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强现场:里外不是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07:14

里外不是人

【蓟燕春秋】

于泽远 (2011-08-18)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早报导读   [中美关系] 拜登访华与中美经济的博弈性平衡
[总统选举] 总统候选人 网上展攻势
[时事漫画] 美决心让美中关系稳定
[中国早点] 里外不是人

  在中国铁道部发言人岗位上干了八年的王勇平前天被调走,这个消息并不让人意外。

  7.23动车事故把铁道部抛在风口浪尖上,铁道部则把王勇平顶在风口浪尖上。

  7月24日深夜,王勇平以铁道部发言人的身份举行了他最后、最艰难、也是最失败的一次发布会。在各路记者群情汹涌的逼问下,王勇平左支右绌,时而鞠躬,时而反问,但多处词不达意,整体上十分狼狈。

  在回答“为什么要掩埋车头”时,王勇平说,救援人员为填平泥潭以方便救援,“他们是这么说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在回答“为何在宣布没有生命体征、停止救援后,又发现小女孩项炜伊时”,王勇平回应:“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

  王勇平的记者会不仅没有减少舆论对铁道部的不满,反而引发更多的质疑和愤怒。一时间,“埋车头是为了掩埋证据”,“为了通车不救人”等传言不胫而走,王勇平的“我反正信了”也被众多网民冠以“高铁体”进行调侃。

  确实,王勇平在记者会上犯了几处低级错误,显示出他并不适合新闻发言人这一岗位。事实上,王勇平的不称职早已有所表现。2008年初,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炮轰铁道部应对南方雪灾不力,王勇平则反唇相讥,不仅指郭锡龄的言论“既违背事实又违背常识”,还以“文革体”反问道:“当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和广州地区人民群众并肩战斗、奋起抗灾、共渡难关的时候,郭副主席身在何方?”

  王勇平以对攻回击郭锡龄的质疑,既展示了铁道部的霸气,也显示出他强悍的个性。曾经当过高级警官的王勇平原本就会沾染些强悍之气,再加上长期为自成一统的“铁老大”代言,王勇平在遇到刺激性问题时,更习惯用反驳而不是解释的方式来回应。这为他在7月24日遭受媒体围攻时情绪失控、出乖露丑埋下伏笔。

  另外,在普通话水平和表达能力上,王勇平也有明显的不足,不具备一名新闻发言人应有的素质。然而,铁道部的高官们并不认为王勇平强悍的个性和平庸的表达能力有什么不妥,或许他们还觉得王勇平有力回击外界挑衅性的问题很解气。于是,王勇平在一个自己并不适合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最终让自己和铁道部的形象一起轰然倒塌。

  更让人不解的是,偌大的铁道部以及官方宣传部门居然没有意识到王勇平的“高铁体”记者会将带来严重后果,任由“掩埋证据”、“不救人”这两大杀伤力极强的流言深入人心而不及时澄清,直到铁道部成了千夫所指的痰盂,直到有人怀疑7.23事故就是铁道部策划的阴谋。

  平心而论,王勇平在7月24日的记者会上尽了力,也基本如他所言,他“没有说假话和违心的话”。但王勇平还是难逃“里外不是人”的尴尬结局,黯然离开发言人的舞台。

  王勇平没有做好固然与他的个人能力有关,更反映出铁道部缺乏与舆论沟通的诚意和能力——这其实是中国许多官方部门的通病。例如,一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往往不是该部门的重要成员,他所知道的“内情”并不比外界多多少,只能对记者说些不痛不痒的官话。这样的新闻发言人更像是一种摆设。

  要医治这一通病,恐怕不是让王勇平“下课”,或培训几个合格的新闻发言人就能见效,更需要官方部门摆正自己与公众的关系,尽快改变“对上不对下”的官府习气,在打造阳光政务方面迈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