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凯之最后一战 豆瓣:外媒称美债危机令中国进退维谷 不管怎样中国都是输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59:08
外媒称美债危机令中国进退维谷 不管怎样中国都是输家
2011-8-11 15:10  来源:凤凰网  评论 3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据路透报道,8月这股戏剧性的金融冲击波,很可能会给已经历时四年之久的全球信贷危机开启第三个阶段--最终使债权国也难以幸免.目前看来,这股冲击波源于经济低迷,而又有催生另一场经济衰退之势.

  这场由西方国家按揭贷款与房地产泡沫触发的信贷危机,首先重创了银行业,现在使被迫救助银行业的政府陷于危机.

  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已经剥夺了美国象征“无风险”的aaa主权债信评级,而欧元区不是疲于应对国家破产就是要解决成员国的流动性危机,这场战争的胜利也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

  随着市场对西方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能力或意愿的信心迅速低落,这场大戏的下一个转折点将转向为其提供贷款的盈馀国家.

  这也难怪在过去一周里,身为债权国的中国是表现最为焦虑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官方媒体谴责美国嗜债成瘾,并批评其在预算问题上的政治角力是"短视"行为.中国的焦虑程度丝毫不亚于身为债务国的美国,以及摇摇欲坠的意大利或西班牙等国.

  俗话说,如果你欠银行一千块,你会有麻烦;但如果你欠它一百万,银行会有麻烦.

 

 

  中国对美国的借款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把中国30%的年产出都存放在同一个国家,并且中国3.2万亿外汇储备中剩馀的绝大多数可能都借给了欧洲国家.

  让中国或许其他债权国感到愤怒的是,他们现在已经被自己的债务人所绑架,并且有被洗劫的可能.因为确信肯定能收回资金,这些国家和机构一直向美国提供贷款.

  尽管标准普尔上周调降了美国aaa的主权债信评级,以及市场担心意大利或西班牙无力还债,违约的担忧仍看似有些夸大.但政府无力安抚投资者的担忧,市场日益感到不安,这件事本身必定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对债务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这也是市场信心失控的开始.

  不管怎样,中国都可能是输家

  像中国这样的大债权国将面临三重打击.

  其一,西方需求下滑,打压中国的出口拉动型增长;其二,信贷忧虑高涨,损及中国的高额储蓄;此外,面对西方需求冲击的政策反应,可能是印发更多钞票.

  汇丰控股(hsbc)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stephen king)表示,美国的印钞式做法在保持债券低收益率(殖利率)的同时,令美元走弱,从而将债务负担转嫁给海外债权方,以支持美国出口和经济增长,而这些外海债权人手中资产的美元价值则出现下滑.

  中国也可寻求增加货币供应的手段,但这会危及社会稳定,因该国通胀率已相当之高.但若中国威胁要抛售美国资产,也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这对当前美债市场造成的任何影响,也会引发同样的短期估值後果.

  “无论怎麽做,中国都是输家,”简世勋写道,并称到时会出现两种情形--“较好的”情形,是20国集团(g20)就缩减全球失衡达成妥协,尽管该前景一直很遥远;而“可怕的”情形,则是中国因被频频指责为故意引发美国及全球金融危机而大为光火.

  他并称,任何一种情形的长期後果,都是美元一家独大的储备货币地位被削弱.此前中国支持以imf特别提款权的方式,由关键储备货币组成货币篮子的做法,这是背後原因之一.

  中国显然不是美国唯一的大债权国,不过其持债规模却遥遥领先.日本持有的美国公债规模也达到约1万亿(兆)美元,此外,巴西、台湾、俄罗斯和几个石油出口大国也是重要的债权国.

  但有关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可通过货币贬值来走出困境的想法,决不仅限于揣测.

  贸易顺差300亿美元 美债危机对出口影响在三季度

  美债危机爆发之时,中国7月份的贸易顺差却意外站上300亿美元的高位。

  海关的统计显示,中国7月份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4%,进口同比增长了22.9%。7月份的贸易顺差从6月222.7亿美元膨胀至315亿美元。

  世界经济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究竟会否再次将中国出口拖入负增长区间?8月10日数位受访外贸领域人士均表示,2008-2009年期间出口急剧下跌景象不会重现,但出口增速在下半年的明显放缓恐难避免。

  考虑到外需的萎缩和中国经济增长的趋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粗略估算,到年底,中国出口的月度增速可能回落到10%甚至更低,而进口月度增速可能大幅滑落至5%以下甚至出现下降。

  外部市场的不稳定可能将使中国的外贸政策调整更为谨慎。外贸系统人士透露,削减顺差、促进贸易平衡的思路虽然没有争议,但具体的政策路径部委之间还存有分歧——究竟是通过推出包括降关税在内的一揽子促进口政策来削减顺差,还是通过下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来促进贸易平衡?

  受访人士们指出,美债危机爆发之后,料决策层不会轻易出手压减出口,因为顾虑外需的缩减与内部的紧缩政策形成叠加。事实上,包括纺织服装、制鞋业在内等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美债危机爆发之前的4月份左右,已经呈现明显颓势。

  出口减速已有先兆

  中国7月份出口20.4%的增速,高于6月份的17.9%,也高于经济学家此前17.5%的预期中值。1751.3亿美元的月度出口规模更是刷新了上月刚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就在上周五,标准普尔历史性地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担心这一事件将类似于雷曼倒闭,全球经济会因此陷入二次衰退。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从中国外需的结构来看,当前欧美市场已经呈现出问题,而新兴市场暂时未受波及,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7月的出口增速出现回升。

  出口的减速已有先兆。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世俭提醒,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增长幅度今年以来一直在放缓,根据美国海关的统计,美国1-2月自中国进口增速还在20.8%,1-4月增速已经下滑至17.3%。

  中国大型纺织服装出口商之一的上海飞马集团总经理陆龙生刚刚从美国拜访大客户归来,他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终端销售的不顺畅导致客户的下单极为谨慎。

 

 

  “需求明显不如上半年,”他说,当前的在手订单排期大致到10月份,已经可以明确公司三季度的出口会明显回落。虽然新兴市场的稳定增长使得飞马1-7月份出口额实现了30%的增幅,但这批订单大部分来自春节前,而且飞马对美国的出口额前7月已经下降了15%,考虑到提价因素,出口量的下降幅度会更大。

  事实上,虽然海关的统计显示服装在前7月的出口额增长超过了20%,但这仅仅是成本上涨企业出口提价后导致的账面出口虚增,前6个月的实际出口数量测算下来增幅大概在2%左右。

  纺织业的处境有多窘迫从棉花价格的暴跌可见一斑,中国棉花价格从今年的3月31000元/吨大幅下降到当前的不足20000元/吨。记者了解到,因为棉价的超跌,商务部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于8月11日在上海调研服装出口订单现状。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人士介绍,鞋类的出口从4月份已经出现明显放缓,出口数量的增速已经从上年度的十多个百分点下滑到仅仅几个百分点。该人士说,调研了解到,海外采购商们在去年曾经大量补充库存,而销售的不顺畅,致使他们再度面临去库存的压力。

  考虑到订单的周期,美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呈现估计将在三季度。但数位受访人士都不认为中国出口会因此出现骤降。

 

 

  张永军说,国际市场的这一轮动荡与2008年底已经明显不同,2008-2009年海外采购商们因为信贷约束、资金链条的断裂根本无力继续进口,而当前还不存在这一问题。“中国的出口增速下半年可能会逆转为小幅增长甚至不排除小幅下降的可能性,但金融危机时的大幅下降难以重现。”

  周世俭预计中国四季度的出口或许会较三季度好转,这一判断的依据是,预计美国将在今年9月份左右出台第三次刺激经济的方案,以此降低失业率和促进明年经济能有起色。美国总统奥巴马明年将面临大选,根据过往经验,要试图连任就必须将失业率控制在7%以内。

  降顺差路径分歧

  海关公布的7月贸易数据中,315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大幅超出市场预期。6月222.7亿美元的顺差规模曾引起市场不小争议。中国一季度曾经出现小额贸易逆差,之后顺差规模逐月扩大。

  商务部一直希望能够将今年的顺差规模控制在1000亿美元的范围内,而这一顺差规模一直被外贸系统认为是衡量贸易基本平衡的关键评价指标。而1-7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762亿美元。

 

 

  张永军判断,月度顺差的扩大更多来自进口增速的大幅回落。中国7月份进口同比增长了22.9%,明显低于1-7月26.9%的增长水平。他说,剔除季节性因素并折算年率后,7月进口环比减少的幅度大概在15%左右,如果考虑上价格因素,这一降幅将更大。“现实的情况是,出口增速虽然也有放缓,但进口增速下滑得更快。”他说。

  进口增速的放缓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国内紧缩政策背景下,中国的需求扩张正在放缓;二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导致进口额增长的放缓。

  事实上,顺差的成因或许会影响削减顺差的路径选择。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说,经济的再平衡将是一个长期命题,在外需可能再次明显萎缩的情况下并不适宜贸然采取下调出口退税率等压减出口的措施。

  新一轮出口退税率下调本还在酝酿中。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秘书长贾明星上周四曾表示,政府正在就可能取消铝半成品的出口退税展开调研,这一类产品的退税率可能从13%下调为9%甚至完全取消。

  前述外贸系统人士说,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下调在部委间能够达成一致,今年年初曾经有建议提出将纺织服装、制鞋、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也一并下调,但目前看来,这些政策调整的博弈可能会因为美债危机的爆发而暂时搁置。(21世纪经济报道)

 

   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