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起诉广电总局:唐寅祠唐寅故居今年启动修复 老宅翻新让人期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2:54
日前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位于桃花坞地区的唐寅祠。敲敲斑驳的木质门板好一会儿,才有人应声开门。来者是苏州著名的版画家凌君武。唐寅祠早些年便是苏州版画院的办公之地,一直延续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大殿依然是版画家们的创作之地。凌君武告诉记者,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的综合整治会对唐寅祠进行保护性修复,作为艺术工作者,自己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在这里,不知道多少次为寻觅而来的游客们开门了,想想工作过的地方这么有文化底蕴,也挺开心和骄傲的。 ”凌君武说。

    从唐寅祠出来往北,不多远就是双荷花池唐寅故居遗址。虽然双荷花池只剩下一个不算大的池塘,可上月22日,《唐寅故居文化区修复性详细规划》、《唐寅故居遗址复原整治设计方案》已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唐寅文化区的启动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唐寅文化区将通过重点展示“唐寅文化”和“非遗文化”,打造成一处多功能的城市文化会所,成为吴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非物质文化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旅游的新亮点。

    老宅档案唐寅故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唐寅的一首《桃花仙人歌》,是他住在这里的一个真实记录,唐宋时期遍植桃树的桃花坞也因此名扬四海。唐寅在这里择地建宅,署额桃花庵。直到54岁去世,唐寅一直住在这里,他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就诞生在这里。1982年这里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载,唐寅故居有桃花庵、梦墨亭、学圃堂、蛱蝶斋等建筑,但唐寅只有一个女儿,身后潦倒,去世后,故居逐渐荒芜。清朝顺治初年,名医沈明生迁居苏州,买下此地块,构筑梦墨亭、六如亭、桃花庵、蓉镜亭等建筑,时人称为“唐家园”。乾隆年间,僧人禅林、道心将这里改建为宝华庵,光绪年间又曾改作文昌阁。

    唐寅祠

    位于苏州市桃花坞地区,廖家巷与前新街相接地段,是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内三大重要节点之一。1963年唐寅祠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唐寅祠建筑布局为单路三进,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因素,建筑环境和内部空间均已改变。

    唐寅简介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他是明代著名画家,与仇英、沈周、文征明并称为“吴门四家”,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现状和变迁

    虽非当年模样,保护性修复价值仍很大

    唐寅祠是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内三大重要节点之一。 1963年唐寅祠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唐寅祠建筑布局为单路三进。走进唐寅祠大殿,眼前的现状颇令人欣慰,屋面、门厅大木构架、木基层、门窗等保存基本完好。值得一提的是,门厅小木构件上的木刻雕花十分精美,虽历经沧桑依然很是炫目。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唐寅祠也普遍存在油漆脱落、外墙体粉刷层大面积剥落等现象。此外,这处古朴建筑的天井铺的是水泥地,与整个环境显得十分不协调。 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唐伯虎外传》作者潘君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唐寅祠的建筑规模不大,唐寅故居遗址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可其保护性修复的价值非常大。在潘老师看来,苏州的名人有

    不少,可唐伯虎却是最为家喻户晓的一位。唐伯虎是明四家之一,“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也是传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潘老师认为,唐伯虎是苏州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他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理所应当通过保护性修复最终成为苏州的城市名片。

    唐寅故居遗址位于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就在唐寅祠的北面不远。其始建于弘治十五年,为时两年完工,后经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多次改建。 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唐寅故居遗址东、南两侧临街,西、北两面连河,东为西大营门,南为双荷花池路,大致可分为两路两进房屋。

    居住在唐寅故居遗址附近的一位老苏州介绍,最近几十年,唐寅故居遗址一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南侧的池塘原有两个,被称为“双荷花池”,现已只剩西侧的一个,变成了“单荷花池”,池水水质也比几十年前下降了许多。东面的那个,被人填掉造了房子。唐寅故居遗址上世纪90年代只住了5户人家,本世纪初入住的人家却达到了18户,最多时更是增加到20多户,变成了一个大杂院。据说,那时一根根从东墙拉到西墙、南墙拉到北墙的皮线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袜子、鞋垫,而电线跟蜘蛛网一样延伸到每一户人家。

    如今,唐寅故居遗址内的居民已经搬迁出去,这一蒙尘已久的“珍珠”即将通过保护性修复重现夺目光彩。

    保护和复原

    营造人文意境,唐寅故居重现桃花盛艳

    记者在桃花坞发展建设公司采访时了解到,根据《唐寅故居文化区修复性详细规划》、《唐寅故居遗址复原整治设计方案》,唐寅故居遗址内将开池堆山,植树造景,复原故居本体及清代相关建筑,再现明代唐寅故居风貌。而值得关注的是,唐寅故居遗址的保护性修复注重营造人文意境,更将在桃花庵的土丘上种植桃花,再现唐寅《桃花仙人歌》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胜景。

    在相关规划中,唐寅故居本体将复原学圃堂、寤歌斋、蛱蝶斋,三者呈品字形布局。东侧复原梦墨亭,亭边开泉溪。故居本体南侧复原东荷花池,整理现有荷花池,维修青莲桥,沿街位置新建扉门作为整体故居入口。故居本体东侧堆土丘,土丘凹处复原“桃花庵”建构,四周遍植桃林,庵前临东荷花池复建六如亭。故居本体西侧营造文人雅集,吟诗品茶场所,临河建梦墨楼、读书阁等。南部堆土丘,营造竹林雅趣环境,北临河道处设附房。

    唐寅故居本体建筑采用明代文人居所建筑风格样式,以唐仲冕重修唐寅故居刻本图示为依据进行复原,主要有学圃堂、寤歌斋、蛱蝶斋、梦墨亭。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学圃堂为唐寅故居的厅堂,是会见朋友、接待宾客场所。据说当年堂前为池塘,遍植牡丹,在唐寅留世画作中有“学圃堂”款识。在规划中,学圃堂为故居中体量最大建筑,将按明代建筑要求设计,屋面较为平缓,梁架采用素面扁作,门窗隔断为满天星或枝条式,堂前按明式建筑做法建造露台。

    根据相关记载,唐寅故居周边风貌有丘壑泉池。为此,唐寅故居遗址力争将整体环境复原为当时的秋野风光并营造人文意境。展望和期待

    打造唐寅文化区,将成苏州城市名片

    唐寅文化区内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厚,曾是苏州最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业集散地之一。今年3月,相关部门正式开始启动《唐寅故居文化区修复性详细规划》的修订工作。在深化研究后制定出初步方案,并报桃花坞工程指挥部进一步细化。 5月《唐寅故居文化区修复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7月下旬,《唐寅祠维修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规划》

    在苏州市规划局网站及唐寅文化区内向社会公示,广泛吸取各方意见。市领导还对唐寅文化区的保护性修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如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设计方案,交通、管线、配套等各方面要设计到位,要进一步体现桃花坞的特色,凸显旅游新亮点,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尤其要做大做足唐寅文化等。

    苏州桃花坞发展建设公司副总经理曾身涛介绍,唐寅文化区的功能分为唐寅文化展示和非遗展示。唐寅文化展示具体体现为遗址观光、游园欣赏、诗画赏析、戏曲体验、影像再现等内容。非遗展示则包括文化演艺、工艺展示、影视动漫等。唐寅文化区的保护性修复与《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苏州桃花坞地区旅游发展策划》及《苏州桃花坞文化片区策划书》相衔接。

    “即便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我们也反复权衡,力争做到更好。 ”曾身涛介绍,对唐寅故居遗址的建筑风貌他们就考量过多次。苏式传统风貌在色彩形式上是粉墙黛瓦、淡素雅,在建筑体量上则用院落式布局,组合自由,建筑小巧精致。唐寅故居遗址的风貌将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目前遗址中的复原建筑均设计为明清风格,而非遗文化展示馆建筑风貌则为现代苏式风格。曾身涛透露,唐寅文化区将注重整体风貌的保护传承和历史文化的延续,同时也强调城市品位和环境品质的提升,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曾身涛介绍,唐寅文化区中的唐寅故居遗址有望今年年底进行保护性修复,而唐寅祠在10月份就将进入修复状态。修复好的唐寅祠将在明年年底前与市民见面,唐寅故居遗址一年后则将完成土建工作。曾身涛介绍,唐寅文化区面世后定会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此外,他还透露,由于目前苏州关于唐寅的文物比较少,唐寅文化区保护性修复工程结束后将着手进行内部布展,将来很有可能通过向收藏有唐寅文物的南京博物院等借文物办展,让唐寅文化片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存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