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锥阿拉的秘密360云盘:日本人确不是人!!!!!与狗日的讲和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47:47

日本人确不是人!!!!!与狗日的讲和谐?????  

2011-08-13 20:58:32|  分类: 默认分类 |   

 

 

(十)倭难六节传

师桥沈氏,不惟男儿尚义好勇,女子中也不乏巾帼英豪,明初以后,倭寇(日本海盗)犯境渐颖,到了嘉靖年间,他们上乌山毁鸣鹤,掠观城,纵横蹂躏,更为猖獗。沈氏先人,不惟自卫,更不时向倭寇出击,歼其首领,夺回其所掠,倭冦恨之入骨,逐于嘉靖35年(1556年)4月12日,集大股贼人入?师桥,沈氏宗誓于众口,“无出妇女,无辇(此作载讲8)货物,誓以死守,不然者先戮之”。对众妇女集于內室,沈祚妻章氏表示;“男子死于斗,女子当死于义,受辱更甚于死!”;众妇皆惊恐地聆听着,作好了拼死—博的准备。

这?战斗十分惨烈

众妇女被贼围于一楼中,当贼人闯入时,(沈祚妻)章氏毅然冲出投河,杀身成仁,(沈希曾妻)周氏,(沈信魁妻)冯氏亦相继投河殉节,(沈惟瑞妻)紫氏正在为丈夫磨刀,即以刀砍贼后自杀殉国,(沈宏量妻)孟氏,(沈琳妻)孙氏妯娌俩,为贼所得后相抱不放,—边骂贼,趁贼不防夺刀自尽)。当倭冦被扦灭时,沈宗妇女死者30余人,尤为壮烈者章氏、周氏、冯氏、柴氏、孟氏、孙氏六人也。她们的贞烈事迹,载入于郡誌。

关于“贞烈”一说,古指女子守贞操,但在这六位先人身上,又豈是“贞烈”—词能夠涵覆,对这六位烈女子来说,传统的贞节固然事大,但民族气节更高于—切。“女子当死于义(正义之义)”,这是留给男女后人的宝贵遗产。

信国公汤和抗倭行迹

东瓯襄武沿海御倭建卫筑城资料汇集 
2010-02-27 15:54:59 作者:汤震 来源: 浏览次数:2 网友评论 0 条 【发布信息】 
汤和(1326年~1395年),明初将领,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幼年同伴。两人曾先后投郭子兴部下。后汤和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战功,被封为信国公。死后还追封为东瓯王。汤和不仅是明朝的开国元勋,还有指挥建筑工程的才能。他先后营建了中都皇城和彰德城(今河南安阳),十分坚固。中都宫殿,是明朝政府尝试的第一座宫殿的设计规划。尽管被废,也是因为政治原因,并不是不能完成。有学者评价:李善长、汤和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吸收了以前历代宫殿的精华,建成的中都的规模和艺术造诣都是前所未有的。洪武二年朱元璋与精风水之术的刘基、徐达、 汤和等君臣议定明孝陵陵址。 
汤和还是一位抗倭先驱,而且还是宁村的城隍。据《明史?汤和传》和《朱元璋传》记载,明洪武中期,倭寇频犯东南沿海。为平息倭寇,汤和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从洪武十七年(1384)至二十一年(1388),先后三次赴沿海前线组织军民抗倭。在这4年中,他不辱使命,从山东半岛到苏浙闽沿海地带,构筑起59座卫所城。当时温州府作为抗倭重镇,其境内有温州、金乡、磐石3座卫城和海安、瑞安、平阳、蒲门、壮士、沙园、蒲岐、宁村8座所城。 
59座卫所城筑成后,形成一条坚固而完备的抗倭防线。在此基础上,汤和坐镇浙江,以“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之计,征集壮丁58700余人,加上原有沿海驻军和他带来的部队总共10万余人,经严格训练,组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的边防军(当时称卫所军),分驻各卫所城。据《明史?兵志》载,每卫驻军约5600人,每所驻军约1120人。对驻军的要求,汤和有其独特的治军思想,突出“寓兵于民”,一方面规定军队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经济上做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编练当地民兵,协助军队保卫乡土。每逢战事发生,两者相互策应,紧密配合,使每次战斗都给敌寇以沉重打击。 
宁村所城(《永嘉县志》称其为宁村寨城)隶属磐石卫。据《永嘉县志》载:“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建。”这座所城建成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长期作用。特别是嘉靖三十七年(1588)那次战斗,800多名倭寇乘数十条海船在瑞安东浦登陆后,从梅头直袭永强宁村所城。面对强大的敌人,宁村军民在参将张铁的领导下,紧闭城门,决心与敌寇决一死战。经过三天三夜的苦战,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寇的进攻。但在敌方大批援军到达时,我方却箭将射尽,参将张铁又已阵亡。在这紧要关头,富有抗敌传统的宁村军民群策群力,经商讨,决定把城内家家户户的酒埕、坛罐都搬到城头,装入烧沸的粪便待用。正值一批倭寇逼近城下,架云梯妄图一举夺城。宁村守军立即将这些又脏又臭又烫的埕罐劈头盖脑地掷向敌寇,烫得敌寇抱头窜逃。继而守军冲出城门,乘胜追击,刀锋所至,死伤无数。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败退后的敌寇首领心有余悸地叹息道:“不怕宁村兵,不怕宁村民,只怕宁村城头掷粪埕”。这场战争,虽不是发生在汤和年代,但人们深知若没有信国公当年的建城业绩,没有信国公当年的治军传统,哪有后来的作战胜利?故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对汤和抱有怀念和感激之情。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八月初七午时,告老还乡后的汤和病逝于濠州(今安徽凤阳)府邸,终年70岁。朱元璋接到讣告,十分伤心,罢朝三日,派大臣前往吊唁祭祀,并颁诏书,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襄武,敕葬曹山(今蚌埠东郊)。 
明嘉靖七年(1528),巡按御史报请朝廷,在浙东要塞宁村所城为汤和立庙以祀。在汤和庙落成时,永强乡贤、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张璁(张阁老)赋七绝诗颂之,诗云:“铁壁铜墙屹海滨,江山万里耀英灵。雄名盖世传千古,秋月春风斗古城。”嘉靖三十四年(1555),抗倭名将戚继光来浙抗倭,曾专程来宁村所城瞻仰汤和庙,也赋七律诗赞之,诗的开头两句云:“信国庙堂何处寻?宁村城内柏森森。”汤和庙建成后,宁村人民出于对汤和的崇敬,一直将他尊为神灵,奉为保佑太平久安的城隍爷(故汤和庙俗称城隍殿),并规定春秋“两祀”:春定古历正月初九,秋定古历七月十五。尤其是“秋祀”十分隆重,在这一天举行城隍汤和出巡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1990年,为弘扬汤和抗倭的爱国主义精神,瓯海县府(宁村之地最早隶属永嘉县,1981年瓯海县建立后转归瓯海,2001年划入龙湾区)决定:将汤和庙定名为汤和宫,并列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册子岛,地处舟山岛与金塘岛之间,陆地总面积13.7平方公里,居住着4200多人,是一个集农渔工业和航海业于一体的综合型海岛港口乡镇。 
  册子,在古志书中偶有写成“册支”者,但并不多见。据查考,早在宋乾道《四明图经》、宋宝庆《昌国县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中均有“册子”、“册子渡”、“册子(酒)坊”等记载。清康熙《定海县志》中不仅有册子山记载,且附有册子山图。 
  清光绪年间由朱绪曾编写的《昌国典咏》一节亦有“册子山离县城西约八十里,定海、金塘相峙,中隔横水洋,册子居中,以塞北洋之水。其东岑港,近内地;其西为西堠门,当大洋;其东南桃夭门,有桃花女山为樯,鸟栖泊之所”等记述,且附诗云:帆飞岛屙半洋礁,册子山形压巨潮;乱石浦开禾稻熟,钓船峰簇泊桃夭。 
  清光绪《定海厅志》更有“册子自宋以来,居山者以耕凿为主,濒海者以渔捞为业,至老不识乎城市。环带大海,四时多风,夏秋尤多飓风”等记述。 
  从现有文字史料分析,册子岛的开发历史当从宋代记起。据宋宝庆《昌国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有15所酒坊,其中就有册子坊;全县有23处寺院,册子广福院亦在其中。宋代已有酒坊、寺院等记载,说明岛上住人的历史应当更早些,但目前还没有确凿史料和出土文物可佐证其更早的开发史迹。还有一个古迹是南岙妙湾庙,在清康熙《定海县志》中已有记载,但未记建庙时间。现在旧庙已废,一些善男信女在离老庙基数百米的庙外山脚下,又新建了三间平屋作“妙湾庙”,并且新塑了菩萨。据传,妙湾庙供的菩萨是明朝洪武年间信国公汤和,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妙湾庙菩萨本姓汤,光棍不应应孤孀。” 
明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汤和征闽还师,军抵昌国,遭到驻在兰秀山的方国珍散部叶希戴、王子贤袭击,两个指挥徐珍、张俊等被杀。汤和当即派部将吴桢率兵平定叶、王二部。时隔18年,即洪武十九年(1386年),汤和奉命再次来浙东沿海设防时,认为舟山岛民“外联海盗,内相仇杀,不可教化”,奏请洪武帝批准,将舟山46岛3万多居民尽迁内地。册子岛民亦被驱迁。奇怪的是,册子人为什么还要为他建庙塑像、供奉香火呢?这是一个费解的谜。 
沈师桥,坐落在慈溪市中部的观海卫镇有一座遐迩闻名的大桥——沈师桥。 
  师桥沈氏始祖沈恒(1110—1199),字维时,世居河南沈邱县凤林里。宋建炎二年(1128),沈恒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博士。后扈从高宗南渡,累宫大府卿。孝宗乾道初,转拜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赐金鱼袋。见慈邑北乡鸣鹤海滨,土宇宽厚,在乾道六年(1170),六十一岁时,于鸣鹤北部海滨的新浦河西搭建了简陋的“柴门迥曲通蓬渚”、“数茎茅茨旁海汀”的新家——河北草堂,开启了他“日课诗书兼学稼”的全新生活,为师桥一方的教育事业,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慈溪宝地,在秦时为海,汉时为涂,唐则为灶、为地,宋则民居。其时民风淳朴, “敦诗说礼之风,尚未广也”,于是始祖沈恒又出资在新浦河的南岸建造了“海隅书屋”,自置书籍,为贫苦学生和优秀学生提供膳食或膳食津贴。并慨然以师自任,一时从游者纷然而至。由于当时,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很多不便,沈公便经常背扶学生过桥,特别是在雨雪天,更是苦了这位老夫子,来来回回要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木桥。从1170年“海上重开读书屋”,到1186年建桥,从六十几岁到近八十岁,沈公此举从未间断。 
  为解决过桥的不便,1186年,沈公又出资建造了一座新的石桥,“一水中分象游龙,两岸横跨亘长虹”,写的就是这新桥的雄姿。石桥初建在唐家兜西、昭八房漕口,坐西向东。初拟桥名近百个,大家终觉欠妥,门人万琦提议: “我师以义学创此桥,则桥乃师之桥也,名曰‘沈师’可乎?”众即以为然,是定桥名为“沈师桥”。明洪武18年(1385)沈师桥迁址重建。信国公汤和,凤阳人,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时倭寇猖撅,汤和奉命,至浙江及其沿海,筑观海等卫所59年,又筑塘捍海。真五公沈允明,为师桥沈氏八世祖,擅文能武,一生中迁桥、定宅、营造太极图,为师桥中兴之祖。倭难时,为汤和负矢前驱,至时又不辞风雨,召募力役,参与建城堡、设烽堠、筑海塘,两公由此友情日厚。汤和公还应真五公之请,替“沈师桥”、“太极图”等选址.谓沈师桥新址能“俾尔多子孙、多财,亦多仕”。后由沈允明移建沈师桥于原址之东数百步处。这位明代开国元勋、一代名将还为“沈师桥”赋《师桥虹跨》一首赞其胜: “新浦危基架石梁,师桥名定震慈邦。湖眉海眼西南望,地柱山根今古良。活水涵波春泼泼,长虹跨岸曲昂昂。人龙得渡闻伊洛,环诵弦歌万古扬。” 
  桥之胜,概美不殚述。桥之胜,更胜在“桥以师名英才育”。据记载,自有“沈师桥”与“海隅书屋”,由《周易》登乡书者7人,《尚书》6人, 《毛诗》15人;由甲第登乡书的10人;由《春秋》登甲第者5人, 《礼记》5人;因明《经》入太学者比比皆是,在《沈氏科第考》记载的为73人。尚有迁移他处的,如师桥沈氏嘉兴分支始祖第十七世孙名光珏,字瑜亮,号霏圃,康熙壬子(1672)举人,诰赠中宪大夫,移居嘉兴市秀水县。沈濂,字景周,号莲溪,沈钧儒的曾祖父, 道光三年(1823)进士、殿试第二甲,任镇江府知府等职。 
  师桥沈氏中的名人还有沈钧儒。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师桥明六房人,师桥沈氏第二十五世孙。据《师桥沈氏宗谱》载,沈钧儒生于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一月五日戌时。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第五十一名贡士,殿试二甲进士。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沈钧儒撰文倡导新道德、新文化。1932年参加宋庆龄、鲁迅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捕入狱,世称“七君子”,是民盟的创始人之一。 
营造观海卫,根据柴家村的老年人说:信国公汤和奉旨来慈北营造观海卫城墙。他除了开采石孔潭的条石外,还到处征用坟墓的石廓、条石。当时柴仁的大坟外的古廓也是汤和征用的对象。柴氏的始祖是周世宗柴荣的堂弟柴华。原籍山西平阳。远祖柴姓在北宋末年金人南侵时(1126年)向南迁移,跟着康王赵构渡江到浙江钱塘(现在的杭州)。元末顺帝(1333年)杀十二大姓,柴氏也在内。当时柴姓的祖先叫柴仁的,逃到方家河头,在东蔡和西蔡中间建立柴家村。村子的河上建有迎阳桥和正阳桥,还有柴家的香火堂。不久又迁移到慈北周家段西北的罗家园,因想相信堪舆家莫广僧的话:“柴盛在箩里是不发的。”便搬到西边的朱家。柴仁有二子一女,长子在前柴,次子在后柴,女儿嫁到山南裘家。婚后,柴仁去送寿礼,把幛篮担到山南裘家。山南亲戚送礼用扛箱,对柴仁冷落。柴仁弃礼物,不吃寿酒挑空篮回慈北。女儿知此情况,也悄悄尾随至慈北。因她已怀孕,便让她住在两个哥哥房子中间。因她貌美,恐怕山南裘家人来抢,由两位兄长保护她。她生了一个儿子姓裘便是慈北裘家的开始。 
柴仁百年之后,二儿一女把他葬在田央、后柴、裘家三村交界的下河漕头河边,尊为迁祖。后来柴姓人丁繁衍,形成几个自然村。每年清明上坟,每人都要带一包土给祖宗的坟头加土。年长日入,便成了一座占地一亩的大坟。明初,柴姓人在祖先柴仁的大墓外筑起石廓、横碑、拜台,十分壮观。外立禁止放牧和割草的石碑。然而当倭寇骚扰我沿海一带时,信国公汤和奉旨来慈北营造观海卫城墙。他除了开采石孔潭的条石外,还到处征用坟墓的石廓、条石。当时柴仁的大坟外的古廓也是汤和征用的对象,柴姓人便抬出“我们是柴荣皇帝的下代,不能拆墓”来顶杠,并让汤和观看柴荣的画像。汤和为难了,他将此事奏明皇上。朱元璋便亲自写了“天派流长”四个字赠给柴荣的后代。圣旨上说,为了防倭保海疆,坟墓的古料还是要拆。因此柴家大坟的石料便被拆去营造观海卫城墙了。柴家因有柴氏宗祠,叫“叙伦堂”,将御笔“天派流长”四字立在屋脊上。 
从此,明朝的官员经过这里时,文官就要下轿,武官就得下马。柴姓人又在祠堂左右的河面上架起“正阳”、“迎阳”两座石桥,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后代,十分荣耀。 
现在柴家下漕头老年活动室有一块排行碑,上方有“源远流长”四字,下面为四十个排行字:仁瑞芳盛唐,正宗志轩昂,纯周思祖德,永久振纲常。庆泽能贻远,源深可发祥,传家循孝悌,辅车显忠良。 
安东卫街道,地处鲁苏交界、黄海西岸、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政府驻地。明朝洪武年间设卫,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 安东卫古城,春秋时期为纪国都城-纪障(后迁都纪台),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障”,足见当时城池之坚固,足邻国国君避难。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奉皇命于此筑城屯兵,防范倭寇,以辑安东方。故此成名,设置安东卫,辖左、右、中、前、后五所,附设二十八墩(烽火台)、十八店、十七屯。其城池、民社、学校、钱粮与州县同。清乾隆七年(1742年)并卫于县。 
安东卫之东迁,安东卫之所以由坊口东迁,据说是因破地开工那天,突然飞来一只凤凰,衔走了信国公汤和的“汤”字大旗,“信国异之”,于是一路相随,直到飞在今安东卫地,这只凤凰才开口长鸣,插旗于此。如从此说,安东卫的东迁,实乃“天意”。 《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中也有记载: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江南北、浙东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笔者曾在安东卫问过此事,汤和来看风水的事都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老人很仔细地告诉我,那是上了老书的。回来后找出《安东卫志》,“形胜”篇中果有如此一笔:始汤信国和,建城卜基于今城西北十里之坊口,后以青鸾衔旗于斯,信国异之,来相形势焉;登高而望,见东枕阿掖,西带长流,南临沧海,北锁关山,东海诸峰遥观而若画,西莒重岗远列而如屏,因凿山开土聚众而成城。文中的“青鸾”,是传说中的凤凰,专门为信国公汤和的安东卫城看地基的。对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有关安东卫城东迁之事,的确属实。“城西北十里之坊口”,在今稍坡村西北一华里处,这是最初安东卫的城址。按上面的同一出处载:原城“遗迹尚存”。应该说,这里的“风水”--至少从军事上讲,也不错。有此为证: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即在日照老少皆知的“虎山团”的驻防地,虽经近年来的一次又一次裁军,但现在那里还有一个炮营在日日夜夜守护发展、守护和平。 
浒山 (慈溪)文昌阁,文昌,又叫魅星,是一位拿着笔的神祗,主管人间科举考试。 “江郎才尽”就是因为江郎那支生花妙笔在梦中被文昌帝君收了去。旧时大凡县城都有相应配套的文昌、孔子、城隍等庙宇或祠、阁,但浒山只是一座比 “卫”还小的所城,怎么具有建阁祭祀文昌的资质呢? 
原来600余年前,那位从安徽皇觉寺出来的小和尚在南京坐稳了皇帝的位置后,没有像历代皇帝那样把目光聚焦在关外塞北,而是注视着与金陵很近的东南沿海。于是,洪武20年,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在教场上检阅了三山所 (今市区)的边防部队以后又登上了小山墩。在北眺大海,环顾周围的山峦时,兴致勃勃地对陪同的地方官吏说 “过段时间,需要在山墩上建立一座书院,祭祀文昌,以使转方十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科举连绵。” 
汤和于明初来浙东沿海经略海防不仅有史可据,而且有黎民祭祀他的宁波江东郊区的 “汤君庙”为证。1949年我在宁波工作时,就曾在这座规模不小的庙宇里开过会。 
小山墩上的文昌阁建于何时,有关史料说是“史志厥失,无可稽考”,但清初 “建浒山书院并于其中置文武祠 (即文昌与关羽)”则是事实,因为我的同学徐侃老先生曾于1949年秋来祠内开过会,亲眼见到过二尊 “小菩萨”,可见有关史料中记载的 “嘉庆年间,其阁已耸峙虎屿山”是确凿的,只是 “屡经废举,终而圮湮”而已。远望文昌阁,犹如在钱江大桥上看山上的六和塔。穿过三北大街拾级而上,迎面就是一座造型极为精致典雅的屋子,屋内空无一物,少了一份家长“望子成龙”的虔诚香火,给市民增添了一份闹中难能可贵的思古幽情…… 
作为一介武夫的汤和,与浒山有着如此深厚的血缘关系,希望转方十里能出现像当时也为我们浙江老乡的大学士宋濂、军师刘伯温那样的人才,这实在是很不简单的,与之相比,同为开国元勋的徐达,却在当时欣然接受了朱元璋封赏给他的现今由赵朴初题写的南京知名景点 “金陵第一园”的豪华府邸,而汤和,则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文昌阁, “金陵第一园”和 “文昌阁”,历史就是这样无情地评说! 
记得与友人谈论我市的文化类型或者特色时,有的说是 “青瓷文化”,有的说是 “围垦文化”或 “移民文化”,由于今日慈溪地域构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当年汤和于山颠倡议 “异日须于此建一书院,祀文昌”时, “越窑”固然早已光彩夺目,可建于宋元的大古塘以北还是芦苇丛生的盐碱地和海涂,水天相接的大海呀。 
小山墩自改建为供人们凭吊休息的虎屿山公园并重建文昌阁后,年轻人可能怎么也想像不到,这里曾是 “防备倭寇,西以声援临山,东以策应观海”的所城瞭台所在之地。尽管明代嘉靖年间的把总曾在这里举过烽火,率领兵士和群众与数千从胜山登陆的倭寇展开血战,但今天哪里能找到一星半点的残垣断壁,更遑论 “犹言厌兵”的 “废池乔木”了。看到的多是坐在长靠椅上的外地青年,给公园平添了一种宁静慵懒的气氛……山下,白天流淌着车水马龙,入夜一派流光溢彩。 
在温州,有这么一座古镇,历经620年岁月沧桑,但从其建城至今,其严密的筑城的科学性和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的城规布局至今未变。这就是东南抗倭名镇——苍南金乡镇。明朝信国公汤和设计的卫城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卫化;二是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设计的“八卦乾坤”布局。金乡是“先有护城河,后有金乡卫”。六百多年前的金乡古城,是我国明代军事卫城之典型。明太祖朱元璋为抗御倭寇侵扰,命信国公汤和“并海置卫”。金乡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置“卫”筑“城”的。金乡卫城濒临东海,三面环山,山海回环。城周十里,护城河拥抱全城。城墙壁垒,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入”之势。金乡卫城是历史上浙南沿海军事重镇。明朝一代历二百七十六年,卫城抗击倭患达百余次,其中史载重大战役二十次。首任指挥使(正三品)张候麒,铮铮铁骨,猎猎英风,直至以身殉职,埋忠骨于金乡卫城南郊,死而后已。首任指挥佥事(正四品)察罕帖木儿,曾诱“寇船数十只”之倭寇,一举全歼于迎旭门卫城东门)外,战功赫赫。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挥师南下,猛追穷寇,自台州至温州,经海道抵金乡驻足,然后经蒲门入闽北,三年后全歼残寇。第二年(1566年),戚继光回师北上,曾扎营于金乡卫城西郊练兵,遗下石质关防印一枚(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定海总兵)。金乡卫城在抗倭的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 
蒲壮所在苍南县海滨玉苍山支脉龙山山麓。明代东南沿海的抗倭名城,保存基本完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初,倭寇屡犯闽浙沿海,明太祖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筑城防御,设金乡卫,下辖蒲门、壮土、沙园等千户所。蒲门所城洪武17年(1384)兴筑,历时三年,于洪武20年(1387)筑 成。为“濒海筑城五十有九”之一,其后壮士所并入蒲门,遂改称“蒲壮所”。 
断山,又称断岭,位于临平山西麓。因地处山岙,当地人就叫它断山岙。《杭县志稿》载:临平有“东湖十景”。“断山残雪”是十景之一。古代,它与杭州“西湖十景”的“断桥残雪”是孪生姐妹。断桥残雪今天尚在,断山残雪却已湮没不闻。到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下诏:“凡山川有王气者凿之”。于是派信国公汤和将军将这些地方一一予以破坏。行至临平山,他们就再次拿“驼颈”开凿,破其风水,故成断山。 
东津禅院,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内江东百丈街。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称东津禅院。唐咸通二年(861)改名栖心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由普陀山宝陀寺迎来观音像,遂名普陀寺,有"小普陀"之称。其大雄宝殿内供奉千手观音像,以代释迦牟尼佛。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寺前建七座石浮图,故称"七塔报恩禅寺",为浙东四大丛林之一。现寺院由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殿、钟鼓楼及偏殿、僧房等建筑组成,布局严谨。为市区内保存最完整的佛寺。另外,寺内还藏有开山祖师《唐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南宋的铜钟、明代的古木槎、清刻的五百罗汉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