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设备:红十字会等部门公务接待费存疑 专家称或被隐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1:37
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Video-Main-Article-QQ {position:relative;background:none;}.Video-Main-Article-QQ a:hover.pic,Video-Main-Article-QQ a:hover.vtime{ text-decoration:none;}.Video-Main-Article-QQ .pic img{width:160px;height:120px;margin-bottom:6px;border:#c6c6c6 1px solid;}.Video-Main-Article-QQ .vbutton{cursor:pointer;display:block;position:absolute;left:15px;top:90px;width:25px;height:25px;background:url("http://mat1.gtimg.com/worldcup/video/qiudui/video.png") no-repeat ;_background-image:none;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mat1.gtimg.com/worldcup/video/qiudui/video.png',sizingMethod='scale');}.Video-Main-Article-QQ .vtime{display:block;position:absolute;left:38px;top:105px;width:120px;height:18px;_height:19px;padding-right:3px;color:#fff;text-align:right;font-family:tahoma;font-size:14px;overflow:hidden;background:url("http://mat1.gtimg.com/worldcup/2010/bdhui_pic_bg.png") right top repeat-y ;_background-image:none;_filter:progid:DXImageTransform.Microsoft.AlphaImageLoader(src='http://mat1.gtimg.com/worldcup/2010/bdhui_pic_bg.png',sizingMethod='scale');}.videoplayer_Aritcle_QQ {position:relative;float:left;width:300px;margin:10px 14px 6px 0;padding:8px;*padding-bottom:2px;_padding-bottom:2px;border:#d1e2f4 1px solid;background:#f3f8fe;}.videoplayer_Aritcle_QQ a{color:#0d3a8d;text-decoration:none;}.videoplayer_Aritcle_QQ a:hover{color:#0d3a8d;text-decoration:underline;}.videoplayer_Aritcle_QQ .video_link{margin:8px 0 4px 0;font-size:14px;text-align:left;}.videoplayer_Aritcle_QQ .video_source{margin:8px 0 4px 0;font-size:12px;text-align:left;}.videoplayer_Aritcle_QQ .fl{float:left;}.videoplayer_Aritcle_QQ .fr{float:right;}

三公经费:百姓看不懂

 

距国务院所要求的中央部门6月底公开“三公经费”的时限已然过去一个多月,然而截至昨天,依旧有少数几个部门“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能按期披露相关“三公经费”开支。

即便是已慷慨公布数据的部门,其账单也“粗细不一”,庞大的数据包围下的纳税人如同雾里看花,累计高达94亿元的经费开支仍多是一笔看不清的“糊涂账”。

统计显示,截至昨天,共计94个部门已公开“三公经费”,仍有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国务院港澳事务办等部门尚未公开“三公经费”。

关键词 公布时间

选在周末公布,是为躲避公众关注?

让人民知道

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这94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和2011年预算(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情况。

所谓“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并提出“三公”经费原则上零增长。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批准了2010年中央决算。之后,财政部首次公布了中央有关部门“三公”经费的总数目: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出国(境)经费17.73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69亿元,公务接待费15.28亿元;中央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1亿元。

数据过于简略,纳税人看不明白 如何看懂“三公”这本神秘厚账

看看香港是怎么做的

对于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社会上有叫好声,也有质疑声。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看得清。

人们难免会打这样的问号:“为什么这些部门不能公布得更具体、更详细些?如果连看都看不懂,怎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专家认为,对于公众的质疑,政府部门理应做出回应,说明情况。只有告诉老百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并让老百姓参与到监督中,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纳税人的钱不乱花、不白花。

“三公”该怎么公开

要具体到职位到个人

面对中央各部门“晒”出的从不足百万到超过21亿元的“三公”账单,面对或简单不过几行字,或洋洋几千字的情况说明,庞大数据包围下的纳税人,亦是雾里看花。

“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满足其知情权,行使其监督权,不是公布几组数据、写一些说明那么简单。”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首先要对“三公”项目和科目,给出明确定义和具体解释。

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要细化出公车购置、维修、运行等分项经费,包括有多少车辆、多少司机、公车用途等。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安体富说:“的确,公开‘三公’支出不能光有一个总数,甚至有的要具体到人。”比如招待费,都招待了谁?比如,因公出国来说,应该公开有哪些项目、多少人、花了多少钱等等。

安体富同时指出,“三公”支出的范畴,也有待明确。比如,公车消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司机工资到底应不应该包括进去,科目之间的交叉是否都能反映出来,科研经费中招待费、出国费用等这些是否算“三公”经费等。

国外一些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公开得非常详细,财政报表会具体到以月为单位发布,仅伦敦市政府2010年11月的预算报表就有50多页,并附有清晰的目录,哪个职位、哪些工作花了多少钱都能清楚地查到。

要看得出钱是怎么花的

“公开还需更透明。”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看来,公众盼望政府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的时候,能够将各项支出数额、用途、原因都标注清楚,做到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在这一点上,大致认为合格的只有审计署账单和财务部账单。

审计署对公务用车情况的说明较为具体,标出了每笔支出的用途,更将出国(境)费用具体到人,公车费用具体到辆。

如购车4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206辆,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在因公出境费用一项上,去年共开销617万元,全年共安排因公出境团组69个、368人次,其中部级领导团组10个共60人次。

财政部账单在“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方面,特别说明了实际支出增加的三大原因,体现了回应公众质疑的意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合格答卷只有两张。

除此以外,没有一个部委的账目,可以看得出具体的消费行为,或者哪一笔消费是“应该”的和“不应该”的。

要能评判开销是否合理

“公布‘三公’是为了让公众能够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然而,相当多的部门公布的‘三公’,是将不同的经费加起来,这些开销是否合理,让公众无从评判。”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国贤说。

马国贤指出,而另一方面,单独解读某一数额支出,是无意义的。因为,中央各部委的职能不同,人员编制不同,因而即使招待费,也很难按人均标准评价。

比如,财政部除管理中央预算外,还承担着全国职能和代理世界银行、亚洲银行贷款管理等事项,对外活动比较频繁,公务招待费和出国(境)经费可能高一些,当然这不等于没有浪费。但如果要说清有多少浪费是困难的。

马国贤说:“我主张通过连续跟踪,评价各部门的经费是否比上年有所节约,可能比横向比较更重要。”

怎么评判经费的高低

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标准是绩效

从已经公开的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字看,各部门数额高低不等、差距甚大。低的如国家信访局的98.25万元,高的如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的21.6亿多元,应当怎么评判“三公”经费的高低?

“看待这个问题要理性,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因部门职能和性质不同。评价‘三公’高低的标准是绩效,关键是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该办的事办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没经过独立审计,可信度是有问题的

有人质疑,那些“三公”经费项目开支很低的部门,可能是将“三公”经费转移和隐藏到其他支出项目中去了?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其实很多人这么去设想,我们只能说“有这样的动机”。数

据在中国是一个老问题,我国的预算科目本来就设计得不太合理,很多数据放在这个科目也行,放到另一个科目也行,当然就可以转移了。

王雍君说,“三公”公开关键必须有一个程序——审计,没有经过一个独立的审计,“三公”经费数据的可信度是有问题的。

此外,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应该建立起来,财务报告经过独立的审计批准,才能公开。这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今后必须得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