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重点幼儿园:[道家思想]道家的生意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6:14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这三重境界已经表达的够简单了,虽然诠释了深奥的道理,但道理再说白话些,就是从刚刚入世的懵懵懂懂到涉世为深的迷茫彷徨痛苦挣扎,最后到返璞归真、大彻大悟。当然,如此名言警句,在当时也是很流行的,因为时下也是禅宗流行时代,据说老子和弥勒佛都相继在两宋时期现身度人过,即使如此,面对同一句话,很多人解读是不一样的,野史就有记载说有人这样解读,说一老先生对学童如此解释:人年轻的时候,眼神好,等高远观,看的清楚,于是山是山,水是水;读书寒窗十载,中年了,近视了,看东西模模糊糊,于是乎“水天一色”,更不用说山水相接了,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了,再后来,老了,花眼了,看远处就清楚了,于是又看见山是山水是水了。当然,这个是一个笑话,估计没有如此昏庸的老师,但也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和“断章取义”的为我所用。

  角度不同,不单单是因为位置,也因为心态,心歪了,眼神就不会正了。好像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德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些人浸淫己道多年,所以会看见心里面的东西,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可是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家”,当然我们也不是,我们是鲁迅说的看见女人短袖就想起胳膊大腿的普通人物,我们只会联想,或者是说幻想,看见衣服的牌子就会自然想到吊牌上的价格会有几个零或者几个九,这些是与自己生存环境相关的本能自然反应。很好的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的大小,也是与“胸腔”的大小有关的。当我们没有能长期适应过需要适应的环境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快速学习吸收接纳,就好像读书的不求甚解,其实不求甚解也不是贬义词,也是一种博览群书的方式,毕竟开卷有益,多少就无所了。


  说的不求甚解,就容易断章取义。我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遇到一个同事,因为项目扩编,于是准备提他,于是找他谈话,我问他是否有信心胜任,他告诉我,“治大国若烹小鲜”,更何况如此一小小商场?!言语中尽显沧海横流的英雄本色!我问他,这句话何解?他把他的理解给我说,就是做任何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会一样,触类旁通,就回另一样。我听了一时不置可否,毕竟如此释义的人太多了,而他们也只说对了一半而已。老子当时的主张是针对朝野的,说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就是不扰民,要像煎小鱼一样不要时时翻动。其实做企业也确实于此有相通之处,就是保持一个健康良性的工作氛围。日本企业引来了竞争,于是优胜劣汰成了企业权力执行的大棒子,呈几何时一本薄薄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也成了劳资脚力的帮凶,员工被辞,不是你干的不好,是别人比你做的好!一个事实而非的借口,或许有人说这没错啊,但这种把“人”仅仅当成资源的做法是扬汤止沸的短视行为,企业好像因为流水的兵而成了铁打的营盘,但这块铁却没有经过淬炼,是生铁,看似坚硬,一摔就碎。


  “上善若水”,为什么上善若水,我记得刚从老师口中听到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时因为水供我们解渴,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后来老师怎么解释的也忘却了,自己的断章取义却深深印加到现在。老子的原意就更深刻些,他的原解是水利万物而不争,润万物而自取其下,因为不争才可以有德司介,才是圣人之道,因为不争才能天道无亲,恒于善人。老子的道是很玄乎的,我们做企业做零售却应该实际些。我们说顾客是上帝,但有些时候,有些零售企业做了很多把“上帝”当傻子的事情,商品二包,提价打折,这些看似聪明的做法,却让自己成了“无德司彻”的一类,丧失了人心、市场。一些事,做就做足了,在情理的基础上打出的牌,才是赢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