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木室内装修效果图:老调重弹的“大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2:00:36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老调重弹的“大设计”  作者:曹天元  2011年3月6日东方早报  史蒂芬·霍金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公众心目中,这位轮椅上的英国物理学家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甚至成了科学家的形象代表。而他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更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广为人知的科普作品之一,据说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册,“比麦当娜关于性的作品卖得还要多”。  不过,我一向很好奇,《时间简史》的畅销究竟有多少出于作品本身,又有多少出于对霍金“形象”的炒作。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远非媒体宣扬的那么“通俗易懂”。虽然它里面确实只用到一个数学公式(E=mc2),但不使用公式,并不就自然而然地等于“易懂”。实际上,《时间简史》的行文相当晦涩。或许是由于霍金的身体原因,他的描述往往失之过简,碰到许多专业概念的时候,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我觉得普通读者很难连贯地读下去。  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感觉。杜伦大学的戴维·威尔金森曾写过一些科学和宗教的书籍,为此走访了许多非科学背景的人士。他发现,大多数人看了《时间简史》后,除了记得开头那个关于乌龟的笑话,其他内容压根就想不起来。还有不少人承认,从第二章开始,他们就没有看懂一个字,这本书仅仅用来装点书架罢了。实际上,因为有太多的人读不懂它,霍金后来甚至不得不又出了一本《时间更简史》(在中国译为《时间简史普及版》)!一部普及作品需要另一部作品来“解释”,这也算是一个空前的奇迹了。  在中国,虽然没有做过详细调查,情况或许也差不多。因为很明显,这本书在国内很早就出版了,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当霍金这个名字在社会上还没有被炒热的时候,它的发行量是极其凄惨的,远远不能和阿西莫夫等人的经典作品相提并论。可见单凭其行文本身,不可能达到如今妇孺皆知的地位。当它大红大紫之后,我更是怀疑有多少人实际理解了其中的内容。2006年,霍金访问香港时,我在香港科技大学校园里随机地访了一些人:“霍金最大的科学贡献是什么?”结果除了一个物理系学生之外,没人能够答得上来,尽管他们中不少都自称读过《时间简史》。要知道,霍金在这本书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完整地读过《时间简史》,你能在不翻书、不搜索的情况下马上答出我的问题吗?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觉得《时间简史》适合作为一本入门的科学读物推荐给公众。每当有人问我关于这本书的看法,我总是说,它当然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作品,但你应该在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宇宙学基础知识之后才开始读它,否则甚至会从中得到一些错误的理解。就像某些武侠小说描述的那样,某本秘籍或许博大精深,但是倘若练的人一点根基都没有,说不定反而有害无益。《时间简史》作为一个商业的案例当然是超级成功的,但作为一部科普作品,纯粹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如果你从未接触过宇宙学,但想要了解这一学科,我建议还是从阿西莫夫、盖莫夫、卡尔·萨根、保罗·戴维斯等人的著作读起为好。  去年9月,霍金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叫《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这是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蒙洛迪诺所合写的(《时间简史普及版》也出自两人的合作)。如果除去《时间简史》的那些“普及版”、“插图版”、“少儿版”,还有一本演讲录不算,这实际上是霍金的第三本通俗著作(前两本是《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和往常一样,只要印着霍金名字的书都一定大卖,出版仅几天后,它便登上了亚马逊的畅销榜首。  我对这本新书的态度,和《时间简史》是类似的。首先,除非你已经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否则我并不向你推荐该书。《大设计》只有短短的一百九十八页(英文版),但是却从哲学史说到科学史,从经典力学说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基本粒子说到多重历史求和,从宇宙大爆炸说到M理论,其中牵涉到两百个以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每个概念的解释都只能写成类似百科全书那样的短小词条,充斥在每一个章节中。如果读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这些概念就像一块块不停塞到嘴里的压缩饼干,几乎可以把你噎死。  这种“简洁”,至少从普及的角度而言,我不认为是一种优点。当大量的名词和概念在短短的篇幅中向你“扑面而来”的时候,那绝对是一种糟糕的阅读体验。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只适合面向对科学哲学比较感兴趣,平时也已经有过一定阅读积累的读者(至于说“读不懂也有收获”,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至少这不是什么科学精神的体现。退一步来说,就算你真的只想从中获得某种“感悟”,我建议你重读一遍《时间简史》就好)。  而哪怕对那些熟悉霍金作品的读者来说,我也建议你不要对这本新作期望太高。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读到一些科学方面的新进展,或者霍金新的思考,我可以告诉你:基本没有(尽管译者在序中吹嘘“凝结了作者……20多年间对科学和哲学的探索成果”)。事实上,《大设计》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内容,都可以在之前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找到,不少句子甚至是原封不动照搬过去的。基本上,你可以把它看作霍金前两本书的大杂烩,其中涉及的科学,大部分还是十几年前《时间简史》里的内容(包括M理论,因为《简史》1998年出了增订版)。至于哲学方面,什么“依赖模型的实在论”,那也是《果壳》中已经出现过的说法(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这个词)。甚至像“哲学已死”这样故作惊人的句子,其实也是从《时间简史》最后一章搬过来的,只不过加强了语气而已。  那么,《大设计》到底讲了什么呢?按照两位作者的说法,这本书主要想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为什么有东西存在,而非一无所有?为什么我们(智能生物)会存在?为什么宇宙会有这样一组定律,而非其他形式的?  第一个问题是《时间简史》中早就讨论过的,其中当然牵涉到大爆炸和霍金本人提出的无边界假设等等。《大设计》中唯一有点新意的是,霍金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宇宙的开端是由科学定律来支配的,而不需要某位神,或者上帝来推动。这使得这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一阵轰动,成了各大报刊的焦点,并很快就被冠以controversial(争议性)的头衔。  然而,其实任何读过《时间简史》的人都应该看出,霍金早就表达过这个意思。在《简史》第八章中,霍金描述教皇告诫他们不要去研究大爆炸本身的时刻,因为那是上帝的事务,而他自己在下面心中暗喜,因为他的无边界假设已经暗含了没有创生时刻的可能性。这里其实已经暗含了宇宙创生不需要上帝的想法,只不过没有明说而已。霍金本人也一向以蔑视宗教而出名,据说他的原配妻子(一位虔诚的教徒)与其离婚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  不管怎么样,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之所以在西方成为焦点,一方面出于欧美的传统宗教背景,另一方面可能也和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包括2005年美国“智能设计论vs进化论”的审判,2006年英国著名的无神论者、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上帝的迷思》攻击宗教,2007年调查显示在美国科学家中只有百分之九点七坚信上帝的存在,等等。这一系列事件在欧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使得科学与宗教的“斗争”有着加速升温的趋势。霍金在这个时候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当然,《大设计》出版后,作者之一的蒙洛迪诺出席了CNN拉里·金访谈,说他们在书中并没有“排除”上帝存在的可能性,而只是声称科学定律不需要上帝就可以使得宇宙创生。也许宗教人士仍然对此感到不太满意,因为如果上帝在创世中都没有了角色,那么他究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不过,无论如何,宗教问题并不是《大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中国读者来说,把这当作一个花絮即可。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我们(智能生命)为何存在,《大设计》讲的仍然是“人择原理”的老调子,这在霍金之前的著作中早已充分地讨论过了。对此,我建议各位重读一遍《果壳中的宇宙》即可。  《大设计》中真正的“新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个问题上,即:为什么我们宇宙中存在这样一组定律,而不是其他样子的。霍金的主要逻辑是:因为必须使得真空保持稳定,所以必须存在类似于引力的定律。接下来,只要存在引力定律,为了使它可重正化并做出预言,就必须引入超对称。而M理论是最一般的超对称引力论,因此,M理论是宇宙完备定律“仅有”的候选者。  换句话说,虽然M理论还没有得到任何实验和观测上的支持,但却可以从逻辑上推导出,它是唯一可能存在的完备宇宙理论。当然,M理论实际上是一整套理论的集合,从中可以生出许许多多的不同宇宙。但同样由于人择原理,我们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时空结构能够保证我们存在的宇宙中。而这,就是霍金所称的“大设计”。  然而,对于这个关键结论,我必须说,书中的论证极其薄弱(尽管它费了不少笔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两位作者几乎没有为此提供任何具体的证据,我也不知道在学界有任何人曾经证明过这个想法。事实上,今天的M理论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更早些时候“超弦”的一个升级版本(讽刺的是,霍金早年对超弦的态度是不怎么友好的)。虽然很多人认为它很有前途,但大多数物理学家并不认为它是某种“终极理论”。  对霍金贸然就把M理论称作“大设计”,学界的反应也普遍负面。《科学》杂志对此的书评说,也许再过一两百年,我们看M理论时,它就会显得和毕达哥拉斯、托勒密以及开普勒的宇宙模型一样幼稚可笑。《科学美国人》则刊登了一篇十分罕见的尖刻评论,结尾处说道,如果我们真的相信霍金的这种说法,不免使自己沦为笑柄。  因此,对这一宣称,不妨采取一种“姑妄听之”的态度。与一些媒体的宣传不同,霍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正如《科学美国人》的书评所说的,与其说他是一位科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喜剧行为艺术家,他总是喜欢“恶搞”一些物理同行(这也惹恼了不少人,比如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希格斯)。这个所谓的“大设计”,或许只是霍金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想看看物理界对此的反应,谁又知道呢?  以上是对霍金新书的一些看法。不过最后,对于那些仍然希望一窥原书的读者,我必须提醒您,最好阅读英文原版,而绝不要选择中文版。这个版本的译者,当然仍是霍金的弟子吴忠超先生。不过从《时间简史》到《果壳里的宇宙》再到《皇帝新脑》,吴先生乱译人名地名、欧式语法、望文生义、从来不根据上下文调整词句等老毛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郭建中先生在《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一书中甚至用了大量篇幅,专门分析批评吴先生的翻译)。然而,到了《大设计》,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更严重了几十倍,甚至到了一种前所未有、几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整篇译文从头到尾,几乎就没有多少地方是正常的汉语,根本无法卒读。  通常说到这里,人们总是会举出几个错误的翻译以做例证,但我在这里并不打算这样做。这不是因为例子太少,实际上正相反,吴先生在文中错译的专有名词、词义、词组、短语、人名、地名等等简直多到举不胜举(我仔细校对了前四章,可以负责地说,每一页平均绝不少于十个,而且有些极其可笑)。之所以不列出来,是因为我想强调一点:对这样一篇神奇的译文,纠结于具体词义、短语等等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实际上,只要读几页,你就会明白过来,这个译文在很大程度上根本就是用软件翻译出来的,只不过稍微加了一点点人工润色而已。基本上,它简单地把原文中的每一个英文词翻成对应的中文的意思,然后将这些汉字按照英文原来的语序排列起来,拼成一个句子,便算大功告成。因此,每时每刻,你都会读到类似这样的话:  它们是基本理论在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版本——例如在诸如能量的量的很小的范围。  因而,我们的存在从这个大量的集合中只选取出那些和我们存在相协调的宇宙。  回忆当我们在双缝都打开射出分子时,发现的条纹不是我们对做两次实验所发现的模式之和,一次只让一道缝隙打开,另一次只让另一道缝隙打开。  这些都是从两个句号之间截出来的完整句,绝无断章取义,我实在不知道有谁能读顺这些句子。基本上,整篇译文有半数以上的句子都与此类似,充斥着程度不同的语病,不要说翻译准确,连能否读通都是个问题。我不相信任何中国人会这样说话,因此也不相信这篇“译文”是吴先生亲手翻译出来的(幸好现在的机器还不能通过图灵检验)。  国内的科普翻译一直是个大问题,我不知道最终将如何解决。在此只能建议读者,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花上四十八元去买这个中译本。因为哪怕把原文直接输入Google翻译,得到的译文也不会比这个差到哪里去。■(XYS20110807)◇◇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