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唱的老爸老妈简谱:游永安; 分析洪秀全与杨秀清争权的必然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1:33
游永安;分析洪秀全与杨秀清争权的必然性  [原创 2009-06-05 09:18:50]   

游永安;分析洪秀全与杨秀清争权的必然性

在桂林游玩五天以后,我顺江而下,来到阳朔,在此我又驻足三天,可以说玩遍了漓江。我所以这样选择旅游路线,一方面是这条道本来就是旅游热点,更重要的是我要踏访太平天国宣布建国的永安州,阳朔是必经之路。

清朝的永安州,现在的名称叫蒙山县,由阳朔继续南下,经过荔浦,距离阳朔有百十来公里。

蒙山县不通铁路,城市也不处于交通要道,所以来到这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相对闭塞。街道上的人不多,店铺看上去也不兴旺,与我昨天住的阳朔有天壤之别。

蒙山四面环山,城的东西两侧有湄江和通文江夹城而过,清朝时期的永安州城并不大,面积只有六万平方米,城高一丈六尺。现在城墙已经拆除,只剩下几十米的一段残迹,还能看出原貌。


               (原来的城墙)
    太平军兵临蒙山城下,第一天的白天只是围而不打,到了夜晚,安排几百名骑兵马后拖拽石块,手中燃放鞭炮,围城疾驰,造成城外有千军万马之势,守成清军一片惊慌,一夜未合眼,当地群众称第一天攻击是“惊心战”。紧接着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进攻蒙山东门,知州吴江也将清军大部调到东门防守。此时太平军的主力突然从西南角搭云梯爬上城墙,县城就此失守。

蒙山是太平军占领的第一个城市,首先它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影响,原来清朝只将太平天国当成一般的流民暴动,而太平军占领蒙山县城以后,在此宣布建国,封王建制。在这里完善了军内的各级官职;在这里宣布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五王的任命;在这里颁布了太平天历,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治结构的框架。

其次,中国有句古话:大乱下乡,小乱进城,当太平军突围紫荆山时,蒙山一带的地主老财以为太平军只是流寇,为了防止被洗劫,纷纷躲入蒙山城,并带入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量物资。太平军占领蒙山以后,据说单粮食就有百万余斤,而且得到了大量布匹,在这里太平军按照明朝的装束统一制作了军服。在城内太平军还得到了纸张和印刷设备,这为太平军开展宣传和进行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保证。

原来永安州衙门的原址就在解放后蒙山县政府所在地,洪秀全在蒙山时期就住在这个地方,现在县政府已经搬出,此地只有一栋楼房空置。


     (现在的现政府已经搬出,原址是洪秀全称王的地址)
    在州衙门右侧有一座武圣宫,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原来的格局是正殿大堂一间,东西两厢各三间,大堂前面有长廊和圆形拱门,现在两侧的厢房已经毁坏了,但正殿的大堂保存完整。1851年太平天国占领永安州以后,将武庙的塑像全部打破,原来的房子变成了杨秀清办公的场所,故又称为“东王府”。



             (  武圣宫大殿)

在武圣宫门前有一处广场,广场上有一株玉兰树,枝叶繁茂,此树胸围三米,高十一米,这是太平天国时的原物,1852年洪秀全曾经在树下召集将士发布著名的《永安突围令》。



          (洪秀全发布诏书的玉兰树)

在武圣宫另一侧有一口眢井深2、7米,因为没有水,故名。1976年3月发掘出土铁镣、铁弹、清朝官员佩饰、帽顶、珠、玉器,首饰和两颗头颅骨,头颅骨上有明显的枪戳和刀砍痕迹。



               (埋葬清朝知州的古井)

据史料记载,太平军占领永安州以后,永安州知州吴江和副将阿尔精阿在巷战中退到武圣宫被活捉,太平军就地将这二人在武圣宫斩首,并将尸体埋在了井内。

太平军走后,家属掘开井找到两人的尸体,但当时没有发现头颅。1976年清理井内残物发现这两颗人头,为此还掘开原来埋葬吴江的坟墓,结果发现墓中只有尸体,没有头颅,这验证了两颗头颅就是知州吴江和副将阿尔精阿的。



              (这是那两个官员的头颅现在展览馆存放)

现在这一带已经成为纪念馆,在围墙的一侧刻写着洪秀全在蒙山时期发布的诏书,这验证了太平军在这里整顿军纪、实行正规化的过程,其中有一段可以说明太平军战斗为什么那样勇敢。现抄录诏书如下:

“天兄纲常,今昭令各军每场杀妖后,各两司马立即记录自己管下兵某名。头顶尊令向前,则画圆圈,以记其功。某名头顶逆令退缩,则画交叉,以记其罪。中等者免记录,记录册成,两司马执册达卒长,卒长达旅帅,旅帅达师帅,师帅达军帅,军帅达监军,监军达总制,总制及递达丞相。丞相达军师,军师转奏到小天堂,以定官职高低。小功有效赏,大功有大封,各宜努力自爱,钦此,辛开十月十二日,时在永安。”

在太平军内,最基层的组织是司马,每个司马管理二十五人,类似现在的排长,在这篇诏书中,洪秀全强调,听从命令勇敢战斗的“划圆圈”,而在战斗中退却的“划交叉”,逐级上报,这证明太平军建军建制的工作在蒙山县已经相当完善了。

太平军进入蒙山以后,清军的尾随部队随即就将蒙山围困起来,太平军在此休整了六个月,为了保卫蒙山的安全,太平军在县城的四周设立了坚固的防线,在城西半华里的团冠岭上现在仿制了当年的炮台原貌。站在团冠岭上,蒙山县城尽收眼底。在这块土地上,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们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雏形,但正是这种制度的完善也埋下了太平天国失败的祸根。

太平天国失败有许多因素,但重要的一点是内部不团结,其爆发点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内讧。

现在许多史学家强烈谴责杨秀清的专权和洪秀全的腐化,其实这只看到问题的一面,洪秀全和杨秀清天京内讧实际在起义之初就埋下了祸根。

洪秀全书生出身,养家的技能只有教书,因为数次科举落榜,看到读书不能改变自身的现状,才产生怨恨之心。正是科举的失意促使洪秀全铤而走险,将自己的一腔怒火与世事的不平结合起来,既然不能用辅佐君王的做法来展示自己的才华,那就只有用铲除君王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要想砸烂旧有的社会机器,除其原先就拥有一部分权力,用政变等手段攫取政权以外,但凡一个身无所有的小人物要想推翻政权,其前提是要有一个团体,一群追随者。这个团体在古代叫会党,在现代叫政党。当然在汉唐时期没有会党的组织,但那时是以地域作为界限,比如刘邦就是依靠沛县的班底,实际是没有会党的会党组织。到了清朝的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此后中国的会党或政党全部贴上了国外的标签,不管孙中山的国民党还是毛泽东的共产党,都打上了外国思潮的印记,其始作俑者就是洪秀全的拜上帝会。

但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广东并没有市场,这是因为由于鸦片战争国人已经恨透了洋鬼子,搞什么基督教只能遭到乡亲的唾骂,所以洪秀全就流落到广西。

洪秀全到广西传道身边只有冯云山一个人,要想发动群众,只能依靠当地的穷苦百姓。而杨秀清是当地最底层的烧炭工,并且非常仗义,实际上杨秀清是带有着江湖社会横打硬捞的性格,洪秀全要想开展工作只能依靠这样有影响的人物。

但是洪秀全在起义的策划上就显示出经验不足,最终将太平军第二把交椅交给了杨秀清。

1847年冯云山到桂平以后,由于宣扬拜上帝会,曾经被官府拘押过,冯云山被俘后,洪秀全惊慌失措,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只好回到广州,寄希望让外国教会人士向官府施压,以求救出冯云山。

在洪秀全离开广西以后,杨秀清则积极在当地运动,黑道白道全都用上,最终将冯云山救出。

冯云山被释放时,洪秀全还在广东运动救人,冯云山就返回广东意欲同洪秀全相见。一个是拜上帝会的精神领袖,一个是具体筹划者,此时两人都不在广西,当地的拜上帝会群龙无首,而敌对势力又灼灼逼人,运动进入低潮。

由于拜上帝会的宗教性质,决定了任何人出面领导都只能以宗教的身份出现。杨秀清此时就假托附体,以替天父代言的面目,出现在教徒集会场所,接过教主的旗帜,解决教会急待处理的问题。公平的说为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杨秀清装神弄鬼也是迫不得已,只有这样起义计划才不能夭折。

事后洪秀全承认了杨秀清天父代言人的脚色,冯云山让出了二把手的地位,金田村起义由杨秀清一手策划,到了蒙山建制,明确规定其他四王所上奏的奏折先要经过杨秀清过目,才能送到洪秀全手中,太平天国从此出现两个中心,这为以后的天京内讧埋下伏笔。

在太平天国内部有两个人能制约杨秀清,一个是冯云山,是他发展的杨秀清加入拜上帝会,并主动退居杨秀清之后,而且冯云山在太平军的威信是最高的,但可惜太平军刚从蒙山突围,还没有走出广西地界,冯云山就牺牲在全州的蓑衣渡,这不能不说是天意。

另一个制约杨秀清的是萧朝贵,他是太平军中的一员勇将,开路先锋,在洪杨两方面都有人脉。他同杨秀清是多年的好友,而洪秀全为了制约杨秀清,又将妹妹嫁给了萧朝贵,这种安排应该是妥善的,但天不佑洪,萧朝贵在攻打长沙时阵亡。这样,洪杨之间已经没有调和人了。

洪秀全到蒙山以后,好像同杨秀清约好了似的,洪秀全主要是制定政策、宣传革命思想,而杨秀清对行政大权独揽。这种分工一直延续下去,到了南京依然如此,一切的军政大事均由杨秀清主持。这也是金田起义以后一贯的军事指挥制度,而且在洪秀全看来,他和东王的这种分工是必要的。

有人说洪秀全进了南京城就腐化了,其实这里有杨秀清的责任,这是杨秀清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有怂恿洪秀全享乐的一面。

到了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杨秀清开始忘乎所以,认为洪秀全是个累赘,多次在广廷大众之下羞辱洪秀全,这才将洪秀全逼到墙角,不得不对杨秀清下死手。

人们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天京的内讧,使太平天国大伤元气,最终走向失败。

回顾这段历史,给人的教训是在封建制度下由于领导人无法轮替,功高震主者与集团其他领导人的分歧是历史的必然。从洪杨天京事件中我们还能得出一个结论,西汉韩信临死所感叹的“狡兔死,走狗烹,”是封建社会一条血腥的必然规律。                     刘清源                     2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