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盒:智慧甘露 世间的修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04:00

智慧甘露-世间的修行(一)

(2011-01-28 19:51:17)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迦那伽罗仁波切 智慧甘露-世间的修行(一)2006-08-25 22:31

1.      幸福和安乐

 

永恒的幸福就是解脱轮回,并不是说让你抛弃暂时的幸福去寻求另外一个幸福。事实上,有的时候如果你连暂时的幸福都得不到,永恒的幸福就更得不到了。我们的观念是有苦就要去承担它,没有苦不要去寻找它,不要自找苦吃,任何的事情都要敢于去面对。

 

 

 

 

 

 

 

暂时的安乐包括两个 概念,一个是众生的共业,就是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另外一个是个别的个业。也就是说,如果是因为你自己的缘故,自己造成的痛苦你应该自己去承担。如果因为 大家的原因造成的痛苦,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并且去解决这种问题。就比如说,如果现在外面打仗,我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安心地在家里去修法,如果我们像伊拉克那 样老打仗的话,你说你在屋里修行不太现实,可能每天为了逃命都来不及,你还能在家里安坐吗?因此,共业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公共的道德,咱们叫社会公德,在佛 法中把它称为菩提心,也就是说要想让自己快乐,必须让大家快乐,让大家快乐的同时,你也会得到快乐。

爱护环境卫生是这样 的,净化社会上各个阶层人们的心灵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我们没有能力号召全社会,但是我们有能力影响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这是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在因果 真实不虚的前提之下,不恼害别人,但是也一定要知道,如果是事情出现了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对错的分辨。我们可以包容别人的错误,但并不等于坐视不管,如 果别人真的错误,一定要让他去改正错误,这是我们的职责。作为个人来讲是公民的职责,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的话,这是一个菩提心。如果你坐视不管,很可能让 别人将错就错。如果你看到别人都这样,你只是独善其身,那你的修行可能连小乘都不是。自己的安乐得不到,社会也慢慢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我们一时的估息和 苟且,可能到最后大家全部都成了自私自利的人了。因此,如果有能力的话,要发出谴责,是要这样做的。

如果我们生活在战乱 时候,我们要挺身而出来捍卫和平,这也是修行人应该做的事,如果有能力,念一个咒就可以使天下太平,你就念咒去。《米拉日巴传》里头有句话说么:“有本事 就领兵打仗,没本事就念个咒吧!”你要有本事的话,你就以你的实力把他调伏了,让所有的恶力都不能增长,让善业都能够普遍弘扬世间。没有那种本事至少我们 在家里发真诚的愿心,祈祷上师三宝、护法、空行加持,使各种恼害众生的罪业、习气、所有的违缘不顺消除,这是修行人应该做的事。

所以,在个人原则上 应该这样做,在菩提心的原则上也是应该这样的,我们应该不断地这样教育自己。比如说,在公共汽车上你看到有小偷偷东西,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如果大家都坐 视不管的话,那就造成小偷猖獗。因为大家都不敢管,都觉得自己的事管好就行了。有一天小偷的手就伸到你的腰包了。你的钱或者你的东西受到别人威胁的时候, 你希不希望周围有人为你挺身而出呢?如果你希望,那你就应该是这样的人,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当然,我不是要求你们看见小偷就喊,没想到你这儿喊,后面有 个人给你一刀子,你就惨了。我说是从这种义务也好,责任也好,作为修行人要有一个勇敢的心去面对这些事,所有邪恶的、不正确的事值得我们去改正的,所有的 善的和对的事应该值得我们去发扬的,但是我们能力有限的缘故,要从自己做起,我不主张人们冒昧的好像什么事都敢干,但是你这种心一定要具有的,现在暂时不 能做到的时候,我们要有惭愧心,争取某一天我们能做到。

 

 

 

 

 

 

 

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这 样的,要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正确和错误,有错误就要改正,不要太爱昧不清,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修忍辱,忍辱和憋气是有差别的,有人经常说:“是好是坏我 不知道,我这个人活得比较中庸一些。”实际上什么叫“中庸”呢?“中”是正直不阿的意思,“庸”是包含,能够容纳的意思。“中”表示什么呢?能够洞悉到事 情的真伪,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叫“中”。而“庸”是能够完全的了达的情况下,能够随顺,并且改变它这才叫 “庸”。并不是那种木讷的,什么也不知道的,傻乎乎的就叫中庸,那是错解了含义了。

 

 

 

 

 

 

 

2.      业障和随缘

 

咱们修行人有两个词 不能乱用,一个是“业障”,碰到事自己不想做了就“业障”;还有的是做不到了就“随缘吧”。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呢?这都是无助的喊声,你自 己觉得说服不了自己了,用一个大道理蒙混过关。也就是说,如果你连这些事情都不能仔细地对待,那么修行和了脱生死这么细致的事情你怎么能够去面对?所以我 觉得你们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想法,尽可能让自己做得更好,那就是要明白什么是对错。佛菩萨包容众生、渡化众生,这叫“妙观察智”。妙观察智是对每一件事情都 了了分明,但是又好像假装不知道地随顺你。实际上,随顺你的同时就是改变你,这叫潜移默化,现在我们也应该这样。

 

 

 

 

 

 

 

力量有限就要有惭愧 心,好好忏悔,精进修行,等到有一天我们有更大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但是千万别认为我们与世无争,只有两种人能与世无争,第一种是特别包容的成就者,或 者是已经看破了世俗的绝对超越的离世者,这种人可以;另一种就是软弱无能者,逃避现实者。希望你们不是逃避现实的人,你要去面对现实。如果都可以逃避,你 肚了饿了,你逃的了吗?也就是说你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侵犯的时候,你往哪儿逃?所以面对这种事情就应该去争取。

 

 

 

 

 

 

 

这几天你们看新闻上演日本人侵华扔化学炸弹这些事,有几个人到日本东京去向日本侵略者提出公诉,后来胜诉了,赔了1.9亿 日元。虽然赔这点钱比起千千万万人的性命真的微不足道的,但是毕竟可以说是用真理和正义争取来的。哪怕你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的微薄,也要争取面对真理和正 义,这是做人的原则。满足了这个原则,才有可能满足解脱的原则,要是你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是模模糊糊、乱七八糟的,你们在修行上不也是这样的吗?你的态度就 已经养成这种习气了。比如说念咒的时候,你本来可以念很多,本来可以好好地修行,但是你念着念着就说:“算了吧,就这样吧,反正每天念的就这样。”就开始 睡觉或者玩去了,你就会养成这种习气,你的修行将一塌糊涂。人的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稀哩糊涂,然后修行也是一塌糊涂,这样就等于浪费时间。因此我觉得你们 从小事上就要慎重一些,然后在大事上才能把握住方向。你们教育自己和教育别人,我认为都需要这样做才能符合于如来真实意。

 

 

 

 

 

 

 

佛的本意没有让我们去逃避现实,相反让我们去证实它,看破它,才能超越它,躲来躲去的是不能自利利他。生死也是这样的,你自己有件事解决不了,你认为这个事可能是:“就这样吧,大概就这么回事。”然后就觉得很满足。但是到你死的时候呢?你说“大概就是这么回事……”的时候,死亡那种恐惧非常现实地在你面前出现,在这种时候你怎么办?你说“死就是死了吧…,”那你是豁出去了。因此,既然像死亡这种非常细致的、一念之间的事情我们都需要这么认真对待它,像修行这么大的事情咱们为什么不去认真对待呢?所以要事无巨细,谨小慎微。这样认真地面对它,并且看破它、超越它,这才是修行人的基本思路,你们要有这样的心态才好。

 

 

 

 

 

 

 

3.      加持的意义

 

加是给的意思,持是得到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这样的,你通过意念佛,你在想起了佛菩萨,这个时候佛菩萨,以他的愿力也好,慈悲心也好,会对你有所影响,就是反馈给你叫加;给你的,然后你自己感到了佛的慈悲和感受到佛的智慧叫持。

 

 

 

 

 

 

 

总体上就是因为你祈祷上师三宝,你自己心里得到了一种力量,比如说超越了现在的烦恼,或者使你能够面见到或者是体会到另外的一种境界,或者更好的一种境界的话这就叫加持,表面上是这样。

加持不仅限于一种感 觉,加持也有两个方面,一种是从缘起意义上的表达,另一种是从于现实物质上的改变。从缘起意义上,就像我们生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所有的人都被释迦牟尼佛加 持过,所以能够生在佛的世界里,这个南瞻部洲是释迦牟尼佛加持过的刹土。从缘起上来讲是如此,我们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优胜之处,但是有加持,只是没感 到,缘起上是有的。你要是到了其他的世界就能感觉到娑婆世界的确比别的地方有力量,会有这种感觉的,有了比较就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另外对物质上的改变 上,就比如说,在佛的加持之下,整个大地会变成一种琉璃色。或者像一些成就者们,在他们的加持之下,比如说把石头变成黄金,使人能够腾空飞起,或者使物质 产生了改变,或者咱们在这儿说着话,因为上师的加持力,突然之间这个声音就好像在你耳边萦绕着,不管隔着多远都在耳边萦绕,像这种都是对物质产生的改变, 这种加持也叫加持的神力,这叫神力加持。但是你要确切地说什么是加持,给它一个定义,那就很难说了。反正就是通过佛菩萨和上师三宝的授力,他给予你,然后 使你感觉到,使你能改变,叫加持,基本上是这样的。

 

 

 

 

 

 

 

色德上师给人们念破 瓦的时候,比如说有活人在这儿,他念藏文人们也听不懂,但是只要对他有虔诚的信心,或者心力专一,就在这样的时候,他念“帕德”一声的时候,人们昏倒一 片,头顶上就会流脓血和昏过去。像这种的加持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对物质的改变。上师通过他的慈悲心和他的禅定力,使这种加持力渗入到你的身体,然后你 的气脉产生了变化,并且对物质造成了一些影响,头顶的头皮脱落流了脓血,这种是直观的加持。

 

 

 

 

 

 

 

那么我们现在祈祷上师,请上师加持我们,祈祷色德上师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感觉到上师好像就在身边,有的时候即便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加持力是一样的,这是缘起上的加持,基本上是这样的。

 

 

 

 

 

 

 

萨迦派的无著大师, 他是写《佛子行》的,他这么说的:“修行人不求有病,因为没病的时候自己好修行;修行人不求无病,因为当自己有病的时候,可以知道因果真实不虚,也知道 苦,反而会督促你精进修行。”所以你有病的时候要忏悔、集资,祈祷上师,请上师加持自己,而且不断地发菩提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轻病患痛苦。能不能使 病患消除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督促自己修行,这是很珍贵的一个经验。

 

 

 

 

 

 

 

4.      自利和利他

 

我并不很支持你们参 加到利他的事业中去,因为这种事情虽然是好,但是浪费时间的居多。因为刚才说了,你自己没有得到教育之前教育别人,任何人都不可能真的对别人有什么本质的 帮助,所以要是想把所有的人真正的安置在快乐的之中,那你要成为一个先行者,你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的,这时候你才有可能真的做到。因此我们在自己没有 得到把握之前,盲目地去帮助别人,也许把自己修行的时间和机会都浪费了,别人得到的帮助是有限的。你能做些什么呢?你付出一生的努力顶多能够让一些人觉得 你“是个好人,学佛人不错,”大不了就是这样。到你死的时候找谁帮助呢?他死的时候也不知道找谁帮助。因为他死的时候你帮不了他,你死的时候你也帮不了自 己,因此我并不主张你们在自己没有把握之前盲目地去做这些事,如果撞上了就随缘地做一些,如果没有撞上也不要非得去找。

 

 

 

 

 

 

 

我觉得你们现在要以 表面上看起来接近自私的方式来修行才好,因为你们修行成就了,所有的人都可能得到最终的帮助。也许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你没有好好帮助他,他也埋怨你,你看你 能帮我不帮我,觉得你不仗义,但是当他临死的这一瞬间,你出现在他死亡的关键时刻,对他有最终的帮助。在世间上的人看起来你这个人挺绝情的,但是在因果的 角度上,你最终帮助了他,这是最重要的。

释迦牟尼佛抛妻弃 子,然后跑到山里去修行,看起来挺心狠的,但是你回头想一想,因为佛成道了,罗睺罗也成为罗汉了,耶输陀罗也成罗汉了,这种功德有多大!使他们永远地超离 轮回之苦。因此,事情有大小,所以我现在还是比较支持你们自己好好地修行,至于如何地利他,如何地做什么事,现在即便告诉你方法,你也做不到哪儿去,因为 不是由你内心之中发出来的。就比如我现在让你们去给人讲法,你们不是讲不了,也能讲一些,或多或少的会讲一些,但是讲完了这些,再进一步怎么办呢?你们就 束手无策了,然后你还得去找别人。就等于说你做的这件事永远是一年级的水平、一年级就一直是一年级,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你们要把时间放在自己的修行 上,有一天你们整个在修行的道路中毕业了的时候,再回过头利益别人,那是有充分的、充足的把握的,在这上头多努力才好。

 

 

 

 

 

 

 

就像我来这儿一样, 有时候也很少来,有些人觉得上师是不是把我们忘了,是不是因为我们这儿穷呢?还是上师专捡那些有钱有势的?有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事是有 大小的,我关心的是两件事,第一个事情就是寺院,整个的寺院的前途上我得着想,有很多事得安排。另一个就是有修行人,我最关心的是你们修行到哪一步。不是 说我来之前先算算我来一趟有多少收获,如果我这样的话,那我就不是上师了,我就成了一个经营者了,而且是个不精明的经营者。因此我不是为了经济来到这儿 的,我跟大家交往,无非就是这些事──你们修行到了哪一步了?我希望你们早一点儿完成学业,如果你们有一天这里头不管是全部还 是个别的人已经把所有该修的法都修完了,真正的是那种无修无证的人了的话,那我就放心了,以后我来不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这么一个人,大家心中有一个 指归,知道该怎么样做,我就放心了。问题是在咱们这么大的一个传承中,目前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交给谁也不放心。我每天呆在这儿对大家的帮助也不是很 大,因为大家还都是这些事,先得吃饱了肚子,生活,剩下的时间讨论佛法,我觉得这样意义不大。佛法不是用来讨论的,佛法是用来实践的,就像饭不是看的,是 吃的。你们在自己饿的时候要吃饭,在需要解脱的时候你们要修行,不是把佛法当成一个道理去讨论它。自己安住,专心修行这样比较好。我希望你们在法上要有所 收获,你们别想得太多了,把时间放在一些有益的事情上。虽然从责任和义务上来讲,我们应该是紧急关头要拔刀相助,路见不平有人铲,但是如果我们都忙做这些 事,你们每天就在公共汽车上抓小偷,也许一辈子没抓到多少小偷,你死的时候对你有帮助吗?当你不知道所有的因果问题之前,有时候对别人的帮助好心得不到好 报你怎么办?

 

 

 

 

 

 

 

这个故事你们都听 过,一个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在打扫佛堂的时候,掉下来摔死了。摔死之后,方丈就说:“把这个小和尚抛尸荒野,不准埋他,就扔到荒野,让那些 狼、狗、乌鸦吃他,不准埋。”但是他师兄弟心想老和尚怎么这么心狠呢,小师弟还是为了寺院死的,后来就动了恻隐之心,稍稍地背着师父把他给埋起来了。后来 方丈知道这事了,然后跟他们说:“我是学佛的人,哪会那么残忍呢?这是有其它原因的:这个小和尚不是修行人,因为他在佛门当中呆过一段时间,他的福报能够 当一个很好的帝王,但是因为你们的恻隐之心,他来世一定会不幸夭折。”后来这个小和尚死了之后转生为崇祯皇帝,本来坐着江山,李自成打北京,他死也不得好 死,歪脖子树上吊死了,就是那个小和尚。如果当时抛尸荒野的话,那他一辈子就可以安享天年,国家也不乱,等他死了之后哪怕再改朝换代呢,和他这个皇帝没有 关系了。但他成为了一个亡 国之君,含恨而死,就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事上,可以说有的时候我们好心得不到好报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因果,把好心乱用。好心是什么?好心是我们的一种执 著心、分别心、一种妄想,并不等于智慧,而真正地洞见了真理和实相的人,他是用智慧来做事,不是好心和坏心的问题。你再心好不能给人以智慧,但有智慧的人 一定能做好事,绝对不会害人,你肯定要相信的。因此我觉得你们要寻求的是智慧,不是好心坏心的问题,坏心肯定要断弃,但是好心也要掂量点儿发,最重要的是 超越了善恶之外的心是需要你要做到,是智慧心。

 

 

 

 

 

 

 

我们不明因果之前, 做的很多事有可能都是背离因果的,所以我希望你们要亲尝甘露,让自己能够有智慧眼目看清因果,然后再进一步去做。是不是帮助别人,或怎么帮别人,这才真的 做到万无一失。不然的话真的很难说,功过掺半了,而且你也浪费时间,也不一定有意义,那又何苦呢?希望你们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修行,调服你们的心,争取成 为一个成就者,成为脱离轮回者,这时候你们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 

 

 

 

 

 

 

 

5.      极乐世界在哪里?

 

南瞻部洲就是这个地 球,而极乐世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维摩诘经》上是这么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随其心秽,则国土秽。”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合的话, 你当下就可以进入到极乐世界。比如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环境是这样的,我坐在这儿,你们在那儿,如果你们的修行、福报和因缘已经到了该到极乐世界的时候, 哪怕在这儿坐着,佛会突然之间在你的面前出现,别人看不到,只在你的面前出现了阿弥陀佛,他接引你,你一瞬间就到了极乐世界,所以说极乐世界并不遥远。色 德上师的道歌里说,“自现本即刹土何需往”,一切本来就是极乐世界,没有差别的,当你心达到这一步的当下就可以进入,没有距离感,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 有任何的东西,只要是心一到的时候马上就能到。南瞻部洲只是极乐世界的一部分,因为他只是你心的一部分而已。

 

 

 

 

 

 

 

6.      成就大迁光身

 

修行前行的加持力可 以使你获得到解脱,得到莲师的加持,往生到莲华生大士的莲花光明身刹土。因为任何一个法都有他的因缘,就像任何佛都一样,佛是平等的,但是又有差别。比如 说观音菩萨有观音菩萨的愿力,地藏菩萨有地藏菩萨的愿力,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各有各的愿力,所以这上也有不同。成就也是这样的,你修前行,之所 以称为前行,就是因为它不是正行的缘故称为前行,正行也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有的人成就这种功德,有的人是成就那种功德,而成就究竟佛果的一个 是开悟,另外一个是就是虹化。是不是虹化是次要的,但能不能开悟是很重要的,因为开悟是成就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钥匙。没有听说过有人虹化了但没开悟,就好像 一个人成佛了,他还没开悟一样,那不可能,因此开悟是最重要的。

 

 

 

 

 

 

 

大家修行的时间要缩短了,别老延长了。酒放的时间越长味越纯,但是修行放的时间越长,精进力和加持力会越削弱了,所以你们修行别像喝酒一样,老放着,修行得像吃面条一样,趁热吃,千万别拖着。

 

 

 

 

 

 

 

“积极求法,不积极 修法”,这就麻烦了。藏族的谚语是这么说的:“裹着酥油的牛皮,是酥油所不能把它搞软了的。因为他已经变硬了,成壳了;如果是法油子,是佛法所不能调服 的。”就是说,如果满嘴都是术语,一说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但又不修行的这种人,你跟他讲什么也没用。所以我希望你们不是包酥油的皮,你们最好是能真正 修行的人。学什么修什么,这样的就挺好的,我不怕你们学,作为一个上师最自豪的是什么?就是看到有弟子能真正的修行成就,就像作为父母亲希望看到自己的子 女有成就一样。所以我不指望你们其他的方面能怎么样,我对你们唯一的希望是你们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修行,要对自己的生死有把握,要能这样地做到,那我就觉 得太幸福了,所以你们在这上面多努力一些!

(根据仁波切的录音整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