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在哪里:《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2:51

25.《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在本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诺丁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这个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特殊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而且任何关心孩... (展开全部)   

在本书中,内尔·诺丁斯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诺丁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这个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特殊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而且任何关心孩子的人也都有必要阅读此书。  

【作者简介】

内尔·诺丁斯博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的主要著作包括:《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1984)、《女性与罪恶》(1989)、《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92)、《培养智慧的信仰和反叛》(1993)、《教育道德的人》(1995)、《始于家庭:关心与社会政策》(2002)、《培养道德的人:以关心伦理替代人格教育》(2002),以及最新出版的《幸福与教育》(2003),等等。同时她也是170篇文章的作者。这些著作和文章和内容涉猎从关心伦理到数学分析等广泛问题,在学术界受到高度关注,并具有国际影响。

诺丁斯是美国国家教育学会会员,并从2001年开始担任该学会主席。她拥有两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团体的会员资格。她还是哈佛大学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对话】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作者诺丁斯教授访谈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誉退休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和教育学现任教授,美国教育学会现任会长。她在女权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和著述广为人知,影响巨大。她的名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已经在中国出版发行,并且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此书中文版译者、任教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杜威尔学院的于天龙先生最近专程访问了诺丁斯博士。他们就此书涉及的关心伦理、道德教育以及学校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对话人:

内尔·诺丁斯

于天龙

 

于天龙:让我们谈谈这本《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告告诉我们,十年前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您认为书中所谈的问题今天仍然存在吗?您的建议和主张仍然重要吗?

诺丁斯:十年前学校改革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改革的重点集中于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上面。改革者们担心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和科学课程不感兴趣,学校因此必须完善教育目标,明确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好的内容。我对这样的主张不能苟同。我总是在问,“富有爱心和智慧的父母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当然不是。我们总是在与孩子一起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我们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我们与其交流。我们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不同身心特点而因材施教。

令人遗憾的是,十年以后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糟。对教育目的的严肃讨论越来越少。教育的经济功能左右了人们的视野,学校变成为个人职业成功和国家经济繁荣服务的工具。人们似乎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多重性的。这种偏向必须加以纠正。早在1918年,著名的中等教育改革报告就指出教育应该具有匕大目的:个人健康,基本生活技巧,家庭,职业,公民职责,业余生活,以及伦理道德。我们现在却对这些重要目的视而不见。我写此书的—个想法就是试图恢复关于教育目的的讨论。我的教育目的观是这样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今天人们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学校视学术为唯一目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人们苦苦寻觅精神家园。我们的孩子成长在一个缺乏关心的年代。学校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理解美好生活的真谛所在;必须教会他们尊重自己,并且为他人的幸福尽责。 

于天龙:这本书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传统学科设置和课程教学模式对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不仅是过时的而且是危险的。这个模式必须被一个以关心为中心的教育所取代。请再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关心模式”的构成以及它在今天的必要性。

诺丁斯:我坚信书中的结论,传统课程设置确实陈腐过时了。我们需要一个以真实人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这个新课程并不完全放弃传统课程,相反它会将传统课程中有用的内容吸收进来,对传统学科课程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仍然能够获得它的精华。我们需要对现行科学、数学、语言、历史、地理等课程进行彻底改组。

以人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也就是围绕关心而组织的课程。孩子们必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他们也必须学会关心自然环境,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传统课程里的许多内容当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关心教育。我并不是反对传统课程内容本身,我不过是反对目前传统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而已。伟大的文学作品,哲学思想,历史和艺术等等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它们当然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内容。问题是,现在各个学科课程之间彼此分离,课程与现实世界分离,与人类面临的真实问题分离。它们成为象牙塔里的知识,成为被学生们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个现状必须要改变。

于天龙:您的主张意味着一种彻底的教育改革——在学校结构、制度和文化上面的彻底改革。您在书中指出,以前的学校改革过多着眼于课程与教学方法论等方面,是一种微观的改革。但是真正的变化来自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的革新。我们更需要哲学上的变革而不是方法上的创新。您能否再对学校改革发表一下见解?

诺丁斯:我当然不反对微观课程改革,但是我确实认为必须在学校结构和文化方面大动手术。课程重组意味着结构调整。学校教学内容必须反映我们每一天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学校课程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现在的情况是,教U币和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没有任何发言权。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完全是由上而下强加给学生的。学生的选择必须受到重视。学生有权在教师指导下决定他们所学的内容。

在20世纪初始,杜威就强调改革学校结构和教育过程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但是,杜威并不主张对传统学科设置进行改组。他认为每一个传统学科都可以与现代社会生活发生联系。换句话说,传统学科教学应该能够跟上社会进步,并且促进社会进步。我的主张超越了杜威思想。我认为学校课程与教学必须围绕人类问题重新组织。人类问题应该成为课程的核心内容,传统学科内容要服务于这个核心。

于天龙:那么这个课程重组在今天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性呢?有多少学校改革尝试反映了您的主张?

诺丁斯:你是不是在问这个主张的可行性?我的答案是,在没有官僚体制的限制下,这是最自然的教育方式。可是在现有的体制下,其可行性不大。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想像。改革是渐进的。很多人已经对这个新思路发生兴趣。此书出版后读者反响热烈,这就说明他仃)有兴趣。虽然与十年前相比,今天的美国学校更加重视数学和阅读,但同时无数教师和家长在渴望改革。不少私立学校已经采取我的主张进行改革尝试。所以希望还是有的。

于天龙:您指出这本书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您对道德教育的定义富有新意:道德教育不仅是指集中于培养有德之人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道德教育也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这个道德教育的定义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特别在中国)往往强调在学校里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却忽视整个学校的道德使命。很多学校活动和实践在道德上是应该谴责的,譬如美国学校内受种族主义影响的分组教学和标准化考试的泛滥。如果一所学校的教育实践经得起道德的检验,孩子们的思想品格得以在一个合乎道德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任何单独的道德教育课程了。我相信您所主张的以关心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个道德教育模式。

诺丁斯:你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特别重要。关于道德教育,我基本上是沿用杜威当年的用法,在两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第一,教育人们使之成为有道德的人;第二,提供一个经得起道德检验的教育。第二种用法更加重要。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们一个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教育,那么他们可能自然成长为有道德的人。所以我同意你的看法,道德教育并不一定需要在道德观念上的特殊教育和训练。不过,设置一门课程以集中探讨伦理学、道德历史或者基本道德哲学还是有价值的。即使在初中阶段,这样一门课也是有用的。但是这门课的重点应该是对历史的介绍和对道德问题的讨论,而不是直接培养有道德的人。

于天龙:很多中国读者知道您是关心道德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您能不能简要地介绍一下关心学派与其他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区别?其他道德教育理论包括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模式,价值观澄清理论,以及以荚德教育为基础的人格教育模式。

诺丁斯:关心学派与认知发展模式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强调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尽管如此,关心理论不认为道德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同阶段;我们也不依靠人为设计出来的两难故事来讨论道德问题。我们强调在每一天的真实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关心学派赞同价值观澄清学派对个人道德责任感的重视。个人必须对自己所持的道德立场负责。我们也都认为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应该着眼于他的行为而非认知。人格教育者一般强调改变孩子的行为使其变得有道德,而关心理论家的着眼点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们生长的环境。我们主张想办法改变环境。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往往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促进道德养成。

于天龙:让我们集中探讨一下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当前美国学校里影响最大的道德教育模式。我认为中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实践也反映了这一模式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很多方面与以美德教育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同出一辙。在您看来,人格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诺丁斯:第一,对美德的直接灌输效果不大。实验研究以及日常生活实践都已经说明这一点。“美德袋”教育不大可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第二,人格教育者对所谓的道德问题分析不够。他们忽视很多道德问题的社会根源。另外一个问题是,人格教育者看不到美德的社会构建过程。每一个具体美德只有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才有意义。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没有人否认那些劫持飞机撞大楼的自杀爆炸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吧?但是我们不能鼓励这种“勇敢”行为。他们的勇气不是可赞美的美德。为什么不是呢?这个问题促使我们对所谓美德的社会根据或者文化基础进行探究;探究到底什么东西是人类共享的,共同珍视的,什么东西导致我们彼此不同。单纯进行所谓“勇气”或者“尊重”的灌输和训练,而不对这些“美德”的复杂背景进行批判性的探索,可能会导致教育者不愿看到的结果。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05-12

 

【读后感】

学会关心:教育要寻找人性的光辉

--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当我第一次听到“关心”一词时,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词对应的英文原词是什么?翻前寻后,果然是care一词。此书的英文原名为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直译为“对学校关心的挑战”。“关心”这个概念,在国内似乎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将care译为“关心”,也只有对这一概念进行多层次地阐释,才能将作者诺丁斯的“苦心经营”略加展现。

自陈寅恪作为学人精神的象征在上世纪90年代浮出水面之后,“同情之理解”、“温情之敬意”等表述方式,成为表达对前贤筚路蓝缕创业艰辛敬重之情的合适词汇。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对先辈的“体贴”与“理解”,更为现代学术渲染了浓烈的人文意义。对先辈的敬重之情,与诺丁斯在这里强调的对学生“关心”意识的培养,当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却并非丝毫没有关联之处。透过表象之外的理论关怀与学术魅影,“关心”实际上意味着“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等种种理念,值得细加推敲。

不管是引证大哲如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对“关心”的论述,还是借威尔(Simone Weil)著作对“关注”的强调,诺丁斯其实想要创构的仍是自己的理论,即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我们应当主动去关心他人,我们还应将这种关心意识引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以此来应对学校所面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诺丁斯是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哲学学者,且不论其多部大著(《女性与罪恶》、《教育哲学》等)与各种职衔(诸如美国教育哲学协会、杜威研究会前主席,美国教育学会主席等),我所看重的,是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她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学研究者,更拥有从中学到大学的教学实践经历,甚至不仅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成绩显著,她还有良好的行政经验,曾担任新泽西州中学教研部主任、芝加哥大学杜威实验学校校长、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务。这些都决定她的研究,决非仅是居于书斋里的“冥思苦想”或“纸上谈兵”而已,果然,读此书,从书卷纸背中感受到的,确是作者的一颗深广遥致的“悯怀之心”。

对于“关心”(其实,我觉得此处将care译为“关心”,并非最佳选择,但暂时也找不到汉语中更合适的表达,权且如此用吧),诺丁斯教授对这一命题的关心,并非始自本书,早在1984年,她就出版了早期专著《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2002年又出版了《始于家庭:关心与社会政策》、《培养道德的人:以关心伦理替代人格教育》,再加上这部出版于1992年的著作,可以看出,她以“关心”为核心命题,试图构建一整套理论体系。之所以用“关心”这个概念,而不是选择其他,可能与海德格尔的定义不无关系,在海氏看来,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确实,在这样一种哲学思考的构建基础上,再来理解“关心”,则更易接受其所试图表达的背后深意。难道不是吗?在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生存之中,为了有限的利益资源,人与人之间不断凸显的是一种生物化的关系,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乎反而随着高科技的发达,比任何时候都接近我们生活的本真,难道达尔文最后的传人竟真的是斯宾塞而非赫胥黎,人最后留下的竟仍是生物性一面?严复当年择译《天演论》,弃伦理学而取进化论,原是其时中国面临生死存亡大背景之不得不然,可以理解,然则决不可取。“急功近利”当然是贬义词,但它既是一种道德价值上屡受批评的概念,又是社会规律运作之产物,有其在一定时期内必然生效的客观性。作为社会人的一般民众乃至商人、政治家,也许可以强调时势背景的不得不然,然则作为知识人的象牙塔居者,若不能够坚守位置,而是也“随波逐流”的话,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是“岌岌可危”的。或许,一群并不直接生产物质文明的知识人存在的价值,正在于此,否则知识人于社会有何贡献呢?所以,当面临重大价值抉择问题时,知识人首先应当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坚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考虑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利益。这也正是知识人与所谓“伪知识分子”的区别所在。

诺丁斯教授专为此书中文版撰写的《致中国读者》,说了这么一段话:“距离此书第一次出版,十年时间已经过去,而书中所提主张的重要性在今天却有增无减。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学校教育经历了一种令人可悲的变化:所有学生都被强迫灌输一个统一的标准课程,并且接受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虽然遭到众多富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生活。”我读了,惊诧莫名,这不也是在说中国吗?

美国,我们想象中的“理想国度”,怎么也会是这样的呢?细细想来,其实本就如此。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想中的“人文国家”,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包容“异见”,但那只能出于一种多元化制度基础的制约,从骨子里来说,美国运行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能力、适应社会者可以“节节高升”,否则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很多华工的命运就说明了这点。

学者何新先生在其文章里谈到1995年由美国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出面邀集的旧金山会议。会议汇集了当代世界500名精英人物,包括政治家、经济界领袖与科学家,其中有乔治·布什(其时还不是美国总统)、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布热津斯基、索罗斯、比尔·盖茨、奈斯比特等世界名人。会议在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召开,讨论关于全球化以及如何引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问题。会议认为: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已到来,这个时代将是非工业文明的时代。在21世纪,仅用全球人口的20%就足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繁荣,因为目前全世界的价值主要部分仅由1/5的人类所生产,所以“只有20%的人有权积极地参与生活、挣钱和消费(此外再加上1%或2%的丰厚财产继承人)”(何新:《全球战略问题新观察》,第18-20页,时事出版社,2003年)。这一思维方式,典型地反映了美国人所主导的世界思维可能发展的走向,我们当然可以努力尝试去理解这一“美国式”思维,这些精英人物都是残酷竞争中的胜者,应该承认,自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的学说以来,没有任何时代比我们刚经历过的20世纪更加残酷。虽然人类文明是在继续进步,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但就人性的沦落而言,也明显比以前更甚。这些精英人物,正是在这样残酷的条件下,经过层层搏杀,经过物竞天择铁律遴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当然不怕竞争,他们当然将那些弱者不放在眼里。在他们眼中,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存在的,真的就是合理的吗?被认为是经济人代表的斯密(AdamSmith)早在约250年前,就已经提出“同情心”的概念。在他看来,同情心是美德之源,人皆有之,即使是在恶棍和罪犯的身上,同情心也不致全然泯灭。同情心要求我们推己及人,但完全从当事人的角度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参见陆建德:《虚构的“经济人”——从斯密伦理学看“经济人”的神话》)。这里的“同情心”与“关心”虽然概念有异,但其实颇有共通之处,即强调对人性善面的发扬,对社会风气形成中的“人性”的张扬。
 是啊,身为万物之灵的人,难道只有在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斗争之中,才能演示出生命的意义与前行的轨迹?“什么都可以相信,就是不能相信人。”世道人心竟是败坏到了这等的地步吗?在这一点上,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所面临的挑战是相同的。但不管是人之生性为善,还是生性为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的确不错,只有营建一个以良好的道德风尚、淳朴的世风民情为标准的公益社会,世界才有可能不断接近于大同境界,人也才能真正地在自己与同类的身上找到“作为人”的尊严与骄傲。

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向善,努力去做一个真正的“人”。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转引自刘智峰主编:《精神的光芒——一代人的心灵历史》,第53页)。看上去说的是学术,其实也未尝不可将之作为对人心的蠡测,对于世界大同理想的向往。席勒的《欢乐颂》为我们描绘了那理想的时刻:
   天神啊,你是众神之尊
   只要你集结无边的雄威神力
   便能集散沙于高地,化腐朽为神奇
   只要你展开温煦的柔韧羽翼
   五湖四海的众人啊,就可永结兄弟

“大同理想”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尚属有待努力的范畴,但让五湖四海的陌生者永结兄弟、善相待之的理想,确实充满了人性的理想与光辉。这个世界不妨少一些珠光宝气、少一些物质财富,但多几分人情气息、多几分人性真善美,真的就可能点亮美妙的未来图景。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也就无论如何都能意识到教育的巨大意义。因为,未来的世界在孩子的身上,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将会在长远的意义上影响到未来世界的形成方式。诺丁斯教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她所主张的新教育模式,即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由一种概念来主导学校课程,即“关心”。所谓“关心”,这里指孩子们(受教育者)应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实际上,要说的,其实是我们应尽量恢复“人性”的一面。我们是人,我们不是动物。我们要做人,我们要“关注心灵”,我们更需要“洞启人性”。当面对社会的阴面与无边的幽暗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是泯灭信念,“和光同尘”,还是坚守位置,选择自我?或许,如同哈姆雷特那样,“to be or not to be”,确实仍是一个值得追问再三的问题。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或许“关注心灵”、学会“关心”,是我们启开久已迷失的人性的“可能之匙”,我们期待着能以此而“洞启人性”,不仅是洞察、是穿透,更是启发、光照,将人性的“真诚善良”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扬光大。“如是我闻,有大悲悯”,佛家的怜世之心,或许也可互为参照?

就这个意义而言,“开卷有益”决不应仅仅停留于纸面,当我们打开教育学者充满人文关怀的“阳光叙述”,我们离“光明普照”的境界已经不远了。我们不但要自己去沐浴阳光,更应将这精神的光芒传递给未来的一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第十一》)。读这本《学会关心》,似乎又让人遥想起前贤坚守精神、开辟一代教育之风的圣贤气度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只要我们努力,谁说就一定没有达到的可能呢? 进制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16日

于关怀理论视角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论文关键词:关怀理论;职业教育;德育
  论文摘要:解读了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关怀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启示。

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瘠,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于危害他人的事情。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可是,当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学校对学术成就的强调加深了孩子们对成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11eChallengetoCarein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中疾呼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并大胆描绘了她的新教育愿景——以关心为核心来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同时诺丁斯强调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可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一、内尔?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
  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教师进修学院的教授。具有数学和自然科学学士学位,数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哲学与理论博士学位。并且是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诺丁斯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以其为基础思考学校德育问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书中要求我们彻底反思人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并认为以传统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的理想课程。学校对学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却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华严重忽视。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少数学生的学术进步。她论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关怀教育,并认为这一教育模式和发展学生智力是没有冲突的,相反这一教育模式是向教育者们提出这样一个挑战:在引导学生探讨最重要问题的时候,如何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书中系统论述了她的关怀伦理学和关心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论点:
  1社会变化与教育改革带来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些社会变化带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百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声称,没有成人真正关心他(来自美国女子军团的调查)。现在孩子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
  学校面对这些变化采取的措施就是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教学法的改变,这些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诺丁斯通过分析学校改革来阐述她的观点——对课程标准化的强调不仅无益于学校改革。而且实际上还可能导致学生们更为严重的游离行为。对于人们试图将教与学简化为一种模式,即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学,那么他就能够获得知识,而且他所得到的知识与其他掌握同种方法的人所获得的完全一样,诺丁斯认为这样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其实是旨在消除不愿看到的行为产生。”这也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不能一起认真探讨那些行为,仅仅通过打压学生的不当行为来维持课堂秩序。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诺丁斯认为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学生们抱怨“老师不关心我们”,这样的抱怨提醒我们,一定是在师生关系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诺丁斯认为,在讨论教学以及师生关系时,教师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教师在其中成为关心者,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学会了关心知识、其他生命以及客观事物。我们想当然地把关心视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可以由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学校目前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二次方程式上,而不去关心任何一个具有终极存在意义的问题。诺丁斯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目前的学校并不是一个启迪智慧的地方。她认为学校教育面临挑战。必须将关心引入学校。
  教育中的关心不同于生活中一些简短的关心关系,它建立在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它需要时间,要求连续性。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整个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仅仅为了学校生活而去学校学习,与其他日常生活缺乏连续性,这样的学校生活无疑是干枯无意义的。学校生活还应该与学生人生中其他的生活阶段浑然一体,如果学校生活只是突兀的一个阶段,是其人生中的一个跷板阶段,它就成为一种活生生的被人为割裂开的与整个人生不连续的阶段。诺丁斯认为为了有效应付时代的挑战,把关心引入学校,必须重视教育的连续性,教育目的的连续性,学校场所的连续性。师生关系的连续性。
  二、关怀教育理论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诺丁斯的许多观点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同样富有启示意义。她所描述的由于社会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学校中人际关系冷漠、学生抱怨没人关心等等,这种现象在我国职业学校尤为普遍。在我国,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等各方面素质较弱。他们较少得到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关心,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很紧张。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愈演愈劣。然而,在我国很少有学者像诺丁斯一样著书立说在职业学校中呼吁“学会关心”。此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尽管目前针对职业学校的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尤其是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茶。但是像诺丁斯描述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重视理论的学习,使得这方面有优势的孩子获得多得多的成功的机会,而其他在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擅长的孩子则较少获得成功的机会。他们缺乏别人尤其是老师的充分理解与尊重。他们常常是处于被关心的边缘。
  因此,关怀伦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更富启示:
  1.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在关心关系中,付出重要,接受同样重要,双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行为反应更为重要。关怀的关系性包含有关怀的相互性之意,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对关怀关系的维持和促进都负有责任。在职业学校,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对他们的关心根本不当一回事。也当然不乏学生抱怨老师根本不关心他们。这样的抱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师生关系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不予理睬。还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抑或是教师与学生在关心的关系中移位错位了?根据诺丁斯的描述,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专注即“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是关心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的职业学校,当教师“关心”学生时,其心理状态真的处于一种“动机移位的状态”吗?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领导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去关心学生,为了让他不再惹祸,让他努力学习将来找份工作提高就业率,还是真的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去关心他?这种“关心”与诺丁斯强调的“关心”之间的区别值得探讨。同样。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取决于道德环境、特别是被关怀者的道德状况和回应能力。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回应,必然影响关心的有效性。在我国的职校中,尽管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但也存在不少素质并不是很高的学生。他们由于以前的学习经历、与老师的关系等原因,可能并不会恰当地回应教师的关心。例如有的学生尽管对教师抱有感激之情,但并不表现出来。甚至以逃避的行为来掩饰自己。有的学生干脆对教师的关心不屑一顾,学生的反应势必影响师生间关心关系的建立,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

诺丁斯强调关心是一种关系,而不把它仅仅视为一种美德。认为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这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以往教师关心学生被视为是师德的高尚体现,如果教师仅仅关注教学。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并不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也被默许。但在诺丁斯的新教育模式中,关心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和学生长期相处,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无论是人还是知识或者事物,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关心关系就建立了。诺丁斯主张将关心融人到教学与平时的生活中去,教师并不需要为了关心学生而刻意地去关心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交往之中.通过共同关注的人、学习或者事物等,关心的关系就建立了。如果一个教师真的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并给予不同的反应。关心的关系性还告诉我们,关心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教师不是圣人,并非关心的永动机,如果对于教师的关心,学生没有相应的反应。也会破坏关心的关系。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关心的关系需要更多的努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需关注学生的需要。更要在关心学生内心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关心关系的成功建立,教师引导职校学生如何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接受关心同样重要。
  2.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很重要。对关心则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认为教师的关怀榜样作用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教师关怀。教师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和关怀能力,就不能只是泛泛地讲授关怀的大道理。只教授给他们相关的知识也不行,因为现在识字能力已不是阻碍学生接触思想的障碍,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网等来获取相关的知识。识字能力的普及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道德,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出现去道德化的现象。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感受,建立师生间信任的关系。教师的关心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学生学会关怀的无言向导。但不能否认,在职业学校大面积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评说学生的行为素质低下,抱怨学生的人情冷漠。一方面应付性地上课,冷漠地对待那里的学生。诚然如诺丁斯在关心的关系性中指出的,学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关怀行为。学生的消极反应可能会严重挫伤教师的关怀感,但教师的关怀者角色与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付出比普通学校教师多得多的耐心。在我国职业学校工作的教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是需要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相对来说较少得到关,而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与被关心的经历有关,由于较少有被关怀的体验。学生常常以冷漠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很难产生关怀的冲动。如果职校教师以一种冷淡或者无奈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学生则更难学会关心。职业学校的教师更需要以耐心的关怀行为来鼓励学生,允许学生以自己独有的生命节奏来实现其个性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幸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命节奏来规划他的职业发展。教师要通过示范的作用演示如何关心,而无需告诫学生要学会关心。可是我们得承认,教师也是平凡的人。如果学生对教师的关怀没有反应,那么关怀行为可能就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得先花点功夫了解学生,师生的交往与相处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诺丁斯提出连续性的重要性,认为频繁地更换教师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当教师与学生熟悉了解之后,教师的榜样作用更易引起学生的模仿。职校的孩子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教导学生.教师应该走入学生千差万别的小世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用学生的眼睛观察,用学生的心灵感受。诺丁斯强调实践的“教师的关怀”.认为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
  3.教学与课程中的关怀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语数外学不好并不代表智力低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人的智力因素不仅仅只有一种.学生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一位法国教育学家曾调查发现,不同学业成就的学生对教师的关怀需要明显不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积极的态度,从中获得平等感和信心,从而促进其学业的提高;而学业优秀的学生看重的则是教师进一步促进自己学业成长的能力和耐心以及赋予自己的学术自由度。而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错位的关怀:教师对学业弱的学生往往百般关注其学业的迅速提升,实令这些同学恐惧不安;而对学业好的学生往往给予过多态度上的褒奖,倒未必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关怀要与学生的需要一致。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学生水平的差异更要求教师在实践关怀时加以有效区分。
  诺丁斯反对控制的教学,主张把关心主题引入正规课程。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关心主题可以把标准学科以及学科知识与重大的现存问题联系起来。关心主题的运用可以使我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诺丁斯反对学校仅仅注重于学术训练,认为智力训练是非常重要,但是它不能成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把关心作为首要道德目的并不是反智力的。相反,以关心为主题的教育对整个人类智能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她主张围绕关心的主题而不是传统的学科来组织课程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关心的主题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关心主题的学习,接受关心自己、他人、知识等等。这种在课程与教学中纳人关心因素的观念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有很大的启发性。在职业学校,智力的训练并不处于重要的地位,那里的学生更注重的是相应技能技术的训练,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因此.在教学与课程中纳入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与职业有关的知识等,这样教师与学生讨论他们关心的主题。他们会成为活生生的有自己观点、想法和情感的真实的人。不再是学不好语数外的学生。选择任何一个他们愿意学习的领域,帮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尽可能做得最好。诺丁斯甚至提出取消高考招生录取的统一标准。一个学生关于未来的理想和打算决定他在学校学什么样的课程;提出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探索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主张为所有孩子开设课程。给那些不准备上大学的孩子开设的课应像为准备升学的孩子开设的课程一样丰富、有深度、令人感兴趣。
  诺丁斯提出的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帮助学生富于关怀的课程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使教师从一些注定要失败的教学任务中、从预定的挫折感中摆脱出来。对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来源: 学海网 作者: 马蒙蒙

 

让我们慷慨一点,让所有孩子都成为像我们一样的人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

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乏,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这样的人也是危险的。
      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在医院,病人们感受不到关心;在社会福利机构,顾客们感受不到关心;在养老院,老人们感受不到关心;在学校,少男少女们感受不到关心。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诺丁斯讲的这种缺乏关心的状态在现代社会,在各个国一几乎普遍存在。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因缺少关心所引发的人间悲剧几乎天天在上演。记得看过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一档节目叫“道德观察”,其中一辑中有一组画面(好像是在湖南某市)令人难忘:一个在楼顶徘徊欲寻短见的年轻人,焦躁不安,生命系于一线;而楼底下上千人的围观者有的吹口哨,有的大呼小叫催促上面的人快点跳下来,虽有少数正义之士力图阻止,但势单力薄,无济于事,最终是楼上的年轻人更加烦躁不安,向下面的人群叫骂。扔砖头,最后跳了下来粉身碎骨,而下面的围观人群则带着看完表演心满意足的表情呼拥着慢慢散去。这情景与当年鲁迅笔下的 “看客”何其相似!为什么人的生命被如此视为儿戏?为什么把看别人的死亡作为一种观赏且乐此不疲?对人的生命尚且如此,对动物、对植物的漠不关心就更不奇怪了。几年前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在动物园用硫酸伤害狗熊的事件相信人们不会淡忘,其实类似的事经常在上演,偷猎就不必说了。难道学会一点关心,有一点同情,竟是如此之难吗?

认真想来,这种缺少关心的状态,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可以回溯到我们幼年的家庭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在我们成长的各个时期所给予我们的影响。中国的父母们在关心和学业二者之间似乎更看重后者,因为学业成就关系到孩子未来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幸福”。学校教育某种程度也是道德贫困的教育,尽管我们的课程中不缺少“主义”与“品德”等方面的内容,但多流于形式或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远未能内化和融入孩子们的身心,成为指导其言行的准则。而社会对成功人士的界定,也把人们引导到这样一个误区,即羡慕并追求成为有钱有势的所谓管理者,或研究高深学术的有头有脸的专家,等等。媒体则不停地向人们介绍所谓“小资”、“布波族”的时尚生活,使年轻人误以为这样的人生才算得成功。在人们奋斗的人生之旅中,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取得地位。权力:金钱,或者说是能带来这些标志所谓事业成功的那些职业职位,而其他种种美好的东西,如关爱。同情、扶助弱小,甚至人的良知,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在职场竞争中被主动地抛弃了。一个普通劳动者,靠诚实劳动生活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个失败者,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穷人”,从而生活在让会和他人的阴影之中。如果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将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一生——毕竟上面的所谓“成功人土”只能是一少部分入——能说这个社会是一个良好的道德的社会,这样的人生选择是健康的,符合人性的选择吗?对一个人而言,什么才是他生活中、生命中最重要的呢?所谓的事业成功是我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和生命的最高追求吗?对此,诺丁斯在书中告诉我们:

 “学生们需要理解,成功的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的成功会比其他成功更加引人倾慕和追礼……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比一种稳定的充满爱的关系更重要的了。关心你生命中一个特殊的人远胜于关心一切原则和事业。你可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会关心和被关心,没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对命运的思考、对存在的质问只对我们的心智发展有利无害。处在一种亲密的关系之中,我们才有机会理解关于道德的秘密,才有机会学会如何完善我们的道德。”

是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有什么比一种稳定的充满爱的关系更重要的了。爱使我们心灵充实,爱使我们精神愉悦,健康的人生不能缺少关爱。但这种爱,或者说关心的关系并非与生俱来,它的建立需要学习。那么,对教育来说,又该从哪里入手来教会孩子们学会关心,学会爱自己和爱他人呢?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能够培养关于学会关心的教育呢?对此,诺丁斯说道:

“我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在这些关心领域,我们会发现许多主题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专题讨论、研究项目、阅读参考以及对话的基础。然而目前,学校里的课程几乎完全围绕着学科知识来安排,而且这种组织毫无章法,至于知识都被那些所谓的事实和技巧所淹没。即使有的学生真的对某些学科领域产生兴趣,譬如数学或者文学,他们也只会以失望告终。过去只是少部分人有幸接受教育,现在我们试图给所有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现在所有人受到的教育都不充分。我们不愿意质疑,这种久受推崇的传统人文教育真的是有益于所有人的最好教育吗?

 围绕关心来组织教育,这是诺丁斯教育思想的中的主张,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研究的出发点。过去我们曾进行过大大小小很多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一忽儿强调全面发展,增设了不少新课程,一忽儿提倡素质教育,不留作业,减轻负担,(其实在学校是素质教育,回到家仍是应试教育),这些不能说完全没有成效,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缺乏清晰的改革目标,而是把着眼点更多地放在了课堂教学上,课程设置上,以及教材编写上。诺丁斯的教育思想则超越了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提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最为重要的使命。这就使我们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方面,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选择方面,看到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线曙光。如果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有效地付诸实践,那么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教育将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个崭新面貌,踏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然而,学会关心并非轻而易举,不恰当的关心会适得其反c家长、教师如何正确地将关心传递给孩子,决定着关心关系能否确实地建立起来。正如诺丁斯所言:

 “如果关心以不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出现,那么它也不可能被学生们认识到。如果父母体罚孩子,还认为那是为孩子好的话,孩子可能会怀疑其他一切关心他的努力。这种情况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教师需要更认真地倾听和理解孩子。

身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学会如何接受关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除非他学会对他人的关心进行恰当反应,否则、他不可能健康地长大,更不可能学会关心别人。”

反观我们的现实,学校教育仍然遵循的是认知为本的学科教育,关心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学校、教师、家长,都更为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班级的升学率,孩子能否进入重点中学、大学,等等,所有学校以及家庭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重心展开的。因此,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自己的人生愿望和发展方向,并为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设计提供相应的教育。考试成绩就是一切,是人生的分水岭,这导致那些在学业上不成功的学生被严重地忽视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人生三的不成功也从此被决定了。对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我们的许多改革,都是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课程的编制是以知识(主要是学科知识)的灌输为核心的。我们似乎忘了,孩子们是千差万别的,其智力结构具有多元性,没有一种教育是适合所有人的。我们力图把所有孩子都纳入到一个以分数为唯评价标准的体系,并自以为是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教育,而无论这些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何种设想。诺丁斯认为,在这后面,隐藏的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即哈钦斯的“适合于最好的人的最好的教育也是适合于所有人的最好的教育”。而“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我们最好的公民曾经接受的教育。观察那些杰出人士,他们向你展示什么是最好的。他们何以成为杰出人士?通过优秀的教育,还有天才加勤奋。这样,精华人物接受过的教育就成为最好教育的典范”。对此,诺丁斯进行了如下追问——

“让我们问这样的问题:那些政客、艺术家,成功的商人或者军事征服的指挥者一定就是人类的精华吗?教育给那些人带来的东西一定是我们所希望的、想复制的吗?他们的业绩真的代表着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美德吗?怎么来说明那不过是他们自己的标签,被他们自己用来证明所谓的业绩?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不同的教育体制,是不是我们的优秀人才能够具有一些不同的品质呢?是不是他们会更加有爱心,更加慷慨,更加开放,更加智慧,更少贪婪,更加善良呢?这些问题是.如此重要,在推行任何教育体系和方法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探讨。看一看《派迪亚计划》一书中所暴露的傲慢态度吧。‘看看我们!我们是最好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成为最好教育的典范。让我们慷慨一点,让所有孩子都成为像我们一样的人。’这种傲慢态度对多元文化的现实和合理性不屑一顾。它忽视很多文化对传统人文教育的拒绝和批判。诸如我们回家的土著印第安文化。”

 诺丁斯说得太好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不同的教育体制,是不是我们的优秀人才能够具有一些不同的品质呢?是不是他们会更加富有爱心,更加慷慨,更加开放,更加智慧,更少贪婪,更加善良呢?不知道我们的教育改革家们在设计推出种种改革方案时有没有想到这一点,难道更会学习,更会考试,知识更渊博比更加富有爱心,更加慷慨,更加开放,更加智慧,更少贪婪,更加善良更重要吗?

诺丁斯是一位学者,而且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学者——她是美国长青藤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美国国家教育学会现任主席。她拥有两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团体的会员资格。她还是哈佛大学杰出妇女教育贡献奖和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但在她的书中,“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没有任何的卖弄和炫耀,而是既显示了一个学者固有的严谨慎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在书中,她以多种身份与读者交谈: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还应用大量来自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来阐述她的观点。这就使普通读者非常容易地进入她的思想世界,领受她的启迪,与之产生精神共鸣。也许,这就是大家的不同凡响之处——既震聋发睛,又润物无声。

几乎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所有的话,都充满了睿智,都发人深思,我盼望能和所有的读者分享这种阅读的快感。

 

关怀就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再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怀。她认为:关怀就是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她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怀,对人或事要付出感情。

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她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美国,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学流派,其中理论最具深度和最为系统的当推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

如何具体地实践关心教育?诺丁斯告诉我们,需要因地因人采用不同的策略:或严厉或温柔;对严肃者要敬慕和尊重,对温柔随和的人可以通过拥抱;有时,关心只需几分钟的注意,有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提醒我们,智力上的注意力并非就能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去,很多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对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追求高学历,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其显著特征就是“应试”。随着改革大潮,我国的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然而,目前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为升学教育。在此情形之下,曾出现过的“重点学校”逐渐消失的同时,却出现了不少的“名校”。随之而来的就是择校、择师、择生。而教师面临着“双择”,即:学校选聘和家长择师。有的学校生源过于拥挤,教师面临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很多班级的学生人数超过标准,而且许多教师同时负责好几个班级,这就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仅仅限于知识讲授,师生之间缺少充足而必要的对话———关怀实践。多数情况下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评价则偏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只抓学生成绩、只看重学生的智育,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成长、道德成长等,从而也使教师的教学工作越来越枯燥,越来越没有激情。这些问题是学校目前急于解决的。学校需要育人的高素质教师,学生渴求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教师想成为优秀的育人园丁。学生想要快乐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职业的幸福感。

教育本是一件幸福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主体双方全身心投入,教师幸福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缺少师生主体间关怀实践的教育又如何成就幸福?

现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礼仪缺失、人际疏离、生态恶化、贫富分化等不和谐因素,正在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长期以来教师用心血和汗水所筑成的师德之堤正面临强大的冲击。目前,在中国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如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八仙过海,“生财有道”;从教不廉,以教谋私,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学术腐败、品德堕落;师生关系疏离化、庸俗化,等等。使部分教师在拜金主义浪潮冲击下,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倾斜。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它败坏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侵蚀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肌体。如何培养和塑造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康向上的人,自然成了教师肩负的重任。而要完成好这一历史的重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

怎样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呢?诺丁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和可行的办法—学会关心。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效果主要是由学生来反馈和评价的。诺丁斯认为:教师应当认可学生,应该给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如此学生才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传统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割裂与学生的关怀联系,只看中学生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表现,与学生整体性发展割裂开来,非全面的评价将教师陷入两难境地。教师不仅要关怀学生现时的幸福,更应关怀学生一生的幸福,不仅要关怀学生某一个方面的发展,更应关怀学生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现存社会的人,更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健全的人。学生自主成长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的,我们在评价时也很难把握,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能否对教师认可的考验。不仅学生需要认可,教师也需要认可。对教师最好的认可就是学生对教师关怀的敏感反应,其次,就是整个教育界要有认可教师的正确标准,否则容易使教师心灰意冷,不知所措。

诺丁斯认为“关怀者虽说不必然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怀者” 。教师在作为关怀者时应完全沉浸在与学生的关怀关系中,不必以教育者的姿态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扮演了朋友的角色,聆听他的心声,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又要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学;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师又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除此教师还要扮演自己生活圈中的各种角色。

改革升学教育趋向下教学只注重学生成绩的现状,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教育教学成为成就师生幸福的创造性活动,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诺丁斯告诉我们:学会关心的首要秘诀在于专注。专注在此并不意味着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当真正关心一个人,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诺丁斯说:当一个陌生人向我问路,我们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变成一种关心关系,即使这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我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和需要,然后认真地回答他。当他接受了我的专注、认真和答案,这种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主张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感受,倡导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坚持活动与互动的关怀实践观,并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幸福的主要源泉就是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实际运行过程。现行教育教学活动忽视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教师对师生主体间性关怀的认识存在偏差,师生缺少主体间的关怀实践,外在评价制约,以及教师多重角色的压力,导致教师幸福缺失。基于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构建教师幸福的具体策略有:重视教师的幸福体验和感受;提高教师的关怀素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师生主体间性关怀实践;改善对教师的外在评价。

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我已多次拜读,每次读完都会沉浸在长久的“头脑风暴”中。做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我的内心充满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热情。对自己不断剖析,不断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关怀教育。我想:不能再保留“戴一副眼镜,着装保守,一脸严肃,循规蹈矩”的中国传统的教师形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名“幽默、时尚、懂得关怀、会关怀、懂得爱学生,也值得学生爱的“好教师”。而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需要,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学习型教师。

明天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育观念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学会关怀,学会感恩,在教育工作中享受快乐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