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视频在哪看:500年汉正街搬迁在即:选择与重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9:03

500年汉正街搬迁在即:选择与重生(图)

发布时间: 2011-08-15 05:3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图为:今年春节,繁忙热闹的汉正街 记者佟建国摄

图为:改革开放之初的汉正街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陈凌墨 庞正 刘莉 萧颢 实习生刘少聪

  汉江边,晴川桥下。8月14日,东汉正街麟趾天桥上,一块大型条幅格外醒目:“距汉正街及周边地区实行交通管制还有1天”。

  附近的万安巷口,一个黑色音箱里,洪亮的男声在滚动播报:8月15日零时起,汉正街将全天候禁止货车进入。偶尔会有人在交通管制的通告牌前驻足,大多数赤膊的搬运工人埋头拉货,盘算着这一趟又挣了几多钱,音箱声在他们沉重的脚步中,渐行渐远。

  在汉水边繁华了500年的汉正街,表面上一如往日的熙熙攘攘。而事实上,与往日不同的是,这个下午,大货车上的催促声更急,搬运工们的动作更快,因为江汉关当晚12点的钟声一敲响,这些货车将禁止进入汉正街及周边街道。

  在此生活经商已几十年的商户们知道,跟汉正街市场说再见的时候到了。

  现场

  “大家搬了,我也会搬”

  昨日下午,汉正街电子文化商城内,经营日用品的冯巧芸抢着购进了一批货物。接连两天,她都在抢着进货。在汉正街做了十几年生意,冯巧芸不愿意离开这里,至于今后怎么办,她还在观望,“如果大家决定搬了,我也会搬”。

  今年3月,冯巧芸就从政府通告与报纸上得知,汉正街已启动“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汉正街2.56平方公里被划为拆迁区、在建及建成区两大块。拆迁区整体搬迁,在建及建成区整治、改造、升级。这场大搬迁涉及近2.6万商户,2万余居民。预计两年之内完成。

  在众多汉正街小商户的印象中,政府对这里的整治从未间断过,但这次规模超乎从前,更是史无前例地全天候禁止货车进入,他们感觉到“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不彻底搬迁汉正街市场、改造汉正街地区,传统批发市场久居闹市的种种发展弊端将难以根除。”汉正街综合整治和搬迁改造工作小组副组长、硚口区区长胡勤华说。

  在本月13日武汉市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官方称,近年来,各类整治始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汉正街地区发生各类火灾事故数十起,特别是今年的“1·17”火灾事故,夺去14条鲜活的生命。此外,汉正街附近的交通堵塞也为市民所诟病。

  政府希望通过“全面整治、整体搬迁、彻底改造”,消除市场的消防隐患、交通梗阻,让汉正街脱胎换骨。

  按照初步规划,汉正街地区完成搬迁改造后,改变“现场、现货、现金”的传统交易模式,全面提升商业业态,建设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贸易流通、文化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滨水商贸旅游区(TBD)。设想中,重建后的汉正街将不再具备批发市场的流通模式,而是一种电子交易高端的零售业态,“就好比美国曼哈顿第五大道、法国香榭丽舍大街”。

  而眼下,商户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

  往昔

  买卖全国的天下第一街

  500年历史啊!这句话屡屡从汉正街的新老商户们口中冒出,语带自豪,更含眷恋。

  汉正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那时江南一带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水运和商业的驱动下,汉口的街市沿着汉水流向自然延伸,汉正街市场形成。到清康熙、乾隆时,已成为“汉口之正街”。

  20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租界设立与铁路的开通,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汉正街则演变成小商品市场。“文革”期间,汉正街曾被更名为“兴无街”,市场关闭。

  直到1979年,市场恢复,第一批103户个体经营者重新出摊。得利于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汉正街市场一度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被誉为“天下第一街”。

  人称“选哥”的郑举选,是1979年的103户个体户之一,尽管退出多年,汉正街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昨日,在汉阳墨水湖畔的一个小区里,71岁的郑举选细数当年。双目失明的他戴一副墨镜,声音洪亮,花白的头发整齐梳于脑后,透出大哥风范。

  “别人叫我企业家,事实上,我是在汉正街滚了一辈子,讨了一辈子饭。”在“汉正街”这三个字面前,郑举选把自己放得很低。他一生命运多舛,随着汉正街的兴衰而起伏,也见证了汉正街最为辉煌的年代。

  1940年,郑举选出生在蔡甸乡下,6岁随父母迁居到汉正街。彼时的汉正街,码头上热气腾腾,街摊上堆着各式各样的小商品,人力车夫拉着货在石板街上奔跑,一不小心就会被撞到。他初二时辍学,开始了“练摊”生涯。

  “文革”期间,郑举选仍在地下坚持着小百货生意。1979年6月30日,他因此被冠以“投机倒把”罪,关押了18个月。狱中,他没有供出客户名字,这为他赢得了“江湖名声”。过去在汉正街,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恭恭敬敬地亲自上门邀请郑举选。

  出狱后的当年11月,就在汉正街公安巷口,郑举选搬块破门板,往两个矮凳上一搁,算是重出江湖。他是汉正街乃至全国的首批“个体户”,也凭借着义气、诚信、精明,成为整个市场的精神领袖。武汉绘图用品厂积压了大量打火石,企业不堪重负,郑举选拍胸脯包了下来,卖到四川去做打火机。靠着15元的起步资金,不出3年,他就成为万元户。

  1980年代是汉正街的黄金时代,“买全国,卖全国”,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集散地。郑举选清晰记得,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汉正街由此成为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的典范”。这位盲人也在汉正街创下4个第一:销售额第一、纳税额第一、各种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一跃成为汉正街首富。

  而今,郑举选的老商铺还在对外出租。他的两个儿子也在汉正街,子承父业。老人依然密切关注着汉正街,听闻这里要搬迁改造,他的希望是,顺乎市场规律“筑巢引凤”。

  展望

  摆脱低端业态重拾光环

  但最近10年来,“天下第一街”的光环逐渐褪去,传统的批发生意越来越难做。

  全国性的批发市场陆续建立:北有石家庄,南有广州,东有杭州和义乌,西有成都。汉正街四面受敌。而今日物流交通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汉正街逐渐下降为一个区域性市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中国市场产业研究专家胡宝钢看来,随着现代物流、信息流的发展,传统的中介式批发市场的衰落是大势所趋,传统的“二道贩子”的生存空间被压缩。

  胡宝钢考察过全国多个批发市场,汉正街商居混杂、产权复杂、交通拥堵、火灾隐患突出等乱象令他印象深刻。“城市中心难以承载大进大出的低端批发业态,汉正街改造难度太大,又失去了升级的最好时机,不破不立,搬迁对汉正街也是好事。”

  政府正积极引导汉正街搬迁商户,有序迁往黄陂汉口北及三环以外其他区域。一些商户已经开始行动。

  黄如进做蜘蛛王皮鞋湖北总代理已有10多年,在大兴路鞋市,他拥有两档门面,小的一层仅27平方米,大的也不过100多平方米。而在汉口北,他不仅拿下了400多平方米的商铺,还自购了4000平方米的仓库。

  说起离开汉正街的理由,他只有一句话:“自己的车在汉正街都没地方停,一个星期至少接两三张罚单。”现在,黄如进的车可直接开到市场门口,阔大的展厅摆满了上千款皮鞋,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展示新款了。

  汉正街服装商会会长郑斌,已在汉口北购置了两个商铺。在他看来,迁到三环线,可以上天、入地、出海,各种交通都很便利,这才是发展做大的需要。另一方面,这里已经开建产业园,可提供产业支持,不再是无根的市场。他说,虽然汉口北现在人气、商气和配套设施还未发展成熟,但他认为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其实汉正街到汉口北只有20多公里,不是太远,一个小时就能到,后年通轻轨后更快,但人们觉得这个心理距离特别大。

  ”郑斌建议,最好在搬迁的时候,把汉正街这块牌子也带过去,一来继续借用汉正街的名气好做生意,二来可以缩短商户们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延续汉正街几百年的商业历史。

  汉正街鞋业商会会长刘礼保则有更深层次的担忧:汉正街2.6万商户,实际上承载的是20余万人的生计问题,城市改造如何平衡民生保障,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