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防爆灯具:[天涯文学首页推荐]烟雨扬州西湖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1:53
『栀子花开』[天涯文学首页推荐]烟雨扬州西湖瘦访问数:1552  回复数:28
楼主
回复 
作者:白章鱼  发表日期:2010-5-10 15:59:07
  李白曾作诗一首: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春雨绵绵中,我自南京阅江楼登船沿江而下,经过一夜的航程,天亮时分,终于来到了扬州。诗画中的扬州,总是清丽而美好,但在现实感官中,长江以北的城市,总让人觉得没有那么的诗情画意。
  
  扬州的春天,桃红柳绿,天空中飘舞着柳絮,好似烟雾弥漫。1400年前的隋炀皇帝驾着龙舟,为的就是到扬州一睹琼花的芳容。于是,北方各种各样的文人骚客接踵而来,他们或写诗或作词,赞美扬州,硬是把一个扬州描绘成不似江南胜似江南的地方。此举,自是引来很多江南文人的不满。
  
  杭州有个叫汪沆的人,专门来到扬州实地考察,想挑出扬州城市建设的各种毛病。可他挑来挑去实在没有什么话来说,只能针对扬州西湖鸡蛋里挑骨头的做了一首诗,来说明扬州的不足之处:“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意思是,扬州瘦西湖景点的唯一不足之处与西湖比就是瘦了一点点。古代是以胖为美的,这瘦字也就是其不足之处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200年后的今天,瘦又符合了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瘦西湖,好似一个T型舞坛上的模特亭亭玉立于扬州了。
  
  进入瘦西湖的大门,经过一条长堤就来到了钓鱼台。这个钓鱼台当然不是北京的钓鱼台,可是名气也是不小。160年以前,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路经此地,看到这里水面极好,来了兴致:“明天我要钓鱼!”圣言既出,那官员们可急了:这湖里是有鱼,但是,鱼不一定会上乾隆爷的钩啊,万一皇帝钓不到鱼,不仅坏了心情,更没面子啊!足智多谋的扬州官员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安排了40名水性极佳的勇士,把事先抓好的鱼放入鱼框,潜入水中,叮嘱勇士们,皇帝的是金钩,官员们的是银钩,皇帝的金钩必须挂金龙鱼。
  
  第二天皇帝来钓鱼,不一会就见鱼儿上钩了,一拉鱼钩:哇,好大的一条金龙鱼!不禁龙颜大悦,一时兴致高涨,湖底勇士们恰当的往金钩上挂鱼。当然,为了不露破绽,官员们也时不时的也“钓”上几条鱼来。乾隆回头一看:“不对啊,我怎么钓的都是金龙鱼,你们可是什么鱼都有啊。”一旁的官员机灵,马上上前一步屈身禀奏:“皇上,因为皇上是天子,金龙鱼是有灵性的,当然只上皇上的金钩啊!”皇帝本来心情极好,一听官员这么一说,兴致更高了:“拿笔来!”信笔提了“钓鱼台”三字,流传至今。
  
  过钓鱼台,就是五亭桥,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现在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成为扬州的象征了。每当皓月当空,波澜不惊,天空是一轮明月,水面是十五个桥孔中的十五个月亮,正应了那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于是便有了那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诗句。从此,赏月之处除了有杭州的平湖秋月之外,还有了扬州的瘦瘦西湖五亭桥。
  
  从五亭桥再往前200米,回首遥望的地方,就是那个有名的"一夜造白塔"。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带着十五阿哥永琰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说者无心,可听者有意,扬州的官员记在心里了。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烟雾迷蒙中,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疑惑之余,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间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观,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转身对永琰说道:“你看,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居然能一夜之间造白塔”。“一夜造白塔”的故事就流传至今了。
  
  传说是无稽的,旧塔究竟造于何年,已无从考证了。 但是,这次乾隆带着十五阿哥出行扬州并没给扬州带来好运,永琰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盐政改革:改盐纲制为盐票制。“河下自盐务改票,贫民失业,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可见当时的改革对扬州盐业的打击,不无夸张的说:“如果你早180年来扬州,那么今天的上海就是180年前的扬州!”笔行于此,不免为扬州叹息一声:梦醒不闻歙秦语,繁华退尽归淡薄。
  
  过白塔后,漫步来到有名的二十四桥。因为有了杜牧的那一首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从此,是名声大震,其实,杜牧写的那个二十四桥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是瘦西湖内的二十四座桥,可是把瘦西湖里所有的桥加起来也只有十来座,也有人说二十四桥是包括了扬州市内的几座桥,但总是计算不好。于是聪明的扬州人就想了一个办法,重新造一座桥,他们造了座高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全长24米的单孔拱桥。从此,一座新的二十四桥终于诞生了。真是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啊。
  
  到扬州瘦西湖,琼花是一定要看的。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北宋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琼花观内题下“无双亭”。后来的仁宗皇帝曾把琼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元兵攻破扬州,琼花便彻底死了,从此,琼花在人间绝迹。
  
  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原物虽已不在,聪明的扬州人就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作为琼花载培。此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际,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如今,瘦西湖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聚八仙花了,难怪欧阳修要写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走过二十四桥,看过琼花,也就结束了“瘦西湖”之行,回头凝望走过的风景,心中顿生惜别之情,仿佛要告别的不是一个湖,而是一段历史,一个情人。仰望天空,烟雨弥漫中,亲吻着空气中淡淡青草味、鲜花香味。脑际浮现的是几百年前的“瘦西湖”景象:在一个风高明月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碧波。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婷婷袅袅,罗扇轻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台上是吹箫弄笛,婉转悠扬,水面上是霓裳轻飘,裙摆舞动。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置身仙境。文人欢聚,对酒当歌,放吟诗句.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不知今昔是何年......人生至此,实属十分惬意,万分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