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枪师姐3国语:做好股的收藏家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43:10

做好股的收藏家

 

编者按:

下文是深圳市《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向我们推荐的李剑先生的文章,见解独到,精彩纷呈,迫切地想和大家分享!

我一贯主张 "做伟大企业收藏家""做战略投资家",与李剑先生的"做好股收藏家"虽略有区别,但意思基本相同,可谓不谋而合。

当然我对"随时买"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再好的公司,也应该物有所值才能购买,否则有悖"安全边际"的投资基石,是一种投机,已不属于投资的范畴。对不会分析公司价值的普通投资者,要么应该下功夫学会,要么应该改为买基金或委托理财,不必自己操作。按照李先生文中的意思,似乎"随时买"改为"定时买"更贴切。通过定时定额有规律的购买,把投资平均成本降下来,才符合投资之道。

此外,关于"不要卖",好公司基本面变坏,如果是彻底的、永久性的产业本质的恶化,我个人意见也是应该卖出的。道理很简单,值得永久持有的公司才永久持有,否则就卖出。刻意守中反而会偏离中道。如果普通投资者无法区分暂时的恶化和永久性的恶化,解决之道还应该是:要么下苦功夫学习,要么改为买基金或委托理财。投资应该是严肃的、理性的,我认为没有折中的道路可走。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谢谢李剑先生的好文!谢谢深圳市《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的推荐!

                                                                                                陈理[a1] 15/11

blogbuffett您好!

    《做好股收藏家》是李剑先生近年的精心之作,发表于本刊今年第五期,《新华文摘》今年第21期已作摘录。现特向贵网站[a2] 推荐此文,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关注。作者两年前发于本刊的《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一文曾被贵网站收录并放到重要位置。在此一并感谢!

                                            

                                                           深圳市《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200711.15

 

做好股收藏家

———谈“严格选  随时买  不要卖”的投资理念

     

 

       编者按:本文作者是深圳一位成功而低调的证券投资家。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理解和运用巴菲特投资理论方面见解深刻独到,被一些股民誉为“中国了解巴菲特最深的人之一”;他20056月应邀在“深圳市民投资论坛”所作的演讲“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被当作学习巴菲特理论的“经典范文”;他总结的十二字投资策略“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已成为很多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本文进一步系统阐述了他的投资理念,深入探讨了如何选择“好股”这一重要问题。相信对那些希望在投资领域有所建树的读者会有新的启迪。

      

       股市是一个喧嚣嘈杂的地方,很多在生活中比较明白的人一进股市便耳目失聪;股市又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很多在工作中较为理性的人一进股市便方寸大乱;股市更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地方,这个世界的变数和搏弈太多太多。因此,投资股票需要独立思考,沉着镇定;需要化繁为简,弃小就大,抓住主要矛盾;需要耐心持有,“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不战而胜”的至高境界。

       人性是有弱点的,我也走过很长一段弯路,属于比较愚笨之人。总结自己的投资过程,1999年到2002年期间特别重要。当时,为了清算自己因盲目投机导致几乎破产的错误,三年间读了几百本书,上千份财务报表,重点调查了十几家上市公司,在对投资的思考上可谓绞尽脑汁,几经痛苦,然而几番实践后终于“柳暗花明”,发现投资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投资要大气,选股要严格,买股要随时,持股要耐心

投资要大气

       股票投资应大气。在市场价格潮起潮落、涨跌不定的氛围之中,在牛市、熊市更迭交替、利多利空层出不穷的环境之下,应该高屋建瓴,抓住核心问题,以此为指导,就容易解决赚钱的一切问题。核心问题是,长期而言,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股市是永远向上的[fy3] 。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都改变不了股市长期向上的本质。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个世纪初是100点,现在已经超过了13000点;上证指数1990年是100点,现在已经跃过了5000点。[fy4] 作为投资者,只需要严格的选股,简单的买入并持有就行了。

       具体而言,投资要大气包括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不要计较小的利益。比如一截波段,一点差价,甚至买入卖出时讲究挂低挂高几分钱等等。关注蝇头小利而成天炒来炒去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有些股民尽管知道某个股票有极为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前景,十年能涨十倍,但却在买入后老是盯着起起落落,计较几块钱的差价,倒来倒去,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也买不回来了,因小而失大。比如贵州茅台、中国石油、招商银行,很多股友都跟着我在极为低廉的价格买到过,但一直持有到现在的人却极少。事实上,世界顶尖的投资大师没有一个是炒短线的。其实,认真思考一下就能明白,既然股市总体趋势永远向上,投资者就应有远大的目标,牢牢抱住优秀公司的股票不为所动,立志赚足利润,依靠时间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二,操作中不要讲究小的技巧。比如高抛低吸、止损、底部顶部、金字塔结构、时间之窗、黄金分割位、包括所谓的牛市策略、熊市策略等等都不外乎是技巧层面的东西,而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在技术分析中有100多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其中充斥着各类看似精妙的技巧,就象赌场里的《21点必胜法一样》,其实都是些雕虫小技,真正以此操作成功的能有几人?其中波浪理论最为典型,大浪里面有小浪,小浪下面有细浪,走向永远有无数种可能,你怎么操作?我后来投资股票,自定“五不主义”:不依大盘,不听消息,不作预测,不重技巧,不信技术。技术分析最致命的问题是脱离公司的基本面,空对空地以价格变化去解释一切,也就是本质和现象相脱离。投资者应该摒弃一切技巧。这并不是说什么过头话,而是重要的理念问题。项羽说过:“学剑,一人敌;学书,万人敌!”将军可以不是神枪手,但能指挥千军万马。真正的盖世高手是不需要任何武器,空手就能致胜。买入并且长期持有虽然简单,却是智慧层面的东西,智慧高于技巧。其实,人的一生当中只要长期拥有极为优秀的几只好股票,就享用不尽了,就象香港持有万科18年而成为巨富的刘元生那样。

      三是心态稳。不去理会大盘的波动涨跌,也不要害怕类似“9·11”、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等等这类突发性事件。心态不稳是长期投资的大敌。健全稳定的神经系统是投资制胜的一项重要条件。同时也不要去预测短期的走势而自寻烦恼,那其实是为股市算命。股民一预测,上帝就发笑。我一直主张不要看盘,不要去看价格的红绿跳跃,只需要关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行了。1999年前我做了5年技术分析,下的功夫远超过当年读大学,最后的结论是短期走势无法预测,也不用去作短期预测。要说底部顶部,改革开放前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底部”,而“顶部”这辈子是看不到的。我们只需要关心公司是不是优秀,着眼的是公司的未来,选择的是长期持有,注重的是长期回报。

        四是眼界高。气魄大,眼界就高,就不会老盯着平庸的和失败的公司,也就是不会去买垃圾股,就会下决心只拥有最优秀公司的股票,就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磨练出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去辨别各种各样的公司。我们要挑选的应该是极优秀的公司,不只是在行业中最佳,而且要在国内市场中最佳,最好还要将它们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考察比较。要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选择公司上面,要尽力使自己股票品种全是最好的,打开帐户,鲜花盛开,而不是杂草丛生。

       投资要大气很重要,否则学价值投资就学不到精华。学价值投资当然比学技术分析和听小道消息好得多,但并不等于就是学巴菲特,学巴菲特是要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追求卓越,追求大气,有了大气的思维,在思想意识上才有远大目标,目光才可能长远,思想才可能崇高。做好人,买好股,把资金投到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公司中去。荣毅仁先生的家训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效仿:“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首先强调的也是立志要远大。这是指导思想和投资理念中很重要的东西。

选股要严格

       严格选股是股票投资中的主要矛盾。投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用较低的风险获取较高的回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严格挑选股票。什么是投资哲学?这就是投资哲学。  

       回顾历史,在所有传统股票投资理论中,最基本的莫过于“长期好友理论[fy5] ”。这一理论有句名言:“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它抓住了股市永远向上这一关键问题,但可惜方法不够严谨,思想不够卓越。我主张批判继承这一经典:反对“随便买”,因为“随便买”会影响长期的收益水平,流于平庸;有些赞同“随时买”,因为“随时买”适合大多数人;完全赞同“不要卖”,因为“不要卖”抓住了投资的大方向。我的格言是“严格选,随时买,不要卖”

       世界上许多投资大师的辉煌业绩证明,严格选股是极其重要的。下面着重谈“严格选”的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随机漫步理论[fy6] ,这种理论莫名其妙地非常出名,它为了证明市场是有效的、投资者的选股功课是徒劳的,经常举出猴子掷飞镖的例子来说明买股票完全用不着花工夫去认真选择,认真选择的结果和猴子乱掷的结果也差不了多少。这实验虽然非常有趣,却并不科学,并不能证明“随便买”的正确。因为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被实验者引向了猴子,却忘了与猴子做类比的是些平庸的投资者(准确地说是些华尔街的股评家)。因此,巴菲特曾经严肃地指出,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话,我们这些人只有去喝西北风了。

       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投资者,就必须严格挑选股票,我曾对采访我的记者反复说过,投资者要有“股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

       那么,什么样的股票才是惊人的呢?这里面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在有生之年能拥有几只涨幅超过100倍的股票。我已经用五年时间拥有了几只涨幅十几倍的股票,相信有那么一天,某只股票在我的珍藏下涨幅超过100倍。我已年过50,深感觉悟太晚,所以只敢提100倍。对女儿的要求就完全不一样了,是要在有生之年拥有几只涨幅超过300倍的股票。第二层意思是选择的股票必须要“万千宠爱在一身”,就是要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察,无论怎么苛刻,都挑不出影响公司长期成长和收益的毛病来,它是那样地卓越和超群。

       很多人一听100倍会有些吃惊,其实稍微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明这并不罕见。比如微软、沃尔玛上市不过230时间[fy7] ,股价涨了5600倍之多,我们身边的万科按1990年的原始股股价一元[fy8] 计算,已经涨了1400多倍。

       那么,应该如何来挑选这样极为优秀的公司呢?是不是要多看财务报表?我要强调的是阅读财务报表只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基础方面。我自己就走过一段弯路,还差点钻进牛角尖。注意研读财务报表只是表明关心基本面,这和专看K线图和听小道消息确实不一样,但还不算是价值投资,更不等于是学巴菲特。我认为,调查和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盈利模式问题,自主定价权问题,未来利润增长点问题,行业特点问题,管理层问题,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的差异问题等等,才是价值投资的首要步骤和关键内容。这些问题财务报表里没有,或者说不直接反映。阅读财务报表包含在调查里面。要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去思考企业的重大问题。“我思故我赚”,思考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要挑选极为优秀的公司,光阅读财务报表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投资者应该是董事长,而不是会计

       要从大处着手,首先考虑公司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这个“独一无二”极其重要,它能一下子就把优势公司和一般公司区别开来。我有个习惯,如果用半个小时都找不出一个“独一无二”,我就要放弃它了,尽管它可能看起来股价很低[a9] 。如果有人问我某只股票怎么样,我先会反问:“它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

       说到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很多人会以为这就是常说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它包括核心竞争力,但不光是核心竞争力。严格来说,核心竞争力是管理科学的概念,它是两个美国管理科学家在1990年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属于我所说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的一种,仅以此来作为评判企业优劣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管理学是科学,投资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投资学上,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含义要丰富得多。否则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傻瓜都能赚钱”[a10] 的公司了。

  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有很多种,为了更加容易理解“什么是好股”,我归纳了主要的六种,可能互相之间会有点重合或者互为因果。

       第一,垄断优势。在经济学上,“垄断”是指单一的出卖人或少数几个出卖人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也就是独家生意。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亚交易所就是独家生意,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是独霸天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份额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大部分信用卡都必须通过万事达或VISA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饮料的市场基本上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国内牛奶市场最大的两家是蒙牛和伊利。当然,相比之下,我更推崇的是独家垄断

       第二,资源优势。所谓资源,就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诸要素。资源的关键在于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级。比如江西铜业拥有铜矿,但很多铜业公司也有铜矿,等级就不算高,中国石油的等级要高一些,南非的黄金钻石等级就更高了,而盐湖钾肥所拥有的钾盐矿占了全国总量的近90%,这种资源优势就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性质。又比如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那么茅台酒厂的资源优势就具有独占性质。我最喜欢的是具有独占性质的资源优势的公司

       第三,品牌优势。有品牌的企业很多,有了品牌并不等于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品牌优势的独一无二简单地说就是要强大,强大到行业第一。茅台号称国酒,同仁堂号称国药,耐克公司那简单的一勾,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体育用品公司和运动产品的标识,深受全世界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所喜爱。这种优势也是巴菲特的最爱,他叫做消费独占,就是把消费者的魂都勾去了。同样的产品,人家就要买这个牌子的,哪怕这个牌子贵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术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竞争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团队在决策、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比如万科,它在品牌强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团队极为优秀,能力太强,堪称地产界第一。烟台万华的MDI制造技术独家拥有。微软的技术优势堪称业界老大,任何软件产品你不适用WENDOWS系统,你就麻烦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触招商银行的一卡通时,就深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震动。一张小小的卡片,竟然可以本币外币定期活期全包,比存折容易携带,又不暴露存款数字,这在当时可是全国领先。之后他们还不断推出各种金融服务创新品种,一直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就是能力技术优势的最好体现。

       第五,政策优势。政策优势主要是指政府为加强相关产业的战略位置,制订有利于发展的行业政策与法规,使相关产业形成某种具有限制意义的优势。除了专利保护和减免税优惠政策外,有个原产地保护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槟酒。香槟是法国一个地方,只有这个地方生产的气泡酒才能叫香槟,别的地方就不行。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三个公司的产品被列为国家一类中药保护品种,在很长时间内别人都不能生产,甚至也不能叫这个名字。茅台镇上也有别的酒厂,但只有茅台酒厂的酒才能叫茅台。

       最后,行业优势行业分析是投资决策中很重要的一步,有时甚至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因为有些行业牛股成群,投资的赢面高;有些行业却牛股稀少,投资获胜的概率低。因为基本面确实如此:有些行业就是有先天优势,有些行业注定要吃亏。有些行业就是稳定增长,没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饮料业;有些行业就是门槛高,大部分企业进不来,比如航天业;有些行业就是有提价能力,不会你杀价我也杀价,比如奢侈品行业;有些行业的产品就是不怕积压,甚至越积压越值钱,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业就是集中度高,它的优势就是竞争对手少,比如银行业、保险业,更不要说交易所和银行卡国际组织。有专家喜欢用行业利润永远趋向平均化的经济学理论与我辩论,意思是当一个行业存在暴利的时候必然会引来更多的进入者,从而带来行业利润最后的平均化[fy11] 。其实这只是一般而论,很多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行业壁垒是客观存在的

       当然,拥有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还不能构成买入这家公司的充分条件。有了这个优势就有了关注的前提,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这种优势能不能转化成极强的赢利能力?比如自来水、电力、燃气、桥梁、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公司,虽然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可是价格受管制,没有自主定价权,能赚大钱的不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广深铁路表现不佳,11年只涨了一倍多。铁路是高度垄断行业,业务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赚钱就是因为事关民生票价不能乱提。张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当没有能干的管理层去经营去继续开发的时候,它根本就赢不了利。很多公司拥有资源优势,但当国际商品资源价格处于低潮时,它也是一筹莫展。我们投资股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公司有没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优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收益上来

       那么,极为优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至少应该是多少呢?我前面说过要“股不惊人誓不休”。好股票应该具有数十倍的成长潜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润增长率不能低于20%,当然,能超过30%就更好。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就超过了30%。蒙牛在前几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0%。

       有了其中一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赢利能力,是不是够条件了呢?还是不够,还要看它的优势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长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竞争优势[fy12] 这一点难度更高,更有技术含量。买股票就是买未来,长寿的企业价值高。一个公司在某一年赚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赚钱。BB机刚出来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没几年就不行了。柯达、乐凯等生产胶卷的公司由于数码相机的出现变得非常被动。这就需要我们的目光更为长远,思想更为深刻。需要我们所挑选的公司“万千宠爱在一身”,拥有多种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可能会有人说,你说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难找到。其实在我的持股名单中符合的就不止一个,大家不妨用条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惊人誓不休”,当然不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你发了上等愿,至少能结中等缘吧。我主要是提供一个严格的思路,在挑选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锦上添花,永无止境。这才是追求卓越,这才是无懈可击。

       谈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谈到价格,价格不重要吗?当然不是,价格非常重要,“安全边际”这个词简直是价值投资者的口头禅。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经把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概括为十二个字: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就已经把好价包括在内了。但今天我们谈的主要是优秀公司的问题。同时我也认为,相对价格来说,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价;先定性,再定量。这也是一种投资哲学

买股要随时

       买股要随时,就是主张“随时买”。必须申明,这是针对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稳定后续资金的工薪阶层而言的[a13] 。

       经常有人严肃地向我提出:“随时买,价格不用管了吗?万一买到高价怎么办?”其实,提问题的朋友没有深思熟虑过,价格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问题,能力圈之外的问题。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时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机之后这样的大机会,当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难辨,风云莫测,不确定性是主流,必须“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我的经验是,努力捕捉机会也会丧失机会,放弃这样的努力也许就逮住了更多机会。多想想方法,少动点脑筋去想买入时机的问题,也不要成天去盘算市赢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参加工作有先后,入市时间有早晚,一旦决定投资,难免会买到高点低点,但有了严格选和不要卖,即使不那么幸运,最终也会大获全胜的。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拥几百亿现金不出手,并表示愿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适价格)的例子,来反驳我的“随时买”,甚至指责我有背离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经过再三思考,坚信这并无大错,尤其是这么多年,眼见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港交所等股票的价格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结果或者是永远无法买到,或者是失去耐心买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学习巴菲特不能教条的重要意义。不要忘了,在美国投资界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组成人员状况的调查中,尽管顶尖的往往是职业投资者,但人数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战以后简单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的普通投资者。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过一段精辟的话:“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就是“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坐拥几百亿现金的巴菲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属于世界顶尖“钱多”的那一类。我的这个“随时买”不包括拥有大资金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只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大多数人属于“钱少”的工薪阶层,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奖金收入,“随时买”就是每个月都用工资奖金的剩余部分买,这种固定的买法最终能使买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但由于严格挑选,买到的基本上是优秀公司的股票,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极为可观。这是靠智力的买法,只要实施,可以说人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不信的话,看看我给出的方法:

       深圳的年轻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么一对情侣如有毅力又有恒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个月各拿出600元来进行投资,按月买进那些平均利润递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无论如何都不再卖出。40年后,就轻松成为亿万富翁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计算一下。[a14] 

       当然,选到平均每年不低于20%增长的优秀股票有一定难度。但工资奖金是会不断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资,不就好事易成了吗?

持股要耐心

       投资的辩证法在于:该复杂的复杂,该简单的简单。“选股要严格”,属于复杂的范围,但“买股要随时”和“持股要耐心”则格外简单,就象风暴过后湛蓝的天空一样。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很多极具智慧的话语,如“不战而胜”,“无为而无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别是“大道至简[a15] ”和“以不变应万变”这两句话。把这些用来指导投资,就成了轻松赚钱的学问。也就是说,精选了好股以后,把好股简单的留起来就行了,就像我曾经说过的“做好股收藏家”。

      投资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样,你不长期持有就很难稳赚不赔,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发财要有耐心,这是千真万确的。去赌场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机会,但概率有多大?收藏的发财概率比赌博和摸彩要高一点,但收藏到珍品真迹的不 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赝品什么的;做期货、买权证的发财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点,但长期成功的实在太少;短线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总体而言,失败多于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过长期持有股票和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这些认识,也是经过惨痛的败才换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仅次于“眼力”。我经常建议朋友,在你的投资字典里删掉那个“卖”字。

       没有丰富投资实践的人大多会想,如果结合短线,不是赚得更多吗?这是不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经验的股民往往会问:“难道涨的太高也不卖吗?” 我的回答是不要卖。因为有些东西说说容易,就像低买高卖,实际操作时很难判断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就象无法判断明天是涨还是跌一样。很多短线利润是要放弃的,因为放弃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这就是辩证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实践证明,判断高低涨跌这些东西太复杂了,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东西,也是害人的东西,它让我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拣芝麻不抱西瓜。如贵州茅台、招商银行、万科哪天卖合适?哪天卖都不合适。从长期趋势看,任何卖出好公司的行为都是愚蠢的,逆经济发展潮流的行为,其结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个局部战役中获胜,而在全局上落败。股市上流传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有些东西的影响还非常之大,比如“高抛低吸”就是一例。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人恰恰相反,低抛高吸,大盘一向上就追涨,大盘一下跌就斩仓;上证指数跌到1000点时,每日成交量只有几十个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低吸”,指数涨到5000点时,每日成交量高达两三千亿,可见大多数人没有“高抛”。再说,判断高低也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不是智慧层面的东西。小赚靠技巧,大赚靠智慧。为什么股市中最后总是赚钱的人少呢?这和过度操作有关。很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着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谓的时机,不停地想低吸高抛。但成功的有几个?还是举大家都知道的刘元生先生长期持有万科股票的例子,就是简单持有,买了就不卖。其实这18年中万科股票有无数次下跌,要是他老想着高抛低吸,能从几百万变成几个亿吗?技巧层面的东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并没有给大多数人带来可观的收益,至少在电脑房里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况大多如此。人们经常会忽视:最好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谈到这里,或许会有人向我提出疑问:“难道一个公司的基本面严重变坏,你还是坚持不卖吗?”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使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坚持不卖,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对的,并且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过的。在这一点上,我很喜欢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个股票的长期投资组合,其中一个股票出了问题,由于挑选的都是极为优秀的公司,其他九个还都在给你赚大钱,几十年后,也就是一个亿和九千万的差别。更何况那个股票也不会跌到零。在公司基本面出问题之后成功卖出,你也只是在策略上对了,在战略上却错了,你可能失去了将来获得长期收益的大好机会,也可能在心理上由于过于关心,从藏家变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点哲学思维。进一步说,一个优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问题,你可能事后才知道,而这时股价已经下跌了不少,再选择卖出很难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也许,恰恰相反,你应该继续买进了。有几个例子很说明问题。一个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战”。1990年前后,花旗银行因房贷和拉美业务的拖累而陷入困境,当时许多人疯狂出逃,股价跌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断注资增持。4年之后,花旗银行终于渡过难关,阿瓦立德成为最大的单一股东,十几年后又成了最大赢家,一举收获近百亿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说他总是在寻找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国际上知名的公司,它们拥有健康稳固的根基,但却暂时陷入困难。另一个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的郑俊怀被抓,基本面出现了问题,股价从14元跌到9元。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有些惊慌,我则劝他们在9元时继续买进并一直持有,现在听我建议的朋友都取得了不错的回报。深发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后基本面不佳,但从1990年就开始一直持有的人还是大大的赢家。

       可能还有人会问:“如果我急需用钱也不卖吗?”这个严格来说是个投资以外的问题。需要用钱有很多种情况,除非牵涉到家庭或个人的剧变,需要大笔的钱来救急,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钱,你还坚持不卖,那就失去了投资的意义。投资就是要让自己和家人幸福安乐。一般情况下,要学会坚持不卖,否则我们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借口把优秀的好股票卖出去。等到赚了大钱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意义了。到那时对资产结构进行一点调整,那是再简单再自然不过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首要考虑的是怎么赚,而不是怎么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还会有人问到:“如果发现了更好的股票,可不可以卖呢?”我的回答是,这种情况不叫卖,叫换股,因为总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没有变,还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频繁,这是可以考虑的。对于非职业投资者,我还是倾向于不卖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后来的收入再买进。因为深思熟虑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换股变成炒来炒去。

       在这里,我想再举一个深圳人有亲身感受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大多数深圳人既买房又炒股,这几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说两个市场的输赢概率应该差不多。然而统计数据表明,买房赚钱的高达98%以上,而在07年 这样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中只有49%的人是赚钱的。为什么呢?买房的人很少频繁地“炒短线”,而炒股的人基本都有“手痒症”或“多动症”。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关心卖的人多,而想当收藏家的不多。其实,卖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风险。“炒”是投机者心中的魔鬼。澳门赌王何鸿燊在回答记者有关什么是赌博赢钱的诀窍时,说的是“不赌”。如果有人问我炒股赚钱的诀窍,我的回答是“不炒”。我们买的是极为优秀的企业,它们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为宝贵的资源、最有前途的产品,处在最好的行业中,也有最能干的经营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劳永逸。股市其实是一个“乌龟”打败“兔子”、“懒人”战胜“忙人”、“笨人”战胜“聪明人”的地方。

 


 [a1]何许人也?

 [a2]博客巴菲特?

 [fy3]可做专题

 [fy4]因为不断有新股上市,指数涨幅的意义不大,如中国,以93年的1000点来计算指数涨幅,到如今的2000点似乎才有意义?,十几年翻一倍,怎么看都不划算?

 [fy5]可做专题

 [fy6]可做一专题

 [fy7]等它们成为公认的卓越公司后,股价已经涨了上百倍吧?

 [fy8]91.1上市,上市价为15元。首次发行价为1元/股(1988年的招股说明书)

 [a9]此习惯值得养成

 [a10]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优秀的掌门人,就会形成放大效应

 [fy11]专题――强者越强或者利润平均?

 [fy12]关注利润的增长源于何处?是否来自于独一无二的优势,是否可持续,像大小非变现,07年的投资收益就是昙花一现

 [a13]有无专文写职业投资者如何选时?

 [a14]每月1200,每年14400,40年投入本金576000,按年20%的收益率进行40年复利计算,得126901863,进行30年复利计算,得20422913

 [a15]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大智若愚,道隐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