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盼盼rar压缩包密码:知风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8:52:42
恶贯满盈还是病入膏肓?
文/知风

    “恶贯满盈”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成语,它的形象化比喻是,罪恶之多,犹如穿钱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可见罪恶累累。可能由于“恶贯满盈”常用于十恶不赦恶人,印象中是要杀头枪毙的,所以,许多贪腐案中涉案官员的罪行,尽管也是一大串的,通常不会用“恶贯满盈”来形容。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社会提倡少开杀戒的关系,当然,这更多的适用于官员犯罪。

    会不会因为这样的宽松,才使得官场腐败案要么不暴露,一旦暴露就是罪行一大串,历时好几年?“据新华社电中共云南省委常委会2日决定,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州长杨红卫、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原局长王南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厅长陈锡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8月3日 京华时报 )

    就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州长杨红卫而言,已知的罪行已经要用大段文字来表述,但也不外乎权力寻租下的经济贪污和生活腐败,其中还提到他“吸食毒品”,不知这是不是起获这起贪腐案的导火线?用“起获”来形容这起事件,至少还是把贪腐案当作案件来看的。破案是个“技术活”,有难度,需要时间。所以,2006年就开始的犯罪活动,到2011年才“恶贯满盈”。但从已经掌握的犯罪事实来看,这个腐败案还不及一个普通刑事案复杂,犯罪手段几乎是明目张胆的,暂且不论钱财,光房子就有23套。如果这么一大笔固定财产都不曾成为“线索”,那么,只能说明官员是不在国家法治范围内的,所谓的纪律监督,其实是形式上的聊胜于无。这只要看看杨红卫边开会边吸“大烟”,而时任州政法委书记王兴明居然对此不置可否就明白了。

    如此有病不医抑或讳疾忌医,其结果必然是病入膏肓。“病入膏肓”也许很适合杨红卫目前的“病情”,但真要拆解这个成语的“出点”,反而体味了更一层的深意: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公疾病,求医于秦。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疾患已经深入心脏与膈膜之上,心尖脂肪之下,药力不能到达病根,药力到不了,所以不能治了。这当然是指生理疾病。但官场的腐败这个“疾患”,无不有一种病入膏肓的趋势,因为对权力的监督,以及对权力腐败的整治,始终存在着“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的不可为。

    所谓对权力腐败的“攻之不可”,就像〖典故〗成公病重时做的一个梦,梦见有两个人在自己的肚子里谈话。一个说:“成公这回请的人,医术十分高明。那个医生来了,用药会伤害我们。这回怎么逃哇?”另一个说:“不用怕!我们呆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医生也拿我们没办法。”确实,权力腐败这种官场疾患,等到放上手术台时,大多已经病入膏肓了。

    按说对权力的监督也是列入程序的,但可惜“达之不及”。廉政建设以至于具体到“八荣八耻”,在缺乏严格的干部监督机制的官场中,往往成为标语口号。从落马的官员不难看出,权力失控引起的权力狂妄,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在杨红卫的已知罪行中,能如此贪污腐败,哪里还看得出一点在他周围的监督力量?简直就是为所欲为了!

    在任何社会中,权力犯罪是无法根治的,就像人难免会生病一样。问题是如何预防这种“疾病”,如何让“患者”及时医治?如果都要等到病入膏肓才会警醒,至少说明这个“医疗体系”是存在着严重缺陷的,这应该是每个落马官员带来的沉痛教训,而切不可当作反腐败的又一次功绩。