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纲:陈光标仍是时代的宝贵稀缺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1:12:11

陈光标仍是时代的宝贵稀缺资源

 

童大焕—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陈光标死后要裸捐的消息,引来了很多赞扬与评论。秋风先生想给陈光标“提一个非分要求”:全身心转入公益慈善事业;郭宇宽先生想问陈光标现有的50亿元是怎么挣来的;吴三兴则在《中国人为什么永垂不朽》中认为:中国的富豪们为什么害怕搞慈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真正的富豪不是企业家,而是政府官员。一个中等城市的市长,几年下来家产就有20亿之巨!而陈光标摸爬滚打二十余年,至今才积累了区区50亿。这是天与地的差别。“中国首善”既不是人也不是物更不是人民币,而是社会制度、精神自由,是将坏制度改为好制度,将一副穷酸奴才相变成昂首挺胸地做人的姿态。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最大的慈善,是改变中国特权利益集团的现状,而不是针对所谓的“弱势群体”。中国人不差钱!
我内心比较赞成吴三兴的观点,在仁、智、勇这人类的三大品格与能力之间,我更希望有一种榜样的力量,去激发每个人身上的智和勇,而不是仅凭一己之有限的“仁”去布施无限之众生。也就是说,我希望社会上的成功多数是可以复制的,至少他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公诸于众的。
尽管如此,我认为陈光标的发达是有迹可寻的,至少不是不便与外人道的;而陈光标本人,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稀缺资源。
2010年9月12日新华网转载《半月谈》文章《中国富豪家庭的三大来源》:其一为草根崛起。最典型的是浙商和粤商;其二为体制内起步,以商人终结,或亦官亦商;其三为红色家族,拥有深厚政治资本。要防止中国形成家庭势力垄断,其一是高额遗产税,其二是限制政商结盟。
质疑陈光标的人,多数是从他的政商关系紧密来考量的。但是,一个对中国国情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真正的富人是真人不露面的,为什么?因为他们很少真正通过商业成功。中国最富的那群人人,在富豪榜上名字根本显示不出来,胡润也好,其他人也好,根本接触不到,也拿不到资料。而陈光标敢于公开自己的财富,其中没有一定的底气是不行的。至少,他的财富相对而言是比较“干净”的。
熟悉中国商业历史的人们都会明白,要政府控制主要资源的情况下,一个成功的商人,要完全摆脱政府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研究企业史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有更深刻并带着温情的体会。国美的黄光裕出事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就叫《黄光裕与政商关系》(2009年12月8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企业家如何处理政商关系,既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又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离不开,靠不住”――也许是一种很生动的心态描述。在中国,一个与政界绝缘的人确乎很难获得资源和超速成长,因此,讨论政商关系,“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远”,一直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其实在于, “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近。”
过去三十年中,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有一些人与政界走得相当近,互动良好,却没有爆发丑闻,他们不只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比如,鲁冠球、吴仁宝、柳传志、王石、马云、刘永好、尹明善等等。
这些企业家都是处理政商关系的高手,他们的秘诀似乎在于:与政府走得很近,但不与特定的官员走得很近,绝不形成金钱上的对价输送关系。
有两个事实是这种关系可能存在的原因。
其一,大多数的公务员是正直和廉洁的――至少这是他们向往的品质,因此,如果是有利于公众、社会的事务,是他们所乐于支持的;
其二,中国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都类似一个“公司”,被一条叫GDP的鞭子赶着往前走,为了地方经济和部门经济的发展,他们需要企业家的大力支持,而且这种需要往往是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譬如在2008年底,你可能很便宜地拿到土地,而到2009年初,你可能很容易地得到贷款。在很多官员心目中,经济发展就意味着政绩优异,就意味着仕途通达,这是一个比金钱更大的诱惑。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中央集权和“GDP高于一切”的体制下,企业家存在“合法寻租”的空间。
如果说,陈光标是通过慈善这座桥梁,建立起了良好的政商关系,从而更好地扩张自己的企业王国,并最终在全社会监督下“散财于民”,那么我们应该祝福他;而他的妹妹仍在洗碗,拿一月1500元工资、弟弟至今还在做保安,每个月最多两千元钱,我们看他这样的“千金散尽还复来”,更应该激发全社会、尤其是有钱人、尤其是掌握政治权力资源的人们想一想,钱财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有所“看淡”,进而激发精英阶层的“道德觉醒”,建立起更为自由、公平、合理的制度!(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