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换锁教程视频:一年抓住三四次机会足矣 投资达人两月暴赚10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4:51
2011年08月08日 11:12理财周报

  最强投资达人

  在股海跌荡起浮中,少有人完胜,但大浪淘沙之后,仍有强者踩住风险,让获利飞。

  他们是最强的投资达人,在A股,在港股,在美股。

  他们的战绩、操作方法,或许会让你瞠目结舌,但是市场先生为他们鼓掌。

  有一些存在超乎逻辑。信不信由你。

  时入八月,美国的QE3阴云和国债上限风波依次袭来,而欧陆也爆发了投资者对欧猪三国主权债务越来越明显的担忧。此举令瑞士和日本等国的债券成为投资圈内的新宠。但也加剧了新兴市场的风险。

  印度股市已连续第二周下跌,香港恒生指数则在21500点至23000点区间内徘徊。而在中国内地市场,上证综指曾在几天前低见2654点。耐人寻味的是,这一点位早在两年前的2009年5月就已达到。

  事实证明,在经历了两年的波折后,中国的股市似乎又回到了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行情的原点。在这跌宕起伏的市场中,不少著名的投资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香港股神之称的惠理集团主席谢清海,其重仓的某只股票已有除牌风险,如果不幸发生,则其将损失数亿港元。而其他基金重仓的内地铁路股,由于前期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也“跌跌不休”。

  这就是市场的风险,也是市场的魅力所在。所谓有失败者,就有成功者。在这两年的波动中,也有不少投资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他们中有机构投资者,也有散户,既有资深的基金经理,也有民间的草根。

  不过,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对市场的感悟,以及对自身的理解。他们明白,什么操作手法对自己是最有裨益的,他们也明白,什么时候需要规避风险。

  曾在2009年夺得世界对冲基金绩效排名第二位的睿智金融执行董事张承良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机遇在中国,而素有草根出身股神之誉的香港投资者曹仁超也说,势在东方。

  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市场中人,假以时日,谁都有成功投资的机会。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投资心态的锤炼。年仅而立的香港美林的一位操盘手,曾在短短的3年内获得超过1000%的回报,他的投资利器是权证,这个一般投资者不敢问津的衍生工具。他说,获利的基础是严格的风险控制,为了稳定心态,他每天都要按几百次计数器。

  而香港恒生银行的总经理更是不折不扣的“闲士”,年薪过百万的他没有私家车,每天步行半个小时上班。他的投资决策,就是保守加保守。

  也许这些经历了市场风风雨雨的投资者,最后都相信,心智可能才是决胜的利器。破产4次传奇,李尧从操盘手到投资教练

  操盘曾凶狠惯满仓进出,现信奉趋势投资遵守自己在投资中制定的系统

  李尧说他可以三个月吃素,甚至不沾油盐酱醋。他的语调总是很柔和,最后一次在股市血本无归之后,债台高筑,他投身到心理学的研究之中,至今已经接近十年。

  李尧接触股票很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李就看着父母买卖股票,接受最原始的熏陶。现在,他常坐在一家茶馆里,发发呆,想想事情,他喜欢开玩笑说自己老了,“曾经真是醉生梦死”。

  选股靠消息多次坐庄,资金中介工作室扫荡4券商

  李尧很早就明白自己挣钱是怎么回事。

  还在大学期间,他学计算机,也跟同学、朋友一起倒卖计算机。在90年代初,他刚刚毕业,每年挣到的钱已经过百万。

  可是那个年代,倒卖计算机的链条里有太多灰色地带,一批货物被罚没之后,家人担心不已,他最终决定放弃这个行业,在家里呆了半年。

  “完全坐吃山空,后来就想要找点事情做,要赚钱。”他列了一张行业的单子,化妆品、医疗、金融等等,“要赚大钱,又要不麻烦”。

  他最后选了金融,参与到一个证券公司营业部的筹备之中,“这个证券公司后来被并进银河了”。他主要负责客户、市场,“什么都做”。

  工作不久,李尧在行业里积累了不少资源。他开始做资金中介,机构或者个人放一些资金在他那里,然后他把资金贷给营业部的客户,赚取利息差和手续费。

  以后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这一部分业务一直给了他稳定的现金流,最高峰时他在四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设有这样的资金中介工作室。

  他自己也操盘,看准一只股票,满仓进出。选股就是“听消息咯,有很多渠道得知那只股票是否有内幕”。

  他说,市场残酷,坐庄更是血淋淋的现实。“坐庄之前,先和上市公司谈判。之后去市场上收股票,上市公司配合不断放出利空,这样收的价格不断降低。之后就是拉升。”

  但是并不是所有坐庄的都能赢,“这也需要市场的配合。”他也遇到过收了股票之后,一直涨不起来,客户急,自己也急,然后去问上面的人,上面说就快了,再一层层安慰下去。

  “坐庄最重要是要有资金和资源,然后看市场而动。”

  破产4次

  激进的操作手法,李尧经常看着自己的账户大起大落,真正结算的时候,“破产有四次”。

  他不仅用自有资金炒股,还借钱、透支,“杠杆非常高”。第一次破产在1993年、1994年的时候,不仅全部亏掉,还欠下二三十万的债务。“最后是家里帮忙还掉的。”

  他很快进去,并再次站起来。可是1996年年初,破产又一次重来。“我记得那年年初股指上涨了50%。”可是他的那只股票毫无起色。

  “李尧,你真不会炒股。”他现在还记得当时一位朋友这样跟他说。他欠下债务60万元。

  这次他没有找家里。因为很快有一个客户找到他。这个客户“有资金,但是不懂操作”。最后赚了120万,“一人分了60万元”。到那年年底,李尧的身家涨到300多万。

  最困难的一次破产在新世纪伊始。这一次他血本无归,而且他已经结婚生子。他卖掉了房子,一家三口重新搬回父母家中居住,还欠下约200万的债务。

  “这一次真的是被市场踢出来了!”

  在证券公司的工作也都停了。他什么也没做,开始接触心理学课程,并全身心投入。然而一堂课花费不菲,“上课要自己全国各地跑,食宿自理,一堂课最后的花费得两三万。”

  他开始借钱去上课,但是遭到身边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他还当掉了妻子的结婚戒指,十几万的婚戒“在澳门当了4、5千港币。”

  那时候,李尧开始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被市场赶出来的时候,我就不相信我李尧这辈子就这么完了,我相信我还会回来的,但是肯定要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他告诉妻子,以后肯定会十倍、百倍、千倍地再予以回报。

  他完全投入到心灵课程的研习之中。因为课程费过于昂贵,他和同学们商量每人出一部分学费,由一个人去上课,上完之后再跟大家分享。

  后来他也开始做一些培训,关于投资和理财,但是一直没再进入市场。

  回归二级市场

  2006年,李尧发现妻子在炒股。有时候他从旁指点,告诉妻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突然他发现,“以前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

  他慢慢找回以前的资源,重新回归二级市场。

  “2006年、2007年的几次大跌都回避了,回报率大概是十几到20倍。”

  他找了几个朋友组建了一个团队,“我们不对外招人”。团队一共有十几个人,“核心的只有三五个”,资金也都是来自身边的朋友,“刚开始有几千万,现在有几亿。”

  “做得最好的一只股票,我们进进出出,反复操作,最后回报是大约30倍。”他说:“我们会控制在一只股票上的成交额,这个比例是7%至10%。比如说一只股票一天的成交额是1亿,那么这一天我们的量会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

  李尧现在信奉趋势投资。“市场的趋势只有上涨、下跌、盘整三种,无论哪一种我都做好应对策略。”

  他说:“市场不是遍地黄金的天堂,而是地狱。”

  他看重十年心灵课程对自己的改变,“往内去追寻,对内心的声音越坚定,外在的步伐就越大。”

  心理学的课程让他更坚定,更懂得遵守纪律,遵守自己在投资中制定的系统,并坚持。“人的本性有贪婪和恐惧,而投资需要理性。”

专攻美股1年收益4倍,不看K线只看公司

  隔夜交易曾大输,选股重现金流,“对于中国投资者,年报是了解美股公司重要的渠道”

  陈乐维是一个有着15年美股经验的投资达人,用他自己的话说,“生于美股,长于美股”。

  尽管陈乐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然而他自述,第一次涉足股市即是纳斯达克,而不是国内股市。

  专攻纽约和纳斯达克

  两市普通股,1年收益4倍

  1996年,A股市场方兴未艾,一场场“淘金梦”引导着中国无数股民前赴后继涌入股市。彼时,陈乐维刚从大学毕业,有一份谈不上热爱的工作。

  股市的诱惑与朋友的“怂恿”自然让陈乐维蠢蠢欲动。正当他准备入市之时,一位早已浸淫于股市多年的朋友则建议他试试美股。从此,他开始踏足美股,渐渐游刃于纽约和纳斯达克两大证券市场。

  “我从来没有在国内做过股票,总觉得弄不懂这个市场,而且相比于美股,国内股市中国的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很高,管理糟糕、不够透明……”对于自己为何并非从国内股市成长,陈乐维仿佛有说不完的理由。

  在美股市场摸爬十数年,陈乐维专做纽约和纳斯达克两市普通股,收益颇丰。面对记者采访,陈乐维并不愿意透露具体获益数目,但他说道:“2009年,一年左右的时间,我的投资收益大概在4倍。”

  爱隔夜交易曾大输,选股重公司

  陈乐维介绍,他的操作策略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利用波段操作炒股。在陈乐维看来,长线、中线、短线操作的界限其实并不明显,“最重要是稳”。他认为这跟性格有关:“我并不喜欢过于激进。”

  刚进市场时,陈乐维一度操作风格颇为激进,热衷短线操作,以隔夜交易为主,日间交易偶尔也做,然而这让他几乎输光所有的资金。“后来看了不少年报,也逐渐学会利用杠杆,之后的投资收益率一般维持在150%以上。”

  其实在选股的时候,陈乐维就表现出他的“稳”。在他的眼中,最重要的是公司。而对于操作技术并不以为意,他始终觉得根据所谓K线图、10日均线、100日均线等买卖股票的逻辑有问题,真正可靠的是公司本身。

  爱读年报,看重现金流自由度

  陈乐维自称酷爱读年报,这或许跟很多投资者大相径庭。“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年报常常是了解一家美股公司最重要的渠道。”

  陈乐维只投资自己弄懂了的公司。而只有透过年报,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如损益状况,资产负债如何,高管的薪资福利中是否有过多期权和股票,供货商情况等等,才可能认识到一个公司的成长性,对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只是真正沉下心来阅读数百数千份研报的人很少,因为太枯燥,也因为中国投资者对于英文有着天生的排斥感。”陈乐维不无遗憾地说。

  陈乐维透露,他在选股最看重的一点即是公司现金流自由度,此外还有行业前景。“如果现金流动性可以的话,我会购买。”他介绍,至今自己已买卖过20多家公司的普通股,均是高成长性的好公司,但有一家公司因为债务问题,令其大亏不少。

港股权证曾赚10倍,吴喜凯“一年3次机会”

  “在证券市场投资,‘活’下来最重要”,不必频繁操作,一年抓住三四次机会足矣

  年过而立的吴喜凯脸上,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成熟和沧桑。其实,生活中的吴喜凯,是个随和的人,喜欢旅游,尤其是登山。他说,当站在山巅,看着脚下的云霞,有一种满足感。

  吴喜凯是2004年涉猎香港市场的,短短的7年间,曾有过在2个月内获利10倍的喜悦,也曾经历过市场雪崩般的洗仓。

  他说,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活”下来最重要。

  两个月暴赚10倍

  2007年,与其他投资者一样,吴喜凯第一次品尝到获利丰厚的喜悦。当年8月,香港恒生指数曾跌至21500点附近,但是,受随后的港股直通车消息影响,在短短的2个月间,恒指就飙升到32000点附近,升幅接近50%。指数如此,个股的升幅就更加惊人,以中石油和港交所这两只大蓝筹为例,股价在一个月内就翻了1倍。

  当时,吴喜凯投资的是中石油和港交所的权证。回忆起这段时间的疯狂,吴喜凯一连用了三个“想不到”。他手中的权证,有的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升了1倍。不知不觉中,2个月后,吴喜凯通过投资权证赚了10倍。

  “只要你胆子大,敢于追高,闭着眼睛都可以实现暴利。”吴喜凯说,他那时对市场的信心剧增,几乎有点“目空一切”。

  没想到,这时暴风雨已悄然来临,而之后2008年的市场从阴跌到暴跌,更给已有多年投资经历的吴喜凯上了宝贵的一课。

  初尝牛熊证回吐利润兼亏本金

  “2008年也许是我投资生涯中最沉重的一年。”吴喜凯说,当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不仅恒指跌至高峰时的1/3,许多个股市值蒸发90%以上,权证更是雪上加霜。“我在当年几乎犯了其他职业投资者都犯的毛病,抄底,止损,再抄底,再止损。”那时,吴喜凯还尝试接触了香港市场上的另一种投资工具——牛熊证。没想到,这种衍生产品不仅没有令吴喜凯获得投资收益,还不断地造成亏损。

  “最后,我不仅吐出了2007年所有的收益,就连本金都亏了30%。”吴喜凯叹道,通过牛熊市急剧的转换,他终于体会到了市场的力量,并且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市场上的投资产品有千万种,但是,投资者只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那几种。

  之后,通过2009年的操作,吴喜凯又尝到了获利的喜悦,也明白了前辈口中“活着”就是在股市中生存下来的至理。

  “大股票+权证”成获利利器

  吴喜凯对过于复杂的投资工具并不感兴趣,尤其是掉期衍生品,仅仅是说明书就有几十页,除了非常专业的人士,一般的投资者根本看不懂。“这些看不懂的投资品散户最好就不要参与了。”

  吴喜凯发现,在传统的股票投资和权证投资中,其实还存在着一个交叉项,即大股票的权证投资,通过几年的实践,他发现,这种投资收益还不错,只要投资者能严格把控风险,是能从中获利的。

  他说,大股票就是那些规模较大、管理优良的上市公司股票,例如长江实业、汇丰控股、央企中海油等。一般而言,大股票都有数量庞大的权证,投资者很容易从几十只甚至上百只权证中找到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权证。

  “由于做市商多,一般投资者手中持有的权证也很容易买卖。”吴喜凯说,这只是大股票权证的一个优点,更重要的是,由于大股票的波动一般都有自己的规律,当投资者把握住这种规律后,在一定的区间内,投资者获利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那些规律性不强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股票。

  不必频繁操作,一年抓住三四次机会足矣

  不过,即使是投资者选择了合适品种,也要讲究操作的技巧。“简而言之,就是要严格止损,永远把风险放在第一位,选择的权证距离到期日至少要6个月以上。”吴喜凯说,一般权证的资金投放也有要求,“按照我的实践,发现投放在权证上的资金占投资者手中资金的20%是最合适的,对于更激进的投资者,30%也许就是极限。如果投入的资金太多,则风险难以控制”。

  “在进入市场后,投资者不必频繁操作,一年的机会很多,其实投资者只要抓住三四次就足够了。”不过,对于这些机会,吴喜凯建议,投资者一定要改变过往的观念,即不能赚一定百分比就止赚。

  “在港股市场,如果底部基本确立,投资者务必抓住时机,狠狠地赚上一票,一定要狠,像狮子老虎一样,不能有丝毫犹豫,虽然衍生产品风险较正股大,但在适当的时候,仍可适当地借用杠杆工具,如权证、牛熊证和期指等,让利润以最快的速度不断放大,对小投资者更是如此,这样才能实现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