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垚知马俐百度云分享:滨海曝光“瞌睡官”为何激起波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18:38

   某网就“如何看待干部开会打瞌睡被处理或免职”进行调查。15383名网友投票显示:54.7%的人反对,认为干部因小事被免职,体现问责过于随意和情绪化,难以对官员施政予以真正制约;38.9%的人支持,认为干部开会打瞌睡,反映出对责任的漠视甚至忽视,是失职的表现,辜负民众期望;还有6.4%的人表示“不好说”。

  问责“瞌睡干部”为何激起如此巨大波澜、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会不会“眼一闭、乌纱没了”

  连日来,记者通过微博采访了京、沪、浙、鲁等地的一批网友。他们坦言,吸引他们眼球的,不只是事件本身,更主要是滨海10名“瞌睡干部”的问责结果——常规是免职。这,也是争论交锋的起点。

  记者网上搜索到,近年来全国因开会打瞌睡而遭问责的处、科级干部仅被曝光的就有40多人。其中,八成“眼一闭,乌纱没了”。免职去职,似乎已成“瞌睡问责”的惯例——

  今年2月19日,河北省永年县干部作风建设动员会上,“11名干部打瞌睡,被电视台现场拍摄下来。当晚, 7人被免职,另4人受到通报批评。”

  今年3月16日,湖南省祁东县政法工作会议上,县司法局两位副局长和县检察院政工室主任,因“打瞌睡达10余分钟,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3人免职处分”。

  去年12月18日,湖南衡阳市6名干部开会打瞌睡,被网络曝光。市委决定免去其党内和行政职务,并通报全市。

  显而易见,开会打瞌睡,确成官场“流行病”。但目前的党纪、政纪和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均没有“对号入座”的条款。于是,各地大多采取“快刀斩乱麻”的问责,既避免走纪律审查程序,又可立竿见影彰显威权。

  正因如此,舆论普遍关心滨海10名“瞌睡干部”的仕途命运。若按“惯例”免职,冤不冤?不免,如何处置才能“杀一儆百”?以致网民辩友各自预设话题,论辩交锋,将“瞌睡门”事件炒遍媒体和网络。

  先治会风还是政风

  纵观媒体和网络对此事的热议,一言以蔽之:滨海,是先治会风,还是先治政风?

  “正方”认为,从会风入手,抓干部作风、带队伍,值得称道。

  四川新闻网时评称:开会,是抓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会场上“梦回故乡”,落实中必然“稀里糊涂”,就像滨海县委书记王斌在会上说的,“领导干部没有一个良好的战斗状态是不行的,这些人连开会都那么懈怠松散,如何能做好工作?”因此,改进会风,要敢对“睡会”、“泡会”者下猛药。

  人民网强国论坛文章说:会议上打瞌睡,是某些干部平时“慵、懒、散”状态的折射。抓会风,就是树正气、抓落实,打造一支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

  而“反方”的“呛声”似乎更大,即便标题也都充满“火药味”——千龙网:《官场瞌睡虫,也是文山会海养大的》;中国青年报:《摄像机,拍不出与会者为何睡觉》;新华网:《与其曝光会场干部睡觉丑态,不如整顿文山会海》;红网:《先治套话长会,再治开会打瞌睡》……

  上述文章认为,“瞌睡”只是表征,核心在于官场懒政和滥政的作风。因此,整顿会风必先改革政风,就会风抓会风,只是一阵风;政风不改,文山会海不除,“瞌睡干部”还会“前仆后继”。

  尽管以上观点不无偏激或武断,但文山会海确是久治不愈的痼疾。仅近5年,全省就有60多个市、县、区在年初或新官到任时,开过机关作风整顿大会,而会风都是整治重点;少数县还年年开,也曾公开处理过违反会议纪律者,但整治的长效性却不容乐观。有网民甚至质疑:“难道开会精神饱满、不打瞌睡,就表明能做好工作?频繁整顿会风,其实也是治表不治本的官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