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理财:公务员反腐被砍 “写遗书维权”讽刺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0:26
公务员反腐被砍 “写遗书维权”讽刺了谁 daige53 于 2011-7-21 20:28:4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公务员反腐被砍 “写遗书维权”讽刺了谁

 “写遗书维权”讽刺了谁?

“即使被人买凶报复,但我依然不会停止维权和曝光腐败的步伐。”日前,写遗书维权的广东茂名市公务员朱国瑜被3名年轻人砍伤,其手臂、后背共有4处刀口。经茂名市人民医院实施急救手术,目前朱国瑜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朱国瑜被网友称为“腐败曝光者”,他在网络上公布茂名官场贪腐线索以及两年多来一直坚持在法律框架内诉求利益,赢得很多网友的尊重和支持。诚然,朱国瑜此次被3名年轻人砍伤,尚不能确定就是因维权和曝光腐败而遭受的报复,但就算他遭受报复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我国,举报人遭受报复并非罕见,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材料显示,仅在那些向检察机关举报涉嫌犯罪的举报人中,约有70%的举报人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击报复或变相打击报复。

当然,撇开这次事故,朱国瑜的维权历程还有诸多令人深思之处。首先,朱国瑜维权两年无果的现实难免令人悲观。一个懂法懂行的公务员在茂名维权尚如此之难,普通公民的维权成本又会有多高?这不免让人想起另一则新闻,大致是讲,在中国职业病维权平均要三年,很多人死在了维权的路上。很明显,维权之难,一方面在于既得利益方的阻挠或权力方出于各种原因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但从根子上更是折射出中国的维权机制还远没有达到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程度,所以导致维权渠道不畅通,并引发不少新的问题和矛盾。

其次,具体到朱国瑜的维权路来说,他多次维权,也多次遭受威胁,但这些似乎总是没有得到职能部门的重视。而从“当地司法机关以证据不足为由”“警方尚未公布行凶者的任何消息”等描述,我们基本可以感受到某些职能部门对于一个维权者的冷淡,至少是缺少人性化的关怀,例如尽可能指导、帮助朱国瑜怎样让维权之路变得清晰、让人身安全得以维护。

“这次血案也是一个机会,我可以流血,但是我期待自己以血的代价能够引起纪检部门的重视,从而加大反腐力度。”说实话,如果每一次维权或反腐都需要摆出写遗书的姿态,都需要“以血的代价”才能引起纪检部门的重视,那么要纪检部门何用呢?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面对权益被侵害时都能像朱国瑜一样勇敢、坚决甚至视死如归的。进而言之,别说每一次,就算只有一次维权需要付出“血的代价”,都是对纪检部门的极大讽刺。

  最后,从新闻可知,朱国瑜如此坚决地维权和举报腐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母亲因维权被人殴打致死”。人同此心,至亲有此遭遇,每一个人的心头恐怕都难以平息。但我们也得反问,如果不是因为母亲遭遇如此不幸,朱国瑜是否还会如此不惜代价和成本地维权或与腐败作斗争呢?是否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安心做好自己的公务员呢?笔者虽不得而知,但我最终的疑问还在于,朱国瑜如此维权尚像是一个人的战斗,如若朱国瑜们因为种种原因选择忍气吞声,他们的权益以及当地的腐败之事,会不会就更被纪检、司法等职能部门所忽视了?(邓子庆)

公务员被砍,社会公义何处安放?

   7月16日深夜,曾在网上留下遗书为母申冤维权反腐的广东茂名市公务员朱国瑜在居住小区附近遇袭,手臂、后背被刀砍伤。据介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茂名、公务员、申冤、维权、反腐、被砍……不得不说,当这些关键字组合在一起,是多么地冲击眼球。前不久,茂名腐败窝案轰动全国,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及该案时说,“如果惩治了这个大案,可以让茂名在未来20年不出、少出腐败案件,那就是成功。如果再过几年又出大案子,就说明当前工作没做好。”不想,话音未落,茂名却“顶风”发生了公务员被砍凶案。

尽管最终结论要等警方调查的结果,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此前曾有纠纷的被举报对象买凶报复。据报载,朱一直坚持在网上公布茂名官场贪腐线索,7月12日和6日两次实名举报“身家过千万的副局长和官司机”。

联想到2010年法制日报透露的信息:“70%举报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不能不叫善良的人们心寒。什么样的举报,会引来“杀人之祸”?当反腐举报人流血又流泪的悲壮故事一再上演,难道不叫人愤怒吗?公务员朱国瑜被砍案再次向我们道出了这道严峻的考题:谁来保护反腐举报人?

我们不求反腐有绿色通道,不求举报人因反腐有功而“升官发财”,但如果举报人连起码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当正义反被邪恶所欺,而手无所盾牌,身无所依靠时,社会公义该当何处安放?

目前,举报已成为查处贪腐案件最重要的线索来源,而实名举报,因为提供的信息相对更可靠,可以说是反腐的一大利器。在此情境下,当举报人屡屡被报复,长此以往,谁还敢实名举报。因此,保护举报人,当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我们的法律法规对举报人的保护不可谓不严密,为何现实屡屡发生举报悲情呢,到底是执行出了问题,还是压根就没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