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千的扮演者是谁:全球最著名的十大古陵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6:14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古陵墓

 

 

        所有与神秘古墓探险寻宝有关的电影无一例外都会受到观众的追捧,虽然《木乃伊》、《古墓丽影》等电影里的考古充满趣味性,与真实中艰苦枯燥的考古工作有很大的距离,但那些古老神秘的国度埃及、希腊、印度等,越来越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向往和迷恋,其中最大原因莫过于被发掘的陵墓里往往都埋藏了稀世的珍宝,比如图坦卡蒙法老墓的黄金面罩,马其顿王陵的纯金骨灰箱,还有西潘王墓室里那些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下面请看全球最著名的十大古陵墓。

                                                   

                            

 

萨顿胡墓地

 

     萨顿胡(英格兰萨福克郡,最初发掘于17世纪) 萨顿胡是七世纪皇家墓地。1939年,考古发掘显示这个墓是一条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快速战船,长27米,宽4.2米,中间为墓室。墓内装有很多珠宝,据推断它们属于英格兰最早的一位国王东英吉利国王雷德沃尔德。墓地的酸性土壤意味着只有铆钉和船的形状尚可存在,此外还有一些迹象显示那里曾经躺过墓室的主人。

这件复制品(上图)是根据1939年在萨顿胡第一基地发现的头盔(右图)碎片制作的。像原头盔一样,它的帽盔也是由整块铁片锻打制成的,护耳和护劲则是另外用皮质勾环附上的。挂在头盔前面的是栩栩如生的面罩,在鼻子下面开了两个孔,以便佩戴者呼吸。头盔表面有装饰性的嵌板,两块布满了纵交织的动物形象,另两块是人物场景。一块嵌板上描绘两名武士,头戴有角的头盔,手持长矛和短剑或匕首。另一块描绘一名骑马的武士正纵马践踏一个穿盔甲的武士。那名倒下去的武士在战马越过他时奋力向上刺去。这种场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罗马,然而,尽管舞蹈武士的场景出现在英格兰东部和瑞典地区,暗示着它属于斯的纳维亚的神话,但它的来源却不太清楚。
  萨顿胡的头盔是目前发现的盎格鲁—萨克逊的英格兰早期仅有的四顶头盔之一。它们每一顶都和其它三项相比都有很大不同,这表明当时并没有一个共同的设计,而是由铁匠个人根据上层社会主顾的要求制作而成。此件头盔的结构上的那种单片式帽体、护耳和面罩,都是无与伦比的。但它表面的装饰,特别是两块人物饰板的主题与在瑞典乌普兰发现的上层社会墓葬区的主题非常相似。从乌普兰墓葬的头盔和萨顿胡出土的头盔—还有盾牌之间的相似性说明:尽管这顶头盔是在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英格兰制造的,但制作它的金属工匠却可能来自瑞典。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憧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被发现,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奈费尔塔里王后陵

 

  奈费尔塔里王后陵(发现地及时间:埃及王陵谷,1904年)

挖掘古墓是追溯历史的最佳方式。不论修建得多么豪华,不论是否有金银珠宝,不论是否还能意外发现其他洞穴,古墓暴露出来的是有关墓主人及其当年生活的各种引人入胜的秘密。

  美国《焦点》杂志秋季号刊登,奈费尔塔里王后陵(发现地及时间:埃及王陵谷,1904年) 是已发掘的世界10大古墓之一。

  奈费尔塔里一词的意思是“最美丽的人”,无怪乎她是拉美西斯二世国王最宠爱的妃子。她去世时,这位伟大的法老开始在王陵谷修建规模堪称最大、最为豪华的陵墓。三个墓室的墙上都贴着描绘着奈费尔塔里王后在“天堂”的生活。其中许多画保存完好,仿佛是昨天才刚刚画就的。可是,盗墓者盗走了奈费尔塔里王后的木乃伊及其佩戴的许多珠宝。

 

 

吉萨大金字塔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弗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6.4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6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兰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埃及图坦卡蒙墓

 

           埃及图坦卡蒙墓是帝王谷最负盛名的法老墓穴,自发掘以来带给世人的惊喜不断。考古学家日前又在墓内发现了8个果篮,里面装着有3000年历史的坚果,而且都保存完好。其中的文物非常惊人,包括纯金棺木、金色王冠和面罩、珠宝、雕像、双轨战车等。但因以下两个原因使他闻名遐迩:一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座国王的墓;二是他的那些臭名昭彰的诅咒。墓本身小得出奇,以致不得不利用墓室边上的一个洞穴来存放陪葬的财宝。图坦卡蒙法老墓自挖掘以来,一些华丽的陪葬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与此同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盛传任何进入其墓地的人都将遭受厄运的诅咒,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图坦卡蒙为现代西方人广为熟知是因为他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被英国探险家哈瓦德·卡特 (Howard Carter)在卡尔纳冯伯爵(Lord Carnarvon)的支持下发现他的墓葬,并挖掘出大量珍宝,从而震惊了西方世界。

  当图坦卡蒙登基时,大金字塔就已经有1250年的历史了。他死时只有19岁,他的墓未被人盗过,因为他修建的金字塔在他死时还没修好,被后来的宰相阿伊看中,图坦卡蒙只是葬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所以他的墓是唯一没被盗过的。

  整座墓由前室、墓室、耳室及库室组成。除墓室外,所有的地方都放满了家具、器皿、箱匣等各类器物,其中包括墓主人的宝库。墓中的每件器物,都以金银珠玉装饰而成。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两尊真人大小的乌木镀金雕像,学者们认为这就是图坦卡蒙的形象。这两尊雕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想像力。在8年的挖掘过程中,人们在墓中发现了2000多件文物,墓中奇珍异宝非常丰富。

  图坦卡蒙的石棺与陪葬品原本是他一个祖先要用的。因为谁也没想到他这么早死,临时来不及特别为他准备,只好先拿别人的给他用了。图坦卡蒙著名的黄金面具大约重10.23公斤。图坦卡蒙的木乃伊由三个人形棺与三个外廓层层保护,每一个的大小恰好卡进另一个,手工技艺相当精细。最内一层的人形棺由22K金打造,重110.9公斤,依当前市价来算大约是150万美金。最外一层的外廓大到可以当中型汽车的车库。图坦卡蒙的坟墓中有一个个人小型急救箱,里面除了一些急救药品外,还有绷带跟类似骨折时用的吊带。据卡特估算,图坦卡蒙的墓中大约有350公升的珍贵油品,大多存放在一些石头瓶里。图坦卡蒙并不孤单,他坟墓里还有两个流产的女婴陪他。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湖南省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973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 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3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泰姬玛哈陵

 

      泰姬陵(波斯语,乌尔都语),又被称为泰姬玛哈陵,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宫殿式陵园,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其位置在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区,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建立的陵墓。泰姬陵始建于1631年,历时22年于1653年完成。陵园占地17万平方米,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为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其体形雄浑高雅,轮廓简洁明丽,建筑风格集中了印度、中东及波斯的艺术特点,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价值,因此被人们誉为完美建筑印度的代名词200777日,被新七大奇迹基金会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西潘王的墓

 

秘鲁是南美文明古国,境内古文化遗址密布。在秘鲁发现的伟大遗迹有很多。西潘王墓室其实就是被盗墓者发现的。1987年前后,国际文物黑市上频频出现显然是来自秘鲁,但是绝对不属于印加文明的文物。敏感的考古学家阿尔瓦博士意识到这些独特的文物表明很可能又有一个重要遗迹被盗了。他和助手火速赶到秘鲁北部奇科拉约附近,一边询问一边搜寻,终于在1988年发现了西潘王墓室。西潘王墓隐藏在一个山谷里,位置很隐秘,周围没有任何显著标志,几乎可以说是很卑微,这成为它一直没有被打扰的原因。墓的入口已经被盗墓者打开,整个墓由大小几十个墓室组成,豪华的墓室和丰富的陪葬品让阿尔瓦博士目瞪口呆。

  为了继续保护文物不被盗窃,阿尔瓦博士固执地坚持住在墓里,守住入口直到秘鲁国家文物局的官员到达。当地的农民憎恨阿尔瓦断了他们的财路,在洞口威胁说要把他杀死。幸运的是,文物最终被保护。在之后的挖掘工作中,阿尔瓦博士挖到了密封的、从未被进入的西潘王主墓室,他因此也成为世界考古史上的明星。

  西潘王是古代莫切人的一位帝王。莫切人生活在公元100年到700年之间,后来被印加人征服。一直以来印加文明是秘鲁古代文明的中心,很难想像在莫切人的古迹中却发现了令印加文物都黯然失色的宝贝。

  西潘王的墓室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陪葬品,西潘王的尸骨放在墓室的最中间,他的手中抓着一个重达0.5公斤、纯金制成的小铲子。他的头上和前胸覆盖着华丽的金制面具,他手臂的骨骼上挂满精美的首饰,就连他的尸体周围都堆满了的数不清的首饰和工艺品。西潘王似乎想把生前收集到的所有财富都带到来生的世界里去。这些还不算全部,最夸张的是,西潘王的四周有几十具陪葬者的尸体,他们中有年轻的女人、侍卫、仆人,而这些人的尸体上无一不是堆满了金银制成的首饰。整个墓穴中,死者的骸骨只是点缀在一堆金银珠宝中的星星白色。阿尔瓦博士说,之前在文物黑市上看到的东西简直没法和西潘王墓室中的发现相比,如果盗墓者先发现主墓室,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西潘王墓室的发现是整个西半球最辉煌的墓葬文物发现,被喻为新大陆的“图特卡蒙墓”。现在所有的金银首饰和工艺品都被当地博物馆保管。

  西潘王墓室以巨额的金银陪葬品和千钧一发的危险命运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八位

 

 

                                                        

 

马其顿王陵

 

    在希腊北部萨洛尼卡城西南64 千米的韦尔吉纳村,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马其顿王陵,这里“沉睡”着一位野心勃勃、妄图征服天下的国王——古希腊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公元前 336 年在位)。雅典最杰出的演说家德谟斯提尼认为,腓力二世是蛮入、僭主和暴君,他不但不能拯救,而且还将窒息希腊的独立、自由和文化。腓力二世的确是个僭主,他在其兄帕迪卡其三世死后处死了继承王位的侄子——他亡兄的儿子,自立为王。但他绝对不是一个蛮人,尽管他生长于马其顿这个希腊北部边陲的蛮荒国家。事实上他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年轻时在底比斯做人质期间,他学习了希腊有关战争的战略战术以及政治权术等方面的知识,他不仅受益于希腊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还熟知希腊城邦的弱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矛盾。他登基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财政改革,建成了统一的马其顿王国,并使之在希腊诸邦中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不可等闲视之的军事强国。

  这个后来居上的强国的统治者,的确想窒息希腊的独立和自由。他有条不紊地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希腊城邦那些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大奴隶主贵族哪里是他的对手,整个希腊世界即将匍匐在他的脚下。公元前338 年,腓力亲率大军与希腊同盟军进行决战,大获全胜。狂喜的腓力二世纵酒大醉,在战死的雅典人及其盟军的尸首之间举行歌舞饮宴。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些尸体已不再是与他同类的人,而只是证明他的胜利的物件。显然,他具有侵略者的自私与冷酷无情。

  公元前338 年或337 年,腓力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城邦大会,结束了古典时代的希腊历史。以后,马其顿便成为希腊世界命运的主宰,昔日称霸一时的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强邦降为马其顿王国的自治区。

  公元前336 年春,腓力二世把侵略的目标移到了波斯,他已派出3 万余人的先遣队。就在紧锣密鼓招兵买马的气氛中,一场突发的宫廷骚乱彻底打碎了他再次率军出征的计划。那是在他女儿的婚礼盛典上,他被内部的仇敌刺杀身亡。从此这位一心致力于开疆拓土的君主再也无法踏上它国的士地,只能静静地长眠于地下了。

 

 

                                                         

 

卡苏比王陵

 

在东非乌干达境内维多利亚湖北岸,有一处山丘涌聚之地,叫做“坎帕拉”,在当地语中是“小领养之地”的意思。传说这里原是布干达国王放牧羊群的牧场。坎帕拉稍南的门戈,就是布干达王国的都城。如今的坎帕拉是乌干达的最大城市,于1962年被定为独立后的乌干达的首都。当年的牧场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花园城市,不过,这美丽的花园仍然起伏在那大大小小的40多个山头上。其中大山头有7个,上面有寺庙、教堂和古老的王宫、陵墓等建筑,著名的卡苏比王陵就在西部的卡苏比山头上。

卡苏比王陵是布干达国王的陵墓。布干达王国是乌干达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据传说,它兴起在16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布干达王国发展到鼎盛时期。一般认为,布干达王国在18世纪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不过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奴隶。这些奴隶都是从旁边的国家中掠夺来的,特别是南面的布杜国是一个很大的奴隶来源地,所以在布干达的语言中,干脆就用“布杜”来表示奴隶的意思了。奴隶的处境非常悲惨,可以被自由买卖,可以被主人任意打杀。据当时的一个英国传教士讲,有一个奴隶只因为无意间打翻了一葫芦酒,就被酋长杀了。“人祭”在布干达也长期保持着。每逢重大节日,就要用大量的活人作祭物。穆特萨一世(1856~1884年在位)在1856年登基时,就砍掉了几百个奴隶的脑袋。奴隶的地位虽然低下,但只要他们同自由农民结了婚,他们的儿女就能取得布干达自由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民的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