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6集团军在哪:全知无垢光尊者·窍诀宝藏论释(下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0:14:11

【全知无垢光尊者·窍诀宝藏论释(下部)】

(2011-04-07 11:13:37)
【全知无垢光尊者·窍诀宝藏论释(下部)】


       全知无垢光尊者 著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以六决定脱离轮回法:实相自性超离意识境,本基之时无有心念法;耽著感受乃轮回法故,          修道之时不修觉受法;清净行境无有轮涅故,得果之时无有利众生;自证未被心染实相基,          远离所知境故离戏论;诸法无想无执真实道,寻觅思忆所缘皆远离;不缘体相究竟殊胜果,           通彻无碍自明离偏堕。谁知此理乃大瑜伽士。       我们应了知决定脱离轮回之六法:一应了知诸法究竟实相的本来自性超离了分别意识的境界,因为在本基之时本来无有任何心念之法。二应了知耽著苦乐的感受无一不是轮回之法,故于正行的修道时根本不修觉受之法,而是寂灭一切耽著。三应了知在我们修行达到清净行境之时,无有轮涅的差别之法,一切净与不净本来都是大平等之性,故在获得究竟果位之时,无有利益众生的勤执与相执,因为能利众生的佛与所利的众生本体无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皆是一味一体之性,本基中本无任何差别之法。四应了知我们本来的自证智慧未曾被分别心染污过,是究竟实相的本基,远离一切所知诸境,故本离一切戏论。四应了知自证智慧从未被分别心染污过,因为实相本基远离一切所知境,本离一切戏论。五应了知诸法的本体是本来无想无执的,在这样的真实道中一切寻觅、思维、忆念等所缘悉皆远离。六应了知法界不缘任何体相,本空离根故,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回归此法性境界即是我们所要获证的殊胜之果,因为通彻无碍、自明自证的本体是远离有无等一切偏堕的。谁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谁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殊胜大瑜伽士。          开示证悟自性之六法:了知他声皆是师窍诀;了知现境即是无实幻;了知执心离根如虚空;          了知觉性无障赤裸裸;了知真义超离意识边;了知修理趣至基尽地。谁证此理密意虚空性,           无有所作本来任运成。       演示证悟自性教言之六法:一应了知外界所有的音声都是上师的窍诀,我们观念它就能起到对治我执烦恼和增上智慧的作用。二应了知一切现境虚幻无实,唯是缘起假立之法,是如梦如幻般的本体。三应了知我们能执著诸法之心也如大虚空般是本空离根的。四应了知通彻的觉性本体是无有任何遮障而以赤裸裸的方式存在的。五应了知诸法的究竟真实义是超离意识等边执戏论的。六应了知修行的究竟理趣是引导自己诣至本基——灭尽地。谁能证悟此理,则彼之密意智慧广大如虚空,无有任何所作的心性本体也是本来任运自成的。          开示断除魔障之六法:舍弃上师依止诸恶友;舍弃菩提进入轮回道;舍弃自利表面行利他;          舍弃正法追求世八法;舍弃静处步入愦闹境;舍弃无二跟随相词句。如是之人已被魔加持,           永入歧途今生来世苦。       开示认知魔障并力行断除之六法:一是有些业障深重的人,非但不恭敬有恩于己的上师,而且还随意舍弃,偏偏要去依止一些人格卑劣的恶友,当知这就是遭魔的现相而力行断除。扎嘎仁波切这样说过:“若人喜欢谈论亲友、财富等引生贪心以及谈论怨敌等引生嗔心的话题,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判断这种人是恶友。若人喜欢谈论上师三宝的功德以及言谈慈悲心等话题,我们也可以肯定地判断这种人是善友。”二是有些业障深重的人,凭借往昔的福德因缘虽获得了暇满人身,但却不依此努力成办生死大事,反倒舍弃难遇的菩提正道而信步进入轮回狭道。当知这也是遭魔的现相,我们应当励力断除。三是初发心的修行人切莫舍弃对自己有利益之事而表面妄谈利他,也不要以虚伪的行为去利他,应当先以自利为主逐步依次第修行。如果修行人连一些轨正言行、人格的基本法要都修不好,就舍弃自利的修行,而以表面行为去利益他众,这也是遭魔的一种现相。四应了知千百万劫中难遭难遇的就是正法如意宝,若人已遇殊胜正法而不好好修行,反倒舍弃了正法,努力追求世间八法,这也是遭魔的现相。五是修行人应依寂静处修行,如果舍弃寂静处而步入充满愦闹的境地,则也是一种遭魔的现相。六应了知与如意宝一样的无二智慧非常难得,修行人若舍弃殊胜的无二智慧而跟随一些表相的词句、诗歌等,则也属于是一种遭魔的现相。如是颠倒而行之人已被魔王波旬加持了自己的身心,彼将永远趋入歧途而感受今未来世的无量痛苦。          专心致志巡视之六法:巡视放纵行为如狂象,是否已入可怖淤泥中?巡视现空无二之见解,          是否已为我执魔带走?巡视觉性光明之童子,是否已经跟随迷乱徒?巡视加持根本敬信稼,          是否已遭邪见霜打落?巡视菩提解脱道明灯,是否已被贪欲风吹动?巡视上师无死甘露法,           是否已经掺杂怀疑毒?是故专心巡视极重要!       我们应当专心致志巡视之法有六种:一应善加巡视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若经常放纵行为,则如挣脱缰绳的狂象般必令自己步入恐怖危险之境,大象一旦深陷淤泥就很难获得解脱,同样,修行人若不具正知正念,放纵自己的三门,造诸恶业,则堕落到恶趣的淤泥中也是很难获得解脱的。二应经常巡视我们相续中生起的现空无二之无上见解,看它是否已为我执恶魔带走了?如果被我执魔带走,则应挥舞智慧的宝剑来斩杀我执恶魔,势必将无二正见从恶魔手中夺回来。三应经常巡视我们的觉性光明童子(甚深大圆满的见解),看他是否已经跟随迷乱之徒远去?也就是说我们刚刚认识的大圆满见解应时时持守,若不经常熏修则很容易被迷乱分别心所障蔽。智悲光尊者这样说过:“初学者认识的大圆满见解,如同云中的太阳般很容易被乌云障蔽。”四应经常巡视能令我们获得加持的根本,即观察恭敬信心的庄稼是否已遭邪见冰霜的袭击而毁灭,义即修行人一定要稳固自己的恭敬与信心,如是才能获得修行的大丰收。如果于上师三宝的恭敬信心稍有退失,则应通过忏悔和观念上师的功德与恩德等方法努力生起恭敬信心。否则,不仅无义荒废了自己的宝贵人身,且造下了无间堕落的罪业,岂不哀哉?五应经常巡视在菩提道中为我们引路的解脱明灯——正知正念,观察它是否已被贪欲等无明之风所吹动?因为这是依靠善知识教言而点然的能照弃痴暗的明灯,一旦熄灭,甚为可惜!六应经常巡视上师为我们垂赐的无死甘露法,看它是否已经掺杂了怀疑的毒素。如果掺杂了分别邪心的毒素,则本来纯净的甘露妙法对自己的炽热烦恼也无任何作用。如云:“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是故我们对此等六法专心巡视观察并善加取舍是极其重要的。          不证真实本义之六法:生执不证无生离心故;实执不证空性离境故;作执不证无作离作故;          思执不证无二离思故;耽执不证离边离方故;行执不证戏论离戏故。不执有实体相实相义,           不思通彻本性离妄念。       具执不能证悟真实本义之六法:一是修行人如果生起执著,则不可能证悟本来无生无灭的境界,因为真如本性超离一切心识。二是若修行人未远离对一切迷乱境现的实有执著,则不能证悟空性的本体,因为空性远离一切能境与所境。三是若修行人有勤作等执著,则不能证悟本来无作的究竟实相,因为实相远离一切能作所作。四是若修行人有思维等执著,则不能证悟法性无二的本体,因为法性远离一切分别寻思。五是若修行人有耽执之相,则不能证悟远离一切边执戏论的法界本体,因为法界本离一切方隅。六是若我们对修行生起执著,则不能证悟戏论的真实本体,因为它的本性远离一切四边八戏。不执著诸法实有等体相,才能真实了悟诸法的究竟实相义是不思一切、通彻赤裸、本离一切分别妄念的本性。          观察实相本面之六法:自证通彻无改之本性,非为庸俗亦非无记法;非为妄念亦非能所取;          非为对治亦离诸断治;非为他见各别自证境;非为自体亦离诸所缘;恒具本性然难证此密,           超越悟与不悟周遍性。谁知此理精通实相义。       我们应当了知观察诸法实相本面之六法:自己所证悟之通彻无改的本来觉性本具六种特点,即觉性非为庸俗法,亦非无记法;觉性非为分别妄念,亦非能取所取;觉性非为对治法,亦非能对治与所对治的综合性,离诸断治故;觉性非为依其他因缘所见,而是圣者各别自证的境界;觉性非为实相的自体,离诸所缘故;觉性虽然恒具如此本性,然而一般凡夫却难以证悟此奥密,诸如我们所谓的如来藏存在等,虽然体性存在,但却并非是在意识面前安立存在,而是无漏圣智的境界。故觉性已经超越了悟与不悟,也就是超越了一切有局限的境界,是周遍万有的本性,是语言难以表述的,是分别意识难以思量的。谁能了知此理,谁就能精通诸法究竟实相的本义。          宣说现前自性之六法:分别之时自明清然住;无念之时不灭明然住;显现之时自明灿然住;          执著之时皆明昭然住;入定之时无边清然住;散住等时无障凝然住。了知此要趋至瑜伽顶。       宣说能现前诸法自性之六种窍诀:一是无论在生分别念还是显现外境执著时,我们首先要依上师明示的窍诀来认识心的本性,认识之后诸法无不融会于心性之中,且时时都在大圆满的境界中自明清然而安住(在产生分别念的同时,认识其本性,当下安住,即为清然住)。对此若未认知,对上师也无恭敬信心,则修行也很难证得此境界,故应恭敬祈祷根本的传承上师。二是当我们处于心性无念之时,既不是真实入定,也不是掉举昏沉,而是在自性不灭的境界中安住,如是即为明然住。三是当显现外境山河大地等色法之时,我们若心无执著、自明显现地安住,则为灿然住。四是当产生能所二取执著之时,能明了其本性而安住者为昭然住。五是我们在入定之时,若无有任何分别念和边戏执著,则为清然住。六是当自心于外散安住平等之时,也即于既无外散,也无安住,无有障碍的境界中安住则为凝然住。了知此等要诀的修行人即能趋至大瑜伽的顶峰。此中“然”字尽摄了不可言思的本义境界。一般来说,认识分别念本性的境界称为清然;认识无分别念的本性而安住无念境界时为明然......总而言之,无论有分别念还是无分别念,凡是在安住时所了达的心性不同层面的境界即以与之相应的专用名词来相似表述。          不顾一切修持之六法:应当不顾疲倦饥渴苦;应当断绝人境等牵连;应当不顾怨亲与名利;          应当放下五根境贪执;应当不顾赞毁破立语;放下对治动念自消失。具足此等成就菩提道。       我们应当了知不用顾忌一切而修持之六种法:一应不顾一切困顿、疲倦、饥渴、寒热等痛苦而精进闻思修行。二是为了我们的修行不受任何违缘的阻碍,首先应当断绝人际交往与亲友等牵连,远离充满诱惑的环境,有关自己故乡、亲朋的一些琐事牵连亦要断除。《扎嘎山法》中说:“有些修行人该修的法不修,却整日为家人担忧,因而家里稍有一点风吹草动的事情发生,就会给彼修行人添难,必定会让他来处理所发生的麻烦事情。这不能说明彼人修行很好,而是他对家人的贪执太重,故家人也认为他不该修行而该帮助家里,这实际上是对修行人很大的侮辱。”是故为了避免修行中出现闲岔,我们应不顾一切地斩断牵连。三应痛下决心舍弃一切,既不要顾忌怨敌的损害,也不要顾忌亲人的眷恋与自己的名闻利养,但求清心寡欲,粗茶淡饭充饥以滋养色身,专心致志于菩提大业。四应放下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境的贪执,若不了认贪执境的本性虚幻无实而执迷不悟者,一定会受到它的欺惑,以致感受无量痛苦。因分别心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若能知足少欲,必定乐在其中。五是不要顾忌别人的赞叹、诋毁以及破立是非等语言,因为这些来自于分别心的语言不是增上贪心就是增上嗔心之因,要知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故当将此等赞毁破立的言语置之度外,或视若空谷回声,丝毫也不理睬。六是我们最终要放下一切对治法,因为能对治之法与所对治的分别念都不出边执戏论之缚网,都是现前本性的一种障碍,故修行达到一定境界时,要放弃一切对治法,令诸动念自然消逝于法性的本体之中。若能具足此等修行要诀,则一定能成就菩提正道。          不离六度修持之六法:布施莫受吝啬敌干扰;持戒莫为破戒匪摧毁;安忍莫被嗔恨刃刺穿;          精进莫为懈怠镣束缚;禅定莫为散乱毒混入;智慧莫被愚痴暗障蔽。断除六种违品而修法。       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六度波罗蜜多而修持之法有六种:一是当我们遇到前来乞讨的可怜众生而作相应布施时,切莫受到吝啬怨敌的干扰与阻碍,应当广发悲心、长伸妙手、发放布施以满足众生所求。二是我们应当以正知正念来持守自己所受的种种戒法,切莫令自心相续那清净的戒体被破戒的盗匪所摧毁。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时时防护自己的根门,守持清净的戒律。三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纵然遭受别人的无端损害、谩骂、诽谤、侮辱等,也应当理智地修习安忍,坦然地面对一切,切莫让嗔恨的利刃刺穿自己忍辱的铠甲。四应了知精进是生起福慧二种资粮共同的根本因,只有依靠精进才能成办修行的道业,因此,我们为解脱生死轮回而精进修行时,切莫被懈怠的镣铐所束缚。五是当我们在修习禅定时,一定要谨遵上师的窍诀教言如法禅修,切莫让散乱的毒素乘虚混入,否则,禅修的真实境界就无法成功地趋达。六是心相续中所生起的殊胜智慧,切莫被愚痴的迷暗所障蔽,比如太阳被乌云遮蔽,那时再强大的光芒也无法显现其本能作用。是故我们应依各种善巧方便来遣除心相续中的一切迷暗,以令智慧的光芒普照三界。当知断除六度的违品而修行对于我们每个修行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宣说六无机缘之自性:不见苦性之人无解脱;护情面者灭迷无机缘;闻思为名利者无实修;           造罪业者善趣无机缘;懈怠之人证受无机缘;有邪见者修法无机缘。远离此无机缘极关键。       宣说六种无有机缘之自性:一是若人不见知轮回苦性而颠倒执取,以苦为乐则根本不会产生出离心,如是之人必定无有解脱的机缘。二是若人不具正确知见,整日顾头护尾,以护亲友情面而虚度时日,这种人欲灭除迷乱也无有机缘,因为他们没有闻思修行的机会。三是若人为求名闻利养或居其它不良目的而闻思经论,则无有实修的机缘,因为他们不是为求解脱而听经闻法,心术不正故不可能真实起修。所以我们在闻思修佛法时,端正自己的发心是很重要的。四是若人造诸罪业,如诽谤上师、辱骂僧众、损害众生等,非但毫无悔悟之心,而且继续深造更为严重的罪业,这种人不用说获得解脱,就是欲转生人天善趣的机缘也根本得不到。五是若人于修积善法功德方面毫无兴趣,整日只顾吃喝玩乐,做任何事情都懈怠懒惰,从来也不欲实修佛法,那么这种人要想获得一些修证的觉受也无有机缘。六是若人于上师三宝、因果等不生诚信反而助长邪见蔓延,这种不依教树立正见之人欲实修佛法也无有机缘。因为在邪见的大地上不可能生长修持正法的庄稼。修行人远离此等无机缘之因而创造修行的顺缘是极其关键的。          修时观心方便之六法:时而观察安住稳固心,谁知远离生住灭本性,心性获得自在修习要;          时而观察觉受之本面,谁知不住无有外境执,喜心自现不生证悟要;时而观察功德增情形,          谁知不灭幻化自解脱,获得无生功德行为要;时而观察入定法性义,谁知自然大乐本清净,          诸法等性转为道用要;时而观察自住之觉性,谁知远离轮回二取性,断定胜义唯一性之要;          时而观察未修之觉性,谁知见修无作通彻性,直视证悟法身本面要。具足六要善缘瑜伽士,           法尽境界灭心真喜悦!       修行时所需要之六种观心方便法:有时候我们应观察既能安住而且又非常稳固的心,谁能确知心性是本来远离一切生住灭的本性,谁就掌握了令心性获得自在的修习要诀;有时候我们应观察所修证之明乐无念等觉受的本面,谁能确知一切觉受本来不住之性,谁就无有对外境现相的执著,这就是喜心自现、本来不生不灭的证悟要诀;有时候我们应观察自己的信心、悲心、菩提心等修行功德不断增上的情形,谁能了知此诸功德是自性不灭的幻化显现,而且其本性也是自然解脱的,谁就获得了本来无生功德之行为要诀(从有相功德到达无相功德);有时候我们可观察入定境界中的法性本义,虽无能现与所现的联络心识,然一旦安住也能如实认知,谁能确知自然大乐智慧本来清净的体性,谁就已掌握了将诸法等性转为道用之要诀;有时候我们可观察自然安住的觉性本体,谁能确知自然安住之境是远离轮回中的能所二取之体性,谁就已掌握了断定胜义唯一法界本性的要诀;有时候我们可观察尚未实修过的本来觉性,谁能确知一切见修都是本来无作、通彻赤裸的本性,谁就已掌握了直接透视证悟法身本面的要诀。具足如是六种要诀的善缘大瑜伽士,一定会速诣法性尽地的究竟境界,如是自然寂灭心与心所的执著,真喜悦!          断除恶劣秉性之六法:受苦吝者不积后世粮;无信不依师者无法财;不勤修者不得菩提道;          贪亲友者中阴不见性;有我执者不能摧四魔;贪心重者一地坐不住。积六恶业果报自承受,           是故行持善业极重要。       我们应当以六种法要来断除恶劣秉性:一是有些人纵然感受缺衣少食的贫穷痛苦,心里仍就吝啬不已,从来不以上供下施的方便法修积后世的善法资粮,这样他们来世会面临更为贫穷的痛苦。《入中论》云:“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是故我等修行人应断除悭吝之心,勤修布施自利利他。二是有些人于上师三宝无恭敬与信心,亦不依止上师闻思佛法,他们的精神世界必定是一片荒芜,无有少许佛法圣财作支柱,故只能在迷迷糊糊中丧尽一生宝贵的时光。乔麦仁波切说:“住于静处却不事修行而奔忙琐事者,是低劣的修行人。”三是不精勤修行者必定不能获得菩提正道,因为一切菩提都是建立在精进的基础上。呷当派格西常说:“上等精进者,得上等成就;中等精进者,得中等成就;下等精进者,得下等成就。”若人根本无有精进而欲获得菩提,则必定是遥遥无期的。四是贪恋亲友之人因迷乱习气深厚,故在中阴界中不能现见自己的本性。如果我们在临死时能舍弃对亲友、财富的执著,一心祈祷上师三宝,那么凭借自己的恭敬信心和平时受持的密法窍诀,在中阴的境现中就容易了认心的本性而获得解脱。五应了知具有我执之人不能摧毁天魔、烦恼魔等四大鬼魔,若我们能削弱我执以致灭尽我执,则诸烦恼、痛苦、魔障均能逐渐乃至彻底消失。藏地俗语亦有“我执愈重者魔愈多”之说,故修行人应当极力断除我执。六应了知贪欲心深重的人在一个地方是很难长久安住的,他们往往行随心转,事事欲办却所办不成,心性漂浮不定,想得多做得多,可惜总是有始无终,今天住在这里,明天住在那里,到头一事无成。积累上述六种恶业之人,其痛苦难熬的果报唯有自己承受,是故我们应当断除一切恶业、行持一切善业,牢记此教言极其重要。          宣说六种应当之自性:初当生起厌离出离心,不喜外境一心修正法;其次当知休息自心法,          知于佛身语意中放松;复次当令心得大安慰,且得证悟确信无忧虑;再次当得殊胜大乐果,          现前本来清净之果位;尔后当令他人得安乐,以四事业引导诸有情;再后即当安住不退地,           现前任运自成之手印。以六应当修行极重要。       宣说六种应当依修之自性:一是初期修学佛法的人,首先应当生起真实无伪的厌离心,即了知轮回的苦性和万法的无常,这样逐渐就不再喜欢世间的外境法,行者一旦灭除对物资受用以及名闻利养的希求心,这样就能安住静处一心修行正法。二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我们还应了知能令自己无始以来疲倦已久的心灵获得休息之法,也就了知应怎样于佛之身语意(妙法)中坦然放松。我们若能经常观修佛的身像、思维法语、安住法性无别的意境中,就能寂灭我们的无明分别心,也就真令疲乏之心在法味中安然休息了,同时也能获得极大的功德。三是如果我们的心能与佛之身语意相应,则能获得极大的安慰,并且自心也能获得殊胜的证悟与确信,彻底断除一切疑惑,无有少许忧虑之心。四是当我们通过修行而证得殊胜觉受时,即获得了真实而殊胜的智慧大乐果,最终能现前大圆满中本来清净的究竟果位。五是在我们获得真正的大成就时,就能令他等众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息增怀诛的四大事业来饶益有情,引导众生趋入解脱正道。六是最后我们即当安住于永不退转的究竟本地,届时能现前任运自成之手印(事业),如布玛莫扎在成就大光身以后,暂时安住法界,待时机成熟时就显现化身来利益众生。我们依上述六种应当修行之次第而行持是极其重要的。          未得究竟道用之六法:若观未修动念之本面,了知妄念自性本面时,所现定于无生刹解脱;          若观修习所生之意识,了知苦乐因缘平等时,定于取舍等性中解脱;若观正行无漏无生性,          了知心性诸现自性时,则定通达无生之心性;若观出定意识之本面,了知心性外境无二时,          则趋入定出定无二性;若观后行动念之本面,了知所生烦恼自灭时,则定诣至心境本基中;          前行正行后行相合观,了知三者无迹如鸟迹,则定证悟三时自性要。若知此理心识现法性。       我们在修行尚未获得究竟时,应该了知能转为道用之六法:一是如果观察自己未曾修过的分别动念之本面,则在通彻了知此诸妄念自性的本面时,内外一切所现定于本来无生的刹那中自然获得解脱。二是如果我们去观察通过修习某法所产生的意识本面,则在了知一切苦乐因缘本来平等时,一切取舍定于大平等性中自然解脱。三是若我们去观察正行无漏智慧本来无生的本性,则在了知心性诸现都是本来的自性时,一定会通达本来无生的心性本体。四是我们若观察出定后得位的意识本面,则在了知心性外境本来无二无别时,毕竟能趋达入定、出定本来无二的本性。五是我们若观察后行(回向)起心动念的本面,则在了知内心所生起的烦恼能自然灭尽时,一定能诣至心境的本基之中。六是我们若观察前行、正行、后行之综合性,则可了知三者的时位概念即如空中的鸟迹般均无痕迹,尔时一定会证悟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自性之关要。若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则一切心识都会显现为法性本体之等性智慧。          宣说功德圆满之六法:畏惧轮回痛苦寻依处;以信调伏自续随佛学;见大福德布施积二资;          精进鞭策日夜勤行善;知惭有愧为法愿舍命;具有妙慧境心现法性。具足此等趋至轮回岸。       宣说能圆满一切功德之法有六种:一应畏惧三界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以此激发我们的出离心,从而寻求能解脱一切痛苦的依怙处——上师三宝。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违缘与痛苦时,切莫心生怯弱而应勇猛祈祷、皈依上师三宝。阿底峡尊者的上师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于梦中遇到违害与恐怖时,若能忆念、祈祷上师三宝,则一切不悦之梦境皆能立即消除。”二应以对上师三宝的恭敬信心来调伏自心相续的无明傲慢等烦恼,从而依随佛陀的遗教精进修学。三应在现见大福德的对境前依靠布施来积累福慧二种资粮。四应提持正念,并以精进心来鞭策自己日日夜夜勤苦行持一切善法。五应树立知惭有愧的品格,为求佛法或为了佛法的兴盛,纵然舍弃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我们平时就应立下坚定的誓愿:“宁舍生命亦决不舍弃上师三宝!”六应具有殊胜的妙慧,若我们能以智慧来破除一切边执戏论,则一切外境与心识均能自然显现为法性的本体。具足此等功德之人则能趋至解脱轮回的究竟彼岸。          尽心尽力修持之六法:尽力舍弃今生琐事泥;尽力令现边解脱智光;尽力清除无明愚痴暗;          尽力生出证相之苗芽;尽力清醒二取迷现梦;尽力获取三身果宝珠。此乃圣妙教言当牢记。       我们应当尽心尽力修持之法有六种:一应竭尽全力舍弃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诸如灭敌护亲、求取名闻利养、积增财富、工商农务等如淤泥般污浊的琐事。二应尽力令自心相续显现边解脱的智慧光芒。边解脱者,即无论生起任何分别意念,都能当即解脱有无是非等边执戏论,不受任何束缚与执著的痛苦。三应尽力清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之迷暗,令清明的智慧本性无余现前。四应尽力让自心相续出生修行证相的苗芽。从诸法本体而言,虽没有什么可执著的,然其缘起的证相却是不可磨灭的。如具有大悲菩提心之人,看见可怜众生自然会生起难以堪忍的大悲心,禁不住热泪盈眶;若我们的相续中真正生起证悟法性的智慧,则于任何烦恼都会自然解脱,上述都是绝非造作的无为证相。五是为了不再沉睡迷梦,我们应尽力以智慧去清醒能所二取的迷现梦境。也就是要认清二取本性,灭除分别实执,不再颠倒执取。六应尽一切力量修行以获取三身无别的菩提果——究竟成办自他二利的如意宝珠。此等乃为圣者最胜妙之教言,我等修行人应当牢记在心。          修学殊胜断除之六法:断除身体颠倒之行为;断除口中无义之言语;断除意识妄念之散收;          断除欲妙平庸之贪执;断除散乱愦闹之牵连;断除顾及他心之情面。谁具此等修法定如理。       我们应当修学殊胜行为而断除六种不如法行为:一应时时刻刻以正念摄持相续,令行为如法、威仪具足,即行如风、站如松、卧如弓、坐如钟,乃至在作礼佛、绕塔等善法时皆应断除身体的一切颠倒行为。二应令我们的口经常以美语赞颂他人之善德,或持诵经咒等,切莫口吐恶言秽语,当尽量断除无有意义的言语。如果我们所说的言语能增上他人的信心、悲心、精进心等,则说得愈多愈好;如果是出言不逊、谤人、谤法等说是道非之言,那就最好闭嘴禁语为妙。雪域诸大德都异口同声地说过“口是造业之门”。我们再翻开《百业经》、《贤愚经》等教典,则不难窥见口业有多得不可言喻的过患,不得不令人胆战心惊。因此修行人应万般谨慎自己的一切言语。三应断除意识妄念的外散与内收,因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并不是以分别心可以判断的事情。若整日胡思乱想,一个妄想后,又生其它妄想,这样不断地外散内收交替循环,则令光阴无义虚丧岂不可惜!四应断除色声香味等世间欲妙的平庸贪执,若能以殊胜菩提心、无上密法及无漏智慧的境界来摄持贪执则可将之转为道用,否则即当断除一切庸俗执著。五是作为修行人我们身要威仪寂静、心要清净无染,如果身行散乱,心则很难得到清净,显然这就会导致修行的障碍,故应断除散乱与愦闹的牵连。六应断除顾及他人种种情面之心,只要自己如理如法地行持,就不必在乎别人想什么,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来做事。因为世间庸人的想法与修行人的心境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前者追求今世,后者追求来世,追求的目标不同故行为一定会有极大差别。谁能具足此等修法,则一定会如理行持。          束缚欲求网中之六法:欲求远离戏论之真义;欲求空乐无二双运义;欲求无缘如空清净义;          欲求空性智慧精藏义;欲求觉性光明之密义;欲求本来解脱自然智。见片面义如盲人摸象,          即是耽著我见相有实,故当摆脱执相我见网,无有是非自证离边执,断定广大边解脱之义。       此外,我们还应断除一切欲求之贪执心,就算是欲求善法,到一定的时候也会变成束缚的网罟,如是我们应当认知束缚在欲求网罟中之六法:一应了知当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若过分欲求获证能远离诸边戏论的真实义,则实际上彼已落入了执著网罟,故此过分的欲求是应断的所破法。因为离戏的真如实义并无堪忍自相存在,从离实执的角度而言,它本非心所境界,而是超离能求所求的大无为法,故凡是来自于心所的执求必定应成所破法。二是当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时候,若欲望执求空乐无二的大双运义,则也落入了一种束缚网,我们应当断除此网的束缚。三是若修行人特别欲望执求无缘如虚空的清净本义,则亦未出束缚之网。四是若修行人特别执求空性智慧本来一味的精藏义,则也落入了一种束缚网。五是修行人若执求觉性光明之密义,则也落入了一种束缚网。六是修行人若执求分别念本来解脱的自然本智,则也是一种束缚。因为这些都是我见的片面之义,口中虽然说的是高深境界,心中却树立起一种自相的所缘境而特别执求,如是即同盲人摸大象般仅仅能猜测了知而不会获得真实的体证境界,也就是说,这些心所的遍计执求都是强烈耽著我见的主观意识,若认为某一所缘存在自相实有而执求,则愈执求愈会坠落在自编的缚网中,难得解脱的机会。是故我们应依上师的窍诀来摆脱执一切相的我见网,因为从最究竟的见解来说,诸法本来无有是非真伪之别,也无实质性的能证所证之境界,其各别自证的境界是远离一切边执戏论的,故执求都是戏论,我们应如是断定广大边戏自然本解脱的真实义。          实修自然灭尽之六法:外境所取之识自然灭;内在能取分别自然灭;秘密二取之识自然灭;          忆念空性执著自然灭;究竟觉受本体自然灭;入定出定轮翻识自灭。圆满此六诣至法界地。       了知在实修过程中能自然灭尽不净心行之六法:一是通过实修以后,我们于外境所取之不清净识就能自然寂灭。二是通过实修以后,我们内在能取的分别识也能自然寂灭。比如以前对外境的美色、财物等的贪执心很强烈,通过修行就能逐渐断除这些执著心。三是通过实修以后,我们于秘密二取和合的有缘识也能自然寂灭(断除单空的执著)。四是通过实修以后,我们为破除实执烦恼而忆念空性的执著也能自然寂灭,能如如不动地安住在光明离戏的境界中。五是通过实修至究竟时,我们于某些觉受之本体也会自然寂灭。六是通过实修以后,我们于入定、出定轮番交替的意识也能自然寂灭,因为修行到一定境界时,入定出定均无任何差别。扎嘎活佛在对修行人的教诫中说:“上等修行人圆满见修行果,如雪山狮子般能得把握确信;中等修行人分四种,其一即是以恭敬信心经常观修上师、祈祷上师、永远不退失恭敬与信心;下等修行人不具任何见解,经常处于茫然无记的寂止中,如冬眠于洞中的旱獭一般沉睡。”能圆满此六种功德的瑜伽士,毕竟能诣至法界之本地。          以不超离实修之六法:自身不离佛陀之坛城;语言不离利众之佛语;意识不离法身之密意;          饮食不离甘露之供养;行住不离如幻之事业;实修不离法性之真义。谁以此六不离而修学,           即是享用胜密之宝藏。          我们应当了知不超离实修之六种法要:一要令自己的身体不离佛陀的身坛城,从密法而言,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普贤如来的坛城;从显教而言,自身修为佛或将佛尊观在自己面前,这些都是不离佛身坛城的修法。二要令我们的语言不离利益众生之佛语(经教),也就是说我们口中的言语应该都是教化人心的经论教句。三要令我们的意识恒时都不离所证法身本体的密意,或处于明乐无念的境界中,或安住自己修证的觉性密意之中。四要令自己在饮食时也不离观念甘露供养本体无二的如来坛城之修法,如将上师观在自身受用轮中广作供养。五要令自己在行住坐卧时均不离如梦如幻的事业,也就是说无论对什么事情均无任何贪执,处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六要令自己的一切实修均不离法性之真实义,也就是说应以大中观或大圆满的见解来摄持我们的一切实修法。谁能不离此六要而修学,即是享用了最胜密法之精要宝藏。          开示轮回自性六比喻:一切无有实质如幻师;种种迷乱显现如梦境;现时无有自性如水月;          贤劣苦乐变化如浮云;受与未受无常如露珠;自生自灭犹如水中泡。以此调心修习极重要。       开示轮回自性之六种比喻:一应了知轮回中的一切天地万物都无有丝毫实质性,如同幻化师的魔术戏法一样都是从本来无有之中变现出来的。二应了知世间的种种事物都是因无始以来的迷乱习气成熟而显现的,如同梦境虚幻无实。三应了知一切器情诸法皆如水中月影般现而无有少许自性。四应了知一切贤劣、苦乐都在瞬息变化,如同空中的浮云般毫无定准。五应了知我们对苦乐的感受与未感受都是无常的本性,彼能所二取之境即如清晨草尖上的露水珠一样,不一会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六应了知轮回诸法由缘起和合而自然生起,转眼又复自然灭尽,如同水中泡沫一般随因缘缘起之变化而幻生幻灭。此诸观修皆能调伏自心相续,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依如此窍诀而修习是极其重要的。          开示涅槃自性六比喻:外境汇于心性如阳光;心性不为过染如泥莲;功德自成如同摩尼宝;          自明无障如离云日月;无偏周遍明空如虚空;世俗无增无减如大海。谁知此理获得本来地。       开示涅槃(心性本体)自性之六种比喻:一应了知一切外境显现都能融会于心性无别的本体中,如同太阳的光束无一不归摄于太阳的本体。二应了知心的本性本来不为任何过患所染污,犹如莲花虽从淤泥中出,但却从不为任何淤泥所染,仍然是那样娇艳美丽。三应了知心性功德是远离一切勤作而任运自成的,如同依靠摩尼宝而勿须勤劳也自然能得到一切财富受用一样。四应了知心性本来是自明自证而无有任何障碍的,如同远离了一切云雾的日月那样赤裸光明。五应了知心性周遍法界而毫无偏颇,是明空大双运的本体,如同虚空本来周遍人事万物等一切处。六应了知心性本体悟时不增、迷时不减,就算在世俗谛凡夫的观现世量和圣者的净见量面前也无增减之相,犹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起伏、浪涛汹涌,而实际上大海的本体是根本无有增减的。同样妄现的分别意识虽有烦恼、痛苦以及安乐等相,但实际上心的本性恒时无有变迁。谁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谁就能获得真实本来之坚地。          以极重要劝自之六法:自作决定入法极重要;自劝勉已行善极重要;自劝勉已对治极重要;          自劝勉已苦行极重要;劝已修法究竟极重要;劝已度化众生极重要。此乃共同教言当铭记。       自己劝勉自己极为重要之六法:一是若自己选择的修行道路是正确的,且对自他都有利益,则勿须咨询任何人,应当自己作决定去行持。华智仁波切云:“修行之事于父亲不用商量,于母亲亦不要启问。”是故拿定主意而尽快趋入佛法修行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在修行的漫长旅途中,我们应明辨善恶是非,自己劝勉自己努力行持一切善法,力断一切不善法是极其重要的。三是当我们生起无明烦恼的时候,应自己劝勉自己依修对治法来忏除业障,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四是当我们安享富乐、受用之时,更重要的是应当自己去劝勉自己跟随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们的足迹苦行。五是我们既已出家修行,就应立下志愿,尽形寿受持清净戒律,为成办自他二利精进修法,直至究竟成就,期间更为重要的是应自己劝勉自己无论修什么法都要持之以恒,切莫半途而废。六是我们既已成为佛子,就应当行持佛陀的事业,此时自己劝勉自己勇于荷担如来家业——精勤度化众生是极其重要的。此等乃为共同殊胜之教言,我们应当铭记于心。          心与行善相融之六法:反复观察所行善或恶;调伏庸俗平凡分别念;恒时恭敬专心而祈祷;          依照经论所说而奉行;当以证悟定见转自心;所行当以无相密意摄。如是而行成就菩提道。       我们应当了知心与行善相融之六法:一应反复观察自己身口意三门所行是善法抑或恶业。比如修习禅定,修者就当通过发心与见解等条件观察所修是解脱之因还是无色界之因;所持诵的咒语也应观察彼是诸佛菩萨的还是普通仙人所伪造的;所做之事应观察彼是有利于众生还是有害于众生。这些身口意的行为都一定要反反复复地观察,正确取舍。二应依教调伏我们那庸俗平凡的分别念,经常提持正念不令忘失。三应恒时对上师三宝生大恭敬与信心,专心祈祷,以求早日与上师心心相印。四应依照诸佛菩萨经论中所说的教诫奉行,毫不违逆。五应以自己所证悟的定解正见来转依摄持自己的心相续。六是对自己所行的一切善法功德不可太执著,当以无相的密意(智慧)来摄持,如是一切功德皆善无穷尽。如是行持者必定能成就菩提正道。          诸修行者不堕之六法:无信田地不生安乐果;无智净师不遣无明暗;未行妙法苦海常汹涌;          不行十善失去法根本;不离琐事缚于懈怠笼;不具慧眼堕入轮回涧。不堕此中勤修极关键。       诸修行人不能堕落之六法:一应了知无有信心的田地终不能生长安乐的芽苗花果,故修行人首先应于上师三宝生起诚敬的信心,因为他们是一切快乐的来源。二是我们所依止的上师应当具有殊胜的智慧、清净的戒律以及清净圆满的传承。如果上师无有智慧也无清净传承,则不能遣除弟子心相续中的无明痴暗,无有加持力与慑服力的上师就没有能力调伏众生。而对修行人来说,若无上师指点迷津,则于高深莫测的经论教义也很难理解明了,是故我们应寻觅并依止具德、具智的殊胜上师。三是我们只有精勤修持佛法才能获得解脱的大安乐,若不行持妙法,则会因轮回苦海之波涛常时汹涌而难以抵达幸福安乐的彼岸。四是我们应当行持十善业道,因其是正法的基础,修行人若不行持十种善业,则将失去正法的根本,如是亦就不配称名佛子。五是修行人若不弃离世间琐事,则会将自己束缚于懈怠的牢笼之中。因此我们要远离一切琐事而精勤修持能得解脱的正法。六是我们若不具足智慧的眼目,则不知正确取舍法与非法,如是盲目行事,将会堕落到更险的轮回深渊中。是故修行人时刻皆应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让自己堕入此等生死的险境,为免此患而精勤修行正法是极其关键的。          未作怎能希求之六法:造罪怎能不受恶趣苦?未行善法怎能得善趣?未断烦恼怎能净迷乱?          未积二资怎能获佛果?追求今生怎得后世乐?未行正法怎能不流转?虽欲希求然却不现实。       未造善法之因,怎能希求获得安乐之果,此理以六种因果事理可作宣说:一是不知取舍而恣意造诸罪业之人,怎么能不感受三恶趣的痛苦呢?二是若人整日浑浑噩噩,懈怠懒惰,三门从未行持十种善法,则怎么能获得人天善趣的安乐呢?三是放逸无度又不具备正知正念之人,无论生起什么分别妄念都不善观其性或加以对治,如是未断无明烦恼,怎么能净除二取执著的迷乱显现呢?四是若我们未曾修积福德与智慧二种殊胜资粮,则怎么能获得圆满断证功德之佛果呢?五是若修行人整日周旋于世间琐事中贪求名闻利养,则怎么能获得后世究竟三解脱的安乐呢?六是若我们未曾行持能截断生死源流的正法,则怎么能不在轮回苦海中流转呢?虽然世间人都欲求享受快乐,然因不具足其相应的条件,故只能成为极不现实的奢望。          获得善趣安乐之六法:具有往昔所积之善业;现今三门无伪正直住;于诸众生无有损害心;          诚信业果断恶而行善;信解真实了义之正见;具有敬信精进而修法。善趣喜乐已握手掌中。       我们应当了知能获得人天善趣安乐之六法:一是如果具有往昔所修积之善业功德,则于今世自然会因一定的福报转生善趣而坐享安乐。二是假如我们想要确保福德万无一失,且不断增上,则于现今之世,就应励力让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行善无虚伪,如理如法地正直安住。三是我们应以慈悲心善待一切众生,对任何一个众生都不能有丝毫损害之心。四是我们应对因果深信不疑,并依据圣教量来了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如是在诚信业果不虚的基础上令自之身口意三门断一切恶、行一切善,就自然能获得善趣的种种安乐。五应依闻思智慧来信解大乘并生起真实了义的殊胜正见,如大中观正见或大圆满正见。六应对上师三宝具有恭敬与信心,同时精进修持能获得真实解脱的正法。如是履理如法行持则一切善趣的欢喜与安乐都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堕入恶趣众人之六法:恣意生嗔性情极粗暴;诋毁善法赞颂罪恶业;各种手段欺他具谄诳;          见他圆满生起嫉妒心;贪图财物吝啬无施心;蔑视他人我慢傲心大。谁具此等前途为恶趣,           受无量苦无有解脱时。       我们应当了知构成堕入恶趣条件之六法:一应了知若人不具善意、性情粗暴而又蛮横不讲理,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恣意生起大嗔恨心,那么这种人将来必定会堕入恶趣而感受无量痛苦。二应了知若人愚不及可、不辨善恶而颠倒取舍因果,在与一些恶友交谈之时,经常诋毁善法,如妄谈杀盗淫等无罪,行善积德等无义,则此人将来必定会堕落到恶趣深渊。三是若人具足谄诳狡诈之品性而经常以各种手段来欺惑他人,那么此人将来必定会堕入恶趣。四是不忍别人超胜自己之人,见到他人事事都很圆满时,就会象阿修罗一样生起难以堪忍的嫉妒心,表面上虽有可能对功德、事业等圆满之人谄谀奉承,暗中却会卑劣地诋毁或加以陷害,当知这种人必定会堕落恶趣。五是贪图财物又爱财如命之人拥有再多的财物也毫不满足,对上师三宝和贫苦众生也毫无施舍之心,非常吝啬的缘故,这种人将来必定会转生为饿鬼。六是不懂谦卑处事之益、从不自生惭愧且经常蔑视他人、目空一切、我慢傲气之心只增不减者,等待他的也是恶趣的无量苦受。具此等恶劣品性者之前途一定是以恶趣为彼岸,感受无量痛苦而无有解脱的时机。          修解脱道妙法之六相:以大敬信依止智者师,广闻博思圆满至究竟;若无加持依怙于此世,          为魔违缘欺故敬三宝;于诸亲怨未生厌离前,不出惑泥当离贪嗔魔;未以正念哨兵所摄持,          坠入恶趣涧故不放逸;不具修法军队不能胜,轮回敌故勤行善净罪;未以无缘摄持有为善,           不能成佛故当具智慧。如是精进则速成菩提。       我们应当了知修行解脱道妙法之六种征相:一应以极大的恭敬与信心来依止具有智慧的上师,在智者上师面前长久地广闻博思经论教义,直至自己的学业成就圆满究竟为止。二是我们若无具加持的上师三宝作依怙主,则于此五浊恶世中定会为邪魔鬼怪等违缘所欺惑,鬼魔作祟必然会障碍行者修行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寻觅、依止具德上师,一心恭敬、至诚恳切地祈求上师三宝赐于加持并作护佑。三是修行人若于自己的亲友与怨敌未生起厌离之心,在此之前则不能出离烦恼的淤泥,因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应当远离贪嗔之魔,力求达到怨亲平等的境界。四是如果我们经常妄失正知正念,或未以正念的哨兵来摄持我们的一切行为,则一定会失足坠入恶趣的深渊,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时时应当提持正念,令身口意三门不放逸而谨慎行持。五是我们若不具足实修佛法那强有力的军队,则根本不能战胜轮回的大敌军——贪嗔等我执分别心。是故我们应当精勤行持一切善法,以此功德来净除一切罪障与过患。六是我们在实修佛法的过程中如果未以无缘之空性智慧来摄持,则仅凭一些分别心的产物——有为善法,根本不能成就佛果,是故具足殊胜的无缘大智慧至关重要。如是精进行持者,必定会速成菩提。          精勤积资行善之六法:恭敬圣者具大功德故,供师本尊空行极重要;饶益有情具大功德故,          悲心救护苦众极重要;无偏修法具大功德故,精进闻思修行极重要;利益他众具大功德故,          发心讲法作众依怙亲;无相无缘具大功德故,断除我执我慢与相执;修持实相具大功德故,           修成究竟义之三宝尊。若如是行速成正等觉。       宣说精勤修积资粮、行持功德之六法:一应了知若人恭敬圣者菩萨,则能获得极大加持,因彼具有殊胜之大功德,自己的上师、密秘依修的本尊以及空行是我们获得加持、成就、悉地的根本源泉,故恭敬供养此三根本极其重要。二应了知以大慈悲心饶益一切有情之善举具极大功德,是故广发大悲心去救护一切苦难众生极其重要。三应了知具足正确知见、毫无偏颇地修持佛法具足极大功德,如是之故,对于修行人来说精进地闻思修行是极其重要的。四应了知经常利益他众者,无论施予财利还是法利都会获得极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应当广发菩提心为有缘的众生讲经说法,甘作众生的依怙主与至亲。五应了知在修法之时不可著相而求,当修持诸法本无自相、无缘大空性的本体,此修具大功德故,我们应当断除一切我执、我慢(认为有我的增上慢)与相执。如是行持者即便只是一念观修也会获得无量功德,乃至摧毁轮回的根本。《四百论》中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六应了知修习诸法的究竟实相——光明如来藏具极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应当圆满修成究竟真实义之三宝尊(法身本体)。若修行人能如是行持此等妙法,则必定速成正等正觉的果位。          自己毁坏自己之六法:不听慈心相告教言者,如龟出言坠落毁自己;造恶业后欲求快乐者,          如服毒者求乐毁自己;舍弃上师依止恶友者,如弃送者入敌毁自己;放弃佛法而搞世法者,           如弃王位放牧毁自己。不成此六种人极重要。       我们应当了知自己毁坏自己之六法:一是若不听取他人本怀善意而慈心相告的教言,则会自取毁灭。比如干涸湖边的一只乌龟乞求两只天鹅带它去远方有水的湖泊,乌龟计谋自己咬住木块中部,两只天鹅各抬木块一头。临行前,天鹅忠告乌龟切莫说话,就这样天鹅载着乌龟飞上了天。当它们越过一座村庄时,一群孩童拍手夸赞天鹅聪明,乌龟闻言大为不悦,为明示此是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而开口,结果它落得从高空坠落摔死的惨境。二应了知欲通过造恶业来令自己快乐的人终不会有好结果,比如有些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生,或为获得更多的财物而偷盗,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行淫,其实此等都是具罪的恶业、痛苦的根源。再如有些人接受不了精神上的痛苦,想一死了之,妄想通过服毒的方式来求得快乐,此愚昧之举只能是自取毁灭,且会令相续苦苦增上。三应了知舍弃自己的上师而依止一些人格卑劣的恶友也是自取灭亡之举,如同舍弃了好心护送自己度过险境的大勇士,反倒去与凶狠残暴的怨敌结伴而行者一样,必定是自己毁坏自己。四应了知若人热衷于世间八法而放弃佛法不修,则也是自取毁灭之举,如同国王弃离自己的王位,去作贱民放牧般终将毁坏自己的前途。(此六法在藏文原版就缺两法)为防自己变成此六种自取毁坏之人,我们鉴往知来、时时警省自己是极其重要的。          自我忠告不为之六法:莫入城市依止寂静处;莫成刚强三门极调柔;心勿粗暴一心向正法;          勿成无愧履行所立誓;勿破誓言恭敬师道友;莫为苦恼心境当放宽,住于舒适之处极重要。       宣说自我忠告——修行人不应作为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应告诫自己切莫趋入充满愦闹的城市,否则触境生心而难以抑制贪嗔等烦恼的生起,因为妙色美境的千姿百态都很诱惑人心,此等均为散乱身心以致堕落之因。故修行人铁定心志依止寂静处专一修行很重要。二是修行人首先应通过闻思树立正知正念,增上殊胜的智慧之后依教调柔身心,切莫令自己成为刚强难化的众生,否则会受到众人的驳斥与蔑视,而且也得不到诸佛菩萨和善知识的呵护与摄受,故令身口意三门极其调柔很重要。三是修行人应当性情和善、恭敬上师、慈悲众生,切莫纵任自心易怒粗暴、无理取闹,而应调柔身心,威仪寂静,一心趋向正法修行。四是修行人应具足知惭有愧的品格,无论作什么事情都要以自己的身份来衡量,相宜则为之,不相宜则莫为。对于自己所立下的一切誓言都应履理而行,总之,要极力弃恶从善,使自己成为知惭有愧、讲信用的人。五是我们既已接受灌顶,趋入密乘,就一定要提持正念,千万不要破毁誓言。虽然密乘誓言条理繁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即是恭敬上师、团结道友,也就是说彼此要互相尊重、关爱。六是修行人要懂得自我调解,无论遇到什么违缘,皆内观心性,切莫为某种苦恼所困扰,应心境坦然放宽,安住于能令身心舒适的地方,渐渐的一切苦恼都会烟消云散,如是善加调解心境极其重要。          慎重思维可惜之六法:深恩老父大恩之上师,忘记可惜故当敬祈祷;深恩老母六道有情众,          受苦可惜故当引乐道;自己暇满难得此三门,空耗可惜故利他行善;殊胜道友赐悉地本尊,          弃离可惜故恒敬相伴;胜子自然智慧美童子,迷失可惜故持法性地;祖传家宝心性摩尼珠,           遗失可惜故当慎珍爱;若持永久王位此重要。       我们应当慎重思维最为可惜之六法:一应思维对我们恩深似海的老父亲——大恩根本上师,他能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沉溺生死苦海众有情的依怙主,如果忘记了这样的大恩上师,的确非常可惜,是故我们应当经常忆念上师、恭敬祈祷上师,否则我们所修行的道业便不会有成功的时候。二应思维生我、养我、教我做人的大恩老母亲——六道众生,如今她们沉溺轮回,饱受着无量痛苦,如果我们不念旧情,忘恩负义地将她们置之不理,这样不仅枉负自己修行的初衷,而且也是不仁不义、非常可惜的事情,故应履行初心,广发大愿、不辞劳苦地将一切老母有情引至安乐道中。三应思维暇满人身难得而易失,若人在万难之中获得了暇满人身,但却未能好好地利用起来修行善法,反而放纵身口意三门——浑浑噩噩地造诸恶业,如是空耗珍贵的暇满人生是非常可惜的,是故我们应当依此珍宝人身精勤地利益他众,行持一切善法。四应思维在我们的修行生涯中,殊胜的菩提道友和赐予悉地的本尊对每位修行人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如果弃离他们而独立前进则是非常可惜的,是故我们应当恒时恭敬本尊以及菩提道友,并且与他们生死相伴、永不分离。五应思维修行人最殊胜的儿子,即是自然智慧——美妙童子(认识本来的觉性),对此如果不数数地如实熏修或以分别心加以改造,使他迷失而不知去向,则是非常可惜的,是故认识本来觉性、如实受持此法性之坚地很重要。一般来说为能稳固自己的出离心,偶尔需要修习无常观、不净观、痛苦观等,但于获证究竟的解脱来说,心性观尤为重要,故应日日不断地熏修。六应思维我们无始以来代代相承的祖传家宝——心性摩尼宝珠是很难现前的,一旦现前就应当善加护持,如果将它遗失了,则是非常可惜的。也就是说,我们依靠上师传授的窍诀而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以后,要经常如实地修炼,否则就很容易被无始以来深重的迷乱习气所障蔽,故对此心性摩尼宝珠不断地修持很重要。修行人若欲受持永恒无有变异的王位——普贤如来的果位,则此等修要窍诀极其重要。          法未修成受苦之六法:投生三有痛苦虽不欲,然如以土堵水必承受;年迈腐朽老苦虽不欲,          然如花遭霜打必承受;剧烈难忍病苦虽不欲,如鱼弹热沙中必承受;自他爱别离苦虽不欲,          然如骆驼失崽必承受;怨魔加害之苦虽不欲,然如雏为鹞捉必承受;强烈死亡之苦虽不欲,           然如风中残烛必承受。思维此等后当勤修法。       我们还应当了知法未修成而导致继续受苦之六法:一是未事修行之人必定会投生在三有轮回中感受痛苦,虽然众有情皆不欲此苦受,但业力尚未消尽之前谁也无法摆脱,如同以泥土去堵塞暴流之水般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是没有真实的修行功德,就必须承受三有中不欲的痛苦。二是很多未能修行的人在身强力壮、青春美满之时心情很快乐,而于年迈腐朽之时的老苦,虽然不欲感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断地的衰竭,就必须一步步迈向老年,如同艳丽的鲜花遭受冰霜的袭击般必须承受衰迈的痛苦。三是对于身体感受的剧烈而难忍的病苦,法未修成之人,谁都不愿意感受,虽然不欲感受病苦,但却如在热沙中弹跳的鱼一般必定要承受业力所感的痛苦。四是未能修行之人,无论自己别离亲密相处的他人还是他人离别自己,谁都不愿意感受此等爱别离苦,虽然不欲,但也必须面临悲欢离合这一难抹掉的事实,如同骆驼失子般必定会承受这无常定律所致的痛苦。五是未能修法之人谁都不愿意遭受怨魔的加害,都希望自己一生平安,快乐无忧,但在业力现前之时也必须接受这一痛苦的事实,如同雏鸡被鹞鹰捉走般必须承受痛苦。六是未能修持佛法之人,谁都不愿意感受被死神强烈夺走生命之死苦,都想健康长寿或长生不老,但四大假合之躯,必定会有肢体分解的时候,如同风中的残烛般必须承受生死交关时那种气息瓦解的痛苦。思维此等无常的真理以后,我们应当以此来鞭策自己精勤修持佛法,积累善法功德,以资彻底解脱一切痛苦的困扰。          虽欲无法摆脱之六法:家人亲友虽欲恒不离,相依相伴然却定别离;美妙住宅虽欲恒不离,          长久居住然却定离去;幸福受用虽欲恒不离,长久享受然却定舍弃;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          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          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今起该披精进之铠甲,诣至无离大乐之宝洲。于诸深生厌离道友前,           无有正法乞人我劝勉。       当知虽欲持执而又无法摆脱的六种无常法:一应了知对家人、亲友的和乐欢聚,我们虽欲天长地久、永不分离,为此亦曾海誓山盟地要患难与共、相依相伴,然而无常的猛力袭击却是谁也无法抗拒或摆脱的,无论您们情谊多么深厚、相聚多么的和睦欢乐、如何的难分难舍,都必定有别离的这一时刻现前,不是阴阳两隔,就是天各一方,这样的爱别离苦是所有凡夫都必须接受的事实。二是对美妙悦意的住宅,很多人心里虽欲长久居住,永不离开,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无常一来临,您就不得不接受这无情的事实,只能是满怀悲愁地离开美好的乐园。三是对一切幸福的受用、美满的生活,很多人心里虽欲永远拥有,且少许也不愿离开,然而无常来临之时却一定要舍弃。佛经中也说:“一切有漏的财富是自己、盗贼、水、火等五家所共用之物。”四应了知暇满难得的人身是凭借千百万劫中的福德因缘而获得的,凡是得此美好人身者,都欲长久留存世间而不愿别离,但是脆弱不堪的躯壳不可能持续很长的年月,生死存亡无不取决于自己造作的善恶业缘,一旦无常来临,就必定会死亡,将如野狗般独自漂泊于中阴那恐怖的狭道和旷野之中。五应了知凄苦可怜的众生对自己的贤善上师具有强烈的依赖心,他们心里虽欲永远跟随上师、恒时不离左右,一心承侍上师,依止上师闻思正法而修行,然则不期而至的无常是毫不留情的,总有一天师徒定会含泪别离,各奔东西,故只能珍惜、抓紧依师修行的美好岁月。六是对于善良的道友,有些人心里虽欲永不分离,愿在菩提道中恒时相伴、和睦相处、携手并进,然而无常来临之时却一定要分离。当我们了知无常的真理后,就应立下坚定的誓言,从今日起披上精进的铠甲修持能获得解脱安乐的正法,勇往直前直至大乐的殊胜宝洲——清净刹土。在这里无垢光尊者很谦虚地说,于轮回深生厌离心的诸道友面前,自己虽然是无有正法的乞人,但也真诚地以此教言劝勉。          不想自然而得之六法:抛弃无有必要轮回法,涅槃安乐不求自然得;以无偏信精勤行善法,          幸福安宁不求自然得;所为皆依上师言教行,甚深教授不求自然得;以四无量修炼自相续,          利众事业不求自然得;断除贪心尽力积资粮,受用财富不求自然得;修持无离无合佛密意,           迷现我执自然而然灭。依教修行自然得如是。       不用妄想而自然会获得所欲之法有六种:一是只要我们能彻底抛弃无有任何必要的轮回法(贪嗔痴等分别心所摄之法),则于寂灭的涅槃安乐不用强力执求,也能自然获得。二是若我们能以无有遍计的大信心精勤行持一切善法,则于一切幸福安宁等快乐不用执求也会自然获得。三是只要我们能谨依上师的言教而行持,则于甚深的教授窍诀不用执求也会自然获得。四是若我们能经常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修炼自心相续,则于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不用刻意执求也会自然获得圆满。五是我们若能彻底断除一切贪欲之心,尽心尽力地修积善法二种资粮,则于一切财富、受用等均不用执求也会自然获得。六是若我们经常修持无离无合之佛陀密意——心性本体,则一切由迷乱习气显现的我执均能自然而然地灭尽。凡是能如理依教修行之人都自然会获得如是殊胜功德。          善加思维应当之六法:于此轮回迷现法厌恶,当如见到尸粪般反感;警惕一切不善诸恶业,          当如新媳入门般小心;于非法业生起后悔心,当如服毒之人忆痛苦;断除烦恼具有慑服力,          当如狮子神威具对治;所生妄念能够自解脱,当如盐入水中自溶解;了知法与非法之差别,           当如天鹅之喙具智慧。具此六者相应诸正法。       善加思维后应当生起的感受有六种:一是若人思维万法的本性,则于轮回中由迷乱习气成熟而显现之法会深生厌恶之心,其限度当如见到尸粪泥般生起反感,这样才能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二是若我们能了知苦性与其来源,则一定会警惕身口意三门的一切不善业,无论是自性罪还是佛制罪都会一并清净地受持,不令毁损,其限度当如刚进门不久的新媳妇般小心谨慎。三是我们应于前所造作的恶业生起后悔心,发誓不再造恶业,其限度当如服过毒药之人,每每忆及当时的痛苦,心里便恐惧万分,是故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愚昧的行为。四是我们若欲获得永恒的快乐,则于对治无明烦恼要具有一定的慑服力,其限度当如雪山雄狮在一切野兽中具有大威神力般,不论生起什么烦恼,皆能以强而有力的对治法一一摧毁。五是对自相续中所生起的一切分别妄念,我们若能依教了认其本性则能自然解脱,当如盐倾入水中般自然溶解。六是我们应通过闻思的智慧来了知法与非法之间的差别而正确取舍,当如天鹅之喙能于水乳相融的汁液中无误分取纯奶般具足大智慧以明辨取舍善恶之法。凡能具足此等六法之人必定会相应一切正法,乃至获得殊胜成就。          大瑜伽士所需之六法:见解如王故需持本地;行为如臣故需知行时;戒如门卫故需能应付;          智慧如仆故需具全能;妄念如云故需自消失;德如仓库故需恒充满。若具此六任运成二利。       大瑜伽士所需要之法有六种:一是彼之见解应如国王执政一般需要持执本地,国王如果舍弃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则有万民起义之厄。同样我们密乘行者所树立的究竟见解一定是心性真实的面目,故需持本地。二是大瑜伽士的行为应如大臣一般,即大小诸事需要逐一行持,并且要相应机缘。首先要了知何时应行共同解脱法、何时应行不共同方便法等,并且时时处处以悲心护念众生,不令生起邪见而契时契机地示现相应见解的行为。三是大瑜伽士的戒法应如同保护国王的门卫一般,需如理应付一切非法敌贼。正如莲花生大士所云:“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四是当如同家中精明能干的奴仆般,大瑜伽士需要具足世出世间全能的智慧。五是大瑜伽士相续中生起的妄念当如同空中的浮云一般,需要令其在智慧阳光下照射而自然消失。六是大瑜伽士的功德应如仓库般需要恒时充满。大瑜伽士若具足此等六法之相则能任运成办自他二利。          欲成国王善修之六法:欲成长官王劝自修法;欲成勇士王摧烦恼敌;欲成人王下达教法令;          欲成威力王伏我执魔;欲成富王积二资粮财;欲成医王除自过痼疾。知此理者则成人天师。       凡是欲成为佛法国王的人都应当善修六种法要:一是若人欲成为众生的长官,甚或长官之王——佛法的传扬者,则应劝勉自己修持佛法,令自己具足一定的内证功德和殊胜法相等很重要。二是若人欲成世出世间的真正勇士,甚或勇士之王,则应彻底摧毁烦恼的怨敌,如是方能名副其实。三是若人欲成为人中之王,则应负起责任,为一切众生下达教法的令箭,引导众生走向解脱。四是若人欲成为具大威神力之王,则应降伏一切我执之魔。五是欲成富翁之王者,应精勤修积福慧二种资粮之胜财。六是若人欲成为众生的大医王,则应彻底断除自己的一切过患和烦恼痼疾。若人能了知此等道理,就一定会成为人天之殊胜大导师。          谨慎提防怨敌之六法:于法起信心生出离时,亲友情感之敌易出现;断除一切轮回琐事时,          贪恋缠绵自敌易出现;行持正法布施食财时,他人传诵慢敌易出现;实际修行甚深教言时,          三心二意疑敌易出现;显现觉受增上暖相时,喜执有缘之敌易出现;开启种种功德之门时,           贡高我慢之敌易出现。提防易现之敌极关键。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谨慎提防容易出现之六种怨敌:一是当我们于正法生起信心,对轮回生起出离心时,往往容易出现来自于亲友情感方面之怨敌魔障,以致阻碍自己生起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和厌离轮回的出离心,是故我们一定要认知此诸违缘的本性,立断对亲友情感等的牵连,坚持自己的志愿,履行自己的选择。二是当我们欲断除一切轮回的琐事时,则于父母、妻儿等亲友的贪恋之情容易缠绵不断地出现,有些人往往会因此坠进这种亲情眷恋缠绵的幻网之中难以自拔。自方情感的怨敌就会这样来阻碍自己的道心,是故我们应以智慧的宝剑来斩断眷恋的情丝。三是我们在为行持正法而布施衣食等财物时,他人往往会四处传诵自己的功德,我们有可能会因此而沾沾自喜,若不提持正念,我慢之怨敌就容易出现。四是当我们欲实际修行甚深教言之时,疑虑之怨敌魔也容易出现而百般阻碍,因此自己往往会变得三心二意而难以真实用功。诸如怀疑自己修法能否成就,或法有什么问题等等,总是困于疑虑之网而难以摆脱。五是当我们因修行而显现某种觉受或增上暖相时,往往不能以空性正见或如梦如幻的境界来摄持,总是喜欢执著某种境界的缘相,甚至自以为修行很好而欢喜,如是执著有缘境相的怨敌就容易出现。六是当我们能开启信心、出离心、大悲心等种种功德之门时,贡高我慢之怨敌也容易出现,因而会认为谁也比不上自己。作为修行人,在漫长的修行旅途中,恒时提防容易出现的分别执著等怨敌是极为关要的。          诸修行者修持慈心时,披上安忍铠甲六教言:终生修法圆满是勇士;三门趋入善法是信士;          无有谄诳虚伪是善士;了知断绝邪道是智士;以法度过人生是明士;大慈大悲利他是菩萨。           当学一切圣者之威仪。       无垢光尊者谆谆告诫诸修行人,在修持慈悲心等法要时,一定要披上安忍的铠甲,如是有六种教言:一是我们若能在寂静的地方终生修法乃至究竟圆满,则可称为真正的大勇士。如果修行人有始无终或半途而废,此人即为大懦夫。三是我们的身口意三门若能真实趋入善法,自心与佛法相应,则可称为佛教真正的大信士,佛子称号当之无愧。三是为人坦诚、无有谄诳虚伪等狡诈行为而仁慈厚道之人才是世间的大善士。四是若人秉性正直、明辨是非真伪、了知并断除邪道之行,则可称为真正的大智士。五是完全以佛法来度过自己的人生旅程者乃为真正的明智之士。如果不以正知正念来防护自之根门,以善恶掺半之行度过人生,甚或完全以非法行为来度过人生者,确实是枉来人间走一遭,难得的珍宝人生在他们身上便成了祸害的根源,如是甚为可惜。六是能以大慈大悲之心广利他众者,才能称为真正的大菩萨。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修学一切圣者之殊胜行为、秉持如法之威仪。          脱离痛苦网罟之六法:已获难得人身且遇法;幸逢具相上师生敬信;断除轮回琐事无愦闹;          受持甚深教授无道障;行持善法度日无懈怠;大乐任运自成离执著。具此六者不会生苦恼。       能令我们脱离轮回痛苦网罟之六法:一是我们既已获得了暇满难得的人身,且幸遇了殊胜佛法,此即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有利条件,故应依教实修。二是我们凭借往昔的善缘力而幸逢具有法相的上师,并对上师生起了极大恭敬与坚定的信心,这也是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因缘,故应珍惜。三是我们励力断除了轮回的一切琐事,无有世间的愦闹散乱身心,可一心安住寂静处,当知这也是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因缘。四是我们受持着大小乘的甚深教授,步入了修行的光明坦途,且无有任何道障违缘,当知这也是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因缘。五是我们唯以行持一切善法、修积功德而度日,如是精进用功,无有懈怠即为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因缘。六是若我们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大乐智慧则能任运自成,且远离一切二取执著,当知这也是解脱轮回网罟的一大因缘。凡是具足此六条件的修行人必定不会产生苦恼的心境。          开示表明教授之六法:谁厌静处独自呆不住,知其未曾实修住心法;谁与多人不能共相处,          知其无巧方便性情劣;谁依上师然未断非法,知其未得师德与加持;谁不调柔骄傲我慢高,          知其未悟实相无体验;谁若轻视教言极懒惰,知其未入解脱转轮回;谁重自利无有大悲心,          知其无大乘道与发心。依此外相推知内在德。故望勿入非法之歧途。       开示依外表能明识教授之六种法要:一是谁人若于寂静处生起厌烦心,并且独自一人根本呆不住,总是想方设法地东逛西游到处窜门,以此外相便能推知彼未曾实修安住心性之法门,故心如逸马喜欢游荡。二是谁人若与多人不能和睦地共同相处,整日与人争执不休,以此外相,则能了知其无有随顺他人的善巧方便与智慧,而且性情也很卑劣。三是谁人虽已依止上师,然若未断除身口意三门的非法行为,以此外相就可推知其尚未获得上师之功德印持和意传加持。四是谁人若不调柔自心相续,反而显得更加骄傲,生大我慢,以此外相便可推知其尚未证悟诸法实相之本体,甚或无有任何修行体验或觉受。五是谁人若轻视上师所明示的修行教言,且自己也非常懒惰,以此外相便可推知其未具足真实的出离心,也未趋入真实能解脱之正道,将来必定会老路重走——继续在生死苦海中轮转。六是谁人若过于重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念众生诸苦,无有丝毫大悲心,以此外相便可推知其未入大乘佛子之正道,也不具大乘菩萨之发心。依靠此等外相便可推知我们内在有无功德,是故衷心地期望诸修行人切勿误入上述之非法歧途。          宣说成为枉然之六法:不畏恶趣积累罪恶业,难得暇满人身成枉然;入佛门后贪嗔执偏袒,          真实义之信心成枉然;若以闻思词句生我慢,证悟实相智慧成枉然;放弃甚深密宗实修法,          无要精进苦行成枉然;舍弃无二双运胜智慧,修习执边现空成枉然;放弃住山静处修正法,           游于城乡悉地成枉然。是故不成枉然极关键。       宣说成为枉然(浪费、虚丧、毁坏、失去)之六法:一是有些世间人被邪知邪见熏习而变得麻木不仁,他们根本不畏惧恶趣的痛苦,内在无毫许善心,外在更不会造少许善业,总是胡作非为,积累很多罪恶之业,这种可怜又可恶的众生虽然得到了比如意宝还珍贵的暇满人身,但也成枉然,他们不仅无义空耗,且利用此身造就了迅速下堕三涂的恶业,如是岂不哀哉?二是已经趋入佛门的修行人理应依教调伏自之根门,熄灭一切烦恼恶心。若不依教如理行持,反而滋生贪嗔痴等烦恼,并且妄执偏袒等邪见也日趋严重,甚至充满自心相续,那么此人对上师以及佛法真实义之信心皆成枉然,他们已毫无意义地浪费了此珍贵的信心。三是若不懂听经闻法是调伏无明分别心的方便,仅以闻思一些经论的词句作资本而增长我慢之心,认为自己广学多闻很了不起,鹦鹉学舌般演讲时也是口沫横飞,乍一看似乎讲得头头是道、条条有理,但因滋生我慢等邪见的缘故,那么此人即便是拥有证悟诸法本来实相的智慧亦成枉然。四是如果放弃了甚深密宗的实修法,仅依无任何上师明示的修法,盲目地精进行持一些劳苦无望的“要诀”,这样纵然经历再大的苦行仍无意义,枉然苦行而已。五是我们应当以殊胜的信心和精进心相合上师的窍诀教言而行持,如是一定会证悟明空无二的智慧。如果舍弃无二双运的殊胜智慧,反倒耽著边执的现分或空分等修习,那么这种修持也成枉然,只能是无义地浪费珍宝人身。六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依止寂静处,如果放弃住于深山、岩洞等寂静处修习正法之机会,反而游逛于城市、乡村等愦闹处,则求得悉地亦成枉然,而且此行还会成为毁坏悉地之因。是故作为修行人,令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成枉然是极其关键的。          追循前辈足迹之六法:若想根除罪障与习气,且观无基离根之心性;若想寻觅所欲如意宝,          持之以恒勤修甚深道;若想证悟实相义法性,且观寻而不得自性住;若想实修教言入自心,          则调自续尔后实修持;若想诚心如理修正法,则弃今生斩断耽著藤;若想速得前辈之伟迹,           观彼行为真心修正法。此等乃是窍诀精华要。       追循前辈高僧大德们的足迹之六法:一是我们若想根除无始以来的一切罪障与习气,则应直观无基离根之心性本体,且观真如本性也是忏悔法门中最为殊胜的忏罪要诀。二是我们若想寻觅并获得宛若如意宝一样的证悟智慧,则应持之以恒地沿循甚深密法之要道而精勤修习。三是我们若想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义——法性本体,则应依教直观以分别执著寻而不得之诸法本性,并于此法性中本然安住,(心性本体无论怎样寻觅,能寻与所寻均了不可得,此不可得实际即是最殊胜之获得。)如是自然安住则能证悟诸法实相之本义。四是我们若想实修佛法,且令上师的教言融入自心,也就是令自心与法相应,则应调整自心相续,待心稍得调柔时仍应相续不断地依教实修,这样逐渐就能令心与法完全相应。五是我们若想诚心诚意地如理修持正法,则应励力舍弃今生,因为追求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本非修行人应行之事,且是障道的违缘。如是舍弃今生以后,进而再力挥智慧的宝剑斩断耽著人事万物的藤蔓。六是我们若想迅速获得如前辈高僧大德之伟迹般的修证功德,则应观修彼诸殊胜行为,即前辈们是如何夜以继日地修行,我们也应如是真心地修持正法。当知此等乃为修行窍诀精华之要诀。          不符共同规律之六法:自之种种恶行已具全,望悦他众非行者作法;自之谄诳虚伪已具全,          望悦三宝非行者作法;不于静处精进而修持,埋怨正法非行者作法;口头慈悲实际为私欲,          望成利他非行者作法;心中执我口头说空性,望得解脱非行者作法;心有我见口头言离边,           望证实相非行者作法。是故勿毁佛教总法轨。       我们应当了知不符合佛教共同规律之六法:一是若人不行持善法,且已具全身口意之种种恶行,然而却企望取悦他众以得名闻利养,则绝非为修行者之作法,因为只有弃恶从善才能真实地饶益众生。二是自己不如法行持,且采用谄诳、虚伪等方式邪命养活,为谋取利养,以狡诈心不择手段地欺骗众生,具足上述劣行之人若企望取悦上师三宝,则绝非修行者的作法,其所欲也是根本不可能成办的。三是修行人本应依止寂静处修行,如是才能获得真实法利,若不于寂静处精进用功修持正法,反而随心所欲地到处游逛,令身心放逸散乱,这样当然不可能获得修行的验相。如此不察己过,反倒埋怨正法种种不是之行为,绝非修行人的作法。四是心里无有慈悲善心,仅在口头上高唱慈悲之歌者,实际上都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目的。以此行为若企望成办利益他众的广大事业,则绝非修行者之作法。五是若人心中我执非常坚固,而于口头上却说"一切都是空性”、“一切都不要执著”之类的大话,这种人一旦遇到逆缘或稍有不顺之时就会愤慨万千、大发雷霆。以口头上的空性而企望获得解脱也绝非修行者的作法。六是心中充满了我见,却于口头上妄言一切都是远离边执戏论的,以此企望证悟诸法究竟实相,也绝非修行者的作法。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依教奉行,千万不要以虚伪狡诈的恶行来毁坏佛教总体的法规。          极其善妙吉祥之六法:佛法住世获得人身时,应该迅速脱离轮回壕;闻思精华实修之此时,          正法应该融入自相续;出现种种痛苦违缘时,应该毅然精进修正法;六聚门中显现六境时,          二取显现应该自解脱;修习见修行义之此时,应该无偏修炼觉性力;成办永久大计之此时,          应该勤修慈悲之教言。若未以修佛法获把握,死时死主亦会耻笑汝。       极其善妙又非常吉祥之六法:一是我们今生幸遇佛法住世,并且也获得了如珍宝一样的暇满人身,此时就应该依此人身精勤用功修行,以资迅速脱离遍布烈焰之轮回壕。二是我们今已依止了具有法相的上师,并闻思了大乘佛法的精华义,这足以供我们实修之用,此时就应该将契应自己根器之正法融入自心相续,成为心里的无尽受用。三是在日常生活中,若自己的心理或生理上出现某种痛苦与违缘,此时就应该善观其性,克服困难而毅然精进修行正法。作为修行人,以为众生拔苦予乐的大悲心和引领众生走向解脱的豪情壮志而言,即应勇敢地面对一切痛苦,并善于将之转为道用,切莫心生怯弱而在痛苦等逆境面前低头,是故我们应肩负起弘法利生这一神圣的使命而勇往直前。朋友,如果您能勇敢地迎难而上,那么就连魔王波旬也会对您畏惧三分,往后绝不敢肆意违害于您。四是若六聚识的根门显现色声香味等六境时,就应观其本性,坦然安住,之后自然会解脱于二取之迷乱显现。五是当我们分别修习见、修、行次位之法义时,就应毫无偏袒地数数修炼本来觉性之妙力。六是当我们在成办自他二利这一永久的大计划(获证究竟涅槃)时,应该恒时勤修增上稳固慈悲心之教言。倘若我们获得暇满人生,却又未以实修佛法而获得修证境界和生死把握,则于临命终时,前来相迎的死主阎罗军也会耻笑我们。如同经常往诣宝洲取宝之商主,已到宝洲,却一无所获、空手而返,这样不仅人们会讥笑他,而且也会为他感到惋惜。          矛盾可笑不成之六法:自己尚未获得自在前,令他自在矛盾又可笑;尚未成办自利能力时,          想成他利矛盾又可笑;自尚不具弟子之法相,想作上师矛盾又可笑;自如干燥皮革不调柔,          想调他心矛盾又可笑;自忙今生无有证悟见,教他修法矛盾又可笑;自尚未断庸俗之行为,           令他如法矛盾又可笑。不染如是过患极重要。       我们应当了知既矛盾又可笑而且也不能成办之六种法:一是有些人自心相续充满苦恼,身口意尚未获得调顺与自在,在此之前却妄言要令他众获得自在,并解脱他等众生的一切苦恼,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实际上也是不可能成办的。二是有些人尚未具足成办令自己获得生死解脱等利益的能力,诸如信解因果、观修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出离心的境界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等力都很微弱或根本无有,却妄想成办令他众获得生死解脱等利益,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三是有些人自己尚不具足善贤弟子应具的法相,却痴心妄想去作他人的金刚上师,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四是有些人自己的性格非常顽固,宛如干燥又坚硬的皮革般毫不调柔,却还要妄想去调柔他人的心相续,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因为佛陀说过:“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五是有些人自己整日忙从于牟求今生的衣食、利养等琐事,心相续中也根本无有证悟法义的见解,却还在口头上教令他人要舍弃世间八法,一定要精勤用功修行等,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六是有些人自己尚未断除世间那庸俗不良的行为,却教令他人为人正直、正确取舍善恶,一定要如法行持等,这是既矛盾又可笑的事情。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首先要内观心相续,令自己不染浊如是过患是极其重要的。          慎重勉励修法之六法:若想舍弃无义世间事,生信心时立即放下之,纵作无有完时如水纹;          若想前往寂静处修持,生此念时即去勿耽搁,尔时未去拖延违缘多;依上师时当依教奉行,          自我表功无被摄受时;观心性时当无改自住,未住改造无见本面时;寻功德时当持之以恒,          性急轮番德无圆满时;至尽地时当获实相果,他处寻觅无有获得时。       慎重勉励自己修行之六法:一是若自己真想舍弃无有意义的世间琐事,一旦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就应立即放下万缘。比如,当您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进而想出家修行时,就应毫不犹豫地去成办,若不立即放下世间诸事,就算是以最大的精勤去劳作,也永远无有完结的时候,如同水中的波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是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的。二是您若想前往寂静处修持佛法,生起此念之时就应立即行动,切莫耽搁、推迟。倘若因某种顾虑而拖延时间,则会出现摧毁自己意愿的诸多违缘。三是我们在依止上师时应恭敬地依教奉行,毫不违逆上师之意趣。如果心术不正,以上师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对外宣扬“我是某上师的弟子,现正为上师作什么大事”等来自我表功,则将失去被上师摄受的机会。四是我们在依教直观心性时,切莫以分别心去妄加改造,应当在无改本性中自然安住。若未如实安住,反以分别执著加以改造,那么就无有现见心性本面的时候。五是我们在寻求任何一种功德时,都应持之以恒,夜以继日地不断寻求,至到圆满为止。如果不能恒时坚持,或性情非常急躁,总是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如一些初入门的行者,往往欲在一刹那间圆满一切功德,或喜忧轮番而修,开心时即求功德,不开心时就不修积功德,这样修积功德则永远也无有圆满的时候。六是当我们通过修行而诣至灭尽地时,就应当获证诸法的实相果位,如果未能安住本地,而于他处寻觅佛果,则永远无有获得的时候。          修持实相对治之六法:不居高位住于低微处;不作大官居于贤低位;不求名利摧毁我执山;          不贪私欲胜利当知足;观心善恶不看人喜怒;六识不散外境观心性。具此六者修法切要点。       我们在修持诸法实相时需要依靠的对治法有六种:一不应居崇高的地位,应经常安住于低微之处,为人谦卑和善,默默无闻地谨慎修行。二不能贪著权势而去作众人之官员,应经常依止于贤善上师座下,将自己放在最低位置,恭敬地侍奉上师。三不应希求名闻利养,而应经常依修上师的教言窍诀来摧毁我执这一恶见高峰。四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既不能贪著私欲,也不能执著胜利与失败,而应精勤依修知足少欲的窍诀。五应经常观察我们自心的善恶分别之念,善则随喜,继续努力,恶则呵斥,力行断除,切莫看他人的喜怒哀乐而随境所转。六应正摄根门,令六识聚不散于外境而直观心性。我们每一位修行人都应具足此六修法中最为切实的要点。          开示了义窍诀之六法:若具诚挚敬信心祈祷,定会证悟心性得加持;若知自然无作中放松,          定会出现自明无二智;若观二取体相分别念,定会无改无染自解脱;若知迷现妄念住本地,          定现自明无念之智慧;若以方便认识觉性基,定现不动离戏任运性;若无懈怠持久恒精进,           定现地道功德之暖相。       开示了义窍诀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若具有诚挚无伪的恭敬与信心而祈祷上师三宝,则一定会获得殊胜加持,并且可以因此而证悟心的本性。二是我们若能了知诸法是自然而无有勤作的本体,并于此中坦然放松,则一定会因此而出现自明自证的无二智慧。三是我们若能依教观修能所二取之体相,则一切分别念定会在无有改造和无有染著的本性中自然解脱,此即如蛇结自然解开一样理所当然。四是若能知道一切迷乱显现的妄念是本来安住于本地的,则一定会显现自明无念的智慧。五是我们若能以上师所明示的方便法要来认识觉性之本基,则一定会显现不动、离戏、任运、自成的法性本体。六是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若无懈怠懒惰之心,且能恒时持久地精进用功,则一定会显现五道十地之功德和暖相。          开示实是教言之六法:狡猾欺他实是欺自己;胜利献他实是献自己;残暴害他实是害自己;          如何利他实是利自己;嫉妒谤他实是谤自己;利他积资实是自积资。懂此者少实践者更罕,           是故自心当修此实义。       开示实际应是教言之六法:一是若修行人以狡猾恶心欺骗他人,则实际上是欺骗他自己,因为业果不虚,恶终有恶报。二是我们若将一切胜利和安乐奉献给他人,则实际上是在利益自己,善有善报故。三是若人以残暴卑劣的手段来损害他人,则实际是在残害自己,世间人也说“害人唯害己”。四是我们如何以善心去利益他众,其结果实际上即是在以如是同样的方式利益自己,世间人也说“利他成自利”。五是如果修行人以恶心嫉妒并诽谤他人,则实际上是在诽谤他自己,世间人也有“凡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之说。六是我们若无疲厌、精勤地利益他众,想方设法使他们多多积累资粮,则由清净意乐的缘故,修行实际上是在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在当今世道中能懂得此等甚深义理者很少,而能依此理实践者却更为罕见。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令自己的心修习此等真实义。          宣说无有用途之六法:无敬信者悲悯不能摄;无智慧者闻思亦无用;无誓言者不能得悉地;          不听从者教诲亦无用;秉性劣者正法亦无用;不报恩者饶益亦无用。       宣说无有任何用途之六法:一应了知对于无有恭敬与信心而刚强难化之人,仅以悲悯心是不能摄持的。因为善根相对尚未成熟或对上师三宝根本没有信仰者,他们乃至业力未消尽之前,就算是佛陀亲临也不能度化。二应了知对于无有智慧之人来说,若仅以闻思经论的方式来教化则无用。本来闻思佛法可以启开我们的智慧,同时也能调伏他们内在的分别妄心,如是等等,有很大的利益,但对于无智而愚昧之人来说,闻思经论却成了他们的负担和压力。三应了知若修行人未守持密乘的根本誓言,如怀恨上师、舍弃密咒手印、谩骂道友甚或反目为仇、互相算计、作害等破毁誓言之人,则绝对不能获得成就的悉地。四是固执己见、我行我素极强之人,若不听从上师的教言,总是违逆佛规而行,那么对这种顽固不化之徒无论赐予多么殊胜而高深的教诲亦无用,好像在石头上倒水一般毫无变异。五应了知秉性恶劣而无惭无愧之人,无论造作何等伤天害理的恶业也毫不在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违越了正法之规。所以,再殊胜的正法对这种卑劣之徒来说也无用。六应了知对那些不知恩、不报恩、甚至恩将仇报之人,施予再大的饶益亦是无有任何用处的。一般人格贤善者,有时虽暂不能回报有恩于己之人,但在他心里会牢记受人恩惠之事,如是知恩、念恩,待有朝一日机会成熟时定会加倍报答。          开示法有阻碍之六法:若未见内烦恼之怨敌,外之上师教授有阻碍;若未抛弃今生之琐事,          实修成就之时有阻碍;若未断老后苦之顾虑,诚心精勤修法有阻碍;若自内心未生起定解,          敬信正法上师有阻碍;若未断除轮回罪恶行,圣者大悲引导有阻碍;若未舍弃顽固之实执,           无有偏袒教授有阻碍。       开示对修持佛法有阻碍之六法:一是修行人若未见知自己内心烦恼这一大怨敌,纵任妄心而不善加调伏,则于外在求受上师之教授会有一定的阻碍。二是修行人若未抛弃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而耽著不舍,则于实修法要而欲获得成就之时机会有一定的阻碍,甚至会有导致前功尽弃的过患。三是修行人若未断除对自己年老体弱等种种痛苦之顾虑,则于诚心精勤修法会有一定的阻碍。因为过多的忧虑会分散我们专一修行的精力。四是若修行人自己的内心于正法未能真实生起殊胜的定解,则欲从内心真实地敬信正法与上师也会有一定的阻碍。因为凡夫表面上的信心不能持续长久而且极易退失。五是修行人若未断除轮回中的种种罪恶行为,则于接受圣者菩萨们的大悲引导也会有一定的阻碍。六是修行人若未舍弃对世间法、我与我所等顽固的实执心,则欲直接受利于无有偏袒的密法教授会有一定的阻碍。故应了知我们的分别实执心是一切过患痛苦的根源,若无实执心,则于整个大千世界皆尽毁坏,自己仍会泰然自若地面对,绝不会受任何痛苦的困扰。          失望且诚可笑之六法:居不居住尚且不一定,筹划住处失望诚可笑;享不享用尚且不一定,          积蓄财物失望诚可笑;穿不穿著尚且不一定,勤制衣服失望诚可笑;食不食用尚且不一定,          忙碌寻食失望诚可笑;相不相处尚且不一定,交友成婚失望诚可笑;孝不孝敬尚且不一定,          珍爱子孙失望诚可笑。目睹世人迷乱行为时,失望可笑之处极其多。       我们应当了知既会感到失望,而且也会感到可笑之六法:一应了知对修行人来说,我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园,随处参学修行故随处是家,又因诸法无常的本性,我们谁也不能确定自己可以永远在某一处长久居住。若人不观无常的本性,甚或不了知此无常之理而精心筹划、建造、装饰自己的住处,则真是令人感到失望又可笑的事情。二应了知对于世间上的一切物资受用,自己能不能享受得到尚且是很难肯定的,若修行人不观无常,反而日日夜夜精勤于积蓄财物资具,则真是令人感到很失望又可笑的事情。三应了知无常总是不期而致,自己所拥有的衣服能不能穿得成尚且不一定,若修行人还不知满足地缝制衣服,则真是令人感到很失望又可笑的事情。四应了知对自己所拥有的食物,我们能不能食用尚且是很难决定的,若还要忙忙碌碌地为寻求食物而虚丧光阴,则真是令人感到失望又感到可笑的事情。五应了知我们能不能与亲友长久相处尚且是很难肯定的,若还要交结亲友、成办婚姻等事,则真是令人感到失望又可笑的事情。六应了知子女对自己能不能施行孝养尚且不定,若还要过分地因珍爱子孙而生贪嗔等烦恼,则真是令人感到很失望又可笑的事情。在目睹世间诸人的这些迷乱行径时会发现,真实令人感到很失望又可笑之处,除此六法外尚有很多五花八门的事例。          开示必需教言之六法:世间琐事必需尽力抛;无明黑暗必需尽力清;二取建筑必需尽力拆;          证相功德必需尽力增;双运智慧必需尽力现;三身宝珠必需尽力获。       开示修行人必需力行之教言有六种:一应了知世间琐事是引生贪嗔等烦恼之因,故修行人应尽一切力量抛弃世间的一切琐事。二是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黑暗一直笼罩在我们智慧的虚空中,是故我们必需尽力将它无余清除。三应了知能所二取之机是一切痛苦、过患的根源,所以我们必须尽力拆毁能所二取的一切建筑物。四是为能获得殊胜成就,我们就必须竭尽全力增上修行证相的一切功德。五是为能解脱一切边执戏论,我们必须尽力现前明空双运的大智慧。六是为能使断证功德究竟圆满,我们必须尽力用功修行,以资获得法报化三身无别的如意宝珠。          开示遗憾教言之六法:虽然弃俗出家已多年,仍不知戒开遮真遗憾;虽然进入佛门已多年,          仍需始学善业真遗憾;虽然趋入大乘已多年,仍不接近发心真遗憾;虽然闻思佛法已多年,          仍未趋向实修真遗憾;虽然修持佛法已多年,仍未生起证相真遗憾;虽称证悟见解已多年,          仍未灭尽实执真遗憾。此等先造建筑已竣工,尔后再奠地基真稀有!观察可笑思维心失望,           故依圣者闻思修佛法。       开示令人深感遗憾之六种教言:一是有些人虽然弃俗出家已经过了很多年,但却仍不知道佛陀所制戒律的开遮持犯,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二是有些人虽然在形式上皈依而进入佛门已经有很多年月了,但闻思修行却一点也未深入,仍需如刚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一样学习一些基本的善业之法,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三是有些人虽然从形象上趋入大乘佛法已是很多年了,但其内心、外行仍不接近大乘应发之无上菩提心,反而以私欲心造作损人利己之事,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四是有些人虽然在表面上闻思佛法已经很多年了,但却仍未趋向实修真是很遗憾的事情。五是有些人虽然一心专注地修持佛法已经历许多年月,但在心相续中却仍未生起少许修行中不同层面的证相,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六是有些人虽在口头上称自己已证悟见解很多年了,但内心仍未灭尽对内外诸法的实执心,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上述诸人的作为就像先将一切建筑完全竣工,之后再行奠定地基一般真是很稀有(太过颠倒之行)!如是观察彼等行为矛盾又可笑的事例,进而思维彼等里外违逆的错举,心里真是感到很失望。是故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谨慎地依止圣者菩萨们精勤地闻思修行。          开示法性自具六要点:未观未察本面自然见;未思未除轮回本清净;未断未解执著自解脱;          未寻未修五身任运成;未舍未取功过自离边;未作未勤事业自然成。谁知此理通达精华要。       开示自然本具法性之六种要点:一是从究竟实相而言,我们既未作观寻,也未以分别心伺察,仅以无念坦然安住,就自然能现见心性本面。二是究竟法性中,补特伽罗未加分别寻思,亦未执著要断除轮回诸法的垢染,其实也没有可断除的垢染,因其本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三是观待众生分别心而言,虽有能断所断等迷乱显现的差别所相,但从究竟实相而言,既未施予能断的智慧,也无所解开的束缚,一切内外执著的本体本来就是自然解脱的。四是勿须刻意寻觅,亦不用刻苦修行,五身无别的本体都是任运自成的。在《大圆满愿词》中从安住本体真实义的角度亦作了如是宣说,“寻找和修持都是徒劳无义的”。五是若从显现方面而言,虽要明辨善恶因果而正确取舍,但从究竟实相而言,本无功德与过失的差别与自相,法性中既未舍弃过失,也未取受功德,一味等性的本体是自然远离一切边执戏论的。六是当我们诣至究竟本地之时,未以造作,也未勤行,一切因地与果地的事业都能自然成办。谁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谁就通达了无上精华之密要。          上师精通教言之六法:精通令无信者生信心;精通令学取舍之道理;精通修法切合诸要诀;          精通遣除违缘障碍法;精通宣说双运耳传法;精通恶缘转为道用法。       作为上师应当精通之教言有六法:一是上师应当精通令无信心者生起信心的种种方便法。二是上师应当精通令依止自己修学的弟子明辨善恶取舍的一切道理。三是上师应当精通一切实修法,并且要切合不同的殊胜要诀,对断除烦恼方面亦要有药到病除的功效,也就是说上师需要有事理圆融的殊胜方便。四是上师应当精通能遣除修行中的一切违缘障碍之方便法。五是上师应当精通智悲双运的耳传法要,并为具法相的弟子宣说。六是上师应当精通在修行中能将一切恶缘转为道用之方便法。          理当依止上师之六法:平常疾病尚需依医生,除轮回疾理当依上师;恐惧险地尚需依送者,          救脱中阴理当依上师;商议大事尚需依长辈,永久计划理当依上师;争论诉讼尚需依长官,          为灭恶缘理当依上师;船客赴岸尚需依船夫,渡过苦海理当依上师;商人赴海尚需依商主,           成就菩提理当依上师。       弟子理当依止上师,如是之教言有六种:一应了知人们在感受平常易患的风寒感冒等疾病时,尚需依靠医生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疾病,那么我们为解除轮回痼疾,理当依靠慈悲而有方便法的上师,如是才会得到令轮回痼疾痊愈的办法。二应了知世间人在前往藏有虎、狼、毒蛇等恐怖的险地时,尚需依靠勇士护送,那么我们为能救脱独往中阴界时那充满打打杀杀等险恶的境地,理当依靠具大威神力的上师,这样才能脱离中阴险境与恐怖。三应了知一般人在商议世间的普通大事时尚需依靠有丰富人生阅历的长辈指点迷津,之后才能作决定,那么我们为了成办生死大事——获得无上涅槃这一永久的大计划,理当依靠上师的智慧及其教言,这样才能顺利地成办自己的一切意愿。四应了知普通世间人的一般争论、诉讼等事情,尚需依靠长官来公正判决,那么我们为能灭除无始以来与轮回纠缠不清的恶缘,理当依靠具有殊胜正见、秉公无私的上师,只有这样才能灭除一切恶缘。五应了知乘船过渡的旅客为能顺利抵达岸边,尚需依靠精通航行的船夫,那么我们为能渡过生死大苦海,理当依靠具足智悲等善巧方便的上师,这样才能从生死的此岸,顺利到达解脱的彼岸。六应了知一般商人欲赴海中取宝,尚需依靠具有智慧和方便的商主,那么我们为能成就菩提如意宝,理当依靠具有智慧和方便的上师修行,只有这样才能圆满断证功德。          宣说请看教言之六法:请看现今疾病之苦痛,思维能忍三恶趣苦否?请看囚犯勤逃出囹圄,          思维轮回各狱摧自否?请看今生奔波求衣食,思维今失永恒稼穑否?请看短暂相处恶友过,          思维能忍难处众生否?请看普通险地多谨慎,思维坠入恶趣深渊否?请看现世夫妻亡悲痛,           思维离开永久之佛法。如是思维趋向三有岸。       宣说修行人应当观看之教言有六法:一是请观看一下现今正在感受疾病痛苦的众生,若对此病苦我们也难以忍受,则应思维地狱、饿鬼、傍生三恶趣的剧烈痛苦,自己能否堪忍?二是请观看一下被囚禁在监狱中的罪犯,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逃出囹圄,欲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如是我们也应思维自己被囚禁在轮回的监狱中,为何不设法出离?难道自己甘愿承受轮回各狱痛苦的摧残吗?三是请观看一下人们仅为追求今生的衣食受用亦整日劳累奔波,我们也应思维而今自己若不修积善法功德,常时懈怠懒惰,甚或非理妄行,难道要故意失坏能令自己获得永恒解脱的庄稼吗?想一想世间人为暂时衣食也要劳苦无望地奔波,那么我们为获得永恒的无尽受用——解脱的安乐就更应该精进用功。四是请观看一下,仅与卑劣恶友短暂的相处,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可估量的过患,那么我们就应思维自己与世间很多恶劣众生相处的状况,其过患之大是可想而知的,难道我们能堪忍与更多的世间众生相处吗?因而我们应当速疾解脱轮回的一切过患。五是请观看一下当我们行于普通险地时,也是倍加谨慎、小心翼翼地行走,唯恐跌落到沟崖之中,我们也应思维坠入恶趣深渊的痛苦,如是更应该小心谨慎的行持。若还不如法行持,难道甘愿让自己坠入恶趣深渊受苦吗?六是请观看一下现时世间的夫妻,不管他们离别还是死亡,都是悲痛万分,我们也应思维倘若离开自己永久需要依靠的佛法,难道不为此而感到痛苦吗?况且善恶之缘组合的夫妻在共住之时,一般不会有快乐,而佛法带给我们今未来世的都是清凉的安乐。如是思维以后就能激发我们对三有轮回的出离心与对上师三宝的恭敬信心以及修持佛法的精进心,我们只有这样行持才能迅速趋向三有之安乐彼岸。          宣说实修窍诀之六法:犹如空中升起璀灿日,实修明空自然之智慧;犹如须弥山巅见群山,          现见心性诣至密意顶;犹如至金洲时不得粪,散乱外境直指为法性;犹如微风散于晴空中,          妄念体相自然而消失;犹如所射兵器成花雨,一切显现道用为法身;犹如狮子三力自圆满,           等性胜伏一切希忧相。谁知此理通达最深要。       宣说实修佛法之六种窍诀:一是犹如在虚空中升起光芒万丈的璀灿日一般,实修明空无二的智慧也能自然显现在自心相续的虚空中。二是犹如诣至须弥山的顶峰时,一切环绕之群山尽收眼底一般,现见心性本体时,即诣至了如来密意之顶峰,故一切诸法皆能通彻无碍地了达。三是犹如到达了黄金的宝洲不可能得到粪土一般,将一切散乱的外境直指为法性游舞时,也不得毫许秽浊之自性法。四是犹如微风消散于晴朗的虚空中不复存在一般,于本来法界的虚空中现前赤裸的本性时,一切分别妄念之体相也会自然消失。五是犹如具神变者能将所射出的兵器都变成花雨一般,通过具德上师以窍诀方式直指本性的教言,我们也能将一切贪嗔痴等显现都如实转为道用,如是一切都能显现为法身智慧。六是犹如雪山狮子的三种妙力自然圆满一般,等性智慧也自然能胜伏一切希求与忧虑之相。谁能了知此理,谁就能通达最为甚深的无上密要。          转为道用归纳之六法:器情迷现直指为净相;轮回直指痛苦生悲心;众生直指父母生慈心;          因果直指缘起守三戒;四灌直指三门修生圆;现相直指心性悟法性。若具此六则无歧途障。       此将转为道用之法归纳为六种:一是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一切迷乱显现直指为清净的体相。二是将三界六道轮回直指为痛苦的本性,从而对迷乱中颠倒执取故沉溺轮回苦海的众生生起大悲心,发誓为拔除他们的痛苦而修持佛法。三是将一切众生直指为我们累世的父母,他们因无明愚痴而不知正确取舍善恶诸法,虽欲离苦得乐却造诸恶业,以致为种种痛苦所逼,欲乐不得。是故我们应对无量父母有情生起大慈心,尽力给予他们所欲求的安乐。四是将世俗中的因果直指为缘起性,造善业必定会得安乐,造恶业必定会受痛苦,这是因果的自然定律,为此我们应当守持别解脱、菩萨、密宗三乘戒律。五是将宝瓶、秘密、智慧、句义四灌顶直指为清净身口意三门所实修的生圆二次第,当如是转为道用。六是将一切现相直指为心性游舞之自性,从而了悟法性本体,如实证悟后一切显现都会一味无别地融入法界。修行人若能具足此六种修行要诀,则决定无有歧途等迷障。          不甘懈怠要点之六法:别等有朝一日至静处,自心远离二取极重要;别等将从教言中得到,          寻深方便道法极重要;别等积蓄生活之用品,随得知足维生极重要;切勿拖延耽搁修正法,          立即舍弃琐事极重要;别等积资净障得证相,强力实修深法极重要;别等次第而寻得地道,           稳修心性三身极重要。若实修此则成菩提果。       修行人不应自甘懈怠懒散要点之六法:一是既然我们已发心修行,则当立即成办此事,不要等待将来有朝一日才诣至寂静处修行,故令自心远离能所二取的执著是极其重要的。二是切莫痴心妄想地等待将来在某一教言中得到什么利益,而应于现在所得到的窍诀中精勤寻求甚深方便道的法要,这是极其重要的。三是切莫痴心妄想地等待将来发财而积蓄丰富的生活用品,应该随缘所得,以知足少欲的修养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四是我们修行应该当机立断,切莫拖延耽搁修持正法的时间,是故立即舍弃一切琐事的羁绊极其重要。五是修行人切莫等待将来积资净障后获得什么证相与功德,从现在起就抓紧时间以强力精勤实修甚深法要是极其重要的。六是切莫等待将来依次第经历三大阿僧祗劫而寻得地道等功德,我们应该稳固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精勤修炼心性本体以现前法报化三身之果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若能如实修炼此等要诀则一定会速成菩提。          修学要点实义之六法:为利众生坚持菩提心;为积二资安住波罗蜜;为修智慧精通诸法语;          为修禅定居于寂静处;为舍诸行行持头陀行;为成胜果恒时敬上师。谁安住此趋入大乘道。       宣说修学要点之实义有六法:一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应坚持菩提心,如是才能真实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二是为能修积福慧二种资粮,我们应当安住六度波罗蜜多而修持,如是才能如意成办一切所欲。三是为能修习一切智慧,我们应当精通佛陀所宣说的出世间诸法之要义。四是为能很好地修习禅定,我们应当居住于无有愦闹的寂静处。五是为能彻底舍弃世间的无义诸行,我们应以行持十二头陀行来约束自己。六是为能成就最殊胜的果位——正等正觉,我们应当恒时恭敬上师,因为上师是行者获得成就的根本,只有恭敬上师才能获得加持,只有依上师的加持才能了达并证悟法性之要义。谁人能安住此等要点并依之实修,谁就能直接趋入大乘殊胜之正道。          详细宣说住道之六法:身心无动之故寂静道;自他无恼之故合理道;自性无悔之故善妙道;          修成功德之故真实道;行事圆满之故成就道;往昔修炼之故任运道。住此六道之人得安乐。       详细宣说修行人应当住道之六法:一是我们若恒时安住于佛法正道中,则能令身心稳重无动摇,如是之故可称为寂静道。二是若能善调自续,同时如法行持,既不扰乱他人也不损害众生,自他皆无烦恼,如是则可称为合理道。三是若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问心无愧,如是心无悔意,并如理如法行持则可称为善妙道。四是若我们修成出离心、信心、大悲心、正见等殊胜功德,如是之故则可称为真实道。五是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则一切所欲皆能圆满成办,如是之故可称为成就道。六是我们往昔已有修炼故,今生无需勤作亦能安住任运自成之道。如是住于此六道者,皆能获得一切所欲之安乐。          诸大乘士所行之六法:欲求佛法趋至法性中;欲利众生应机宣说法;欲证自心灭尽贪嗔痴;          欲得智慧求大资粮道;欲利有情随机而投生;欲解脱道依止上师尊。如是而行即学佛法者。       宣说诸大乘信士所应行持之六法:一应了知凡是欲求真实佛法者,就应当以趋至法性中为根本目的。二应了知凡是欲利益他等众生者,则当为众生应机宣说佛法。三应了知凡是欲证悟心性本体之修行人,首先就应当依教精勤地灭尽贪嗔痴等烦恼诸障。四应了知凡是欲获得超越世间的无漏智慧者,首先就应当求得五道中的大资粮道,如是方能亲自往诣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听闻佛法,以此就能开启自己本然的智慧。五是具足一定修证功德的大菩萨若欲广利有情,则应随顺众生根机而投生到合适的地方,以便力行度化众生的广大事业。六应了知凡是欲获得解脱道者,就必须依止一位具有法相的至尊上师。如是而行持者,即是真正学修佛法之人。          需要心静教言之六法:积累善根需要心寂静;勤行正法需要心寂静;无上菩提需要心寂静;          发心利他需要心寂静;恒修法性需要心寂静;厌离出离需要心寂静。谁如是行趋入佛子道。       需要令心寂静之六种教言法:一是我们在积累任何一种善法功德时,切莫胡思乱想,亦不应萌生不清净的发心,而需将自己狂乱的心寂静下来。二是当我们在精勤行持不同层次的正法时,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静下来,一心一意地修持很重要。三是当我们在行持无上菩提时,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静下来,毫不散乱地专意修行菩提正道很重要。四是当我们在为无量父母众生的利益而广发大心时,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静下来,一心为利众生而行持。五是我们欲恒时修习法性,首先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静下来,一缘安住,若心有散乱则本来的法性难以现前。六是当我们厌弃轮回而生起出离心之时,也需要令自己的心寂静下来,如是才能令出离心更稳固。谁能如是行持,谁就已趋入了佛子之道。          详说语言教授之六法:宣说众生行为无尽语;细说浩如烟海法理语;赞说佛陀功德之语言;          详说无尽大乘之语言;十方虚空法音遍布语;宣说轮回灭亡涅槃语。谁具此六即是佛长子。       详细宣说语言教授之六法:一是宣说众生的行为、业力、苦乐感受之无尽语言,这个能力只有诸佛菩萨才有,故圣者可随顺各趣不同众生的意乐而宣说其相应能接受的语言。二应了知详细宣说的即是浩如烟海之法理语言。三是赞说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之语言。四是详细宣说大乘菩萨的八十种无尽法之功德语言。五是能周遍十方虚空之法音,即无论人与非人、天龙、夜叉等一切众生都能获得法利之遍布语。六是宣说能摧毁以致轮回灭亡之涅槃语。当知这些都是诸佛菩萨的法语,本具无量功德与加持力,我等修行人应当虔心受持,谁能具足此六种法语,彼人即已成为诸佛之大长子。          细说身体幻化之六法:为度人类幻化为人身;为度恶趣幻化非人身;为度非天天人现天身;          为度小士幻化声缘身;为度大乘幻化菩萨身;为利自在菩萨现报身。圆满功德诸士任运成。       详细宣说诸佛菩萨的身体幻化各种身相来度化众生之六法:一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人类众生,则幻现为人的身相来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二为度化地狱、饿鬼、傍生这三恶趣的众生,诸佛菩萨则幻化为与其各趣众生相同的身相来引导众生。三为度化非天(阿修罗)与天人,诸佛菩萨则幻现为天人的身相来引导众生。四为度化发心修学小乘道的士夫,诸佛菩萨则幻现为声闻、缘觉的身相来引导众生。五为度化发心修学大乘道的士夫,诸佛菩萨则幻化为大乘一至十地菩萨的身相而引导他们趋向彼岸。六是为利益获得自在的清净三地(八、九、十地)之大菩萨,诸佛则化现报身的形相来为他们施予方便善巧之甚深法。上述引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对圆满断证功德之诸大士来说都能任运成办。          宣说一切佛子之六首:为聚人天世间之众生,顶礼具德上师佛子首;为令三宝传承不间断,          摄持如来法理佛子首;为成三千世界之主尊,诚信清净深法佛子首;为将众生安置菩提道,          度化一切有情佛子首;为能成就无上之正法,安住智慧度为佛子首;为能以诸三界作供养,           回向一切善根佛子首。具此六者成就胜坛城。       宣说一切大乘佛子之六种首要条件:一是为能集聚人天世间之诸众生,我们应当恭敬地顶礼具有殊胜功德之上师,此为大乘佛子首先应具足的条件。二是为令三宝的传承(种姓)永不间断,以致能一直延续至尽未来际,我们应依靠能摄持如来所宣说的法句义理,也就是说应依止能广弘佛法、延续法身慧命的大乘菩萨,这是成就大乘佛子首要条件之一。三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成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依怙之主尊,我们应诚信清净源流之甚深法要,也就是说应为众生广发大慈悲心及无上的菩提心,令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佛子。四是为能将一切苦难众生安置于菩提大道中,我们应精勤度化一切父母有情,这也是成为大乘佛子的首要条件。五是为令自己成就无上甚深之正法(现证法性本体),我们应安住于智慧波罗蜜多中,这亦称为大乘佛子应具的首要条件。六是为能以三界中的最胜资具于上师三宝前广作供养,我们应依靠殊胜的回向仪轨,安住于三轮体空的境界中将一切善根与功德广作回向,此亦称为大乘佛子应具的首要条件。凡是具足此六者之修行人皆能速疾成就最殊胜之坛城。          一切佛子所具之六耳:听闻美言恶语不破立;不求美言不诋毁恶语;耳闻菩萨事迹生欢喜;          听无暇处披上大悲铠;闻赞佛陀发起精进心;知十方世诸音为谷声。如是佛子当具此六耳。       宣说一切大乘佛子所应具足之六种耳识:一是具有一定修证功德之大乘菩萨,在听闻别人对自己的美言赞叹或恶语詈骂、无故讥讽等语言时,能坦然安住,不加分别破立之相。二是具有一定修证功德之大乘菩萨,既不希求别人的美言爱语,也不以恶语诋毁、伤害任何人。三是真正的修行人在耳闻某某大菩萨真实而感人的事迹时,内心会数数地生起大欢喜心。四是真正的修行人当听闻到正在八无暇等处受苦的父母众生的事迹时,则会坚定地立下誓愿,披上大悲心的铠甲,勇猛精勤地救渡众生。五是真正的修行人在耳闻赞颂佛陀无量功德之偈语时,内心会数数发起大精进心而进取无上的断证功德。六是真正的修行人了知十方世界的一切音声皆为空谷回声一般毫无实质,故经常能安住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如是作为大乘佛子的我们也应令自己迅速具足此六种极为殊胜的耳识。          宣说一切佛子之六眼:能见世间色法为肉眼;能见众生种姓为天眼;能见有情根机为慧眼;          如理见诸法故为法眼;无有障垢故为无碍眼;能见法界故为遍知眼。具此六眼成办众生利。       宣说一切大乘佛子应具之六种眼识:一是能现量见世间一切色法之眼为肉眼。二是能现见众生属何种姓以及宿世的作为等事之眼为天眼。三是能现见诸有情根机之利钝并知契机当施何种法要之眼为慧眼。四是能如理现见一切诸法之眼为法眼。五是无论见什么色法,均无任何障垢之眼为无碍眼。六是能现见法界本体之眼为遍知眼。具足此六种眼通者皆能任运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          宣说一切佛子之六手:诚信佛陀故为信心手;能满乞愿故为布施手;遣除怀疑故为闻法手;          救度众生故为献乐手;为众传法故为无吝手;积资供佛故为承侍手。具此六手之人现法光。       宣说一切大乘佛子应具如手一般极其重要之六法:一是诚信佛陀具足圆满功德和无量加持力,此乃信心之手。二是用自己的财富来满足乞丐们之意愿,此为布施之手。三是为遣除心相续中存有的怀疑而精进闻思经论,此为闻法手。四是以大慈悲心救度苦难众生,令他们离苦得大乐,称为献乐之手。五是为消除众生的无明迷暗而传授佛法光明,故为无有吝啬之手。六是为积累殊胜的资粮而以上妙供品供养诸佛菩萨,故为承侍之手。凡是具足此六种手之人皆能显现正法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间。          一切佛子所具之六足:圆满宏愿故为持戒足;摄菩提法故为精进足;圆满行事故为誓言足;          遵师言教故为随顺足;闻法不厌故为智慧足;细致而行故为慎重足。具六足士定证得佛果。       一切佛子所具如足一般之六法:一应了知诸菩萨圆满具足四宏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故说具有持戒足。二应了知诸菩萨以三轮体空之智及无缘大悲摄持一切菩提分善法,并欢喜逐一修行故具精进足。三应了知诸菩萨圆满行持誓愿中的一切事业,从不虚愿故具誓言足。四应了知诸菩萨能谨遵上师的一切言教,从不违逆少许故具随顺足。五应了知诸菩萨在听闻佛法时,纵然是遇到饥渴寒热等苦,或历时悠长皆无厌烦之心,如是之故即称为智慧足。六应了知诸菩萨在成办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会细致入微地观察抉择,正确取舍后便锲而不舍地行持,从不粗心大意故为慎重足。具足此六足之士夫必定能速疾证得佛陀果位。          魔不能害盔甲之六法:救护众生慈爱之盔甲;圆满行事宏愿之盔甲;救度有情大悲之盔甲;          遣除无明智慧之盔甲;具大乘心安忍之盔甲;现行善法方便之盔甲。一切佛子行道之助伴。       我们应当了知一切鬼魔不能违害、如同盔甲一般安全之六法:一是以弘法为事业、利生为己任而救护一切父母众生,并赐予他们无限的安乐,此为慈爱之盔甲。二是不论自己专事闻思修,还是身体力行地广利有情,只要能圆满行持自己意愿的一切事业就奋勇精进决不退屈,此为宏愿之盔甲。三是不忍众生苦楚,一心救度有情脱离险境,精勤地为他们拔苦予乐,此为大悲之盔甲。四是依靠闻思经论教法的方式来遣除自他一切众生的无明痴暗,此为智慧之盔甲。五是具有大乘菩萨之胸襟,心宽量广如太虚,能怡然修持六度万行,并且是勇往直前毫不退失,此为安忍之盔甲。六是身口意三门毫不放逸地精勤行持一切善法,此为方便之盔甲。此六盔甲是一切佛子在学道修行过程中根本不可缺少的殊胜助伴。          宣说持执兵刃之六法:斩断二取持执等性刃;斩断烦恼持执智慧刃;斩断邪命持执正命刃;          斩断破戒持执净戒刃;斩断吝网持执布施忍;度化众生持执无厌刃。具此六刃斩断三有藤。       宣说修行人应当持执如同兵刃一般之六法:一为斩断无始以来流转轮回的根源——能所二取的执著,我们应当持执现空大平等性的利刃。二为斩断心相续中的贪嗔痴等烦恼,我们应持执智慧的利刃。三为斩断依邪命养活的非理行为,我们应持执正命如法的利刃。四为斩断身口意三门破毁戒律的一切恶行,我们应持执清净戒法之利刃。五为斩断贪得无厌而所得不舍之吝啬网,我们应持执广行布施之利刃。六为广泛地度化一切有缘的众生,我们应持执无有疲厌之利刃,即恒时堪忍野蛮众生对自己的邪行、反抗、制造违缘等一切难行之事。具足此六种利刃者,则能斩断三有轮回中的一切藤蔓。          超胜一切教言之六法:虽知众生本是正等觉,然为度众而广积二资;虽知一切佛刹如虚空,          然为修炼刹土猛精进;虽知利众当无厌烦心,然不舍弃无我义之相;虽知具神通者能幻变,          然当于法界中不动摇;虽知不舍殊胜菩提心,然当生起如来之智慧;虽以说法满足众生愿,           然不离开法性之境界。具此众人能得如来果。       我们应当了知超胜一切之六种教言:一是从实相本体分而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虽从见解上已了知一切众生本来即是正等觉佛,但从现相上仍存在很大的差别,众生由未认识心性本体而颠倒执取,被无明翳障遮蔽了本来的佛性,故于三有轮回的苦海中辗转受苦,我等已发大乘菩提心之行者就应该为度化众生而广泛修积福慧二种资粮。二是虽然我们已知道一切佛刹毫无实有自性,如同虚空一般清净无有变异,但我等众生因暂时的无明翳障而不得真实现见,是故为让自己早日现见诸佛清净刹土之本面,我们应当勇猛精进地修炼清净刹土之法,如修净土法门、莲师净刹法等。虽然净土无处不在,但未经修炼,仍是不能显现的。三是我们虽然知道在利益众生之时不应有任何厌烦心,而应耐心、孜孜不倦地广行饶益之事,但与此同时也不能舍弃无我空性义之相,也就是说在成办利他之事的过程中,不能生实执心,而应安住如梦如幻的境界修行。四是我们虽然知道具有大神通力者能幻变各种形相,并能以各种方便来饶益有情,然而也应安住于法界的本体中不动摇而修持,否则便与世间魔术没有差别。五是我们虽然知道不应舍弃殊胜之菩提心,而且此心亦是利众之根本,但是我们还应当在此基础上生起如来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因为只有获得究竟佛果之一切智智才能究竟利乐有情。六是从显现上我们虽能以讲经说法来满足一切众生的意愿,但还应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此等行为,时时在不离法性的境界中安住。具足此等要诀之修行人皆能获得普贤如来的果位。          了知魔业断除之六法:利他怯懦心烦意又乱;小利喜悦一事亦不忍;怀疑正法舍弃微妙法;          不利众生求自得解脱;怕自流转舍弃菩萨行;不发大愿而想灭烦恼。此六乃是魔业当远离。       了知一切魔业之相并力行断除之六法:一是我们在成办利他事业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怯懦的心境,甚或心烦意乱,则应了知此乃魔业所致,进而力行断除。二是自己在获得一些小便宜时喜悦万分,而真正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却不忍耐着去成办,或释为当看见别人因获得小利益而生起喜悦时,自己心里不能忍受,这都是魔业现前的征兆,我们应当力行断除。三是若人在闻思修的过程中疑信参半,经常怀疑正法对自己修行是否有益,或自己能否有成就等,以致舍弃微妙正法,当知这也是魔业现前的征兆。四是若修行人不以善心利乐众生,时时唯求自己获得解脱,产生这样的私欲心也是魔业所致,我们应当力行断除。五是若修行人畏惧自己在轮回中流转的痛苦,丝毫不顾念众生诸苦,这样舍弃菩萨的殊胜行为也是魔业所致,我们应当力行断除。六是若大乘修行人不广发弘法利生的大愿,而仅求自己灭除心相续中的烦恼,则也是魔业所致。当知此六种状况都是魔业现前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应彻底远离。          得师加持验相之六法:发起无上圆满菩提心;了知一切魔业而遣除;闻大乘法励力而行持;          于轮回中利他无厌倦;说声闻法不执其胜妙;纵证密意亦当勤修持。此乃一切佛子所应行。       了知获得传承上师加持必生内证验相之六法:一是若我们已在自心相续中真实发起了无上圆满的菩提心,则应了知这是自己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殊胜验相。二是若我们能了知自己不如法的一切作为都是魔业所致而励力加以遣除,则也是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验相。三是在听闻大乘教法时,若自心法喜充满,并能励力不懈怠地依教行持,则说明这也是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验相。四是我们于轮回苦海中广事利益他众之伟业时,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度和违缘均无厌倦之心,并能勇猛精进地广利有情,说明这也是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验相。五是我们在为他人宣说声闻教法时,若能了知自己所说之法实为度化众生之方便途径,根本不会执著其为最胜了义之法,确信最了义之法唯有能成就佛果之大乘法,能如是明辨者也是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验相。六是纵然自己内心已证悟了诸佛菩萨的究竟密意,然于外在的行为上亦精勤修积二种资粮,如是广利有情,不舍弃丝毫善法,也是获得上师加持的一种验相。当知此等乃为一切佛子所应行持之法。          欲求说法之人六种魔:于无怙者不赐正法魔;轻视堪为法器弟子魔;为求财物说法又是魔;          于非法器传授深法魔;于求胜乘者说小乘魔;不随根机随意说法魔。不为此等魔欺极重要。       欲求为他人说法之人易遭六种魔境:一是若法师舍弃可怜无怙的众生,而不为他们传授佛法,则可推知此法师已着了不赐予正法之魔境。二是有些弟子本来是大乘根机,然上师却不予重视,反而轻视如是堪为法器的弟子,这对上师来说也是着魔之相。三是若修行人发心不正,非以利乐众生为等起,仅为追求财物等而说法,则也是着魔之相。四是若上师不能明辨弟子的根机,而于非法器者随意传授甚深法要,则也是着魔之相。五是若上师于契求胜乘法要之利根者宣说小乘教法,则也是着魔之相。六是若法师不随应众生根机的差别而笼统随意地宣说佛法,则也是着魔之相。作为传扬佛法的法师,努力令自己具足殊胜智慧而不为此等魔业所欺惑是极其重要的。          弟子当断邪魔之六法:弃善知识依止罪恶友,是着远离示道怙主魔;舍弃大乘闻受小乘法,          是着步入歧途邪道魔;弃解脱道寻世间学问,是着所作所为颠倒魔;不乐投生希求自涅槃,          是着退失发心铠甲魔;自未曾闻诋毁微妙法,是着错乱取舍之恶魔;不知善恶取舍法非法,           是着无明黑暗笼罩魔。诸法器者断此极关键。       我们应了知作弟子者当断除之六种邪魔法:一是修行人如果弃离了真正的善知识,反而去依止一些人格卑劣、罪恶深重的道友,这种人即是着了远离开示正道怙主之邪魔。二是如果舍弃了大乘教法及其发心,反而闻受一些小乘教法,这种行为便是着了步入歧途邪道之魔。佛在《摄集经》中说:“何人舍弃大乘而趋入小乘道,其罪较犯菩萨根本戒尤重。”三是如果修行人随心所欲地舍弃真实的解脱正道而寻求有漏的世间学问,这种人即是着了所作所为颠倒之魔境。四是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如果不乐意随缘投生到众生所需要的地方去履行自己的意愿,反而舍弃菩提心,像小乘阿罗汉一样希求自己获得涅槃,只顾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这种人是着了退失发心铠甲之邪魔。五是如果自己从未听闻过大乘的殊胜教法,也根本不知道法义,反以粗狂之心诋毁殊胜大乘的微妙法门,这种人即是着了错乱取舍之恶魔。六是若不能正确了知善恶差别,也不知取舍法与非法,时时处处非理蛮干,这种人即是着了被无明黑暗笼罩之邪魔。凡是受持教法或堪为法器者,励力依教断除这六种魔境极其关键。          不为魔业所害之六法:断除我慢恭敬善知识;断除嗔恨赞叹他人德;断除懈怠勤修甚深义;          断除偏执寻觅诸佛法;断除渐次趋入双运道;断除琐事修持精华义。谁具此六能摧毁魔军。       了知谨慎行持、不为魔业所害之六法:一是谨慎自己的身业,我们在修行的日常生活中应当断除贡高我慢之心,谦卑处事,和蔼待人,恭敬承侍自己所依止的善知识。二是谨慎自己的口业,也就是要断除对他人的嗔恨心,不随意揭露他人的过失,也不以恶语谩骂他人,而应经常随喜并赞叹他人的一切功德。三应断除懈怠懒惰之陋习,勤修甚深法义。四是修行人不能分宗别派,应依无垢的教理教证断除对宗派及不同法门的执著,理智地寻觅一切佛法而广闻博学。五是当我们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即应尽力断除渐次的修学方式而趋入无上智悲双运道之方便途径。六应励力断除世间的一切琐事,一心修持佛法的精华义。谁能具足此六种修要,谁就能有力地摧毁阻碍修道的一切魔军,并且能顺利地成办一切修行道业。          学大乘者破戒之六法:舍弃三宝欺骗应供处;舍弃净心虚伪而行持;于诸佛子恶语而中伤;          他人行善令生后悔心;嗔恨嫉妒趋入胜乘者;趋入方便智慧脱离道。恒当策励舍弃此六法。       修学大乘之行者因不善加注意而容易破毁戒律之六法:一应了知滋生邪见而舍弃上师三宝和欺骗上师、僧众、父母等应供处,都是破毁菩萨戒法的行为。二应了知若佛子因烦恼而舍弃出离心、信心、大悲菩提心等清净心,并以虚伪狡诈的方法而行持,则会导致毁犯菩萨戒法的过患。三应了知若佛子不善护自之根门,恶口谩骂、无端讽刺挖苦、恶语中伤发心菩萨或圣者菩萨都会导致毁犯戒律的过患。四应了知若佛子见到他人在行持某种善法时,非但不生随喜心,反而挑拔离间,妄说一些令对方生起后悔心的语言,诸如见别人受戒,挑拔说“可能你没有得到清净圆满的戒体吧”,或见别人做某件善事,妄说此举不会有什么功德等,都是毁犯菩萨戒的行为。五应了知若佛子以邪恶心嗔恨并嫉妒趋入胜乘道之修行人,也会引来毁犯戒行的过患。六应了知若佛子持有偏见,仅仅以趋入大悲心等方便道而修,不求智慧等甚深道,或仅求智慧而不行方便等都是毁犯菩萨戒的行为,所以大乘行者要努力趋入智悲双运之正道。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应当恒时策励自己舍弃此等不如法的六种行为。          行利他时出现嫉妒谤,于彼不生厌烦之六法:思是自己毁他异熟果;思是净惑恶业大方便;          思是揭露诸过之教诲;不作评价思如犬吠声;思成安忍对境增善业;认识本面无迹空性幻。           思维此等断除嗔恨心,不喜以及厌心行利他。       在依教发心并行持利益他众之事业时,往往容易招来别人的嫉妒和无因毁谤,为此我们应依各种方法来善修安忍。在此特意宣说于嫉妒、毁谤绝对不生厌烦心之六法:一是如果遇到别人以嫉妒心对我们妄加诽谤,此时即应思维这是自己往昔毁谤过他人的异熟果报现前了,当深生忏悔心清净累世罪业。二是当遇到别人的诽谤时,应思维对方是为自己消业障的善知识,依之即是清净无始以来所积惑业的一大方便法,故应安然忍受。三是在受到别人的诽谤时,应思此是揭露自己诸多不良过患的殊胜教诲,理应欢喜纳受。四是我们在遇到他人诽谤时,不用对他人的语言作好坏等评价,亦不用猜测所言是否有根据,而应思维此诽谤的言语如同犬吠之声一般,根本不用理会。五是我们在遇到他人诽谤时,不用心生烦恼,而应思维此是能成就我们安忍波罗蜜多的殊胜对境,并能依此增上诸般善业功德。六应认识诽谤与嫉妒的自性本面,其声的来处与去处无有痕迹,都是空性幻化的本体,若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坦然安住,不生执著之心,一会儿诽谤就会销声匿迹。我们可以依靠这种种思维来断除易怒的嗔恨心、不喜心、厌烦心,坦然安忍一切不悦耳的语言,更加精勤地行持广利他众的事业。          安忍眷属恶行之六法:于其反以大悲心摄受;于诸其他眷属无希望;思维事情前因及后果;          思维自己业力及外缘;与谁交往皆以此类推;一切观为如梦如虚幻。厌烦恶眷依此六对治。       能使自己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对一切卑劣眷属的非理恶行善增安忍之六法:一是上师在遇到一些恶劣眷属对自己制造违缘的时候,非但不对此眷属生嗔心、舍弃,反而于彼生起大悲心加以摄受,如同父母对待身患恶疾的孩子般更加慈爱他。二若眷属对自己不行恭敬反而变本加厉地制造诸多违缘,但也不能喜新厌旧地舍弃此眷属而希求其他眷属。三是如果眷属对自己不行恭敬反而非理制造违缘,则应思维此诸事情的前因后果,有可能是他们的业力深重或有邪魔作害等其它原因所致,这样便能如理忍耐一切不顺逆缘。四是在遇到恶劣的眷属制造违缘时,应思维此是自己的业力现前或某些不良外缘所致,当念往昔圣者菩萨们亦曾受到别人的诸多诽谤,何况我这一普通凡夫,受点违缘是情理之中的事。五是如果自己所摄受的眷属非常恶劣,则应思维此等充满无明烦恼的众生普遍都是心胸陕隘、鼠目寸光、办事不可靠等等,无论与谁交往皆应以此类推,可知根本没有必要与这区区小事计较。六是如果自己的眷属很恶劣,则应将一切观为如梦如幻的境界而修,不生执著心,一切随缘。是故一旦发现自己对恶劣眷属生起厌烦心,就应多方思维,尽可能依靠此等对治法来根除厌烦心,并数数于彼诸眷属生起大慈悲心,诲人不倦地加以摄受,坦然安忍是极为殊胜的。          恒常念诵愿文之六法: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愿我出生立即遇正法,          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愿我能令上师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愿我悟法后修精华义,          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愿我能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心;愿我能以无偏大事业,          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恒时持诵此六发愿王,福德功德无量等虚空。       我们应当恒以六法来念诵发愿文:一愿我从即日起乃至生生世世中,都能获得具足七种功德(种姓高贵、形色姝妙端严、长寿、无病、缘份优异、财势富足、智慧广大)之人天善趣。二愿我乃至尚未获得佛果之前,无论转生何处,出生之际就能值遇佛法,并具有如理修持的自由。三愿我的一切所作所为皆能令上师生大欢喜,以致更加慈悲地摄受我,常常抚慰我那颗饱尝轮回苦水的孤苦心灵,时时为我开示修行的殊胜要诀。同时也愿自己能恭敬地依教奉行,于日日夜夜中不断地行持正法。四愿我得到上师的慈悲摄受,并且真正在依教了悟法性本体以后能勤修无上密法之精华要义,令自己即生越过三有轮回之大苦海而趋至究竟安乐的彼岸。五愿我能安住慈悲菩提心的基础上,具足无畏的大能力以便为一切父母众生传授依之能获得解脱的妙法,并于成办他利的过程中无有丝毫的厌倦心,能以最大的涵养和耐力来成办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六愿我能以无偏广大的事业来令一切有情一同成就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修行人若能恒时持诵此六种殊胜的发愿王,则一切福报功德便会无间增上,量等虚空,不可穷其边际。          受持法藏教授之六法:无有虚伪寻求微妙法;诚挚恭敬正法而修持;为他传法且赞法功德;          于说法者生起本师想;恒以恭敬承侍依上师;无有厌倦受持正法藏。此乃一切佛子之妙行。       受持法藏教授之六法:一是修行人应当断除虚伪狡诈的行为,诚实不欺地寻求无上解脱的微妙法门。二是我们应以诚挚的信心来恭敬上师与正法,因为只有依止上师精进修持才能获得殊胜加持。三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而且因缘也具足的基础上,我们应为他众传授契应根器的佛法,并且大力赞颂佛法的殊胜功德。四应在观修清净心的基础上将一切宣说佛法的上师观作本师佛陀。我们依据嘎玛巴“传法时十方诸佛都会融入传法者相续”的教诫即可明识此理,故作如是观想是极其应理的。五应恒时以恭敬心来承侍上师,依止上师毫不违逆。六是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应无有厌倦心地欢喜受持一切正法教藏。此等乃为一切佛子的殊胜妙行。          以六无量接引诸众生:实践欲他离苦之悲心;实践欲他得乐之慈心;实践不离得乐之喜心;          实践无有亲疏之舍心;实践令入有缘之法门;实践三轮体空无缘法。修学增长发心义重要。       具大悲菩提心之人应以六种无量心来接引有缘众生离苦得乐:一应实践愿一切众生远离一切痛苦之悲无量心,如云:“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正如此愿,我们即应依之身体力行。二应实践愿一切众生获得一切安乐之慈无量心,如云:“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在发此愿的同时即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众生获得安乐。三应实践愿一切众生获得一切顺缘、永不离开一切利乐之喜无量心,如云:“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四应实践愿一切众生无有亲疏贪嗔之舍无量心,如云:“愿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也就是说我们作为大乘佛子就应令自他一切众生彻底舍弃对亲友的贪执心和对怨敌的嗔恨心,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一切众生。五应实践令一般根器的众生趋入有所缘相的种种法门,诸如修信心、悲心、出离心甚或生圆二次第等法。六应实践令根器稍利的众生修习三轮体空、无有缘相的殊胜法门。总之,为增长自己的发心,我们修学此等教义是极其重要的。          谨慎修持佛法之六种:慈目而视一切诸有情;如理了知应行不应行;如理证悟大菩提智慧;          为利有情不舍轮回众;自性无念不为轮回染;若想成佛精勤而修法。此乃一切佛子圆满行。       宣说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应当谨慎之六法:一是我们平时应慈眉善目地看待一切众生,如《入行论》中所云:“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若以怒目斜视他众,则会感招不可爱乐的果报。二是我们应当依教如理了知什么是应行之法,什么是不应行之法,明了其界限而正确取舍。三是我们应通过实修佛法来如理证悟大菩提(诸法真实义)之智慧。四是为利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故,我们永远都不能舍弃沉溺轮回苦海的一切可怜众生。五是自性无念的本体刹那亦不曾为轮回的一切过患所染浊。六是我们若想成就殊胜的佛果,则应精勤实修佛法。此等乃为一切佛子应当圆满行持之妙法。          断除违缘障碍之六法:孤陋寡闻莫入城市中;不具戒律莫受他人敬;未护根门之人莫视女;          未入定者切莫散外境;身心粗者莫住不合处;莫以邪命伪装式维生。未断此六将为魔所欺。       断除违缘障碍之六法:一是如果自己不具足广闻博学的智慧,而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那么就不要趋入愦闹的城市中去修行,以免身心被染浊而随境所转。二是如果自己不具足清净戒律等功德,则切莫接受他人的恭敬与供养,因为连一分清净戒律的功德尚不具足之人,不堪为应供之福田,没有资格受取信徒的供养。三是尚未调伏自心相续,而且也不能善护自之根门的修行人应摄心正念,切莫随意观看女人那诱惑人心的千姿百态,以免因染污心而毁坏自己的修行。四是尚未获得禅定功德之人应提持正知正念,切莫令自心散乱于色声香味等五花八门的外境中,以免因放逸无度而生违缘。五是性格不够随和、身心极为粗暴之人,切莫住于不适合自己性格的地方和人群中,以免触境动怒、造诸恶业。六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千万不要以诈现威仪等五种邪命来伪装自己的行为,更不能依此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作者告诫我们,凡是未能断除此六种非理行为之人将会为魔障所欺惑,故当励力加以断除。          教诲断除六种恶劣友:不依一切顺世外道徒;不依追求今生之凡夫;不依无慈自利声闻众;          不依无利他心之缘觉;不依求财积财散乱者;不依贪图名闻利养者。若依此者将比其更劣。       我们应当听受教诲而力行断除与六种恶劣道友的往来:一是绝对不能依靠顺世外道的信徒或具有与他们相同邪恶知见的人,因其不承许前世后世等因果原理,乃为大邪见者,故应弃离这种恶道友,而依止具有正见的善知识。二不能依靠唯求今生衣食等利养的普通凡夫,因其不可靠亦不可信,故当依止无私利众而求来世的大善士。三不能依止不具大慈悲心而唯求自我解脱获得阿罗汉果的小乘声闻众,而应依止具有大悲菩提心的大善士。四不能依止无有利他心、唯依十二缘起法自行解脱而获证阿罗汉果之独觉,应当依靠恒时利益众生、永不退失发心的大菩萨。五不能依靠希求财富和喜欢积累财富而散乱身心、虚丧光阴之人,应当依止喜欢修积圣者七财之大善知识。六不能依靠无有真实出离心、喜欢贪图名闻利养的假修行者,而应依靠具足出离心、真实修持出世解脱法的修行人。我们若不善加取舍而感情用事地盲目依止上述此等非为究竟的善知识,则不能获得无上菩提,甚至将使自己的人格、发心、修行等变得比所依之恶友更加恶劣,为能避免这些弊端,我们理应善加取舍。          宣说重要功德之六法:证无我时悯有情重要;信空性时警因果重要;住寂灭时离三有重要;          发布施时不求报重要;守戒律时无慢心重要;居静处时减资具重要。若具此六如是成正法。       了知宣说重要功德之六法:一是当我们证悟无我的空性时,自然会悲悯苦恼众生,此时以大悲而修持最为重要,如果修行人仅于口头上说自己证悟了无我空性,而内心却毫无大悲心,则此证悟应当值得怀疑。二是在我们真正信解空性本义之时,一定要以警惕善恶因果为重。三是若我们真正安住于寂灭能所二取的境界时,则当以远离三有的烦恼和琐事为重。因为真正获得寂灭果位时,于三有的琐事绝对无有任何贪执。四是在发放布施时,丝毫不希求异熟果报是极为重要的。五是在守持清净戒律时,无有我慢之心极为重要。六是身居寂静处修行时,知足少欲而减少资具极为重要。若我们能具足此六法而行持,则必定能如是成就正法。          修行正法必要之六法:学习自己他众之智慧;断除所摄眷属之怀疑;护持佛教受持微妙法;          了知取舍不入颠倒途;了知高低差别入深道;了知宗派之义断歧障。诸说法者当知此等理。       我们应当了知在修行正法时非常必要之六法:一是经常修学串习自己与他众心相续中的智慧。二是尽力断除所摄眷属心相续中的一切怀疑。三是尽力护持佛教,以理智来遣除他人的邪见,并于心相续中受持佛教之微妙法门。四是了知善恶因果之差别,并正确取舍,千万不要趋入颠倒因果之歧途。五应了知佛陀为契合千差万别根器所宣法门之高低差别,并趋入佛法的甚深要道。六应了知佛教内各大宗派的意趣本义,既不妄驳他宗也不建立自宗,当断除一切没必要的破立歧途。诸说法的上师和自修之人都应了知此等道理而如法行持。          值遇一切佛陀之六法:守持三种清净戒律者,修习一缘等持佛陀身;精进恭敬念佛供赞佛;          散乱行事之时观心性;虽无烦恼亦愿投三有;毫不散漫精勤行善法;殊胜意乐清净发善愿。           勤行此六蒙受佛摄受。       如同值遇一切佛陀一样之六法:一是守持了三乘清净戒律之人,在此基础上若修习一缘等持之佛陀身相,则与值遇佛陀没有任何差别。二是我们以大信心来恭敬佛陀,精进念修佛号、供养赞叹佛陀,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三是当我们以散乱心行持某件事情时,若能直观心性本体,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四是自己虽然无有烦恼,并且已经得到生死自在与把握,完全可以安住于寂灭的境界中,但却不能满足于自我安享寂灭的状态,而应广发大愿倒驾慈航,意不容辞地投生到三有轮回中去广行救度众生的事业,这即等同值遇了无量诸佛。五是若我们身心毫不散漫,并能精勤地行持一切善法,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六是若修行人具有殊胜的意乐,则无论成办什么事情心都非常清净,如是经常为利有情而广发善愿,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凡是能行持此六法之人,一定会蒙受佛陀的摄受。          纵遇命难不舍之六法:不舍利他圆满菩提心;不舍能仁所宣之妙法;不舍漂泊轮回之众生;          不舍净障积资之善根;不舍引道上师本尊众;不舍修证圣果之深道。       修行人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之六法:一是永不舍弃利益他众的圆满菩提心。二是永不舍弃能仁(佛陀)所宣说之殊胜妙法。三是永不舍弃漂泊轮回苦海中的一切父母众生。四是永不舍弃清净障垢和积累资粮之善根。五是永不舍弃引导我们趋入正道之上师及本尊众。六是永不舍弃修证无上圣果之深要道。          成为强力对治之六法:如何贫穷亦不舍善行;如何贤善亦不轻劣者;虽无人劝亦为他引道;          虽然利他亦不图回报;虽受加害亦无报复心;以正知念行持对治法。       我们应当了知能成为强力对治之六法:一是无论我们如何的贫穷亦绝不舍弃对一切善法的行持。二是无论自己成为如何贤善之人,亦绝不轻视下劣之人,并满怀慈悲心、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三是我们既已发了殊胜菩提心,虽然无有他人的劝勉,但也应尽心尽力地引导他人趋入解脱的正道。四是虽然我们白天黑夜都不断地在利益他众,但却不能贪图丝毫回报的善果。五是虽然我们有可能遭受他人的加害和无端诽谤,但自己的内心也不能产生丝毫的报复之心。六是我们经常应以正知正念来行持一切烦恼心的对治法。          成就菩提之法六方便:慈悲观待一切诸有情;如理了知诸法之本性;虽无烦恼亦转世利众;          利众之事永远不放弃;精勤求得佛陀之智慧;了知一切无缘如虚空。此乃回向菩提方便行。       成就菩提之六种方便法:一是经常以慈悲心来观待一切有情,尽力令他们离苦得乐。二是通过闻思经论教典以及上师的教言,我们应如理了知一切诸法的本性。三是修行人就算获得生死无惧的把握,能自在地取证寂灭之涅槃,且无有丝毫烦恼,亦不会无自在地流转生死轮回,但基于大悲菩提心的缘故,亦应转生世间成办利益他众的事业。四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无论遇到多大的违缘,也永远不放弃这种神圣的职责。五是我们应当精勤闻思修行,以资求得佛陀的无上智慧。六应了知一切诸法的本体均如大虚空一般无任何所缘。当知此等乃为将一切善根回向菩提之方便行径。          宣说六大方便之次第:微善转成大善之方法,少许回向以及作随喜;小事修成广大福德法,          令他发菩提心入正道;遣除他人心怀嗔恨法,以四事业随顺利众生;引导普通众生学佛法,          言合意语施衣食受用;令已入道之士成熟法,传其信解之法赞大乘;令已成熟之人解脱法,           详说甚深广大切要法。具此六者利他无困难。       宣说六种次第之大方便法:一应了知能将些许微小善业转成大善业之方法,即是将自己所造善根广作回向,于他人所造善根亦诚心随喜,这是猛增善根的唯一方法。二应了知能将小事修成广大福德之方法,即是令他人广发菩提心而趋入解脱正道,如是仅以只言片语也会积累无量功德。三应了知能遣除他人心怀嗔恨烦恼之方法,即是以息增怀诛四大事业来摄受他众,恒时随顺一切众生。四应了知能引导普通众生修学佛法之方法,即是言说一些令对方合意的语言并施舍一些衣食受用等资具。五应了知为令已入正道者成熟相续之方法,即是为其传授一些信解次第法的殊胜教理,并大力赞叹大乘佛法之功德,令他人生起出离心、信心、悲心、菩提心等功德。六应了知能令已成熟心相续之人获得解脱的方法,即为彼等详细宣说甚深、广大方面切要之窍诀法。其成熟也可诠释为灌顶,解脱法诠释为密法的教言窍诀,也就是说当为已入大乘道者授予灌顶、赞叹密法之功德、传授修要窍诀。若能具足此六方便法,则成办利益他众的事业就无有困难和违缘。          不随顺者入道之六法:令其随顺自行且调柔,赞他随喜顺从令入道;声称您若如理修正法,          我将提供顺缘令入法;有时亦以暴力现怒容,稍许加害令其入正法;揭露过失好心相呵责,          进行试探如理令入道;利益他人至其报恩时,不求回报而令其入道;于诸有缘众前现神变,           以此清净方式令入道。佛子当以方便利他众。       能教令不随顺者趋入正道之六法:一是对于刚强难化之人,若我们经常和颜悦色地相待,多方善巧令其随顺,而且我们自己的行为也恒时保持调柔,并经常以美言赞叹彼之功德,常生随喜,百般顺从,这样逐渐就能令彼相续得到调化而趋入正道。二是为令对方趋入正道,我们还应善言相劝,提供所需资具,勉力他不要有后顾之忧,诸如声称您若能如理修持正法,我将为您提供修行中的一切顺缘(衣食受用等资具),通过如是方便法亦可令不随顺者趋入正法之道。三是为能令对方真实趋入正道,有时候上师可显以暴力、怒容等方式稍许加害,如对某些不如法行持者罚以扣发生活费、暂时取消闻法资格等方式令其痛改前非而令趋入真实正道。四是为能令对方弃恶从善、趋入真实正道,我们甚至可以公开揭露彼之过失,善怀好心呵责他的非理行为,令他倍感羞愧,试探他是否生起大惭愧心,有忏悔心者即能如理趋入正道。五应以各种方法去利益未入正道之人,乃至他们有报恩的能力时亦不求取丝毫回报,仍以善言勉力他们好好闻思修行,如是令其趋入正道。六是为能令对方趋入正道,有修行能力之人可于诸有缘众生面前显示神变等希有威力,以此清净的方式令其趋入正道。是故大乘佛子当以各种善巧方便来利益他众。          修学广大意义之六法:恒思饶益轮回诸有情;以无嗔害慈心待诸众;以无愚昧方便度众生;          以无嫉妒同等赐安乐;以无我慢唯一行他利;以无吝啬广施善资粮。具此利乐有情极重要。       我们应当修学具有广大意义之六法:一应恒时思维自己当如何饶益六道轮回中的一切父母有情,以什么方法才能令他们离苦得乐等等。二应在日常生活中尽力断除嗔恨、邪恶等一切害心,常以慈悲心善待一切众生。三应广闻博学一切经论教典,通过闻思来增长自己的智慧,更要以无愚昧的方便法来度化一切众生。四应保持心境平和,乃至他人的一毫之善,我们也应常生随喜心,毫无嫉妒地于有缘诸众同等无偏地赐予安乐。五应为人谦卑和善,以无我慢之心唯一精勤地行持利他的广大事业。六应无私奉献,以无吝啬之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于可怜的众生广泛布施资具受用而善修一切资粮。我们若以此六种方法来利乐有情则能获得很大的功德,具足这六种窍诀而行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彻底根除我执之六法:如诸佛陀作为我依怙,我当尽力成为彼等伴;如佛子众作为我依怙,          我当作彼助伴行他利;如诸护法作为我友伴,我当协助彼等履诺言;如诸佛法成为我依怙,          我当成为法伴慎修持;如慈悲主成为我助伴,我当成彼助缘勤行善;如胜上师成为我怙主,           我当利益众生成怙主。当深思维恭敬而修持。       彻底根除我执之六法:一是如同诸佛如何作为自己修行的依怙主一般,我也应当随学诸佛的一切殊胜行为,根除我执,以无我的精神尽力成为彼等之友伴。二是如同大乘佛子如何作为我们的依怙主一般,我也应当以无我的精神成为彼等之助伴而广行利他事业。三是如同世出世间诸护法神如何作为我们在菩提道中的友伴一般,我也应当协助彼等尽心尽责地履行曾经许下的一切诺言。四是如同诸佛法如何成为我们终生的依怙一般,我也应当尽力成为法的伴侣而谨慎地修持一切佛法。五是如同慈悲的大德高僧们如何成为我们菩提道中的助伴一般,我也应当尽力成为彼等弘法利生的助缘而精勤地行持一切善法。六是如同殊胜上师如何成为我们的依怙主一般,我也应当以无我的精神尽力随学上师的殊胜行为,精勤地利益他众,让自己也成为一切众生的依怙主。为此我们应当深深思维此理,发自内心地恭敬上师及诸佛菩萨而修持一切正法。          宣说清净自性之六法:清净闻思无偏证密意;清净见解通达双运义;清净修习二取自然清;          清净行为自相续无垢;清净证相圆满诸妙力;清净悉地趋至法性界。若具此六精通大乘义。       宣说清净自性之六法:一应了知清净无垢的闻思即是毫无偏颇地证悟佛教各大宗派之究竟密意,既不妄立门户之见,也无宗派之诤,诸宗意趣都能融会贯通。二应了知清净的见解是通达明空或智悲双运一味的本义。三应了知清净的修习是能所二取自然一味无别地消融于法界之本体中,远离分别寻思,安住本然。三应了知清净的行为是自相续毫无垢染,一切所想所行都是出自于清净智慧的指使,没有无明分别心的染污。四应了知清净的证相是圆满具足成办自他二利之诸妙力。五应了知清净的悉地即是趋至无改无作之法性界。若能具足此六清净法,则就精通了大乘之本义。          修持重他胜己之六法:取舍自他见闻如此行,不顾自己所受之痛苦,为除他人痛苦而精勤;          不顾自己所享之安乐,为令他人安乐而精勤;不顾自己五毒分别念,为摧他人烦恼而精勤;          不顾生起自己之智慧,为使他人生智而精勤;不顾净除自己之二障,为净他人二障而精勤;          不顾积累自己之二资,为积他人二资而精勤。如是而行速疾成自利。       我们应当修持重视他众胜于自己之六法:一是正确取舍自他见闻觉知之诸法而如是行持,不顾虑自己所感受的一切痛苦,一心为消除他人的痛苦而精勤行持,这就是菩萨的行为。二应了知不顾虑自己所享受的安乐是否会失去,一心为令他人获得安乐而精勤者是菩萨的行为。三应了知不顾虑自己所感受的五毒分别念的困扰,一心为摧毁他人的烦恼而精勤是菩萨的行为。四应了知不顾虑自己能否生起智慧,一心为使他人生起智慧而精勤是菩萨的行为。五应了知不顾虑能否清除自己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一心为清净他人的二障而精勤是菩萨的行为。六应了知不顾虑能否积累自己的福慧二种资粮,一心为他人积累二种资粮而精勤是菩萨的行为。如是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脱离苦”的伟大精神而行持者,将速疾成办自己的殊胜利益。          密意难以揣测之六法:心想我当归纳而行持,一切佛子无余之行为;心想我获菩提时成办,          一切善逝所有诸事业;心想纵为一一之众生,我于无数劫中宁受苦;心想一切佛子不能行,          极难利众事业我行持;心想无量刹土一刹中,行持佛陀无数之事业;想我若未圆满此等行,           则已欺蒙诸佛及佛子。恒时披上六种大铠甲。       了知密意难以揣测之六法:一是心想我当归纳一切诸佛菩萨的殊胜行为,即一心利他,行持一切佛子无余之殊胜行为的密意很难揣测,了知后若依之行持则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二是心想当我获得菩提时,应成办一切善逝如来所有的一切殊胜事业,即弘法利生,引导有情脱离三有苦海,趋向安乐彼岸。三是心想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纵然是在无数劫中感受痛苦也心甘情愿,出生入死也再所不惜。四是心想即使是一切佛子不能行持之法,诸如面对刚强难化的众生要施于种种方便善巧之法,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当然也要经历种种苦行,如是等等,别人做得到的我要去做,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努力去做,总之,一切一切极难利众的事业我皆行持。五是心想我应在无量刹土的每一刹土中行持无量佛陀无数无边的广大事业。六是心想我若未能圆满此等殊胜行为,则已欺蒙了诸佛及佛子。所以我们应恒时披上六种殊胜行持的大铠甲,勇猛成办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          诸魔不能胜伏六盔甲:渔夫屠夫农民及军人;商人仆人仅为维生故;饱尝寒热饥渴舍生命;          无有懈怠恒常奔波行。见此六例当为无量众,励力修持难行之菩提。       此外,我们尚应披上诸魔不能胜伏的六种大盔甲:我们经常看见渔夫、屠夫、农民、军人、商人、仆人等仅仅为维持他们自己的生活,也要饱尝寒热饥渴等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有些为了些微薄的衣食受用而舍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仅仅为了生活竟然也如是无有懈怠而恒常奔波忙碌。见到此六种事例以后,我们应当为无量众生暂时或究竟的利益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励力修持凡人难行之无上菩提道。心中有如是伟大誓愿者更应该精勤努力地行持。          断除六魔教授之六法:若舍发心利他解脱道,追求自利声誉名利魔;自相续处平庸之状态,          辩论圣者断证刚强魔;一缘等持拖延而修持,羡慕希望得果懈怠魔;弃离所依深山寂静处,          谋求利润积财贪欲魔;舍弃闻思教理窍诀后,盲修瞎炼冒充愚昧魔;自之过失隐藏于内心,           他人无过亦说嫉妒魔。自心不着恶魔极关键。       能断除六魔之殊胜教授法:一是如果某人舍弃了利益他众的殊胜发心及解脱道,而一门心思追求利益和声誉,则说明彼人已遭到名利之魔的袭击。二是若人已历经多年的苦修,但其自心相续少许也未调柔,仍然处于一种平庸的状态,丝毫没有上进的表现,在口头上却言辞激昂地辩论圣者菩萨所断与所证之真伪、大小、了义、不了义等差别,则说明此人已遭到了刚强难化之魔的“加持”。三是若修行人放逸懒散,对一缘等持之法也是明日复明日地拖延而修持,如是不精勤用功修持任何法,心里又非常羡慕已得圣果之人,并且也希望自己获得圣果,则说明彼人遭到了懈怠懒散之魔的毒害。四是如果我们弃离修行所依之深山等寂静处,谋求一些贸易的利润而拼命积累财富,则说明自己遭了贪欲之魔的引诱。五是若人舍弃闻思经论、教理、窍诀,自己盲修瞎炼却还冒充自己修行很好,这种人则是遭了愚昧之魔的腐蚀。六是若人将自己的一切过失隐藏于内心深处,总以一些虚伪狡诈的行为来佯装善妙,而于他人的过失却添枝加叶地混搅一坛,即便他人没有过失也会瞎编乱造地大肆宣扬,这种人则是遭了嫉妒之魔的陷害。作为修行人,我们应恒时提持正念,令自己的心不着邪恶之魔是极其关键的。          不为过患所动之六法:不为声缘所动如山王;不为妄念所动如虚空;不为利养所动如圣者;          不为病苦所动如大地;不为饥寒所动如大海;不为魔障所动如烈火。谁具此六住于胜乘义。       了知不为任何过患所动之六法:一是我们应当为众生的利益而无私奉献,切莫为声缘二乘自了汉的发心所动摇,作为大乘佛子就应有独特的气魄,即广发大心稳如山王,丝毫不为他缘所动。二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应注意切莫让自己的心为贪嗔痴等分别妄念所动摇,当如清净的虚空一般毫无染浊。三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自心相续千万不要为世间的任何利养所动摇,当如圣者菩萨一般不被诱惑。四应注意不要为任何病苦所动摇,当如大地般安然稳住,纵经沧桑亦别来无恙。五是不可为饥渴寒热等困苦所动摇,当如大海般平静怡然。六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可为任何魔障所动摇,当如熊熊烈火般盛燃不熄。谁能具足此六法,则可安住于殊胜大乘道之本义。          宣说极为重要之六法:成办自利他利极重要;利益低下众生极重要;了知众生恩德极重要;          利乐作害之人极重要;利众较供养佛陀重要;弃自乐遣他苦极重要。此等乃为大乘大宗旨。       宣说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说极为重要之六法:一是以成办自利和他利比较而言,成办利他之事业是大乘佛子极为重要的发心与行为,这实际上也是最为究竟的自利。二是以对高尚众生与低下众生作利益两者比较而言,利益地位低下而可怜的众生是极为重要的。三应了知一切众生对我们成就菩提方面而言有相当大的恩德,如是知恩而修持是极为重要的。四是作为修行大乘道的人来说,经常去利乐对自己作害的人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才能实修怨亲平等,而且危害自己的人能成就我们的忍辱波罗蜜多。五应了知供养佛陀和利益众生两者比较而言,以慈悲心利益众生是极为重要的,众生欢喜则佛欢喜,究竟来说心、佛、众生等无差别。六应了知舍弃自己的利乐,力行遣除他人的痛苦,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殊胜行为。上述此等乃为大乘佛子修行过程中应奉行的最大宗旨。          极大恩德教授之六法: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脱道害者恩德大;厌离痛苦令己遇正法,          获得永乐痛苦恩德大;非人作害令己遇正法,获得无畏鬼魔恩德大;人等嗔恨令己遇正法,          获得利乐嗔者恩德大;猛烈恶缘令己遇正法,获无变道恶缘恩德大;他人劝告令己遇正法,          获精华义劝者恩德大。平等报恩善根回向彼。       对自己有极大恩德之六种教授:一是虽然我们经常会遭受某种意想不到的危害,但经历这样的遭遇却能令自己值遇正法,基于获得解脱之道的缘故,作害的怨敌对我们的恩德很大。二是因厌离世间的某种痛苦而祈求上师三宝加持,能令自己值遇正法,通过修行会获得永恒安乐的缘故,此痛苦对我们的恩德很大。三是非人所作的种种违害亦会令自己值遇正法,以致获得大无畏的境界,故鬼魔对我们的恩德很大。四是由于人们的嗔恨能令自己值遇正法,通过修行而获得了殊胜的利乐故,嗔恨自己的人对我们的恩德很大。五是由于猛烈的恶缘可以令自己值遇正法,通过修行而获得永无变异之正道故,诸恶缘对我们的恩德很大。六是他人的善言劝告可以令自己值遇正法,通过修行能获得证法之精华本义故,劝诫者对我们的恩德很大。是故对上述此等有恩于己的众生,我们应当平等无偏地施行报恩,并将自己的一切善根回向彼等,普愿他们离苦得乐,直至成佛。          危害道用推理之六法:受害值遇上师害道用;怕苦趋入佛门害道用;令生菩提心故害道用;          利众积资净障害道用;观自本面证悟害道用;增上地道功德害道用。劝行善故危害转道用。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可将一切危害转为道用,如是推理之法有六种:一应思维我们正是在遭受某种违害时才对上师三宝生起了归投之心,并值遇上师,获得摄受,当如是将一切害缘转为道用而修。二是某些修行人由于畏惧世间诸苦而趣入佛门修行,这种暂时的违害也转成了修道之用。三是通过自己所受诸苦来观念众生所受诸苦,自己希求离苦得乐,众生亦复如是,这就能令自己生起大悲菩提心故,苦害等违缘也成了修道之用。四是我们通过违害的折磨而知万法无常、虚幻无实的本性,为出离生死得证佛果,自己知道精勤广利众生,修积一切善法资粮,清净一切障垢,故害缘也可成修道之用。五是当他人为我们的修行制造违缘时,若观自己心的本面,即可从违缘中解脱并能依此获得真实证悟。六是我们通过违害的磨炼而精勤修行,能增上一切地道诸德,故害缘也成了自己修道之用。劝令行持善法的缘故,修行人将一切危害转为道用是极为殊胜的。          成办他利功德之六法:作为救脱诸畏护送者;作为防护魔障守护者;作为遣除疾病之医生;          作为遣除魔缘之勇士;彻底根除一切业烦恼;圆满二资获得菩提果。功德无量等同虚空界。       成办他利能获无量功德之六法:一应发心作为救脱众生一切畏惧的勇士,如是为苦难众生能赐予无畏布施,成为彼者护送者,伴随他们度过难关,当知此行亦能令自己获得无量功德。二应发心为有情防护魔障,尽一切力量给予众生帮助而作为彼之守护者,如是能获得无量功德。三应了知发心作为遣除众生身心疾病的医生,亦能获得无量功德。四应发心作为遣除魔缘之勇士,为众生遣除魔缘助一臂之力。五应发心彻底根除自他一切众生之诸业烦恼,此修能获无量功德。六应发心成办自他二利,修积圆满的福慧二种资粮,证得究竟菩提果,如是行持者能获得等同虚空界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高度赞叹功德之六法:无余摧毁一切大罪业;备受一切佛陀之赞赏;断除轮回成就诸利乐;          得菩萨地成为应供处;成为无量众生之商主;圆满暂时究竟之二利。       高度赞叹殊胜功德之法有六种:一是能无余摧毁一切大罪业者功德无量。二是所作所为如理如法,备受一切佛陀之赞赏者,功德无量。三是能彻底断除生死轮回,成就自他究竟之诸利乐者功德无量。四是证得大菩萨之地道功德,堪为人天之应供处者功德无量。五是以大悲菩提心为修行的根本前导,成为无量父母众生的大乐商主者功德无量。六是圆满暂时与究竟的自他二利者功德无量。          宣说抉择实相之六法:实相无有迁变如虚空;实相不动无灭如大海;实相无念满愿如宝珠;          实相以缘不同如冰片;实相明空无垢如明镜;实相无偏周遍如芝麻。以此六相抉择极重要。       宣说抉择我们所证悟的究竟实相有六法:诸法究竟的实相本体无有迁变,其本性不动无灭、无念满愿、以缘不同、明空无垢、无偏周遍,此等分别喻如虚空、大海、宝珠、冰片、明镜、芝麻一般。以此六相来分别抉择是极其重要的。以上是总说,下面分别解说。          第一犹如虚空之六法:无有偏堕之故如虚空;无有偏向之故如虚空;无有宽窄之故如虚空;          如有高低之故如虚空;无有形色之故如虚空;出现诸轮涅故如虚空。       第一实相本体犹如虚空之六法:实相无有偏堕、偏向、宽窄、高低、形色、轮涅等差别所相,如同大虚空。          第二犹如大海之六法:实相广大无边如大海;无实通彻深奥如大海;难以测度无量如大海;          二边不动清澈如大海;广界不灭自明如大海;妄念波涛自解如大海。       第二实相本体犹如大海之六法:实相广大无边、无实通彻而深奥、无量而难以测度、以有无等二边不可动摇1,清澈通透、广界不灭而自明、妄念之波涛能自然解开,此等诸性即如深广无垠的大海。          第三犹如宝珠之六法:无念满足所欲如宝珠;满愿亦无偏堕如宝珠;实相自性清净如宝珠;          妙力中现庄严如宝珠;明清无有戏论如宝珠;一切法界一体如宝珠。       第三实相本体犹如宝珠之六法:实相无念满足所欲、满愿而无有偏堕、自性清净、妙力中现庄严、明清无有戏论、法界一体如同摩尼宝珠。          第四犹如冰片之六法:未证显现轮回如冰片;感受六道痛苦如冰片;证悟获得佛果如冰片;          成就寂乐三身如冰片;基中无有轮涅如冰片;依缘显现异相如冰片。       第四实相本体犹如冰片之六法:未证实相显现轮回、感受六道痛苦、证悟实相而获得佛果、成就寂乐之三身、本基中无有轮涅、依种种缘起而有种种现相,此等如同冰片。          第五犹如明镜之六法:实相基中明故如明镜;无有障蔽离垢如明镜;游舞不灭现故如明镜;          体相无二之故如明镜;无念明性住故如明镜;自明本来清净如明镜。       第五实相本体犹如明镜之六法:实相之本基中明明朗朗、无障离垢、游舞不灭而显现、体相无二、无念明性本住、自明本来清净故如明镜一般。          第六犹如芝麻之六法:佛性遍布众生如芝麻;显现生死因果如芝麻;心性现于外境如芝麻;          境念解脱心性如芝麻;若修则现法身如芝麻;果位不复成因如芝麻。若知此理精通实相义。       第六实相本体犹如芝麻遍油性之六法:佛性周遍一切众生、显现生死因果、心性现于外境、境念解脱心性、修则显现法身、果位不复成因如同芝麻与油性的关系一样。若我们能了知此理,则可精通证悟实相的本义。          斩断二现耽著之六法:以梦比喻显现直指心,犹如梦醒自然无显现,净除无明自心亦无有,          依此灭除外境之实执;以幻比喻境心证妙力,了知显现皆空迷乱相;以影像喻直指心自性,          了知显现空性离二取;以烟雾喻直指心游舞,依此证悟境现自消空;以彩虹喻直指心庄严,          如融空中解脱自现智;以水晶喻直指心自相,心性自相解脱无二智。       我们应当了知能斩断耽著二取显现之六法:一是以梦喻之理将一切显现诸境直指为心的自现,犹如苏醒睡梦时,一切梦境自然消逝一般,同样,只要我们清除了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自分别心之种种迷乱显现也就自然消失,了达此喻理后即能灭除对一切外境的实执心。二是以幻化喻境而证悟一切二取之法都是心之妙力妄现而假有的,如是了知一切显现都是迷乱之境,其本性皆为大空性。三是以影像的比喻来直指心的自性,了知一切显现都是远离二取等边执戏论的,本体皆为空性。四是以烟雾的比喻来直指的心性,了知一切显现都是自心幻化游舞之相,依此便能证悟一切境现自然会消融于空性本体中之自性。五是以彩虹的比喻直指心性本来庄严之自性,如彩虹自然融入虚空般,一切无明皆可自然解脱,且自现为法身智慧。六是以水晶的比喻直指心的自相,当知心的自相本来即是解脱的自性,无二智慧也如水晶自性般如是而存在。          六种直指所摄之六法:义阿赖耶无二离偏向;彼中迷现轮回之自性;迷现迷执自心之幻变;          从中脱离无基修妙力;境心自灭解脱为智慧;智慧自净本来执坚地。此六正法总纲极重要,           仅仅了知自然得成就。       宣说六种直指所摄之六法:真实义之阿赖耶(如来藏)没有能所二取之耽著,远离一切偏向方位;在尚未了认此义之际,彼阿赖耶迷现为轮回之自性;其正在迷现、迷执之时即是自己心的幻变显现,实际上所现根本无有一个实有的自相,皆如空中彩虹显而无有自性;欲从此迷现中获得解脱者,应了认心的本性,修持心的妙力;一切外境与心念自然寂灭而解脱为自然智慧,如经阳光的照射后,彩虹会自然消融于虚空中一样,众生在本基中无实而显现,正在迷现之时为众生,一旦认识其本性后,则一切虚妄境现皆会融入法界的本基中,证得普贤如来的果位;最后证达智慧本自清净之自性而持于本来之坚地。此六种直指之窍诀乃为正法之总纲,故对行者来说极为重要,仅仅了知此理也会自然获得成就。          究竟深义三身六直指:第一任运自成之直指:水晶明镜以及太阳光,明性自性本性三种性,          法身自性清净之本性,犹如无垢水晶本洁净,报身本体光明之自性,犹如清洁明镜中影像,          化身现相无内外本性,犹如日月照射至十方,此等本来任运自成故,莫从他寻当知自本具。       这里将究竟深义之三身分别直指为六种修要窍诀。       第一即是任运自成的直指窍诀:以水晶、明镜、太阳光这三种比喻来显示明性的法身、自性报身、本性化身三种性。其中法身自性清净的本性,犹如内外透明、无垢的水晶一般本来洁净无暇;其报身本体光明的自性,则犹如清洁无垢的明镜中显现影像一般,清澈了然、显而无有自性;其化身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现的无有内外之别的本性,则犹如日月普遍照射于十方世界一般,没有南北方隅之别。此三身无别的功德在每一众生的心相续中都是本来任运自成、自然本住的缘故,我们切莫向外寻觅三身的本体,应当了知每一众生自性本具三身功德,只是被忽然的无明障垢所遮蔽,暂时不能现前,一旦消除了无明障垢,此觉性本体则如日离云雾般赤裸地显现出来。          第二宝珠不灭之直指:自性清净为本体法身,光明不灭为自性报身,智慧不灭为大悲化身,           自具彼性如力士宝珠。       第二即是以宝珠不灭的方式来直指本性:我们心的自性本来清净故为本来的法身(本体空性);其光明不灭则为自性报身(自性光明);其明空双运之智慧不灭则为大悲化身(大悲周遍)。如同大力士自然具足如意宝珠一般,每一众生自己本具彼三身本性。          第三太阳自现之直指:如同日轮通彻无分别,觉性智慧无念为法身,如同不为云遮自明净,          五门顿然明清为报身,如同光线射向一切处,显现六境不灭为化身,如同晨起日出自证中,           本具三身当知其本面。       第三以太阳光自现的比喻来直指本性:如同日轮的光芒通彻而无有任何分别一样,觉性智慧本来无念故为法身;如同日轮不为云雾遮蔽而显得自然明净一样,眼耳等五根门的境现本来都是自然明清的,此顿然所现之性乃为报身;如同日轮的光线没有彼此分别,且能普遍照射一切处所一样,色声香味六境显现而不灭,此乃为化身;如同旭日东升一般,当我们证悟了然明清、自现之心性本体时,会很明清地知道自心本具三身无别的本体,当如是了知其真实本面。          第四以日直指现法界:如空清净法性法身中,如日自现光明之报身,自性无二觉空之化身,           自己具有当知其本面。       第四是以日轮的比喻来直指净现之法界:如同在万里无云的清净虚空中自然显现璀灿的日轮一样,清净法性之法身大虚空中自然会显现光明灿然的报身,日轮放射出自性无二的大光芒,即如自性觉空无二的化身。如是三身无别的本体每一众生本来具有,我们应当了知其为自心之本面。          第五喻义因三之直指:喻如虚空清净之法身,乃为超离一切偏堕性,义即光明自净之报身,          乃为本来自成无为法,因即自光显现之化身,乃为令生诚信自明灯。       第五即是以比喻、意义、因三种方式来直指本性:比喻即是如清净的大虚空一般,本净之法身乃超离一切偏堕之性;意义即是光明自净之报身乃本来自成之大无为法;因即是自性之光所显现的化身乃令众生生起诚信之自明灯。          第六法界觉性之直指:如空法界本净即法身,如界本体光明即报身,如离方位觉空即化身,          自证性中本来已成故,莫于他寻寻亦无得时,未知此理如炼石成金,天盲寻金日为云遮蔽,          无足登梯盲人去佛堂,犹如黑暗之中升明月,虽似明亮然却具痴暗,是故慎重无误抉择后,           稳获心性之义极关键。       第六即是法界觉性直指之窍诀:法界本净、本体空性即是法身;自性光明不灭即报身;远离方位等分别执著、觉空无二显现即化身。此三身之本性在自证的本性中本来已成故,切莫于外在的他处寻觅,纵然向外去寻觅亦无有获得的时候。       尚未了知此等义理而于外寻找佛性者,如同欲将石头炼成黄金、天生为盲眼之人寻找黄金或浓云蔽日、无足者登梯、盲人去佛堂等一般是决定不能成办的事。此等犹如在黑暗中升起的明月,月虽似明亮然却暗淡无光。是故我们依教慎重无误地抉择此理以后,再通过修习稳获心性之本义是极为关要的。          入定出定不离六密意,当以六种比喻而了知:第一空中微风比喻示:犹如虚空明净智慧中,          实修动念解脱自明性,体验通彻无执之觉受,未知此理一缘之等持,如同风中残烛不堪缘。       无论入定还是出定均不离如来的密意(法界本体),此理当分别以六种比喻来了知。       第一是以空中微风的比喻来加以明示:若我们在犹如虚空般明净的智慧中精勤实修,则一切起心动念都会自然解脱于自明自知的本性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在入定出定中观看自心时,一切动念会自然消于法界,如微风融入虚空般,尔时自然会体验到通彻无执的一种殊胜觉受,而且无论出现什么违缘均无所畏惧。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而仅修一缘等持,则如风中残烛般纵有觉受也不能稳固地保持多久,并且很容易消失,或根本不能面对所遭遇的某种违缘而随外缘所转,丝毫不能堪忍。          第二清晨日出比喻示:实修离明蔽边之本性,体验自净明清之智慧,未知此理如同患瘟疫,           昏沉掉举遮障实相义。       第二是以清晨日出的比喻来加以明示:我们实修远离一切明与蔽之边的本性,结果就能体验到自净明净的智慧境界。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则如同罹患瘟疫的病人般必定会处于昏沉掉举的状态中,如是无疑会遮障一切实相本义。          第三无风油灯比喻示:实修毫不动摇境心义,体验未经改造大等性,未知此理如同不孝子,           座间修习需时无用途。       第三是以无风扰动而盛燃油灯的比喻来加以明示:实修毫不动摇境心之本义,也就是说自己的心既不随内之分别念所转,也不随外境色法等所转,这样就能体验到未经改造的大平等性的智慧境界。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则如同不行孝养的孽子不听召唤一般在座间修习需要之时却显得无有用途。我们若能修持不随境心所转的本义,令心获得自在,达到一切住平等性的境界,善缘逆缘无不平等,心无分别执著,这样则如很守孝道的贤子一样,随叫随到,一呼百应。          第四虚空广界比喻示:实修普明无边平等性,体验离希忧执之密意,未知此理精进堕险地,           如同断翅小鸟飞空中。       第四是以虚空广界的比喻来加以明示:我们实修心性普明而无有边执戏论的大平等性,便能体验到本来即远离希忧诸执的真实密意。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而盲目地精进修炼,则有堕落险地的可能,如同被折断翅膀的小鸟飞在空中一般定有坠落之危险。          第五大海波浪比喻示:实修自融自现法界性,体验生住灭与法性融,未知此理基中执二取,           无法脱离破立之对境。       第五是以大海波浪的比喻来加以明示:我们通过实修自心的一切分别动念皆自然融入法界而自然显现的法界本性,便能体验到一切法之生住灭与法性融会一味的境界,因为法界本来就是一味一体的。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而于本基中执著能所二取,则无法脱离破立之对境。          第六小溪入海比喻示:实修识聚自融自心性,体验多者一味一明点,未知此理无法灭妄念,          如同芥子洒落于地面。若知如是窍诀切要修,则如大海深广瑜伽士,未知此理如小溪干涸,           见修行皆不能胜外缘。       第六是以小溪汇入大海的比喻来加以明示:我们若将六识聚自然融会自心本性而实修,便能体验到多者本来一味、唯一明点的境界,一切都是法性游舞的显现,多现为一、一现为多等互不相碍。如果行者尚未了知此理,则无法灭除分别妄念,如同芥子洒落到地面而难以捡净。       若我们能了知如是窍诀切要而修持,则各自的智慧境界将如大海般深广无垠,亦堪为大瑜伽士的称号;若我们尚未了知此等义理,则如小溪干涸般,自之见、修、行皆不能胜伏外缘,且修无所成、不得自在。          获得见解本地之六要:第一无有二取之见解,获得自证无二之本地,六境空性远离所取边,          智慧自明远离能取边,无能所取远离二取边,边解唯名远离非二边,证此理者于何皆无执。       我们应当了知获得见解本地之六要:第一若我们能树立无有能取所取诸边之见解,依此便能获得自证无二的本地。色声香味等六境本来为空性故远离所取之边;智慧本来自明故远离能取之边;无有能所二取故远离二取共识之边;一切边本自解脱故唯是名称而已,亦即远离了非二之边。凡是能证悟此理之行者,于何时何境皆无任何执著。          第二远离有无常断见,依之获得自地之窍诀,是自然智慧故离无边,无分别念垢故离有边,          无境离名之故离二边,现而游舞故离非二边,当知大全解脱本解脱。       第二是介绍远离有无、常断诸见之窍诀:我们依此见解修习而获得的自然本地之窍诀即是现前自然智慧,如是之故远离无的边;无有任何分别念垢染的缘故离有的边;无有境现、本离名称之故远离二俱边;现而游舞故远离非二俱之边。当知此为大全解脱本解脱。          第三获得远离生灭地,如空生其不成离生边,游舞不灭之故离灭边,生时无生远离二者边,           能见不成远离非二边,当证自性清净一法界。       第三是介绍获得远离生灭诸相之本地:犹如虚空,生法之基本来不成立,故远离生的边;觉性的游舞不灭故远离灭的边;生时无生故远离二俱之边;能见本来不成立故远离非二俱之边。我们应当证悟自性本来清净的一真法界之实相。          第四获得远离现空地,自性光明之故离空边,无有分别念故离现边,无有破立之故离二边,           无有所缘故离非二边,当知大平等性自解脱。       第四是介绍获得远离现空本地之窍诀:自性光明不灭故远离空之边;无有任何分别念,本体空性故远离显现之边;无有破立之相故远离二俱之边;无有任何所缘故远离非二俱边。当知此乃大平等性,而且是自然解脱的。          第五获得远离常断地:所现本体空性离常边,空性显现种种离断边,现空无离无合离二边,           见者本面净离非二边,一切本来未生持本净。       第五是介绍获得远离常断之本地:诸法所显现的本体皆为空性故远离常有之边;空性中缘起和合而能显现种种故远离断灭之边;现空无别、本无离合故远离二俱之边;见者本面本来清净故远离非二俱之边。当知一切法的本体本来从未产生过而如实护持本净。          第六获得远离贤劣地,未堕高见清除贤胜执,未堕劣见清除断恶心,未堕二见二执自地空,          未堕无二远离一切边,若未了知如是大见解,不能自离出现歧途障,低劣见解不能增境界,           是故持地窍诀极重要。       第六是介绍获得远离贤劣边执之本地:未堕高见者能清除贤胜的执著;未堕劣见者能清净并断除恶心的执著;远离贤劣之见而未堕二见与二执者,其自地本空;未堕无贤劣之二边者远离一切边执戏论。若行者未了知如是殊胜的大见解,则不能自离贤劣之边执而必定出现修行的歧途之障,况且仅依低劣的见解也不能增上修证的境界,是故护持本地的修行要诀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妄念转为助缘之六法:心识道用自消如微风,内心现出自然之智慧;动念道用自净如闪电,          显现一切动念自明智;忆念道用自清如浊水,显现忆念自然佛意趣;诸分别念道用为法性,          内现无有取舍之密意;执著道用自尽无对境,自现无基所见消失智;自相道用明净明界伴,          内现明然无迹之智慧。如是实修之诸瑜伽士,即从分别念中显现智,如同干薪之中燃大火,           一切现为助伴极关键。       了知能将妄念转为修行助缘之六法:一是若我们能依教将心识转为道用而直观其本性,则一切分别念将如虚空中的微风一般自然消失,尔时内心自然现出自然之智慧,而且分别念消失与智慧生起是同时的。二是将一切起心动念转为道用,也就是说当我们直观动念之本性时,一切动念会如闪电刹那消失在虚空中一般自然清净。同样直观正在动念之心,则一切动念刹那皆消融于心性本体之中,所显现的一切动念无不成为自明自证的智慧。三是若将一切忆念转为道用,即直观忆念之本性,则如浑浊的水自然会澄清般自然清净。尔时一切忆念都会自然显现为佛陀的密意(认识心性本体,即是上师佛的智慧密意)。四是若将一切分别念转为道用——直观其性,则一切分别念都会自然消融于法性本体之中。尔时于内在即可现前无有任何取舍的真实密意。五是若将一切内外执著转为道用——直观其性,则能自然灭尽一切执著,并且再也没有任何可执著的对境存在。尔时自然显现无有所见之基的本性,如对山河大地等法虽有所见,但无执著,也就是处于一种有相无执的境界,如是自然现前消失执著的智慧。六是若能将内外诸法的自相转为道用,即直观其性,则诸法自然是明净无垢的,故能成为光明法界的助伴,因此内在也自然现前明然无迹的智慧。能如是实修的诸瑜伽士,即能从一切分别念中显现智慧,如同在干薪之中盛燃大火一般,修行人应将一切内外显现转为道用——直观其性,使之成为修行的得力助伴是极其关键的。          安住法性境界之六要:调整风脉明点各自要,身即依照禅定之六法;解脱庸俗平凡迷现要,          了知器情乃为佛坛城;自然生起大乐境界要,即闭下风而修宝瓶气;安住无念法性境界要,          舌尖上卷勿触二上腭;自明智慧清净虚空要,双目直视一卡虚空处;本来智慧任运自成要,          心性无改放松明清住。具此法者安住法性中,故具缘者应当精进修。       了知安住法性境界之六要诀:一是我们在修习圆满次第时,当依教调整体内风脉明点各自要点,身要即是依照禅定的六法(结跏趺坐、身体端直、眼睛垂视鼻尖、头部微俯、舌抵上腭、两手等印)。二是在修习生起次第时,我们应修习解脱庸俗平凡、迷现的要诀,依教了知一切器情世间乃为诸佛之清净坛城,当如实观修。三是我们要想自然生起大乐智慧的境界,所依要诀即是持闭下风而于内观修宝瓶气。四应了知安住无念法性境界的要诀,即是将舌尖往上卷,但勿抵触上腭,当如是修炼。五应了知自明智慧清净于虚空之要诀,即是双目直接注视自前距离一卡远的虚空。六应了知本来智慧任运自成的要诀,即是于心性无改、自然放松中明清而安住。具足此等法要者皆能安住于法性的本体之中,是故,具善缘的行者皆应精进实修此要窍诀。          安住法性境界之六法:当以六种窍诀而了知,依靠三时无别之窍诀,断除二执分别心念边,          不忆过去不妄想未来,现在无执之中坦然住;依靠燕子入窝之窍诀,断除希忧分别心念边,          现在之心无生亦无灭,不散等性之中放松住;依靠士夫舍事之窍诀,断除执著依处分别边,          心性实相无改平等中,远离所缘平等一味住;依靠大鹏翱翔之窍诀,断除怀疑二执分别边,          断心识边自然本性中,广大平等一味而安住;依晨日出清净之窍诀,断除种种境现分别边,          不摄根门不破动念中,六聚悠然放松而安住;依靠相执自净之窍诀,断除种种妄念分别边,          于所显现诸境无取舍,无改本性之中如理住。如是住者无二性中住,定现边解脱之广意趣。       了知安住法性境界不离之六法:此六法当以六种窍诀来分别了知。一是依靠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无别这一窍诀来断除二执分别心念之边,即不忆念过去、不妄想未来、不执著现在,当于如是无执著的境界中坦然安住。二是依靠燕子入窝般的窍诀来断除希忧分别心念之边。燕子在入窝前,首先善加观察,待遣除一切险疑后才安然入窝,同理,我们通过闻思来观察而断除其违品后,才可无忧地安住修习。我们现在的心即是远离一切分别念、无生无灭的本性,故当在毫不散乱的大平等性中自然放松地安住。三是依靠大士夫舍事之窍诀来断除一切执著所依处之分别边,亦即我们应当在心性实相无改大平等性中,远离一切能缘所缘而平等一味地安住。四是依靠大鹏翱翔的窍诀来断除一切怀疑二执之分别边,亦即我们应当在断除一切心识边执之自然本性中以广大平等一味的方式而安住。五是依靠清晨日出一般清净的窍诀来断除种种境现之分别边,亦即不收摄根门,也不破除动念,我们应在此不破立之明清中,以六识聚悠然放松的方式而安住。六是依靠相执自净之窍诀来断除种种妄念之分别边,亦即于所显现的诸境中无有任何取舍的执著,并在无改之本性中如理安住。如是安住者即等同于在无二本性中安住,也就决定能现前边解脱之广大意趣。          宣说修行共过之六法:明清不分无念茫茫然;特意修明偏堕智慧方;散射内收片面执著心;          未证内明迷迷茫茫状;未彻断定跟随怀疑转;三门改造迷乱成妄念。如是六过所生诸障碍,           求真义者当断而修持。       宣说修行中显密共许之六种过患:一应了知若明清不分地处于无念茫茫然的状态,则是修行的一种过患。二应了知特意注重修持明念诸觉受而偏堕于智慧方面,不行持大悲心、菩提心等方便法,也是修行中的一种过患。三应了知当自心稍有向外面散射之时,便立即以强力内收,这种片面的执著心也是修行的过患。四应了知若修行人未能生起内证功德,只是处于迷迷茫茫的状态之中,则也是修行中的一大过患。五应了知若行者未能彻底断定法性本义,也就是对正法没有生起真实定解,仅仅跟随分别怀疑而转,则也是修行中的一大过患。六应了知若不能认识迷乱的本性而将身口意三门加以改造,则一切无不成为分别妄念的境界,这也是修行中的一大错处。对于如是六种过患所产生的诸般障碍,欲求真实义者应当力行断除,如是而修持很重要。          宣说修道歧途之六法:四无色界作意之修行;执持世俗无因果断见;执持二取不变大常见;          境现视为怨敌或荆棘;一切归心自证自明修;分别识聚视尊离真义。万勿堕入此等六歧途,           亦勿超离法界平等性。       宣说修道中易入歧途之六法:一应了知在禅修之中,若行者不远离四无色界的作意而修持,则即步入了修行中的歧途。二应了知执持世俗中无有因果的断见也是一大歧途。三应了知若执著能所二取诸法为永恒不变、常有自在之法,那么执持这种大常见即是修行的一大歧途。四应了知若将一切境现视为怨敌或荆棘树般远离,则也是修行中的一种歧途。五应了知若将一切诸法归属为心,而除了自明自智的心性本性以外,一切均无,如是执心识为实有而修持即是修行中的一大歧途。六应了知若将分别识聚视为实有的圣尊,并且离开了本体空性的真义而修持也是修行中的一大歧途。明了上述之理,作为修行人我们千万不要误入此六种歧途,也不要超离法界大平等之性而修持。          出现六过纠正之六法:犹如云消空中纠正法,所现一切种种心幻变;自性悉皆净于法性空,          犹如贼至空室纠正法,分别妄念本体无自性,生起之时未生无识别,仅仅放松则无所断法;          犹如冬林着火纠正法,观察所生境念之本面,从而现为法性之助伴;犹如毒为咒摄纠正法,          无生境界之中灭妄念;犹如民见国王纠正法,五毒生时认识自放松,从而彻见法性义本面,          犹如船上乌鸦纠正法,所生掉举除开法性外,别无去处境界中安住。以此六要所生诸忆念,           自性自净自清解重要。       我们应当了知在修行中容易出现的六种过患,当过患出现之时即应依六法加以纠正:一是犹如云消散虚空中一般的纠正之法,即所显现的一切种种法皆为心之幻变,故可将其分别心的自性悉皆清净于法性的虚空之中,当如是以此纠正自己修行的过患。二是犹如盗贼进入空屋而无有忧惧一般的纠正之法,即应了知一切分别妄念的本体无有自性,当我们生起分别妄念之时,其心念本体就是本来未生而无有识别的,若仅仅坦然放松而修持,则无有任何所断法。三是犹如冬季林木着火一般的纠正之法,即我们在观察所生分别念的本面时,会发现一切心念无不现为法性之助伴。有如林木枝叶无不成为着火之因,同样,分别心亦无不成为证悟法性之因。四是犹如毒物被咒语摄持后即可成为妙药一般的纠正之法,即若以无生的境界来摄持一切诸法,则自然能寂灭一切分别妄念,并能使之悉皆显现智慧的本性。五是犹如臣民面见国王而威力自竭般的纠正之法,在我们生起五毒烦恼之时,当下即应认识其本性而自然放松,这样就能现前法身智慧,以致彻底现见法性义之本面。六是犹如船上乌鸦不敢远翔一般的纠正之法,即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航行的船上有一只乌鸦,它只能在船上往来盘旋而不敢独自远去,同样,我们所生起的一切掉举等分别心,除法性以外也别无归处,唯于法性的境界中安住。以此六种要诀所生之诸般忆念,当知其自性是自然清净、自然解脱的,了知此理是极为重要的。          真实证悟确信之六相:镇慑一切功过无怯懦;自心法身住于肉身中;不贪轮回利他无厌倦;          通达唯一明点无歧障;诸魔法性无有违缘惧;苦乐皆空希忧取舍无。通达此理众人悟实相。       当我们对诸法自性生起真实的证悟时,可通过六种确信之相来了知:一是当真正的证悟智慧现前之时,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一切功德与过患皆不产生大的执著之心,已获自在之故能镇慑一切功过,对自己接下来必走的修行道路也不会有怯懦之心。二是自心光明之法身本住于自之肉身中,密宗称之为童子瓶佛身,对此观点我们依佛陀第三转法轮所宣说之教义或《宝性论》的教义即能遣除一切怀疑而真实无误地了达。三是当我们真实证悟法性之时,对轮回不会再产生贪执之心,能励力实行弘法利生之事业而无厌倦,钱财在眼前便如粪土一般,名誉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四是当我们通达觉空无二的法性真实义之时,则所现诸法皆是唯一的法界明点之性,修行过程中的违缘、歧途等障皆能转为道用。五是一切外在之魔缘皆为法性之游舞,证悟此义之行者皆不为任何魔缘所害,纵然天魔、死魔等一并现前亦不会产生丝毫畏惧之心。六是真实证悟法性时,世间的一切痛苦与快乐都成为一味大平等的空性,无执故无希求、忧虑与取舍。对于上述之理,若人人都能通达则众人皆可依之证悟诸法实相。          真实获得稳固之六量:现有诸法幻化自现故,恒时出现无自性道相;烦恼本体本来清净故,          五毒自灭显现自明智;功过本来现为大智故,显现取舍二念自清性;证悟精华之义无他现,          是故妄念现于法性中;心性宝珠自己获得故,远离死迁恐怖无畏惧;现见自心法性正觉义,           是故脱离精进希忧缚。如是瑜伽之士即正觉。       我们尚应了知生起真实证悟并获得稳固之六种正量:一是所证已经获得稳固的修行人,在他们面前现有的一切诸法皆是幻化之游舞自现,无有毫许堪忍之自性,并且恒时能出现无有自性的一切地道之功德与证相。二究竟来说,任何一种烦恼其自性本体都是本来清净的,如是之故,在贪嗔痴等五毒自然生起而又自然寂灭的过程中即能显现自明自证之智慧。三就诸法本性而言,一切功德与过患本来就显现为大平等的智慧故,显现在我们面前的取与舍这两种观念也自然清净于大法界的本性中。四是修证已获稳固的行者,其所证悟的精华之义即密宗最究竟的深义,此外再也无有其他清净与不清净的显现,是故妄念皆消融与无生无灭的法界本性中。五是自证获得稳固者,自己已认识心性本体,稳获此证悟之摩尼宝珠之故,远离死亡、迁移、恐怖而无任何畏惧。六是自证获稳固者现见自心之真实本性、法性正觉之义,是故已脱离修法精进与否以及希求解脱而忧虑堕入轮回之束缚幻网。具足如是六种稳固正量之瑜伽士即为正等觉。          已得密意境界六确信:证悟诸法离边中观道;证悟现空双运大光明;证悟一切等性之大乐;          证悟无二唯一之明点;证悟任运自成离方义;证悟本净本性究竟义。彼等无有欲证之意念,           于证悟时无有自诩心,故为幻化离喻瑜伽士。       我们应当了知已得大圆满密意境界之六种确信:一是证悟诸法远离一切边执戏论,并恒时能安住于离边之中观道中。二是证悟了现空或智悲双运之大光明,完全了悟了心性自现不灭之本性。三是证悟现有之轮涅诸法皆是大平等的本性,一切功过、贤劣、多少、好坏等都达成一致,平等无别,能安住如是等性之大乐境界。四是证悟一切现有之法皆是无二无别,全都是唯一之法界明点自性。五是证悟觉性任运自成、远离一切方隅之义。六是证悟诸法本性最究竟的实相义自然本净、无作无改。       已了知得密意境界的六种确信,在实修之时,我们对彼等应无有欲证悟之分别意念;于证悟之时亦不会洋洋得意地在人前自诩。自明自证的境界只有证悟者最明白,那是离一切言思而无法用比喻明示的,即如哑人尝到糖的甘美滋味一般,欢喜在心里而无以表达。如是证悟之行者故可称为幻化离喻之瑜伽士。          如是证悟解脱六方式:正当显现一切外境时,现即解脱如冰化为水;明知内在觉性诸法后,          知即解脱如水融入水;中间动念二意散射时,散即解脱如空中闪电;一切假立名声传出时,          名即解脱如同空谷声;所持宗派承认之正时,彼即解脱如虹消空中;所修之果成就即解脱,          犹如如意宝珠满需欲,自性自解对治自清净,无名离境密意任运成。如是上根即生得解脱。       如是证悟法界本性而获得解脱有六种方式:一应了知山河大地、有情众生等一切外境正在显现时,显现的当下即是解脱,有如冰融化为水,冰与水二者之本性乃一味无别,此外在冰上怎么也寻找不到一个异于水的自性。二是我们明然了知内在种种觉性诸法之后,在了知觉性本面的当下即现前解脱,这好比将一盆水倒入水池中,水相互交融后再也找不出一盆水单独的自性,水与水本体无二无别。三应了知中间刹那生起的动念,亦或修行不能专一行持而显三心二意,这样的念头正在散射时,其散射的当下即现前解脱,好比空中的闪电,电光划过夜空闪现的同时便顿然消失。四应了知世间一切名声皆是假立而无实有自性,当一切名声或其它响声传出之时,在名声显出的当下即是解脱。别人对我们作的赞叹,即如空谷的回声一般虚幻无实,赞叹之声刹那即失,皆为迷乱之显现,去寻找时如何亦不得其实有自体故当下现前解脱。五应了知我们所持执的宗派观点之自性,正在承认自宗与他宗的观点之时即现前解脱,好比空中显现的彩虹于刹那间消失于虚空,此时如何亦寻找不到先前所见彩虹之实相。六应了知我们通过修持所证道果之自性,在成就的当下即现前解脱,犹如如意宝珠一般能满一切众生的需求与欲愿。上述六种证悟方式极为殊胜,依自性自解脱与自性自清净的对治,远离一切名言、境现的执著,并且分别念的密意境界又是任运自然而成的。我们依上师的殊胜教言已明知诸法自性,以及自己的迷乱,故于迷乱的当下认识自心之本性极为重要。如是上根利智之人闻此窍诀并依之实修即生就能获得解脱。          当知中根法性中阴时,获得解脱二种之六法,第一舍弃肉身之六法:内外一切聚于自心时,          即是远离所取之外境;心性集于智慧之中时,即是远离能取之心性,觉性智为习气包藏时,          地风融入水大身无力,出现粪便之时当超度;水风融入火大身肢颤,面容积尘口水鼻涕滴;          火风融入风大口鼻干,丧失体温口鼻无光泽,此时温度若集于脚掌,则堕地狱密处转恶鬼,          脐间傍生心间投生人,喉间非天集眼生天界,热散顶上则得无上果;一切风风融入神识时,          外气急促不能向内吸,神识不清眼自光灯失,外气中断神识入光明,内气中断身心相分离,          彼身留世智慧现法界。此等即是初现隐没式。       此外,我们尚应了知中根行者依窍诀在法性中阴时获得解脱的二种六法(共十二法)。       第一即是舍弃肉身之六法:一应了知当自身内外、上下一切明点聚合于自心之时即是远离所取之外境的时候。二应了知最后心性集于智慧之中时即是远离能取之心性、觉性智慧之力被无始之习气包藏而顿现黑暗之时。三应了知当地风融入水大之时身体便显得四肢无力,当体内大小便失禁而出现粪便之时即应及时超度。四应了知当水风融入火大之时,身体四肢便会颤栗不止,面容也会积满秽浊之尘埃,同时流出口水与鼻涕。五应了知当火风融入风大之时,自己的口与鼻都会显得异常干燥,并且丧失身体恒有的温度,口鼻皆失去往日拥有的亮丽光泽。此时应注意温度流失的方位,若发现体温由上往下降,最后集于脚掌部位,则说明彼人将会堕入地狱;若体温最后集于密处,则说明彼人将转生为恶鬼;若体温最后集于脐间则彼人将转生为傍生;若体温最后集于心间,则彼人将转生为人;若体温最后集于喉间,则彼人将转生为非天;若体温最后集于眼部,则彼人将转生至天界;若体温最后集于头顶而散去,则说明彼人获得了无上解脱之果。如依破瓦而往生者皆属获无上果之人。六应了知当一切风风融入自之神识之时,外气便显得异常急促而不能向内吸气,神识也变得迷乱不清,眼睛自有的光灯完全丧失。当外气完全中断之时,其神识便会进入光明的境界,当内气完全中断之时,身体与心识便相互分离开来,彼之虚假肉身留存于世间,自性智慧则现入法界之中。这即是最初所显现的隐没方式。          第二六法根机解脱理:宣说六种根机之第一,上等根机之中利根者,不现中阴心身分离时,          自明显现法性大胜观,住于远离戏边境界中。此说第二种六法——不同根机者获得解脱之理:       首先宣说六种根机中的第一种,即上等根机之中利根者,他们于命终时不显现中阴境界,当其身心分离之时,自然能显现自明大法性的大胜观,安住于远离一切戏论边执的境界中而获得解脱。          第二上根之中钝根者,于三刹那之中得解脱,身心分离第一刹那中,显现自明无念大法身,          第二刹那显现报身光,第三刹那解脱光明后,安住如空等性法身中。       第二种为上等根机之中钝根者,他们将于三刹那中获得解脱。在身心分离的第一刹那中,彼之境现中自然显现自明、无念之大法身的本性;在第二刹那中将显现报身之光明;第三刹那解脱于光明之后便安住在如是大空、平等的法身境界中。          第三中根之中利根者,一或三禅定日处昏厥,彼者醒后显现智慧光,身之自光语言之自声,           意光线相显现五日时,知身语意本面而解脱。       第三种为中等根机之中利根者,他们在临终的一个禅定日或三个禅定日中会处于昏厥的状态。待彼等醒觉之后就自然会显现智慧之光明,当彼身体自有之光芒、语言、自然之声音以及意识的光线诸相显现至五日之时,便能通彻了知身语意之本面而获得解脱。          第四中根之中钝根者,三或五禅定日处昏厥,彼醒显现五智之光明,不生惧怕无畏自现解。       第四种为中等根机之中钝根者,他们在临终前的三个禅定日或五个禅定日中会处于昏厥状态。待彼等醒觉之时就会显现五种智慧之光明,尔时,不生任何惧怕之心,无畏而自然现前解脱。          第五下根之中利根者,三禅定日之中处昏厥,彼醒显现五智之光明,经过五日智慧显现没,          光中现境声中出光线,光线之中显现妄念时,灭尽昔日外境财人念,同时应当忆念昔正法,          觉醒对治自明无执著,智慧自现中阴现解脱,法界之中现前菩提果。       第五种为下等根机之中利根者,他们在临终前的三个禅定日中会处于昏厥的状态。待彼等醒觉之时,亦会显现五智之光明,这样的智慧光明显现须经历五天的时间,慧光隐没的同时,光中出现种种境界,声中又出现种种光线。当光线之中显现妄念之时,自会灭尽昔日对外境美色、财物以及人的贪念与执著,此时应当忆念往昔闻思之正法,觉醒时若能依佛法窍诀来对治则自明而无有执著,以致于智慧自现之中阴境界中现前解脱,究竟于大法界之中现前菩提果。          第六下根之中钝根者,一禅定日神识昏厥中,清醒现智一日而隐没,彼者认为以前身存在,          诸根具足无碍游各处,身心分离寻找境住处,随业力入不同之胎门,获得具有七德人身后,          值遇深法彼生得解脱,若是罪业极其深重者,不现中阴身心分离时,自现迷惑显现地狱处,          造罪中等中阴住片刻,尔后感受其它二恶趣,善恶平等中阴时较长,七七四十九日中停留,          尔后随其业力而投生,即是法性中阴隐没时,二种钝根转世中阴现,是故今当断恶修善法,           获得心性本地极重要,此乃有利教言当铭记。       第六种为下等根机之中钝根者,彼等在临终的一个禅定日中,其神识处于昏厥状态,清醒之时现前智慧,历经一日而隐没。此时彼者会认为自己以前的身体至今尚存,并且眼耳鼻舌诸根也圆满具足,故能无障碍地云游于世间一切处所。当身心分离之时便开始寻找适合安住的处所,随业力的牵转而进入不同的胎门转生。若人生前修积善法并获得过灌顶,则可有选择性地投生,如是获得具有七种功德(种性善良、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份优异、财物富足、智慧广大)的人身后必定能值遇甚深正法,并于彼一生中得到解脱。若亡者是罪业极其深重之人,则其不显现中阴境现,也不经历身心分离之时,自现皆为迷惑而直接堕入地狱。造罪中等之人将在中阴境界中小住片刻,尔后,便去感受其它二恶趣的果报。所造善与所作恶业平等之人在中阴境界中呆的时间较长一些,一般会停留七七四十九日,尔后随其各自的业力而投生。这些即是法性中阴境界的隐没时,二种钝根转世中阴的情况,了知此等恶怖之境现,我们应提高警惕,从今日起立即断除一切恶业而勤修一切善法,尽快令自己获得心性之本地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对自己最为有利之教言,故当铭记于心。       上述不同根机者获解脱的情况,要想更详细地了知,可参阅《上师心滴》。          宣说现前究竟果位时,所现真实菩提之六法:离诸二取迷乱习气后,迷现迷执入于法界中,          如同晴天日轮清净时,第一具二清净法身者,法界中现法性光明智,离戏光明广大周遍性,           任运自成本净中解脱。       宣说我们通过修行而最终现前法报化三身果位之时,所现前的真实菩提果之种种功德,在此归摄为六法。现前菩提果位时,我们已彻底远离了能取所取的迷乱习气,凡夫地及有学道时所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以及二障习气已得清净。尔后,一切迷乱的境现以及迷乱的执著皆尽消融于大法界的本性中,即如秋高气爽晴朗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乌云更是不见踪迹,日轮则显得分外明清、净洁,现前“万里无云万里空,万里无云万里光”的境界。对此证悟的境界,也许有人会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众生于本基之时乃清净无染之性,后来却为无明障垢蒙蔽真性而起诸迷乱境现流转轮回,此时虽依殊胜窍诀通过精进实修、净障而回归自性之本地,这样得果以后我们是否还会继续迷乱呢?答案是肯定的,现证究竟菩提后绝不会再迷乱!因为众生的无明烦恼诸障经过大空性的对治力而断完后决定不会再复生,对此勿庸置疑,在《经观庄严论》以及《大幻化网》中对此有详尽的解说。       首先宣说第一种功德:我们现前菩提果时将于内明法界宫中圆满法身的功德。尔时,具足二种清净,即自性本来清净和暂时的客尘垢障清净,并于法界中自然现前法性之光明智慧,那是离一切戏论、自具光明本性、广大周遍的,此性非为因缘所造作而是任运自成,且与一切诸法之本性无二无别,我们必定会在这种本净一味无别的大法界中获得究竟的解脱。          第二清净圆满受用身,彼中于诸十地菩萨前,显现犹如彩虹五部佛,圆满妙相随好极耀眼。       第二种功德是受用报身那清净而圆满的功德。报身的形象如彩虹一般显而无有自性,因其为自现所显,故只有在十地以上的菩萨面前才能显现,并且显现为五部佛(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光佛、不空成就佛和毗卢遮那佛)的形象,具足圆满的三十二相好以及八十随好,光彩夺目,极为耀眼。          第三犹如月影之化身,现于一切所化水器中,事业受生殊胜化身等,随顺不同根机而示现,          乃至六道各趣存在间,利众事业不可思议也,依此三身所具六智慧:法界性智法性无迁变,          大圆镜智自明普现基,平等性智一味无分辨,妙观察智如所尽所见,成所作智事业不可思,          任运成智无为法性者,离喻如来一切智慧主,如摩尼宝无念成诸事。       现证菩提所获之第三种功德是犹如月影一般之化身功德。从究竟真实义来说,法、报、化三身实为一体,无有分别,然于各趣众生前因所化清净不清净的缘故而示现三身。此化身显现即如月亮映照在百千万数不同的水器中成形一般,如是化身亦应众生千差万别的根器而示现种种。所谓佛陀之事业化身也即技艺应身,乃为佛陀为教化众生而示现的种种能工巧匠的化身。如为教化乐神乾达婆,佛自化为乐师,演奏乾达婆琴。无论以何种形象出现,都是为了弘法利生的广大事业示现。受生化身也即生应身,为如来示现种种受生的化身以教化有情,如示现生为帝释天、斑鹿、飞禽、水、桥、树木等等变化之身,此等显现皆为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之幻化。殊胜化身如释迦牟尼佛于千百万娑婆世界示现能仁而度化有情。如是等等不可思议之化身无量无边,皆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机而示现,而且从无间断,乃至轮回未空之际,六道各趣存在期间,其化身利益众生的事业永远是不可思议的。       依此法报化三身亦自然圆具六种殊胜智慧。一般来说,法身之智慧主要为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报身智慧为法界性智等五种智慧,化身智慧为无二等性之智慧。然于本论中作者归摄为六种:第一种为法性无有迁变之法界性智;第二种为如明镜一般一切自明而普遍显现之基——大圆镜智;第三种为一味一体、无有分辨之平等性智;第四种为妙观察智,即观待胜义之如有所智以及观待世俗之尽所有智;第五种为成所作智,即能显现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其事业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第六种为佛陀法身智慧——无为法性之任运自成智。此六种智慧远离一切比喻、言说,也是如来一切智慧中最为主要的,就象摩尼宝珠一般虽然无有欲利益众生等念头却自然能利益众生成办诸事。          第四众前生起大悲理,发心发愿积累二资粮,任运自成智慧力所生;第五如何生起大悲理,          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逢遇外境生起大悲心,受他劝请祈祷生悲心。       现证菩提果所获得之第四种功德即在众生前能生起无伪之大悲心。如是之理即行者于学道修道时,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并发愿利乐一切有情,同时也精勤地积累了圆满的福慧二种资粮,最终此功德便由任运自成之智慧力而产生。       第五种即了知如何生起大悲心的道理,有的于自相续中自然而然地生起大悲心,有的逢遇外境,见到可怜而堪悲悯的众生故生起大悲心,有的受他人劝请或祈祷佛菩萨而生起了大悲心。          第六以悲利众之方式,乃为有依无依本体三,定具此等断除偏袒者,法身无阻无依行利众,          以发心愿之力净障碍,于众生前现色身饶益;报身智慧大悲自现故,有依利益净除十地障;          本性利益事业法界身,息灭有无增损之性中,于诸所化众前随意现,种种化身行持诸事业。          依宗派见有依利众生,即于究竟圆满之佛地,成就身智而行利众事;无依如彼成就无毁灭,          然如仙人所造之灵塔,依靠愿力如是而显现,本性亦行自他之二利,如同彼二有无增损解,          无二无别本性身之中,如理相应安住而利众。此等三者实则一体故,应当精通如前所说理,          依此摆脱有无边执网,如是获得无上菩提果,纵是具有信心凡夫人,亦依共同不共殊胜道,          精勤依次向上可证得,任运自成如意之功德,故勤修解脱道极重要。       第六法宣讲现证菩提果者以悲心利益众生的方式,分有依、无依、本体三种决定断除偏袒的方式。一者为法身无有阻碍,无有能依所依地施行利众事业,以最初坚定的誓愿之力已清净一切障碍,故于清净的众生前显现报身,于不清净的众生前显现化身,如是显现色身而对众生作饶益;二者报身的智慧、大悲皆自然现前故,有依利益众生、并净除十地菩萨诸般障碍;三者本性利益众生的事业遍一切处,此法界身在息灭了有、无、增、损之法性中,于一切所化众生前能随意显现种种化身来行持弘法利生的诸般事业。       依照宗派的观点,也分为有依、无依、本体三种。有依利益众生的方式,是在现证究竟圆满佛果时,以成就身智而利益众生。无依是以如有依般成就身智,但不具备能生灭的智慧,然而亦如仙人所造之灵塔(寂天菩萨《入行论》中所载:古印度有位仙人建造了一座可对治龙病的灵塔,此后依灵塔便遣除了许多众生患龙病的痛苦),仙人逝去已久,但因彼之发愿力,灵塔仍能为众生作利益——胜伏龙病。同样的道理,现证菩提者虽无毫许执著,但也因他们先前的发愿力而能显现种种形象度化众生。本体的方式亦行持自他二利事业,如同有依、无依一般,解脱于一切有无、增损之边,住于无二无别的本性身之中,如理相应众生根机,以安住的方式而利益众生。此等三者实际无有分别,乃一味一体之自性故,我们应当精通如前所说之理,依此殊胜教理即能摆脱有无诸边之执著网。如是欲获得无上之菩提果者,纵然是凡夫,只要具有信心,亦可依共同及不共同之殊胜解脱道,精勤不懈依次第向上修持而证得任运自在如意之功德,是故对于我们每一位修行人来说勤修解脱道极为重要。          思维当今恶世增厌离,人寿无常浑噩而空耗,学问无穷学亦无尽头,是故日夜当修密宗法。          今生琐事死亦无完时,此起彼伏如同水波纹,死时是否有用当慎思,今起当修解脱之菩提。          将成如何谁亦不可定,怎有安乐无畏之把握?是故现今自由自在时,应该前赴永乐解脱处。       以下是尊者对我等有缘弟众的劝诫。我们应思维于当今五浊兴盛之恶世,造诸恶业者众而奉行十善者寡,这样思维即能增上自己对现世之厌离心。观察思维一下人寿的无常,哪有闲功夫游戏世间,然而世间众人却在浑浑噩噩中空耗自己珍宝般的人生,那是多么的可惜啊!再者,世间诸般学问即如晴朗夜空中的群星一样无穷无尽,不管你怎样学习都难以抵达学海之尽头,是故我们从今起就应日日夜夜不间断地勤修对自己切身具实利的无上密宗之法。       再看看我们今生所从事的诸般琐事,即便到自己此生命终之时亦不会有完结的时候,一件事情作完,马上又会新出另一件,乃至更多的事,思此虑彼,仿佛每件事都很重要,如是此起彼伏就如水中的波纹一般连绵不断。然而我们兢兢业业所作的一切琐事到自己临终时是否会发挥作用,对此应当反复慎重地思维,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就应实修能令自己得到解脱的菩提大道。       现世诸事以及自己今后的去处将会变成如何光境,对此谁亦不能肯定,那么我们虚丧光阴又怎么会有获得安乐而无任何畏惧的把握?是故,趁自己现今自由自在之时,就应该前赴永远具足安乐的解脱处。          死时抛弃今生之身体,以及受用亲友等一切,谁亦无用独自而前往,此时于谁皈依当慎思。          如今此情此景不久住,天翻地覆死主降临时,尔时自己何为指望谁?是故现今即当修妙法。          是否智者有无修行等,死时方晓当尽力行善,修持精华心性本来义,善趣喜乐任运自成也。       在死亡之时,我们必定会抛弃自己今生贪执的身体、财食等诸受用,以及难舍难分、深深眷恋的亲朋好友。此等一切对自己独自前往中阴界谁都显得无有用处,此时,我们应当皈依谁?应该向谁祈求救护?这些自己都要仔细慎重地思维。       如今的此情此景——暇满人身、美好生活、闻思佛法等皆不会长久地留住在我们的身边,天翻地覆之时死主骤然降临,尔时,自己应该怎么办?又应该指望谁来帮助自己脱离困境?所以从现在,从今天,我们即应勤修解脱妙法。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就应看他是否有修行的功德与证相等,但这些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等到死亡降临时自己才会知晓,是故我们应当励力行持一切善法,尤其应修持甚深精华之心性本来义,如是善趣诸般喜乐皆能任运自在地成就。          解脱妙地珍宝宫殿中,如来前方相迎且享受,自证殊胜智慧圆菩提,无边恒久无变大乐义。          无有正法乞人我劝言,此乃有利心语记心间。如是法理功德宝藏论,每一六法亦成精华义,           著此如意宝珠教言藏,为利诸修解脱之信士。       每一位修行人在圆满断证功德,而赴往解脱妙地珍宝汇聚之如意宫殿之时,诸佛如来也会前来迎接。届时,我们即可共同享受自证之殊胜智慧、圆满的菩提果,以及无边、恒久、无变之大乐精华义。       在此,尊者很谦逊地说自己没有什么修行和功德,是无有正法的乞丐,尽管如此,我(此处之我以及下文中之我皆指无垢光尊者)也要以这些劝言勉励诸位密乘行者,因为此等都是有利自身修行之心语,故当牢记于各自心间。       本论可谓法理论、功德论,亦或宝藏论,每一种六法都可成为甚深精华之义。作者著此如意宝珠般之殊胜教言藏,其目的即是为了利益修持解脱道之广大信士。          以此善根愿我与众生,无余趋至如来藏本地,成为圆满断证之功德,任运自成二利之法王。          愿我亦于今起生生世,不厌三有利益诸有情,于诸圣者前闻正法藏,如是修持令诸佛欢喜,          纵得菩提亦不舍众生,虽住轮回亦不染过患,引见闻忆触者趋菩提,以此愿令佛佛子欢喜。          为诸具缘者宣甚深法,令诸无缘者播法种子,勤勉修持实修达究竟,以此愿令怙主师欢喜。       窍诀宝藏论——具多闻如来经典财富、以闻思修智慧修炼深广义之胜乘瑜伽士龙钦绕降撰著圆满。       尊者以撰著此论的善根而作殊胜的发愿:愿我与一切有缘无缘的众生皆能因此善根而无余趋至如来藏之本地,愿大家都能圆满一切断证功德,任运自在地成为能作自他二利事业之大法王,亦愿我从今起于生生世世中不厌离三有而恒时于六道中利益一切有情,并能经常在圣者面前听闻正法宝藏,因为只有这样如理修持才会令诸佛生起欢喜心。纵然我已得到无上菩提的果位也决不舍弃众生,届时虽然常住轮回利益众生却不会染著三有之诸般过患。愿能接引见过我、听过我音声、忆念过我、接触过我的人普皆趋向菩提大乐洲。以此善根还愿诸佛及佛子都生起欢喜心。       此为具缘众生宣说之甚深窍诀法,对于无缘的众生,也能令他们播下胜法的种子。我真诚地劝勉一切行者,希望他们能精勤修持,最终趋达究竟之坚地。以此善根也愿我的怙主上师们生欢喜心。                                                        全论释竟 愿增吉祥!        后记       本书诞生的缘起,应当追溯到去年秋季。滴水成冰的酷寒已经开始大肆进军喇荣圣地,在战胜了疾病困绕与各种内外严寒的情况下,鄙人发心为诸有缘者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为后人留下的珍贵宝藏之一--《窍诀宝藏论》。       也许是由于深切体会到闻法机会实在来之不易的缘故,大家齐心协力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艰辛。其间,部分道友恳切要求将录音整理成册。虽然本人智慧浅薄,在讲解中难免有疏漏之处,但考虑到此法对指导修行人实修,具有不可超越的重大意义,故置个人颜面于不顾,毫不迟疑地欣然应允。       于此五浊恶世,人们都在为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奔忙,能发心实修者实在万不得一。尽管如此,很多实修者却因为缺少实修窍诀的缘故,在修行过程中始终不得要领,尽管多年夙兴夜寐、持之以恒,却落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结果。最终导致自己从修行的前线中败下阵来,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有多少希求解脱者望穿双眼,延颈鹤望,期盼着能在修行的茫茫征途上,有一盏耀眼的明灯啊!       大遍知无垢光尊者实在不愧为末法时期的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他以博大精深的智慧、言近旨远的言辞,通幽洞微的观察,为后人开采了这个令人欣喜若狂的窍诀宝藏。       由于修行者的根基不一,相应的指导方式也应千差万别,要想摄集八万四千法蕴之精髓,为众口难调的修行者找到一种万全之策,实在并非易事。尊者别具匠心,以针对不同境界的三百六十多种六法,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开出了千百剂修行之方。字字发人深省,句句余味无穷。处处流露出异生凡夫即使绞尽脑汁,千思万想也难以企及的境界,不得不令人口服心折、拍案叫绝。尊者尽管在文中洋洋洒洒,千叮万嘱,却万变不离其宗,无一不是为修行的前程廓清迷雾、扫平障碍,实在不愧为希世宝藏的名称。       无论你是修习何种法门,都能在此宝库中找到仿佛是为自己量体裁衣、定身制作的秘诀。如果你能依照此中言教有条不紊地修习,也就算是踏上了通向光明的通衢大道,获得解脱果位也就为期不远了。我于此诚挚地提醒大家,切莫将珍贵窍诀视为秋风过耳,对之毫不理会,最终与送上门坎的解脱良机失之交臂。望诸位信士能对此文再三进行读诵对照、反复思维,力求真正通达其含义。       《窍诀宝藏论》既无自释,本人也未曾听闻过有前辈高僧大德对其进行诠释的有关论典。所以,在翻译、讲解、注释过程中,都曾遇到过一系列的艰难。通过大量翻查资料、虚心向各位大德请教,虽然解决了不少难题,但个别偈颂的翻译,还是不得不采用直译的方式,故其词句的阐释,凭借个人理解,仍然有牵强之感。虽然在讲解之时,所涉及的内容较广,但因为担心篇幅过多,令人生厌,故此释仅仅按照字面进行了简略注释。此外,本释也省略了一些涉及甚深修法,不宜公开的内容。整理成文之后,鄙人也颇费了一番功夫进行增删修改,直至比较满意之后,才敢战战兢兢地付之犁枣。若有欠妥之处,还望各方有识之士海涵。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各位有缘者依凭坚定的信心,借助这座为迷途众生打造的指路灯塔,即能将内心深处潜在的光明智慧充分地开发出来,获得自然本觉的果位。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令其生生世世不离正法光明,最终获得圆满菩提胜果!                   索达吉眺望明月有感而发      二零零三年中秋佳节于蓉城        1不动:在古人的概念中,八弓以下的海水是静止不动的。故以此比喻不可动摇之实相。   根据师承选自堪布文集有关资料谬误处敬请诸大德同仁善知识指正为盼 拉玛久美仁增多杰 顶礼 鸣谢                                 愿法益普泽  和南祝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