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强 作弊:上市公司谁将受益于电力短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38:05
 证券之星11月7日消息: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经济增速超过专家预期,而电力投资计划则是基于较低的增长预期下制订,电力在未来2年供应紧张成为定局。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国内不同电力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将明显不同。同时,公司持续扩张能力也会因股东背景和在股东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不同而不同。

  未来电力行业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四类上市公司:第一类,处于中国电力需求高速增长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这些地区包括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高耗能工业集中的地区,如申能股份、深能源、韶能股份、豫能控股;第二类,国内主要大的电力集团公司控股并作为核心企业的上市公司,如华能国际,国电电力;第三类,接近国内主要电力需求区域,具有低发电成本的上市公司,如漳泽电力、内蒙华电;第四类,目前发电设备利用时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增加发电时间潜力的上市公司,如龙电股份。

  2002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共有16个省、市、区出现过拉闸限电现象,也就是说,全国已经有一半省份缺电。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平衡,总体依然偏紧。进入7月份拉限电范围扩大,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继续总体偏紧。

  我国经济增长无论是经济运行周期,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都将进入一轮新的增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超过人们的预期,其结果是电力供给的新增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经济对电力的需求。2003年虽然有一批新项目上马,但由于建设周期的原因,预期新项目将在2005年之后才能正式发电。要缓解未来1-2年的电力需求问题,惟一的办法是增效,也就是增加现有机组的发电时间和发电效率。

  事实上,2003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达2511小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92小时。根据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预计2003年投产近2100万千瓦,即使考虑部分计划外和地方小机组投产,要满足净增用电需求尚差100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装机。预期增效能力是未来2年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关键。

  2002年底,原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5家电源公司。这5家公司与非国家电力之外的公司如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国投电力、长江电力及以深能源、申能源、粤电力等为代表的发电公司共同组成中国的发电产业,改组后的中国发电产业由原来由国家电力公司主导下的中国电源市场,演变成具有竞争性电源市场。

  随后,中国电力行业又启动了以“打破省间壁垒,引入竞争机制”为方向的区域电力市场改革,2003年在东北地区率先启动。目前进行改革试点的是东北电力市场和华东电力市场,按照计划2004年和2005年将按条件依次启动其他区域电力市场。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等六大区域电力市场。区域电力市场改革标志国内电力体制改革进入“竞价上网” 的改革拉开序幕。向市场竞争转化将使垄断下产生的超额利润消失。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上,最重要的是价格的竞争。改革之前,行业分析师们纷纷预期电价将因为竞争引入而回落,而结果却并非如此。

  垄断体制特别是省际间壁垒尚未打破,竞价上网的市场化机制并未形成,电力生产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依然严重,阻碍了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区域间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力体制改革为上市公司进行电力资产收购和兼并创造了条件。对于属于上述的5大电力集团的上市公司,其经营和发展将取决于公司在所属集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其所能够获得的集团资产多少和优劣。当然,如果能够作为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将在未来能够获得集团更多和更优质的资产,公司也将因此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