要位置,在编制村镇规划的基础上,赣州市探索总结出了五种村庄改造建设模式,即:“空心房”整治型、村庄整治改造型、整体拆旧建新型、社区新村型、自然生态农庄型,涌现了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富有特色的新村庄,有效地改善了赣州的村容村貌,调动了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深入开展新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以“三清三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赣州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通过全面开展“三清”,有效整治了农村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开了一个好头。在“三清”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三改”,并大力开展了沿国道、省道的文明路创建,实现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群落,使新农村建设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第三,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新风貌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赣州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的生态新农村。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镇公共设施,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民就医就学紧张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四)将组织和制度创新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

第一,以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为依据、适时进行组织创新。赣州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市、县、乡三级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还探索出依靠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来组织实施建设的具体事项的办法。通过组织创新,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整合了力量,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二,抓住时机,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赣州市委、市政府以“三民”活动为主抓手,以“五新”为实践平台,把创建乡村好班子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个体系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通过“一好促五新”、实施乡村干部农业专业知识技能“过关”考试,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为政理念和方式、方法切实转变,为政能力得到较好历练,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构建农村和谐社区,探索了一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有效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坚持以经济杠标作为项目资金支持的主要方法。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创新政府资金支持办法,实行“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进,通过经济杠杆,赣州市政府利用并不宽裕的资金和有限优惠措施,成倍地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五)将维护农民利益、发挥农民积极性作为主要工作原则

第一,注重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市各级政府注重宣传工作,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

第二,在建设尊重农民意愿、注意维护农民长远利益。一是维护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二是实现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三是建立农民群众民主理事权。四是建立鼓励农民出资投劳机制,创新政府的资金项目支持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实物补助,并与农户自主完成的工作量挂钩。

 

五、赣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其竞争力状况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近年来赣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赣州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重要。从三次产业的竞争力看,赣州市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在全国相对较高,工业各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制品业以及木材加工业等六个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他行业的竞争力相对偏弱。而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

(一)赣州市三次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看,1980~2005年期间赣州市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但重要程度逐步降低,从1980~1990年期间的50.6%减小到1990~1995年期间的45.8%,1995年后进一步下降到10.3%;与此同时,赣州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对赣州市GDP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在1995~2005年期间分别达到43.7%和46%。

(二)赣州市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分析

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比,赣州市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2亩)的67%,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固定资产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但赣州市油菜籽、谷物等农产品单产较高,同时拥有脐橙、红瓜子等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赣州市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或从业人员人均产出水平为17987.59元,相当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水平(8136.43元)的2.21倍,总体看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在全国相对较高。

(三)赣州市工业主要行业的竞争力分析

从工业增加值率、百元固定资产利润率、百元固定资产利税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和总资产贡献率等6个经济指标的情况看,赣州市工业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值,说明总体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如果分行业考察,则可以按照竞争力大小将赣州市的工业部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行业经济效益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即竹、滕、棕、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6个行业的5个经济效益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些行业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第二类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6个行业有3~4个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竞争力;第三类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9个行业有2个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竞争力;第四类是其余11个行业,这些行业经济指标至少有5个大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不具有全国性市场竞争力。

(四)赣州市第二产业主导产业分析

主导产业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求具备一定的规模。从赣州市工业各行业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产值、总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利润总额和税金等9个指标的综合排序情况看,剔除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排序处于前10位的行业中,竞争力很强的行业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纺织业等三个行业,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个行业。其他5个行业中,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行业竞争力较弱,烟草制造业虽然对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在全国市场基本不具备竞争力。而竞争力很强的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滕、棕、草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由于规模偏小,在目前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相对较低。全国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非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四个行业,同样因规模较小等原因,在目前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影响较小据此,我们认为,目前对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发展前景良好的支柱产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个行业,目前具有重要地位、竞争力相对较弱、但仍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为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行业,目前影响较小、但有重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有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滕棕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七个行业。

(五)赣州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产业是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同一地域企业之间的竞争方面,跨地域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本地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近年来赣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赣州市第三产业比重与全国第三产业比重的差距在三次产业差距中最小。由于缺乏赣州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的数据,无法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进行分析,但从1980~2004年期间赣州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与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看,1980~1991年期间,赣州市平均水平与与全国平均水平十分接近,但1991年以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说明赣州市服务业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六、赣州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长期内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充足。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进程有加快趋势,为赣州市利用外资提供了机遇。赣州市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气候条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低价劳动力资源、优越的人文环境以及软环境建设与政策支持,为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中长期内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依然强筋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发展趋势、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看,2020年之前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但中期看经济将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预计2006~2010年期间全国GDP增速将处于逐年下降态势,GDP增长率在8%~9.6%之间。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外部需求条件。

(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为赣州市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金条件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以及投资方式多样化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产业转移的这一系列特点显示,国际资本向新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仍将长期持续,未来我国利用外资仍有条件保持增长趋势。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及其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将加快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特别是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地区和劳动成本优势突出地区的转移。在这一产业转移过程中,赣州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及其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将使赣州市成为承接外部产业与资金转移的重要地区。

(三)赣州市拥有较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

第一,良好的地理位置。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靠湖南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市、抚州市,是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第二,气候条件优良。赣州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土地肥沃,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8.9度,年平均无霜期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605毫米

第三,基础设施较完善。赣州的公路网、铁路网密度分别达到0.298和0.006公里/平方公里, 4C级民航机场开通了飞往北京、广州等航线;赣江与长江相连,航运直达长江及沿海各港口。同时,近年来赣州地区通讯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

第四,自然资源丰富。赣州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黑钨占全国储量的70%,世界储量的40%,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称。赣州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而且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

第五,人力资源充足。赣州市有充足的低价劳动力资源,2005年赣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为354.15万,其中外出务工人数达到96.91万,存在较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周边发达地区日渐提高的劳动力成本相比,赣州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具有相对的优势。

第六,软环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改善赣州市经济发展的软环境,2004年1月赣州市委做出了建立以政策法规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口岸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十大体系为突破口的重大决策。通过两年多的时间,赣州的“十大体系”逐渐从理论层面向实际工作需要过渡,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已在各个领域凸现出来。

第七,人文环境优越。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赣州地区95%的居民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举世闻名。

第八,良好的政策环境。赣州市是革命老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业占比较高的地区,一方面赣州地区享受有关中央赋予西部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施政重点,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将拥有良好的外部政策支持。

(四)赣州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是人才流失问题。首先是农民工外流严重,赣州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失到周边经济发达地区,使本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局面。其次是赣州高校人才流失,赣州目前拥有包括江西理工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高等院校,其中毕业生留在赣州地区就业的比例很低。赣州在积极培养人才的同时,必须留住和使用好现有的人才资源。

二是信息网络基础薄弱。赣州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同时政府网站信息量不高,更新不及时;企业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企业形象网站的建设,没有充分推动信息化在企业产品开发、加工、营销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网络工具还没有真正成为政府、企业和一般市民经常使用的有效工具。赣州的电话普及率和宽带网络接入率虽然增速很快,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三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是活跃地方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在赣州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出于对风险控制因素的考虑,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限。同时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在技术、管理、法律、政策、市场信息等多方面没有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有力支持,因此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需通过咨询、培训、信息传递与交流、办展览会和洽谈会等形式向中小企业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四是落后的传统的观念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赣州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封闭性较强,虽然赣州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已发展到一定高度,但是市场化的概念尚未完全深入赣州地区民众的观念当中,竞争中缺乏公平的观念、发展中缺乏创新的观念,因此在赣州的发展过程中,民众未能成为赣州市场经济发展有利的推动力,与周边发达地区民众开放的观念相比,在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经济发展中观念的阻力和谈判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了赣州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向更深层次的进化,制约了赣州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五是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作用不明显。赣州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地区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资源依赖性的发展战略也存在着突出的缺陷:首先,资源产业往往具有成本递增的特点,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低成本的优势渐趋消失,而且,资源产品差异度较低,进入低平均利润后,难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益水平。其次,资源需求的增长弹性低,受市场景气波动以及国际市场汇率变动的影响,产品价格波动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形成较大差距。再次,赣州地区对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足,仅通过对资源的开发获得了一些经济上的财富,没有通过资源深加工发挥赣州地区的资源优势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七、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赣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赣州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希望争取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赣州地区在发展观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方面取得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以赣州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借鉴和吸收“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增长级、以工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对外经济、科技和文化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对外贸易商品和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外经贸发展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步伐加快。区域经济联系不断扩大,与长珠闽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内容全面发展,地区协作更加密切。

——开创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以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和地区协调发展,形成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赣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幅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差别逐步缩小。以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实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赣州地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以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以赣州地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为基础,通过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提高,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新型工业化,建成氟化工和有色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就业充分。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区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赣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十大体系”

为了加快赣州地区发展,实施赣州地区的发展战略,赣州市委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建设“十大体系”的战略决策。目前赣州“十大体系”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77个政策文件如期出台,7个综合示范县和12个单项示范县建设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十大体系”的建设,将“十大体系”的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创新发展机制,缩小赣州与周边发达地区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上的差距,率先在体制机制上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

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优化城市环境

赣州为加快构建承接“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的力度,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交通骨架逐步搭建完成。今后应全面推进“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和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赣州地区电力供应能力和供电稳定性。依托赣州地区原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加快政务网、公众网和企业网及其他配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心城区建设依托科学规划,加强城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市容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竞争力。

第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赣州地区人才战略高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并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动力。赣州的人才战略就是依靠人才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通过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基数庞大的人才队伍;二是通过改进人才管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赣州地区通过完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改革原有的各类人才管理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赣州以人才战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为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四,突出产业重点,培植优势产业

依托赣州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通过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壮大包括机电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生物制药业、现代轻纺业、食品业和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工业在内的六大主导产业。实行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集约发展的模式,重点培植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加大先进技术自主开发、引进、吸收力度,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赣州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

第五,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重大突破,今后应在全面总结赣州地区“五好一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与发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积极吸引外部资金,稳妥地推进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六,扩大对外开放,拓宽招商领域

“十一五”时期,为了实现赣州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当地人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通过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来促进当地投资额定较快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5年,赣州市利用外资应努力达到年均5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并实现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和机电制造领域引资的适度较快增长。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二是坚持内外资并举的招商引资策略,加强面向发达地区企业的宣传;三是坚持以特有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外商面向农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机电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四是坚持当地中小企业促进政策,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五是加强针对日韩、台湾和东盟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适应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变化的需要,提高外资来源多元化水平和稳定性。

 

八、实现赣州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构建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

赣州在实施对接策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关系。要加强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资源的无障碍流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区域协作模式,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联动效应、协作效应,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扩大多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协作。加快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推进一批周边通道项目、沿海与内地的通道项目、电网连接项目、信息网络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区域间要素流动通道。加快产业对接,引导和鼓励区域间产业分工和转移,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高区域间整体产业水平。加快企业对接,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和民营企业参与区域合作,形成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加快人才对接,共同培育科技市场和人才市场,采取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委托代培等多种方式,开展人才的联合开发。

其次,建设统一有序的市场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相结合、商品市场与物流配送中心相结合、外贸与内贸相结合,发展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大力推进市场开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集聚。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建立与周边地区之间统一的市场标准、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发展有序、各具特色的区域共同市场。

最后,建立区域协作长效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高效务实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淡化行政区划意识,推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不断密切区域间交往。建立与周边地区政府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专业部门和市县对口联系制度,从具体项目、具体工作入手,重点加强区域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合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二)促进赣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合理布局

鉴于赣州市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但比较优势突出的特殊状况,未来赣州市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应是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优势工业项目,积极培育新兴工业产业项目,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1·第一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以脐橙、生猪、花卉和烟草为主的特色农业,将赣州市发展为面向全国市场、服务于大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

2·第二产业:(1)以矿产资源和目前的竞争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支柱产业。(2)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行业的竞争力。(3)以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为突破口,大力扶持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滕棕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塑料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七个有重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

3·第三产业:以特殊的交通枢纽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加快物流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实现赣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合理布局的路径,一是充分发挥竞争力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拉动效应,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二是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内引外联,壮大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充分发挥竞争力突出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拉动效应,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有色金属产业是目前赣州市最重要的工业主导产业,抓住有色金属产业的比较优势,建立以有色金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无疑是赣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

(2)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内引外联,壮大纺织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纺织业是赣州市第二大工业主导产业,应以现有轻纺企业为基础,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周边发达地区相关企业二次产业的机遇,以服装、制鞋、丝绸、毛织为发展重点,逐步形成相关产业在本地区的集聚。

(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在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但全国市场竞争力相对偏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鼓励这六大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其全国市场竞争力。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以现有机电企业为基础,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为重点,以靠大联强为突破口,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促进全市机电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争取将汽车零部件配套服务从省内汽车制造业扩展到省外汽车制造业、特别是广州本田等汽车制造企业。

(三)推进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

在新时期新阶段,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是赣州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首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适当的政府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积极鼓励社会投入;第二可创造性地通过把现有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转制并入企业,通过科技资源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可以实施的一项模式,真正建立以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政府为尾翼的系统创新结构,是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第三要建立自主创新的保障体系,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依法保护力度,改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严厉打击侵权造假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最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立科技人员报酬与贡献相对称的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

(四)进一步转变赣州市政府职能

赣州政府机构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将工作的重点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企业”逐步转移到“经营管理城市”上来。一是要不断的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建立科学的决策、管理、咨询系统。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行政管理重大问题、重大事项的公开制度,严格遵循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做到决策过程公开、实施情况公开、运作结果公开。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优化行政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三是重视建立促进地区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逐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涉,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四是政府机构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建设诚信政府,带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和质量监督机制。

(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载体,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才能有效的统筹城乡结合。赣州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调动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各县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县情出发,着力完善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走适合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是要进一步做大县城和重点镇,使其成为农民进城的首选之地,争取县城容纳县域人口1/4~1/3以上,并形成农民转移从农村→县城(重点镇)→区域中心城市的良性机制,逐步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机制,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路子。

三是把民营经济作为赣州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消除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为赣州地区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创造一个有利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重点扶持好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扶贫开发型等七类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完善招商引资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为了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圆满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赣州在继续加强“十大体系”建设,完善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还应当做到以下“五个加强”。

 

第一、加强招商引资的制度建设,形成投资促进—投资服务——投诉处理等“三位一体”的组织框架。投资促进是地方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根据投资促进的国际经验,为了能够向投资者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和服务,除了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之外,还需要建立投资促进——投资服务机构——投资投诉处理中心等三位一体的招商体系。投资促进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项目包装、宣传、投资洽谈、投资信息服务和招商;投资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向投资者提供和投资有关的所有服务,包括项目审核、注册登记以及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手续的办理等;投资投诉处理中心则是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接受投资企业的投诉,并负责调查、调解和解决问题。建议赣州市采取在市县市两级均设立投资促进机构、投资服务中心、但只在市一级设立投资投诉处理中心的方式。

第二,加强体制创新,建立科学的责任制。要将政府直接出面招商的传统方式逐步调整为“政府扶持、中介褡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家组织,投资咨询机构或公司等中介组织在项目宣传、会展和招商说明会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并实行委托企业、公共性和商业中介组织、法律事务所等机构代理的招商方式。

第三,加强引资方式的创新,创造购并交易的便利环境。应当逐步完善购并投资的便利环境,为跨国公司投资提供更多新的选择。地方的产权交易中心是吸引购并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许多境外机构投资者希望通过在产权交易中心收购、参股等方式获得企业股权。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等方面缺乏规范,企业并购后人员安置等问题十分复杂。并购投资的便利环境尚未形成。应当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引入具有国际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加强产权收购、置换的制度完善和便利化工作。

第四,加强与境内外机构的交流,针对不同来源实施差别化策略。应当重视与外国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和投资咨询公司等各种机构的作用,通过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和信息传送渠道,为外商选择赣州投资提供信息来源和决策参考。对于不同来源的投资者采取不同的招商策略:对欧美投资者要更多利用商业性投资咨询公司的渠道;对日韩投资者主要应借助已有日韩企业或其贸易或投资合作伙伴的力量加强宣传和深化关系;对港澳台和东南亚华人投资者则可从历史、地理和人文角度强调当地的特殊优势。

第五,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动摇,要继续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制,为招商引资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和优秀人员配置。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首先要精通政策、国内外形势、熟悉本地情况,了解当地的优势与劣势;其次是办事效率高、具有亲和力、熟悉礼仪;树立良好形象、讲信誉、遵守法律、注重小节。三是提高要素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当地劳动力市场,为促进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和充足供给,保持当地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利用外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评估和考核体系,从提高外资项目的本地化程度出发,将项目规模、项目成功率、财税与就业贡献率,投资强度,产出强度以及当地采购、吸收当地资本参与投资的比例等指标列为利用外资考评内容。五是进一步规范利用外资统计工作,要明确统计审核程序和责任,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上报统计数据,对不同来源统计数据之间的差距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现有运营企业的统计调查工作,关于外资与当地经济关系的统计分析尽可能建立在对现有注册和运营企业调查结果基础上。以全面、客观和科学地把握外资企业的实际状况,为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执笔:赵晋平、赵立东、李建伟、姚永福、吴振宇

中国经济报告--赣州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1 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2011年草案报告 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2011年草案报告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待续) 赣州市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调查问卷:2011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 调查问卷:2011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 调查问卷:2011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报告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与前景 - 徐洪才的个人空间 - 中国经济网 经济博客 国家经济门户-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 圈记忆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保护主义与内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唯一选择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 关于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1 睡眠与人体生命节律 - 王子鹏 - -中国经济网 经济博客 国家经济门户-经济博客 - Po... 睡眠与人体生命节律 - 王子鹏 - 中国经济网 经济博客 国家经济门户-经济博客 - Po... 我的电脑谁做主?——从行业竞争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反思360与腾讯之争 赣州市交通事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与对策 社会发展与城市形态演进 中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有何不同? 中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