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容双镯图片:北京故宫藏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31:37

北京故宫藏品  

2011-06-14 13:06:55|  分类: 诚兰书画收藏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清·乾隆款青玉浮雕云龙海水蕉叶花觚

 

清·乾隆青玉描金龙葵瓣盘

 

清·青玉佛手

佛手本系一种植物,后来人们把它赋予了一种精神上的韵味,变成了吉祥的象征。

 

清·青玉浮雕福寿如意

“如意”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如意的起源: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法师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银质鎏金,首为云头,柄为直柄。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如意的中国发展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这期间非常走红,成为了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手中之物。它与民间的一种“不求人”挠痒痒用的东西,在器型上相结合,实用性上除用它搔痒,还用它显示权杖的作用。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

从梁简文帝萧纲的诗中:“腕动苕花(苕华喻指美人)玉,衫随如意风”,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玉如意有随身佩带之大小。清雅悠闲之时,文人雅士吟诗咏赋,和着“如意舞”利用它作为打节拍之物。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转向了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形,柄微曲,造型美观华丽。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载:“如意,物名也,唐宋前已有之。”

如意的分类及应用: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选妃时,若将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着她将成为皇后;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另外,又有种种如意图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鲶)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笔)定(锭)如意、四合(四个)如意等等,它们被古代的绘画、建筑、家具、服饰、玉器、瓷器、竹木牙雕广泛运用。

如意的艺术价值及影响:

虽说如意出于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无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这种创造的构思,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志的外延。而手形如意演变成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及团花形如意,是唐以后的事,并用金玉珠宝制作,不仅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而且还增加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至清代,如意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功能也达到空前的高贵,凡值年节,王公大臣督抚,必进如意于朝,以取兆吉祥,故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现在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可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在民间,大型如意为厅堂的一种陈设,小型如意成馈赠之物,以示吉祥的祝愿。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珊瑚、铜、竹、木等。

中国传统吉祥物中有不少与年节相关,如意即为家喻户晓的吉祥物。

 

清·翡翠狮钮活环四足长方盖炉

是薰香炉的一种。

 

  清·玛瑙狮钮兽耳活环炉

 

清·青玉几式墨床

墨床为在研墨时稍事停歇,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物,文房用具之一。多为木、玉、瓷所制,形状或为床式,或为几案式。其产生的具体年代不可考,文献亦鲜有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明代器物。白玉墨床,几案形,线条劲挺,棱角分明,通体不加任何雕饰,明代朴素浑厚之风极为明显。明代墨床除玉质外,还有木嵌玉墨床,但传世品极为少见。

清代墨床较为常见,玉墨床多为几案形,较明代雕工细腻。青白玉墨床,几案形,与白玉墨床造型相仿,雕工明显较上器细腻,风格殊异。清代玉墨床的另一特征是床面多有纹饰。如玉墨床,几案形,造型简单,线条圆润,案面雕有东坡游赤壁图,浅浮雕的技法纯熟,纹饰层次分明。为清代玉墨床中的精品。

清代木墨床多用玉镶嵌床面,嵌玉雕墨床,几案形,红木座上嵌有白玉牌,雕饰有花丛鹦鹉纹。红白相衬,别有韵味,清早期器物。清代墨床以瓷质较多,但形制不外乎几案形、床形两种。最为常见的是几案形墨床、笔架两用器物。粉彩山水墨床,几案形,两边有山状凹凸用以搁笔,中为平面用以搁墨,床面绘有山水纹饰,下有红木床座。墨床在文房用具传世品中最为少见,收藏难度较大,不易形成系列。

 

清·青玉浮雕松石笔筒

 

清·白玉雕松鹤人物插屏

插屏也称座屏、台屏,它源于屏风,是我国古代宫廷、贵族厅堂及书房中常见的陈设和观赏的艺术品。插屏就质地而言种类很多,比如紫檀木雕、象牙雕、竹雕、玉雕、雕漆、大理石雕、紫石雕插屏等。它们各具特色,斑斓多姿。

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被归为家具的一种,主要用于遮蔽和做临时隔断,大都是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和挂屏,则开始兼有供人欣赏之用。

插屏一般都是独扇,形体大小各异,大的约有3米高,多设在室内当门之处,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来确定其高度;小的则只有20厘米。插屏和多扇座屏的作用相差不多,主要是用来挡风和遮蔽,在室内,它又有装饰作用。这种插屏以双面心为佳,如果是以山水、风景为内容,则更美。由于山水、风景都具有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的特点,虽置于室内,却能起到开阔视野、消除疲劳的效果,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另: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从单纯的使用功能,到使用与欣赏兼具,这大大提升了插屏与挂屏的收藏价值。材质是影响插屏、挂屏价值的首要因素,做工也是影响价值的重要标准,珍贵插屏、挂屏应首选清宫御制品。再者,缂丝、竹雕等传统工艺纷纷上阵,尤其是近年来镶嵌瓷板插屏与挂屏的出现,使名家绘瓷也成为了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准。)

 

清·白玉浮雕山子

山子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按和阗玉(白玉)产出的情况,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

山料又称山玉、山子,或叫宝盖玉,指产於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子玉,有不同玉石品种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第二种说法:山子,是一种类似假山的小型盆景。玉是制作原料之一。

 

清·白玉浮雕荷叶洗

清·乾隆画珐琅双蝠耳圆柱形灯擎

 

清·乾隆画珐琅葫芦花高足碗

该物做工精细、画面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民间偶有收藏。

 

清·乾隆填珐琅镶玉葫芦瓶

 清·乾隆款填珐琅镶玉葫芦瓶全高61厘米,巨大的葫芦形器身表面以錾胎工艺覆满葫芦枝叶,并嵌饰白玉、黄玉葫芦多个,另嵌有五瓣红珊瑚珠制葫芦花。造型之巧,制做之精,让人叹为观止。

 

清·填珐琅勾莲桶式花盆

该花盆上宽下窄,造型精美,用填珐琅工艺制成并勾饰以莲花,美仑美奂,不可多得。

 

清·填珐琅五供之烛台

按道家解释,“五供”也称“五献”。就是人死之后,后人将五种献祭品,即香、花、灯、水、果献于神坛之上。

道家云:

五献皆圆满,

奉上众真前,

志在求忏悔,

亡者早生天。

但在清朝,按照宫廷要求,五供就是一个香炉、两个花觚、两个烛台。民间有不同摆法,有摆座钟的,有摆掸瓶的,各不一样,但总的都合称“清宫五供”。这五供在清朝是很受重视的,盛京(沈阳)的东陵、北陵都有石制的这“五供”。

这里是清宫五供之一的烛台。  

清·填珐琅五供之香炉

这是五供之中唯一不成对的……香炉。

经查,香炉乃焚香之器具,与花瓶(花觚)、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其材质多为金属、瑜石、磁、陶、紫檀等非易燃品,形状多样化,大致可分为四类,即: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上的柄香炉,如莲华形、狮子镇形、鹊尾形等。

3、坐禅时所用的钩香炉。

4、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

据《金光明经》卷二载,于佛前行祈拜供养之时,手擎香炉;后世之柄香炉,即袭此遗风而来在《珠林》中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

使用手炉,大都是在剃度、礼忏、奉请……等场合。炉头插香,双手执持炉柄;也有兼插鲜花以为供养者。

此外,亦有香盘,放置檀香炉用的盘子。它是用木料做成的,表面涂以咖啡色的油漆。面积长约一尺余,宽约七、八寸,边沿高约一寸许,盘子呈长方形。

 

清·乾隆黄玉浮雕兽面纹撇口杯

该杯小巧玲珑,造型精美,上饰以兽面浮雕,展现出王者风范,玉质洁净、宛若凝脂,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宫廷精品。

 

清·白玉浮雕玉兰花花插

花插用整白玉雕刻而制,上部作玉兰花七瓣,下部透雕花蕊及枝叶,玉兰花下附有透雕葵花木座。

整件玉雕造型新颖,构思别致,为极其难得的清代玉器珍品。

清·碧玉镂雕夔凤“长宜子孙”牌

“长宜子孙”,即适宜子子孙孙能久长过上美好、稳当的生活。

 

 

 

 

 

 

 

 

 

 

 

 

 

 

 

 

 

 

 

 

 

 

 

 

 

 

 

 

 

 

 

 

 

 

 

 

 

 

 

 

 

 

 

 

 

 

 

 

 

 

 

 

 

 

 

 

 

 

 

 

 

 

 

 

 

 

 

 

 

 

 

 

 

 

 

 

 

 

 

 

 

 

 

 

 

 

 

 

 

 

 

 

 

 

 

 

 

 

 

 

 

 

 

 

 

 

 

 

 

 

 

 

 

 

 

 

 

 

 

 

 

 

 

 

 

 

 

清·掐丝珐琅双耳活环瓶

经查,清代(1644~1911)掐丝珐琅主要有宫廷掐丝珐琅和北京掐丝珐琅,此工艺当时甚为发达并波及地方,较前朝有所创新和进步,后来流传民间,故有宫廷制品和北京、扬州、广州等地的制品。

宫廷掐丝珐琅。康熙十九年(1684)设珐琅作,以明景泰时内廷珐琅为榜样,生产了大量景泰款掐丝珐琅和康熙朝本色的掐丝珐琅。在艺术和色调上逐步放弃了明万历掐丝珐琅的暖色格调和掐丝不匀,恢复了景泰掐丝珐琅的风格并有长足的发展。康熙(1662~1722)款掐丝珐琅器有细丝涅珐琅、粗丝淡珐琅、匀丝浓珐琅等3种。细丝涅珐琅有缠枝勾莲球,以不透明的紫珐琅、浅蓝珐琅为基调,珐琅色调灰浊陈旧,显得古色古香,多用于仿景泰掐丝珐琅;粗丝淡珐琅和匀丝浓珐琅器,均以浅蓝珐琅为地,色调偏冷,器形有盒、碟、炉、香薰(冠架)尊以及桌、椅、屏等家具陈设,配色绚丽如锦,形成了清代掐丝珐琅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雍正(1723~1735)时由于胤本人偏爱画珐琅,故内廷掐丝珐琅制品甚少,仅有几件掐丝珐琅轴头传世,风格近似康熙匀丝浓珐琅,出现了清代掐丝珐琅史上的一个低谷。乾隆帝(1736~1795)非常喜爱掐丝珐琅,并命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生产了种类繁多、难以计数的掐丝珐琅器,其中有碗、盘、钵、盒、瓶、罐、尊、觚、奁、炉、烛台、文房用具、佛、菩萨、七珍、八宝、佛塔、如意、钟、鼻烟壶、仙鹤、寿桃、家具嵌片等,造型端庄华美,掐丝工整严紧,珐琅失透,温润似玉,色调典雅,光泽浑厚,形成了清代宫廷掐丝珐琅的典型风格。依其艺术格调可分为仿景泰珐琅、仿古之作和应时之作3种。仿景泰珐琅,仅重款识,其器形、掐丝、珐琅均缺乏古意,与景泰珐琅毫无共同处。仿古掐丝珐琅是以青铜器为范本而制的摆设性器物。时作珐琅包括各类陈设性、祭祀性的文房四宝、佛供器、屏风、如意以及有一定实用功能的碗、盘、壶等器。现存最大的掐丝珐琅器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造梵华楼掐丝珐琅佛塔6座与乾隆四十七年(1782)造宝相楼掐丝珐琅佛塔6座,每座高达2.3米,底宽0.94米,堪称乾隆时掐丝珐琅重器,为清代掐丝珐琅史的最高峰。此后,即急转直下地走向下坡路。嘉庆(1796~1820)时掐丝珐琅基本上仍沿袭乾隆晚期的作工和风格,无发展。道光(1821~1850)时掐丝珐琅甚少,以道光五年(1825)由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烧造的永陵掐丝珐琅五供为代表,其造型、图案、掐丝、珐琅均接近乾隆晚期风格。此后,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制品更少。同治帝后内廷所需掐丝珐琅完全依靠北京民间厂肆供应。

北京掐丝珐琅。掐丝珐琅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产品数量庞大,成为宫廷掐丝珐琅生产的后备基地。清初产品单薄朴素,乾隆时期受宫廷掐丝珐琅工艺的影响,风格近似宫廷。至光绪(1875~1908)时受到宫廷采办和出口需要的刺激,北京民间珐琅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光绪十年(1884)慈禧50寿辰,内务府大臣福等贡进的掐丝珐琅凤凰、寿桃等代表了北京掐丝珐琅的水平和气魄。

双耳活环瓶其实就是在原来的双耳中再加上一对活环,显得更加活灵活现。

 

清·掐丝珐琅蓝地卷草棒槌瓶

康熙青花色彩青翠,纹饰寓意丰富颇受喜爱。康熙青花瓷器在青花瓷制作的历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它仅仅用一种颜色,通过浓淡的变化,就渲染了景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的渲染富有立体感。因此康熙青花瓷器又被赞誉为“青花五彩”。

康熙时期的青花不仅在色彩上,独具风格,还创新出一些新的器型。

棒槌瓶是瓶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有圆棒槌和方棒槌两种,因形状像我国南方洗衣服用的棒槌而得名。棒槌瓶普遍高度在46厘米左右,基本上是民窑产品。绘画风格上挺拔、豪放。尽管体积较大,但制作规范,极少变形,丝毫没有笨拙感。说明这个时期的烧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早在十八世纪末期,康熙青花即掀起了收藏的热潮。

而掐丝珐琅蓝地卷草棒槌瓶则更是棒槌瓶中的珍品。

 

清·掐丝珐琅黑地紫龙瓶

 

清·掐丝珐琅开光花卉双兽耳壶

开光,原指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

在工艺手法中则是装饰的方法之一。为了使器物上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装饰花纹,称为“开光”。常见于景泰蓝、雕漆、陶器器皿上的装饰。该词原从古代建筑窗户的某种形状演变而来。

 

清·掐丝珐琅海棠式瓶

此器器形设计别具一格,瓶体组成海棠花形,做工精美,表面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花纹,以蝙蝠环寿为主图案,取福寿延年之意,富于观赏性。

 

清·康熙画珐琅小炉

画珐琅器,叉称"洋瓷":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

清康熙早期,我国的画珐琅器处于试制阶段,胎壁的制造一般比较厚重,器体较小,造型、品种也比较少,常见的有炉、瓶、盒、盘之类。

作品多以灰白色珐琅为地(也兼有黄色地),并用红、黄、蓝、白、绿、赭、紫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作画,颜色品种不甚丰富。表面光泽度差,釉料施用浓厚,砂眼较多,反映出珐琅釉料质地尚不精细。康熙晚期的画珐琅器,充分显示出了画珐琅器本身所具有的薄、平、光、艳、雅的特点。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涂施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基本无砂眼,色泽艳丽明快,颜色品种也日趋丰富。

作品地色除白色以外,盛行以黄色珐琅为地,皇家生活色彩浓重。胎壁的制造较早期轻薄,器型规整,种类也有所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诸如盏托等。画面用笔工致,一丝不苟,有如工笔重彩画,更具图案性效果,早期那种飘逸、洒脱的用笔方法已销声匿迹。作为图案花纹装饰用的珐琅釉料,颜色品种曰益丰富,由早期的红、蓝,绿、白、黄、紫、赭等六七种,增加到红、蓝、绿、白、黄、黑、雪青、赭、紫、粉等,达至12种之多。

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洁净,表面打磨平整、光滑,色彩艳丽,图案布局对称、规整,用笔工致,画风写实。图案内容题材以表现富贵吉祥的写生花卉为主,并多采用晕染技法绘制。康熙晚期成熟、规范的画珐琅器,确立了其开创中国画珐琅器规模化生产,并沿着这种基本的工艺制作方法方向发展的重要地位。

 

清·掐丝珐琅兽面出戟带盖罍

 

清·乾隆画珐琅花鸟小壶

 

清·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手”、“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的起源,相传产生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

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紫铜、黄铜、白铜制成,也有少量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教信士使用的有把手的香炉,称为柄香炉,亦称手炉、提炉。其柄长七寸,乃至一尺许,形状有多种,古式的形状尾端作狮子形,有铸制、锻制或青铜镀金、真金制等类。

 

清·画珐琅瓜瓣花卉唾盂

唾盂即痰盂。盛痰用的器皿。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菓垒、掌扇、缨紼之类。”明·王圻《三才图会·唾壶唾盂图考》:“元,唾壶唾盂皆以银为之,有盖,涂以金。今制,皆以黄金为之。壶,小口巨腹。盂,圆形如缶,盖仅掩口,下有盘,俱为龙纹。”

 

清·画珐琅海水云龙碗

 

清·乾隆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