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同人之玉逍遥:常清静经完整注解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20:04
③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至高无上,极尊至贵的道。 无情,没有偏爱及私情。运行,旋转运行,此处指化生万物。 日月,指日月星辰及世间万物。此句言人有喜、怒、哀、乐等 表现,都是从一个“情”字中而来,然而不可名状的大道,虽 然万物都在她的包容之中,但她则是一视同仁,没有半点偏爱 和私护,在大宇宙中旋转运行,没有止息,也没有偏差,试想 这种充沛的能力及行为,是谁给她的呢?那就是没有一分一毫 私情的大道。

四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 因无形无象,所以叫无名。《道德经》云:“道常无名。”无 名指有功而不为名的意思。《道德经》又云:“大道记兮,其 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不有指不为已 有,也是指无名之意。长养,生长养育。万物,指世间万事万 物。此句言大道自生万事万物而不为已有的博大胸怀和无私。

伍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吾,即我。不知其名,不知道她 的名称,如何称谓她。强名,勉强称名。此句言大道是万事万 物产生、发展、灭亡的根源,就连太上老君都不知道怎么称呼 好,给她定称,就勉强称之为“道”。《道德经》云:“有物 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此段总的是讲,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她 是没有形状、没有情欲、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她是天地万物 的运作长养的唯一操作者。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 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常存,向她学习。一要学 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 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二要做到无情, 无情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 永住。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 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 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动,心地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 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 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 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⑥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 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夫, 发语词。清为天,正阳之炁,上升为天。浊为地,正阴之炁, 下结为地。有清有浊,指能清能浊,如宇宙中有清水就有浊水 一样。动,指动态。静,指静态。有动有静,指能动能静。天 清,指天动而清。地浊,指地凝而浊。天动地静,指天地有动 有静。男清,男了有神炁之清。女浊,女有有败血之浊。男 动,男子好动。女静,女子好静。降本,归于根本。流末,返 于末端。此句说:道分清浊动静之喻,男女动静之机,清浊动 静之理,男女清浊之用,动静之机,万物本末之由。

七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源,源头。基,基础、根本。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指清、浊、动、静乃相对之态,有 晴天就有阴天,有生就有死,两者相互转化的运动,才有生生 不息的大道运行。

⑧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句言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 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经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鱼鳖蛟 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清虚寡欲,无为非于至道,至道 自来归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炁,体道合真,万物悉归耳。”

此段总述了所谓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无形的 运作,丝毫没有一点自私的作为,这样才能做到“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的境界。清、浊、动、静、天、地、男、女, 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运行,永不停止,人在其 境,如果迷于其中,随波逐流,便是生死轮回!如果放下身 心,合于大道的清静无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⑨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神,此 处指人的元神本性,来自无极中的真阳之灵。心,元炁结成的 东西,圣人云:“声色不止神不清,思虑不止心不宁,心不宁 兮神不灵,神不宁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识神著了外境而 生之贪念,元炁所结成之心,本来也是好静,但贪欲之念一 起,牵动一心,就不再平静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来清静,都 是因世欲之事干扰,而使之不清静。 

⑩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遣,去除。 澄,澄清。此句言人能去除七情六欲,内守元和自然之炁,内 心自然而然就会安静,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从 心起,息从心定,心息相依,息调心静。”

11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 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 谓之欲。所以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上之人如果能断其情, 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会 消灭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时,身有妄动之 业。心有妄思之业,口有妄语之业,又说三毒为三尸,上尸彭 据、中尸彭攒、下尸彭矫。上尸好华饰,中尸好滋味,下尸好 淫欲。人若能断其华饰,远离滋味,绝其淫欲,去此三事,就 能使毒消灭,三毒既灭,就能神如炁畅,自然清静。

12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所以不能者,所以 不能够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声色、滋味等所动,性乱情 惑。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 句言人心迷惑未断,心有所染,不能穷尽妙理。

13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人能断情、绝贪、去 欲,即无三业之罪,使心处于形内,不能够从外形上看到心内 世界,心无其心。即无心可观,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 就达到清静之道了。

14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现出来。形 无主就不能安静,心没有形表现出来就不存在,心处于内,形 见于外,内外相承,不可相离。心离开形体,叫做无心。无 心,也就无形,所以叫做形无其形,形无其形就合于道。老君 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⒂远观其物,物无其物:物,道之妙用,非世间的一般物 体,五行造化谓之物,块需然有凝谓之形。凡是有形质的,都 是后天之物,物无其物,谓之真,真空也。《道德经》 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此句言修道之士,应当认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 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⒃三者既悟,惟见于空:三者,指心、形、物。空,道之 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执著身、心、外物三种东西,而学道 的人,又常常执著外面的法界,内里的元神,远处的神通,以 至“凡”能证“圣”,“圣”不能成“神”。如果能摒弃这 些,使大道赋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进一步修炼 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⒄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空,真空。空有两种形式,有大 空,有小空。此二空惧无即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观空也 空,大道无象,空也有空象,应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则真空 之境更加真实。空无所空,凡居有质,都凭借大道而成形,一 切物类,都是从道而产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为断灭也。

⒅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大道没有穷尽,修道到了空也没有 处所之后,空也没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达到无的境 界,再进一步做到无之又无,就无也不存在了。

⒆无无既无,湛然常寂:无无,无执。世间万事万物,都归 于无,功夫到了无也没有的地步,就万法都空了,达到湛然而 又圆满的真本,即成真道了。

20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寂到了尽头,连寂都不存在了,就 到了无为、无事、无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21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自然无欲。求静必须先遣 欲,有欲则患生,无欲则无忧,无忧则可进入真静。

22真常应物:真,体无增减谓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则 叫真常之法。法则真常应物,随机而化导众生。“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旧“寂然不动”。才能真常应 物。

23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得者动 也。动其本性,谓其得性。

24常应常静,常清静矣:“事来则应”,常应则无所不应。 常者道体也,应者灵机也。言道体可以随机而应万变。“事去 则忘”如浮云过空,云过则天又清又静。可知;不管天之有云 无云,而天体本净,不管心之有事无事,皆可常若无心,无心 之心,是为道心,是为真心,真心乃清静无染之心,也即可应 万境万变而永恒不变之心。


25如此清静,渐入真道:真道,指清静之性。真,即为道。 此句言经中不言,令人须假性修,渐进而成真。

26既入真道,名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 真。炼凡成真,炼真成神。

27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虽然从名目上说,似乎是得到了 道,但其实道为天地之本源,宇宙之原动力,大自然之规律。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太上无极大道, 本无得无失,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捕之不得。故 曰实无所得。

28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化,返以守真谓之化。化,迁变之 义。逐换应见之名,化别种种,应见容仪。有无莫测,透化时 人。透化者,指事为喻。恒劝开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学之人。 舍恶从善,惜身保命。故要归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 十一国,亦法视相,或见大人,身千丈;或见小人,身长丈 八。变见无方,易形改号。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随方设化, 同体异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静之教,是为得道。

29能悟之者,可传圣道:悟,觉,犹通。此句言凡学仙之 人,若悟真理,则不以西竺东土为名,分别六合之内,天上地 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为尊,也不以众教为 异,也不以儒宗为别。能悟本性,非分别所得。但能体似虚 无,常得至道。归身内修清静,则顺天从也,名合人事,可以 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静。人能清静,至道自来,不求 处得,不学而成。清静自然,圣道归身,所以说可传圣道。

此段总的是讲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无 心”、“无形”、“无物”的境界后,还要 把“空”、“无”及湛然之“寂”也法做有名之物,遣而忘 之,以达到“真常”、“清静”,从而“得道”。所谓得道, 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证虚灵本性圆满无缺之道,得 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物。妙合先天之炁,而运 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30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士,有修为有涵养的 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为涵养各方面都次 于上士的人。争,求静,执有之意。此句言有修为有涵养的上 等智慧的人,不与外界争胜争强而自强。这是上士所获得的福 炁,而下士由于一味争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内在真性,终使神 丧炁绝,一无所获。

31上德不德,下德执德:德,是道所表现出来的,通于道。 经云:“道之在我即为德。”又云:“德者得也。”德的体性 特征都同于道,道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而无迹象,却无 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为,无所不成。生育天地,运行日 月,长养万物,却不自恃、自彰。这种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就 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样,是内在的、实质的、无形的、 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因而,无形 的道是大道,无形的内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 有为之法,飘流浮于开、情之间,自以为是,无法突破小我而 进入无我的高上境界。

32执著之者,不名道德:执著,指执德、下德。道德,指通 变无方,存亡自在,应见即用,能尊能贵,悉皆自然。此然言 下德之人,故执诸相,行流涉于有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 的人,不能成道。

此段总讲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尘障,乐道报 德,自然灵性升华,福寿无边,切莫执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 城,成为一个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33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妄,动。情浮意动, 心生所妄。动,乱思,因妄乱了本性。此句言一切众生不得真 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动。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 而妄动于意)。意动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但有了妄动之心, 自然不能清静,又说妄动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说逐境而感 情妄动,不能得到真道。

34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惊,指心之极畏,不只指尽惊。惊 有两种情况,一指内修清静,忘了形而惊其神;二指外习事 情,劳于心而惊其形。此句言外又既惊其形体,内诱自然惊于 其神。想要心神安静,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静。

35既惊其神,即著万物:人如果惊其神,外就有所著于境, 内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为道贵守一,不可著于万物而惊其 神。

36既著万物,即生贪求:贪,过分追求、偏爱。有两种情 况:一是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这种情况为阴咎,不合于 阳,就不能清静,是为沉滞;二是贪于进修穷寻真理,坚求至 道,这叫内贪。这种情况属于阳,能体道合真,自然清静。

37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求外事,要渐渐断除;贪求内 事,要勤勤修进。虽然是内求至道,也不可以固执,如此也能 生烦恼。这里的烦恼也分两种情况,有轻重之分,一是轻烦 恼,二是重烦恼。轻烦恼是贪求至道,这种情况也生烦恼。二 是外求世法,名重烦恼。轻就合阳,所以叫清,重即合阴,所 以叫浊。虽然分了轻重,但两者这间又是相对的。贪就会生迷 惑,但是要舍重弃轻,内守元和,湛然不动,所以叫怀道抱德 了,自然而然就淳朴了。

38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 海,永失真道:浊、染。辱,污。流浪,指反复。苦海,苦 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自然而然就 产生而扰乱自身,在生死之间反复,永远不能脱离轮回,流浪 于苦海之中。忧苦的事不能够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学 道的人,都内守其一外除其想(一,指身)。圣人云:“存三 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 《西升经》云:守身不失,常存也,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 免于苦海,沉沦忧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自然清静。

39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道是 常存的,无时不在,不生也不灭,她外包天地,内入毫芒,运 行日月,长养万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东 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说,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 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难求难得的。经云:“天道 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得悟之 者,惟已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静,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总讲了众生所以不能得到真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 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伤自己精炁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 海浊辱之中,受苦受难。如果一心向善,修炼真常之道,一旦 了悟大道的规律,修之不辍,自会有成。以达到常清常静,有 至乐而无苦难的真常境界。

40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诵此经万遍:葛翁,此指葛 玄。三国时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抱朴 子·金丹篇》称,他曾经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九 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于阁皂山修道,常辟谷 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为“葛仙 公”或“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 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明清 时,道门和民间又常称葛洪为葛仙翁。仙翁,祖代求仙,皆成 真人,仙翁初人道之时,居长白山,或居东岳,自后遍历名 山,殷勤求道,成道之后,隐迹潜形,惟值得留经教于世,劝 悟后学之徒,凡言诵此经万遍者,即万行圆备,圆满之意。又 说,万遍道备,飞升太空,万神之备,万遍既周,乃成清静之 道。

41此经是天人习,不传下士:天人,极阳之仙。天仙者, 碧落飞腾,游行自在,两腋有毛羽,也叫羽客。凡是天仙羽 客,住于三清之上,常行于经法,也不轻传下士。世人苦修天 人之行,即谓天上人。凡欲修学之士,何不诵习此经,日有进 修三业,若无退慢之心,是有进无退之士,也不令经传下士。 圣人云:“经法流行于世,学人若遇须当宝而贵之,不可轻 世,如逢贤士,有心即授,有善即传。”

42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吾,仙翁自称。东华帝君,又名木 公、东王公、扶桑大帝,与丹灵、黄老、皓灵、玄老并称“五 方五老”,他掌管男仙名籍,男人成仙必谒东王公,女子成仙 必谒西王母。此句言仙翁得受此经(清静经)于东华帝君,也 是不轻传于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