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驻华大使馆地址:“城市的辫子”该不该消失 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46:33

上海无轨电车规模曾为亚洲第一,目前仅存十条线路五年后全部停运 欧美很多城市曾拆除线网,出于绿色节能考虑又陆续“请回”无轨电车

“城市的辫子”该不该消失

2011年8月12日   01:01-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陶健/贺昉

  本报首席记者 陶健 通讯员 贺昉

    进入8月,很多乘客发现,从中山公园开往提篮桥的13路电车公交线上已看不到一辆电车。由于8年使用期限已到,13路公交线上最后22辆电车于上月全部报废,换上了清一色的柴油公交车。

    至此,上海尚在运营的无轨电车仅剩151辆。如果运营单位不再增购无轨电车,到2015年1月,随着最后一辆无轨电车的报废,“城市辫子”的独特风景将从上海消失。

“城市辫子”世纪兴衰

    1914年11月,中国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在上海开通,长长的“辫子”搭载在纵横交错的架空电线上,从容驶过将近一个世纪。资料显示,上海无轨电车系统在1994年达到巅峰期,当时拥有电车线路20多条,营运车辆986辆,载客量占市区公交客运总量的30%以上。上海的无轨电车营运规模曾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上海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改造工程的兴起,9路、12路、16路、27路等无轨电车线路因架空线网搬迁困难等原因,先后退出营运舞台,曾经唯一一条过江电车线路隧道五线也改为汽车线路,18路、21路虽然保留了“番号”,但车队中早已没有电车的身影。目前,上海的无轨电车线路只剩下10条左右。

    记者采访中发现,电车司机大多是“电改汽”的拥护者。他们表示,电车依赖网线行驶,机动性差,速度慢并且容易“掉辫子”,造成交通拥堵。还有部分“电改汽”的拥护者则认为,有轨电车的架空线犹如“蜘蛛网”,污染了城市的天空。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电改汽”的深层次原因是,公交改革后取消了电车用电的电价优惠政策,造成电车运营成本大幅提高,电车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电车回归热”在国外兴起

    与上海无轨电车系统日渐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场“电车回归热”正在国外兴起。

    交通专家介绍,从全世界范围看,电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建设—拆除—重建”的曲折过程。近年来,出于环保的考虑,很多早年拆除了无轨电车线网的城市,又将无轨电车重新“请”了回来。目前,全球已有350多个城市运营无轨电车,在莫斯科、旧金山、洛杉矶、米兰、罗马、柏林、温哥华等欧美著名城市,无轨电车成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在有“无轨电车王国”之称的俄罗斯,全国投运的电车数多达8万辆。

    电车的最大优点就是低能耗、无排放。电车用的是电能,在制动减速过程中还能采用“再生制动”模式,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节能效率高于汽车。据环保部门测算,上海街头如果增加行驶1000辆电车,每年将减少排放一氧化碳2245吨、氮氧化合物1040吨,可以缓解夏季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对改善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而电车系统的造价仅为轻轨的1/15、地铁的1/45。

乘客呼吁振兴“绿色公交”

    上海世博会期间,巴士集团承担营运的120辆纯电动公交车和61辆超级电容车累计安全行驶730多万公里,运送游客1.39亿人次,创下新能源公交车的多项世界之最。这两种无轨电车剪掉了“辫子”,只需充足电就可上路,行驶线路上也就没有了架空线,完全克服了老式无轨电车的缺点。

    世博会后,巴士电车公司专门组建了新能源运营分公司,利用120辆纯电动公交车开设了三条中国馆班车专线,分别从陆家嘴、上海南站和人民广场通往世博园外白莲泾公交枢纽。其余61辆超级电容车也从去年11月起分别在11路和26路投运。但是,181辆新型无轨电车只占上海公交运营车辆总数的1%,而高昂的购买成本及充电站建设困难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电车的发展,上海距离“绿色公交”仍然非常遥远。

    有不少乘客认为,上海的无轨电车不能一退了之,更不能简单地用汽车替代。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鼓励公交运营企业适量增加电车线路和营运车辆,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在技术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公交电车的投入,让“绿色交通”风景线在申城街头重新亮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