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网游什么时候出的:中美合作所对抗日有巨大贡献不是渣滓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54:09

 

2011年05月13日09:18时代周报邓全伦 戴小河我要评论(6) 字号:T|T

[导读]仅1944年6月-1945年6月一年的时间,中美合作所指挥的部队就击毙了2.3万名日军、击伤了9000名,俘虏了300名,摧毁了209座桥梁、84辆机车、141艘船舰、97个日军军需库。

 

拂去历史的尘埃

其实,中美合作所与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并不是一回事。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杨森部下师长白驹的乡间别墅, 1939年冬由军统局用作临时看守所。当中美合作所建立时,白公馆看守所奉命将人犯迁往渣滓洞,白公馆房屋则让给美方人员作为住所,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直到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公馆才又恢复关押政治犯的职能(后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党当局认为是“要犯”的较高级别政治犯。

渣滓洞监狱,原是因白公馆看守所人满为患而增设,1946年底将人犯迁回白公馆后,曾一度关门,1947年底又重新开张,改称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主要关押在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

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原编研室人员邓又平,曾在《简析“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一文中列举了他的调查统计结果:当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关押于歌乐山下的政治犯中,一些人(如叶挺、廖承志、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张露萍等)是在中美合作所建立之前关押于此的,另一些人(如杨虎城、许建业、江竹筠、陈然等)则是在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才关押于此的,对政治犯的屠杀,全都发生于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

“中美合作所与这些逮捕、关押、屠杀等罪恶活动是完全无关的。”邓又平称,迄今为止,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档案室中,“找不出一份是由中美合作所签发的逮捕、屠杀革命志士的文件,也没有一份材料中提及过,说是美国人亲自参加了这些活动”。

厉华亦指出,中美合作所和军统集中营在地理位置上,都在歌乐山下,但是它们是两个单位。第一,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同处歌乐山地域范围内,白公馆属于国防部保密局,渣滓洞隶属于西南长官公署行辕二处;第二,军统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是1939年开始关押政治犯,中美合作所是1943年至1945年在歌乐山建立的一个国际情报组织;第三,重庆解放前夕发生大屠杀时,中美合作所组织已经不存在。

“所以,中美合作所和军统渣滓洞、白公馆监狱是两个单位,渣滓洞、白公馆关押的政治犯以及屠杀政治犯的情况与中美合作所无关。”厉华说。

重庆文史学家、《红岩春秋》原主编何蜀直言,长期以来,有关中美合作所的历史研究局限于政治宣传与批判美国支持国民党特务反共的范围。毋庸置疑,中国的改革为重新研究战争课题开辟了道路,但重新评价中美合作所仍不易。

他认为,对中美合作所的客观分析应是既反映其初衷又反映其实际后果; 既从历史的角度评价其实际作用,又用现代的眼光认识这段历史。

厉华称他领衔的中美合作所研究课题组,成员有八人,其中包括两位美国教授。研究资料全部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海军档案馆等。目前,课题组正加紧对搜集到的有关中美合作所的档案资料进行编译、整理。

“我们希望这次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能拂去历史的尘埃,澄清误会,还原出中美合作所的真实面孔。”厉华说。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