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怎么上传产品:与学生的116次谈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34:07

第41周  新的学年,新的挑战

 

●二年级往往是一个高中生能否顺利地走向三年级的分水岭。

●高二这一学年,你不要受别人的一些坏毛病的影响,也不要让自己的坏毛病去影响别人。

 

结束一个漫长的暑假,你又回到了学校。走进课堂,你有什么感想呢?

这时候的你,与一年前刚进高中的时候大不一样了。教室里的一切东西,包括人和物,都从陌生到熟悉了。学习的内容从新鲜到深奥了,老师同学从不了解到了解。还有你的品行,你的学习成绩等,都应该与一年前不一样了。你对这些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或者是无所谓,这对你今后的发展来讲,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你对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比较满意,你就继续发扬光大;如果你不满意,就分析一下究竟不满意在什么地方,新的学年里就要在这些地方下一番功夫;如果是无所谓,那你就要检点一下你的世界观。一个人在高中时期对自己一年的学习生活感到无所谓,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你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最好找爸爸、妈妈,或者找你信得过的老师谈一次心,也可以直接咨询一下学校的心理老师。

这学期开学之初,你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文理分科一般是这时候完成的。你是否真正选择了你所喜欢、又适合你的科目,这对你未来两年的高中生活非常重要。既然是分科,随之而来的就是要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你必须迅速融入这个集体。这两点对于一些适应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挑战吧。

高中一年学下来,你的成绩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与中考进校的成绩和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相比,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无论是怎么样,对你来说都是有压力的。这一点我很明白。我见过不少成绩提高很快的学生,他自己给自己加了很大的压力,成绩下降了的学生更是如此。这时候,你就不要考虑上学期的成绩排名了,你应该考虑这学期的课程内容怎样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开始新的征程。

二年级也是一个学生“变好”和“变坏”的转折年。一年级时,由于大家刚进入高中学习,优点缺点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二年级就不一样了。同学之间互相熟悉了,学习方法上不像一年级的时候有点找不到头绪,功课上不像三年级的学长们那样有压力。于是乎,有一些同学开始松弛下来,认为离高考还早着呢?先玩一玩再说。但是,实践证明,高二“玩过来”的学生,很少有在高三“回头是岸”的。一年的时光是永远也“玩不回来”的了。所以,二年级往往是一个高中生能否顺利地走向三年级的分水岭。许多学校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也证明,二年级的学生最难“管”。因此,你一定要在这一年正确地把握住自己的成长方向。

这一学年的挑战当然还有很多,而且每一名同学遇到的挑战不尽相同。你最好在开学的这一周分析一下你将会遇到的困难,然后拿出解决这些困难的计划和办法。这样才能打有准备之仗,才不至于一天一天混下去。这一年如果混过去了,你高中阶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基本上就定型了。

我特别要提醒你:高二这一学年,你不要受别人的一些坏毛病的影响,也不要让自己的坏毛病去影响别人。

 

第42周不能偏重哪一科

 

●你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科。

●对哪一科有兴趣,绝对不是意味着放弃没有兴趣的那些科目。

●你要培养自己对每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这是不容选择的选择。

●学习再难,也没长征路上过雪山草地难。

 

如果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高中生,如果你的悟性还不错,就是人们常说的比较聪明的那一种,这时候,你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科。

一个学生对哪一科,或者哪两科的学习兴趣浓一些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学生们的志趣各异,爱好也不相同。但是对哪一科有兴趣,绝对不是意味着放弃没有兴趣的那些科目。如果放弃,其直接结果就是你上不了大学,至少是上不了一个理想的大学。

高中阶段你学文科也好,学理科也好,其实都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知识基础,如果你打牢固了,对你一辈子都有好处。即使你高中毕业后,不再进入全日制大学深造,而是直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你利用高中时期的这个基础,边学习边工作,也还是可以达到你所期望的知识积累,以及你所追求的人生成就。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涵盖了社会、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你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你就对自己所生存的时间和空间里的人、事、物有一个大致了解。你今后想在哪一个领域选择你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你打算在哪一方面为这个社会,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还大一点说是为整个人类作出一点贡献,也只有在高中阶段把知识的基础打牢,你才能够如鱼得水。

无论你今后怎样发展,年轻的时候能够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还是最好的选择,这会让你插上理想的翅膀。高中毕业上大学,对你来讲是一道不得不面对的门槛。这道门槛跨不跨得过去?怎样跨过去?只有靠你自己努力,靠你用扎实的基础知识来“抬高你的双腿”。高考750分的总分,你光在一两科的200~300分上下功夫,肯定是不行的,你必须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与你今后想在哪一个领域干出成就也并不矛盾。因为即使你将来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需要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垫底。不仅在高中阶段是这样,就是到了大学,也不是数学专业就只学数学,物理专业就只学物理。你不学好语文,不能够很好地把自己的成果变成文字,你就成不了学者。不学好英语,看不懂原版的英文资料,你就不能站在一个领域的知识最前沿。

你要培养自己对每一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这是不容选择的选择。你自然产生兴趣的学科就不必说了。对于没有兴趣的那些学科,你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兴趣。你可以找几个对这些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交流一下思想,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对这些学科产生兴趣的。你也可以找一下这些学科的老师,老师请教,与老师一起分析你对该科没有兴趣的原因,探讨培养兴趣的方法。你还可以多找一些这些学科的,或者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科普类读物来读一读,时间一长,了解的知识一多,你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许就慢慢产生了。

你一定不要因为自己哪一科的成绩好就注重哪一科,哪一科总是考不出好成绩而忽视哪一科,更不能对某个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学习再难,也没长征路上过雪山草地难,那是要用生命作代价的。你某一门学科相对于同学来讲,成绩可能差一些。这很正常,你也有你的优势科目呀!对于那些相对于同学来讲差一些的科目,只要你不怕它,多下功夫,一定会有所收获。你不妨把你对这些科目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一次回顾,你会发现,虽然考试成绩没有如你所愿,但你高中一年来在这门学科上还是学习了不少新的知识,如果减去一年时间,你在这些知识上则为空白。

如果你对高中阶段的每一门功课都没有兴趣,看见书就“头疼”,看见老师就害怕,走进教室就无所事事,回到家就挨家长训斥,那么你不妨学习比尔·盖茨,退学去干别的事情。也许在其他地方,比如工厂、农场、商场、军营,你会找到施展“拳脚”的发展空间。总之,你不应该呆在你不适宜呆的地方。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43周坚持晨练5分钟

 

  ●一个不知道休息和锻炼身体,一天到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学习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

  ●晨练其实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磨炼。

  ●晨练的时候也是你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段。

 

  一个人的作息习惯,对他一辈子的事业是有一定影响的。一个天天睡懒觉的人,你说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好吗?不可能。他走向社会后,也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一个不知道休息和锻炼身体,一天到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学习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好。长期这样还会积劳成疾,乃至英年早逝。一些年轻的科学家、企业家不到50岁就离开他所热爱的事业和这个美好的世界,其精神固然可嘉,但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

因此,我建议你在高中阶段就养成你一辈子的作息习惯——坚持晨练5分钟。

你最好是按照学校安排的到校时间,来确定你的起床时间。如果你住家里,你可以根据学校与家里的远近,选择骑自行车、跑步,或是乘车等方式。到校后,在学校操场上跑上几圈。如果你是住校,你就把起床漱洗、整理被子的时间计划好,留出5~8分钟到操场上做一会儿运动。

坚持晨练5分钟,可以养成你早起早睡的好习惯。一天,一月,一年,三年,你如果坚持下来了,那么你就不会有早晨睡懒觉的坏毛病了。每天到了你自己养成的起床的习惯时间,你的生物钟会自动地催你起床,你想睡也睡不着。不起来跑几圈,运动几下,你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早晨锻炼一下之后,你一整天都会有使不完的劲。不知你作过这样的比较没有?上学的时候,天天早起,你虽然感觉到累,但最多休息几小时就好了。放长假的时候,你天天早晨可以在家里睡到太阳高照,但你却感到一天到晚腰酸背疼,昏昏沉沉。

晨练其实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磨炼。说实话,早晨天才刚刚亮,你就要起床锻炼,天天坚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坚持下来了,就说明你是一个有坚毅精神的人。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会体现出你不同一般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一个人做成一项事业的重要因素。

晨练的时候也是你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段。你可以用这个时间回顾一下昨天学过的知识,计划一下今天或近期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思考一下你对某一个问题、某一件事情的处理是否正确。还可以对你的未来作一些设想。总之,这个时段你的头脑非常清晰的时候,周围虽然会有老师、同学也在锻炼,但没有人会在这时候与你讨论问题而打扰你,你在这个时候考虑问题对你作出正确的决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记得曾任微软中国总裁的高耀群先生在他的一本书里讲到,他有好多大的决策,都是在早晨跑步的时候思考并决定下来的。先生是留美博士,在美国学习了将近20年,无论读书还是工作期间,也无论是出差在外,还是工作在常居地,他天天坚持晨跑。他辞去微软中国总裁这个大的决定,就是一次在香港晨跑时最后决定下来的。

我要你坚持晨练5分钟,其实不光是想与你讨论晨练的问题,我主要是想让你有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很苦很累的。你一定要有一个适应你的作息时间表。中午你尽量要休息一下,哪怕20~30分钟都行。晚上也不要学得太晚,最晚也不要超过11点。我有时查寝时,看到不少学生在寝室熄灯后,还偷偷用应急灯学习,有的还跑到宿舍管理员的窗前“凿壁借光”,同学们的精神令我深为感动。但是,这种做法不能够在大范围内提倡。学习与休息在时间的安排上有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你自己一定要把握好,不能借口休息是为了学习,而一味地“休息”;也不能拼命学习,不顾休息。

晨练的时候,你不妨面对天空,大声吼几声,你会觉得前一天的所有劳累,会随你的吼声而消散,而你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东西,也会在你的吼声中随风飘逝。

 

44  把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

 

  ●快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境。

  ●快乐不是靠别人给予的,是自己寻找和体会的。

  ●那些所谓的不愉快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你浪费大好的光阴和情感去琢磨它。

  ●做一个快乐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

  ●与其让一种烦恼困扰自己,并传递给别人,不如让一种快乐环绕自己,并让别人也得到快乐。

 

 快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境。有一些人活在世界上天天都不快乐,苦恼了一辈子;有一些人则天天快乐,舒心了一辈子。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我想肯定是后者。高中时期是你为人处世之道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你要注意修养自己的快乐之道,并把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

快乐不是靠别人给予的,是自己寻找和体会的。同样一件事情,在有的人看来是不快乐的,在有的人看来则是快乐的,甚至是很快乐的。例如,你的功课压力很大,你可能会为此不快乐。你也许会说:“我怎么赶上了这个时代呀?一天到晚都要学习、学习、学习,烦死我了。”但是,山区里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上不起学,不得不过早地离开学校,有的帮父母种地,有的去外地打工。他们是多么羡慕你们呀!在他们看来,你们应该天天快快乐乐才对。

怎样才能找到快乐呢?在你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遇到的人和事,不可能事事都让你快乐,人人都让你开心。你会遇到一些不快乐。这时候,你是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呢,还是多换几个角度来思考一下这些人和事,甚至把自己的视角放高放远一点来看眼前发生的不愉快呢?如果你按后一种做法去做了,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不愉快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你浪费大好的光阴和情感去琢磨它。例如,如果你与某一位同学在球场上发生了争执,那位同学赛后纠集人来与你打架,这是很不愉快的事。你是与他决一雌雄呢,还是报告老师合理地解决此事?这两者你都可以选择。如果你为了一时的“面子”,大家打得头破血流,你想一想,这样值吗?高中就是你人生的一个过程,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感情好的同学,大家还会联络联络,感情不好的视同路人也无可厚非,并且对你的人生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如果打架斗殴,对你的影响可大了。有的学校发生过学生之间因一件小事而动刀杀人的事件,虽属极端的例子,但也应该引起你的注意。

做一个快乐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如果你是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一个有着强烈的私心的人,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人,一个对一点小事都耿耿于怀的人,你就快乐不起来。你偶尔也会因为某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快乐一下,但快乐过后,你必然再回到你的烦恼世界之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你都千万不要为一些很小的事情烦恼。比如,下雨天你没带雨具,回到家里,不要怪父母没给你送伞,他们也要上班呀!你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态,你可以说:“今天好大的雨,把我淋成落汤鸡了,正好我可以洗个热水澡,有劳妈妈帮我多洗一次衣服啰!”这样,家里的气氛就会被你的情绪感染,妈妈再累也高兴。相反,如果你说:“倒霉,倒霉,真倒霉,今天上学怎么没叫我带雨具呢?害得我全身都淋湿了,说不定会感冒。”这样,妈妈就会为你担心,也许还会埋怨爸爸为什么不提醒你带雨具,家里的气氛就紧张起来。其实,下雨没带雨具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感冒了又怎么样呢?都没什么。与其让一种烦恼困扰自己,并传递给别人,不如让一种快乐环绕自己,并让别人也得到快乐。

在教室里,你可能遇到不少同学为了一次考试少了两三分而摔书,拍桌子,甚至哭鼻子,搞得周围的同学莫名其妙。这种同学,即使成绩再好,也是得不到我这个校长的表扬的。现在读书学习,将来工作生活,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态非常重要。现在养成了遇到一点小事就烦的习惯,将来要改就很难了。

我希望从现在起,你就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且把你的快乐传递给你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形成一个良好的快乐的学习氛围,这对于你高中三年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45  珍视异性同学的友情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情有义有理智。这是我们与草木禽兽的根本区别。

  ●高中时期产生的同学友情可以让你受益一辈子。你处理好了,会在无形之中让你平添双翼;处理不得当,你就会抱憾许多年,甚至一辈子。

  ●高中时的友情应该是没有多少私心杂念的。

  ●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你还要注意尽量与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尽量不要老是去麻烦别人,有困难尽可能自己解决。

  ●不能把那些自己能克服的困难随意转嫁给他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情有义有理智。这是我们与草木禽兽的根本区别。一个人与生相随而来的是亲情。而友情则是你走入社会后,与家人之外的人产生的情感。同学情、战友情、同志情等,都属于友情。应该说同学情在你一辈子的记忆中是友情里最弥足珍贵的。尤其是高中阶段,你不再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你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世界观,你懂得了哪些是值得你珍视的友情。

高中时期产生的同学友情可以让你受益一辈子。特别是异性同学的友情,你处理好了,会在无形之中让你平添双翼;处理不得当,你就会抱憾许多年,甚至一辈子。

异性同学的友情与同性同学的友情建立的基础是一样的。互相信任,彼此关心帮助,性格和谐,志向一致,世界观相同,等等。这些都是产生友情的基础。高中时的友情应该是没有多少私心杂念的。如果有很功利的目的,那么这种友情是不会长久的。高中时期的友情不一定要兴趣相同,性格一样。有时候,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同学,可能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而性格完全相同的说不定走不到一起。

异性同学的友情与同性同学的友情也是有区别的。高中生一般都是十七八岁了,这个时期异性的交往不同于七八岁的小孩,也不同于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人。这时候的友情是比较微妙的,也是很不好处理的。如果你这时候没有异性友情,甚至见了异性就脸红,就像避瘟疫似地躲开,那么你以后就很难与异性有正常的交往。这样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是非常不利的。这个社会是信息时代,是合作的时代,一件事靠一个人的智慧是不能完成好的,它需要有人配合。与你合作的人,有同性的,也会有异性的。因此,这个时候你对异性同学的友情一定要处理得当,不能太疏远,也不能过于亲密,因为毕竟有性别差异。不能让周围的人产生误解,误解了本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它会影响你正常的学习生活,会无端地引出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建议你建立广泛的异性同学的友情。为人要大方,胸怀要宽广,同学有困难要主动热情地帮助。不要抱着什么目的与异性同学交往,不要刻意与一个或两个异性同学交往。要把异性同学的友情与同性同学的友情放在同一个天平上。做到了这些,你的同学才会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往的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你还要注意尽量与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尽量不要老是去麻烦别人,有困难尽可能自己解决。当然,如果困难大了,你一个人确实承担不起,就不妨找友情深一些的同学帮忙出主意,想办法。一定不要在自己心里憋着,这样不好。有困难,没有人帮助,那还谈什么友情呢?但是也不能把那些自己能克服的困难随意转嫁给他人。

高中三年,我建议你与异性的交往就停留在同学友情这一步。眼光要放长远。若干年后,当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士之后,你会觉得,高中时代的异性同学的友情确实值得珍惜。你会庆幸,那时候没有把情感天平的砝码放错位置,这时候自己多幸福啊!

 

46  随手扔垃圾就是随手扔修养

 

  ●如果你“随手扔”的习惯养成了,那你的很多修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随手扔掉。

  ●你的“随手扔”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影响学校形象,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在学校的教室内、走廊里、宿舍里、食堂里、操场上和道路上,总之只要是有人去的地方,都有随手扔垃圾的现象。随手扔垃圾的人虽然不多,但给学校的形象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随手扔”的习惯养成了,那他的很多修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随手扔掉。

你想一想,我们学校有6000多名学生,假如每人每天只扔一张纸到地上,每天就会有6000多张纸随风满地飘起,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啊!那还是学校吗?与垃圾场何异?好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随手扔”的不良习惯,“随手扔”的现象只是少数。

我仔细观察过一段时间,“随手扔”一般有这样两种:一种是把吃喝用的包装盒、袋、瓶等随手扔在地上,走到哪儿就扔到哪儿。第二种是在教室、寝室里随手向窗外扔东西。这些现象在学校里每天都在发生。假如你是一个“随手扔”,我很难想象你随手扔东西的时候的心理状态,面对那么干净的道路,你“啪”地一个空饮料瓶扔下去,你没有想过别人会因为你的这个行为而看不起你吗?也许你会说,我看了,前后没人,我偷偷扔的。那就更不对了!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呀?你的良好的习惯与修养是做给别人看的吗?如果这样,你永远也不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更别谈个人修养了。

有好多次,我在校园里走的时候,发现前后的学生“随手扔”,我说:“这位同学,你的东西掉了。”有的同学回过头来,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弯腰把扔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来,连声说:“对不起,校长。”然后朝垃圾桶走去。也有的同学说:“没有啊,校长,我没有掉东西。”这时旁边的同学会一边笑一边把垃圾捡起来,那位扔垃圾的同学会面红耳赤。这就是说,随手扔垃圾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也是否定的,他有可能是无意而为。即使是这样,也说明了他没有注意培养个人习惯和修养的意识。

在校园散步的时候,我经常与遇到的同学随意聊起“随手扔”的问题。我问他们:“你随手扔东西吗?”同学们的回答完全是一样的:“我不扔。”我接着问:“你愿意把看到的‘随手扔’捡起来吗?”同学们的回答也是一样的,他们会把经过的地方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这就让我奇怪了,为什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而校园内每天总还是有“随手扔”呢?我自己为自己找答案:6000多名学生的一个学校,正像一棵大树上,什么鸟都有,有几个随意扔东西的也不足为怪。其实,这个答案是错的。不仅如此,就连我的问话都是愚蠢的,哪一个学生愿当着校长的面承认自己随手扔东西?又有哪一个学生在校长的眼皮底下不按校长的要求去做呢?

随手扔的习惯一旦养成,你的很多修养就会被“随手扔掉”,这不是我给你扣大帽子。如果我说你的“随手扔”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影响学校形象,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你会说这帽子扣得太大了。但事实确实如此。这里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11月,中国有一个农业考察团到法国考察,有一次,两个中国官员站在宾馆的电梯里,在3层楼开门后,外面站着一位金发女郎,这位女郎既不进去,又按住电钮不让电梯关门。她唧里呱啦地说了一通,中国官员开始不知何故,后来其中一位官员意识到自己抽烟了,随即把烟头扔在地上,还用一只脚踩灭。金发女郎在外面直摇头,她叫来服务员,把烟头捡起来,在电梯里喷上空气清新剂,这才走进电梯。这件事让这两个中国官员终生难忘。这个金发女郎也许会说:“中国人的个人修养实在太差了!”你说,我前面说的是给你扣大帽子吗?

在校园内,你不仅不应该随手扔垃圾,还应该在你经过的地方,把别人随手扔在地上的垃圾捡起来。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们就能在一个洁净明亮的校园里学习生活,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47  要与老师有非常好的沟通

 

  ●不注意保持与老师有良好的沟通,你的学习就不会那么顺心,更不可能找到学习上的快乐。

  ●提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下课后。对多问善学的学生,老师绝对不会批评你这也不懂,那也不会的,他表扬你还来不及呢!

  ●既不能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又不能把老师不放在眼里。

 

 

 

高中生掌握的知识比初中生和小学生多多了,但高中生往往与老师沟通困难了。这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老师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些老师大学毕业后走上讲台,不注意知识更新和继续学习,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造成学生对老师产生不了敬佩感,学生会感到老师脑子里的东西还不如我们多呢!因此他不愿意与老师沟通。学生的原因是有少数高中生确实是有一点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读了十来年书,什么都懂了,这些学生瞧不起老师,瞧不起家长,也瞧不起同学,他不仅与老师不能很好地沟通,与家长和同学的沟通也很难。当然,还有一些学生虽然也不能够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但他们不属于这种情况,而是这一阶段年龄的孩子们的通“病”。

不知道你留意过你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课堂没有?你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谁来帮老师把苹果分给同学们呀?”老师的话刚完,就呼啦一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手来,对着老师喊:“老师,我来!”小学的时候,老师说:“这个题目大家会做了吗?”班里立刻会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举手。初中的时候,老师说:“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东西?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复述一遍,好吗?”举手的就不到三分之一了。高中的时候,老师说:“现在我们运用刚才讲过的知识做这道练习,我想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做,谁上来呀?”举手的寥寥无几,甚至没有。学生们多数在干什么呢?在座位上装深沉吗?这种现象不是在一两所学校存在,而是一个普遍现象了。

不注意保持与老师有良好的沟通,你的学习就不会那么顺心,更不可能找到学习上的快乐。时间久了,你的成绩就会下降,甚至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前不久,一位农村学生家长跑到我的办公室,她是一个高二女生的母亲,进门就哭,说她女儿是600多分升的高中,现在只考400多分了,要求留级到一年级就读。她说女儿坚决要留级,向她要求多少次了,一定要她来找校长。我说:“你女儿为什么不来找我呢?”她说女儿不敢。我看到她那么坚决的态度,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到二年级教室找这位女生谈话。当上课的老师把这位学生找出来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勤奋很用功的学生。我一边与她在校园里散步,一边问她:“你为什么要留级呢?”她回答:“我的成绩太差了,只有留一级才能赶上去。”我又问:“留一级就能保证赶上去吗?”她回答说:“一定能!”我告诉她,如果她不找到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别说留一级,就是留二级,到高三也会掉下队来。通过进一步的交谈,我认为,她成绩下滑的最大原因是与老师、同学没有良好的沟通。她从农村来,在教室里不敢老师提问,作业弄不明白也不敢问同学,总是一个人在书里找答案,或被动地等老师讲解,老师讲不到她的这个问题,她就让这个问题过去了。这种学习方法基础再好也不行。而她过去在农村初中的环境不同,她什么都敢大胆去问老师,去和同学们讨论。针对这个原因,我告诉她:“城里的老师与农村的老师一样,都是你的老师,同学们也来自四面八方,你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交流,探讨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没什么好怕的。你看,我这个校长不是一样可以与你在校园里散步吗?”说完这些话后,我拍了拍她的肩膀,最后说:“我的女儿比你大,我可以做你的父亲,以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找我,别让你的爸爸、妈妈在农村担心。”她说:“好的,我先试试看。”后来我问她还想不想留级,她说不留级了。从这以后,她的成绩开始提高了。多好的女孩呀!保持了与老师的良好沟通,不光成绩会提高,性格也会变得开朗许多。

学生毕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保持与老师良好的沟通,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顺顺利利地走过三年高中时光。那么,怎样才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呢?

第一,要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甚至原谅老师身上的某些缺点。这种尊重、热爱和原谅是相互的,你这样对待老师,老师同样会这样对待你。见到老师要问好,要主动帮助老师组织一些班里的活动,甚至做老师的“助理老师”。还可以做一些让老师感动的事。比如如果老师生日那一天走进课堂,你组织全班同学站起来齐声说:“老师,生日快乐!”你说老师该有多感动啊!也许他自己都忘了今天是他生日呢!

第二,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预习、听讲、做作业和复习。特别是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将你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提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下课后。对多问善学的学生,老师绝对不会批评你这也不懂,那也不会的,他表扬你还来不及呢!

第三,既不能对老师有畏惧心理,又不能把老师不放在眼里。这两种态度的结果都是从心理上对老师的排斥。这是万万不行的。有了心理排斥的因素,你就不可能与老师有良好的沟通。

 

48  人身安全要确保

 

  ●一个高中生要是出了安全事故,对学校来讲是几千分之一,对你和你的家庭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生命是可贵的。

  ●我认为,一个高中生,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良好的个人修养是第二位的,考试成绩是第三位的。

 ●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没有了健康和安全,你今后的人生磨难就会比常人多得多。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没有什么东西比人身安全更重要的了。如果你在校内外出了安全事故,轻则可能受伤、致残,重则可能连命都搭上,那还有什么理想抱负可言,也就别说什么勤奋刻苦学习了。

也许你会说,安全问题离你非常遥远,你一不打架,二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何来“问题”可言?但事实完全不是你想像的这样,全国各地学校的安全事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数字我就不给你列举了。

高中生的人身安全有大安全和小安全。大安全就是容易引发生命问题的安全,小安全则是受皮肉之苦的安全。

大安全要注意的范围包括这样一些:交通安全,与人发生冲突导致械斗,在高楼层栏杆处活动,上下楼梯拥挤,游泳,爬山,身体不适应做剧烈运动,等等。小安全要注意的范围主要是:与同学打闹,体育运动,参加集体活动,饮食卫生,高低床的起床与就寝,开水的使用,正确使用刀具,按操作要求与规程做理化实验,等等。

这么多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你应该怎么样做才好呢?其实只要做到这样几点就可以了。一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走路靠右行,不闯红灯。二是不与社会上和校园内的是非之徒为伍。三是学会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四是按规律、规矩做事,不莽撞。

一个高中生要是出了安全事故,对学校来讲是几千分之一,对你和你的家庭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生命是可贵的。每当从新闻媒体上看到某个学校有学生在安全事故中死亡,我的内心就会受到强烈的震动。校园安全,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学生,你更应该时刻注意保护你的人身安全,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这样你才能拥有学习的生命之躯。

我有一个观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赞成的,也是绝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的。我认为,一个高中生,健康的身体是第一位的,良好的个人修养是第二位的,考试成绩是第三位的。有很多家长,嘴上认可我这个观点,实际上却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了一个成绩,让孩子拼命苦读,成为书呆子;为了一个成绩,愿意为孩子当牛做马,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何苦呢!

有什么比健康、比安全更重要的呢?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没有了健康和安全,你今后的人生磨难就会比常人多得多。这并不是说我们害怕磨难,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去防范那些不必要的磨难,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你也许会说,生命算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过,你应该与我一样清楚,这里的生命已经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当一个人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一个自然人的生命是渺小的,如果这个渺小的生命活得有意义,即使是短暂的,也是伟大的。

 

49   用正确冷静的方式解决同学纠纷

 

  ●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每一年都耽误不得,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

  ●用不冷静的方式来处理同学纠纷,受闪失的不仅有别人,还有你自己。

  ●当一个人无视法律把别人的生命终止了,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终止。

  ●时间是最好的化解矛盾的良方。

  ●只要我们心胸开阔一点,眼前的一切纠纷都是过眼云烟。

 

一般来讲,高中生要比初中生理智许多,遇事开始有一些理性的思考。但是在高中学校,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产生纠纷,甚至发展到打架斗殴的地步,也并不是没有。在有些学校还经常见到。

高中三年要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人成才,同学关系非常重要。这也是你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生活学习的环境。人的一生就那么几十年,每一年都耽误不得,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何况高中三年,是你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向青年过渡的三年,是你即将进入大学深造,或者即将进入社会的三年。这三年你是在为自己的人生迈入一个新的起点而积蓄知识和力量。你不能有半点闪失。当你用不冷静的方式来处理同学纠纷,受闪失的不仅有别人,还有你自己。

高中阶段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纠纷的事情不外乎这样一些:说别人或者别人说自己不中听的话,为了某个观点而争执,为了某本书或学习用具而争执,为了本班的某件事情与别的班同学一争高低,在球场上争斗,看不惯别人或者别人看不惯自己的某些习惯而冷语相讥,为了某个自己喜欢的男(女)同学而与别人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等等。你可以冷静地想一想,这些纠纷有多少是为有利于你的成长而产生的呢?你会发现,没有多少!

高中生处在青春的躁动期,情绪最容易冲动。为了一件小事,酿成大错,甚至酿成惨剧的事情,在高中校园里每年都发生过。前年某个高中学校的学生为了几次口角而杀死同学的案例我们记忆犹新,本学期某校高中生为分班而杀死班主任的恶性事件就在我们眼前。几次口角有多大的事呢?分班的问题又有什么不好解决的呢?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当一个人无视法律把别人的生命终止了,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终止。这是何苦啊!冲动之下做出的事情,给自己,给家人,给别人带来的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痛。

高中三年,你应该学会避免产生纠纷。这段时间,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之外的事情你没有必要与别人争一个高低。与同学在一起,多讨论学习,少说些是非。你要加强个人修养,成为一个说话做事都让同学们敬佩的人。你最好不要与那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为伍。

做到了这几点,与别人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就少了许多。

如果纠纷已经产生了,这时候你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冷静,不要激起更大的矛盾冲突。你可以先走开,让对方也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之后,与对方再平静地沟通。同学嘛,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有什么必要成为一对冤家。如果直接沟通不好,你可以找相好的同学从中间协调。同学还协调不好,就报告老师,让老师分别找你们谈心,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还可以让老师找来双方家长共同解决矛盾。切忌在与同学产生纠纷后,找别的相好的同学,找社会闲散人员,找家长,来把对方狠狠地教训一通。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将矛盾引向更加激化的地步。在天门中学,如果有学生这样做,无论是谁,都要受到退学的处分。

同学之间,有多少纠纷解决不了的呢?没有。时间是最好的化解矛盾的良方。只要在产生纠纷的当时当地,大家冷静下来,多退让一步,也就过去了。若干年后,当你们走入社会,有了各自的事业、家庭,大家再相聚时,提起这段往事,你们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好笑。2006年12月,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几个天门中学校友约我吃饭,饭桌上,他们谈起当年在学校时的情景,都说:“我们在学校时太调皮了,干了许多‘坏事’,害得老师一天到晚为我们操心。”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一点调侃的味道,但调侃之中,也充分地流露出他们回首高中时代的某种追悔的心情。

人这一生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父母老师说的话很难听进去,当自己亲身体验了,经历了,也明白了,然而时间都过去了,不可能再回来了。同学之间的纠纷也是这样,高中三年,你可能常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纠纷不断,再过三年、五年、十年,当同学相聚,回首高中时的一些纠纷,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是一笑而过。只要我们心胸开阔一点,眼前的一切纠纷都是过眼云烟。

 

50   不能把学习上的问题积攒起来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养成不放过学习上的问题的良好习惯。

  ●不解决前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就很难解决。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高中三年如果你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毕业时你就会有一个优异的成绩,有一个令自己和家长满意的结果。如果你不是这样,而是相反,每天都留下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到明天,那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不可能好,甚至会很糟糕。

那首“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歌谣小时候你就能倒背如流了。但真正从这首歌谣里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而且还在每一天的工作学习中按照这种哲理去做的人,不是很多。谁做到了,谁就属于优秀人群中的一员。我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能按照这首歌谣里的哲理去做,大多数同学都成为优秀的人。

怎样才能做到不把学习上的问题积攒起来呢?

要养成不放过学习上的问题的良好习惯。高中期间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没有问题我们就不用上高中了。今天的课堂上老师教的内容一定要弄明白,没有弄明白的地方要找同学,找老师,或者自己查阅资料弄明白。不要认为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也不要说今天有特殊原因,这个问题可以先放一放,更不要认为这个问题太难了,我没办法解决。如果每天都给自己这样一些“借口”,你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慢慢地会多到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你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对你的学习前途就很担忧了。

要充分认识到不解决前面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就很难解决的道理。高中的知识前后是有联系的,很多课程前面不学好,留下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后面的知识建立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之上,你就很难真正了解掌握它。这样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即使你主观上再努力,客观上你都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文理科知识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有的关联紧一点,有的直接联系少一些。

在具体的方法上,你不妨准备一个“难题本”、一个“错题本”,把每天你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记在难题本上,把你认为简单却又解答错了的问题记在错题本上,每周末把这两个本子拿出来翻一翻,每月也拿出来看一看,每学期拿出来整理一次。这样做,你这个学期的问题绝对就不会留到下个学期去解决了。三年下来,如果你天天如此,周周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你的学习成绩如果不理想,不仅我不相信,你也不会相信。关键是你能坚持这样做吗?

容易使你把学习上的问题积攒起来的因素主要有这样一些。

懒惰。今天遇到一个问题说:算了吧,找同学找老师去问明白,多麻烦。自己去找那么多资料就为解决这一个问题,多不值。明天遇到一个问题,说:算了吧,等同学们弄明白后我把它抄过来不就得了,多简单,多省事,还可以节约好多时间去打球呢!

无所谓。就这么一个问题,不至于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吧?别听老师在课堂上讲得那么危言耸听,到高考前我把它们一并解决不就得了。

惧怕。遇到学习上的问题产生惧怕心理,对自己独立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没有信心,即使解答正确了也对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结果持怀疑态度。久而久之养成一切问题都依赖别人的习惯。

放弃。可能是由于成绩不太好,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于是干脆放弃。有问题就有问题吧,高考能考多少是多少,天无绝人之路。

这些都是把学习上的问题积攒下来的最常见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有学习方法上的,但主要是主观思想上的。只要你主观上克服这些因素,并按照我前面说的要求去做,相对来讲,你积攒的问题就会少一些,你毕业时的成绩就会好一些,你的进步也就会大一些。到时候,高考不论你是一个什么结果,你都问心无愧!

 

51  有什么话不能对家长说呢?

 

  ●假如人能再活一次,那么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人能成为伟人。

  ●你不要以为你长大了,什么都懂。其实,你只懂了人生和社会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一个长期保持什么话都能向家长讲的学生,他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懂事理,知甘苦,勤学上进,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有所成就的人。

 

  高中生思想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和家长。如果一个学生高中时期很难与老师、同学和家长沟通,性格孤僻内向,那么他走向社会后,就很难深入社会,更谈不上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了。

相比较而言,你对家长应该是无话不说的。你的成绩可以让家长分享,你的困惑可以让家长解答,你的苦恼可以让家长分担,你的前途可以让家长指引,你的失败可以让家长为你总结教训,甚至你偷偷地喜欢上谁或谁喜欢上了你,你都可以说出来让家长为你出谋划策。家长的话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家长的话主观上肯定是为你好,也一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这一点,你现在不会太明白,等有一天,你像家长这么大年纪了,再回想起高中时代家长给你说的一些话,你就真正地明白了家长在这一时期花在你身上的心血。

你不要以为你长大了,什么都懂。其实,你只懂了人生和社会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有些你看似明白了的东西,其实你并没有明白。有人说,假如人能再活一次,那么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人能成为伟人。虽然这个假如是不可能的,但这句话非常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人,特别是学生,往往是这样,老师和家长教育的话他听不进去,非得自己去摸索,去闯,等到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撞得头破血流了再回来,年龄已大,物事已非,时光已非过去的时光,事情已不可能从头再来。

人生的好多东西都是间接得来的,没有必要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探索。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上的知识,对你来讲都是间接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先人们直接探索得来的。你从小到大的身心成长,除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我们认为,对一个高中生的品行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在家庭里,父亲是校长,母亲是老师,你是学生。好多课本上、教室里学不到,也不可能讨论的东西,只能在家里靠父母亲的教育和与父母亲一起讨论来完成。昨天我从网上看到,江西景德镇有11名高中生,相约集体投河自杀。我想他们一定是思想上遇到了一个靠自己的力量迈不过去的坎,但他们又不好老师和其他同学说。假如其中有一个人能向家长诉说,与家长一起讨论这个坎怎样迈过去,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也许你会认为,好多东西就是不能向家长说,说了家长也不理解,还会挨批评,甚至挨骂挨打。我想,如果你的思想是健康向上的,行为是积极进取的,家长为什么要批评你,为什么要打你骂你。不讲理和不顾自己子女前途,只顾自己享乐的家长毕竟是极少数。我听一位家长说,他儿子在我们学校读书,脚上非1000元以上的耐克鞋不穿,这样的行为家长能理解吗?就连我这个校长都不可能容忍!

高中生不愿与家长说的话,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期望值有一定距离的学生,最怕家长问起学习成绩。在这方面,我认为,多数时候是家长的错而不是你们的错。我不是无原则地为你们说话。很多家长只要求学生的成绩要在全班是多少名,全校是多少名,他不想一想,全班全校那么多学生,不可能都是前10名,前100名啊!不少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绩与自己相比有进步,但他在努力,别人也没有玩啊!大家都在进步,不可能都是前10名啊!好多家长不管这些,学生没进入他要求的名次就批评学生,这是家长的不是。遇到这样的家长,你可以把有关情况告诉老师,告诉我,由学校派老师去做一次家访。

二是品行表现。主要是一些上课不认真学习,不按要求完成作业,下课上网成瘾,谈情说爱,甚至打架闹事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家长也知道你们不会学出什么名堂来,但他们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让你们呆在学校,多少总能学一些东西。尤其是把你们放在我们这个校风好、学风正的学校,他们比较放心一些。如果你的确成了这样的一类学生,我建议你还是与家长认真地谈一次,不要在这里浪费时光,浪费钱财了。你最好是回到家,帮爸爸、妈妈去打点生意,或许你将来还会成为一个企业老板。你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去种田,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你再回到学校,你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学校里混时间了。当然,你也可以去打工,高中生一般都有16岁了,按照国家法律可以工作了。总之,你不应该拿了父母的钱,堂而皇之地在学校里“混”。如果你“混”成了学校里的“混混”,你能与家长沟通交流吗?显然不能。

一个长期保持什么话都能向家长讲的学生,他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懂事理,知甘苦,勤学上进,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有所成就的人。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吗?让我们一起努力!

 

52   你是否在睡觉前反思一下今天的行为?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的重要途径之一。

  ●睡觉之前是一个人一天最冷静的时候,这时候你思考问题比较理智。

  ●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启迪和收获。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我虽然算不上一个十分优秀的人,但我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20多年来,多少做过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睡觉前反思今天的行为,是我长期坚持的一种习惯。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虽然高中阶段面对的东西比走向社会后相对来说单一一些,但这仅仅是相对而言。其实高中生面对的人和事也并不简单。一天之内,从早到晚,我们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对快乐的,或者烦恼的事情,面对学习的压力,面对生活的无奈、贫乏,乃至窘迫。我们面对的这些东西,需要我们进行分析判断,采取正确的办法,作出自己的选择。白天,我们将该做的事情做了,按照当时当地的分析判断处理了。当时做得正确与否,你最好在睡觉前反思一下。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大的事情,应该反复琢磨一下。

睡觉之前是一个人一天最冷静的时候,这时候你思考问题比较理智。你把白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仔细分析一下你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做,做得正确与否。对于那些明显不正确的做法,你一定要在明天,或者找一个适当的时候更正过来。对于那些不太正确的做法,只要不影响大局,你可以不改正,但以后要尽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那些你认为值得骄傲的事情,你今后就应该发扬光大。

我读高中的时候经常这样做:躺在床上,回想一下今天上了几节课,学了多少东西,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多少练习,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做了哪些阅读和练习。如果今天的收获很大,我会在被窝里会心地笑一下,表示对自己的满意,然后美美地睡一个好觉。如果今天没多少收获,我会叹一口气,下决心明天努力。如果今天浪费了许多时光,我会用手拍打一下自己的脑袋,然后对自己说:“怎么能这样呢?明天不能这样了。”

我高中时期养成的这个习惯为我高考时帮了大忙。要不是有这个良好的习惯,我怎么可能在全年级考第一名?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今天我管理这个6000多名师生的学校,每天遇到的事都必须及时处理,各种矛盾都不可能回避。在处理这些事情和矛盾的过程中,每一件事不可能都处理得十分正确。睡觉前把一天的事情回想一下,认真地从头梳理一遍,对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用。有时候,人已经躺在床上了,突然想到某件事情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该那样处理,又担心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忘记,就又从被窝里爬起来,把应该采取的办法记在一张纸上,之后才安心地睡下。正是有了这个良好的习惯,我才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我不是圣人,不敢说自己就没有做过一件错事。

以我的体会,高中时期如果一个人把这个习惯养成了,确实是受益终身。俗话说:黄金难买回头看。做过了的事,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启迪和收获。

养成了睡觉之前反思的习惯,你就不可能做那些于人于己于社会无益的事,更不可能去做违法犯罪或者有悖社会公理公德的事。高中生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情绪化地处理一些问题。有时候做错了事自己也很后悔,有时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如果每天反思一下,就会少做错事,少犯错误,对自己的品行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你也可以在睡觉之前反思一下今天的功课。哪些功课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不好,分别是什么原因,在睡觉前可以分析一下。还有,今天的练习中,有几道错题,为什么错,以后应该怎样注意,也可以回顾一下。特别是又过去一天了,意味着高中生活又少了一天,这一天哪件事情最值得骄傲,哪件事做得最失败?也应该偷着乐一下,偷着下决心改一下。这对你明天的行为是很有意义的。

 

53  德重于才

 

  ●如果一个学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他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显然不能!

  ●即使考不上好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你成不了才。你只要有“德”,只要肯用功学习,就一定能成才。

  ●只要你有了德,心中有一个奋斗目标,并且锲而不舍地追求它,你最终也会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子,成人成才。

  ●德不是空洞的说教,是有具体内容的。

 

  有一位同事,很骄傲地向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今年初秋,他在出差途中,早晨出门,正感觉一阵凉意袭来时,收到了女儿的短信:“爸,今天感觉有一点凉,出门时多穿一点衣服。我不在家,你和妈妈一定要注意身体。”这位同事说:“看了短信,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涌动。”是啊,谁都会这样!他的女儿今年才18岁,刚上大学。现在有多少孩子早晨起来感觉天凉时,还记得叮嘱父母要多穿点衣服?事情虽小,却体现出一个女儿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这就是一种德,是实实在在的德。所以说,德不是像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空”的东西。这样的人只要“才”,说白了是只要分数,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才”。

前些天参加高二(23)班的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我把上面的这件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问他们:“23班有没有像这个大一学生一样关心父母的人?若有,请举手。”现场举手的只有两三名同学。作为校长,当时站在讲台上心里确实感到有一些悲凉,也感到了肩上的一份责任。如果一个学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他能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显然不能!

我向来把学生的“德”放在比“才”重要的位置。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胸怀大志,情操高尚,品行端正,为人正直谦逊,学习勤奋努力的学生,因为一些客观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这名学生就不优秀。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重点中学,全年级排名在1000名之后,都可以上大学本科,而湖北省上二批本科以上的学生只有12%,上第三批本科以上的也只有25%,你能说12%和25%以内的学生的成绩不优秀吗?

再说,即使考不上好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你成不了才。你只要有“德”,只要肯用功学习,就一定能成才。2000年天门中学有一名叫陈娟的毕业生,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当时只能上大专。那时大学里还有捐资生,当她父母筹齐5万元捐资费去大学交钱,准备让她读一所重点大学的本科时,学校告知捐资生名额已满。陈娟在大学校门前对拿着钱垂头丧气的父亲说:“爸爸,我就读专科,四年后我一定要考上这所大学的研究生。”陈娟说到做到,读大专时,考了专升本,大学毕业的2004年考研究生,因英语成绩差2分没有被学校录取,2005年再考,终于如愿考上5年前捐5万元都不能被录取的重点大学的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陈娟不仅为家里节省了5万元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立了志,修养了一种“德”。没有这种“德”,人们可能会放弃对人生的美好追求。如果那样,还何“才”之有啊!

天门中学还有一名校友,高中毕业时连大专线都没有过,这个成绩在全校肯定在倒数80名之内。但是,这位校友分数低,“德”不低,立志要学有所成,并且不复读,不将大好的青春岁月去挤高考的独木桥,她读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学助考班,四年之后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并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在在中央机关工作。

这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学校,发生在我们身边。每当有些家长为了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批评学生的时候,每当有的同学为了自己的成绩而苦恼的时候,我就讲这两个例子给他们听。这两个学生的父亲都是我原来在市直机关工作的同事和朋友。应该说,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是正确的,结果也是成功的。相反,如果他们不注重对孩子的个人修养、意志品质、理想抱负等德育方面的教育,一心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即使高考时有一个好成绩,能上一所好大学,走向社会后能不能成人成才,仍是一个问号。

当然,我讲这些,并不是鼓励你不认真学习,专门用差成绩来锻炼你的意志。如果你这样理解就错了。我的意思是,只要你有了德,心中有一个奋斗目标,并且锲而不舍地追求它,在奋斗的过程中,即使出现暂时的挫折,你最终也会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子,成人成才。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德重于才,你说是吗?

目前,尽管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社会公认的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中,是把“德”放在首位。但是,由于“德”是一个不太好用具体数字来考评的东西,所以,班级、学校、社会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有些家长也不太重视这一点,只要孩子成绩好,有的家长什么都不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作为高中生,你一定要自己加强“德”的修养,平时老师可能对你有要求,家长也可能有时提醒你,但关键的还是你自己在平常的语言行为中用心地去做。

德重于才。德不是空洞的说教,是有具体内容的。它体现在你的信仰、你的思想、你的言语、你的行为之中。德有大,有小,有长远的,有近期的,有随时的。在你人生的整个时空中,德随时随地都可以体现出来。有了德,你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54  有困难,找老师

 

  ●困难出现了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困难,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困难。

  ●你始终是解决困难的主动者,你不能被动地等别人来帮你解决。你主动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找老师。

  ●有困难一定不能憋在心里。

 

  高中三年你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困难小,你自己完全可以克服;有的困难大,你克服不了,最好的办法是去找老师。

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三年的高中生活,就是一个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最后达到求学目的的过程。困难出现了不可怕,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迎接困难,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困难。

高中生的困难无非是这样一些——

学习上的困难。主要是学习成绩上不去,花了很多功夫还是没有明显的效果。偏科,对学习产生了畏惧或厌倦心理,抽象思维能力或者是形象思维能力明显不如同学,学习上的一些习惯性的坏毛病想改但总是难以改掉,找不到一套好的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生活上的困难。主要是有的同学家庭经济有困难,有的同学适应不了集体生活,有的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有的经常想家,有的吃不惯食堂里的“大锅饭”,有的不会做洗衣叠被之类的生活小事。

交往上的困难。主要是不会与同学、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性格过于内向,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不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要么与周围的人不相往来,要么在往来中与多数人的关系搞得很僵。

心理上的困难。主要是不能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心胸狭窄,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有些偏激,爱钻牛角尖,小事无限放大,大事又不太在乎,凡事按照自己想像的一套逻辑去做。

上述种种困难,有些靠你自己解决,有些靠你和家长共同解决,有些靠你和同学老师共同解决,有些靠你和学校共同解决。无论靠谁来解决,都离不开你这个主体,你始终是解决困难的主动者,你不能被动地等别人来帮你解决。你主动的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找老师,老师请教解决困难的办法,哪怕是找老师谈一次心,即使老师什么具体的行动也没有采取,你也有可能从思想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其实,我前面列举的那么多的困难,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方面的,一是主观方面的。客观方面的如家庭经济困难,这是你作为一个高中生当前无法解决的,你可以去找老师,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我们学校目前有阳光班和维新班,是专门为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同学而开办的,每年每生可以获得几千元的资助。还有社会爱心人士的一些不固定的资助款,也可以解决一少部分同学的困难。学校每年也拿出一定的资金对特困生发放补助。对于有些家庭困难,又不符合各种资助项目的资助条件的学生,学校曾经拿出一些课后服务岗位,让学生课余为同学们做一点公共服务,领取一定的报酬。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获得稳定收入的途径,可以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政教处在学生中发动了几次,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报名。学校调查原因,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长异口同声地说,不报名的原因是为了不丢面子。我看这种情况的家庭,出现经济困难是正常的,不出现经济困难是不正常的。我看这些学生最应该解决的不是经济困难,而是“思想困难”。你如果属于这一类型,一定要找老师解决这一“困难”。

主观方面的困难看起来没有客观方面的困难实际,你往往忽视它,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对你健康成长的影响其实比客观方面的困难要大得多。交往的困难和心理上的困难大多都是主观方面的困难。如果你有了主观方面的困难,稍有觉察,你就应该去找老师汇报思想,让老师帮你想办法。如果你主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大了,那么你可能自己就感觉不到了,那就不是你找老师谈心交流了,而是老师要找你进行“心理医治”了。

在我们学校现在的管理体制下,你有困难找老师,该找哪一个老师呢?你可以找班主任老师,找科老师,找年级办公室的管理老师,找学校心理室的老师,甚至找校长。这个顺序你不能颠倒过来,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去找老师。班主任和直接教你课的科老师能帮你解决的困难,他们会帮你解决的;他们解决不了,会建议你去找谁,免得你花时间到处乱找,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我要特别地提醒你,有困难一定不能憋在心里,特别是那些靠你个人的力量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定要找老师,要说出来,老师和同学会帮你共同想办法的。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55  学会感恩

 

  ●你是否考虑过父母给的这些钱是流多少汗、吃多少苦才换来的?

  ●当你对困难都持有感恩之心,那还有什么不值得你去感恩的呢?

 

  你周围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一天到晚抱怨。抱怨学习压力大,抱怨课堂纪律乱,抱怨老师的课讲得没有其他班里的老师讲得好,抱怨同学不帮助他,抱怨家长不理解他,抱怨食堂伙食差,抱怨宿舍条件不好。总之,周围很少有他满意的地方,他从来不审视一下自己留给别人的是什么印象。

你周围一定也有这样的同学:他珍惜家长、学校和社会为他提供的学习机会,感老师对他的教诲,感激同学给予他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他把挫折看成是青年人应该经受的磨难,把痛苦看成是幸福的前奏曲,他没有抱怨,有的是一颗对美好人生执著追求,并对在追求的过程中给他关爱的人的感恩的心。

你是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呢?如果你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那么从今天起,你应该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看一看你有没有一颗滚烫的感恩之心。

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背着瘫痪在床的父亲上大学的故事不知你听说过没有?黄来女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用打工挣的钱来求学,用打工挣的钱来为父亲治病,来维持她和父亲的生计。面对这些磨难她没有抱怨。相反,她认为父母把她养大,让她考上重点大学,她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她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现在父亲病重,尽管她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大学生,但她认为照顾父亲,报答父亲,是她的责任,是她该尽的一份孝心。

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也一样会那样做。不是我对你的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你的确应该思考一下,不要说像黄来女这样感恩的大事,就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感恩的小事,你做得如何呢?每个月从父母那里要学习和生活费时,你是否心安理得?是否觉得,他们生了你,就应该供你读书?你是否考虑过父母给的这些钱是流多少汗、吃多少苦才换来的?尤其是农村的学生,父母在田地里一年四季地劳作,播种、育苗、浇水、施肥、治虫、抗旱、排涝……从地里弄一分钱都不容易。你是否在节假日回家时帮助父母干过一些农活?如果你这样做了,我才相信你有黄来女一样的感恩之心。有些城里的学生嘴上讲得头头是道,可行动上却令人大失所望。有的早晨起来母亲不把牙膏挤到牙刷上他不洗口,不把热水打在脸盆里他不洗脸,这是学生吗?是封建社会里的少爷小姐,母亲成了他的女佣人。你不要以为我这是信口开河,我听不少家长在我的办公室讲过这样的实例。

学会感恩,实际上是学会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在世上生存,少不了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或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对周围的一切都持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你的生活就毫无激情可言,你就不会感恩。你会觉得别人都欠你的,别人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说严重一点,你不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刚刚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山西省永济市赵伊村八旬老人王秀英一生养育了7个子女,晚年生病后却没有一个子女愿意照顾她,最后老人死在一个素不相识的村民家里。你想想看,这些子女还算是健康的人吗?养一只狗还对主人摇尾巴呢?

如果你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感恩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感恩的思想情操,你成年后会不会像前面的那7个子女一样,我很难下结论。但生活中没有感恩之心的人,绝对是一个心理上存在缺失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就别谈什么理想、抱负、事业,也别谈什么爱情、家庭了。这样的人,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闭,自暴自弃,而他自己往往还感觉不到。你会成为这样的人吗?相信你不会。

我曾经在一篇散文里写道:“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还健康地活着,并且有那么多工作等着我去完成,我就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就感激生活,感激家人和朋友,感激与我一起为了一份事业而共同努力的同事,我就忘却了过去一天的疲劳与不快,以美好的心情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投入到新的一天的工作之中。”

真的,如果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换一个方式去思考,你会发现困难也是美好的,也值得你去感恩。当你对困难都持有感恩之心,那还有什么不值得你去感恩的呢?你不妨试试看。

 

56  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同学遇到什么困难你应该主动地替他分担。

  ●你遇到了快乐不要偷着乐,要和同学分享。

 

  作为高中生,你是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这个群体就是你的同学,你应该与他们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你如果遇到自己的力量排解不了的忧愁,可以请同学老师帮你分担。本学期我校二年级有一名农村来的学生,不小心把腿摔断了,住院费用花了6000多元,他家里本来就困难,父母亲面对高额的住院费一筹莫展。这位学生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了来看望他的同学,同学们马上在本班和同年级的其他几个班组织捐款,半天就募集到1万多元,除帮这位同学解决了住院费,同时还解决了本班其他几位同学生活困难的问题。

同学遇到什么困难你应该主动地替他分担。你不能光要别人为你分担,而不去帮助别人,那样做你就太自私了。去年我们学校高三年级有一位女生,遇到一名男同学追她。这名男同学也不错,成绩、性格都比较优秀。但这名女生不想谈恋爱,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告诉家长、老师怕产生误解,拒绝那名男同学怕伤他的自尊心,拖下去那名男生又经常有事没事地来找她,搞得她整天心神不宁,成绩也下降了许多。她的情况被一位要好的女同学知道了,这位女同学性格直率,做事干脆果断,她一半调侃一半认真地说:“小姐,有没有搞错?还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你还为情所困,这样拖下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我告诉你一个绝招——直接拒绝。”被男同学追求的这位女生果真这样做了,第二天就觉得一身轻松,毫无杂念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之中,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你遇到了快乐不要偷着乐,要和同学分享。比如你有了对某一类数学题好的解题方法,应该把这个方法告诉同学;你解答了一个同学们都难以解答的难题,你应该乐意地向同学们讲解;你找到了某一门课的某种好的学习方法,你应该说出来让同学也参考使用。你考好了让大家为你高兴,你获了一个什么奖,评上了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应该让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同样地,有同学遇到了快乐的事情,你也应该与他一起快乐。同学进步了,你应该祝贺他,并打心里为他高兴。你可以与他竞赛,争取下一次考试超过他,但不应该忌妒他,更不应该讥讽他。

那句人人皆知的话说得好:“一个快乐让两个人知道,就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让两个人承担,就成了半个痛苦。”高中三年,在与同学们打交道时,你一定要随时记住这句话,并按照这句话去做。这样,你就会成为一个无忧愁的人,一个天天快快乐乐的人,你才会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之中,你才会取得自己满意的学习成绩。

忧愁也好,快乐也好,其实就是一种心情。只要你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好了,即使遇到一点小小的不快,甚至比较大的挫折,你都能够积极面对,并顺利地翻过人生这关键的一页。正如一位同学在“发泄墙”上写的:“早晨起来,不可能每一天都是晴天,但高中三年,我每天都要在心中升起一轮光辉的太阳!”

 

57   把微笑带进班里

 

  ●你的高中生活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但你的心里一定要永远闪耀一个火红的太阳,这个太阳就是你的人生梦想。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情绪。

  ●你一定要随时把微笑带进班里,成为班里积极的一员,而不要成为消极的一员。

 

  我们学校2006届的毕业生中,有一名同学叫江紫亚,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里生活特别困难,他靠学校和社会资助读完高中,并以63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面对4000多元的学费和路费,全家人一筹莫展,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一位社会热心人士知道江紫亚的困难后,送给他1万元作为两年的学费。江紫亚在高兴之余,想到了还有与他一样困难的大学新生,于是他委托《楚天都市报》将5000元转送给比他更困难的同学。他对记者表示:他只需要第一年的5000元学费和路费就行了,剩下几年上大学的费用,他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或者打工来解决。

我至今都还记得江紫亚转送5000元资助款时的甜甜的微笑。在自己急需要钱的时候,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刻,江紫亚能够给周围的人一个微笑。这不仅仅是一个笑容,而是一个阳光的高中生一种充满自信力的生活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你的高中生活才会阳光灿烂。

你的高中生活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但你的心里一定要永远闪耀一个火红的太阳,这个太阳就是你的人生梦想。有了它,你才会在生活的挫折面前笑对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你才会在每一次考试失利之后,躲在一个老师和同学看不到的角落大哭一场,然后又带着微笑走进教室。

坚定地为一个梦想的实现一步一步走下去,这是你每天把微笑带进班里的法宝。昨天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在郑州市做图书生意的老罗,为了培养三个儿子的意志品质,2007年2月4日~14日,他带领三个儿子从郑州出发,步行350公里,回到新蔡县农村老家过春节。他的大儿子是老板,平时几百米都要开奔驰车。二儿子是河南大学大二的学生。三儿子是14岁的初中生。他们面对采访他们的记者,有着共同的感受。大儿子和二儿子原来是坚决反对步行回家的,三儿子开始是出于小孩的好奇心坚决支持。一两天走下来,四个人从有说有笑到默不作声地一步一步向前走,一直走到自己的老屋门前。三个儿子告诉记者:回到家他们才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走下去,走一步就离这个目标近一步。在丢掉坐车回家的幻想后,他们只能跟着50岁的父亲一步一步往家里走,别无选择。他们很感激父亲用这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的教育。

你的三年高中生活可以说与罗氏父子步行回家过春节有点相似。高中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只能靠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去。在这个过程中,你抱怨没用,苦恼没用,忧愁没用,你只有笑着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处理生活学习上的艰难困苦,你才能在三年高中生活结束时,露出胜利的甜美的微笑。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情绪。大家都把微笑带进班里,这个班就充满欢声笑语,就朝气蓬勃。如果大家都把愁苦带进班里,这个班就会死气沉沉。一个班集体的活力,要靠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一个好的班集体,也对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力。因此,你一定要随时把微笑带进班里,成为班里积极的一员,而不要成为消极的一员。

其实,在你的父辈老师看来,现在的高中生没有什么好苦恼的,应该每天都充满快乐。你们绝大多数同学生活无忧,不像你们父辈的高中时代连吃饱饭都存在问题。你们这个时代大学的升学率高,高职高专加起来,全省有50%的升学率。特别是像我们天门中学这样的学校,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就接近50%,升入第二批本科大学达80%。在这样的时代,你何忧之有?当然,我这样说也不一定对,各个时代的高中生有各个时代不同的“忧”,你们“忧网络”、“忧早恋”、“忧酷”、“忧帅”、“忧靓”,这都是你们父辈所没有的,在他们看来,你们这完全是无病呻吟,没事找事。2006年我们学校有一个毕业生,问她父亲在天门中学读高中时,一天到晚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个学生的父亲告诉她:“我最想做的是哪儿能找到东西填饱肚子。”这个学生说:“你怎么那么傻呀!拿钱到食堂去买不就行了吗?”她父亲摇头苦笑。她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到,她的父亲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完成高中学业的那份苦楚。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个学生的父亲读高中时整天也是一脸微笑,一直到现在,他都用一种开朗积极的态度生活和工作。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样清楚一个学生家长的过去和现在,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个学生的家长是我小学、初中、高中时的同学。高中毕业后,我去读师范,他重新在天门中学从高一读起,然后再考大学。即使多走了几年的弯路,他仍然笑对生活。如今他已是一名不错的医学专家了。

把微笑带进班里,也带进家里。你带给同学、老师和父母兄妹以微笑时,他们回报给你的也一定是同样的微笑。这样,你的生活就充满微笑,你的三年高中生活就会在笑声中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58  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

 

  ●人这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够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做大事。

  ●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将会有利于你成就一生的事业。

 

  现代社会充满着浮躁。这一社会情绪也渗透到高中学校来了,有一些学生总静不下心来专注地学习。同样是上课、听课、做练习,花了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人成绩就是不如人。原因可能有不少,这里我提醒你注意一个原因,就是你是否在专注地上课、听讲、做练习。

我曾经跟很多一边做练习一边听流行歌曲的同学探讨过,我说,你耳朵在听歌,嘴在跟着哼,手上的练习能做好吗?他们说能。但我翻看了一下这些人的成绩册,他们没有一个在班里属于上等成绩。俗话说得好:心无二用。你一心一意都不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何况你一心去二用?如果你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这对你一生的工作生活,乃至命运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经常对老师和同学们讲:人这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够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做大事。世界上在几个领域同时做出成就的人是非常少的。这些人是天才。我们要正视天才,但也不能随意地把自己定为蠢材。只要我们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把它做好。

高中时期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功课,没有什么比这个东西更值得你去专注了。你可以听音乐,可以打球,也可以广泛地阅读那些有意义的课外书,还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专注地做好它。但是,这些事情只能起一个培养你专注地做事情的习惯,你不能够痴迷它。高中时期,值得你专注到痴迷的地步的,只能是你的功课。如果你对功课的专注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你的学习成绩不可能没有进步,那么你就会很顺利地迈过高考这个人生很关键的一道坎。

我有一位同学,她现在已经是我们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了。她儿子在我们学校读高一,成绩怎么也上不来。我的这位同学很着急,要我找她儿子谈一次话。谈话前,我仔细留心观察了几天她儿子上课和上自习的情况。我发现,这个高一的学生上课时不调皮,不左顾右盼,但就是喜欢把笔头衔在嘴里,两眼漠然地望着黑板发呆,根本没有用心听讲,完成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地去做。长期这样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我找这个学生谈了一次话,但收效甚微。前不久,我又与一位同学讨论她儿子的问题,这位同学说,她儿子小时候与伙伴打篮球都不专心,别人在专注地拼、抢、运、投,他在一旁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种不专注地做事的习惯对他的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之大。这位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只能从改变不专注做事的习惯做起。

我不知道你是否是一个做事专注的人。如果不是,从今天开始你一定要专注起来。你应该看得到,我到天门中学来做校长时间并不长,但学校的变化很大,特别是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里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个做事非常专注的人。我现在做校长就到了痴迷的地步。目前惟一的想法就是把学校办好。刚到学校的第一年,我每天24小时吃住工作都在学校,现在我也是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后,夜晚10点以后才回家。学校之外的东西我知之甚少,也毫不关心。我一天到晚都在研究学校管理,研究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怎样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如果不是这样,2006年我们学校的高考可比成绩能比2005年人均提高20多分吗?显然不能。当然,学校整体成绩的提高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校长专注地做事,老师也自然会专注地教书,有什么教风必然有什么学风,良好的专注的学风自然会取得好的成绩。

我的这种专注做事的习惯应该说就是从你这个年龄开始的,也许还比你现在更早一些吧。小时候的农村孩子,没什么事情可做,但我只要找到一件喜欢做的事情,就痴迷地去做。比如说我初中时代开始养兔,从一对兔一直繁育到几十对,满屋都是白花花的兔子,我几乎成为“养兔专家”。类似的“专注”还有不少。不过到了高中,我就专注地痴迷功课了。那时候刚恢复高考,老师和教辅资料都奇缺,即使有好的教辅资料家里也买不起,我就找老师借资料抄。我清楚地记得我抄了数理化三科的一套完整的复习资料,都是前一天夜晚抄,第二天早自习还给老师。好像是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才抄完。你说我的专注程度都到这样了,高考不取得全校第一名才怪?毕竟功夫不负有心人。

无论你现在能不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事实就是如此: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将会有利于你成就一生的事业。

 

59  到了第二次检讨自己学习方法的时候

 

  ●真正属于你的正确方法,只有靠你自己在学习的实践中找到。

  ●你最不能做的一件事是放弃。

  ●你最需要反思的是你那些相对来讲成绩不太好的科目。

 

  现在离高二上学期放寒假只有一周的时间了,你可能正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这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你,就是你感到学习很吃力,总觉得自己有一点力不从心。如果没有这个问题,那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说明你已经找到了高中时期属于你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你在学习掌握高中各科知识方面比较轻松自如了。如果有这个问题,说明你的学习方法还不是很恰当,或者根本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于你的学习方法。无论有或没有,这时候你检讨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功课结束后,你的高中学习生活已经过了一半。在我们学校,你高中的知识有的科目学了60%,有的科目可能学了80%。因为要留出一些时间来进行高考复习,所以,我们把教学进度放快了许多。其他学校也大多如此。老师教了这么多知识,你是不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很重要。剩下的一半高中时光,你还要面对学习上的许多新的知识和问题。这时候检讨一下前面的学习方法,对后面的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会有很大帮助。

也许你天天上课下课,天天听讲做练习,一天一天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过程,根本没有思考检讨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问题,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检讨。这里我给你谈一些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供你参考。

我这里所谓的检讨,实际上就是反思,也就是要你对前三个学期的高中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思考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性问题。对于某一门功课,你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来学习?会不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用目前这种方法学习效果如何?别人,尤其是那些在这门功课上成绩优秀的人采取的是怎样的学习方法?这些都应该是你反思的内容。

你最需要反思的是你那些相对来讲成绩不太好的科目。这要引起你足够的重视。时间已经过半了,在剩下的时间里,你如果不找到解决这门功课的学习方法的钥匙,那么这门功课的大门就不可能完全向你打开。你不妨找科老师谈一次心,把你学习这门课的方法告诉老师,要老师帮你指点指点。之后按老师指点的方法尝试地去做一段时间,然后再根据这样做的效果,与老师讨论几次。这样经过几次往复,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你也可以找这门功课成绩好的同学,向他们讨教学习方法,看看他们的那些方法你可不可以借鉴?当然完全照搬也不一定适合你。你还是要从别人的方法中得到一点启示,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你还可以找一些与你一样,在这门功课上学习吃力的同学共同研究一下,看看你们“吃力”的地方是不是相同,为什么你们“吃力”,而别的同学不“吃力”?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也许你们可以研究出一个更好的学习方法来。

你最不能做的一件事是放弃。这种现象在高二的学生中很容易出现。你也许认为,我在某门功课上已经很努力了,成绩却还是不行。你会很简单地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这门功课的天赋,于是就产生放弃的思想。这是万万不可以的。高考不仅不能放弃哪一科,甚至不能放弃任何一门课的一个知识点。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天赋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也不能屈服于它。你多努力一点,就会多收获一点。你放弃了,就一点收获也没有。

你应该考虑调整一下各门功课的用功力度。这个方法对那些总体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尤其适用。比如说,你的数学经常考140多分,甚至满分,理科综合经常是280分以上,而你的语文、外语一直在110分左右徘徊,甚至还不到这个分数,你就应该在语文和外语这两门功课上多花点时间。你想想看,140分以上只有10分的空间了,280分是三门课相加也只有20分的空间了。即使把这个空间挖掘完也只有10分和20分,何况高考时挖掘完的可能性很小。而语文和外语是40分的空间,加起来共80分,只挖掘一半就是40分,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

每年高考,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薄弱科目。对于竞争清华、北大的优秀同学们来讲,单纯从分数来看,就是5~10分的竞争,甚至是2~3分的竞争。比如2006年高考,我们学校在清华、北大录取线下2~3分的有5人,这5名同学要多2~3分,就迈进清华、北大了。你说遗憾不遗憾?

今天就谈这些。还是那句老话,学习方法的第一次寻找也好,第二次反思也好,我说的这些对你来讲,仅仅是一种参考,真正属于你的正确方法,只有靠你自己在学习的实践中找到。

 

60  第二个寒假:寻找丢失的知识点

 

  ●把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和平时测验的试题,还有作业本都找出来,看是哪些地方容易错。

  ●你能把每门功课的绝大部分丢失的知识点找出来,就是成功。

  ●你一定不要因为自己马马虎虎地寻找,给自己带来一种没有丢多少知识点的错觉。

 

  这个星期是期末考试时间,考完之后要放寒假了。这是你的第二个寒假。第一个寒假我建议你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因为那个时候你上高中才一个学期,学习相对来讲应比较轻松。现在就不一样了,你的高中生活已经走过一年,课程内容也远远超过一半,有的课程可能达到了高中全部课程的70%~80%。这70%~80%的课程内容你掌握得怎样?利用这个寒假,你应该好好回顾一下,特别是那些你认为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地方,或者学习之后又丢失了的知识点,你应该把它们寻找出来,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复习中加以注意。

你不妨把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和平时测验的试题,还有作业本都找出来,一门课一门课地认真寻找,看是哪些地方容易错。每次错的知识类型是不是一样?这时候做这样一次全面的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做早了你的知识学得不多,总结起来不全面,做晚了你想努力的时间没有了。只有这时候最好。你要把每门功课中那些几次都出错的知识点和那一类的试题用专门的笔记本记下来。这些东西记下来后,你不要想在这个寒假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这个寒假只有20~30天时间,一年半积攒的问题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解决好呢?这个时间你能把每门功课的绝大部分丢失的知识点找出来,就是成功。把它们找出来并记在专用笔记本上,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你要过些天拿出来翻一翻。遇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你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与老师、同学一起把它弄懂并记牢它。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你更要勤于把它们拿出来翻看,不能放过这些知识点。

你还应该把已经上过的所有教材拿出来,一本一本地读教材目录。读目录时,你一边读一边要想,这一章有几节内容,每一节内容有几个什么样的公式定理法则,或者有哪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内容,运用它们解决的是哪一类试题。这些东西你掌握得怎样,要进行一次梳理。对于那些不是很清晰,或者根本就忘了的内容,你一定要在专用笔记本上记下来,以便以后在学习时关注这些问题。

如果你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你丢失的知识点比较多,你不要产生畏惧心理。一边学一边忘的现象非常正常。有谁能只记不忘?没有人。正是因为有遗忘,有丢失,学校才安排了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通过多次复习,把那些忘了的、丢了的知识弄懂记牢,高考时才会把你们知识累积的最大值发挥出来。

如果你觉得你没有丢什么知识点,那真该向你表示祝贺,因为这样的学生是很少的。这类学生不仅学习方法得当,记忆力也很强。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你一定不要因为自己马马虎虎地寻找,给自己带来一种没有丢多少知识点的错觉,那对你是很不利的。

寻找完丢失的知识点,利用寒假走亲访友,或做一些并没有什么压力的社会调查,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也不妨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