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骑尸是什么:中 国 水 灾 年 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24:07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受灾
县数)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840
B
C
C
143
四川岷、沱、涪嘉、渠江均发生特大洪水,嘉陵江北水涪调查洪峰流量52100m3/s,四川严重水灾;长江、淮河中下游、沂沭泗地区水灾;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1841
A
176
黄河决河南祥符,淹及豫、皖两省23个县,水围开封城。长江中下游湘、鄂、赣、皖等省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1842
C
76
黄河决江苏桃源(今泗阳县)、淹苏北数县。湘、鄂部分地区及赣、闽交界地区水灾较重。
1843
C
A
97
黄河中游特大洪水,陕县调查洪峰流量36000m3/s,合决河南中牟,夺淮归洪泽湖,豫、皖两省27个州县受淹。冀、鲁、川、赣、粤等省局地水灾。
1844
C
C
107
长江中游大水,湘、鄂、赣三省40余县受灾,鄱阳湖区圩堤多决,松滋、枝江“大水入城”。西、北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灾。福建福州、浙江嵊县、四川雅安和陕西渭南、华阴局地洪灾较重。
1845
C
A
5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沂沭河下游和滦河下游部分地区水灾较重。台湾风暴潮灾伤亡惨重,仅嘉义县死2300余人。
1846
B
C
126
辽河大水,铁岭城外可行舟,辽阳等17州县受淹。松花江中下游和沂、沭河下游大水成灾。冀、豫、陕、浙等省局地洪灾严重。
1847
8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川、湘、鄂、皖、豫、冀、鲁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轻微。
1848
C
B
B
222
江淮大水,枝江、湘阴、九江、东至、庐江等州县大水入城,湘、鄂、赣、皖、苏5省100余州县被灾。黄河上游大水。
1849
C
A
C
258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湘区、鄱阳湖区圩堤大多溃决,湘、鄂、赣、皖、苏、浙6省150余县受灾。辽、冀、豫、陕、粤等省局地水灾,
1850
C
113
黄河上游大水,宁、蒙、晋3省沿河地区受灾较重。秋河决山东东平县境。浙北曹娥江等中小河流特大洪水,20余州县严重水灾。皖、苏、鲁等省局地水灾。
1851
C
C
109
黄河决江苏丰县,淹及苏、鲁、皖3省10余州县。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洞庭湖区及沂沭泗地区水灾。苏北、浙江沿海风暴潮灾,决范公堤。新疆伊犁洪灾严重。
1852
C
C
128
汉江上游特大洪水,淹安康城,死3000余人。长江上游和淮河中下游大水,里运河坝决,洪泽湖堤决百余丈。湖北、江西、福建、辽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853
C
C
191
海河大水,80余州县受灾。珠江流域西、北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20余县水灾。福建福州、泉州等地和浙江温、台地区及江西部分地区、湖南东南部、汉江下游大水,水灾较重。
1854
7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局地水灾严重。江西广昌县山洪暴发,死万余人。浙江台州沿海风暴潮灾,淹死3万余人。
1855
A
106
黄河于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演变成今黄河下游河道,河南、山东2省20余州县被淹,菏泽以下东阿以上诸州县尽成泽国,东明县二年以后县城仍在水围之中。苏北地区大水成灾。浙江温州沿海发生2次风暴潮灾。
1856
C
C
B
91
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及辽河中下游大水,第二松花江丰满河段调查洪峰流量15300m3/s,吉林中部、黑龙江、辽宁部分地区严重水灾。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灾。
1857
89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江西、北部地区严重水灾。陕、闽、滇、黔等省局地洪灾严重。
1858
62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巫溪发生重大滑坡泥石流,死千余人。湘、赣、闽等省局地洪灾。
1859
56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乌江下游、长江中游湘、鄂、赣沿江地区水灾。粤、滇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860
A
B
99
长江上中游普降暴雨,干流发生特大洪水。据调查估算,宜昌段洪峰流量约为92500m3/s,枝城站洪峰流量达110000m3/s。该年屏山、丰都、万县、云阳、巫山、宜昌、宜都、公安等10余个沿江州县都有城镇进水,城垣塌坍,房屋庙宇倒塌和人畜大量漂没的记载。这次大水,上荆江虽未溃口,但冲开了藕池口,大量洪水分入洞庭湖,洞庭湖区淹没范围很大。此外,苏北大水,里运河堤决。浙江沿海风暴潮灾,钱塘江海塘毁坏严重。
1861
C
63
辽河大水,洪水决堤冲入双台子潮沟,形成现今的双台子河。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鄂、皖沿江大水成灾。苏、浙、沪沿海严重风暴潮灾。粤、豫部分地区水灾。
1862
B
C
76
广东珠江口特大风暴潮灾,淹死10万余人。灃水和洞庭湖区大水,灃县县城淹死千余人。江苏、浙江部分地区水灾。
1863
9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雅砻江、岷江大水,沿江10余县受灾。鄂、陕、粤、桂等省局地水灾。
1864
C
B
103
珠江流域大水,沿江和三角洲地区普遍受灾;韩江特大洪水,下游地区水灾严重。浙、沪沿海风暴潮灾,伤亡严重。黄河于河南兰阳门口复溢,淹鲁西、冀南lO余州县,平阴以下民埝决口三四十处。川、湘、鄂、辽、滇等省局地洪灾。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1840-1864年
本页:1865-1899年
1900-1930年
1931-1949年
1950-1979年
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受灾
县数)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865
76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江西、北部地区普遍遭受严重水灾,萧山、富阳等县城被淹。江苏南部同时大水。27个州县受灾。安徽寿州大水,“城不没者三版”。
1866
B
C
133
淮河大水,豫、皖、苏3省50个县受灾,其中皖北、苏北地区受灾严重,里运河决,里下河地区平地水深丈余。辽河中下游及鄂、皖沿江部分地区水灾。
1867
C
C
125
汉江全流域大水,沿江州县普遍遭受严重水灾,陕西岚皋县城被毁,勉县数千年之武侯寺“竟将沦啮”。黄河下游大水,郓城、平阴等县堤决受淹。淮河下游、滦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868
C
154
淮河流域永定、滹沱河大水漫溢,宝坻等17州县水灾较重。黄河决河南荧泽县境(今属郑州),黄水经中牟、祥符、陈留、杞县、尉氏、扶沟泻注入淮,灾及安徽。湖南湘阴、平江一带大水,淹死数千余人。陕西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1869
B
C
151
长江中游大水,湘、鄂、赣、皖、苏5省100余县受灾。海河大水,58个州县受灾。
1870
A
B
189
该年长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一场洪水。据调查估算,宜昌站洪峰流量达105000m3/s;枝城站洪峰流量110000m3/s。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流域,7月上旬嘉陵江流域和三峡区间发生长时间大雨和暴雨,雨区缓慢东移,嘉陵江洪水与三峡区间洪水遭遇,造成了1153年以来最大洪水。这场洪水受灾范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估计约30000km2的地区受淹。嘉陵江各河沿岸、重庆至汉口长江沿岸城镇农田普遍遭到淹没,合川、万县、丰都、宜昌等县全城尽成泽国。宜昌以下,圩堤普遍溃决,松滋县庞家湾黄家埠堤潰,形成了今日的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的通道。荆江南岸公安县“大水溃城淹平屋脊”,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汉江平原和洞庭湖区一片汪洋。据统计,湖北省有30余州、湖南省有20余州县遭受严重水灾。此外,豫北、河北承德地区以及淮河下游和辽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871
C
C
171
海河大水,80余州县受灾。黄河决山东境内,淹巨野等5县。岷、沱江上游和嘉陵江上游大水。鄂、豫、滇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872
C
108
淮河流域永定、滹沱河大水决堤,40余州县受灾。岷江、涪江中下游和长江中游部分沿江地区及滇中地区水灾。
1873
C
C
148
海、滦河大水,武清等78个州县受灾。岷、沱、涪、嘉陵江大水,沿江普遍受灾较重。粤东沿海风暴潮,伤亡数千人。黄河数决山东境内。鲁西北、豫东及辽东半岛部分地区水灾。
1874
C
63
黄河决河南郑州,夺贾鲁河入淮,苏北淮阳一带被淹。湖北黄陂和四川灌县、叙永等地山洪灾害严重。珠江口风暴潮灾,香港、澳门等地死万余人。
1875
67
黄河中游支流蔚汾河等中小河流特大洪水,晋西地区水灾严重。江西南昌附近特大山洪,淹死千余人。鄂、皖沿江及冀中、滇中等地区水灾。
1876
84
赣江上中游、抚河和闽江上游特大洪水,湘江、资水上游同时大水。赣、湘、闽3省20余州县严重水灾。浙江东南部、北部沿海地区,湖北部分沿江州县水灾。
1877
C
74
闽江特大洪水,竹歧洪峰流量29800m3/s,福州城被淹,沿江10余州县受灾。珠江流域大水,广东、广西2省20余州县受淹。
1878
C
C
C
114
饶河上游、信江、沅江和汉江大水,湘、鄂、赣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浙、闽部分地区同时大水成灾,珠江口风暴潮灾,人员、船只损失惨重。黄河数决山东境内。冀、豫、晋等省局地水灾。
1879
C
B
111
辽东半岛沿海诸河和辽河中下游大水,辽西地区严重水灾。山东胶东半岛诸河同时大水成灾。海河流域大水,68州县受灾。甘肃文县、阶州一带发生地震次生水灾,淹死18000人。山西汾河大水。
1880
C
63
太湖流域大水,“下田尽淹,舟行数百里不循故道,相枕而死”。冀、皖、粤、桂等省局地水灾。
1881
90
苏、浙沿海风暴潮灾,阜宁县淹死5000余人。四川盐源特大山洪,伤亡千余人。嫩江和沂、沭、潍河及赣江大水,部分沿江滨河地区受淹。
1882
C
B
C
200
大别山区的浠水、巴河、皖河和皖南山区的青弋江、水阳江以及钱塘江上游同时暴发特大洪水,皖、浙、赣、鄂4省100多县受灾。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淹10余县,淹死人口不可胜计。海河大水,40余州县受灾。广西蒙江、邕江大水。
1883
C
B
B
230
海滦河大水,堤决,110余州县受灾。黄河在山东境内决溢43次,口门53处,章丘等处一片汪洋,冲塌齐东县城数十丈,城内水深二三尺。江、淮下游大水,苏、皖北部地区水灾。苏、浙、沪沿海风暴潮灾,海宁县海塘尽决。
1884
C
B
117
黄河38次决山东境内,灾民百余万,仅齐河县死伤千余人。江西昌江暴发特大山洪。景德镇一带淹死数千人。海河北系大水,20余州县受灾。珠江水系西江大水,沿江20余州县受灾。
1885
B
C
B
C
176
珠江流域大水,西江和三角洲地区40余州县受灾。湘江中下游、洞庭湖区大水,常德、澧县一带淹死万余人。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没,历城、章丘等处灾区甚广,被淹人口30余万;长清至济阳、齐东尽被水淹。
1886
C
B
C
204
滦河特大洪水,滦县洪峰流量35000m3/s;海河北系各河及沿海诸河同时大水,79余州县受灾。嫩江、辽河大水。20余县受灾。浙、闽、赣3省交界地区30余县暴发山洪灾害。黄河数决山东境内。
1887
C
B
206
黄河决河南郑州,淹豫、皖、苏3省40余州县。黄河还数决山东境内,寿张、东明、东阿等县受淹。海河北系各河和淮河中下游大水。川、陕、浙、桂等省局地水灾。
1888
C
B
206
浑河、太子河、鸭绿江中下游特大洪水,据调查估计,浑河沈阳站洪峰流量11900m3/s,鸭绿江荒沟站洪峰流量44800m3/s,辽、吉2省30余州县受灾,死785人。河北北部、山东胶东半岛北部地区同时大水成灾。北京房山县特大山洪泥石流,毁30余村,淹死千余人。西、北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水灾较重。
1889
B
B
253
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大水,鄂、皖、苏、浙4省水灾严重。黄河数决山东境内,20余县受灾。冀北、浙西、皖北地区水灾也较严重。川、陕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890
C
B
227
海河大水,98个州县受灾。四川岷、沱、涪江大水。黄河中下游、山东南四湖地区水灾。云南局地洪灾严重。
1891
68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闽沿海台风暴雨成灾。天津、河南、云南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892
C
B
C
C
220
黄河北系大水,40余县受灾。黄河、卫河、运河在山东境内漫决,80余县受灾。辽河中下游、汾河中下游水灾。金沙江特大洪水,长江干流上游出现大洪水。
1893
C
C
179
海河大水,部分河流堤决泛滥,60余县受灾,云南省山洪泥石流频发,40余州县受灾。黄河下游受灾。川、桂、辽等省局地洪灾。
1894
B
C
198
海、滦河大水泛滥,102个州县受灾,其中68个州县灾情颇重。辽河中下游、浑河、太子河大水,10余州县被淹。
1895
B
C
207
黄河中游支流汾、沁、丹河特大洪水,堤决,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严重水灾。黄河及卫、运河决山东境内,20余县被淹。海河大水,57州县受灾。
1896
B
C
180
长江上游大水,宜昌洪峰量流71100m3/s,川东、三峡地区水灾较重。松花江中下游水灾。鄂、皖等省局地水灾。
1897
C
C
165
淮河中下游大水,皖北、苏北地区水灾较重。黄河在山东境内凌汛决口,10余县被淹。海河流域北部、汉江平原和鄱阳湖区水灾。
1898
B
C
B
233
黄河决山东境内,30余县受灾,人员伤亡严重。闽、沱、涪、嘉陵江和长江干流上游及渭河大水,川、陕严重水灾。海河流域北部、滦河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1899
C
114
松花江中下游大水成灾,自哈尔滨北岸至呼兰间尽成泽国。云南部分地区山洪泥石流灾。雷州半岛风暴潮灾,海康县淹死数千人。赣江大水,沿江20余县水灾。川、黔、豫、鲁、浙等省局地洪灾较重。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1840-1864年
1865-1899年
本页:1900-1930年
1931-1949年
1950-1979年
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受灾
县数)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900
C
81
闽江大水,干流十里庵站调查洪峰流量29500m3/s,20余县被淹,福州地区附近淹死数千人.长江上游干流和岷、涪、嘉陵江及乌江大水,20余州县水灾较重。嫩江大水。
1901
C
123
长江中游沿江地区40余县严重水灾。江苏沿江、沿海潮、洪灾并乘,60余州县受灾。浙江曹娥江等中小河流大水,西、北部地区受灾,天津及黄河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902
B
63
珠江流域西江大水,干流武宣站洪峰流量51000m3/s,为本世纪以来最大值,沿江10余县被淹严重,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受淹。川西、胶东及黄河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903
C
101
岷、涪、嘉、渠江及汉江同时大水,川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20余县受灾严重,四川合川县淹死千余人,粤东沿海风暴潮灾,死亡千余人。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1904
C
C
109
黄河、长江上游大水,兰州站洪峰流量8500m3/s,黄河上游、川西北地区水灾严重。辽河中下游及黄河下游水灾。冀、浙、滇等省局地水灾。
1905
B
114
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大水,寸滩洪峰流量85100m3/s;川、滇2省20余县受灾较重。上海沿海地区特大风暴潮灾,死万余人。湘、陕等省局地水灾。
1906
210
湘江发生近百年来罕见大水,死三四万人。长江中下游沿江、淮河流域严重水灾,沂、沭、运河堤决,里运河启归海三坝。粤东沿海、广西北部湾先后发生风暴潮灾,伤亡严重,仅合浦、北海就死1000余人。渭河流域及浙江、广东部分地区水灾。
1907
116
岷、涪、嘉陵江大水,绵竹等县淹死千余人。海河流域北部、洞庭湖区和滇东地区水灾。
1908
C
C
134
珠江流域西、北、东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20余县被淹较重。广东、海南沿海风暴潮灾,伤亡千余人。海滦河流域49个州县水灾。湖南澧水、山东淄河、汶河、云南元江及黑龙江省嫩江上游大水成灾。
1909
C
C
B
226
松花江支流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和牡丹江大水,吉林省东北部严重水灾,淹死千余人。辽河中下游地区大水,17个县受灾,京奉铁路中断。淮河中下游、洞庭湖区大水,灾情严重。浙江省大部分地区淫雨,涝灾严重。闽江口风暴潮灾,死亡千余人。川、黔、滇、陕、粤等省局地水灾。
1910
B
C
C
172
淮河大水,皖北地区受淹面积1.8万km2,灾民200余万、豫东地区也普遍受灾。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和鄂、皖沿江大水成灾。辽河中下游、松嫩平原、汉江上游、黄河下游及杭嘉湖平原地区水灾。
1911
C
C
C
C
229
淮河流域普遍水灾。湘江、沅江大水,沿江和洞庭湖区水灾严重,淹死数千人。松花江支流呼兰河、汤旺河特大洪水,淹死180人。辽河中下游水灾,新民等10余县受淹,京奉、安奉铁路中断。浙、闽、粤、滇等省局地水灾。
1912
C
97
海河北系大水,堤决,44个州县受灾。浙江青田等5县特大洪水,伤亡数万人。四川石柱县山洪暴发,全城淹死千余人。沂沭泗水系和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水灾。川、湘、赣等省局地水灾。
1913
C
C
C
110
海河流域北系大水泛滥,10余州县被淹,死二三千人。黄河决于山东濮阳县境,淹范县等数县。东北部分地区大水成灾。西、北江大水,沿江和珠江三角洲10余县受灾。湘、粤等省局地水灾。
1914
B
C
C
C
158
珠江流域西、北江同时大水,沿江和三角洲地区普遍被淹。湘、资、沅、澧四水暴发,长沙城被淹,死亡千余人。安徽舒城暴发山洪,淹死千余人。松花江、辽河中下游,岷江及汉江平原、赣江流域部分地区水灾较重。
1915
A
C
B
C
302
华南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大面积的大雨和暴雨,雨区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区以及福建、江西、湖南、云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50余万km2,暴雨中心位于南岭山区和武夷山区。这场暴雨造成珠江流域罕见的特大洪水,西江梧州洪峰流量54500m3/s,北江横石洪峰流量21000m3/s,均为近200百余年来最大洪水,东江也同时发生大水,三江洪水遭遇,又适逢大潮项托,使珠江三角洲遭受空前严重水灾,三角洲所有堤圩几乎全部溃决,受淹农田43.2万hm2,受灾人口379万人,死伤10余万人,水淹广州市7天之久。与珠江相邻的韩江、闽江、赣江和湘江、沅江等流域也同时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据统计,广东、广西、湖南、江西4省有近100个县市受灾,广东受灾农田68万hm2,广西26.7万hm2,两广600万人受灾;福建、云南局地水灾。此外,我国北部的辽河、松花江流域也发生了较严重的水灾。山东胶东地区和浙江衢江流域水灾。
1916
C
B
111
淮河中下游、太湖流域、江苏沿江地区水灾较重。四川岷、沱江中下游地区和洞庭湖区水灾。江西昌江、饶河大水,景德镇一带山洪淹死数千人。
1917
B
C
A
C
324
海、滦河大水,堤决泛滥,下游平原严重水灾,受淹面积3.9万km2,103个县市受灾,天津市被淹,京汉、津浦、京奉铁路中断。岷江特大洪水,长江干流上游同时大水,沿江37个县市被淹较重。长江中游湘、鄂两省沿江和辽河流域水灾。福建沿海严重潮、洪灾,死亡千余人。黄河数决于山东境内。
1918
C
C
146
辽宁浑河、太子河,河南伊、洛、沁河,山东汶、泗河洪水泛滥成灾,3省50多县水灾。四川盆地、赣江和西、北江中下游水灾。湘、鄂、滇等省局地水灾。
1919
17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岷江中游、嘉陵江上游和洞庭湖区、汉江平原、安微沿江、太湖流域及豫西、豫南地区水灾。
1920
C
81
岷、沱、涪江和乌江大水,沿江20余县受灾较重,四川潼南县淹死千余人。浙江象山、瑞安一带沿海严重潮、洪灾。湘、鄂、赣、陕、辽等省局地洪灾。
1921
B
A
C
155
淮河全流域大水,干流中渡站洪峰流量15000m3/s。豫、鲁、皖、苏4省327万hm2农田被淹,灾民760万,死亡24900人,经济损失2.12亿银元。四川岷、沱、涪、嘉陵江和长江上游干流及汉江大水,渭河大水,长江寸滩洪峰流量76400m3/s,川、陕2省90余县市水灾,死数千人。黄河决山东东明、利津县境。辽河中下游部分地区和鄂、皖、苏沿江及湘江上游水灾。
1922
11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浙江钱塘江等中小河流普遍大水,全省50余县市受灾,人员伤亡严重。粤东沿海特大风暴潮,淹死7万余人。岷、沱江上游和洞庭湖区水灾。赣、皖、冀、沪等省市局地水灾。
1923
C
C
B
C
111
辽河大水,10余县被淹,死亡640人,长大铁路中断。松花江中下游大水成灾。浙江临海、海门一带严重潮灾,淹死数千人。四川岷、沱、渠江大水,沿江10余县市被淹严重。黄河决于山东东明、濮县县境。京、津、保定地区和河南伊洛河及广西左江、邕江水灾。
1924
B
B
B
B
C
124
海、滦河大水泛滥,华北平原约333万hm2农田受淹,74个县市受灾较重。珠江大水,沿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受灾,崩决基围74条,决口151处。金沙江、澜沧江和雅砻江大水,金沙江屏山站调查洪峰流量36900m3/s,川、滇2省40余县市受灾,金沙江下游淹毙人畜数千。湘、资、沅江和赣江大水,湘、赣2省80余县市水灾。湖北汉江、长江同时大水,黄石等10余县受淹。辽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较重。贵州舞阳河、都柳江大水,镇远县淹死3000余人。
1925
C
C
C
71
海河流域永定、大清、潴龙河及辽河、太子河大水泛滥,京、津、保定地区及辽河中下游水灾。湘江和资江中下游大水,益阳等沿江县市受灾严重。渭河、汉江中上游大水,陕西20余县受灾。黄河在山东鄄城、梁山县境民埝溃决,郓城等4县受淹。
1926
C
B
B
83
黄河决山东东明刘庄,东流注巨野赵王河,金乡、嘉祥2县全部淹没,淹鲁西、苏北各县。湘、资、沅江中下游及汩罗江流域特大洪水,湖南省40余县市水灾,淹死千余人。岷、沱江中下游和赣江、抚河大水成灾。鄂、皖沿江及浙江钱塘江、苕溪流域水灾。淮河上游支流洪汝、沙颖河大水,豫东地区10余县受灾。西江上游红水河大水。
1927
43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鄂东举、巴、浠水及安徽青弋江、皖河大水,20余县市受灾,淹死数千人。韩江和粤东沿海部分河流洪水泛滥成灾。四川岷、涪江上游及海南岛部分地区水灾。
1928
68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黑龙江干流中下游大水,呼玛、萝北等沿江8个县受淹。川、滇、浙、闽、黑、吉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929
C
C
C
87
海河流域永定、大清河大水堤决,京、津、保定地区58个县市受灾。嫩江、松花江、辽河大水,30余县农田受淹较重。黄河在山东利律县境凌汛决口,淹利津、沾化两县60余村。湖南洞庭湖区及广东东江水灾。
1930
B
180
大小凌河、绕阳河特大洪水,滦河大水,辽西地区10余县严重水灾,毁地17万hm2,死亡万余人;河北局地水灾较重。民岷、沱、涪江和湘江大水,川、湘2省40余县市受灾。陕西、黑龙江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1840-1864年
1865-1899年
1900-1930年
本页:1931-1949年
1950-1979年
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受灾
县数)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931
C
C
A
A
C
C
592
本年气候反常,入夏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淫雨天气,6~8三个月内,珠江、长江、淮河及松辽流域,降雨日数多数达35~50天,最多的桂林达59天。期间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南起百粤北至关外大小河川尽告涨溢”,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全国受灾区域达16个省592个县(市),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灾情十分严重。长江各大支流普遍发生洪水,干流上游宜昌河段最大流量64600m3/s,长江中下游江堤圩垸普遍决口,荆江大堤沙沟子、一弓堤、朱三弓堤等决口,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区大部被淹,武汉三镇受淹达3个月之久。淮河干、支流同时暴发洪水,干流下游中渡站洪峰流量达16200m3/s,蚌埠上下淮北大堤100余km尽行溃决,苏北运东大堤失守,里下河地区10多县陆沉。据统计,湘、鄂、赣、浙、皖、苏、鲁、豫8省合计受灾人口5127万,占当时人口的1/4,受灾农田面积973万hm2,占当时耕地面积28%,死亡约40.0万人,经济损失22.54亿元。为本世纪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
1932
A
201
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干流哈尔滨站最大流量16200m3/s(还原值),
为本世纪最大洪水。松花江大堤溃决20余处,哈尔滨市区受淹长达一个
月,街巷可行船,全市38万人口中有24万受灾,死亡2万余人,财产损失2
亿元,市内交通断绝。据统计,黑龙江、吉林省有46个县(市)受灾,仅黑龙
江省农田受灾就达190万hm2,占其耕地面积的80%,毁坏房屋8.65万
间;内蒙古自治区有18个旗、919个村屯受灾,死亡2534人。当时的北满铁
路遭到严重破坏,冲毁路基近100处,累计20余km2,铁路交通全部中断。
此外,陕、豫、赣、粤、冀等省部分地区水灾较重。
1933
A
244
黄河特大洪水,干流陕县站洪峰流量达22000m3/s,为本世纪最大洪水。下游堤防决口50余处,陕、冀、鲁、豫、苏5省67县受灾,受灾面积约1.2万km2,受灾人口364万人,死亡1.8万人,冲毁房屋169万间,淹没耕地85万hm2。据估计水灾经济损失折合银元2.3亿元。此外,四川迭溪由地震引发次生水灾,淹死6800余人。上海风暴潮灾,祟明县l/3淹没水中,死亡400多人。湘、鄂、赣、粤等省局地水灾。
1934
B
C
B
C
215
第二松花江、辽河、大凌河、浑江大水,辽、吉2省60余县市受灾,66万hm2农田受淹。岷、沱、嘉陵江和乌江大水,四川省50多县市受灾较重。黄河决河南境内,长垣、濮阳一带被淹。鄂、赣、陕、粤、桂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935
C
C
A
A
368
长江中游7月上旬发生历时5天罕见特大暴雨,暴雨区位于长江中游澧水、清江、三峡区间下段小支流以及汉江中下游地区,200mm等雨量线笼罩面积达11.94万km2,相应降水总量593亿m3,暴雨中心五峰站累计5天雨量1281.8mm。澧水、沮漳河、汉江均发生近百年来未有的大洪水,长江干流宜都至城陵矶河段洪水位很高,超过1931年,自宜昌至汉口堤防圩垸普遍溃决,荆江大堤得胜台、麻布拐等处溃决,江汉平原被淹,灾情最重的是汉江中下游和澧水下游。汉江下游左岸遥堤溃决,一夜之间淹死80000多人,澧水下游两岸淹死30000多人。这次洪水造成湘、鄂、赣、皖4省152个县市受灾,5.9万km2面积被淹。受灾农田150.9万hm2,受灾人口1000余万,死亡14.2万人,损毁房屋40.6万间。黄河大水,花园口洪峰流量14900m3/s,河决山东鄄城,淹苏、鲁2省27个县,受灾面积1.2万km2,灾民341万,死亡3065人。珠江水系西、北、东江同时大水,沿江和三角洲地区20余县市受淹。岷、沱、嘉陵江及乌江大水,川、黔2省50余县市受灾。
1936
B
147
岷、沱、涪、嘉、渠江以及长江干流上游大水,四川省50余县市水灾。其中岷、沱江中下游20余县市灾情很严重。湖南中、南部和江西北部地区大水,40余县市受灾。粤、桂两省部分地区水灾。
1937
C
B
C
C
长江中上游大水,川、湘、鄂、赣4省150余县市水灾,死亡千余人。辽河中下游大水泛滥成灾,53万hm2农田被淹。黄河数决山东境内。豫西、豫南、鲁北及广东、广西、浙江、吉林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938
C
A
167
国民党政府6月于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水淹豫东、苏北、皖北地区44个县市,黄泛区面积达5.4万km2,1250万人受灾,死亡89万人,损失10.9亿银元。鲁北沿海风暴湖灾,海水侵入陆地30km,淹没耕地41.3万hm2,死伤5万余人。四川岷、沱、嘉陵江大水,沿江30多个县市受灾较重。此外,汉江中下游和广东东江及西辽河、嫩江上游大水。
1939
C
A
225
海河大水。7、8月间流域内出现连续多次暴雨,暴雨区位置偏北,在大清、永定、北运河一带,昌平7、8两月总雨量达1137.2mm。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蓟运河均发生大洪水,潮白河苏庄站最大流量(还原)11000-14000m3/s,大清河系唐河中唐梅站调查洪峰流量11700m3/s,均为1801年以来最大洪水。海河流域7、8两月洪水总量304亿m3,仅小于1963年,其中海河北系7、8两月洪水总量达84亿m3,为1917年以来最大值。由于洪水峰高量大,次数频繁,致使各河中下游河道多处漫溢、决口,下游主要河道决口达79处,扒口分洪7处,造成广大平原地区严重水灾,受淹面积达4.94万km2,受灾农田346.7万hm2,被淹房屋150万
户,灾民近900万人,死伤1.332万人。冲毁京山、京汉、津浦等铁路160km,公路565km,交通几乎全部中断。洪水破堤,天津市被淹浸长达一个半月,市区百分之七八十的街道水深1-2m。晋、冀、鲁、豫4省及天津市经济损失合计约11.69亿元(当时币制),其中天津市经济损失6亿元。此外,苏北里下河地区沿海风暴潮灾,死亡1.3万余人。西辽河流域大水成灾,内蒙赤峰地区24万hm2农田受淹。大渡河、沂河大水。
1940
111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盆地西部、黄河上游和晋中、晋南、豫东、豫北地区及新疆北疆地区水灾。山东、浙江、贵州等省局地水灾。
1941
C
68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四川盆地西部、嫩江流域水灾。辽宁、甘肃、山西、贵州、浙江等省部分地区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942
C
109
新安江特大洪水,富春江、曹娥江同时大水,浙西、皖南部分县水灾较重。湖南浏阳县山洪暴发,淹死三四千人。山西清、浊漳河等中小河流洪水暴发,全省45个县市受灾。赣江、信江、饶河及辽河中下游大水。川、鲁、粤等省局地水灾。
1943
C
130
豫西地区暴发2次特大洪水,北汝河紫罗山站(集水面积1800km2)洪峰流量10000m3/s,豫、皖2省30多县受灾。黄河上游7月洪水暴发,青铜峡站洪峰流量5180m3/s;河水泛滥,宁夏沿河10余县农田被淹3.67万hm2,死伤700多人。岷江上游、赣江中下游大水。黔、甘、青、陕、浙、湘等省局地洪水。
1944
68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湖北郧县、竹山、宜城、宜都等lO余县水灾。宁夏贺兰山区洪水暴发,中宁、贺兰、宁朔、平罗等县水灾较重,死亡88人。新疆阿图什县洪水暴发,毁老县城。川、黔、滇、陕、甘、晋等省局地洪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945
B
113
岷、沱、涪、嘉陵江和乌江下游及长江干流上游大水,寸滩洪峰流量73800m3/s。,四川40多县市严重水灾,淹死数千人。福建省42个县市水灾,农田受灾20万hm2,死903人。山东博山县山洪暴发,淹死1000多人。此外,湖北沿江、山东胶东地区及嫩江上游、呼兰河流域水灾。
1946
C
C
160
黄河上游大水,兰州站洪峰流量5900m3/s,宁夏、内蒙沿河灌区设施毁坏严重。岷、沱、涪、嘉陵江大水,四川30余县市受灾较重。福建沿海19个县市严重水灾,淹死3364人。浙江曹娥江等中小河流大水,30多县市水灾。鄂、皖、豫、鲁、辽、粤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947
A
B
C
332
珠江大水,粤、桂两省120余县市水灾,107万hm2农田受灾,死亡2万余人。四川盆地大水,80余县市受灾,死亡千余人。京津地区、海南岛、山东沂沭泗水系、辽河流域及浙、闽、赣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948
C
B
B
335
长江中上游大水,川、黔、湘、鄂4省200多县市水灾,洞庭湖区堤垸大多溃决,江西省3/4以上的圩堤溃决,湖南省死亡8300人。闽江大水,福建省52个县市受灾,死伤1986人,农田受灾66万hm2。海南岛各河大多发生大洪水,岛内各县市普遍受灾。西、北江中下游、嫩江以及西辽河水灾也较重。京津地区、青海东部及山东、辽宁局部地区水灾。
1949
A
C
B
C
C
B
C
354
全国发生大面积水灾,范围包括20多个省市,354个县市,灾民4450万人,其中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的西江灾情最重。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普遍大水,干流许多控制河段如沙市、湖口等处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江河圩垸堤防大多溃决,受淹农田达180万hm2,受灾人口810余万,死亡达5.7万人。珠江水系的西江流域发生大范围的大雨和暴雨,上游支流红水河、柳江、郁江、桂江均发生大洪水,干流梧州站洪峰流量达48900m3/s,仅次于1915年(54500m3/s),其7天、15天、30天洪量均超过1915年,为西江干流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遭受严重水灾,广东、广西两省区农田受灾39.3万hm2,灾民370万人。梧州、桂林、柳州、南宁等沿江城市尽被水淹,梧州市被淹历半月之久,市区水深达5-6m。此外,海滦河流域、四川盆地、汉江上游、沂沭泗水系、黄河下游和辽河中下游、辽西沿海地区也发生了较严重的水灾。上海风暴潮灾,死亡1600余人,部分市区进水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1840-1864年
1865-1899年
1900-1930年
1931-1949年
本页:1950-1979年
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农田
受灾面积)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950
C
B
655.9
淮河上中游大水,干流鲁台子实测洪峰流量12800m3/s,豫东、皖北地区水灾严重。淮河流域成灾农田313万hm2,死亡近千人。海河流域北部和湘、鄂、陕、黔等省局地水灾较重。
1951
A
417.3
辽河中下游特大洪水,铁岭站洪峰流量14200m3/s,辽宁、吉林2省33个县市受灾,受灾农田37.6万hm2,死亡3100人。沈山、长大铁路停运47天。鲁北德州、惠民地区同时出现严重涝灾。渭河、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大水,部分沿河地区受淹。
1952
279.4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鄂东地区、汉江下游、渭河中下游及桂北地区水灾。浙、闽沿海地区大水成灾,40万hm2农田受灾,死800余人。
1953
C
A
C
718.7
辽河中下游特大洪水,铁岭站实测洪峰流量11800m3/s,27个县市受灾,死亡167人,沈山、长大铁路中断行车59天;松花江流域同时大水,哈尔滨站实测洪峰流量9530m3/s,哈尔滨市郊受淹。海河流域及黄河下游部分地区水灾。
1954
C
A
A
B
C
1613.1
该年大气环流异常,雨带长期徘徊在江淮流域,梅雨期比常年延长一个月,6、7两月大范围暴雨达9次之多。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发生了近百年来罕有的特大洪水,长江汉口站洪峰流量76100m3/s,最高洪水位29.73m(冻结吴淞基面),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45m,中下游各控制站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8-1.66m,长江干流下游大通站洪峰流量92600m3/s,7-9月径流量6123亿m3,为同期多年均值的1.7倍。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水灾,湘、鄂、赣、皖、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农田受淹317万hm2,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与此同时,淮河流域也发生了特大洪水,7月淮河流域出现6次大暴雨,王家坝洪峰流量9610m3/s,蚌埠最高水位22.18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03m,洪峰流量11600m3/s。干流各控制站30天洪量均超过1931年。淮北大堤失守,堤防普遍溃决,淮北平原大片被淹。全流域农田成灾面积达408.2万hm2,其中以安徽省灾情最重。安徽、江苏2省死亡1930人。海河流域6-8月降雨量超过常年同期1倍以上,造成大面积内涝,农田受涝面积292.7万hm2。长江、淮河、海河三大流域本年农田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hm2。此外,黄河中下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渭、汾河和东北西辽河流域以及浙、粤、桂等省部分地区洪水灾害也较严重。
1955
B
524.7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鄂东各中小河流、钱塘江流域和鄱阳湖水系诸河6月同时大水,鄂、浙、赣3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水灾,农田受淹42.3万hm2,死伤近900人。乌江、岷江、资水中下游及嫩江先后大水,沿江地区受灾较重。海河流域部分地区和皖北地区内涝较量。
1956
B
B
B
1437.7
海河全流域大水。漳河观台站洪峰流量9200m3/s,超过100年一遇,为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6倍;滹沱河黄壁庄洪峰流量13100m3/s,而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不足3000m3/s。全流域各河决口数十处,农田受灾391.5万hm2,成灾284.4万hm2,京广铁路一度中断。淮河流域降雨过多,上游干支流以及洪泽湖、里下河出现超过1954年的高水位,部分支流漫决,淮河中下游地区内涝严重。全流域农田成灾415.5万hm2,倒房108万间,死亡1200人。松花江流域各河普遍大水,干流哈尔滨站洪峰流量12100m3/s(还原值)。黑龙江、吉林两省66.7万hm2农田受灾,死亡173人。受5612号台风影响,浙江沿海和北部地区遭受严重潮、洪灾,全省75个县市受灾,40余万hm2农田受淹,倒房71.5万间,死亡4925人,其中台风登陆点象山县灾情最惨重,死亡3403人。此外,川、陕、甘局部地区水灾较重。
1957
B
C
A
808.3
松花江特大洪水,哈尔滨站洪峰流量14800m3/s(还原值),全流域农田受灾93万hm2,受灾人口370万人,经济损失2.4亿元。淮河流域沂、沭、运、潍河及沙颖河、贾鲁河、涡河同时大水,造成鲁、豫、苏3省较严重水灾,农田受灾面积达397.1万hm2。其中山东省灾情最重,仅临沂、济宁、菏泽3个地区统计,成灾农田达133.6万hm2,倒房260.5万间,死亡1070人。津浦铁路一度中断。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水灾。川、黔、陕、甘、粤、浙等省局地洪灾较重。
1958
A
427.9
黄河中下游特大洪水,黄河三花区间干流和支流伊、洛、沁河洪水遭遇,干流花园口实测洪峰流量22300m3/s。这次洪水对黄河下游威胁很大,横穿黄河的京广铁路桥交通中断14天。黄河滩区和东平湖区受淹村庄1708个,淹没耕地20万hm2,倒房30万间。新疆库车山洪暴发,县城被冲毁,死亡580余人。浙、闽、粤沿海和汉江中下游、晋南、豫北地区水灾。
1959
C
481.3
福建、广东、广西3省区5-7月持续多雨,造成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广东东江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博罗站洪峰流量12800m3/s,沿岸90%以上堤围溃决,沿江9个县、15.9万hm2农田受灾。福建省水灾损失也较大,全省农田受灾15.2万hm2,死亡895人。华北北部连降暴雨,河北省内涝较重;辽西沿海各河普遍发生仅次于1930年的大洪水,绥中县大风口等4座中型水库在施工中遇超标准洪水漫坝失事,死亡707人。川、黔、甘、湘等省局地洪灾。
1960
B
C
1015.5
太子河特大洪水,辽阳站洪峰流量18100m3/s,浑河、鸭绿江同时大水,辽河中下游一片汪洋,辽阳、本溪等工业城市被淹。辽宁、吉林2省25个县市受灾,淹没耕地28万hm2,死亡2414人,长大、沈大铁路中断。松花江下游也相继大水,佳木斯站洪峰流量18400m3/s,为1939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值。黑龙江省东部水灾较重,受灾农田40万hm2,死亡121人。江苏沿海台风暴雨,南通等5个地市涝灾严重,农田受灾52.7万hm2,死亡193人。受台风影响,浙、闽、粤、辽、鲁沿海潮、洪灾较重。此外,川西、安徽沿江及山东沂、沭河上游地区水灾。
1961
C
C
891.0
徒骇、马颊河大水,堤决62处,鲁北地区倒房70万间,死亡1160人,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浙、闽、粤3省部分地区台风暴雨成灾,倒房24万间,死亡937人。四川岷、沱、涪江大水,岷江高场站洪峰流量34100m3/s,沿江地区受灾较重。黔、湘、鄂、陕等省局地水灾。
1962
C
C
C
C
981.0
滦河中下游、西辽河和大凌河特大洪水,河北、辽宁、内蒙部分地区水灾较重。赣江中下游、闽江上游和湘、资、沅、澧四水及西江下游同时大水,湘、赣、闽、粤4省水灾严重。浙江全省和江苏太湖地区普降台风暴雨.,江、浙2省农田受灾94.5万hm2,倒房6.4万间,死亡286人。雅鲁藏布江中游大洪水,沿江部分地区受灾。黑龙江中部、山东大部涝灾。
1963
B
A
1407.1
海河流域8月初发生了一场连续7天的特大暴雨,暴雨区主要在海河南系,暴雨中心内丘县獐犭么站7天降雨量达2050mm,为我国大陆最高记录,造成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大清、子牙、南运三大水系同时出现大洪水,其洪水总量达330亿m3。经调查估算,同时漫过京广铁路的最大流量达43200m3/s。下游平原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据统计,海河流域有104个县(市)受灾,其中35个县(市)被淹,36座县城被水困围;刘家台等5座中型水库垮坝,三大水系主要河道决口2396处,滏阳河堤全长350km全部漫溢,溃不成堤;京广铁路被冲毁75km,中断行车27天。全流域淹没农田440万hm2,减产粮食30亿kg,倒房1450万间,受灾人口2200余万人,死亡56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经大力抢险及适时调度,才保住了天律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此外,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涝灾,农田受灾面积超过666.7万hm2(1亿亩)。浙、闽沿海部分地区台风暴雨洪水成灾,农田受灾51.3万hm2,死亡293人。川、黔、湘、鄂、粤、桂等省局地水灾。
1964
C
C
C
C
B
1493.3
海河、淮河流域严重涝灾,冀、豫、鲁、皖、苏5省农田受灾面积达1113万hm2。山东莱州湾风暴潮灾,潮水涌入内陆20-30km,沾化等10余县受灾,淹没耕地7.7万hm2,死亡148人。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大水,26.7万hm2农田受灾。此外,黄河上游、嘉陵江上游、汉江上游及长江中游干流先后大水成灾。
1965
C
558.7
淮河流域多雨,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及河南大部出现严重涝灾。受6513号台风影响,浙南、闽东和苏北沿海暴雨洪水成灾,损失严重。雷州半岛沿海风暴潮灾,电白县水东镇几乎被海水淹没。陕南、川东北和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局地水灾较重。
1966
C
C
250.8
澜沧江、金沙江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金沙江屏山站洪峰流量29000m3/s,长江上游干流出现高水位。云南28个县市受灾,冲淹农田1.9万hm2。东江上游和北江大水,沿江部分地区水灾。福建霞浦风暴潮灾,40个村庄被冲毁,死127人,伤811人。晋、湘、赣、皖、苏、浙等省局地水灾。
1967
259.9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黄河上游沿河及川、黔、湘、赣、浙、陕、青等省部分地区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968
B
C
C
B
267.0
珠江和闽江、湘江、赣江6月中下旬相继发生大洪水,闽江竹岐站洪峰流量29400m3/s,湘江湘潭站洪峰流量20300m3/s,赣江外洲站洪峰流量20100m3/s,珠江三角洲增江、潭江等出现历史最高水位。珠江流域及湘、赣、闽等省遭受较严重洪涝灾害。淮河干流上中游特大洪水,王家坝洪峰流量17600m3/s,蚌埠站以上行洪区大多被使用,淮滨县城被掩,豫、皖2省受灾农田50.7万hm2,死亡374人。此外,广西左、右江和郁江8月大水,南宁市防洪堤决,部分市区受淹。长江上游出现较大洪水,寸滩洪峰流量65300m3/s。
1969
B
C
544.3
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支流史、淠河大水,鄂、皖两省严重水灾。淮南山区佛子岭、磨于潭2座大型水库出现严重水情,一度漫坝。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先后大水,嫩江江桥站洪峰流量10600m3/s,浙西、皖南山区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严重水灾,滨洲铁路中断行车一个月。山东莱州湾风暴潮灾,最大增水3.77m,为世界温带风暴潮最高记录。潮水涌入内陆30-40km。粤东沿海严重风暴潮灾,死亡954人。此外,浙、闽沿海也出现较严重风暴潮灾。
1970
312.9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川、黔、苏、鲁、豫、粤、琼、辽、吉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害较轻。
1971
398.9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山西运城、临汾、晋东南等地山洪暴发,淹死276人,同蒲、石太铁路一度中断。浑河、太子河大水,中下游局部地区水灾。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沿海风暴潮灾。川、黔、滇、浙、苏等省局地水灾。
1972
C
408.3
淮河流域多雨,皖北、豫中、苏北及鲁南地区涝灾。北京北部山区暴发山洪泥石流,死亡47人。浙、粤、琼沿海局地水灾。
1973
C
623.5
长江下游干流大水,大通实测洪峰流量70000m3/s,沿江水灾较重。钱塘江、闽江、北江、东江和韩江相继大水,浙、闽、粤3省部分地区水灾。海南岛9月受台风袭击,全岛死亡903人,伤1955人。甘肃庄浪县李家咀水库遇超标准洪水垮坝,死亡580人。
1974
C
643.1
淮河流域的沂、沭河,潍河及海河流域的徒骇、马颊河同时大水,山东潍坊、临沂、德州和江苏徐州、淮阴地区严重水灾,133.3万hm2农田受灾,倒房88万间,死亡262人。陇海铁路一度中断。汉江上游9月大水,石泉、安康等沿江县受灾较重。浙、沪沿海严重风暴潮灾,钱塘江100多km海塘被毁,上海市区部分工厂进水。
1975
C
A
681.7
淮河上游支流洪汝、沙颖河特大洪水,板桥、石漫滩2座大型水库溃坝,冲毁房屋560万间,淹死26000人,京广铁路中断行车18天。清江及汉江中游两侧中小河流大水,鄂西地区26个县市受灾,农田受灾20万hm2,死亡677人。嘉陵江下游10月发生自1939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第2位大洪水,北碚站洪峰流量37100m3/s,沿江部分县市受淹严重。此外,湘江、赣江和闽江4、5月相继出现较大洪水,沿江部分农田受灾。
1976
C
C
419.7
湘江流域大水,干流湘潭站实测洪峰流量19300m3/s。湖南省31个县市受灾,20万hm2农田被淹,死亡155人。珠江流域大水,沿江和三角洲地区水灾较重,梧州部分市区被淹。黄河中上游陕、甘2省部分地区大水成灾。
1977
B
C
909.5
黄河中游支流延河、北洛河、泾河中下游及长江上游支流嘉陵江同时大水,延河甘谷驿站实测洪峰流量9050m3/s,重现期在100年以上。黄河潼关站洪峰流量15400m3/s,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值。陕北延安地区和川东北局部地区严重水灾。延安市被淹。冀东平原和太湖流域涝灾较重。山西的晋中、吕梁,内蒙古的乌审旗,青海的德令哈及甘肃的武威等地水灾。
1978
282.0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川、黔、粤、挂、湘、甘等省局地水灾,全国洪涝灾情轻微。
1979
C
677.5
广东东江支流西枝江特大洪水,中下游堤围全线崩溃,惠东县城和惠州市区被淹,惠阳地区农田受灾6.8万hm2,死亡151人。海河流域北部、滦河下游及洞庭湖区大水成灾。图们江、鸭绿江上游大水,沿江部分堤防溃决。
中 国 水 灾 年 表
1840-1864年
1865-1899年
1900-1930年
1931-1949年
1950-1979年
本页:1980- 年
灾情等级说明:A-特大水灾
B-大水灾   C-一般水灾
编制说明
年份
灾   情   等   级
灾情
统计
(农田
受灾面积)
灾  况  举  要


长  江















1980
B
C
914.6
长江三峡区间、嘉陵江、清江、汉江和澧水先后大水,长江中游干流连续出现6次洪水,汉口站最高洪水位27.76m(冻结吴淞基面),最大流量60100m3/s。澧水津市站最高水位43.22m,为1949年以来最大值,相应最大流量15100m3/s,湘、鄂、赣、皖4省267万hm2农田受淹,死亡1339人。淮南山区史、潢河7月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淮河干流中上游和珠江支流北江先后出现较大洪水。广东雷州半岛风暴潮灾,伤亡700余人,经济损失4亿元。
1981
A
C
B
862.5
7月岷江、沱江、嘉陵江特大洪水,嘉陵江北碚站出现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峰,流量44800m3/s,长江干流上游同时大水,宜昌洪峰流量70800m3/s,8月嘉、涪、渠江再次大水,四川省138个县市受灾,农田受灾117.1万hm2,死亡1369人,倒房13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汉江上游大水,石泉水库最大入库流量16000m3/s,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陕西汉中地区水灾严重。渭河出现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咸阳洪峰流量6210m3/s。9月黄河干流上游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唐乃亥站最大流量5450m3/s,兰州站洪峰流量5600m3/s。陕、甘2省洪涝灾情较重。松花江大水,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涝,全省农田受灾299万hm2,占该年播种面积的34%,死亡266人。辽东半岛沿海部分河流暴发山洪泥石流,淹死664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此外,福建九龙江上游发生近60年最大洪水,闽南5座县城被淹。
1982
C
C
C
B
836.1
黄河干流三花区间发生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15300m3/s。下游滩区普遍受掩,农田受灾17.3万hm2。赣江、抚河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赣江外洲站洪峰流量20400m3/s,抚河李家渡站洪峰流量8480m3/s。湘江及北江先后均出现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湘江湘潭站洪峰流量19300m3/s,北江横石站洪峰流量18000m3/s。闽江出现1949年以来第3位大洪水,闽江十里庵站洪峰流量24600m3/s。湘、赣、粤、闽4省部分地区严重水灾。淮河干流中游大水,高水行洪时间长,使用了濛洼蓄洪区分洪。此外,浙东及四川部分地区水灾。
1983
C
B
C
1216.2
由于川水与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洪水遭遇,长江干流中游出现2次较大洪水,部分河段水位超过或接近1954年最高水位,汉口站洪峰流量65000m3/s,最高水位28.11m。湘、鄂、赣、皖4省部分地区水灾严重,合计农田受灾333.4万hm2。汉江上游8月特大洪水,安康站洪峰流量达31000m3/s,约200年一遇。淹没安康老城,死亡870人,经济损失5亿多元。汉江10月又发生全江性大洪水,沙洋站洪峰流量21600m3/s,沿江部分地区受淹。淮河中上游大水,运用了部分行蓄洪区。淮干王家坝洪峰流量7250m3/s,最高水位29.44m。广东珠江口风暴潮,许多潮位站出现1949年以来最高水位,10多个县市受灾。此外,闽江、钱塘江上游大水,沿江水灾较重。辽宁大连、丹东一带沿海风暴潮灾。
1984
C
C
1063.2
长江下游支流滁河和太湖水系东、西苕溪大水,杭嘉湖平原河网区出现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记录的洪水位,造成较严重涝灾。淮河上中游大水,启用了部分行洪区,皖北、豫东地区水灾较重。黑龙江中下游大水,乌云站以下河段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O.36m以上,沿江10余县市受淹。嘉荫县城被淹,水深2-3m,黑龙江省涝灾较重。闽江、滦河和冀东沿海各河以及大凌河、鸭绿江先后大水成灾。此外,湘江、赣江流域局地山洪灾害较重。
1985
B
C
1419.7
辽河流域大水。辽河干流洪峰虽不大(铁岭站洪峰流量1750m3/s),但由于河道人为设障阻水等原因,造成高水位行洪时间长,下游堤防多处决口泛滥,辽宁省遭受严重水灾,农田受灾162.4万hm2,直接经济损失约47亿元。松花江中下游大水,部分堤防溃决,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严重水灾。西江支流桂江、郁江大水,广西部分沿江县市受淹。山东青岛、烟台地区台风暴雨成灾。
1986
C
C
915.5
辽河、松花江流域相继发生较大洪水,辽河干流铁岭站洪峰流量2220m3/s,松花江干流哈尔滨站洪峰流量8510m3/s,部分河堤决口泛滥,辽、吉、黑3省部分地区水灾较重。广西北部湾严重风暴潮灾,经济损失3.9亿元。川、粤等省局地水灾。
1987
C
868.6
长江上游干流、汉江上中游、皖河及淮河中游先后出现较大洪水,川、黔、鄂、皖等省部分地区水灾。浙、闽沿海台风暴雨成灾。太湖流域及广东、广西等省部分地区涝灾。
1988
C
C
1194.9
西江上中游大水,干流梧州站洪峰流量42500m3/s。柳州、梧州等沿江城市被淹,桂北、桂中地区严重水灾。嫩江大水,齐齐哈尔洪峰流量9160m3/s,黑龙江、内蒙古2省区部分地区受灾,大庆油田部分被淹,滨洲铁路一度中断。浙江宁海、奉化、嵊县一带洪水暴发,宁海、奉化县城被淹。湘西、湘北、鄂东和江汉平原及闽、赣等省部分地区水灾。
1989
C
C
1132.8
长江、黄河、淮河的上游干流先后发生较大洪水,川东、皖北及陕、甘部分地区水灾。嫩江、东辽河及闽江、钱塘江上游大水成灾。浙东沿海风暴潮,海门站出现200年一遇的高潮位6.98m,台州、宁波地区损失严重。广东珠江口风暴潮,有8个潮位站出现有记录以来最高潮位。
1990
1180.4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嘉陵江上游、汉江上游、沅江、资水和清江及渭河先后大水,川、陕、湘、鄂等省部分地区水灾较重。浙、闽沿海屡遭台风暴雨袭击,许多中小河流洪水暴发,部分沿河地区受灾严重。此外,嫩江上游及鲁北地区水灾。
1991
C
B
B
B
2459.6
本年全国气候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滞留在长江以南,江淮流域入梅早,雨势猛,历时长,淮河发生了自1949年以来的第2位大洪水,3个蓄洪区、14个行洪区先后启用;太湖出现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4.79m,苏、锡、常地区工矿和乡镇企业损失严重;长江支流滁河、澧水和乌江部分支流及鄂东地区中小河流举水等相继出现近40余年来最大洪水;松花江干流发生两次大洪水,哈尔滨站最大流量10700m3/s,佳木斯站最大流量15300m3/s,分别为1949年以来第3位和第2位。据统计,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程度遭受水灾,农田受灾2459.6万hm2,成灾1461.4万hm2,倒房497.9万间,死亡5113人,直接经济损失779.08亿元。其中皖、苏2省灾情最重,合计农田受灾966.5万hm2,成灾672.8万hm2,死亡1163人,倒房349.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84亿元,各占全国总数的39%、46%、23%、70%和62%。
1992
942.3
七大江河水势平稳。受92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作用,8月末9月初,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闽、浙、沪、苏、鲁、冀、津、辽等省市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潮位。据统计,仅闽、浙、苏、鲁、冀、津6省市受灾人口2000多万,毁坏海塘1170km,受灾农田193.3万hm2,死亡193人,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闽江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十里庵站洪峰流量27500m3/s,竹岐站洪峰流量30300m3/s。闽江流域遭受较严重水灾。钱塘江上游出现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兰溪站洪峰流量12l00m3/s,沿江县市受灾较重。此外,大渡河、湘江、信江、漓江及黄河中上游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大洪水,造成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1998年中国长江洪水
www.nmg.xinhuanet.com   2007-04-19 15:11
字体 [大中小 ]  [打印 ]  [ 发表评论 ] [关闭 ]
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
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长江洪水泛滥是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直接后果。长江两岸有4亿人口居住,5O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四川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O%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为此,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O%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24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5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洞庭湖水域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缩减到2145平方公里,鄱阳湖在40年间缩小了1/5,还有数百个中小湖泊已经永远地从地图上消失了。这一切都是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
除此之外,这次的洪魔肆虐和1997年爆发的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的强大暖湿空气带来了强降水,造成长江流域洪峰不断。紧随着厄尔尼诺来的拉尼娜现象又使应当按期北移的副热带高压突然杀了个“回马枪”,使一度相对缓解的长江干流汛情再度紧张起来,以致长江全线告急。长江洪水泛滥和地球温暖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使专家们不无担心——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增加一倍的话,地球上的降水量将增加 3%—15%,大雨和洪水的增加与地球温暖化状况是并行进展的。
1998年的长江洪水无疑在向人们示警: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危机四伏,它随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