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美食外卖24小时:常宝霆入境问俗的启迪——相声欣赏琐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4:46
        一九七九年,有两个相声在我脑子里划个大大的“?”。

        一个是传统相声《卖布头》。演员维妙维肖地摹拟了当年卖布头的情景,演得挺出色,可效果却不很火。五十年代,我听过这对演员说的这个段子,至今记得那笑声不断,掌声雷动的场面。两相对照,相差何其明显.

        一个是杨振华、金炳昶合说的《下棋》。杨振华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棋风不好的棋迷形象。这个棋迷先后摹仿日本电影《追捕》的插曲、配乐、台词、人物……干扰对手的精神。比喻棋局的情况,表达自己洋洋得意的心情。观众的反应十分强烈,剧场效果火极了。听沈阳的同志说,《追捕》上映之前.杨振华、金炳昶就说这个段子了,不过,那时摹仿的影片是罗马尼亚的《桥》。剧场效果也不错,比摹仿《追捕》差多了。

        就剧场效果来说,前者:当时不如以前;后者:以前不如当时。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九八〇年,在一个座谈会上,听著名相声演员常宝霆说,他们外出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入境问俗,否则,有些包袱就抖不响。比如:“藏蒙个儿”,在天津说可以,到北京就得换成“捉迷藏”;“我媳妇儿”,天津人、北京人都明白,湖南人不懂,他们叫“堂客”……

        听了他这些话,我只觉脑袋撬开了道缝儿,有点亮堂了;“藏蒙个儿.是天津土语,北京人不懂,用它构成包袱,在天津一抖就响,在北京就怎么抖也响不了,非说北京话“捉迷藏”不可。由是观之,观众的生活经验对欣赏相声是决不可少的。离了它,观众就不能产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

        这,就是前面那个“?”的答案。

        五十年代,解放还不太久,观众对解放前卖布头的情景,大多还记忆犹新,剧场效果自然要火。二十多年以后,大多数观众不但没有经历过卖布头的事,连听都是第一次听说,正如北京人不懂“藏蒙个儿”,湖南人不懂“我媳妇儿”一样,剧场效果当然要差多了。

        罗马尼亚影片《桥》,是个比较受欢迎的电影,观众大多比较熟悉,杨振华摹仿它的音乐、台词、人物,反响自然强烈。但《桥》受欢迎的程度,远远逊于《追捕》。《追捕》上映后,曾一度出现了所谓的“《追捕》热”,扮演杜丘的高仓健,扮演真尤美的中野良子一下就成了我国观众熟悉、喜爱的日本明星,连真尤美的上衣都成了一些女同志效仿的服装样式。正因为如此,所以,摹仿它比摹仿《桥》反响强烈得多。

        听相声是一种艺术欣赏活动。

        它由两方面的条件构成,一是欣赏对象,也就是具体的相声;一是欣赏者。也就是观众。对相声作者,演员来说,应该发扬入境问俗的的作风,注意适应、调动观众的生活经验。对观众来说,则应该注意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美感,越能获取美的享受。即使你是北京人,听了“藏蒙个儿”也会捧腹大笑,因为你懂天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