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租房信息网:人造假豆腐流入湖北湖南 调查人员称几可乱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33:17
人造假豆腐流入湖北湖南 调查人员称几可乱真2010-12-28 09:34

假冒品牌豆腐在制作中

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变性淀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并假冒外地注册品牌生产销售。日前,东西湖工商部门查处一问题豆腐工厂。


  苏州公司举报产品被仿冒


  日前,东西湖工商部门接到苏州某食品公司举报:5月份开始,该公司的产品“千页豆腐”在湖南、湖北的销量严重下降。经调查发现,在湖北黄石、荆州、宜昌以及湖南岳阳、常德等地,有多家经销商销售该公司“千页豆腐”,产品外包装一模一样,难以分辨。同时,常有武汉的保温货车往这些地方送货,而进货地点为武汉白沙洲大市场的“林海经营部”。


  工商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汉口张公堤边一个院子内有家工厂专门生产“千页豆腐”,工厂从4月份就开始生产。工厂的3个防盗门每天都紧闭,白天没有运作,晚上所有的窗帘仍全部遮掩。仅能听见工厂机器运行的声音,偶尔看到身穿白色大褂的人员从侧门进入。


  此后,报料人反映在汉口后湖乡三金潭村的一处房屋里也有一家类似作坊。而让工商人员惊讶的是,假冒产品上除了厂名、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等与该公司产品一致外,外包装袋上还有其正宗产品独有的激光防伪标志。“这套激光制版机价值在800万元左右,可见提供包装袋的印刷厂规模相当大。”苏州厂方人员杨帅锋表示。


  工商暗访揭开造假窝点


  接到举报后,东西湖工商部门趁夜对张公堤附近的豆腐生产工厂进行查处。当执法人员赶到时,现场4名工人正在加工“千页豆腐”。一名周姓工人交代,现场将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油、变性淀粉、盐、味精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用搅拌机搅拌,然后加入冰块和色素继续搅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是封包装。


  工商人员在现场发现用于生产豆腐的大豆分离蛋白47包,20千克重大豆油16桶,食品专用变性淀粉25千克共计9包,外包装标明“白色素”的500克重食品添加剂7桶,以及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封口机等。


  据工商人员调查了解,该豆腐工厂老板邹某,住在汉口后湖乡三金潭村,所生产的假冒“千页豆腐”通过白沙洲大市场售往外地,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


  邹某承认,自己与苏州某食品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卫生许可证没有办下来,所以就用别人的包装进行生产销售。“包装是按照报纸上的广告电话联系后,将钱打入对方账户,对方通过物流将包装发送过来。”


  因涉嫌生产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工商人员对相关物品进行扣留。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剂制成


  与通常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腐不同,工商部门此次查处的假冒他人品牌的豆腐可以说是合成的,那么,其所用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呢?


  记者看到,这种用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豆腐有点类似冰冻豆腐,含有丰富的气孔。据了解,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温脱溶大豆粕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蛋白类补充品,常应用于饮料、营养食品、发酵食品等食品行业中。变性淀粉是一种改性过的可食用淀粉,而“白色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常用于食品增白。

延伸阅读:震惊:海口黑作坊“假豆腐”流向大学城 南国都市报


  淀粉+碳酸钠添加剂+少许黄豆=“假豆腐”,这是3日上午南国都市报记者根据业内人士举报,到桂林洋工业开发区暗访一大型豆腐黑加工点时所看到的一幕。记者了解到,1斤黄豆和1斤淀粉市场价有1.3元的差价,利益驱使黑心业主造假。这些假豆腐涉嫌流向附近菜市场和大学城。这也是海口工商部门首次查处豆腐造假个案。质监部门证实碳酸钠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豆制品的制作。


  豆腐是人们饭桌上最常见的食品,平时一些黑窝点加工的肮脏“猪棚豆腐”也经常被见诸报端。可很少有人会想得到,市场上的部分豆腐是用淀粉加入食品添加剂,再加入少许黄豆合成的“假豆腐”,其里面仅含少许豆腐成分。


  今日上午,南国都市报暗访组根据知情者举报的线索,在海口美兰区桂林洋工业开发区内暗访到两家环境极其肮脏的地下豆腐作坊。而在其中一家面积达200多平米的黑窝点内,业主竟然用淀粉加入碳酸钠食品添加剂,再加少许黄豆来加工合成“假豆腐”。海口工商局灵山工商所执法人员根据记者举报,迅速出动将两家豆腐黑作坊彻底取缔。


  举报


  黑作坊“假豆腐”流向大学城


  日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向南国都市报报料称,他也是豆腐制作业的业内人士,他发现在海口桂林洋工业开发区内,有两家加工豆腐的黑窝点。而在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环境极其肮脏的黑作坊中,业主竟用价格便宜的淀粉冒充价格较贵的黄豆,再加入食品添加剂和少许黄豆合成“假豆腐”。


  该举报者称,这种“豆腐”中大豆蛋白质的含量微乎其微,严重欺诈消费者。而这些黑窝点加工的豆腐被送进大学城的部分食店和附近的农贸市场。他对这种行为很气愤,所以选在“3·15”活动日之前向媒体报料,希望记者能联合有关部门给予查处。


  现场


  工人不断舀出神秘粉末


  今日上午9时许,南国都市报暗访组一行驱车来到桂林洋工业区。在该名知情者指引下,记者首先来到了工业区内一无门牌号的大院子。据知情者讲,那家制作“假豆腐”的大型地下窝点就藏在该院子里面。


  知情者离开后,记者假装进去找人,走进该院子内进行暗访调查。刚进院子,就有两条狗和两只鹅不停地对着记者狂叫。


  记者注意到,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垃圾,而加工窝点就藏在一溜平房内,周遭堆满了大量的垃圾。在窝点加工车间前面凌乱地倒了几片豆腐渣。而在车间外部位置还有一个简易的小车间,里面有一个大铁锅架在土灶上,旁边是个土锅炉,铁锅内还留有部分残油。铁锅旁边放着两桶黑乎乎的棕油,打开盖子后,异味刺鼻。


  随后记者来到加工车间外,通过车间大门的缝隙,看到里面各种设备十分凌乱地堆放着,两名工人正在里面忙活。其中一名工人用瓷碗不断从一个塑料袋里舀出白色的粉末,并放在一个小台秤上称量,显得十分神秘。


  检查


  淀粉和“碳酸钠”刚被用过


  怕引起对方的怀疑,记者随后走出院落,并马上向当地辖区的海口工商局灵山工商所进行了举报。该所对举报情况高度重视,20分钟后,林声武所长亲自带执法人员赶到现场。


  而当记者和执法人员一起来到该加工黑点打开车间大门后,一股霉臭的异味顿时让人掩鼻。执法人员发现,工人刚刚离开,据邻居们讲,工人是把豆腐拉出去销售了。


  记者注意到,该面积约200平米的大型车间共分三部分,最前面的部分堆放着豆腐成型木框、塑料盆、磨豆机、布条等相关工具,上面落满了苍蝇。而在这些工具中间,胡乱地扔着大人小孩的内衣内裤及吃剩的饭菜等杂物,凌乱又肮脏。


  在车间的中间部位,执法人员发现了一袋刚被用过的淀粉和半袋名为“碳酸钠”的食品添加剂。此外,旁边还有几十袋石膏粉和几十袋黄豆。


  记者看到,在一袋淀粉旁,有一台小台秤,秤盘里面还残存着半盘雪白的淀粉。对此,执法人员指出,从现场检查的情况来看,该加工点业主涉嫌用这些淀粉和碳酸钠食品添加剂来合成加工“假豆腐”。


  令人作呕的是,就在这些淀粉和添加剂的旁边,是一条如小溪般宽的污水带,由于车间无法将污水排出去,这片污水已变成深绿色,部分水面已生出斑斑霉点,恶臭难闻。


  车间最里面,放着一张床和日常衣物等相关物品。“加工车间和人的衣食起居混在一起,如此肮脏的环境,令人难以置信。”现场一位执法人员这样说。


  在对该加工车间外部的简易小车间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里面的大铁锅和旁边的铁桶里都是散发着异味的棕油。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正当执法人员纳闷时,一名自称邻居的中年男子称,铁锅里的油是业主用来炸“油豆腐”的。


  对此,执法人员指出,从这些油的颜色、形状和气味来看,明显已被反复使用了很多次,而这种反复使用过的油,用来膨炸食品最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揭秘


  “假豆腐”没营养还有害


  执法人员现场辗转联系到该加工点的业主,但对方一直找各种理由迟迟不肯回来接受调查。


  向本报举报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和执法人员揭秘了假豆腐的制作过程。该人士讲,由于黄豆价格贵,淀粉价格便宜,一些黑心业主就用淀粉掺少许黄豆,再用食品添加剂来调味,石膏粉来凝固,最后合成“假豆腐”。这种假豆腐因黄豆成分含量少,所以几乎不含豆类的蛋白质,没什么营养。


  该业内人士讲,正宗的豆腐做法是用黄豆磨成浆状后再加入食用石膏粉凝固。如果加入其它物质,就失去了营养,甚至对人体有害,不算是真正的豆腐。

碳酸钠食品添加剂能否用在豆腐制作中?对此,记者马上向海口市质监局食品科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咨询。技术人员明确答复,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行规定,碳酸钠食品添加剂只能用在小麦粉及相关糕点的制品中,而不能用于豆制品的制作中。


  流向


  附近市场和大学城部分食店


  好端端的豆腐,业主为何会造假?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主要是利益驱使。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场大豆批发价约在2.3元/斤,而1斤淀粉的批发价不过在1元左右,两者相差1.3元左右。“仅仅1斤就有如此差价,难怪不法业主会在背地里搞假豆腐。”执法人员称。


  这些“假豆腐”都被送到哪里去了呢?据工商人员初步调查,这些“假豆腐”和“油豆腐”一部分被送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另一部分被送到大学城的部分食堂食店。“我之所以举报,很大程度是因为看到他们将豆腐送到大学城。”举报者称。


  查处


  两家豆腐作坊被彻底取缔


  从这家黑窝点出来后,记者又和执法人员来到桂林洋农场一半拉子别墅内,查处了另一家豆腐黑窝点。记者注意到,虽然都是黑窝点,环境都很肮脏,但在这家加工点现场,执法人员就没有发现淀粉和相关食品添加剂。


  今日下午,灵山工商所林所长告诉记者,经初步调查,已证实举报者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两家无证无照的地下豆腐作坊也被彻底取缔,进一步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暗访青岛豆腐黑作坊 苍蝇白蛆爬满豆腐筐 半岛都市报


  “如果亲眼目睹这家黑豆腐坊生产出来的脏豆腐,就再也不想吃豆腐了!”近日,有读者反映,在青岛长沙路和劲松三路交会处一废弃厂房内,隐藏着一个黑豆腐作坊。本报记者利用9月15日、16日两天时间进行了暗访,这个黑作坊内环境差得令人作呕:加工间内满地臭水;生产豆腐的豆子和垃圾放一起;豆腐泡在污水里,用发霉的筐子盛放;蛆虫爬、苍蝇飞……记者采访 了解到,这个作坊生产的黑豆腐都流向了附近的市场和小饭店。目前,合肥路工商所执法人员已就此进行了查处 。


  ■市民举报


  废弃厂房内藏着黑作坊


  “劲松三路和长沙路路口附近的废弃厂房内有一个黑豆腐作坊,环境非常脏,生产的豆腐根本没有办法吃!”近日,有读者致电本报热线96663反映。


  据家住附近的张先生介绍 ,这个黑豆腐坊存在至少半年多了,半年前他的狗丢了,他来这里找狗的时候意外发现,有人向外运送豆腐,他打听后才知道这个废弃厂房内有人造豆腐。


  ■探访遇阻


  大黄狗把门见生人就咬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沙路和劲松三路交会处,按照线索人提供的门牌号码,经过多方打听,在一个工地废弃的厂房内,找到了生产豆腐的黑作坊。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现在黑作坊的人不在,为了不打草惊蛇,记者决定先回去。


  9月16日上午,记者再次进入废弃厂房,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废弃厂房的墙壁上到处是污垢。整个厂房被分成两个车间,西面的车间内堆满了木板塑料等建筑垃圾,在地上还堆放着一大堆没有任何遮盖的豆腐渣,发出难闻的气味;东面的车间放着几台生锈的机器。


  正当记者想进入东面的车间时,突然出现一条凶恶的黄狗,朝着记者扑了过来,死死咬住记者的裤腿不放。这时一名女子走了过来,“你们是干什么的?”她不断打量着记者。“我们是饭店的,想进点豆腐。”当听说是来进货的,这名女子放松了警惕,带记者进入了黑作坊。


  ■现场直击


  鞋踩着污水溅到豆腐上


  黑豆腐坊内污水横流,气味难闻,没有一样物品是干净的:加工设备锈迹斑斑,盛豆腐的大铁桶里有大量脏水,大豆和建筑垃圾混在一起,现场苍蝇乱飞,用来包豆腐的白布也脏乱不堪,加工豆腐的机器旁边有大量的蛆虫来回爬。


  “你们用什么来盛豆腐啊?”“就是这几个竹筐!”女子指着竹筐说,记者看到,竹筐上面竟然发霉长毛了,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废旧厂房天花板上的灰尘不断从上面落下来,看到眼前的一幕,记者差点吐出来。带记者进来的这名女子称,白豆腐送过去以后没有人能知道这些。


  记者看到有些生豆子已经腐烂了,上面还有虫子。“你们的豆腐在哪里啊?”当记者询问的时候,这名女子从一个又脏又臭的脏桶里抓了一把豆腐给记者看,由于现场污水横流,在她来回走的时候脚上的泥沙污水不断溅到豆腐上,当记者提醒女子注意卫生时,她说“习惯了”。


  ■豆腐流向


  主要向小饭店市场供货


  记者以饭店老板的名义与黑作坊的这名女子进行了交谈。“我们机器开动后生产多少都没关系,几百斤是没有问题的。”该女子告诉记者。随后她指着堆积的10多袋豆子告诉记者,这些豆子都是刚进的货,她们一般凌晨生产早晨送货,如果需要量大,可以晚上加班生产,保证供给没有问题。据介绍,黑作坊不仅生产豆腐,有时候还自己到市场上卖,至于每天究竟能产


  多少豆腐,这名女子称不一定 ,要看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的数量。记者在黑作坊内暗访时,趁着该女子不注意,拍下了黑作坊内脏乱差的照片。


  “我天天看到他们用面包车向附近的市场送货。”在附近做小生意的摊贩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一个朋友经常从这个黑作坊进豆腐到附近市场卖,这个黑豆腐坊产量很大,他们一般向附近的市场供货,有时也向一些小饭店供货。

■工商查处


  执法人员被熏得几次走出来


  9月16日中午,记者向工商部门举报了这处黑豆腐坊,大约半个小时后,合肥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赶到了现场,这时,黑作坊的男老板已经卖豆腐归来。执法人员要求其出示营业执照,可男子一直默默站着,根本拿不出执照,之后,执法人员又让其出示健康证,男子依旧站在原地不动。“这样吧,你把身份证出示一下总可以吧?”执法人员说。“我的身份证没带过来,还在老家。”这名男子说。


  随后,执法人员对这家黑作坊进行了查处,并一一清算了物品。“大豆10袋,杀泡剂3箱……”一名执法人员记录着,同时另一名执法人员对黑作坊的老板进行询问,并现场做了笔录。黑作坊的老板介绍,他姓颜,来自江苏赣榆。“我是从8月份开始干的,之前还有一家人也在干,后来离开了。”颜某说。


  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对黑豆腐坊的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原料进行了查扣。“至于如何处置,我们会进一步调查再做决定。”执法人员说。


  记者注意到,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被熏得几次走出黑作坊。“环境如此脏乱,我们也感到很震惊。”执法人员介绍说,他们一般都查处一些有门头的店面,居民区内的加工窝点他们不是随意进出的,对于这个隐藏在建筑工地内的黑作坊,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黑作坊老板——


  —“环境是差点儿肯定吃不死人”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黑豆腐坊老板吃住都在这个废弃的厂房内,在一张桌子上可以看到他吃剩的饭菜,其中没有豆腐。“平时你吃自己生产出来的豆腐吗?”记者询问。颜某介绍说,平时很少吃自己家生产的豆腐,“在这种环境中生产出来的豆腐能吃吗?”面对记者的询问,颜某低头思索了几秒钟后说:“环境是差点儿,但肯定吃不死人……”


  记者还在现场看到,车间里堆积着十几袋石膏粉和三箱杀泡剂等添加剂,据了解,这些物品如果使用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当记者询问如何控制这些添加剂的数量或有没有科学标准时,颜某称,他没有文化,一般都是靠经验,“加多加少不影响豆腐的质量,到市场卖没人会问这些,只要颜色好而且鲜嫩就行。”


  ■小提醒


  选购豆腐时过白的别买


  该如何挑选豆腐?工商执法人员介绍说 ,首先,不要去信誉、卫生条件差的路边小摊购买,因为他们很可能使用黑作坊生产出来的豆腐。此外,在选购时应注意:第一,豆腐颜色应该略微带黄,如果豆腐过于白,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剂,不宜购买;第二,可以仔细闻一下,如果闻到刺鼻的酸味,这样的豆腐不要买。“好的豆腐应该能闻到豆香气,而一些好的盒装内酯豆腐在盒内是没有空隙的,表面也非常平整,如果表面空隙大,而且起泡的话,在购买时就应该注意了。”执法人员提醒。


  此外,目前市场上有不少酱色的豆腐干,摊贩在推销的时候称是用酱油做出来的。“这些豆腐干有些是用一些化学原料泡制的,市民在选购时也应当注意。”执法人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