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沁王清媛:识人之道(禁止转载,--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1:23:53
识人之道(禁止转载,谢谢)2009-12-27 14:45

识人与用人

刘邦取得天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史记·高祖本纪》

 

所以说,善于用人是成大事者的必备条件。

然而,用人的前提是识人。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古人云: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可见,真正识别一个人是很难的。

 

识人的前提:

一,不被下属蒙蔽

君主有五种受蒙蔽的情况:臣下使君主闭塞是蒙蔽,臣下控制财利是蒙蔽,臣下擅自发令是蒙蔽,臣下私自给人好处是蒙蔽,臣下得以扶植党羽是蒙蔽。臣下使君主闭塞,君主就失去君位;臣下控制财利,君主就失去恩德;臣下擅自发令,君主就失去控制权;臣下私自给人好处,君主就失去英明;臣下得以扶植党羽,君主就失去支持者。这就是君主要独据、不能让臣下把持的原因。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君主厌恶的,臣下就会隐匿起来。君主喜好的,臣下就会表现出来。所以,作为领导,不表现自己的喜好,下属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

二,如何识别下属
如果想知道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向他隐晦含糊地突然提出某些问题,然后看他怎么解释;要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可以出其不意地连连追问他,直到对方无言以对;与人背地里策划某些秘密,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诚实;直来直去地提问,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让人外出办理有关钱财的事,就能考验出他是否廉洁——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钱财交给他,由他支配,可以观察出他是否仁义;或者,让他面临有利可图的事情,从他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可以看出他是否廉洁;用女色试探,可以观察出一个人的贞操,就能知道他是不是一个淫乱的人;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勇气,可以把事情的困难告诉他,看他有何反应;突然告诉一个人危险就在其身边,这样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勇气;让一个人喝醉了酒,能看出他的定力,可以看出他会不会酒后乱性。

因此,韩非子说:“在人们都睡着的时候,就无法分辨谁是盲人;当人们都不说话的时候,就无法知道谁是哑巴。醒了之后让他们看东西,提出问题让他们回答,哑巴和盲人就无法隐瞒了。由此可见,能够明白通过实践考查事情、人物的真伪,是最高明的方法。”

三,用隐晦的方法去考察下属

1,自己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还去问下属,来看下属是否诚实。
2,说与自己本意相反的话和做相反的事,来试探臣下是否正直。
3,自己已经懂得的,却还要装作不懂,以考察下属的才能。
4,对同一个难题,让下属一一发表建议,以衡量下属的智慧。

贞观初年,唐太宗下诏严惩奸吏,为了看看到底谁是贪官,他暗中遣人以财物试官吏。有一个司门令吏接受了一匹绢,唐太宗就以贪赃的罪名杀了他。


以上只是简要讲解,下面讲用人

明君的原则是,使聪明人竭尽思虑,君主据此决断事情,所以君主的智力不会穷尽;鼓励贤者发挥才干,君主据此任用他们,所以君主的能力不会穷尽;有功劳则君主占有贤名,有过失则臣下承担罪责,所以君主的名声不会穷尽。因此不贤的却是贤人的老师,不智的却是智者的君长。臣下承担劳苦,君主享受成功,这就叫贤明君主的常法。

君主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君主作用在于不能被臣下了解;君主虚静无为,在暗中观察臣下的过失。看见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了解臣下主张以后,不要变更,用验证办法来考察它。每个官职只有一人,不要让他们相互通气,那么万事万物的真相都会显露出来。君主掩盖行迹,隐藏念头,臣下就无法探测;去掉智慧,不用才能,臣下就无法揣度。保守自我意图而验证臣下,谨慎地抓住权柄而牢固地掌握它。杜绝臣下的窥探,破除臣下的揣测,不要让人贪求君位。

下面看司马昭如何高瞻远瞩灭掉蜀国又除掉佞臣

司马昭想要大举讨伐蜀汉,,可朝臣们大都认为不可,只有钟会支持赞成。司马昭说服了众臣,便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准备进攻蜀汉。
此时,征西将军邓艾认为蜀国没有可乘之机,屡次陈述不同意见;司马昭让主簿师纂担任邓艾的司马去给他讲明道理,于是邓艾也就奉命行事了。

当时,钟会之兄钟毓[yù]曾秘密对司马昭说:“钟会爱玩弄权术,不可过于信任。”西曹属邵悌也对司马昭说:“派钟会率十万余人去伐蜀,我认为钟会单身一人,没有家人作质任,不如派别人去。”司马昭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此事呢!蜀国多次进犯,军队倦怠,百姓疲劳,我们去讨伐,易如反掌,但众人都说蜀不可伐。如果人先心存畏惧,那智勇都会衰竭,如再强使他出兵,必被敌擒。现钟会与我意见相同,派他伐蜀,蜀必定灭亡。灭蜀之后,如钟会作乱,蜀人不会与钟会共谋,而中原将士急于回家,也不肯与他在一起,钟会作乱,只会自我招祸。”

后来破蜀后,钟会想占据蜀国作乱,密报司马昭邓艾居功自傲,想要谋反,司马昭命钟会把邓艾关进囚车解压回朝,钟会遣卫瓘在前,把司马昭的手谕传达给邓艾的士兵,于是邓艾的士卒皆放下武器,把邓艾压入囚车。既除邓艾,钟会自以为再无敌手,假传太后遗诏,准备起兵灭掉司马昭,当钟会除掉邓艾后,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昭对他十分信任。但这时司马昭已亲自率军十万屯驻长安,并令中护军贾充领军入斜谷,随时准备镇压钟会的叛乱。

钟会发觉司马昭对他已有防范,慌忙诈传郭太后遗诏,公开打出讨伐司马昭的旗号,但其部将都不愿随他作乱,钟会只得把他们都关押起来,“严兵围困欲尽杀之”。不料其谋泄漏,魏兵得知情况,起兵攻打钟会,钟会措手不及,和姜维一起被杀。这场叛乱遂以失败而告终。后胡烈用计致使全军混乱,几天后,胡烈之子胡渊号召本部人马起义,看到这情况诸军皆反,钟会死在乱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