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维修合同范本:青春期保健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46:43
第四章:《生理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第三节:青春期保健指南》教案
【新知识点】
1、生命的意义。
2.正确的求医方式。
3.对性行为的正确认识。
4.对体育活动的合理安排…
【重点难点】
生命的意义及对自杀问题的讨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以高考失利自杀的案例开始,看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从此引出对生命的意义的讨论。
2.教学实施
在习得与践行中,讨论之前,先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让学生看小灰兔自杀的故事,说一说它自杀的原因和最后放弃自杀的原因。外界有些条件是我们不能完全控制的,那么作为有思想的高中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避免轻视生命,避免自杀?把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看法写出来,并签名。
一些正确的求医方法,如找合适的医院,以及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等,可以让学生在这时候进行角色扮演,如果跟医生的交流不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性要有正确的认识,知道异性之间过早接触的消极影响。让学生对问题及可能出现的结果要有明确的了解一,才能健康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好,让学生先列举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再参考书上内容进一步讲解。体育锻炼的原则可以当做课外小知识讲解,一定要说明注意锻炼安全的重要性。习得与践行中的锻炼计划可根据个人情况分别制订。
3.作业设计
回答课后第7、8题,第9题留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客观看待生命
(一)生命的意义
古籍载,人乃五行之秀,万物之灵,可见自遥远的过去,先人已意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故人类的生与死便也不可与一般生物如草木枯荣、动物诞生死亡同一而论,理性的诞生赋予人类以特殊的能力。人类自我的认可和不甘永远消亡迫使人类走上了对生命意义和世界本源存在方式的永恒命题,在加之理性之存在,使人类意识到除却这目光所及的客观世界,从此整个人类社会进人了意识世界真实性和客观世界真实性的长久论辩——但毫无结果。事实上当人类把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存在方式弄清之后,生命的意义也可得到解决。
(二)珍爱生命
想要自杀的兔子
一只小灰的兔子最近运气十分不好:和它一起生活了一年的同伴离开了它和别的兔子在一起了;它经常去就餐的菜园被主人竖起了栅栏;一只狐狸咬掉了它的一只耳朵,要不是它跑得快,它就很可能成为狐狸的美餐了。小灰陷入了绝望之中,能做的事只有一件了,便是让这所有的悲伤、饥饿、痛苦有个结束。而这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自杀。可是,小灰又有了一个问题:该怎样自杀呢?
小灰开始了思考,它想人类有那么多自杀方式,为什么兔子就没有一个?它意识到在动物的王国里根本没有自杀的先例可以供它参考,忽然它想到何不给它的同胞创造出一个自杀的先例呢。
于是,每天小友都在思考着怎样可以自杀。一天,它想到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憋气,如果没有空气,那不就会死了吗?可是,它试了许多次,每一次到最后它都会忍不住张开嘴巴。最后,小灰得出了一个结论:憋气是不能自杀的。当小灰将这个结论告诉给其他兔子后,这个结论很快传开了,并受到饱学多识的山羊爷爷的极力推崇,不久,小友被众兔子尊称为科学家。接着,小友又想到了一个方法,它想既然很多果子有毒,那一下子吃很多不就可以毒死自己了吗?于是,小友去森林里采了一大堆果子,然后用石头砸碎混合在一起,小友一口气吃了很多,不知不觉便睡着了。等它醒来后,它发现自己没死,反而感觉身体更好了。由此,它认为那些果子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小灰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它的同胞们,很快,小灰的结论得到了证实,那些果子混合起来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治愈多种疾病。小友又成为同胞们目良中的发明家。
后来,小灰还想到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它想如果自己闭上眼睛一直往前走,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那样它就可以自杀成功了。于是,小灰闭上了眼睛离开家开始往前走,它走啊走,不知道过了多久,好几次它想睁开双眼都忍住了,终于它实在无法忍受饥渴了,当它睁开双眼,令它惊讶的是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欣喜地跳了起来,在这里居住再合适不过了。小灰记住了路线,当它回到原来的居住地时,它赶紧告诉了其他的兔子,同胞们到达那片草地后也都欢欣不已,不停地称赞小灰为伟大的探索家。
小灰到了众多兔子的羡慕与尊敬,它们坚决要给小灰颁奖,感谢它为同胞们所作的贡献。在颁奖典礼上。年老的兔子小智问小灰;“你是怎么做出这么多成就的?”小灰害羞地低下了头,它轻声地说道:“因为我想自杀。”声音很小,但是小智还是听见了,这让它很是意外,但是饱有经验的小智没有继续问下,它不能破坏小灰在兔子们心中的形象。典礼结束后,小智来到小灰面前,当它了解了小灰的先前遭遇后深感同情,最后它问小灰:“你还想自杀么?”小灰摇了摇头:“我没有理由自杀了,我已经有了新的伴侣妮亚,还有我没想到根本没有兔子介意我只有一只耳朵,现在我也不用担心没有食物了。以后我要努力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发明家、探索家。”
小智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很幸运啊,能从自杀中得到不小的收获。自杀是愚蠢的行为,可幸运的是你在自杀中运用了一种足以抵御一切的东西。”小灰望着小智,显得不解:“是什么?”
“智慧。”小智笑着说道。
“一名小学生收到同学恶作剧的恐吓信,喝农药自杀了”,“一名高中生失恋后,从4楼纵身跳下”,“‘由于不能回到大学本部上课,5名女生相约集体跳楼示威”……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缺失越来越严重。有调查数据表明:青少年是自杀风险最高的人群,在我国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的死因,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死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1.现状调查
在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青少年的自杀问题也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上海召开的预防自杀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一致表示,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比例正在不断提高。当人们以为“自杀”离自己和家人还很遥远时,它却已经悄然侵蚀到本该远离自杀的青少年。
更让专家们忧心的是,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一无所知,这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了!
2.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家庭失和易诱发青少年自杀
父母之间、父母与祖父母之间存在严重及长期冲突,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因素。由某个课题组对自杀未遂的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发现,约六成青少年最害怕发生的事情、觉得这样再活下去没意义的就是家庭冲突。当这些青少年走上绝路时_,大多家庭都处在“战争”状态,家庭成员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业、生活,与往日的快乐生活形成鲜明的反差,而且又不便与同龄人诉说,从而觉得活着也没意义。
(2)教养失当影响人格发育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是影响人格发育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太过粗暴,或离异家庭孩子严重缺少关爱,或父母对孩子溺爱,都极易造成孩子产生自杀企图。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对孩子人生观的培养,忽略对孩子处理生活问题的培养,以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生活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去认识,精神变得非常脆弱,轻易终结生命来解决生活问题。
(3)青少年心理危机缺乏社会干预
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北京高校心理素质研究会副秘书长聂振伟副教授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在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团中央权益部在一份关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报告中指出,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够成为导致青少年自杀率较高的客观因素。同时,目前社会上还缺少专业化的心理医疗师和心理理疗机构,尚未形成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没有建立起规模化的国家干预预防体系,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经常得不到社会力量的及时干预和救助。
3.减少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应对方法
专家认为,青少年自杀有着复杂的特殊心理原因和社会环境因素。“不应将自杀看做偶然事件,自杀是一长串前后相扣的事件之链的最后一环。”要解开“事件之链”,必须防患于未然,完善自杀干预机制,注重进行生命教育。
(1)完善自杀干预机制
“外在诱发型事件往往很难预见,预防青少年自杀,学校应从平时做起。”’单怀海教授说。他表示,预防学生自杀,教师应多观察和关心那些“问题少年”,他们往往因成绩差得不到认同,也不愿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实际上他们同样渴望被认可。
专家表示,全方位地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单纯减少其问题行为能更有效预防自杀事件发生。学校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有问题行为的高危青少年。
专家们建议,要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发展民间预防和干预自杀机制;学校应建立精神疾病预防体系,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减少因为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引起的自杀事件;社区要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管理,完善自杀干预机制,提高市民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2)注重进行生命教育
怎样教育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生命,应成为家长、老师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青少年之所以选择自杀,有些是因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但更多的孩子从没想过或意识到死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
有关专家表示,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孩子从小认真对待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对他们不断强化“自杀可耻”的观念。
“教育孩子珍惜生命要从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开始。”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商桂瑞教授说:“家长要告诉孩子,妈妈怀孕、父母抚育孩子等过程的艰辛,让孩子知晓生命来之不易,让孩子从小学会热爱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以一种阳光的心态感受到生活是幸福快乐的。”
生命的意义
词曲:曹秦
制作人:水木年华
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
独自一人是否你会访惶。
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
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
用心去爱你的爱人,
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
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
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
就让我们相互关怀。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
用心去爱你的爱人,
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
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二、如何正确就医
(一)一些错误的求医心态
1.多看几家医院比较好(逛医院)
有些人往往为了同一个问题,看一次觉得未明显改善就转往其他医院,在各大医院间重复就诊、检查。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容易延误自己的病情。
2.抽血就知道是什么病
诊断的程序:
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最重要的是需要病史及身体检查,有时需要再加上影像或是抽血等辅助手段,并不是什么疾病都要“抽个血就能诊断”。
3.一定要打针吃药
很多人看病的习惯,认为看病一定要打针、吃药才算有治疗,或是要求“打营养针”,否则好像没看一样。其实每个治疗行为都有其风险存在,应该由临床医生评估治疗方法的必要及选择较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二)树立正确的求医观念
黑诊所、虚假医疗广告、地下性病诊所、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这些非法行医行为都是社会危害严重和社会反响最强烈的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非法行医活动的危害性,往往被其低廉的价格所吸引,盲目就诊,导致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严重的危害,尤其是低收人人群更是深受其害。
1.导致疾病传播
多数无证行医单位缺乏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操作规范,出现一机多用、器械不消毒现象,极易造成医患间交叉感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更可能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2.延误治疗时机
多数元证行医者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一些复杂病症、多发性疾病无诊断常识,更不用说治疗,这将大大延误患者的治愈机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一些常规治疗项目的机理和概念不清,容易造成小病成大病,无病变有病的情况,严重的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得不到法律保障
多数无证行医者为外地游民,无固定场所或无投资保障,一旦发生违规责任,无法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无法弥补对患者造成的损失,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卫生行政部门提醒患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就医应到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合法医疗机构,使患者的健康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
4.如何识别无证行医活动
当前社会上无证行医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不具备医疗执业资格的单位或个人在没有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从事诸如牙病、皮肤病、性病、内科、妇科等疾病的诊治,个别还从事终止妊娠、助产接生等手术;还有一些利用所谓义务咨询、雇用“医托”等欺诈方法从事无证行医行为,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卫生行政部门在加强查处力度的同时,提醒患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识别、举报无证行医行为。
5.就医要到合法医疗机构
合法医疗机构是指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计许可证》的单位。未取得上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开展医学检测、针灸减肥、开双眼皮、洁齿等医学诊疗行为均属无证行医,这些单位和个人不具备相应资质,医疗技术和消毒隔离等措施不能保证,很可能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6.正确看待“义诊’服务
“义诊”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义诊”组织单位不得在“义诊”活动中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品或从事相关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一些单位往往假借医疗、保健咨询或免费提供骨龄、血尿铅、血糖、视力、微循环检测等所谓免费服务项目,从事虚假宣传、无证行医活动,达到推销产品牟利的目的。
7.切勿轻信“医托”
“医托”是那些受雇从事虚假宣传和介绍就医而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人员。在一些车站、大医院门口,“医托”往往假冒病人或病人家周,通过所谓“现身说法”,把患者哄骗到一些无证行医点就诊,对此患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勿轻信“医托”们的花言巧语。
(三)如何正确就医
一个人生了病,总兔不了去医院就医。就医时也要讲文明,懂礼貌。病人到医院首先是挂号,候诊。在候诊室等待的时候,应耐心而不需急躁,不要大声喧哗,也不可在候诊室里吸烟、吐痰、乱丢纸屑果皮,以保持一个安静、清洁、舒适的诊治环境,这既有利于医生的工作,又可减少对其他候诊病人的不良刺激。
当医务人员还没有叫到你的名字时,不要站立走动,或在医生身旁转,这会影响医生的正常工作;一旦叫到你的名字,应该礼貌地答应一声,随后到指定的位置坐下,不要迟疑拖沓,烦劳医生一再呼叫。在医生没有开口询问病情以前,不要急于陈述,因为医生要先看看病史,或作些诊断前的准备工作、待医生向你问话,你再有条不紊,实事求是地向医生陈述清病情。
陈述病情时,应该记住以下几条规则:
1.客观地陈述病情。
误:“我有肾炎”。
正:“我后腰部的这个地方痛。”
一个谨慎的医生,必须根据症状和全面的检查,才能做出自己的诊断。但没经验的医生有时也会听信病人讲的,殊不知这样可能会铸成大错。有位妇女对给看过多次病的医生说:“我的膀眈炎又犯了。”这位医生没有怀疑她说的,又因为到了下班的时间,当即给她开了处方。一星期后,她又来找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医生发现她不是患膀眺炎,而是阴道炎,因为两种病有一些相似的症状。
2.把既往病史告诉医生
如果以前生过大病,应该把详细病史告诉给医生。如问病人以前为什么住过院,他可能回答:
“因为需要检查。”(没有价值)
“因为心脏的关系。”(较好)
“因为瓣膜损伤引起的心脏病。医生说我年轻的时候可能患过风湿热。”(很好)
“二尖瓣损伤引起的心脏病。医生说我年轻的时候可能患过风湿热。”(最佳)
3.确切地告诉医生你感觉如何,因为医生是应该知道这些的。
你可能认为头痛和胃痛没有什么关系,但应该如实地告诉医生。家庭的病史和病人可能也有关系。如果你胸部有一肿块,那么医生就该知道你母亲是否曾患过乳腺癌,你不要用医学术语描述自己的病情,因为医生从不敢轻信外行人的话。
有些病人认为用医学术语是一种表示病情“严重”的办法,这样医生就可以认真地看病了。其实这容易使医生误人歧途。
4.重视与医生的谈话
应该弄懂我得了什么病,什么原因,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多长时间会好些,不好怎么办,还需要继续用药吗?如果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你同医生的谈话就有了结果。
人们一般都能意识到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和戒烟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也能同医生很好地合作,但并不是人人都了解上面这些基本常识。我们应当学会同医生谈话。
三、科学认识性行为
(一)青春期性心理状况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要引起情感上的动荡,而情感上的动荡又需要得到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衡,这本来是一种身心调节的正常规律。但是,由于高中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控制能力的增强,内心激动、高兴或苦恼,表面看来却似乎显得十分平静,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另外,有话想找别人倾吐、述说,可是碰到长辈或老师却又迟迟不肯开口,逐渐表现出“闭锁性”的特点。这种情感激荡、表露内隐的矛盾,如果成人不及时帮助解决,便很可能造成中学生的误解和感情上的隔阂,进而会影响中学生的情感生活和社会适应。
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高中生的性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如下:
1.对性充满好奇和神秘感
这本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性和饮食一样,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人人都离不开性,但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又无形中把性划为禁区,甚至将其和罪恶连在一起,视若洪水猛兽,谈性变色,这样无尽的疑虑和烦恼困扰着有些学生,想探究却无处问津,只好独自摸索,于是质色瘟疫乘虚而人。正如我们把东西藏在匣子里一样,越是不让人看,越是禁止,人们想看的心情就更加迫切。如:我们同学中有偷偷看黄色书刊和黄色录像的,但老师多次禁止后还是有人看,有的同学不加选择地看一些适合成人的电影和电视,由于有些同学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而去盲目模仿,因此造成有些同学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
2.由于性无知导致性神秘,从而出现性心理异常,最后出现性犯罪
比如: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的;有的同学因为男女同学之间拉了拉手,后来肚子痛误认为是自己怀孕了等,这些都是性无知的表现。再如:苏南某中学一男孩,他打伤自己的姐姐,强迫看其生殖器等,这是对性神秘的一种表现。还有性心理异常和性犯罪(错)的,在这儿不—一举例。如果我们从小进行了这方面知识的教育,同学们就不会产生神秘感,更不会造成性心理异常和犯罪。
3.早恋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一些“越轨”行为
根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我国初中学生约有15%、高中学生约有19%发生早恋行为。很多同学不知道早恋的危害性:
(1)早恋对学习有严重影响。男女学生一旦过早误人“恋河”,往往会神情恍懈,情意绵绵,看书看不下去,个人正常的学习秩序遭到破坏。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很多同学因此成绩急剧下降。
(2)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虽然身心发展在很多方面已接近成人,但毕竟还不成熟。如果过早地把精力放到恋爱上面,不仅会有碍于智力的发展,而且还会因舆论的谴责和秘密交往的压力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个性发展的障碍,同时对身体发育不利。
(3)早恋往往蕴含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由于中学生情感好冲动,自制能力又有限,在伦理道德的判断上还很不成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谈恋爱很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出格行为。中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几乎为零,如果出现失足会给今后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危害(并发症,死亡,不孕,性重问等生理和心理现象)。
4.社会因素、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失误和教训
由于同学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代。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南方的孩子比北方的孩子发育早)、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营养是生理发育的基本条件)、社会环境的影响(好坏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不仅给经济带来了腾飞,也带来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加上有些人唯利是图,把青少年引向了邪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等,青少年的性教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进人青春期后,标志着同学们逐步走向成熟,这是值得庆贺和感到骄傲的事,因此,文学家把青春期看成是人生的花季。但社会学家则认为这是人生的多事之秋;犯罪心理学家却把它看成是人生最危险的年龄。据统计,有关性犯罪(错)的年龄分布为:男子最小值为12岁,高峰值为15~16岁;女子最小值为10岁,高峰值为14~15岁。目前很多国家或地区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如:南非、俄罗斯、日本、朝鲜、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地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后,在青少年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少、特别是我国的香港,把性教育已经具体化,他们把有关知识编成了教科书——《飞跃性秘宫》,对青少年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培养。我国在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方面的书很少,适合小学高年级阅读的书可以说是空白,初中只有一本《生理卫生》教材,但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现在有了一些这方面的书,但是都不系统,又缺乏引导,所以要想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教育。
总之,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大家正确地认识人类性发育的自然规律及其本质(性生理教育);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身的性心理变化、性意识的各种不同表现,促进大家心理平衡和社会成熟(性心理教育);使大家了解性器官的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性卫生习惯(性卫生教育);启发大家正确处理学习、恋爱和友谊的关系,努力克制自己的性爱冲动,将主要精力放到人生远大目标的追求上(性道德教育);引导大家划清正常的异性交往和性罪(错)的界限,增强大家在性问题上的守法观念。早在1969年敬爱的周总理就指出:“一定要把性卫生知识告诉青少年,要在女孩来月经前,男孩发生首次遗精之前把有关性卫生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二)青春期教育的原则
1.正确认识原则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由于封建意识的影响,“性”的问题历来一直是个禁区。封建社会长期流行的是“性即生育”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除了繁衍后代外,把性欲和性行为一律视为丑恶、下流的可耻行为。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有的教师一见有学生看性知识方面的书刊,就大惊失色,认为该学生思想意识不健康。事实上,当前我们面临着性愚昧和性泛滥同时存在的双重挑战。只有正确地开展性教育,以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武装教师和学生,方可使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既不至于为封建思想所禁铜,成为性愚昧的牺牲品,也不至于为西方“性解放”的错误思潮所引诱,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我们进行性教育既不是要消除性本能,亦不是要开放性本能,而是要使性本能社会化。文明化,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个对社会负责、接受社会正确教育和制约的青少年。
2.预防为主原则
培养学生对外界性刺激和自身性冲动进行调节的能力,增强自制能力,学会自我保护。要求学生在接受性生理和性心理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性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从而强化道德观念,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定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内在的控制力量,并能理智地把握自己,使生理需要同道德原则结合起来,把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准则。当青少年学生中出现要求打扮、交友不善、精神恍愧、沉闷不语、深夜不归等不正常现象时,班主任应引起重视,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
3.正面疏导原则
青春期教育往往涉及一个人生活和思想中最隐秘、最敏感的领域,它是一项细致、复杂的教育任务。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青春期情感萌动的表现,既不能压制打击,又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理解学生所发生的各种变化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不是“围追堵截”,而是“理疏情导”,将着眼点放在教育培养上,通过摆利弊、讲道理,指点为人之道,有针对性地向男女学生分别讲解有关性的生理卫生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性萌动带来的各种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解除烦恼,摆脱困境。
4.适时适度原则
适时、适度地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向中学生传授性卫生知识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要自然地进行,不要回避,更不要神秘化。讨论性问题时,态度应与讨论社会问题或其他学科知识有所不同。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适宜的内容,一般来说结合生理卫生课、思想道德课,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对自身的成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正确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和不安感。同时,诱导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5.感情升华原则
班主任老师对青春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要特别关心,尤其要注意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教育学生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科学活动,培养其对某一学科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使得他们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充实欢乐,每天都有学不完的知识、做不完的事情。
6.综合教育原则
加强青春期教育,使之与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相结合,以人生观教育为中心,培养其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由于个体的性意识是在对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调节和支配着人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性行为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思想品德修养的水平,并受其支配。通过人格、伦理、法律等方面具体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按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形成科学的两性观念,把对异性向往的感情与本身的义务、职责、志向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人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自制力,使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真正地成熟起来,自觉把性本能纳人自己的社会调节系统,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7.“三位一体”原则
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这方面,协调工作不仅复杂,而且很困难,班主任一定要有为学生服务的观点,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做好协调工作。
(三)青春期教育的技能
1.辨识技能
在青春期教育中,班主任要注意划分不同层次的界线,区别对待以便充分理解这一时期学生由于生理发育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1)性觉醒与性朦胧
性觉醒是性开始成熟的标志,而性股脑则是性萌动的外在表现。青春发育初期,男女学生之间相互产生一种越来越浓的好感,好像和对方在一起才玩得痛快,才心情欢畅,才有意思,他们之间产生一种相互爱慕的感情,这纯属性股脑的自然表露。性朦陇是感性的、无心的,而性觉醒则是带有很大的理性成分,是自觉的。男女学生之间之所以有好感、爱慕,皆出于无心,并非自觉追求性的爱抚,自觉追求性行为,更非有意追求终身伴侣。假如我们对这种现象不加分析,错把本来无心的性股俄的自然展露硬看成是性觉醒的有意追求,那就有可能把事情弄糟。
(2)友情与爱情
青春发育初期的学生,不论男女。因为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他和她都开始寻找心灵的慰藉,渴望找个异性朋友,相互倾吐烦恼。这是纯洁的友谊,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友情与爱情虽同属一个精神世界,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过友情终究是友情,爱情毕竟是爱情。爱情是以性爱为基础、以结婚为目的,而友情则不是这样,它是以友谊为出发点。这种微妙的区别对天真无邪、渴求友谊、一切尚处愿俄状态的青春初期的学生来说,是难以分清楚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多观察、多分析、多思索,千万不可混淆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2.指导技能
在青春期教育中,班主任老师要尊重客观事实,及时对学生进行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及卫生知识指导,使青少年学生正确了解男女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了解性生理发育和性意识发展的规律。对女孩子,要指导她们的经期卫生保健,使她们做到对自己的体征变化和由此引起的心理体验有心理准备,破除落后、愚昧的性观念,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迷惑,掌握必要的性生理卫生、性心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学生性本能刚刚觉醒之际,就使他们的理智作好充分准备。”除了进行一些科学知识讲解外,还可以通过生物课上所学的知识和平常所看到的自然现象,如花的授粉,动物交配、授精等,进行教育,使学生领悟到人的性行为,破除其对性行为的神秘感。
3.引导技能
对于这个时期男女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班主任应予以关心和了解,对于他们之间正常的交往却不能大惊小怪或主观推测或当面责备,也不能放任不管、不闻不问,更不能以班主任的权威硬性禁止其交往。否则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迫使他们转人“地下”,造成不良后果。正确做法是允许他们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但要做好引导工作。班主任要特别重视满足学生的各种社会性需要,开展多种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感情的转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参加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并尽量使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爱。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浓厚兴趣,并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引导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和感情交流,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建立对异性的正常态度和友好纯真的关系,做到共同遵守社会生活规范,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锻炼理智分析和冷静控制的能力,在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健康宽松的异性交往环境中,使他们旺盛的精力有地方发挥,性的能量得以置换、排遣,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疏导技能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解除性压抑、性紧张。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防范他们的性觉醒及性意识的发展,而在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调节、控制自己的性欲望,通过转移和升华解除性压抑和性紧张,从而调节深层的本能,使之趋向高尚;要使学生爱学习、能学习、会学习。学习对性适应的作用是积极的,这主要表现为对性欲的抑制上。开展多种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健康有益的活动,促进性适应的发展。
为了坚持正面疏导,有必要汲取广大优秀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便是理解、尊重、指导和宽容。
(1)班主任必须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理解学生所产生的情感和需要。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平等地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甚至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班主任要正确地指点中学生,什么情感和需要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什么是可以或应该提倡的,什么是错误或必须反对的。同时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或难言之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和隐私。对于学生中出现情爱方面的问题,切忌不问』请由一味指责,简单粗暴。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对这类问题一般不宜当众点名批评。由于性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心灵中最深沉最神秘的一角,遇上矛盾往往斗争激烈,有时一瞬间的思想变化会影响终生。在这种情况下,自尊心是一个人的重要平衡力量。因此,班主任要真诚地尊重学生,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不搞“扩大化”或“屈打成招”。不随意挑明源陇的感情,对于学生个人生活中不宜公开或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班主任即使知道了也不外泄、不传播。这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学生信赖的重要条件。
(3)细致、耐心、个别地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与异性间的友谊,帮助学生划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懂得性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指导学生用理智克制自己,减少单独的异性交往,帮助他们回到班集体之中,按社会的期待、教育的要求,端正自己的行为。
(4)发现犯有性失误或性偏差的学生,首先是关怀、教育,即使要处理,也必须从教育的目的出发。由于少男少女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他们难免在人生的道路上摔跤。由于生理、心理的一时冲动,没有控制、调节好而犯了错误,对他们的处理应与成年人不同,一般应持宽容的态度。但宽容不是说可以原谅学生一切错误。当他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违反了社会道德准则,那是不能姑息的,应严加管教。必须看到一般中学生犯性错误时,他们的心理动因往往具有未成年孩子的特点,一般与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和自控能力缺乏有关。这与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意识行为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当学生表现出悔改之意时,班主任的理解与宽容,会显出更大的教育效应。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的认识提高有一个过程。要善于观察和适当地等待,在追究学生错误的事实时,要留有余地,能把握住问题的性质即可,不可过于追究具体细节。对学生的隐私,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不利,就要尽可能保密。班主任要把握教育的分寸,实事求是,通情达理,讲求科学性,不说过头话。
四、适当的体育锻炼
高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身心发展水平将对今后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虽然进人了缓慢增长时期,但身体形态、机能、运动能力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身体的发展为心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加强体育锻炼是促进生长发育,使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有效手段之一。
每个高中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这才有利于今后的发展。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生活、学习、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心理负担过大,致使一些人患了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青少年时期,要战胜各种心理压力,除自我心理调节外,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对促进体育健康的作用
1.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2.培养良好的个性
体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个性。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但失败也是对人格的考验,让学生明白:“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挖掘失败中的有利因素,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水平,使学生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3.体育与心理适应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善于与他人相处,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等各种项目都能增进学生中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体育与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心、勇敢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力、自制力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相对体育而言,意志坚忍顽强是十分重要的。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中长跑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换而不舍、勇于拼搏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风采,让他们自信地参与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意志和精神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二)心理缺陷与体育锻炼
任何个体生命的存在总是不完善的,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方面的缺陷。体育锻炼对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特殊的作用。
1.对急躁、易怒的体育疗法
倘若教师发现学生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可引导学生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再加上教师针对性的疏导,能帮助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2.遇事紧张的体育疗法
遇到重要事情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比赛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那么他们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3.对孤独,惺僻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就应引导他们选择篮球比赛、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
4.对腼腆、胆怯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易难为情。那么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多参加溜冰、单杠、越过各种障碍物。做健美操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学生不断地克服害怕、害羞、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5.对自负、逞强的体育疗法
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如长跑、技巧等体育项目。喜欢下棋、打球的孩子,教师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他的对手的学生和其比赛,甚至亲自上阵,以不断地提醒他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的治疗方法,教师还要注意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思考与讨论】
1.看病时,应该如何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症状?
【参考答案】陈述症状时,应该记住以下几条规则:①着重陈述症状而不是自已给症状所下的定义。②如果以前生过大病,应该把详细病史告诉医生。③确切地告诉医生你感觉如何,因为医生是知道这些的。④重视与医生的谈话。
2.对待易怒或者胆怯的学生,应该安排哪些不同的体育锻炼?
【参考答案】对于易怒、感情容易冲动的学生来说,可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再加上教师针对性的疏导,能帮助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学生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而对于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易难为情的学生来说,多参加溜冰、玩单杠、越过各种障碍物、做健美操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学生不断地克服害怕、害羞、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
3.讨论题: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自杀现象,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