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东说金新浪博客:《美国科学家》公布的10种最佳科学育儿方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3:15
2011年06月04日04:54 南方网  【学习教育】《美国科学家》公布的10种最佳科学育儿方法         摘要: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成人或许比自己想象中更猥琐,而孩子又比我们想象中更天真、正直、善良。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部分流行法则,金钱至上、快餐式爱情、人情味淡薄———这些都成为孩子们的疑惑甚至是鄙视的部分。 

A  你最不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是?

 

  “宝宝我爱你”这句话很虚伪

 

  1、“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上床睡觉!”38%

  2、“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厉害!”27 %

  3、“你怎么这么笨!”19%

  4、“大人说话你别插嘴,一边去!”9%

 

  ■其他个性化答案

 

  “你看看你,望你成龙,你连虫都成不了。”———田媛,9岁

  “要减零花钱了!”———王子浩,11岁

  “你是不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菲菲,9岁

  “既然你那么不听话,我拿棍子来ci(伺)候你!”———陈飞扬,9岁

  “Gum(滚)开,待一边去。”———陈子琪,8岁

  “烦死啦,小心我揍你。”———贝贝,10岁

  “我来帮你洗zao(澡)吧!”———丁丁,7岁

  “你不是我儿子。”———安安,7岁

  “你以后肯定没出息!”———曹逸,8岁

  “你有病啊。”———王可宇,8岁

  “听见了没有!”———陈毅,10岁

  “你怎么老是和优等生差距这么大?”———小林,12岁

  “去去去,别烦我看电视。”———何毅强,12岁

  “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就去要饭吧!”———毛毛,12岁

  “我们要离婚。”———凯伦,12岁

  “宝宝好爱你。”(他们只要一说这种话,我会觉得很虚伪)———小雨,11岁

  “今天太忙了,原先下馆子的计划取消吧!”———曾怡燕,12岁

  “你看,某某人学习又超过你了,怎么如此不争气,看人家孩子多省心……”———甜甜,13岁

  “你这是干什么呀,跟鬼似的,信不信我抽死你……你又考成这个样子。进小屋去,我去拿棍子。”———风之子,10岁

  “弟弟比你小,你作为姐姐应该多让着他一点。”———煜煜,11岁

 

  深圳的家长们首先是“催促机器”。美国有个超牛的作家,冯内古特,他在小说里把所有人都比作机器,爸爸是道歉机器,妈妈是原谅机器……你最不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说什么话?从小孩子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大人确实很像机器。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他们给自己按了快进键,也强制性地给孩子按快进键。“大人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标准去要求孩子。”园岭小学副校长李志萍说,“他们不太照顾到孩子的身心特点,所以过分强调速度,同时,他们认为自己只要下达指令,孩子马上就要做到。大人总嫌孩子作业写得太慢,事实上我建议家长找一天,亲自把孩子的作业写一遍,就能体会孩子的‘工作量’很大,并不单纯因为他们效率不高。”时间就是生命、效益就是金钱“,这种崇尚速度的价值观影响了深圳30年,是时候反思这个教条是不是适合当下需要了。我们快速吃饭、快速开车、快速工作、快速睡觉———那什么时候享受人生?能不能给孩子一点慢条斯理的权利,让他们不要过早地成为快城市的快市民?不过大人又要说了,不快点,那么多作业能做完吗?补习班上得过来吗?———作业、补习班、成绩的地位,一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

 

  大人也是“攀比机器”。一大兴趣爱好就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美其名曰“激励法”或者说“激将法”。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都提到,深圳的家长有个很重要的特点,比较不愿意承认自己孩子的弱项,认为孩子是全才,不愿意面对每个孩子在同一个领域存在天分上的差异。所以,在他们看来,其他孩子能做到的,自己孩子也能做到。“其他父母能做到的,你能做到吗?”外企主管Sandy非常反感深圳家长这种攀比风,“他们把孩子当产品,放在一起比来比去,刺激自己的小孩,打击他们的自尊。大人说,你看谁谁谁都拿了大奖、考了第一,你怎么这么笨,小孩完全可以回应,那你看张爱玲20岁出头就成了名作家、牛顿二十二三岁发明微积分、奥巴马45岁当选美国总统,那你呢?”

 

  大人还是“骂人机器”。在骂自己孩子这件事上,深圳家长都成了句式发明家,舍得动用各种修辞法。“你比猪还笨一亿倍”,“蜗牛看到你这速度都哭了”。在威胁小孩方面,他们也颇有建树,最流行的威胁就是,“如果你不努力学习,长大就去要饭”———50后父母的教育手段,70后、80后父母也不嫌弃,接着用———几十年过去了,是不是该换换台词?是的,我们可以从里面看到恨铁不成钢的深刻感情,只是,在动用重磅词汇“羞辱”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先停顿一秒钟,平静下来,想想孩子的感受———诸如“你不是我儿子”这种身份性否定的言论,还是要慎重吧?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说,“你不是我妈妈”、“你不配做我妈妈”,这种话是不是可以瞬间把家长逼疯?

 

  B 你看不惯爸爸妈妈做的一件事是?

 

  “成天像仇人似的爆发星球大战”

 

  1、爸爸妈妈经常吵架42%

  2、让我认真写作业,他们却在外面看电视,打游戏23%

  3、爸爸喝酒、抽烟21%

  4、让我上补习班8%

 

  ■其他个性化答案

 

  我问问题他们只说“嗯!”———唐宇霖,9岁半

  无视我的存在。———曾宇翔,10岁

  两面pai(派),爸爸在老家和一个叔叔说时叔叔是猪,在时叔叔面前又说那个叔叔是笨蛋。———霖霖,9岁

  每到我上学时,妈妈总爱照镜子,照清楚就可以了,还要照,镜子又不是魔镜,不会把妈妈变漂亮,不知道为什么她还要照个没完!———欣欣,9岁

  出卖我、骂我、K我、互相吵jia(架),自杀……———飞扬,9岁

  老是他们两自己出去gu an g(逛)街。———林林,9岁

  我爸开车的时候每次都骂人。———容瀚韬,9岁

  偷吃东西。———小林,10岁

  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弱点。———田媛,9岁

  老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回来。———舒敏9岁

  在我面前脱上衣。吃饭时,把菜吃得叭叭响。———宋庆祺9岁

  做我喜欢的事,勾引我。———西西9岁

  去买股票,我想还不如给我买东西吃。———雷舒迪,8岁

  杀鸡。———宁为学,9岁

  爸爸妈妈在yin(银)行取qian(钱)排队hu xiang tuiji(互相推挤)。———桐桐,7岁

  我爸爸开心的时候狂nie(捏)我。———小刘,7岁

  我妈妈很爱w a bikong(挖鼻孔)。———艾艾,6岁

  妈妈出去总是化nong zhuang(浓妆)超难闻。———吴抑扬,7岁

  威胁我。———阳阳,8岁

  妈妈做事情不乐观。———桂林,8岁

  爸爸经常打哈欠打得惊天地,泣鬼神。———小林,12岁

  不相信我,从不让我做家务活。———豪豪,13岁

  在小孩面前做了错事,以为我们是小孩不厉害,就不道歉,还趾高气扬的。———毛毛,12岁

  爸爸每天很少回家,很少有时间和我在一起。———李东峰,12岁

  因为玩电脑,不给我们做饭,让我们出去买东西。———杨钰龙,12岁

  我最看不惯妈妈在我们同学面前说我的成绩。———群群,11岁

  即使呆在一起爸爸妈妈也总是睡觉。———煜煜,11岁

  每次从远方(家乡等地方)回来,在车站打的士,他们总是把一些想先坐上车的人拉开(有时候,不是每次),让我们很快上车回家。———杰杰,11岁

 

深圳的夫妻们都是吵架狂吗?本次调查中,投诉父母爱吵架的小孩比例之高,远远超出常规想象。父母针锋相对、言语上兵戎相见的场景,对小孩来说完全可以构成心理阴影。很多小孩在问卷中非常困惑地问,为什么大人教育我们要心平气和,自己却用这么粗暴的方法来沟通?性学博士方刚认为,“父母都是人,不是纯理性机器,是人都会有情绪,关键是如何控制情绪。父母不可随意在孩子面前吵架,尽量选择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吵,万一让孩子看到,也应该做出补救措施。首先要让孩子对吵架行为有一个正确理解:吵架是成年人的交流方式之一,即使父母激动、吵架,但并不代表父母不再相爱,也不代表不会幸福。父母吵完之后,要及时表达对彼此的爱意和温情。”其实深圳家长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情绪空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不久前公布的10种最佳科学育儿方法中,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怀排在第一位。排在其后的,就是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压力、如何维持夫妻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远远超过为孩子提供教育机会、稳定的收入、行为管教、锻炼和营养以及安全方面的考量。

 

在孩子们真诚的倾诉中,我们发现,有些家庭甚至是天天上演狗血剧,家长在孩子面前闹自杀———有没有想过,这是多么负面的示范?

 

  深圳大多数家长们都持有双重标准:对自己宽松,对小孩严格。在小孩子的描述中,部分家长简直要用“人格分裂”甚至“猥琐”来形容了。他们总是一面禁止小孩做某件事,而自己却明目张胆地做,最集中的表现就是不准小孩子看电视、玩电脑、晚睡觉,而自己大张旗鼓地做这些,几乎没有愧疚感。让孩子们愤愤不平的是,他们在写作业,有些家长很high地看电视,还笑得很大声,唯恐孩子不知道自己有多投入多愉悦。不准小孩喝可乐,自己拿瓶啤酒当饮料灌。不准小孩说脏话,自己讲话却出口成脏……11岁的小博比较愤慨:“家长做坏榜样,既然,他们都那样子干,为什么我这样干就不行,还教训我,自己没管好自己就不要管别人,以家长为榜样,有用么?!”新锐早教小巫就一再强调,“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任何事的时候,先想想,自己能做到吗?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很多时候,孩子就是我们的行为督导。有些家长会说,不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吗,偶尔为之,无伤大雅,但,别忘了育儿也是有蝴蝶效应的,你的一点不注意,可能会被孩子放大,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父母是全职,24小时都不能下班的。就像龙应台跟她儿子安德烈通信的时候就讲到,人生的关键时刻,甚至生死,往往都是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给决定了。不过方刚也提醒家长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父母的要求只是一个目标、一个理想境界,父母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大家一起努力,人人都要学会宽容———这种宽容是双方面的,父母对孩子宽容,孩子也应该对父母宽容。

 

  C 电视里的大人做的哪件事让你看不懂?

 

  有些演员为什么能接吻、还表演杀人?

 

  1、总是爱打架、随手就杀人36%

  2、恋爱、接吻甚至脱衣服33%

  3、动不动就自杀14%

  4、为什么随随便便就离婚8%

 

  ■其他个性化答案

 

  看不懂美白广告。———唐宇霖,9岁半

  一些小吃店里的厨房那儿有那么多添加济,还不卫生。再说那也要钱啊,又有害,为什么要加那么多呢?———黄晨露,10岁

  《29天半》中的一个jing cha(警察)叔叔去坏人那里当卧底,但却打死了个jing cha(警察)。———张泽霖,9岁

  电视剧里有人不认自己的亲生儿女。———刘永胜,11岁

  有些演员为什么能接吻?———杨耀程,10岁

  为什么有的新闻中的两位主持人是一男一女同时出现,有的新闻中的两位主持人不是一男一女同时出现?———皮皮,10岁

  我看许多电视节目,好像都是不用收费的,难道是白看了吗?而且还会看到如果有哪个人说什么台收视率很高就很高兴。什么是收视率?———曹希瑾,10岁

  做一些让我看不懂的科学实验。———钟昊岭,9岁

  用自己的孩子去换别人孩子的生命。———张权林,11岁

  有些节目里会看到明星发表文章,还公布一些隐私,我不懂为什么,是明星就要这样做吗?要增多粉丝也可以加强别的方面啊。———陈沛欣,9岁

  那些哭戏哭来哭去都不知道在演什么?———王子浩,11岁

  好像没什么看不懂的。———陈飞扬,9岁

  在打zhang(仗)电视ju(剧)里,为什么被qiang(枪)打了好几次,都不死?———林林,9岁

  吃东西的时候吃到钉子不会死。———小林,10岁

  去外面打醉拳。———舒敏,9岁

  为什么小孩给大人下跪。———黄裕峰,10岁

  某电视说什么什么不好,另一电视台说和此事相反的观点。———周宇清,10岁

  脱衣服。———宋庆祺,9岁

  为什么要打仗?———鸭蛋,10岁半

  T an(谈)情说爱,花言qiao(巧)语。———源源,9岁

  为什么她(他)宁愿用自己的命换别人的命?———黄嘉怡,8岁

  电视里男女主角为什么会一见钟情,然后分开,又结hun(婚)。———朱越凯,9岁

  杀害自己的父母。———慧慧,9岁

  《让子弹飞》里头的姜文说:“不落轿。”———雷舒迪,8岁

  看不懂大人为什么要结婚。———和和,8岁

  大人先开始谈恋爱,过几天反目成仇让我看不懂。———董博,10岁

  打仗的时候特种兵为什么能跳过一座6米高的墙?———唐汉麟,10岁

  一天不上ce(厕)所。———张乐,8岁

  不jieyueyong(节约用)电。———桐桐,7岁

  古代pian(片)演来演去。———阳阳,8岁

  日本人写字。———菲菲,9岁

  大人为什么会变m o(魔)术。———加薪,9岁

  长时间的英文liao(聊)天。———易冬骏,8岁

  他们bangjia(绑架)小孩子。———丹丹,8岁

  电视里大人演得几乎都是爱情的,全是你爱我我爱你,还恋爱,让我感觉恶心,还不懂为什么导演要这样拍。———何见佳,9岁

  一个男人结了婚,看见了比他妻子更好看的女人,于是便把原来的妻子甩了。这个男人为什么昧着自己的良心,去喜欢别的女人?为什么他对原来的妻子没有一丝怜悯之情呢?难道一个女人能有那么大魅力么?———毛毛,12岁

  强奸。———安子杰,11岁

  做间谍时连朋友都出卖。———黎仲元,12岁

  总是为了财产分割撕破脸面,不顾亲情。———曾怡燕,12岁

  争权力、金钱、名声。———张子谦,12岁

  为什么大人都知道烟、酒、毒对孩子影响很大,还要摆在上面给人看?———闪闪,13岁

  做很多很多坏事,却一直说是对自己的儿女好!———宁,12岁

  总是大惊小怪又不知道在干什么。———杨虹雨,12岁

  如果喝咖啡时就是谈恋爱,那我只能说“谈恋爱是痛苦的。”———风之子,10岁

  为什么每次当两个叔叔吵架就好像要准备打架似的呢?大人不是教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静,那他们呢?———木头,11岁

  为什么有些大人老是开车,我们应该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我们应该低碳环保。———南南,10岁

  婆婆看媳妇不顺眼,因为我奶奶就是这样,难道就不能好好谈谈吗?———锐锐,12岁

  有一些仇恨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什么事都要用拳头解决,每隔一两集都要开一次枪。———崽子,10岁

 

  小孩子才是这个城市里最具有道德感、最有人情味的群体。园岭小学副校长李志萍认为,小孩们的答案充分说明了他们天性上的善良和正直,他们对欺负弱小、弃婴、暴力解决问题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都充满了不解。“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完全被小孩子们的正义感打动了,从而也在反思,我们的电视节目充斥着色情、暴力,又没有分时段去播放,电影也不分集,公映的电影都有性暗示的镜头,比如《让子弹飞》里的强暴镜头,这些对小孩来说会形成很大的冲击。”李志萍说,“事实上,小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重感情,他们对背叛友情、违背亲情、追逐名利的事情都无法认同,他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人能把权利、金钱、地位这些东西置于骨肉亲情之上。”确实,看孩子们的答案,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才是把儒家精神保存得最完整的,跟这个城市利欲熏心的大人相比,他们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大人是不是可以通过他们的困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是不是随着长大,把天性中美好的部分舍弃掉了?如果成熟意味着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丢失,那成熟的代价会不会太大了?

 

不懂大人为何恋爱结婚说明性教育不足?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孩子们都早熟了,“小学生谈恋爱”“小学生上黄网”的提法也不少,但从这次问卷中看出,还是有很多小孩子对爱情的认知处于懵懂阶段———当然,比较集中在10岁以下的孩子身上。李志萍就认为,我们高估了孩子的成熟度,事实上,在深圳,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还是主流,虽然这里的文化开放,但他们反而比内地小孩还单纯,因为家长保护得比较好,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反而不大。同时,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感情的可持续性有要求,他们不懂的是,为什么大人可以轻易坠入情网,没几天又反目成仇———我们以为小孩是善变的、没有定性,殊不知,在小孩眼里,大人才出尔反尔,太随意。性学博士方刚则认为,“孩子们之所以不懂大人为什么结婚、为什么谈恋爱,根源在于父母的回避态度。父母对性问题的回避造成了孩子们的懵懂无知。性教育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已经规定小学阶段应进行性教育,而我们认为性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性教育不等于性生理教育。性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它包含生育知识的启蒙、生命起源的解答、性别平等的教育等。它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身体,防止性骚扰,保护自己。性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始终与文化、历史等领域相结合。家庭中平等地照顾孩子,男孩、女孩气质不同的培养,这都是性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国际普遍共识,性教育应及早进行,不应回避。”

 

  D 你觉得大人做哪一件事是最不对的?

 

  “明明是兄弟却整天勾心斗角”

 

  1、公共场所骂人、吵架、大喊大叫、不守秩序52%

  2、只会埋头赚钱,不陪小孩20%

  3、酒后驾车、飙车13%

  4、虚伪、两面派9%

 

  ■个性化答案

 

  用成人的标准要求我们。———曾宇翔,10岁

  当别人面说别人好,si(私)下说别人差。———张泽霖,9岁

  妈妈没有时间概念,老叫我晚到学校。———刘永胜,11岁

  轻视讨钱人。———谢慧涵,10岁

  高空扔瓶子。———周宇欣,10岁

  骂我妹妹。现在,我妹妹已经有二十多个被骂的名字!———皮皮,10岁

  砸盘子。砸盘子的叔叔阿姨们是为了发泄,但发完泄心情是好了,那那些粉身碎骨的盘子呢?———陈沛欣,9岁

  马后炮。———王子浩,11岁

  妈妈在练习开车,爸爸总是在旁边骂妈妈这个不会,那个不会!———月月,8岁

  我问问题爸爸妈妈不理。———源源,9岁

  乱丢垃圾,买三无产品给小朋友,抽烟,喝酒。———魏炜,9岁

  妈妈zong(总)是cha(查)看爸爸的手机。———桐桐,7岁

  妈妈总是跟爸爸sa jiao(撒娇)。———廖璞诚,7岁

  老看w eibo(微博)。———艾艾,6岁

  爸爸天天很w an(晚)回家。———黄霭婷,7岁

  随地大小便。———欣欣,8岁

  经常借钱。———李奕斯,9岁

  把车子停在不g a i(该)停的地方。———可圣,8岁半

  到了十字路口,是红灯。可因为要迟到了,所以妈妈不管有车还是无车就冲,我批评了妈妈,没想到妈妈一脸怒气:“要迟到了还不急?”———何见佳,9岁

  爱吃西兰花。———曾怡燕,12岁

  没尽到大人义务,对孩子生活漠不关心,只会埋头赚钱。———甜甜,13岁

  明明是兄弟却整天勾心斗角,在背地里说他人坏话,天天教导我们要友善待人,自己却没有做到。———王逸思,13岁

  为情自杀!!———宁,12岁

  不适当的地方做不合适的事情,比如有一些哥哥姐姐在路边搂搂抱抱的。———宝仪,11岁

  总是用暴力来让不听话的孩子听话,好像小孩子们是大人发泄心情的工具。———卢宇昂,11岁

  他们都会以他们小时候的标准来对待我们。———陈子扬,11岁

  遗弃自己的孩子,明明是自己的骨肉,就因为没钱吗?为什么?就因为没办法吗?———潘锐,12岁

  给弟弟买很多玩具,而且都非常贵。———崽子,10岁

  用武力证明自己的强大。———曾宇翔,10岁

  把别人的秘密说出去。———菲菲,10岁

 

  对公共秩序的重视是深圳小孩的特质之一。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小孩对大人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乱吐痰、高声喧哗、闯红灯等行为非常不满。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赵卫就认为,这是深圳文明程度提高的一个标志,小孩都特别具有公德心,而且他们比大人更讲原则,不接受所谓的“变通”———不能闯红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闯。而大人相对来说比较随意,经常会对小孩做出错误示范。其实,深圳小孩的“场合感”很强,所以他们才会认为,那些哥哥姐姐在公共场合亲热是不对的。他们甚至具有隐私意识———这是很有时代感和地域特征的,他们注重自己的隐私,也会保护他人的隐私。同时,对于热门新闻中的话题,他们也特别敏感,比如酒驾和食品安全问题。

 

  大人一定要虚伪吗?就不能真性情一点?“为什么大人总是两面派呢?当着别人的面称赞,背地里说坏话”这是小孩子们共同的疑问。甚至不少家长直接教小孩要说些场面话,比如夸阿姨漂亮、叔叔帅,我们对小孩的虚伪教育会不会太早了一点?对于这一点,确实存在争议,“说话家”蔡康永就认为不需要过分强调真性情,“我从来不觉得,说话直率是有礼貌的事情。应酬才是文明社会生存之道。”他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就教大家说话的目的是让对方开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可以理直气壮地撒谎。他甚至说,从小就被父母教育,可以昧着良心称赞对方。小孩需要这么早就理解所谓的说话之道么?

 

  E  以后你长大了,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是?

 

  “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个虚伪的人”

 

  1、打架、杀人放火、偷东西、吸毒38%

  2、遗弃小孩、打自己的小孩25%

  3、抽烟喝酒19%

  4、对爸妈不好6%

 

  ■个性化答案

 

  结婚。———八斤,10岁

  伤害动物。———张玮,10岁

  做夜猫子。———刘永胜,11岁

  唱歌!因为它害得我过得不好!妈妈一边做节奏,就像惹我一样,再加上我没有音乐天fu、———黄博宇,10岁

  向社会低头。———谢慧涵,10岁

  上街去要饭和做百万富翁还有国家总统。———李梦晨,10岁

  做一名医生。———曹希瑾,10岁

  不孝顺父母!———张权林,11岁

  去当工人,我觉得工人辛辛苦苦工作,只得到一点钱,有时还要向老板低头……我不想向别人低头!———陈沛欣,9岁

  当一个表演杀人的演员。———菲菲,9岁

  在别人面前挖鼻屎。———章驰芊,9岁

  当英语老师。———杨宇,10岁

  搞外遇。———龚楚渊,8岁

  参加黑社会,他们老是打假。———贝贝,10岁

  K oujiao(抠脚)丫。———罗鸿超,7岁

  干骂人的事和打架的事,也不会发很大火。(只有在忍不住的时候)———汪雨辰,10岁

  在树林里kan(砍)树。———黄子鼎,7岁半

  当清洁工。———王钥,8岁

  对爸妈好。———鹏鹏,8岁

  开黑车,卖毒品。———彭士哲,8岁半

  去报大人兴趣班,也不帮孩子报,最好不要生孩子,好疼啊!———何见佳,9岁

  抛弃父母,因为在我心里,任何事物在我心里都没有父母的分量重。———毛毛,12岁

  被贪欲给套牢。———黎仲元,12岁

  吃国家保护动物。———杨钰龙,12岁

  让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虚伪的人。———蓝星雨,11岁

  结婚。———六七,12岁

  让父母单独生活,让他们拼搏赚钱。———甜甜,13岁

  做演员。———二二,12岁

  做老师。———晓筠,12岁

  当流氓,干那些让人恶心的事情。———源哥,11岁

  对小孩指指点点,或大打出手。———吴延浩,11岁

  打骂孩子,因为要把微笑留给孩子。———浩浩,11岁

  遗弃自己的孩子,无论有多辛苦,哪怕要沦落到乞讨的地步,我也要养活他/她!———潘锐,12岁

  不尊重老人,把老人孤单地放在敬老院,也不会在乎那些遗产的。———崽子,10岁

 

  小孩子比大人更悲天悯人。“遗弃小孩”对他们来说是最不可饶恕的行为,所以会有孩子说,哪怕沦落到要乞讨的地步,也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那些对孩子没有足够爱心的成人,看到这样煽情的句子,有没有一丝羞愧?他们对于自己的成年规划,都会自行进行道德约束,比如绝对不搞外遇,绝对不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也绝对不会随便发火———更重要的是,很多孩子都指出一点,自己绝对不会打小孩———可见,家长打骂孩子对小孩来说,会造成很深的伤痕。赵卫就强调,如果用打骂教育,会让小孩也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弊大于利。

 

  世俗价值观到底在怎样影响孩子?我们发现小孩在职业观上很受成人择业观的影响,甚至有势利的成分在———几个孩子表示绝不当工人,因为赚钱少,还让人瞧不起……还有孩子说绝对不当清洁工。职业分贵贱的观念是否需要灌输给孩子?这种观念的本身是否值得反思?如果小孩子觉得当一个火车司机很拽很酷,是不是一定要告诉他火车司机赚钱不够多?就像有的小孩就控诉,“大人总是替我们选择,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喜欢的事,他们觉得很好,还说,这个最适合你。难道是不是适合我,是由他们来决定,而不是自己来决定吗?”所以,看到有的孩子在回答中说,“绝不向社会低头”、“不会被贪欲套牢”,很庆幸,总算有小孩敢于挑战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他们这种不要被世俗社会同化、勇于保存自我完整性的决心值得赞赏。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