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之楔番外篇:走近才女王小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41:49

走近才女王小平

她,集理想于一体;她,聚智慧于一身。

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她,惊世骇俗,与众不同。

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用激情和梦想浇灌着人类的未来之花;有这样一位天使,她用智慧和生命谱写着人类前进的乐章。

她,承前启后,勇敢超越达尔文;她,高瞻远瞩,大胆挑战托夫勒。

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年轻的女思想家,有人说她是引导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教育学家,更有人说她是世界第一位基因未来学家。有人称其为才女,有人尊其为救世主,更有人奉其为智慧女神。

为什么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为什么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女子能够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一股浪潮?为什么这样一位简简单单的女性能够在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

她到底是谁?

她的名字叫王小平。名字平凡而简单,正如大多数人的名字一样。可是,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简单的女子,注定要做出非凡的业绩来!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简单的女子,注定要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既而推动整个世界走向大同。

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平很早便开始文学创作,16岁开始就在各大报刊上作品。19岁时,她与人合著了有名的《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一书;该书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来被业界称作“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时,她出版了畅销书《本领恐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21岁时,王小平又写出了一本挑战世界未来学大师托夫勒的旷世奇书——《第二次宣言》。该书一经出版,便很快脱销。仅仅一周之内,该书的繁体版便被香港一周出版社独家买断;不到半年,美国的世界第一出版社就买走了该书的英文版的版权。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教育家,王小平15岁时便毅然退学,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型学习之路、成才之路。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畅销书《本领恐慌》一经出版,王小平的成才之路便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探寻“王小平现象”的热潮。王小平在20岁时写就的这本畅销书,连同此后出版的《大成成功学》丛书,不仅深刻地剖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更为所有人指出了一条成才之路,鼓励人们实现学习大成、事业大成和学业大成。后来,《大成成功学》被许多教育科研机构列为教材。

作为学者型演讲家,王小平17岁便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为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并引起轰动。她也因此被称为“天才少女”,受到学术界重视。18岁开始,王小平开始在各大高校举办系列讲座,并引起多家媒体关注。此后,她又被各大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被多家学术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思想家,世界第一位基因未来学家,王小平于21岁便写出了一部“将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未来学巨著《第二次宣言》。该书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未来学巨著,也是一本人类史上空前的未来学巨著;书中提出的许多思想极富创造性,是对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全方位的超越。王小平站在为全人类谋划未来、寻求幸福的高度,以东方女性独特的文化视角、以铿锵有力、酣畅淋漓语言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未来世界。正如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彰所说,该书的意义将不亚于一千多年前的《圣经》,它将在全世界掀起一股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讨论、大反思。

曾经,鲁迅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

如今,小平站在岁月的甲板上,提出了破旧立新的宣言。

曾经,我们有达尔文;现在,我们有王小平。

今天,有这样一位奇女,她立志为人类的未来指引方向。

 

走近才女王小平

她,集理想于一体;她,聚智慧于一身。

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她,惊世骇俗,与众不同。

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用激情和梦想浇灌着人类的未来之花;有这样一位天使,她用智慧和生命谱写着人类前进的乐章。

她,承前启后,勇敢超越达尔文;她,高瞻远瞩,大胆挑战托夫勒。

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年轻的女思想家,有人说她是引导中国教育走出困境的教育学家,更有人说她是世界第一位基因未来学家。有人称其为才女,有人尊其为救世主,更有人奉其为智慧女神。

为什么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为什么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女子能够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一股浪潮?为什么这样一位简简单单的女性能够在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广泛关注?

她到底是谁?

她的名字叫王小平。名字平凡而简单,正如大多数人的名字一样。可是,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简单的女子,注定要做出非凡的业绩来!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简单的女子,注定要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既而推动整个世界走向大同。

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平很早便开始文学创作,16岁开始就在各大报刊上作品。19岁时,她与人合著了有名的《大成奥秘——超越美国成功学》一书;该书取得了巨大成功,后来被业界称作“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学巨著”。20岁时,她出版了畅销书《本领恐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21岁时,王小平又写出了一本挑战世界未来学大师托夫勒的旷世奇书——《第二次宣言》。该书一经出版,便很快脱销。仅仅一周之内,该书的繁体版便被香港一周出版社独家买断;不到半年,美国的世界第一出版社就买走了该书的英文版的版权。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教育家,王小平15岁时便毅然退学,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究型学习之路、成才之路。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畅销书《本领恐慌》一经出版,王小平的成才之路便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探寻“王小平现象”的热潮。王小平在20岁时写就的这本畅销书,连同此后出版的《大成成功学》丛书,不仅深刻地剖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更为所有人指出了一条成才之路,鼓励人们实现学习大成、事业大成和学业大成。后来,《大成成功学》被许多教育科研机构列为教材。

作为学者型演讲家,王小平17岁便登上全国教育学术研讨会讲坛,为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并引起轰动。她也因此被称为“天才少女”,受到学术界重视。18岁开始,王小平开始在各大高校举办系列讲座,并引起多家媒体关注。此后,她又被各大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被多家学术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思想家,世界第一位基因未来学家,王小平于21岁便写出了一部“将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未来学巨著《第二次宣言》。该书不仅是中国第一部未来学巨著,也是一本人类史上空前的未来学巨著;书中提出的许多思想极富创造性,是对未来学大师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全方位的超越。王小平站在为全人类谋划未来、寻求幸福的高度,以东方女性独特的文化视角、以铿锵有力、酣畅淋漓语言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未来世界。正如原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彰所说,该书的意义将不亚于一千多年前的《圣经》,它将在全世界掀起一股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大讨论、大反思。

曾经,鲁迅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

如今,小平站在岁月的甲板上,提出了破旧立新的宣言。

曾经,我们有达尔文;现在,我们有王小平。

今天,有这样一位奇女,她立志为人类的未来指引方向。

 

王小平的《第二次宣言》选读:

 

人是观念的囚徒

 

使人惊讶的是,无论你做什么预测,事实总是被低估了。最极端的预测都落后于现实。

 

                              ——尼葛庞蒂洛

 

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发生了空前伟大的飞跃,使我们可以逐步实现人类飞跃到仙类的伟大理想。但是,人们的思想认识并没有相应产生空前伟大的飞跃。

 

技术总是走在思想的前面。新的思想还来不及产生之时,新的技术已经开始如巨浪拍打海岸一般轰鸣。

 

技术革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的住宅几乎成了各种家用电器的天下——家门口安装着电子门铃、监控摄像机;客厅里摆放着电视、VCD;书房里放着电脑、电话和传真机;卧室里有无绳电话、冷暖空调;厨房里有电饭锅、电烤箱、微波炉;卫生间里有电子马桶,淋浴器……诞生不久的因特网现在已连接了千千万万户的家庭,电气化、电子化使我们置身于一个古人难以想象的神话世界中。汽车奔驰在蛛网般密集的高速公路上,高速列车飞驰在广袤的大地上,万吨轮船航行在浩瀚的海洋中,巨型客机飞行在无垠的天空中,地图上的咫尺不再是现实中的天涯。各式现代交通工具,对人类扩大活动空间、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人类社会不再以步行的速度发展,人类生活变化的速度快到了异常惊人的程度。

 

今天,我们又将迎来更为巨大、更加深刻的技术革命,使一切都发生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单独一个基因就可以使果蝇的寿命延长一倍或数倍,人类的基因也将会如此。将来的某一天,长寿药丸或者将长寿基因注入体内,便可以使过去认为必然走向衰老和死亡的身体变得年轻。科学家还可以利用干细胞培植出新的完整的心脏和肝脏,我们可以随意地修理、替换人体的各个“部件”,并且能通过调控我们的端粒,掌握倒拨生命时钟的权利。地球上的一切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都将装入电脑中,电脑芯片像草稿纸一样便宜又丰富,成千上万地分布在人类周围,可以对着任何一个工具和电器说话,它们都可以像《白雪公主》的魔镜一样做出智慧的回答……

 

这一切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更为激动人心的变革只是刚刚拉开序幕。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说,人们常常过高估计未来两年里将要发生的事情,而过低估计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当你驾乘科技之东风,其实幻想与现实的距离已经十分模糊,它们之间或许已经只隔一层窗户纸而已。尼葛庞蒂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地强调:“使人惊讶的是,无论你做什么预测,事实总是被低估了。最极端的预测都落后于现实。”

 

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摆脱了自身的软弱与渺小;技术的飞跃,彻底打碎了上帝创造决定一切的神话;技术的革命,才有尼采的“上帝死了”的疾呼。

 

技术上的障碍,并非难以克服、难以突破,相比之下,难以突破、难以跨越的是人们观念的鸿沟。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头脑的监狱。人是观念的囚徒。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观念的革命。观念革命是对既定价值的一次全面再评判,它把人的精神从旧思想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只有技术革命而无观念革命,那么人类的苦难几乎就会自动地增加。在一定意义上说,技术与观念就像人的脚与鞋,如果脚飞快地加速增长,而鞋保持不变,技术与观念就会产生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就让人类感到严重夹脚的痛苦。如果固守传统观念不变,限制、削减技术的发展,就等于在做削足适履的蠢事,只会令人类大吃苦头。

 

历史上,观念革命总是无法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人类的第一位试管婴儿路丝·布朗于1978年在英国出生时,曾引起了极大的伦理之争,不少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天外来客”,而如今,全世界试管婴儿已经超过30万例。即便是输血技术刚刚起步时,也有人强烈抵制,至今在一些西方国家仍有人拒绝接受输血治疗。避孕药的产生过程,也是与人类传统观念斗争的过程。直到1869年,在英国医学年会上发言的人还谴责说:“限制生育数量的各种发明都是下流的”。1916年,桑格夫人在美国宣传计划生育而被投入监狱,全世界都将之视如洪水猛兽。直到1965年,她去世前一年,美国最高法院才推翻了禁止已婚夫妇避孕的法律。1972年,未婚男女取得了同样的权利,1973年,女子堕胎权利也受到了法律的认可。至此,计划生育技术,才获得了它存在、使用和发展的权利。

 

一种科技的进步,是否被人类所接受,最终取决于它是否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在于是否合乎某一历史时期的伦理道德、法律条文和传统观念。这是永恒正确的普遍真理。

 

真理是不变的,观念是可变的。如果观念革命不能跟上技术革命,就会阻碍、限制技术的发展;如果观念革命顺应了技术革命,就能够促进、推动技术的进步。阻碍技术革命的旧观念与推动技术革命的新观念的差异,往往不是1与2的差异,而是误尽苍生与福泽四海的差异。

 

技术层出不穷、发生空前变革的今天,逼得我们要做出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新观念来面对新技术。如果依然固守陈旧的观念、错误的观念,那么不是错失机会,就是自咽苦果。

 

观念一旦形成,便会顽固地控制着人们的头脑,支配着人们的观察视角、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支配一切。如果你受到错误观念的毒害,那么无论有多么高的智商、多么丰富的知识,都无济于事。清官海瑞看见自己的小女儿从男仆人手里接过点心吃,便勃然大怒,硬是逼着才几岁的女儿绝食而死!今天看来,这是何等愚蠢、何等残忍的行为,可是地竟然发生在海瑞这样一个学识高、智慧高、道德高的圣人身上!错误的观念像一个魔鬼,经过它的“催眠”之后,什么智慧、什么道德都将无影无踪、烟消云散!

 

个人的错误观念,可以使有智慧有学识的人做出最大的蠢事,那么当个人的错误观念变成集体、群体的错误观念时,便形成顽固的社会习惯观念、习惯势力。这是最可怕的恶势力。

 

女子缠足是中国几近千年的习俗,所谓“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的三寸金莲,被认为是文明、教养、礼法和美的象征,而有着自然而强健的足反而被讥之为“大脚婆”,是野蛮丑恶、伤风败俗、大逆不道,不仅嫁不出去而且无地自容。废缠足可谓“难于上青天”!“观缠足之时,紧扎呼痛,母即酷打其女,强使之痛楚难堪。旁观之人每为伤心,其父母反铁石心肠,绝无恻隐”!“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的苦难延续了千年。然而当时千千万万的人对这种“自伤肢体”的蠢事,绝无半点异议,百分之百地拥护!这个令现代人汗颜的丑恶行为,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智力和学识不高吗?不!仅仅是观念使然。社会观念不仅可以将试图挑战它的人撕成碎片,甚至人们自己也往往把有违于社会观念的思想判定为罪恶。

 

社会习惯观念产生的习惯势力,甚至连握有最大权柄的皇帝也只有举手投降。清朝名将左宗棠凯旋还朝,皇上大为欢心,下旨召见。左宗棠沿途大受欢迎。可是,竟然被看门人给卡住了。原来清朝外地官员入宫晋见按惯例必须先给看门的进门礼;以左宗棠的身份地位,这笔礼金高达8万两白银。左宗棠交不出,就进不去,只得于宫门外挨着住下。皇上得知后,既嘉勉了左氏的清廉,又深感为难,因是“本朝惯例”。最后由皇太后带头认捐了一半银子。余下部分由左氏门人七凑八借,进门银两才最后有个着落。以左氏赫赫战功,朝廷皇上神威,竟然不敌小小的看门人。看门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他只认一条“本朝惯例,无一可免”——这就是习惯观念形成的习惯势力。这种习惯观念,使人类造成了一个荒唐至极的心理定势:习以为常的东西,就觉得自来都是如此,用不着解释,用不着讲什么道理,它就是对的,哪怕多么荒谬、多么可笑,也依旧不变。

 

个人的错误观念造成个人的悲剧,民族的错误观念造成民族的悲剧,人类的错误观念造成人类的悲剧。人类既会为错误的观念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又会因正确的观念而走向幸福。

 

千百年以来,人类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是“人生难活百岁寿”的观念,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观念……对待这些观念,我们不假思索地一律将之视为真理。哪怕科学已经证明人类可以突破自然寿限,并且可以做到在“2030年之前实现长命千岁的愿望”,但是可以做到也不想去做,甚至恐惧去做,只是因为它有悖于传统观念,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如果有谁打破了传统观念,往往会被贴上“荒谬”、“胡说”、“可怕”的标签。如果说我们不仅可以长命千岁,而且最终可以长生不老,人类最终可以进化为仙类……在有的人那里就会遭到蔑视或嘲笑。因为人类的心理定势是:一旦形成了某种固有的观念,当符合新情况的新见解不合乎旧观念时,不是反思旧观念的对错,而是用旧观念来判定这种新见解的正误。

 

人类的千奇百怪的痛苦和灾难,都是人类自己亲手制造的,都是人类自己的错误观念造成的。只有改变了错误观念,才能改变错误观念所产生的错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只有确立了正确观念,把阻碍人类的幸福、人类的生命发展的观念清扫出门,才能获得美好的未来。

 

真正操纵一切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观念。泰戈尔说:“人类永久的幸福不在于获得任何东西,而在于把自己给予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给予比他的个人生命更伟大的观念……这些观念能使人类更容易舍弃他所有的一切,连他的生命也不例外。在人类没有找到某些伟大的观念之前他的存在是不幸的和可怜的,这种伟大的观念才使他解放出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找到了这种伟大的观念。

 

今天,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才能够适应技术革命、推动技术革命为增进人类的幸福而加速发展呢?我们需要树立“一切唯人、人唯生命”的观念来对待生命科学研究、基因技术研究,才能获得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幸福;需要树立“贵和贵合,共利共赢”的观念,才能够使技术革命不会导致高新武器层出不穷、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恐怖活动越演越烈,人类自我毁灭不断逼近的悲剧,而是向着人类通力合作、和衷共济、共创未来、共享幸福的方向发展;需要树立“天变道变,一切皆变”的观念,才不会使保守的过时的伦理观念给技术革命设置障碍,才会使人类与时俱进,以最宽容最积极的心态不断推动技术变革!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了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使欧洲人开始脱胎换骨,欧洲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发生巨变。文艺复兴就是一次伟大的观念革命,其最大价值就在于实现了人的观念和精神的解放。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次新的伟大的观念革命,就是需要一次新的文艺复兴。科学泰斗钱学森说得好:“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第二次文艺复兴,这是件大事。第一次文艺复兴发生在16世纪,它打破了中古时代的愚昧,开辟了近代科学发展的道路。我刚才说的这些,无非是说还有许多东西在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那些受束缚的人,就显得很愚昧。我们就是要打破这个,使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来一次更大的总的飞跃,这难道不是第二次文艺复兴吗?”

 

21世纪,人类需要第二次文艺复兴,需要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观念革命!只有当第二次文艺复兴到来之后,观念革命产生之后,才可能产生更伟大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与观念革命是人类飞跃的双翼。只有当双翼共振,人类才会高飞到她所向往的无比美好的境界。

 

           选自《第二次宣言》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