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娴经典歌曲视频:为什么孔子始终打不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0:25:19

为什么孔子始终打不倒?   

2011-08-16 14:00:4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黎鸣先生是当代中国最肤浅、最自以为是的文人之一。他认为孔子阻碍了中国文明的进步,必须全盘否定、彻底抛弃。他这个论点正确也好,错误也罢,我们暂且搁置不论,只说他的论证。社会存在、社会需要决定社会意识,这是毫无疑义的,最起码对绝大多数人是这样;尽管黎鸣先生名气大,但却徒有虚名,连这个小儿科的道理都不懂:他对适应孔儒学说的社会存在不做丝毫的分析,只是断章取义、不顾当时具体语境地批判孔子的某些主张。孔子的学说之所以在今天仍有人大力提倡,就是因为当年产生孔子学说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今天仍然存在。所以,黎鸣隔山打牛地攻击孔子,根本伤不着孔子学说的一根毫毛。请问黎鸣先生,还有比《论语》对中国现在的人际关系更有指导意义的准则和规范吗?不批判、不打破中国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在伦理学方面就没有人能超越孔子、否定孔子。

  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自商周以来,血缘亲族和地缘关系一直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在此后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先秦时代的姓族宗法组织转型为秦汉以后的宗族组织,又转型为唐宋以后的姓氏亲族组织,再转型为明清以下直到现代的乡村家族组织,虽然在形态上历经演变,但其基本结构却始终保持不变,并积淀为中国人的深层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五伦”:(一)天、地、君、亲、师;(二)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关系。前者是五伦的本位,后者是五伦在人际关系上的推演;而二者的深层结构,都与中国人的亲族观念相关联。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价值观是“孝”(伦理概念)和“忠(政治概念)、“亲亲”(伦理概念)和“尊尊”(政治概念)。中国的政治家都把治家的方式用于治国,家庭伦理结构成为政治法律结构的原型;中国的官僚政治机构,事实上就是一种虚拟的政治亲属辈分结构。中国的皇帝与臣民、官与民的关系,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隶属和统治的关系,也是一种伦理亲族关系,这从皇帝被称为“君父”、清官被称为百姓的“父母官”就可以看出来;这与欧洲中世纪君臣间的关系仅是隶属或者契约关系截然不同。

  中国几乎所有的神都被认为与中国人有直接或间接的亲属关系,如:“天公”、“地母”、“王母娘娘”、“天子”等。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就是以血缘亲族关系作为本体论的。实际上,经常被历史学家叹为历史之谜的中国文化的那种巨大的凝聚力、再生力,那种连续性和迟滞性,其根源都在这里。

  而对中国社会的这种血缘亲族和地缘关系总结、阐述、升华得最深刻、最温馨、最具实用性的就是记载孔子和其弟子问答的《论语》。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现代以来,城市原先的血缘亲族关系虽然被逐渐打破了,但是农村的血缘亲族和地缘关系,就是,聚族而居、聚村而居,和在这种交往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和价值观却延续了下来。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始终多于城市人口,而且新的城市人口多是刚从农村来的(主要是工厂招工、当兵的专业、毕业分配、城市规模扩大等),因此城市里的老家旧户始终是极少数,城市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始终是农村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个时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都是当时农村人口中的精华,而且多是农村的文化人;然而这些文化人由于和农村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的的思想在城市必然是落后的,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数远远多于真正的城市人口,因此他们的陈腐思想自然成为城市的主导思想。换句话说,由于农村的精英,主要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世家子弟,多进入了城市,并控制了城市,因此,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尽管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但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主流价值观仍是基本相同的,都以适应农村居民人际关系结构的儒家的价值观为主。由此可见,中国现在是消灭不了儒家文化的;即使把所有跟城市居民沾亲带故的农村居民都转移到城市也消灭不了儒家文化,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流水前波让后波”,总是会有新的农村精英进入城市。

  所以,只有到农村人口大大少于城市人口的时候,就是,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永久性地分散到城市里的时候,中国的儒家文化才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中国才会有新思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